《晏子使楚》(1)

合集下载

2018-2019年毕节市梨树镇松林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练习题含答案

2018-2019年毕节市梨树镇松林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练习题含答案

2018-2019年毕节市梨树镇松林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练习题含答案一、想一想,填一填(填空题)1. 写反义词小心----________ 轻轻----________2. 写近义词聪明----________ 高兴----________3. 比一比,再组词。

块________ 非 ________快________ 飞 ________往 ________ 进 ________住 ________ 近 ________4. 读一读,猜一猜一位老公公,天亮就上工。

只要一天不上工,不是下雨就刮风。

谜底是________5. 读《太阳》。

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其实,太阳离我们有________公里远。

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________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________年。

6. 按课文《兰兰过桥》内容填空。

①要想过一条波浪滚滚的大河,可以用________桥,这种桥是用特别结实的________造成的。

②要想过一条小河,可以用________桥,这种桥是用________造成的。

7. 你能猜出下面的谜语是哪个字吗?画时圆,写时方,冷时短,热时长。

(打一字)——谜底________8. 比一比,再组词东________ 座________ 公________ 直________冬________ 坐________ 工________ 真________9. 仿写句子。

例:花裙子飘啊飘的,不就成了一朵彩云吗?落叶飘啊飘的,不就成了________?10.写出下列字的笔顺。

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我是拼音小能手(拼一拼,写一写)班级___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选拼音填空。

晏子使楚

晏子使楚

晏子使楚(剧本)时间:春秋末期地点:齐国大殿、楚国大殿、楚国城门人物:晏子(齐国大夫)齐王(齐国国王)楚王(楚囯国王)卫士三名大臣若干武士两名太监一名齐国犯人(楚国人假扮)【春秋时期,齐王宣晏子入殿见齐王,议论国事。

晏子(跪下行礼)臣拜见大王。

齐王爱卿快请起。

晏子(站起)谢大王。

齐王本王欲派爱卿出使楚国,与楚国结盟,如何?晏子臣不胜受恩感激。

齐王好!传令,命大夫晏子于明日出使楚国。

晏子谢大王。

(叩头,众人退)【楚国城门口,三名卫士持矛守卫。

守卫甲来者何人,速速下马禀报。

晏子(走下马车)吾乃齐国大夫晏子,奉齐王之令出使楚国。

(做拱手状)守卫乙(指向“狗洞”)大夫从这边请。

晏子(向“狗洞”望去)这是什么?守卫乙大王令齐国使臣从这个“城门”进入。

晏子这不是城门,这是狗洞,只有出使“狗国”,才能从“狗洞”进入,劳驾你去问问楚王,这楚国是个什么国,如果真是如此,吾便照做。

(准备钻“狗洞”)三名卫士(齐声喊道)大人稍等片刻,待吾等回禀大王。

(退下)卫士甲(大喊)大王有令:大开城门,迎接使者,乐队奏乐,卫军开道!(众人退)【楚国大殿,文武大臣分列两旁,台下武士守卫,楚王正坐其中,西边宫女侍奉,乐队奏礼乐,殿堂灯火通明。

晏子及大臣(行跪拜礼)叩见大王,大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楚王(得意)众爱卿请起。

晏子及大臣(起身)谢大王。

太监(大声喊道)退——朝——。

楚王大夫这边请。

(众人退)【楚国宴客厅里,歌妓演奏,楚王大摆酒席。

楚王(正坐中央)向晏子(看了一眼,冷笑)“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严肃)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

晏子大伙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

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作疑问状)楚王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何打发你来呢?晏子(装为难样)您这一问,在下实在不好回答。

撒个谎吧,怕犯了欺骗大王之罪;说实话吧,又怕大王生气。

(作拱手状)楚王实话实说,我不生气。

小古文《晏子使楚》注音版原文+重点词语知识点注释+现代白话文翻译文

小古文《晏子使楚》注音版原文+重点词语知识点注释+现代白话文翻译文

小古文《晏子使楚》注音版原文+重点词语知识点注释+现代白话文翻译文一、原文欣赏。

《晏子使楚》晏子将(jiānɡ)使楚。

楚王闻之①,谓②左右③曰:“晏婴,齐之习④辞⑤者也,今方⑥来,吾欲辱之,何以⑦也?”左右对曰:“为⑧其来也,臣请⑨缚一人过王而行。

王曰,何为⑩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⑪?曰,坐盗⑫。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

酒酣⑬,吏二缚一人诣⑭王。

上曰:“缚者曷⑮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⑯善盗乎?”晏子避席⑰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⑱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⑲,叶徒⑳相似,其㉑实㉒味不同。

所以㉓然㉔者何?水土异也。

㉕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㉖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㉗非所㉘与熙㉙也,寡人㉚反取病㉛焉㉜。

”二、注释。

①之:指“晏子将使楚”的事。

②谓:对……说。

③左右:身边的人,手下的人。

④习:熟练。

⑤辞:言辞。

⑥方:将要。

⑦何以:即“以何”。

以,用。

何,什么办法。

⑧为:相当于“于”,在。

⑨请:请让我们……⑩何为:即“为何”,做什么。

⑪何坐:即“坐何”,犯了什么罪?坐,犯罪,犯…罪。

⑫盗:偷窃。

⑬酒酣:喝酒喝得正痛快。

⑭诣(yì):到(指到尊长那里去)。

⑮曷(hé):同“何”。

⑯固:原来,本来。

⑰避席:离开座位,表示郑重和严肃的态度。

古代把席子铺在地上坐,所以座位叫“席”。

⑱生淮南:“生于淮南”的省略。

⑲枳(zhǐ):也叫“枸(gōu)橘”,果实酸苦。

⑳徒:只。

㉑其:它们的。

㉒实:果实。

㉓所以:相当于“……原因”。

㉔然:如此,这样。

㉕今:如果。

㉖得无:表揣测的固定结构,该不是……,莫非……。

㉗圣人:才德极高的人。

这里指晏子。

㉘非所;不是……的人。

所,这里指“与熙”的对象。

㉙熙:同“嬉”,开玩笑。

㉚寡人:寡德(缺乏道德)的人,古代诸侯帝王对自己的谦称。

㉛病:难堪,羞辱。

㉜焉:语气词。

三、白话译文。

晏子将要出使(到)楚国去。

楚王听到了这个消息,就对手下的人说:“晏婴是齐国最擅长外交辞令的人。

苏教版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苏教版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八年级语文月考试题一、积累运用(共33分)(一)、积累(共28分)1、看拼音写汉字:(8分)万lài()俱寂 yān ( )红夜lán ()shù()轮台 liàng( )qiàng( ) qī( ) qiāo ( )2、完成下列成语:(4分)故弄虚风残年指一算理力争3、默写。

(共12分)(1)五岭逶迤腾细浪,。

(2)感时花溅泪,。

(3)商女不知亡国恨,。

(4)海内存知己,(5),铁马冰河入梦来。

(6)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

(7)《四渡赤水出奇兵》描写当时红军的处境艰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8)杜甫《春望》中,表达战乱中诗人思念离散亲人、盼望得亲人音讯的千古名句是:,。

(9)毛泽东在《七律·长征》诗中,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反衬出红军战士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伟大气魄的诗句是:,。

4.请仿照例句,再写两个你对“语文”理解的比喻句:(4分)例: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仿:语文是语文是5、写出两句抒发爱国情怀的古诗文。

(2分)(二)、运用(共5分)6、下列语句非常巧妙地用某些动物来比喻各种类型的人,你能说出各自所用动物名称吗?(任选三题作答)(3分)例:立场不稳见风使舵的人:变色龙笑脸相迎两面三刀的人:一毛不拔吝啬钱财的人:孤陋寡闻见识不广的人:没有依靠无处投奔的人:强横无赖独霸一方的人:毫无主见随声附和的人:7、在下面横线上写一个句子,使之与前面的句子构成排比句。

(2分)太阳无语,却放射出光辉;高山无语,却体现出巍峨;。

二、阅读理解(共57分)(一)阅读《晏子使楚》一文,完成8-12题(15分)晏子将使楚。

楚王闻之,谓左右曰:“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课本剧晏子使楚串词

课本剧晏子使楚串词

课本剧晏子使楚串词【篇一:展示自我中学课本剧活动串词】“文墨溢香,展示自我”a:敬爱的老师们,b:亲爱的同学们,合:大家上午好!a: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促进语文课程建设,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创作热情,我们把“课本剧”这种新颖的读书形式纳入了书香校园的建设中。

b:课本剧的编排和表演是对课文进行全身心感受的最有效手段,既锻炼了我们的合作能力,又培养了我们自觉主动地学语文、用语文及口语表达的能力,同学们因此也喜欢上了编演课本剧。

a:课堂上老师们把教材中的人物娓娓道来,b:舞台上学生们让教材中的人物粉墨登场。

a:这里就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课堂,b:这里就是学生点燃智慧、放飞理想的舞台a:我们相信今天的比赛将会是一场别开生面的演出,b:我们更相信今天的演出将会是一次艺术和美的体验。

a: 下面公布一下比赛细则:一、节目基本要求1. 节目内容:健康向上、思想性强;2. 形式活泼、主题突出、艺术性强;3. 服装整齐、动作大方、整体效果好;4. 班级重视、上下场组织有序。

二、评分标准总分:100分剧本创作:30分(按现成剧本表演的减10分);表演艺术:40分;语言:25分;服装、道具:5分。

今天参加比赛的评委老师有:孙秀慧、袁秋芬、于强强、韩婷婷、刘荣、尹超、周春辉大家掌声欢迎!我宣布:“文墨溢香,展示自我”初一年级课本剧表演赛现在开始!民俗是人类文明积淀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关注民俗可以了解民生和民间文化。

老北京最本色的方言,机智幽默,贴切鲜活,极富表现力,再加上生意人吆喝的个性演绎,那会是一种什么感觉呢?2)、2班:《丑小鸭》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写的一篇童话。

距今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可是,人们依然对这个作品爱不释手。

丑小鸭那种不屈不折的精神,影响着我们每一代人,给予了人们太多的人生感悟。

3)、4班《三顾茅庐》: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写到: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纷争。

刘备胸怀大志,急于寻求人才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

高尔基和孩子们的阅读答案

高尔基和孩子们的阅读答案

高尔基和孩子们的阅读答案【篇一:六年级上册阅读理解训练】名作家高尔基非常关心和体贴儿童,所以儿童们对他十分爱戴和信赖。

有一回,在一个偏僻的城镇上读书的一名小学生,不小心把学校图书馆的一本《童年》弄丢了,他跑了几家书店也没买着,非常着急。

于是,便冒昧地给高尔基写了一封信,希望得到作者的帮助。

高尔基接到信后,随即将自己珍藏多年的一本《童年》寄给了这位小学生。

难怪孩子们常说:“有了困难去找高尔基,他一定能帮助你解决的!”高尔基对孩子们虽然非常喜欢,但假如发现了他们的错误或缺点,是从不骄纵宽容的。

一次,他收到了一群四年级学生给他的信。

信中出现了许多不该出现的语法错误,他非常气愤,回信中毫不留情地批评了他们:“四年级的学生啦,写得如此不通,实在是可耻,很可耻!” 当然,对于孩子们取得的成绩,他总是喜在心里,乐在眉梢,给予适当的鼓励,但从不过分地夸奖。

尤其对那些较早地崭露出智慧锋芒的孩子更是如此,以避免他们骄傲情绪滋生。

有一次,高尔基会见了一位年仅9岁的小诗人,小诗人当面朗诵了自己的诗作,非常流畅,也很优美。

高尔基听了深为惊奇,心里暗暗赞叹,但当面却没给孩子过多的赞扬,只是轻轻地抚摸着孩子的头发,深情地说好好学习吧不要太累了要记住你还是一个小孩子呀高尔基就是这样以他全身心的爱,关心着孩子们的成长。

1.用△将短文分为三段。

(6分)2.结合上下文,讲讲下列词语的意思。

(3分)爱戴——冒昧——锋芒——3.在第四节最后的空格处加上适当的标点。

(2分)4.①写出近义词。

(2分)鼓励——夸奖——②写出反义词。

(2分)骄傲——批评——5.画出与“著名作家高尔基非常关心和体贴儿童,所以儿童们对他十分爱戴和信赖”这句话照应的句子。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第一段:第1自然段第二段:第2—4自然段第三段:第五自然段2.爱戴——敬爱并且拥护冒昧——冒失,(言行)不顾地位、能力、场合是否适宜。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晏子使楚(一)》ppt课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晏子使楚(一)》ppt课

读课文想一想
楚王是怎么羞辱晏子的? 晏子是如何回答的?
楚王紧闭城门,让晏子钻狗洞。
(看看小门,看看宫门,摇摇头) 这是狗门啊!如果我是出使到狗 国,当然就从狗门进去喽!
晏子的话,
妙在哪?
妙:
将计就计,以楚王之法反击楚王, 让他没有任何选择地打开Biblioteka 门。楚王为什么要为难晏子?
司礼官:(呆了一下,自言自语)哎呀!再
怎么也不能承认自己的国家是国,自己的大王是
狗王,而我自己是狗官哪。 (司礼官关上小门,打开中间的大门。)
司礼官:对不起!是小的失礼,晏先生请!
(音乐响起,司礼官恭敬地站着,晏子神气地 走进宫门,灯光渐暗。)
想一想
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 侮辱晏子,想显显楚国的威风, 晏子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和 国家的威严。
在诸候和百姓中享有极高
的声誉。他博闻强识,善
于辞令,主张以礼治国。
“子”是古代对有学问、有贡献的男 子的尊称,像孔子、老子、孟子等。
大臣
侍候
羞辱
承认
能言善辩
惨败
王宫
高耸
犯罪
相国 相
相同 相
23.晏子使楚(一)
♦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
时间:春秋时代。 地点:楚国王宫。 人物:楚 王——楚灵王。 晏 子——姓晏,名婴,齐国的相国。 身材矮小,但能言善辩,才干突出,深受齐王赏识。 臣子甲——楚国的大臣。 臣子乙——楚国的大臣。 司礼官——楚国接待宾客的人。 犯 人——齐国人,在楚国犯了罪。 狱 官——楚国管理人犯的人。 侍 者——侍候楚王的人。
我们可先让他钻狗洞,再……
楚 王:(点头)妙!哈哈!妙啊!

高年级精选阅读1(附答案)

高年级精选阅读1(附答案)

【阅读题1】《梅花魂》“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出名的花。

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她是最有品行、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很多有气节的人,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愿低头折节。

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1、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写梅花的特点品行的句子。

在仿照这句话写一句话。

2、从上面这段话中,我们知道外祖父送墨梅图给作者的目的是:。

3、作者以为题目,表现了海外游子。

4、片段中谈到具有梅花品行的人特别珍贵,请写出2个以上这样的人。

5、“露从今夜白,”那些远离故土的人,总会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请先把诗句补充完整,再用三则成语来形容他们的思乡之情。

答案:1、其次句。

略。

2、外祖父希望她成为有骨气的中国人。

3、《梅花魂》酷爱祖国的赤子之心4、苏武、朱自清、文天祥、刘胡兰、屈原……5、月是家乡明归心似箭、日思夜想、魂牵梦绕、朝思暮想……【阅读题2】晏子使楚晏子使楚。

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

今臣使楚,不当从今门入。

”傧者更道,从大门入。

1、联系上下文说明词语。

使之曰更道2、用自己的语言说明晏子说的话。

3、课文中晏子与楚王斗智三个回合,由此产生了几个成语,请写出其中两个。

4、读了古文,联系课文,你觉得晏子是个怎样的人?答案:1、出访的说变更道路2、出访狗国就从狗洞里进去,现在我出访楚国,不应当从这个门进去。

3、挥汗如雨摩肩接踵4、晏子是一个有勇有谋、机灵聪慧的人。

【阅读题3】败者的起点在一次bié kāi shēng miàn ( )的人才沟通会上,A君以确定优势闯过了五关,不知最终一关是什么,A君在chuǎi mò()着。

而另一位同是某名牌高校毕业的B君则有两关是牵强通过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一试,激趣导入
1、魏晋时期文学家孔融小时候很聪明。 有个傲慢的大官很瞧不起他,说:“小 时候聪明,大了就未必。”你知道孔融 是怎么回答的吗?
“看来你小时侯一定很聪明.” ------聪明机智,后生可畏
2、美国记者采访周总理时问:“我们 美国人走路抬头挺胸,为什么你们中 国人走路老低着头?”你能替周总理 回答这个问题吗?
在本课里“之”字有几种解法?
1 楚王闻之 这件事 2 齐之习辞者也 的 3 吾欲辱之 他,指晏子 4 婴闻之 这样一件事 5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的,结构组词
三种用法 “1、4”是指事代词,“3”是人称 代词;“2、5”解成“的”
验收2、 注意将单音词译为双音词
原文:将 使 楚
译文:将要出使楚国
“因为我们走的是上坡路。” -----机智善辩,维护国家尊严
-----春秋时的政治家、外交家,齐国
相国晏婴,机智善辩,不辱使命的故 事------
晏子使楚
选自《晏子春秋》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1、朗读、复述课文,整体感知。 2、疏通文句,掌握实、虚词,翻译课文。 3、初步把握文章内容和人物形象。
人物及作品介绍
应该说,楚王的初衷是针对晏子的,可 以从“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 吾欲辱之”一句可以看出。但从另一方 面看,晏子是齐国的使者,侮辱了晏子, 也就是侮辱了齐国。而且,楚国的谋划, “齐人固善盗乎”一句,矛头直指整个 “齐人”,这就是针对齐国了。(或者 说既针对晏子,也针对了齐国。)
3、 晏婴保护了自己也保全了国家的尊严,靠的
三读:自主合作,通译课文(5分钟)
自学指导: 1、小组内合作,每人一句,逐句翻译课文, 标记处疑难问题。 2、合作概括出文中的通假、活用、古今异 义、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班 内交流。
验收1、者( 熟练 ) 3、缚一人诣王( 到 ) 4、避席( 离开 ) 5、反取病焉( 辱 ) 6、固善盗乎( 本来 )
是什么?你能从课文中找到相应的根据吗?
晏子凭借自己机智善辩的才能和不亢不卑的态 度,成功地出使楚国,并维护了齐国的尊严。 晏子在反驳时,他“避席”以对,显示其庄严 的态度,但在说话时,又非常注意分寸,寓刚 于柔,把十分确定的反击对方的语言,用模棱 两可的、揣度、疑问的形式表达出来,用“婴 闻之”留有余地,用“得无”、“耶”等一类 虚词,使语气变得委婉,既维护了祖国的尊严, 又不至于使对方过于难堪,以致损害两国关系。 他
古: 座__具___如__:__避__席_


今:_坐__下__,__动__词___
今: __席__子________
其实
古:__它__的__果__实___
古:__…__…__的__原__因_
副词,表示所说 所以
今:_的__是__实__际__情__况_
今:表_因__果__关__系__的__连词
验收5:注意文言句式的一些特点
翻译下列句子。
1) 王曰,何坐 2) 吏二缚一人诣王 3) 圣人非所与熙也 4) 寡人反取病焉
验收3.通假字:
1)曷( hé)通_“_何__”译:__什__么__ 文中例句: 2)熙( xī )通__“_嬉_”译:_开__玩_笑_
文中例句:
验收4.古今异义词:
古:
犯罪 如:坐盗 __ __________
1:判断句 例如: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肯定)
圣人非所与熙也 (否定)
2:倒装句(宾语前置)
例如:何以也
以何也
何为者也
为何者也
何坐
坐何
3、省略句 例、橘生(于)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4:固定格式 例如:1、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
(难道/莫非……吗) 2、所以然者何?
“……的原因”
验收6:注意了解词类活用
初读感知:一读:读准字音、停顿
自学指导:大声自读、齐读、再自读; 验收: 1、给下列汉字注音;
赐( cì)晏子酒 酒酣(hān) 缚者曷(hé )为者也 吏二缚( fù )一人诣( yì )王 橘生淮(huái)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 枳(zhǐ )
验收: 2、找学生泛读
读准下列典型句式:
1、吏二/缚/一人/诣王 2、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3、圣人/非所/与熙/也
晏婴,字平仲,春秋时政治家,齐国
相国。在齐灵公、庄公、景公时历任卿相, 掌管齐国政治,重礼仪,以“节俭力行” 著称,推崇“爱民”、“非攻”。 由于晏
婴的“节俭力行”符合于墨家的宗旨,晏 婴就为后来墨家所推崇。《晏子春秋》这 部书,大约是战国中期墨家学派的人收集 有关晏婴的言行,编辑成书的。它文学性 很强,有不少记叙生动的散文,是先秦散 文的代表作之一。
检查复习
1、 在本课里“之”字有几种解法?
1 楚王闻之 这件事 2 齐之习辞者也 的 3 吾欲辱之 他,指晏子 4 婴闻之 这样一件事 5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的,结构组词
三种用法 “1、4”是指事代词,“3”是人称 代词;“2、5”解成“的”
设疑·探究
1、读读想想:楚王和臣子的谋划, 是针对晏子的,还是针对齐国的?
例如: 齐人固善盗乎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
善于、擅长
验收7:小组接龙翻译
每组一句,看谁翻译得又快又准
小结·探究,初步把握人物形象:
机智善辩,善于外交辞令,
晏 子
不辱使命
自作聪明,仗势欺人,
自取其辱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应该懂得:
1、(楚王)自作聪明,仗势欺人,反自取 楚
其辱;

2、(晏子)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永远不要小看智慧的力量。(自信、爱国)
二读:读、结合课下注释,读通文意
自学指导;
1、大声读、背注释,结合注释概述文意;
2、验收1:用关键词组概括一、二段内容, 并用一句话概述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验收2:用自己的话简要复述课文 内容。
第一段:写楚国君臣密谋,欲辱晏子。
第二段:写晏子机智善辩,挫败阴谋。
全文:文章记述了晏子使楚的事, 晏子面对楚国君臣的挑衅凭借自己 的机智善辩,不辱使命,维护了自 己和国家的尊严。
义正辞严而又不亢不卑地折服了楚王。
课堂练习
1、给下列古今意义变化很大的词语做解释
谓左右曰 吏二缚一人诣王
身边的侍臣

缚者曷为者也 晏子避席对曰 其实味不同

离开座位
它的果实
何坐 所与熙也 寡人反取病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