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控制作业答案最新版本

合集下载

中级 统计过程控制作业答案

中级  统计过程控制作业答案

一、单选1、你的答案:标准答案:b2、你的答案:标准答案:a解析:偶然因素是过程固有的难以消除的;异常因素不是过程固有的,容易发现和消除3你的答案:标准答案:d4、你的答案:标准答案:b5、你的答案:标准答案:c6、你的答案:标准答案:c7、你的答案:标准答案:a8、你的答案:标准答案:b解析:由过程能力定义可知,是指过程加工质量的能力,是稳态下的最小波动,因而过程能力指数应在统计控制状态下收集数据。

9、你的答案:标准答案:a解析:在此状态下,过程是无偏移的正态分布,故在此时,不合格品率减小,过程能力指数增大。

10、你的答案:标准答案:c解析:由过程改进策略图可知,改进策略包括判断过程是否处于统计控制状态和评价过程能力两个环节。

是否处于统计控制状态就是判稳。

11、你的答案:标准答案:b解析:过程性能指数是长期的过程能力指数,可以反映出过程当前的实际状态,而不要求在稳态的条件下进行计算12、你的答案:标准答案:d解析:一定面积、一定长度的不合格数时用C图,而当样品规格有变化时,应换算成每单位不合格数控制图,即u图;当控制图的质量指标为不合格品率时,用p控制图,当控制对象为不合格品数时,用np图。

13、你的答案:标准答案:a解析:由于均值控制图中的上、下控制限中包含有极差参数,故必须先做极差控制图,在极差控制图判稳的情况下才能再作均值控制图。

14、你的答案:标准答案:b解析:无论每一种控制图的中心线,其值都为这一参数的均值,故均值图的中心线是其总体均值。

15、你的答案:标准答案:b解析:16、你的答案:标准答案:b解析:手表齿轮轴直径是计量值,其中只有均值-极差控制图是计量值控制图。

17、你的答案:标准答案:c解析:这是均值-极差控制图和均值-标准差控制图应用的区别,由于σ不知只能通过估计获得,故两种控制图分别对极差和标准差的值进行估计。

18、你的答案:标准答案:d解析:休哈特控制图就是要求在偶然因素作用下的稳态,出现异常因素时造成产品质量的波动,故其目的是区分偶然因素和异常因素19、你的答案:标准答案:c解析:我们说U控制图适用于样品规格有变化时的单位不合格数,由于话务员每天的话务量不同,故采用平均差错数时,应适用U控制图。

过程控制课后习题答案

过程控制课后习题答案

过程控制课后习题答案
1.试写出可用于控制三台电机的过程控制图:
答案:
2.试给出控制酒精灯火程序的过程控制图:
答案:
3.试给出用于检测温度的过程控制图:
答案:
4.试给出控制信号延时的过程控制图:
答案:
5.试给出用于控制自动给水机的过程控制图:
答案:
6.试分析控制温度过程所涉及的控制逻辑:
答案:
当输入变量(温度)超过一定上限时,启动冷却过程;当输入变量(温度)低于一定下限时,启动加热过程;当输入变量(温度)在上下限之间时,保持恒定温度。

7.试给出控制地热泵的过程控制图:
答案:
8.试给出控制回路调节的过程控制图:
答案:
9.试给出控制蒸发器运行的过程控制图:答案:
10.试给出控制风机的过程控制图:。

1080《过程控制》西南大学网教23秋季作业参考答案

1080《过程控制》西南大学网教23秋季作业参考答案

108020232单项选择题1、串级控制系统的主回路是一个(),因此对于设计中的主参数的选择,可以按照单回路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进行。

.随动控制系统 . 定值控制系统. 程序控制系统 .以上都不是2、比例调节的缺点是存在静态误差,因此也称为()。

. 误差调节 . 动态调节. 有差调节.静态调节3、实验法建模时,为了获得被控对象的(),应加入激励信号使被控对象处于被激励的状态。

. 动态特性. 静态特性. 物理属性 .化学特性4、利用阶跃响应曲线法建立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需求取被控对象输入与输出之间的()。

.大小关系.最大值.最小值.传递函数5、比例积分调节规律中,积分调节可以消除()。

.振荡.比例系数.调节时间.静态误差6、比例积分微分调节的缩写为()。

.DCS.PID.PI.PD7、若调节对象的特性是线性的,应选择具有()流量特性的调节阀。

.双曲线.抛物线.直线.等百分比8、为了减小调节阀()的影响,一般采用阀门定位器克服阀杆摩擦力。

.流量.重量.间隙特性.尺寸9、弹性式压力表是利用各种弹性元件,在被测介质压力作用下产生弹性变形的原理来测量压力的,服从()。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胡克定律.质量守恒定律.惯性定律10、变送器一般由输入转换部分、放大器和()组成。

.控制器.反馈部分.传感器.执行单元11、关于压力检测仪表的安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压力检测仪表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才能安装.压力检测仪表应水平安装.取压点应能如实反映被测压力的真实情况.压力检测仪表的连接处,应选择适当的材料作为密封垫圈12、串级控制系统是把两个调节器串接在一起,其中一个调节器的输出作为另一个调节器的(),共同稳定一个被控变量所组成的闭合回路。

.输入值.给定值.扰动量.以上都不是13、阶跃响应曲线法适用于处于()的被控对象。

.C. 开环、非稳态.开环、稳态.闭环、稳态.闭环、非稳态14、调节器的调节规律是指调节器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之间随()变化的规律。

过程控制作业参考答案

过程控制作业参考答案

作 业第二章:2-6某水槽如题图2-1所示。

其中A 1为槽的截面积,R 1、R 2均为线性水阻,Q i 为流入量,Q 1和Q 2为流出量要求:(1)写出以水位h 1为输出量,Q i 为输入量的对象动态方程;(2)写出对象的传递函数G(s)并指出其增益K 和时间常数T 的数值。

图2-1解:1)平衡状态: 02010Q Q Q i +=2)当非平衡时: i i i Q Q Q ∆+=0;1011Q Q Q ∆+=;2022Q Q Q ∆+= 质量守恒:211Q Q Q dthd A i ∆-∆-∆=∆ 对应每个阀门,线性水阻:11R h Q ∆=∆;22R h Q ∆=∆ 动态方程:i Q R hR h dt h d A ∆=∆+∆+∆2113) 传递函数:)()()11(211s Q s H R R S A i =++1)11(1)()()(211+=++==Ts KR R S A s Q s H s G i这里:21121212111111R R A T R R R R R R K +=+=+=;2Q112-7建立三容体系统h 3与控制量u 之间的动态方程和传递数,见题图2-2。

解:如图为三个单链单容对像模型。

被控参考△h 3的动态方程: 3233Q Q dt h d c ∆-∆=∆;22R h Q ∆=∆;33R hQ ∆=∆; 2122Q Q dt h d c ∆-∆=∆;11R hQ ∆=∆ 111Q Q dth d c i ∆-∆=∆ u K Q i ∆=∆ 得多容体动态方程:uKR h dth d c R c R c R dt h d c c R R c c R R c c R R dt h d c c c R R R ∆=∆+∆+++∆+++∆333332211232313132322121333321321)()(传递函数:322133)()()(a s a s a s Ks U s H s G +++==; 这里:32132133213213321321332211232132131313232212111;c c c R R R kR K c c c R R R a c c c R R R c R c R c R a c c c R R R c c R R c c R R c c R R a ==++=++=2-8已知题图2-3中气罐的容积为V ,入口处气体压力,P 1和气罐 内气体温度T 均为常数。

《过程控制》课后习题答案

《过程控制》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思考题与习题1.1 下列系统中哪些属于开环控制,哪些属于闭环控制?①家用电冰箱②家用空调器③家用洗衣机④抽水马桶⑤普通车床⑥电饭煲⑦多速电风扇⑧高楼水箱⑨调光台灯开环控制:③家用洗衣机⑤普通车床⑦多速电风扇⑨调光台灯闭环控制:①家用电冰箱②家用空调器④抽水马桶⑥电饭煲⑧高楼水箱1.2 图1-14所示为一压力自动控制系统,试分析该系统中的被控对象、被控变量、操纵变量和扰动变量是什么?画出该系统的框图。

图1-14 压力自动控制系统图1-15 加热炉温度自动控制系统被控对象:容器P被控变量:罐内压力操纵变量:物料输入流量扰动变量:出口流量系统框图如下:1.3 图1-15所示是一加热炉温度自动控制系统,试分析该系统中的被控对象、被控变量、操纵变量和扰动变量是什么?画出该系统的框图。

被控对象:加热炉被控变量:炉内温度操纵变量:燃料流量扰动变量:进料量系统框图如下:1.4 按设定值的不同情况,过程控制系统分为哪几类?过程控制系统分为三类:定值控制系统、随动控制系统和程序控制系统。

1.5 什么是过程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有哪几种基本形式?过程控制系统从一个平衡状态过渡到另一个平衡状态的过程称为过程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

控制系统过渡过程有五种基本形式:发散振荡、单调发散、等幅振荡、衰减振荡和单调衰减。

1.6 某换热器的温度控制系统在单位阶跃干扰作用下的过渡过程曲线如图1-16所示。

试分别求出最大偏差、余差、衰减比、振荡周期和调整时间(设定值为200℃)。

图1-16 题1.6图最大偏差:30℃余差:5℃衰减比:5:1振荡周期:15min调整时间:22min第二章思考题与习题2.1 求取图2-55所示电路的传递函数,图中物理量角标i代表输入,o代表输出。

a)b)图2-55 习题2.1图a)(由分压公式求取)上式中,,。

b)上式中,,2.2 惯性环节在什么条件下可近似为比例环节?又在什么条件下可近似为积分环节?惯性环节在T很小的时候可近似为比例环节;T很大的时候条可近似为积分环节。

(完整版)过程控制答案1

(完整版)过程控制答案1

1-1试述热电偶的测温原理,工业上常用的测温热电偶有哪几种?什么热电偶的分度号?在什么情况下要使用补偿导线?答:a、当两种不同的导体或半导体连接成闭合回路时,若两个接点温度不痛,回路中就会出现热电动势,并产生电流。

b、铂极其合金,镍铬-镍硅,镍铬-康铜,铜-康铜。

c、分度号是用来反应温度传感器在测量温度范围内温度变化为传感器电压或电阻值变化的标准数列。

d、在电路中引入一个随冷端温度变化的附加电动势时,自动补偿冷端温度变化,以保证测量精度,为了节约,作为热偶丝在低温区的替代品。

1-2热电阻测温有什么特点?为什么热电阻要用三线接法?答:a、在-200到+500摄氏度范围内精度高,性能稳定可靠,不需要冷端温度补偿,测温范围比热电偶低,存在非线性。

b、连接导线为铜线,环境温度变化,则阻值变,若采用平衡电桥三线连接,连线R使桥路电阻变化相同,则桥路的输出不变,即确保检流计的输出为被测温度的输出。

1-3说明热电偶温度变送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实现冷端温度补偿的方法。

在什么情况下要做零点迁移?答:a、结构:其核心是一个直流低电平电压-电流变换器,大体上都可分为输入电路、放大电路及反馈电路三部分。

b、工作原理:应用温度传感器进行温度检测其温度传感器通常为热电阻,热敏电阻集成温度传感器、半导体温度传感器等,然后通过转换电路将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转换为变准电流信号或标准电压信号。

c、由铜丝绕制的电阻Rcu安装在热电偶的冷端接线处,当冷端温度变化时,利用铜丝电阻随温度变化的特性,向热电偶补充一个有冷端温度决定的电动势作为补偿。

桥路左臂由稳压电压电源Vz(约5v)和高电阻R1(约10K欧)建立的恒值电流I2流过铜电阻Rcu,在Rcu 上产生一个电压,此电压与热电动势Et串联相接。

当温度补偿升高时,热电动势Et下降,但由于Rcu增值,在Rcu两端的电压增加,只要铜电阻的大小选择适当,便可得到满意的补偿。

d、当变送器输出信号Ymin下限值(即标准统一信号下限值)与测量范围的下限值不相对应时要进行零点迁移。

过程控制系统作业答案(全)

过程控制系统作业答案(全)

比值控制系统




2、如图所示一氧化氮生产串级比值控制系统, 要保证产品质量,需要稳定氧化炉出口温度。 回答以下问题 。 (1)图中除法器的输出代表什么? (2)系统中开方器有什么作用? (3)图中Q1是主流量还是副流量? (4)系统主副流量无变化,当扰动作用使氧 化炉出口温度偏离设定值时,系统如何调节?
串级控制系统



2、某一温度-压力串级控制系统采用两步法整 定控制器参数,测得4:1衰减过程的参数为: δ 8% 、 100 s 、δ 40% 、 T 10 s T 主控制器采用PI控制规律,副控制器采用P控 制,确定系统整定参数。
s1
s1
s2
s2
(1)4:1衰减法参数整定表
(2)临界比例度法参数整定表

m1 m2
c1 c2
双输入双输出系统,输入输出关系如下:
c1 2 m 1 3 m 2 c 2 4 m1 m 2

(1)求相对增益矩阵。 (2)求正确的变量配对。
多变量解耦控制系统

c1 2 m 1 3 m 2 c 2 4 m1 m 2
dh Q i Q o1 Q o 2 C dt h Q o1 R1 h Qo2 R2 Q ( s ) Q o1 ( s ) Q o 2 ( s ) CsH ( s ) i H (s) Q o1 ( s ) R1 H (s) Qo2 (s) R2
m 2 c 2 4m1
解:(1)由式 c 2 4 m1 m 2 ,得 代入 c 2 m 3 m 式中,得
1 1 2

(完整版)过程控制习题与答案

(完整版)过程控制习题与答案

(完整版)过程控制习题与答案第1章绪论思考题与习题1-1 过程控制有哪些主要特点?为什么说过程控制多属慢过程参数控制?解答:1.控制对象复杂、控制要求多样2. 控制⽅案丰富3.控制多属慢过程参数控制4.定值控制是过程控制的⼀种主要控制形式5.过程控制系统由规范化的过程检测控制仪表组成1-2 什么是过程控制系统?典型过程控制系统由哪⼏部分组成?解答:过程控制系统:⼀般是指⼯业⽣产过程中⾃动控制系统的变量是温度、压⼒、流量、液位、成份等这样⼀些变量的系统。

组成:控制器,被控对象,执⾏机构,检测变送装置。

1-3简述被控对象、被控变量、操纵变量、扰动(⼲扰)量、设定(给定)值和偏差的含义?解答:被控对象⾃动控制系统中,⼯艺参数需要控制的⽣产过程、设备或机器等。

被控变量被控对象内要求保持设定数值的⼯艺参数。

操纵变量受控制器操纵的,⽤以克服扰动的影响,使被控变量保持设定值的物料量或能量。

扰动量除操纵变量外,作⽤于被控对象并引起被控变量变化的因素。

设定值被控变量的预定值。

偏差被控变量的设定值与实际值之差。

1-4按照设定值的不同形式, 过程控制系统可分为哪⼏类?解答:按照设定值的不同形式⼜可分为:1.定值控制系统定值控制系统是指设定值恒定不变的控制系统.定值控制系统的作⽤是克服扰动对被控变量的影响,使被控变量最终回到设定值或其附近.以后⽆特殊说明控制系统均指定值控制系统⽽⾔.2.随动控制系统随动控制系统的设定值是不断变化的.随动控制系统的作⽤是使被控变量能够尽快地,准确⽆误地跟踪设定值的变化⽽变化3.程序控制系统程序控制系统的设定值也是变化的,但它是⼀个已知的时间函数,即设定值按⼀定的时间程序变化。

1-5 什么是定值控制系统?解答:在定值控制系统中设定值是恒定不变的,引起系统被控参数变化的就是扰动信号。

1-6 什么是被控对象的静态特性?什么是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为什么说研究控制系统的动态⽐其静态更有意义?解答:被控对象的静态特性:稳态时控制过程被控参数与控制变量之间的关系称为静态特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概述1.1 过程控制系统由哪些基本单元构成?画出其基本框图。

控制器、执行机构、被控过程、检测与传动装置、报警,保护,连锁等部件1.2 按设定值的不同情况,自动控制系统有哪三类? 定值控制系统、随机控制系统、程序控制系统1.3 简述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单项品质指标,它们分别表征过程控制系统的什么性能?a.衰减比和衰减率:稳定性指标;b.最大动态偏差和超调量:动态准确性指标;c.余差:稳态准确性指标;d.调节时间和振荡频率:反应控制快速性指标。

第二章 过程控制系统建模方法习题2.10某水槽如图所示。

其中F 为槽的截面积,R1,R2和R3均为线性水阻,Q1为流入量,Q2和Q3为流出量。

要求:(1) 写出以水位H 为输出量,Q1为输入量的对象动态方程;(2) 写出对象的传递函数G(s),并指出其增益K 和时间常数T 的数值。

(1)物料平衡方程为123d ()d HQ Q Q Ft-+= 增量关系式为 123d d HQ Q Q Ft∆∆-∆-∆= 而22h Q R ∆∆=, 33h Q R ∆∆=, 代入增量关系式,则有23123()d d R R hh F Q t R R +∆∆+=∆ (2)两边拉氏变换有:23123()()()R R FsH s H s Q s R R ++=故传函为:232323123()()()11R R R R H s KG s R R Q s Ts F s R R +===+++ K=2323R R R R +, T=2323R R F R R +第三章 过程控制系统设计1. 有一蒸汽加热设备利用蒸汽将物料加热,并用搅拌器不停地搅拌物料,到物料达到所需温度后排出。

试问:(1) 影响物料出口温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 如果要设计一温度控制系统,你认为被控变量与操纵变量应选谁?为什么?(3) 如果物料在温度过低时会凝结,据此情况应如何选择控制阀的开、闭形式及控制器的正反作用?解:(1)物料进料量,搅拌器的搅拌速度,蒸汽流量(2)被控变量:物料出口温度。

因为其直观易控制,是加热系统的控制目标。

操作变量:蒸汽流量。

因为其容易通过控制阀开闭进行调整,变化范围较大且对被控变量有主要影响。

(3)由于温度低物料凝结所以要保持控制阀的常开状态,所以控制阀选择气关式。

控制器选择正作用。

2. 如下图所示为一锅炉锅筒液位控制系统,要求锅炉不能烧干。

试画出该系统的框图,判断控制阀的气开、气关型式,确定控制器的正、反作用,并简述当加热室温度升高导致蒸汽蒸发量增加时,该控制系统是如何克服干扰的?解:系统框图如下:由于锅炉不能烧干故选择气关式,增益为负控制器选择正作用。

克服干扰过程:当加热室温度升高导致蒸汽蒸发量增加时,锅筒液位下降,具有正作用后调节器输出信号减小,使气关型的阀门开度增大,从而使给水流量增大,进而使锅筒液位升高,克服蒸汽流量干扰的影响。

3. 如下图所示为精馏塔温度控制系统,它通过调节进入再沸器的蒸汽量实现被控变量的稳定。

试画出该控制系统的框图,确定控制阀的气开、气关型式和控制器的正、反作用,并简述由于外界干扰使精馏塔温度升高时该系统的控制过程(此处假定精馏塔的温度不能太高)。

解:系统框图如下:控制器 阀门蒸汽流量检测元件温度设定值温度扰动通道-扰动过控对象控制器 阀门给水流量检测元件液位设定值液位扰动通道-扰动过控对象根据题意阀门选择气开型,增益为正控制器为反作用。

克服干扰过程:当外界干扰使蒸馏塔温度升高时,具有反作用的调节器输出信号减小,使得气开型的阀门开度减小,蒸汽流量随之减小,使精馏塔温度降低,克服干扰的影响。

第四章 PID 调节原理习题4.2 试总结调节器P, PI, PD 动作规律对系统控制质量的影响。

习题4.7 某电动比例调节器的测量范围为100~200o C ,其输出为0~10mA 。

当温度从140o C 变化到160o C 时,测得调节器的输出从3mA 变化到7mA 。

试求出该调节器比例带。

解: max min max min /()(160140)/(200100)100%100%50%/()(73)/(100)e e e u u u δ---=⨯=⨯=---习题4.9某水槽液位控制系统如图所示。

已知,F=1000cm 2,R=0.03s/cm 2,调节阀为气关式,其静态增益|K v |=28cm 3/s·mA,K m =1mA/cm 。

(1) 画出系统的传递方框图;(2) 调节器为比例调节器,其比例带δ=40%,试分别求出扰动ΔQd=56cm 3/s 以及定值扰动Δr=0.5mA 时,被调量h 的残差;(3) 若δ改为120%,其他条件不变,h 的残差又是多少?比较(2)(3)的计算结果,总结δ值对系统残差的影响;(4) 液位调节器改用PI 调节器后,h 的残差又是多少?解:(1)(2)系统动态方程增量关系式为 又所以有液位控制器控制阀液位对象液位检测设定值-对上式进行拉氏变换,得到从而得到单容液位过程的具体传递函数为由系统方框图可得液位输出对于扰动输入和设定值输入的传递函数分别为:扰动为时,余差(这部分用到终值定理):扰动为时,余差:若,则有{过程的增益为正,气关式阀门增益为负,检测器增益为正,由负反馈系统全部各个环节(包括比较环节)增益乘积为负可判断控制器增益为负}。

{过程的增益为正,气关式阀门增益为负,检测器增益为正,由负反馈系统全部各个环节(包括比较环节)增益乘积为负可判断控制器增益为负。

}将,,以及其它条件代入上式,可得(3) ,此时有结论:比例度变大,残差变大。

(4)若改为PI调节,则对于扰动,余差:对于设定值扰动,余差:第五章串级控制1.对于如图所示的加热器串级控制系统,要求:(1)画出该控制系统的框图,并说明主被控变量、副被控变量分别是什么?(2)试确定控制阀的气开、气关型式;(气开型)(3)确定主、副控制器的正、反作用;(副控制器:反作用。

主控制器:反作用)(4)温度变送器量程由原来的0~500℃改变为200~300℃,控制系统会出现什么现象?应如何解决?(Km1增大,控制作用减弱,余差增大,则应增大Kc1)(5)流量变送器量程由原来的0~250kg/h改变为0~400kg/h,控制系统会出现什么现象?应如何解决?(Km2减小,副回路等效时间常数增大,控制变慢,响应速度减慢,则应增大Kc2)2.对于如图所示加热炉出口温度简单控制系统,要求:(1)在进料流量或燃料成分扰动下,设计合理串级控制系统,画出框图,确定控制器的正、反作用;(2)在燃料油压力扰动下,设计合理串级控制系统。

解:(1)进料流量扰动控制阀:气开副控制器:反作用副被控量:加热炉内部温度主控制器:反作用主被控量:物料出口温度(2)燃料油压力扰动主控制器:反作用主被控量:物料出口温度副控制器:反作用福被控量:燃料油管内压力控制阀:气开第六章特殊控制方法1. 比值控制系统有哪些类型?各有什么特点?开环比值控制系统、单闭环比值控制系统、双闭环比值控制系统、变比值控制系统。

2. 某化学反应过程要求参与反应的A、B 两物料保持的比例,两物料的最大流量=625,=290.通过观察发现A、B两物料流量因管线压力波动而经常变化。

根据上述情况,要求:1)设计一个比较合适的比值控制系统;2)计算该比值系统的比值系数;3)在该比值系统中,比值系数应设置于何处?设置值应该是多少(假定采用DDZ-Ⅲ型仪表)?4)选择该比值控制系统控制阀的开闭形式及控制器的正反作用。

解:(1)(2)将A物件作为主动量,B物件作为从动量。

若采用开方器A B若不采用开方器(3)该系统若采用比值器方案实施,将比值系数直接设置即可,。

(若采用乘法器实现,因,则将乘法器放置在从动量一侧,设定。

)(4)A 、B 阀门均选用气开型阀门,控制器选反作用。

3. 管式加热炉原油出口温度分程控制(1)调节阀开关型式:瓦斯气调节阀(A )气开燃料油调节阀(B )气开工作新号段: A 低信号4~12mA 0.02~0.06MPa B 高信号12~20mA 0.06-0.1MPa (2)调节器正反作用:反作用 (3)系统框图工作原理:当原油出口温度较低时,反作用控制器输出信号较高,天然气阀门全开后,燃油阀门打开到一定开度,随着燃料量的增加,出口温度上升,控制器输出逐渐减小,使燃料油阀门开度变慢,变小。

(温度上升速度放缓)。

温度高至苯一点时,反作用控制器输出为低信号,燃油阀完全关闭,天然气阀开度随温度升高逐渐变小,温度有所降低,控制器信号再次增大,使天然气阀门开大,使出口温度再次回升,如此循环。

直至温度达到苯设定值。

4. 如图所示高位槽向用户供水,为保证供水流量的平稳,要求对高位槽出口流量进行控制。

但为了防止高位槽过高而造成溢水事故,需对液位采取保护性措施。

根据上述情况,要求设计一连续型选择性控制系统。

试画出该系统的框图,确定调节阀的气开、气关形式和调节器的正、反作用形式以及选择器的类型,并简述该系统的工作原理。

控制器 天然气调节阀温度对象温度变送器出口温度-燃油调节阀调节阀为气关型,液位控制器反作用,流量控制器正作用,选择器选低选器。

工作原理:流量 控制器出口流量对象温度变送器出口 温度 -阀门 液位对象低选器设 定值流量 控制器出口 温度设 定值-温度变送器出口 流量LTLCLSFCFT正常工作时,流量控制器工作,出口流量受干扰增大时,具有正作用的流量控制器输出流量增大,使阀门开度变小,出口流量减小,从而克服干扰的影响,当液位超过限值时,由低选器选择液位控制器参加工作,当液位继续增加时,具有正作用的液位控制器输出信号减小,使阀门开度变大,出口流量增加使液位回降。

第七章 补偿控制补充题目:前馈-串级复合控制如图所示精馏塔塔釜温度与蒸汽流量的串级控制系统。

生产工艺要求一旦发生事故应立即停止蒸汽的供应。

要求: 1. 画出控制系统框图;2. 确定调节阀的气开气关形式;3. 确定主、副控制器的正、反作用方式;4. 如果进料流量波动较大,试设计一个前馈-串级复合控制系统,已知系统中有关传递函数分别为1112()(1)(1)o so o o o K e G s T s T s τ-=++,22()o o G s K =,()1f sf f fK e G s T s τ-=+ 试画出此复合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框图,并写出前馈调节器的传递函数,讨论其实现的可能性。

1.系统框图2.气开型(工艺要求一旦发生事故终止蒸汽供应)反作用T反作用3.主副控制器均为反作用4.若,可实现。

副对象相当于增益为K o2的随动系统FTPC 进料TC TTFTFCT第八章 关联分析和解耦控制已知一2*2耦合过程的传递函数矩阵为111221220.50.3 0.40.6G G G G -⎡⎤⎡⎤=⎢⎥⎢⎥⎣⎦⎣⎦试计算该过程的相对增益矩阵,说明其变量配对的合理性,然后按照前馈补偿解耦方式进行解耦,求取前馈补偿解耦装置的数学模型,画出前馈解耦系统框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