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
信息安全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v7(最新)

本科专业培养方案2009信息安全专业培养方案*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信息安全、计算机与网络通信及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能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去分析和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具有较高的综合业务素质、较强的实践、创新与知识更新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息安全专业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研究与应用信息安全专业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信息安全产品研发、信息系统安全分析与设计、信息安全技术咨询与评估服务、信息安全教育、信息安全管理的综合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良好的思想和道德素质、身体心理素质,以及较强的协调、组织能力;2.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强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际动手能力;3.具有扎实的数学和物理学等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基本的管理科学与工程技术知识;4.掌握信息安全所涉及的数学、计算机与网络通信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方法;5.掌握信息安全工程与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与管理的基本技术和方法,具有信息安全产品研发、信息系统安全规划与设计的基本能力;6.了解信息安全领域的最新发展动向以及信息安全产业有关政策和法规;7.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良好的外语听、说、写、译的能力和专业外语文献阅本科专业培养方案读能力;8.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方法和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
*所属学科类(教育部学科门类下的一级学科类)(1)学科门类:工学(08)(2)学科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12)或信息与通信工程(0810)*核心课程电路与电子技术、数字系统与逻辑设计、信息安全数学基础、现代密码学、高级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现代通信原理、操作系统原理、数据库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原理与技术、信息安全工程与管理、电子商务安全、计算机取证*特色课程双语教学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JA V A语言程序设计、科技文献检索研究型课程:模式识别、电子商务安全、信息安全新技术讲座讨论型课程: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技术、网络攻击原理与防范技术*计划学制4年最低毕业学分167+2+4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本科专业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1、通识课程47+2学分(1)思想政治类 14+2学分300101010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1) 全年3001010102 中国近代史纲要 2 春夏300101010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 春夏300101010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1) 3 秋冬3001010105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 2(2) 春夏3001010106 贵州省情 1 全年 T300120101 形势与政策 +2 春夏(2)军事体育类 9学分3302110001 军事理论及军事训练 2(1) 秋冬3002010301 体育1 1 秋冬3002010302 体育2 2(1) 春夏3002010303 体育3 2(1) 秋冬3002010304 体育4 2(1) 春夏(3)外语类14学分0502010201 大学英语(一) 3 秋冬0502010202 大学英语(二) 4 春夏0502010203 大学英语(三) 4 秋冬0502010204 大学英语(四) 3 春夏学生也可选择修读相应的大学日语课程。
信息安全专业培养方案-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

5.信息安全专业培养方案一、学制标准学制:4年;学习年限:3年至6年。
二、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三、专业定位信息安全专业依托“信号与信息处理”国家级重点学科、“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信息安全学”和“计算机应用技术”北京市重点学科等优势学科,突出信息安全技术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法律、保密科学、数学等的交叉与融合,为本科生构筑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体系;注重强化学生的信息安全分析能力与解决相关复杂工程问题的实践能力,强调创新实践能力与学生个性化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并使学生基本了解信息安全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培养能够在信息安全相关领域从事科研、教学、管理和开发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同时加强专业特色,逐步跻身国内先进行列,进一步提高国内外知名度。
四、培养目标信息安全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兼备,良好的素质教育与专业培养为其专业拓展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在综合素质方面,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道德文化修养和科学研究素质,良好的沟通、表达与写作能力,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终身学习能力。
具有坚实的外语、数理、电子等理论基础,较深入地掌握信息安全的理论基础、关键技术、管理方法、标准与法律法规等系统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学生毕业后,能从事信息安全领域的科学研究、系统开发、技术应用、系统集成以及教学和管理等工作,能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成为具有较强可持续发展潜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面向信息技术行业以及轨道交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和需求,培养系统掌握信息安全基础理论、信息安全相关应用研发的现代技术,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一定国际视野的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具体如下:(1)能鉴定、分析和解决与信息安全专业相关的关键技术问题,适应独立和团队工作环境,承担信息安全相关的设计、开发和实现的相应工作。
(2)能鉴定、分析和研究与信息安全专业相关的基础科学问题,适应独立和团队工作环境,承担信息安全以及相关学科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
信息安全专业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工程(信息安全)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社会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既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与基本技能,又具有信息安全专业技能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学生具有信息安全应用能力和信息安全的分析与实施能力,具备信息系统的安全性设计与信息安全软、硬件产品开发的基本素质,了解信息安全学科的发展动向和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应用。
所培养的人才将能在信息技术产业、教育、企业、事业、军队、科研院所及政府部门等单位胜任计算机系统安全、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领域、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各个领域的应用要求。
三、主干学科
电子信息工程(信息安全)
四、相近专业
网络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
五、专业主干课程
计算机科学概论、C语言程序设计、离散数学、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原理、数据库原理、信号与系统、密码学基础、信息论与编码基础、数据安全技术、信息安全基础、数字通信概论、网络协议分析、网络攻防技术、信息隐藏技术
六、学制
标准学制4年,弹性学制4-8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八、毕业规定
1、获得总学分160及以上(其中必修课138学分,选修课至少22学分)。
选修课中通识课程
6学分(人文与社科类课程、经济管理类课程、艺术类课程各选2学分),及模块一至少16学分。
2、至少获得6个第二课堂学分。
3、通过体育达标测试。
十、专业教学进程及计划表。
信息安全专业详细培养方案和课程

信息安全专业详细培养方案和课程信息安全专业作为应对当前网络时代下多样的安全威胁的前沿学科,在培养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技术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满足市场对于信息安全专业人才的需求,以及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我们制定了详细的信息安全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
一、培养目标信息安全专业培养方案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具备信息安全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
针对这一目标,我们将培养方案分为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两个阶段。
二、基础课程基础课程是信息安全专业培养方案的基石,旨在为学生打下深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储备。
其中包括以下课程:1. 计算机科学基础:介绍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和编程能力。
2. 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设计:学习数字电路的基本运算原理,掌握数字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 离散数学: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和推理能力,为后续学习密码学和算法设计打下基础。
4. 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学习常见数据结构和算法,提升学生的编程和问题解决能力。
5. 操作系统原理:深入了解操作系统的原理和运行机制,为后续学习系统安全打下基础。
三、专业课程在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学生将进入专业课程学习,重点培养信息安全领域的核心知识和实践能力。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专业课程:1. 网络安全:学习网络安全的基本原理、攻击与防御技术,了解常见的网络安全漏洞和威胁,并学习如何进行网络安全评估和风险管理。
2. 数据库安全:学习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机制和安全策略,掌握数据库加密、访问控制和审计技术。
3. 密码学:介绍密码学的基本概念和密码算法,学习常见的加密技术和密码破解方法,培养学生的密码分析和设计能力。
4. 威胁情报与事件响应:学习威胁情报收集与分析方法,了解网络威胁的态势和趋势,并学习如何进行安全事件响应与处置。
5. 移动安全:研究移动设备的安全特性和安全问题,学习移动应用程序漏洞分析和安全开发技术。
四、实践环节信息安全专业的培养不能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必须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西南交大)信息安全专业培养方案

信息安全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较好的外语运用能力,较强的动手能力,掌握保障信息系统安全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并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和研究开发能力的本专业高级技术人才。
毕业后能在政府、国防、科研、企事业等单位从事信息安全管理执法、信息系统安全设计、信息安全产品研究开发、信息安全基础设施运行维护、信息安全产品的集成或信息安全技术的咨询服务工作。
二、基本要求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为国家富强与民族振兴而奋斗的理想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敬业精神、健康的人生态度;具有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具有敬业精神、创新意识和法制观念。
2、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外语运用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
3、掌握信息安全的主要基础理论——密码学的基本理论;掌握保障信息系统安全的基本技术;懂得实施信息系统安全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研究开发信息安全产品的基本能力;了解信息安全基础设施运行维护的基本要求;了解与信息安全有关的法规;了解信息安全对抗的技术及发展动态。
4、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三、学制、学位与学分要求学制:四年学位:工学学士四、专业特色培养从事保障信息系统安全的研究、设计、开发、工程实施、维护的高级专门人才。
毕业生清楚了解保障信息系统安全的基本环节——保护、检测、反应、恢复(PDRR)。
毕业生不但具备计算机及通信网络安全的一般知识和软(硬)件开发能力,还掌握密码学的基本理论,能在政府、国防、金融、通信、信息安全产品研发生产企业和其它相关企事业中承担信息系统安全设计、研究开发、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等工作。
特别是,毕业生能在电子政务安全和电子商务安全领域找到自己的位置,施展才干。
信息安全专业培养方案_40148

信息安全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学生成为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实际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宽厚、扎实的数理基础和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基础,掌握信息安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及综合应用方法,具有较强的信息安全系统分析与设计、安全防护、安全策略制订、操作管理、综合集成、工程设计和技术开发能力,了解信息安全的新发展,熟练掌握英语,能够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英文文献,受到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和全面的素质教育的专门人才。
毕业生适宜到科研和教育部门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也可以到企事业、技术和管理部门从事应用开发工作,可继续攻读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
二、学制、授予学位及毕业基本要求学制4年。
实行学分制,学生按专业教学计划修满160学分,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并且符合学校有关本科学位授予规定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三、修读课程要求修读的课程分为四个层次,每个层次的课程设置及结构如下:1、通修课:(74.5学分)参照学校关于通修课的课程要求。
其中计算机类课程和电子类课程以本专业要求为准;并要求修读以下物理类课程:大学物理-现代技术实验(1学分);2、学科群基础课:(34学分)MA02*(数学类课程):(8学分)复变函数(A)(3学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B)(3学分)、随机过程(2学分);ES02*(电子类课程):(11.5学分)电路基本理论(3学分)、电路基本理论实验(0.5学分)、线性电子线路(A)(4学分)、线性电子线路实验(0.5学分)、数字逻辑电路(3学分)、数字逻辑电路实验(0.5学分);CS02*(计算机类课程):(12.5学分)数据结构及其算法(4学分)、微机原理与系统(A)(5学分)、计算机网络(3.5学分);IN*(信息类课程):(2学分)信息论基础(2学分);3、专业课:(38.5学分)专业必修课程:(31.5学分)IN*(信息类课程):(7.5学分)信号与系统(4学分)、操作系统(3.5学分);ES*(电子类课程):(3学分)电子系统设计(3学分);CS*(计算机类课程):(7学分)算法基础(3.5学分)、编译原理和技术(3.5学分);MA*(数学类课程):(3学分)计算数论(3学分);IS53*(信息安全类课程):(11学分)离散数学I(3学分)、离散数学II(3学分)信息安全综合设计与实践(2学分)、密码学导论(3学分);专业选修课程:(选≥7学分,共41.5学分)PI02*(机械类课程):(2学分)机械制图(非机类)(2学分);CS*(计算机类课程):(12.5学分)代数结构(3学分)、数据库基础(2.5学分)、软件工程(2.5学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2.5学分)、多媒体技术(2学分);CN*(控制类课程):(2.5学分)模式识别导论(2.5学分);IN*(信息类课程):(12.5学分)数字信号处理(3学分)、现代通信原理(3.5学分)、数字图象处理导论(3学分)、无线通信原理及应用(3学分);IS531*(信息安全类课程):(8学分)信息安全法律基础(2学分)、信息内容安全(3学分)、安全网管技术(2学分);(物理类课程):(4学分)量子信息导论(4学分);4、高级课程:IN04*(信息类课程):(5学分)计算机安全(3学分)、网络安全协议(2学分)。
信息安全专业本科培养计划

信息平安专业本科培养方案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Specialty in Information Security一、培养目标Ⅰ.Educational Objectives培养德、智、体全面开展,具有系统、扎实的学科理论根底,在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及应用等方面具有较宽广的专业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具有较强的实施信息平安技术能力的研究型、复合型人才。
毕业生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创新精神和较强的英语能力,能在信息技术产业,科研部门,高等院校及国家信息平安的相关部门和机构中从事信息平安的研究、设计、开发及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并可继续攻读信息平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学科与穿插学科的硕士学位。
The program is designed to provide a thorough grounding in the theoretical principles and knowledge of information retrieval, its transfer, processing and application. It remains mitted to systematic education for high-level researchers and doers, who have particular interests in the area of puter, 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 Students with good mand of English and personality of innovation can be prepared for any professional role they might choose—research, design, integration, practice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dustries, research institutes, universities, security departments and other munity groups, and pursue their advanced degrees in information security, 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other related fields and cross subjects.二、根本规格要求Ⅱ.Skills Profile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较扎实的数理根底;2.掌握计算机、通信、物理、数学的根本理论和方法;3.具有研究信息平安领域理论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了解学科的开展动态;5.具有较强的英语能力;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方法和撰写科学论文的能力;7.具有较好的人文社科知识和人文素质,以及较强的协调、组织能力;8.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
信息安全专业详细培养方案和课程

信息安全专业培养目标
一、概述信息安全专业是计算机、通信、数学等领域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确保信息安全的科学和技术,课程设置上围绕信息安全目标,注重计算机科学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结合,培养能够从事计算机、通信、电子信息、电子商务、电子金融、电子政务等领域的信息安全专门技术人才。
本专业的毕业生应具备开发信息系统的软硬件、规划和设计安全信息系统的能力,能对信息系统进行风险分析,为信息系统安全开发和制定安全策略和安全方案。
二、信息安全专业课程:
(1)主干课程:电路与电子技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信息安全数学基础、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原理、数据结构、计算机原理与汇编、信号与信息处理基础、通信原理、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与技术
(2)特色课程:网络安全、操作系统安全、应用密码学、信息隐藏、病毒攻击与防御、安全编程技术、软件安全与测评、信息安全工程、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
三、毕业合格标准
本大类学生应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要求,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各教学环节的学习,修满规定学分(其中必须修满规定的必修学分),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合格,方可准予毕业。
四、学制与学位
标准学制:4年,学习年限3-6 年
学位:工学学士
五、信息安全专业详细课程
(1)比例
(2)课程设置及学分
公共课程
大类课程
信息安全专业课程
(四)课外研学
至少修满8个学分,时间分散在全学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安全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在可持续发展教育观的指导下,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信息安全专业人才。
通过信息安全本科阶段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信息安全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掌握信息系统安全、网络安全与信息内容安全等相关专业知识,具有较高综合专业素质、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毕业后可在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信息安全方面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及管理工作,或在国内外科研院所继续攻读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
二、培养要求信息安全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该具有如下知识、能力和素质:知识方面:1.基本掌握包括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知识;2.了解并掌握包括哲学、思想道德、政治学、心理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3.理解并掌握信息安全相关法律法规;4.掌握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等工具性知识;5.扎实掌握近世代数、计算数论等信息安全数学基础;6.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7.扎实掌握计算机网络与网络安全的基本理论与方法;8.系统掌握应用密码学等的基本理论与方法;9.掌握信息系统安全分析与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10.了解信息安全当前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能力方面:1.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表达能力、社交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等获取知识能力;2.具有较强的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实验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工程综合能力;3.具有基本的创新性思维能力、创新实验能力、技术开发和科学研究能力;4.具有研究与开发计算机安全软、硬件系统的能力;5.具有设计与开发安全的网络与信息系统的能力;6.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和项目管理能力。
素质方面:1.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诚信意识、团体意识等思想道德素质;2.具备较强的遵纪守法、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法律意识;3.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文学艺术修养、现代意识与人际交往等文化素质;4.具备较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5.具备科学思维方法、科学研究方法、求实创新意识等科学素质。
三、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四、专业主干课程信息安全数学基础、信息论、信息安全概论、密码学基础、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软件工程、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设计与实践、计算机网络II、计算机系统安全、网络安全、软件安全、信息内容安全等。
五、修业年限、授予学位及毕业学分要求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毕业学分要求:本专业学生应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要求,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的学习及实践环节训练,修满172.5学分,其中通识教育类课程 55.5学分,专业教育类课程80.5学分,实践环节36.5学分,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合格,方可准予毕业。
六、 学年教学进程表信息安全专业第一学年教学进程表学期 课程编码课 程 名 称考核方式 学分 学 时 分 配 总学时 讲课 实验 上机 课外辅导 秋季 GC1600010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34 30 4 GC15000101 大学外语 √ 1.5 40328 GC00000100 军训及军事理论 3.0 3周 (10+10) GC17000101 体育1.030 30 GN12000121 工科数学分析√ 5.0 84 84 (6) GN12000220 代数与几何 √ 3.5 56 56 (4) SD03100200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I √ 3.0 48 30 18 SD03200100 信息安全专业导论2.032248小计 21.0 324+3周 286+(20) 26 12+(10) 春季 GC15000102 大学外语1.5 40 32 8 GC1600020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 32 28 4 GC17000102 体育1.030 30 GN11000121 大学物理II √ 5.0 80 80 (5) GN12000122 工科数学分析 √ 5.0 84 84 (6) SD03100400集合论与图论 √ 3.0 48 48 SD03200200 计算机网络I √ 3.0 48 36 12 SD03100310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II√ 3.048 30 18 SD03100320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II(英文) √ 3.048 30 18小计 23.5 410 368 30 12+(11) 夏季GH00000001 人文与社会科学限选课 1.0 20 20 GO00000001 全校任选课1.0 20 20专业选修课2.0 32 SE03100200 Java 程序设计2.0 32 24 8 SE03100100 C++程序设计2.0 32 24 8 SE03100300 网络与社会导论2.0 32 32小计 4.072备注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II 和高级语言程序设计II(英文)二选一。
学期 课程编码课 程 名 称考核 方式 学分学 时 分 配 总学时 讲课 实验 上机 课外辅导 秋季 GC16000300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060 48 12 GC15000103 大学外语 1.5 40 32 8 GC17000103 体育0.515 15 (15) GN12000300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2.5 44 44 (4) GN11000122 大学物理II √ 4.0 64 64 (3) GN11000211 大学物理实验I1.5 33 3 30 SD03100600 数字逻辑设计 √ 3.5 56 40 16 SD03100500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2.5 40 32 8 SC03100110 数据结构与算法√ 3.5 60 48 12 SC03100120 数据结构与算法(英文) √ 3.5 60 48 12 GH00000002 人文与社会科学限选课1.0 20 20小计 24.5 432 346 66 20+(22)春季GC1600040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3.0 48 40 8 GC15000104 大学外语 1.5 40 32 8 GC17000104 体育0.5 15 15 (15) GN11000212 大学物理实验I1.027 27 SD03200500 信息安全数学基础 √ 2.0 32 32 SD03200300 信息安全概论 √ 2.0 32 32 SD03200400 信息论2.0 32 32 SC03100200 计算机组成原理 √ 4.064 52 12 SC03100310 算法设计与分析2.5 40 40 SC03100320 算法设计与分析(英文) 2.5 40 40 SP08001400 工程训练(电子工艺实习) 2.0 2周 SP03100100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I √ 2.048 48 GH00000003 人文与社会科学限选课1.0 2020小计 23.5 398+2周 295 87 16+(15) 夏季SP03100300 计算机设计与实践 √ 3.5 56 14 42 GH00000004 人文与社会科学限选课 1.0 20 20专业选修课2.0 32 SE03400400 生物系统信息学原理 1.5 24 24 SE03100400 信号与系统2.540 32 8小计 6.5108备注1.数据结构与算法和数据结构与算法(英文)二选一。
2.算法设计与分析和算法设计与分析(英文)二选一。
学期 课程编码 课 程 名 称 考核方式学分学 时 分 配总学时 讲课 实验 上机 课外辅导秋季 SC03100400 操作系统 √ 3.0 48 40 8 SC03100600 软件工程 √ 4.0 64 40 24 SC03200100 密码学基础 √ 2.5 40 40SP03100200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II √ 2.0 48 48 GO00000002 全校任选课 1.0 20 20GO00000003 全校任选课 1.0 20 20专业选修课 4.0 64SE03100500 形式语言与自动机 2.0 32 32SE03100900 模式识别 2.0 32 32SE03103400 语音信号处理 2.0 32 32SE03100800 机器学习概论 2.0 32 32SE03100700 人工智能导论 2.5 40 30 10小计 17.5 304春季 SC03200300 计算机网络II √ 3.0 44 32 12 SC03100710 数据库系统 √ 4.0 64 48 16 SC03100720 数据库系统(英文) √ 4.0 64 48 16 SC03200200 计算机系统安全 √ 2.5 40 28 12 SC03200500 信息内容安全 √ 2.5 40 28 12 SP03200100 信息安全设计与实践I √ 3.0 48 8 40 GO00000004 全校任选课 1.0 20 20专业选修课 2.0 32SC03100800 计算机体系结构 3.0 48 40 8 SE03101200 移动终端软件开发 2.0 32 22 10 SE03200100 信息隐藏技术基础 2.0 32 32SE03101700 编译原理 4.0 64 40 24 SE03101300 运筹学与最优化方法 2.0 32 32SE03101100 容错计算 2.0 32 32SE03101500 图像处理 2.0 32 32小计 18.0 288夏季专业选修课 4.0 64 64 SE03102100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2.0 32 32 SE03102210 电子商务技术 2.0 32 32 SE03102220 电子商务技术(英文) 2.0 32 32 SE03102300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基础 2.0 32 32 SE03200200 Internet测量与分析 2.0 32 32 SE03400200 生物识别技术 2.0 32 32小计 4.0 64 64备注 数据库系统和数据库系统(英文)二选一。
学期 课程编码 课 程 名 称 考核方式学分学 时 分 配总学时 讲课 实验 上机 课外辅导秋季 SP03200200 信息安全设计与实践II √ 3.0 48 8 40 SC03200600 网络安全 √ 2.5 40 28 12 SC03200400 软件安全 √ 2.5 40 28 12 GQ00000100 文化素质教育系列讲座 1.0 8次专业选修课 4.0 64SE03200300 量子信息处理与安全基础 2.0 32 32SE03103500 信息检索 2.0 32 32SE03200400 云计算安全 2.0 32 32SE03103300 数据压缩 2.0 32 32SE03102900 移动计算 2.0 32 32SE03102800 并行计算 2.5 40 28 12 SE03103800 分布式系统 2.0 32 32SE03104100 .NET程序设计 2.0 30 20 10小计 13.0 192春季SP03200300 毕业设计 15.0 15周小计 15.0 15周备注七、实践性教学环节统计表课程名称 学分 实践训练(周) 军训及军事理论 3.0 3周 文化素质教育系列讲座 1.0 8次软件设计开发与实践I 2.0 48学时软件设计开发与实践II 2.0 48学时 计算机设计与实践 3.5 56学时信息安全设计与实践I 3.0 48学时信息安全设计与实践II 3.0 48学时工程训练(电子工艺实习) 2.0 2周 毕业设计 15.0 15周创新教育 2.0合计 36.5 20周+248学时 八、课程设置及学时学分比例表课程 大类 课程类别 学分 % 学时 %上机(学时)实验(学时)课外辅导(学时)学分合计通识教育类公共基础课 20.0 14.7 424 18.1 60+(30)55.5 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课 27.5 20.2 472 20.1 57 (28)人文与社会科学限选课 4.0 3.0 80 3.4全校任选课 4.0 3.0 80 3.4专业教育类学科基础课 26.0 19.1 416 17.8 8080.5 专业核心课 36.5 26.8 584 24.9 132专业选修课 18.0 13.2 288 12.3合计 136.0 100 2344 100 269 60+(58) 136.0九、有关说明1.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要求学生四年内至少选听8次,完成1.0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