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2015

合集下载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
每种构件集评级Fra bibliotek性 鉴 定
上部 承重 结构
承载的位移或残 损等检查项目评 定单个构件等级
结构侧向位移评级 按结构布置、支撑、圈梁、
上部承重 结构评级

结构间连系等检查项目评定
结构整体性等级
围护 系统 承重 部分
按上部承重结构检查项目及步骤评定围护系统承重部分各层 次安全性等级
鉴定单元安全性评级
层次
层名
二、鉴定程序及工作内容
委 托
初步调查
确定鉴定目的、范围和内 容
成立鉴定组(或委员会)
详细调查
安全性、使用性鉴定评级
补充调查
可靠性评级 鉴定报告
适修性评估
1.初步调查—图纸资料、使用简历、初勘现场、制定详细调查计划 2.详细调查—结构基本情况(布置、构造、连接等)勘查、结构使用条 件(荷载、环境等)核查、地基基础(场地土类别、地基土、变形、裂 缝等)检查、材料性能检测、承重结构(裂缝、变形、整体性等)检查、 维护系统使用功能检查等。 3.安全性、使用性鉴定评级—按构件、子单元和鉴定单元三个层次顺序
可不采取措施
cu
安全性不符合本标准对au级的要 求,显著影响承载能力
应采取措施
du
安全性极不符合本标准对au级的 要求,已严重影响承载能力
必须及时或立即采取措施
Au
安全性符合本标准对Au级的要求,可能有个别一般构件应采
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
取措施
Bu
安全性略低于本标准对Au级的要 可能有极少数构件应采取
可靠性鉴定评级的层次、等级划分及工作内容
层次

表二3.2.5

层名
构件
子单元
鉴定单元

大中修范围

大中修范围
专门检查
特殊情况下
三、《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细则说明:
鉴定标准
构件
构件安全性能评级、使用性能评级
子单元
安全性能评级、使用性能评级
鉴定单元
安全性能评级、使用性能评级
四、小修范围
房屋本身
承重分系统
封闭裂缝、除锈、防锈和防腐及各种易损零部件的修复、更换
围护分系统
封闭裂纹、清理雨水孔、天沟、地沟等排水通道以及零星渗漏点的密封
装饰装修分系统
抹灰、门窗、吊顶、轻质隔断、内外墙饰面板、墙砖、幕墙、涂饰、裱糊及软包、细部、地面、室内环境质量等在使用年限内的维修
设施维修
给水、排水分系统
局部更换器具、小型设备管材和易损部件、清理管道及局部维修
供热采暖分系统
局部更换管材和易损部件
空调通风分系统
为维护系统及设备正常运行而进行的保养性质的修理,比如清洗或更换过滤材料等
经3次中修或2次大修,超过10年应中修、15年应中修、
电气分系统
中修对末级配电箱及线路进行更换;大修对变配电室主要设备进行同容量更换
电梯分系统
大中修依据详细检查或专门检查的结果
使用时间达9年后可以改装、使用时间已逾15年可以报废
智能分系统
大修分系统或综合布线系统更换改造、中修包括子系统但不涉及综合布线系统
房屋及设施大中修范围
一、依据:
1.中央国家机关办公用房维修标准(国管房地【2004】85号)
2.《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 50292-2015)
3.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央国家机关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国管房地〔2004〕153号
4.中央国家机关办公用房维修管理办法(试行)国管房地〔2006〕288号,2006年3月23日印发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在工程资料缺失情况下的应用与探究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在工程资料缺失情况下的应用与探究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在工程资料缺失情况下的应用与探究摘要:根据《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 50292-2015[1]的要求建筑物改造前应进行可靠性鉴定,工程资料缺失的建筑物为了减少检测过程中对建筑物造成的破损且获得真实可靠的数据一直是检测鉴定过程中的难题。

本文通过实际工程对工程资料缺失的建筑物检测鉴定过程中的主要流程进行了叙述,分析总结了其中的关键点,为类似工程提供应用参考。

关键词:可靠性鉴定、鉴定、检测、改造加固0、工程概况经前期调查并了解到该建筑物建造年代为90年代,总层数为3层,原使用功能为轻工业厂房,现场工程资料完全缺失。

现委托方将其改造为办公楼,根据《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 50292-2015[1]的要求,建筑物改造前应进行可靠性鉴定。

建筑物所属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0.1g),对抗震设防区的建筑应按《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 50023-2009[2]的要求进行抗震鉴定。

1、检测思路及方案制订根据工程特点,委托方改造要求及工程现状资料的情况,确定大致的检测思路及方法如下:(1)初步调查,了解建筑物使用历史及使用环境,根据建筑物现场情况,绘制建筑结构平面布置图及建筑图,确定建筑轴网尺寸及梁板柱等构件的截面尺寸,如下图1:一层墙柱、二层梁板现场检测平面图所示,查明建筑主体结构体系;(2)根据绘制好的现场检测结构平面布置图及使用功能建筑平面图进行试算,找出梁板柱配筋规律及受力较大部位;(3)根据试算结果及现场情况,制订检测方案,确定材料强度检测方法及批次和数量、构件钢筋数量及间距检测(可探测位置全数检测)、钢筋开凿位置等;(4)根据构件所探测的钢筋数量等数据实时调整检测方案;(5)检测数据的整理和分析,确定需要补充或重新确认的检测内容;(6)补充检测并编制检测鉴定报告。

图1:一层墙柱二层梁板现场检测平面图初步计算可知结构受力的一般规律,结合构件的截面尺寸及分布情况对梁、板、柱进行分批,同时应根据检测结果和试算的结果比对分析,实时调整检测方案。

建筑工程2015新标准

建筑工程2015新标准

建筑工程2015新标准
根据2015年新标准,建筑工程的相关要求发生了一些变化。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变化和更新。

1. 结构设计和施工要求:新标准建议在结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使用更可靠和高效的材料和技术。

这包括使用更坚固和耐用的钢筋混凝土材料,以及采用先进的结构设计方法,确保建筑的抗震性和稳定性。

2. 绿色建筑要求:新标准强调对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需要遵循绿色建筑准则,采用节能和环保的设计和施工方案。

这包括使用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利用、减少废弃物和污染物排放等。

3. 安全措施和监督:新标准对施工现场的安全要求更加严格。

建筑工程必须制定严格的安全管理计划,并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和装备。

监督和检查机构将执行更加严格的监督和检查,以确保建筑工程符合新标准要求。

4. 管理和信息化要求:新标准鼓励建筑工程在管理和信息化方面的创新和应用。

建议使用现代化的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实现建筑设计和施工的全过程控制和管理。

这将提高建筑工程的效率和质量,并有助于项目的顺利进行。

5. 质量控制和验收要求:新标准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和验收程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建筑工程必须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检测,确保建筑材料的合格性和施工质量的可靠性。

在竣工前,
必须进行全面的验收,包括结构、机电设备、室内装饰等方面的检查和测试。

总结起来,新标准对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绿色建筑、安全措施、管理和信息化以及质量控制和验收等方面提出了更新和更高的要求。

建筑工程应该积极适应和应用新标准,并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质量的达标。

最新《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2015

最新《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2015
[1.钢结构构件的安全性鉴定,应按承载能力、构造以及不适于承载的位移 (或变形)等三个检查项目; 2.砌体结构构件的安全性鉴定,应按承载能力、构造、不适于承载的位移和 裂缝或其他损伤等四个检查项目; 3.木结构构件的安全性鉴定,应按承载能力、构造、不适于承载的位移(或 变形)和裂缝以及危险性的腐朽和虫蛀等六个检查项目]
5.2.6 当混凝土结构构件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非受力裂缝时,也应视为不 适于承载的裂缝,并应根据其实际严重程度定为cu级或du级: 1 因主筋锈蚀(或腐蚀),导致混凝土产生沿主筋方向开裂、保护层 脱落或掉角。 2 因温度、收缩等作用产生的裂缝,其宽度已比本标准表5.2.5规定的 弯曲裂缝宽度值超过50%,且分析表明已显著影响结构的受力。 5.2.7 当混凝土结构构件同时存在受力和非受力裂缝时,应按本标准第 5.2.5条及第5.2.6条分别评定其等级,并取其中较低一级作为该构件的裂 缝等级。 5.2.8 当混凝土结构构件有较大范围损伤时,应根据其实际严重程度直接 定为cu级或du级。(原条文:因主筋锈蚀导致构件掉角以及混凝土保护 层严重脱落,直接定为du级)
6.2.4 当混凝土结构构件的使用性按其裂缝宽度检测结果评定时, 应遵守下列规定:
1 当有计算值时: (1)若检测值小于计算值及现行设计规范限值时,可评为as级; (2)若检测值大于或等于计算值,但不大于现行设计规范限值时,可评为bs级; (3)若检测值大于现行设计规范限值时,应评为cs级; 2 若无计算值时,应按表6.2.4–1或表6.2.4–2的规定评级; 3 对沿主筋方向出现的锈迹或细裂缝,应直接评为cs级; 4 若一根构件同时出现两种或以上的裂缝,应分别评级,并取其中最低一级作为该 构件的裂缝等级。

7.3.4 当上部承重结构虽可视为由平面结构组成的体系,但其构件工作受 到灾害或其他系统性因素的影响时,其承载功能的安全性等级可按下列 规定近似评定: 1 宜区分为受影响和未受影响的楼层(或区)。 2 对受影响的楼层(或区),宜全数作为代表层(或区);对未受影 响的楼层(或区),可按本标准第7.3.3条的规定,抽取代表层。 3 可按第7.3.3条至第7.3.8条的规定,分别评定构件集、代表层(或区) 和上部结构承载功能的安全性等级。

民用建筑安全性及危险性鉴定的差异分析

民用建筑安全性及危险性鉴定的差异分析

民用建筑安全性及危险性鉴定的差异分析摘要:以现行国家技术标准为依据,对民用建筑的安全性鉴定和危险性鉴定进行差异分析,并结合工程实例采用两种不同方式进行鉴定,明确安全性鉴定和危险性鉴定的本质差异,以供鉴定技术人员、房屋产权人和房屋管理部门在正确使用技术标准、使用和管理房屋时参考。

关键词:民用建筑;安全性鉴定;危险性鉴定;差异分析Keywords:civil buildings; appraisal of safety; appraisal of danger;Difference Analysis0引言为了合理管理民用建筑,确保房屋结构安全,现行国家技术标准《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 50292-2015)和《危险房屋鉴定标准》(JGJ 125-2016)均提出了四级评定标准,前者为Asu 、Bsu、Csu、Dsu,后者为A、B、C、D。

对于刚接触鉴定的技术人员、房屋产权人和房屋管理部门,由于这两本技术标准均为四级评定,很容易把两者相互等同、相互混淆,以致于在房屋管理和处理上作出误判。

本文从标准制定目的、鉴定评级流程和处理建议这三方面进行差异分析,并结合同一工程实例采用两种鉴定方法进行评级,明确两者的本质差异。

1标准制定目的差异《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 50292-2015)1.0.1条文说明中提到“……,方能使民用建筑的维修与加固改造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为此,在总结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制定了本标准。

”其侧重点在于为进行维修与加固改造提供依据,以保证建筑物的结构安全。

《危险房屋鉴定标准》(JGJ 125-2016)1.0.1条文为“为有效利用既有房屋,准确判断房屋结构的危险程度,及时处理危险房屋,确保结构安全,制定本标准。

”其侧重点在于有效利用房屋并及时处理危险房屋,以确保房屋的结构安全。

通过以上比较分析,《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 50292-2015)的制定目的是为了给建筑物的维修与加固改造提供依据,以确定建筑物的哪些构件需要采取措施进行维修和加固,以满足其建筑功能;《危险房屋鉴定标准》(JGJ 125-2016)的制定目的是为了有效利用既有房屋,确定哪些房屋为危险房屋,以便于对房屋及时采取解危措施。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摘要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摘要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 50292-1999 部分条文理解和运用部分条文理解和运用3.2.5鉴定评级的层次、等级划分可靠性鉴定评级的层次、等级划分及工作内容等级划分及工作内容表表3.2.5 层次一二三层名构件子单元鉴定单元安全性鉴定等级a u、b u、c u、d u Au、Bu、Cu、Du Asu、Bsu、c su、Dsu 地基基础地基基础—按地基变形或承按地基变形或承载力、地基稳定性载力、地基稳定性(斜坡)等检查项(斜坡)等检查项目评定地基等级目评定地基等级地基基础基础评级评级鉴定单元安全性评级评级按同类材料构件按同类材料构件各检查项目评定单各检查项目评定单个基础等级个基础等级每种基础评级每种基础评级上部承重上部承重结构按承载能力、构造、不适于继续承载的位移或残损等检查项目评定单个构件等级件等级每种构件评级每种构件评级上部承重结构评级评级结构侧向位移评结构侧向位移评级—按结构布置、支撑、圈梁、结构间连系等检查项目评定结构整体性等级定结构整体性等级围护系统围护系统承重部分承重部分按上部承重结构检查项目及部骤评定按上部承重结构检查项目及部骤评定正常使用性鉴定等级等级 a s、b s、c s As、Bs、c s Ass、Bss、c ss、Dss 地基地基基础基础 —按上部承重结构和围护按上部承重结构和围护系统工作状态评估地基基础层次鉴定对象等级分级标准处理要求一单个构件或其检查项目a u安全性符合本标准对a u级的要求,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不必采取措施不必采取措施b u安全性略低于本标准对a u的要求,尚不显著影响承载能力尚不显著影响承载能力可不采取措施可不采取措施c u安全性不符合本标准对a u级的要求,显著影响承载能力求,显著影响承载能力应采取措施应采取措施d u安全性极不符合本标准对a u级的要求,已严重影响承载能力求,已严重影响承载能力必须及时或立即采取措施二子单元的检查项目检查项目Au安全性符合本标准对级的要求,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有足够的承载能力不必采取措施不必采取措施 Bu安全性略低于本标准对Au的要求,尚不显著影响承载能力尚不显著影响承载能力 可不采取措施可不采取措施 Cu安全性不符合本标准对Au级的要求,显著影响承载能力求,显著影响承载能力应采取措施应采取措施Du安全性极不符合本标准对Au级的要求,已严重影响承载能力求,已严重影响承载能力必须及时或立即采取措施子单元中的每种构件构件Au安全性符合本标准对Au级的要求,不影响整体承载不影响整体承载可不采取措施可不采取措施 Bu安全性略低于本标准对Au的要求,尚不显著影响整体承载尚不显著影响整体承载可能有极个别构件应采取措施采取措施Cu安全性不符合本标准对Au级的要求,显著影响整体承载求,显著影响整体承载应采取措施,且可能有个别构件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取措施Du安全性极不符合本标准对Au级的要求,已严重影响整体承载求,已严重影响整体承载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子单元子单元Au安全性符合本标准对Au级的要求,不影响整体承载不影响整体承载可能有个别一般构件应采取措施件应采取措施Bu安全性略低于本标准对Au的要求,尚不显著影响整体承载尚不显著影响整体承载可能有极少数构件应采取措施采取措施Cu安全性不符合本标准对Au级的要求,显著影响整体承载求,显著影响整体承载应采取措施,且可能有极少数构件必须立即采取措施采取措施Du安全性极不符合本标准对Au级的要求,严重影响整体承载求,严重影响整体承载必须立即采取措施三鉴定单元鉴定单元 Asu安全性符合本标准对Asu级的要求,不影响整体承载不影响整体承载可能有极少数一般构件应采取措施构件应采取措施Bsu安全性略低于本标准对Asu的要求,尚不显著影响整体承载尚不显著影响整体承载可能有极少数构件应采取措施采取措施c su安全性不符合本标准对Asu级的要求,显著影响整体承载求,显著影响整体承载应采取措施,且可能有少数构件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取措施Dsu安全性严重不符合本标准对Asu 级的要求,严重影响整体承载要求,严重影响整体承载必须立即采取措施构件类别 R/γ0Sa u 级b u 级c u 级d u 级 主要构件 ≥1.0 ≥0.95 且<1 ≥0.90 且<0.95 <0.90 一般构件 ≥1.0 ≥0.90 且<1 ≥0.85 且<0.90 <0.85 检查项目a u 级或b u 级c u 级或d u 级连接(或节点)构造连接(或节点)构造连接正确,构造符合国家现行设计规范要求,无缺陷,或仅有局部的表面缺陷,工作无异常异常连接方式不当,构造有严重缺陷,已导致焊缝或螺栓等发生明显变形、滑移、局部拉脱、剪坏或裂缝剪坏或裂缝受力预埋件受力预埋件构造合理,受力可靠,无变形、滑移、松动或其它损坏形、滑移、松动或其它损坏构造有严重缺陷,已导致预埋件发生明显变形、滑移、松动或其它损坏动或其它损坏检查项目 构 件 类 别c u 级或d u 级挠 度主要受弯构件——主梁、托梁等主要受弯构件——主梁、托梁等>l 0/250 一般受弯构件一般受弯构件l 0≤9m >l 0/150 或>45㎜ l 0>9m >l 0/200 侧向弯曲的矢高侧向弯曲的矢高 预制屋面梁、桁架或深梁预制屋面梁、桁架或深梁>l 0/500 1对浅埋基础(或短桩),可通过开挖进行检测、评定。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2015的应用探讨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2015的应用探讨
摘 要 :该 文 对 新修 订 的《民 用 建 筑 可 靠 性 鉴 定 标 ;g)GB50292—2015 ̄应 用 范 围 、特 点及 使 用 中存 在 的 部 分 问题 进 行 了探 讨 ,其 学 术 观 点 可 供 相 关 工 程 技 术人 员 参 考 、借 鉴 。 关 键 词 :民 用 建 筑 ;安全 性 鉴 定 ;抽 样 方 法 ;构 件 集 中 图 分 类 号 :TU317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671—9107(2017)05-0054—04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rang,characteristics an d some of the existing problem s in use of application of Standard for appraisal of
标 准 版 本
适用 于 民 用 建 筑 在 下 列 情 况 下 的 检 查 与
不适 用 范 围
司 法 鉴 定案 件 明显 增 加 .对 社 会 稳 定 带 来 不 利 影 响 。对 民用 或 工 业 建 筑 安 全 性 和 适 用 性 的鉴 定 ,我 国主 要 出 台 了 《民 用 建 筑 可 靠 性 鉴 定 标 准 }GB50292 [1-21、《工 业 建 筑 可 靠 性 鉴 定 标 准 》 GB50144棚、《危 险 房 屋 鉴 定 标 准 )JGJ125 ̄及 《农 村 住 房 危 险 性 鉴 定 标 准 )}JGJ/T363ts3,各 标 准 适 用 范 围 、特 点 及 存 在 的潜 在 问 题 各 不 相 同 。受 篇 幅 限 制本 文仅 对 新 修 订 的《民用 建 筑 可 靠 性 鉴 定 标 准 }GB50292—2015中 的部 分 问题 进 行 讨 论 .其 学 术 观 点 供 相关 技 术人 员 参 考 、借 鉴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部承重结构
7.3.1 上部承重结构子单元的安全性鉴定评级,应根据其结构承载功能等 级、结构整体性等级以及结构侧向位移等级的评定结果进行确定。 7.3.2 上部结构承载功能的安全性评级,当有条件采用较精确的方法评定 时,应在详细调查的基础上,根据结构体系的类型及其空间作用程度, 按国家现行标准规定的结构分析方法和结构实际的构造确定合理的计算 模型,通过对结构作用效应分析和抗力分析,并结合工程鉴定经验进行 评定。
5.2.2 当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安全性按承载能力评定时,应按表5.2.2的规定, 分别评定每一验算项目的等级,然后取其中最低一级作为该构件承载能 力的安全性等级。
注:1 表中R和S分别为结构构件的抗力和作用效应,应按本标准第5.1.2条的要求确 定;go为结构重要性系数,应按验算所依据的国家现行设计规范选择安全等级,并确定 本系数的取值。 2 结构倾覆、滑移、疲劳的验算,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规范的规定。
注:评定结果取au级或bu级,应根据其实际完好程度确定;评定结果取cu级 或du级,应根据其实际严重程度确定。
5.2.4 当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安全性按不适于承载的位移或变形评定时,应遵守下列规 定: 1 对桁架的挠度,当其实测值大于其计算跨度的1/400时,应按本标准第5.2.2条验 算其承载能力。验算时,应考虑由位移产生的附加应力的影响,并按下列规定评级: (1)若验算结果不低于bu级,仍可定为bu级; (2)若验算结果低于bu级,应根据其实际严重程度定为cu级或du级。 2 对其他受弯构件的挠度或施工偏差超限造成的侧向弯曲,应按表5.2.4的规定评级。
6.2.2 当混凝土桁架和其他受弯构件的使用性按其挠度检测结果评定时,宜按下列 规定评级: 1 若检测值小于计算值及现行设计规范限值时,可评为as级; 2 若检测值大于或等于计算值,但不大于现行设计规范限值时,可评为bs级; 3 若检测值大于现行设计规范限值时,应评为cs级。 注:在一般结构的鉴定中,对检测值小于现行设计规范限值的情况,允许不经 计算,直接根据其完好程度评为as级或bs级。 6.2.3 当混凝土柱的使用性需要按其柱顶水平位移(或倾斜)检测结果评定时,可 按下列原则评级: 1 若该位移的出现与整个结构有关,应根据本标准8.3.6条(原规范8.3.4条错误) 的评定结果,取与上部承重结构相同的级别作为该柱的水平位移等级; 2 若该位移的出现只是孤立事件,可根据其检测结果直接评级。评级所需的位 移限值,可按本标准表8.3.6 (原规范8.3.6条错误)所列的层间限值乘以1.1的系数 确定.。
[1.钢结构构件的安全性鉴定,应按承载能力、构造以及不适于承载的位移 (或变形)等三个检查项目; 2.砌体结构构件的安全性鉴定,应按承载能力、构造、不适于承载的位移和 裂缝或其他损伤等四个检查项目; 3.木结构构件的安全性鉴定,应按承载能力、构造、不适于承载的位移(或 变形)和裂缝以及危险性的腐朽和虫蛀等六个检查项目]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Ⅱ)
GB50292-2015
内容提要
构件
• 构件安全性评级
• 构件正常使用性评级
子单元
• 子单元安全性鉴定评级 • 子单元使用性鉴定评级
鉴定单元
• 鉴定单元安全性评级
• 鉴定单元使用性评级
构件安全性鉴定评级
(以混凝土构件为例) 5.2.1 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安全性鉴定,应按承载能力、构造以及 不适于承载的位移(或变形)和裂缝(或其他损伤)等四个检查 项目,分别评定每一受检构件的等级,并取其中最低一级作为该 构件安全性等级。
7.2.6 在鉴定中若发现地下水位或水质有较大变化,或土压力、水压力有 显著改变,且可能对建筑物产生不利影响时,应对此类变化所产生的不 利影响进行评价,并提出处理的建议。 7.2.7 地基基础子单元的安全性等级,应根据本节第7.2.3条至第7.2.6条 关于地基基础和场地的评定结果按其中最低一级确定。
go——结构重要性系数:在持久设计状况和短暂设计状况下,对安全等级为一级的结构构件不应
小于1.1,对安全等级为二级的结构构件不应小于1.0,对安全等级为三级的结构构件不应小于 0.9;对地震设计状况下应取1.0;

5.2.3 当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安全性按构造评定时,应按表5.2.3 的规定,分别评定两个检查项目的等级,然后取其中较低一级 作为该构件构造的安全性等级。
注:1 对拱架和屋面梁,应分别按屋架和主梁评定; 2 裂缝宽度以表面量测的数值为准。
注:1 表中括号内限值仅适用于采用热轧钢筋配筋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 2 当构件无裂缝时,评定结果取as级或bs级,可根据其混凝土外观质量的完好程度判定。
6.2.5 混凝土构件的缺陷和损伤项目应按表6.2.5的规定评级。
7.2.3 当地基基础的安全性按地基变形(建筑物沉降)观测资料或其上部结构反应的检查 结果评定时,应按下列规定评级: Au级 不均匀沉降小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规定的允许沉 降差;建筑物无沉降裂缝、变形或位移。 Bu级 不均匀沉降不大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规定的允许 沉降差;且连续两个月地基沉降量小于每月2mm;建筑物的上部结构虽有轻微裂缝,但 无发展迹象。 Cu级 不均匀沉降大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规定的允许沉 降差;或连续两个月地基沉降量大于每个月2mm;或建筑物上部结构砌体部分出现宽度 大于5mm的沉降裂缝,预制构件连接部位可能出现宽度大于1mm的沉降裂缝,且沉降裂 缝短期内无终止趋势。 Du级 不均匀沉降远大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规定的允许 沉降差;连续两个月地基沉降量大于每月2mm,且尚有变快趋势;或建筑物上部结构的 沉降裂缝发展显著;砌体的裂缝宽度大于10mm;预制构件连接部位的裂缝宽度大于3mm; 现浇结构个别部分也已开始出现沉降裂缝。 注:本条规定的沉降标准,仅适用于建成已2年以上、且建于一般地基土上的建筑物; 对建在高压缩性粘性土或其他特殊性土地基上的建筑物,此年限宜根据当地经验适当加长。
6.2.4 当混凝土结构构件的使用性按其裂缝宽度检测结果评定时, 应遵守下列规定:
1 当有计算值时: (1)若检测值小于计算值及现行设计规范限值时,可评为as级; (2)若检测值大于或等于计算值,但不大于现行设计规范限值时,可评为bs级; (3)若检测值大于现行设计规范限值时,应评为cs级; 2 若无计算值时,应按表6.2.4–1或表6.2.4–2的规定评级; 3 对沿主筋方向出现的锈迹或细裂缝,应直接评为cs级; 4 若一根构件同时出现两种或以上的裂缝,应分别评级,并取其中最低一级作为该 构件的裂缝等级。
7.3.3 当上部承重结构可视为由平面结构组成的体系,且其构件工作不存在系 统性因素的影响时,其承载功能的安全性等级可按下列规定近似评定: 1 可在多、高层房屋的标准层中随机抽取 ������ 层为代表层(对单层房屋为区, 以下同)作为评定对象;m为该鉴定单元房屋的层数;若 ������为非整数,应多 取一层;对一般单层房屋,宜以原设计的每一计算单元为一区,并随机抽取区 为代表区作为评定对象。 2 除随机抽取的标准层外,尚应另增底层和顶层,以及高层建筑的转换层和 避难层为代表层。代表层构件包括该层楼板及其下的梁、柱、墙等。 3 宜按结构分析或构件校核所采用的计算模型,以及本标准关于构件集的规 定,将代表层(或区)中的承重构件划分为若干主要构件集和一般构件集,并 按本标准第7.3.5条和第7.3.6条的规定评定每种构件集的安全性等级。 4 可根据代表层(或区)中每种构件集的评级结果,按本标准第7.3.7条的规 定确定代表层(或区)的安全性等级。 5 可根据本条1款至4款的评定结果,按本标准第7.3.8条的规定确定上部承重 结构承载功能的安全性等级。
5.2.5 当混凝土结构构件出现表5.2.5所列的受力裂缝时,应视为不适于承 载的裂缝,并应根据其实际严重程度定为cu级或du级。
注:1 表中的剪切裂缝系指斜拉裂缝和斜压裂缝;, 2 高湿度环境系指露天环境、开敞式房屋易遭飘雨部位、经常受蒸汽或冷 凝水作用的场所(如厨房、浴室、寒冷地区不保暖屋盖等)以及与土壤直接接触 的部件等; 3 表中括号内的限值适用于热轧钢筋配筋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 4 裂缝宽度以表面测量值为准。
注:1 表中l0为计算跨度; 2 评定结果取cu级或du级,应根据其实际严重程度确定。
3 对柱顶的水平位移(或倾斜),当其实,应按下列规定评级: (1)若该位移与整个结构有关,应根据本标准第7.3.6条的评定结果,取与上部 承重结构相同的级别作为该柱的水平位移等级; (2)若该位移只是孤立事件,则应在其承载能力验算中考虑此附加位移的影响, 并根据验算结果按本条第1款(1)、(2)两项的原则评级; (3)若该位移尚在发展,应直接定为du级。
7.2.4 当地基基础的安全性按其承载力评定时,可根据本标准第7.2.2条规 定的检测和计算分析结果,采用下列规定评级: 1 当地基基础承载力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的要求时,可根据建筑物的完好程度评为Au级或Bu级。 2 当地基基础承载力不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的要求时,可根据建筑物开裂损伤的严重程度评为Cu级或Du级。 7.2.5 当地基基础的安全性按边坡场地稳定性项目评级时,应按下列标准 评定: Au级 建筑场地地基稳定,无滑动迹象及滑动史。 Bu级 建筑场地地基在历史上曾有过局部滑动,经治理后已停止滑动, 且近期评估表明,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再滑动。 Cu级 建筑场地地基在历史上发生过滑动,目前虽已停止滑动,但若触 动诱发因素,今后仍有可能再滑动。 Du级 建筑场地地基在历史上发生过滑动,目前又有滑动或滑动迹象。
5.2.6 当混凝土结构构件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非受力裂缝时,也应视为不 适于承载的裂缝,并应根据其实际严重程度定为cu级或du级: 1 因主筋锈蚀(或腐蚀),导致混凝土产生沿主筋方向开裂、保护层 脱落或掉角。 2 因温度、收缩等作用产生的裂缝,其宽度已比本标准表5.2.5规定的 弯曲裂缝宽度值超过50%,且分析表明已显著影响结构的受力。 5.2.7 当混凝土结构构件同时存在受力和非受力裂缝时,应按本标准第 5.2.5条及第5.2.6条分别评定其等级,并取其中较低一级作为该构件的裂 缝等级。 5.2.8 当混凝土结构构件有较大范围损伤时,应根据其实际严重程度直接 定为cu级或du级。(原条文:因主筋锈蚀导致构件掉角以及混凝土保护 层严重脱落,直接定为du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