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中国文化要略笔记第二部分

合集下载

中国文化要略知识点整理

中国文化要略知识点整理

版权申明《中国文化要略知识点整理》的作者是上海大学11级对外汉语班的陈永辉仅限学习交流使用,请勿用作商业用途由于整理仓促,其中难免有错别字或其他错误,还请见谅!如有疑问,请自行翻阅本整理的参考书目。

本整理参考书目为: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年8月第3版《中国文化要略知识点整理》由陈永辉创作,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4.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

第二章地理概况1.世界屋脊:青藏高原2.四大平原: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珠江三角洲3.四大盆地:塔里木、准格尔、柴达木、四川4.中国最大的两条河流:黄河、长江5.中国七大古都:西安、洛阳、开封、安阳、北京、南京、杭州6.第一次奠定中国版图的基础的朝代:秦朝7.西藏中国的版图的朝代:元朝8.明代设__ 努尔干都司_管理整个黑龙江流域和乌苏里江流域。

9.从秦汉到隋代实行__郡县制__,从唐宋到辽金实行__道路制__,元明清三代实行__行省制__。

10.汉武帝将郡国分为__十三刺史部__,属于监察性质,不是行政区域,却是中国行政区划史上设“州”的开始。

11.唐代将一些比较地位特殊的州改为_ 府_,在其它一些比较重要的地方设__都督府__,在边疆地区设_ 都护府__。

12.元代初年,以__中书省__为中央政府。

第三章历史发展1.元谋猿人__是我国境内最早活动的直立人。

__北京猿人 _已经大量使用石器并且懂得人工取火。

2.从_ 新石器时代 _时代开始,中国迈进了文明的门槛,开始了自己的文明史。

3.最能反应母系氏族文化的是__仰韶文化__,又称__ 彩陶文化___4.最能反应父系氏族文化的是_ 龙山文化__,又称__ 黑陶文化__5.古文明起源四大区:黄河流域文化区、长江流域文化区、珠江流域文化区、北方和东北文化流域区6.__黄河流域文化区__是中国文明起源的主要区域。

7.历代王朝崇祀的三皇:伏羲、神农、黄帝8.春秋战国以后才有“三皇五帝”的称呼。

国际注册汉语教师资格等级考试《基础综合》复习笔记和题目详解中国文物【圣才出品】

国际注册汉语教师资格等级考试《基础综合》复习笔记和题目详解中国文物【圣才出品】

5.玉器的材质 玉器的材质是玉石,国际上通称的玉石分“硬玉”和“软玉”两种。 (1)硬玉主要指翡翠,按颜色和质地区分,有二十多个品种; 史最为悠久,历代雕刻的玉器基本上属于软玉。按产地区分,软玉有新疆“和田玉”,辽宁 “岫岩玉”,陕西“蓝田玉”和河南“南阳玉”等。
5 / 24
圣才电子书

和《潘氏墨谱》。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3.砚 (1)“砚”是“研”的意思,而“研、磨”同义,所以,砚是研磨的工具。 (2)最早的砚是石砚。 到汉代发明了人工制墨,墨可以直接在砚上研磨,就陆续出现了其他材质的砚,但真正 大量发展和使用的还是石砚。石质的砚材料量多,易于加工。后来把“端、歙、洮”列为中 国名砚。到了清代,又把山西的澄泥砚列入,遂有“中国四大名砚”之说。 (3)端砚,又称“端溪砚”,位列中国四大名砚之首。一般而言,端砚始于唐代初年, 最早出现在唐诗里的是李贺的《杨生青花紫石砚歌》。 (4)澄泥砚,是四大名砚中惟一不用石材而用胶泥制作的砚台,唐代已是“贡砚”。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 2 章 中国文物
2.1 复习笔记
一、玉器 中华文明古老悠久,玉器是重要标志之一,也是中国文化的物质载体之一。古代玉器与 中华文明起源有密切关系,是中华文明的基石。
1.“玉器时代” 考古学界所称的“玉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的中晚期才出现。目前在中国境内发现的 两大玉器时代的文化遗址,一是北方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二是南方太湖地区的“良渚 文化”。
1 / 24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高贵、纯洁、友谊、吉祥、平和、美丽的象征,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尊玉、爱玉、佩玉、赏 玉、玩玉的文化传统。

2014年北京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考研-中国文化要略考点笔记信息整理

2014年北京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考研-中国文化要略考点笔记信息整理

育明教育汉教专业资深专家徐老师以及13年6名育明考到北大汉教350分以上的学员综合分析:整体看来,2013年的北京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专业课的难度并不大,基本上还是延续着往年的难度,所以,2014年的北大考研的复习还是要以基础为关键点,打好基础。

育明教育根据内部信息和7年的辅导经验,为2014年准备考取北大研究生的学生提供最权威的参考书目以及内部信息,希望能给14年准备考研的学生带来最大的帮助。

2014年北京大学汉语国际教育考研状元笔记及历年真题解析北京大学汉语国际教育视频课程+内部资料+最后押题三套卷+公共课阅卷人一对一点评=2500元7月1日前购买8折优惠古代人名字号之间的关系如何?p59(没有与号的关系)名和字的关系:(1) 名与字意义相同;(如:屈原名平;诸葛亮字孔明)(2) 名与字意义相关;(如:赵云子子龙(云生龙);)(3) 名与字意义相反;(如:晏殊字同叔)(4) 名与字的意义取自五行相生;如:楚公子“壬(水)夫”字“子辛(金)”,取水生于金之意。

(5) 以伯、仲、叔、季排行为字;如:刘邦字季;班固字孟坚(6) 取于古语或成语“取号”方式由文人士大夫的性情、爱好及其居处环境而定。

或用于本人,或用于斋名。

郡望是什么?p54指某一姓氏世居某郡而为人们所仰望,实际指某一姓氏的社会影响。

古代的氏有哪些来源?p50~53姓氏的主要来源:(1)最早产生的姓:姬、姜、姚等;(2)国邑:齐、鲁、燕、韩等;唐、夏、周等;(3)官职:司马、司徒、司空、帅、尉、史等;(4) 祖父或父亲的名或字:王子、公孙、公子、王孙等;(5) 排行次第:孟、仲、季等;(6) 爵号或谥号:王、侯、昭、庄等;(7) 居住地;西门、南宫、东郭等;(8) 职业或技能:屠、陶、乐、卜等;(9) 以事为氏:理氏、林氏(10)避讳改氏和皇帝赐氏:姬姓改成周姓,唐中宗的王皇后被赐为蟒氏。

(11) 少数民族的称呼:长孙、慕容、尉迟等。

北外汉语国际教育考研中国文化要略

北外汉语国际教育考研中国文化要略

北外汉语国际教育考研中国文化要略1. 引言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

对于北外汉语国际教育考研的学生来说,了解中国文化的要略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语言、历史、传统艺术和文化习俗等方面介绍北外汉语国际教育考研的学生应该了解的中国文化要略。

2. 语言与文字汉语是中国的主要语言,也是北外汉语国际教育考研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内容之一。

学生应该熟悉汉语的发音、语法和常用词汇。

此外,学生还应了解汉字的基本构造和发展历程。

3. 历史概览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学生应该了解中国古代和现代历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了解中国历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的演变和形成。

4. 传统艺术中国拥有丰富多样的传统艺术形式,如京剧、曲艺、书法和绘画等。

学生应该了解这些传统艺术的基本要素和特点,以便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中国文化。

5. 文化习俗中国有许多独特的文化习俗,如春节、清明节和中秋节等。

了解这些习俗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中国社会,并享受中国人民的热情好客。

6. 社会礼仪中国人对礼仪非常重视,学生应该了解一些基本的社会礼仪,如尊敬长辈、遵守规则和礼貌待人等。

了解这些社会礼仪可以帮助学生在与中国人交往时更加得体。

7. 饮食文化中国有悠久的饮食文化,学生应该了解中国传统饮食的特点和习俗。

例如,学生可以了解到中国人在餐桌上的用餐礼仪和一些常见的传统菜肴。

8. 总结通过了解中国文化的要略,北外汉语国际教育考研的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中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方式。

同时,他们也能够更好地与中国人民交流和合作。

掌握中国文化的要略不仅对考研学生在学业上有帮助,也能够丰富他们的人生经验。

所以,学生们应该积极学习和了解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要略笔记

中国文化要略笔记

中国文化要略笔记中国文化要略笔记第一章简论1.《周易·贲》:“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意思是:统治者通过观察天象,可以了解时序的变化;通过观察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可以用教育感化的手段来治理天下。

2.汉代刘向《说苑·指武》:“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晋人也说:“文化内辑,武功外悠。

”这里的“文化”指与国家的军事手段(即武功)相对立的一个概念,即国家的文教治理手段。

3.中国古代的“文化”概念,指的是狭义的精神层面的东西,即人类社会的文化主要是指文学艺术和礼仪风俗等属于上层建筑的那些东西。

4.西方的“文化”一词,来源于拉丁文Cultura,意思是耕种、居住、练习、注意等。

法文的Cultura也是栽培、种植之意,但又引申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和品德的培养。

这就包含了从人的物质生产到精神生产两个领域,比中国古代“文化”的含义宽泛。

5.1871年,英国文化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给“文化”下的定义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6.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将“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在历史上的一定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的社会精神生活形式的总和。

7.文化的核心是人。

一般把文化分为四个层次:物态文化层,指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实在的事物,如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制度文化层,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规范自身行为和调节相互关系的准则;行为文化层,指人在长期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和风俗,它是一种社会的、集体的行为,不是个人的随心所欲;心态文化层,指人们的社会心理和社会的意识形态,包括人们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文学艺术作品。

心态文化层是文化的核心部分,也是文化的精华部分。

中国文化要略笔记超级完整版背诵版

中国文化要略笔记超级完整版背诵版

standardization and legalization of archives and information. Investee 4. insist on the logistics, will be around strong strong reforms, cadres of service management. Office workers is to be for this, deepen reform, strengthen management, and continuously meet the cadres of the organs function properly and the need for material and cultural life. One is to enhance the logistical support capability. Adapt to the new situation of the market economy, making full use of social power, flexibility in the use of market mechanisms and accelerate the process of marketization and socialization of logistic services. Adhere to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the logistics management, establish and implement a financial management system, trolley management systems, health management systems, security systems, such as the logistics management system,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human, financial, material, and logistical services standardized and institutionalized track. Secondly, we should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Increasing investment, improving the working conditions of organs; overall civilization create an activity, and constantly improve the level of civilization; to promote greening, lighting, purification, flowers, landscaping, Office workers create a good environment for work and life. Third, to improve staff welfare. To in policy allows of range within, trying to for Office cadres workers solution housing, and couples separation, and children employment, aspects of actual difficult provides help, has conditions of place and units, also should appropriate to increased cadres workers of welfare, real do "career left people, feelings left people, appropriate treatment left people", let General Office staff in pay hard efforts of while, feel organization of warm, get due of affordable. Investee 5. insist on the team, will focus on stimulating vitality who care and respect for people. To Office cadres for the cut ... Learning style, strengthen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optimize the structure of knowledge, and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adres and workers. Attention to their physical health, and actively carry out regular wholesome recreational第一章简论1.《周易·贲》:“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2016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考研《中国文化要略》重点总结

2016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考研《中国文化要略》重点总结

北语汉硕考研《中国文化要略》重难点第三章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这一章还是比较重要的,出简答题的资源点较多,不排除出论述题,因此要重点把握。

1、影响一个民族文化发展的因素包括:特定的地理环境、经济状况、外来因素以及社会政治结构。

2、中国古代的社会政治结构有两个特点影响中国文化:一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完备而系统;二是专制主义严密。

3、了解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结构,是理解中国文化特点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一节宗法制度的产生与确立1、由于自然环境和各地居民生活方式的不同,血缘关系在居民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表现形态也有很大的差异。

地中海沿岸国家较早从事海上的工商业贸易活动,形成了以地域和财产关系为基础的城邦社会。

中国人则过着与世隔绝、聚族而居的生活,较多地保留了血缘家族的社会组织形式。

2、宗法制度是氏族社会的血缘关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演化而成的,产生于商代后期。

主要内容包括嫡长子继承制、封邦建国制和宗庙祭祀制。

3、西周宗法制度的创立者是周公。

第二节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1、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有四:一是家天下的延续,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家族统治史;二是封国制度不断;三是家族制度长盛不衰;四是家国同构。

(简记:家族国构)2、战国时期,一些不同于西周礼制的新制度不断产生,而且已经相当成熟,如郡县制、官僚制、俸禄制、符玺制、上计制、耕田制等。

3、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施中央集权,废分封制,行郡县制,实行编户齐民。

4、宗法制度一直深深影响中华民族的主要原因是小农自然经济生活方式的一直延续。

5、宗法制度的本质是家族制度的政治化。

6、中国封建时代,统治和束缚人民的有四权:政权、神权、夫权和族权。

族权是从父系社会家长制演化而来的,即是政权的补充,又能起到政权无法起到的特殊的社会作用。

宋代以后族权膨胀与宋明理学学发展宗法制度的推波助澜是分不开的。

7、家国同构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共同性。

汉硕文化要略大题背诵概述

汉硕文化要略大题背诵概述

第一章简论1.简述近几年关于中国文化特征的新概括。

一、中国文化突出人文主义精神,不象西方文化那样依附于神学独断。

二、中国文化注重和谐与中庸。

三、中国文化富于安土乐天的情趣,不象西方文化那样追求冒险与刺激。

2.简述当代哲学家张岱年中国文化“综合创新”的观点。

一、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文化优秀传统的综合,即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对中国文化传统进行分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以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为指导,揭示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

二、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与近代西方文化的先进成就的综合,即批判继承两种文化中值得继承的东西。

三、就中国本身的文化传统而言,还要注意儒、墨、道、法四家的综合,即儒家以和为贵的思想,道家的批判精神,墨家重视自然科学与形式逻辑的学风,法家以法治国与肯定“力”的作用的观点。

第二章地理状况1.中国文化所处的地域环境有三个特点第一是内陆辽阔,空间巨大,为民族的生存、发展与创造,提供了回旋的舞台;第二是地形复杂,气候多样,为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多元特点提供了有利的发展条件;第三是山河壮丽,景色秀美,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及审美趣味产生了深刻影响。

第三章历史发展1.简述中国姓氏制度的特点。

一、它是氏族血缘关系的产物,又是宗法制度的表现,其历史渊源非常久远,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姓氏制度之一。

如果某个姓想要追根溯源,差不多可以回到数千年以前。

这在世界史上是不多见的。

二、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与封建礼教相结合,标榜同宗同姓,抬高名门大姓,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有力工具,如魏晋时期盛行的“门阀制度”那样,还有古时婚姻讲究的“门当户对”。

三、它虽然以汉族原有的姓氏为主体,但是也吸收和容纳了许多其他民族的文化成分,因此它已经成为民族团结和融合的象征。

在历史中有少数民族改姓汉姓,也有臣子被皇帝赐予“国姓”,因此姓张的不一定都是汉族,姓慕容的也不一定就是少数民族。

2.介绍姓氏的几种主要来源。

一、最早产生的姓,即真正意义上的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化要略》
笔记第二部分
育明教育从事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辅导多年来总结了自己一套独特的辅导模式,拥有一套含金量极高的内部真题及视频资料,历年在冲刺阶段的模拟考试中都押中了大量的考研真题,《中国文化要略》这本书也是众多高校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考试的主要参考书目之一,值得考生认真阅读。

育明教育资深咨询师薛老师认为,汉语国际教育这个专业的就业前景是非常可观的,有志于从事汉语对外教学,传播中国文化的学生可以积极报考该专业,由于国外汉语教师缺口与日俱增,就业前景及待遇也是非常乐观的。

54.道教一般把(楼观台)作为最早的道观。

55.道教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为四方保护神。

56.世界三大宗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
57.伊斯兰教的六大信仰:
(1)信安拉是唯一的神
(2)信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
(3)信天神
(4)信《古兰经》是安拉启示的经典
(5)信一切都是由安拉决定的
(6)信“死后复活”和“末日审判”
58.五功: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教授创办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