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自身免疫性疾病

合集下载

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导论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浙江中医药大学

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导论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浙江中医药大学

第一章测试1.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导论是对中西医结合已有研究成果的总结和归纳。

()A:错B:对答案:B2.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导论介绍了中西医结合的()。

A:任务与目标B:形成与发展C:性质特点D:内容与范畴答案:ABCD3.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导论,始终贯穿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思路为指导讨论各种问题。

()A:对B:错答案:B4.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导论是以什么为背景()。

A:所处的时代环境B:已有的研究成果C:所累积的临床经验D:科学技术答案:A5.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导论的任务()。

A:提高对中西医结合规律性、普遍性、正确性和创造性等的认识B:概括中西医结合的本质特质和总体发展规律C:研究和揭示中西医结合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性D:引导和加强中西医结合专业思想的建设答案:BCD第二章测试1.中西医结合的主要形式是中西医兼容、补充、渗透、融合。

()A:对B:错答案:A2.中西医结合学科形成的主要标志()。

A:具有独立的执业资格和专业职称B:建立了大规模高水平的人才培养基地、临床基地和科研基地C:设置为一级学科,招收中西医研究生D:形成了成熟独立的学术团体答案:ABD3.《中西汇通医经精义》的基本观点是()。

A:重中崇古,取长补短B:但求概率中医C:师古而不泥古,参西而不背中D:相济为用答案:A4.1980年,卫生部召开全国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我国“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支力量都要大力发展,长期并存“的方针,”三支力量“的提出,标志着中西医结合已成为我国医学现代化的一支重要力量。

()A:对B:错答案:A5.中西医结合医学的科学意义包括()。

A: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卫生事业的需要B:中西医结合是一项伟大而持久的科学实践C:中西医结合是医学科学发展的需要D:中西医结合是人民卫生的需要答案:ABCD第三章测试1.在神灵主义医学模式下,对于疾病的治疗,只依靠祈求神灵的巫术。

()A:错B:对答案:A2.古希腊医学用“四元素(木、水、火、土)论“来解释生命现象,认为组成人体主要成分的液体也分为四种(血液、黏液、黄胆汁、黑胆汁),当四种液体处于平衡状态时,人处于健康状态,失去平衡则发生疾病。

免疫(名词解释)

免疫(名词解释)

第一、二章:简答题:初次免疫应答与再次免疫应答的特点。

决定免疫原性的因素。

1.免疫(immunity) :即通常所指免除疫病(传染病)及抵抗多种疾病的发生。

2.固有免疫应答(innate immune response):机体在遇到病原后,首先并迅速起防护作用的。

3.适应性免疫应答(adaptive immune response):是指体内抗原特异性T/B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自身活化、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的全过程。

:第三章:抗原1.抗原(antigen):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抗原性的物质2.半抗原(hapten):仅具备抗原性而不具备免疫原性的物质3.抗原决定基(antigen determinant):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4.表位(epitope):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5.胸腺依赖性抗原(thymus dependent antigen,TD-Ag):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依赖于T细胞辅助的抗原6.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hymus independent antigen,TI-Ag):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时无需T细胞的辅助7.异嗜性抗原(heterophilic antigen):一类与种属无关,存在于人、动物及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8.超抗原(superantigen,SAg):只需要极低浓度(1~10ng/ml)即可激活2%~20%T细胞克隆,产生极强的免疫应答第四章:免疫球蛋白1.抗体(antibody) :是介导体液免疫的重要效应分子,是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糖蛋白。

2.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Ig):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3.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Ab):仅能合成及分泌抗单一抗原表位的特异性抗体4.ADCC(Antibody –dependent cell-mediatedcytotoxicity):具有杀伤活性的细胞通过对其表面表达的受体识别结合于靶抗原上的抗体,直接杀伤靶抗原5.调理作用(opsonization):人体内抗体和细菌表面的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使补体激活。

第二十章 自身免疫性疾病

第二十章 自身免疫性疾病

第二十章自身免疫及自身免疫性疾病一、选择题A型题:1.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患者血清中的抗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的类别是:A.IgAB.IgGC.IgMD.IgDE.IgE2.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生机制主要是:A.Ⅰ型超敏反应B.Ⅱ型超敏反应C.Ⅲ型超敏反应D.Ⅳ型超敏反应E.以上都不是3.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发生机制是A.Ⅰ型超敏反应B.Ⅱ型超敏反应C.Ⅲ型超敏反应D.Ⅳ型超敏反应E.以上都不是4.携带DR3的个体易患下列哪种自身免疫性疾病?A.类风湿性关节炎B.重症肌无力(此答案也是)C.多发性硬化症D.桥本甲状腺炎E.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5.携带DR5的个体易患下列哪种自身免疫性疾病?A.类风湿性关节炎B.重症肌无力C.多发性硬化症D.桥本甲状腺炎E.系统性红斑狼疮X型题:1.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基本特征包括:A.患者血液中可检测到高效价的自身抗体或(和)自身应答性T淋巴细胞B.免疫应答产物作用于表达相应抗原的组织细胞,造成其损伤或功能障碍C.在动物实验可复制出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相似的动物模型D.患者的免疫应答产物可使疾病被动转移E.反复发作和慢性迁移2.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特点有:A.男性与女性发病率几乎相同B.男性发病率大于女性发病率C.男性发病率小于女性发病率D.是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成分发生免疫应答的现象E.自身免疫病发生机制类似于超敏反应3.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A.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B.类风湿性关节炎C.多发性硬化症D.系统性红斑狼疮E.重症肌无力4.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机制有:A.I型超敏反应B.I I型超敏反应C.I II型超敏反应D.IV型超敏反应E.以上都不是5.由II型超敏反应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A.自身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B.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C.药物引起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D.重症肌无力E.甲状腺功能亢进6.通过哪些途径可引起自身抗原的产生:A.手术B.感染C.外伤D.输精管结扎E.眼睛穿透性外伤7.决定基扩展与下列哪些疾病相关A.系统性红斑狼疮B.类风湿性关节炎C.多发性硬化症D.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E.Grave病8.下列哪些药物可治疗自身免疫病:A.环孢菌素AB.FK506C.皮质激素D.前列腺素E.水杨酸制剂9.下列哪些抗原属于自身抗原:A.精子蛋白B.眼晶状体蛋白C.神经髓鞘磷脂碱性蛋白D.甲状腺微粒体E.类风湿因子10.类风湿因子可存在于:A.部分正常人B.梅毒患者C.结核患者D.乙型肝炎患者E.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二、填空题:1、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分为————和————两大类。

临床检验技术士《专业知识》考前点题卷一

临床检验技术士《专业知识》考前点题卷一

临床检验技术士《专业知识》考前点题卷一[单选题]1.血液保存液中,其配方CPDA中的C是(江南博哥)指A.枸橼酸B.磷酸盐C.葡萄糖D.腺嘌呤E.枸橼酸三钠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血液保存液配方可分为:ACD(A,枸橼酸;C,枸橼酸三钠;D,葡萄糖)与CPD(C,枸橼酸三钠;P,磷酸盐;D,葡萄糖及枸橼酸)两大类保存液。

在CPD中加腺嘌呤即为CPDA-1。

掌握“血液保存液3,4”知识点。

[单选题]2.尿干化学检测白细胞呈阴性,离心镜检尿沉渣白细胞15~20个/HP。

合理的解释是镜下所见为A.淋巴细胞B.中性粒细胞C.上皮细胞D.酵母样真菌E.红细胞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白细胞:①分析仪法(+),镜检法(-):可能的解释为尿液在膀胱贮存时间过长或其他原因致使白细胞破坏。

②分析仪法(-),镜检法(+):多发生在尿液中以淋巴细胞或单核细胞为主时,应以显微镜检查结果为准。

掌握“尿有形成分分析仪临床应用2,4”知识点。

[单选题]3.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血常规呈A.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B.单纯小细胞性贫血C.大细胞性贫血D.大细胞不均一性贫血E.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再生障碍性贫血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掌握“贫血的定义和分类1”知识点。

[单选题]4.IMViC实验不包括A.糖发酵试验B.吲哚试验C.枸橼酸盐利用试验D.甲基红试验E.V-P试验参考解析:IMViC实验主要包括吲哚试验,枸橼酸盐利用试验,甲基红试验和V-P试验。

掌握“肠杆菌微生物学检测3,4”知识点。

[单选题]5.有关磷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液中的磷以有机磷和无机磷2种形式存在B.血磷通常是指血浆中的有机磷C.儿童血磷高于成人D.磷是人体的重要组成物质E.血中磷酸盐是血液缓冲体系的重要组成成分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血液中的磷以有机磷和无机磷2种形式存在,血磷通常是指血浆中的有机磷和无机磷。

掌握“第七章钙磷镁与微量元素的临床意义及调解3,4”知识点。

医学免疫学(应用型创新规划教材)PPT课件 免疫缺陷病

医学免疫学(应用型创新规划教材)PPT课件 免疫缺陷病

四、补体缺陷病
(一)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hereditary angioneurotic edema,HAE) HAE是由C1INH基因缺陷所引起的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C1INH缺乏不 能有效抑制C1活化,引起C2裂解失控,C2a产生过多,导致血管通透性增高。 患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皮肤黏膜水肿,若水肿发生于喉头可导致窒息死亡。
二、以抗体缺陷为主的免疫缺陷病
(二)普通变异型免疫缺陷病(common variable immunodeficiency,CVID) CVID是一种常见的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又称成人型低丙种球蛋白血症,为一 组遗传方式不定、病因不明确、主要影响抗体合成的PIDD。大多数CVID是由 于T细胞功能异常不能提供有效的辅助信息,导致B细胞不能合成抗体和发生 类别转换。
(一)HIV的分子生物学特征
HIV属逆转录病毒,分为HIV-1和HIV-2两型。约95%的AIDS由HIV-1引起。
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二)HIV感染免疫细胞的机制
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三)HIV损伤免疫细胞的机制
1.CD4+T细胞 HⅣ直接杀伤靶细胞;HⅣ间接杀伤靶细胞;HIV直接诱导细胞凋亡。 2.B细胞 出现高丙种球蛋白血症并产生多种自身抗体。 3.巨噬细胞 HIV 可随单核/巨噬细胞游走至全身广泛播散。
概述
免疫缺陷病(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是免疫系统先天发育障碍 或后天损伤所致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分类: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rimary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PIDD)
获得性免疫缺陷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AIDD) 特点:①反复、慢性、难以控制的感染;

20免疫预防和免疫治疗总结

20免疫预防和免疫治疗总结

Immunosuppressive agents
• cytokine antagonists (anti-TNF, soluble cytokine receptors)
• suppressor signaling molecules (CTLA-4) • Antagonist peptides (inhibit specific T
第二十章
免疫学防治
免疫学防治
• 免疫学防治指应用各类生物性或非生物 性生物制剂,建立、增强或抑制机体的 免疫功能,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 免疫防治方法有二: • 1.疫苗接种 • 2.免疫调节疗法
第一节 免疫预防
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特点
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
人工主动免疫(artificial active immunization):是 指给机体接种抗原性物质如疫苗,类毒素等, 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力的方法。
(block cell proliferation, lymphopoiesis)
疫苗制剂及其研究现状
我国目前计划免疫程序表
预防接种的禁忌症
1、免疫功能缺陷 2、高热,严重心脏病,肝肾病,甲亢等 3、妊娠期及月经期 4、湿疹及其他严重皮肤病
免疫预防的原理
几种疫苗接种降低病毒性疾病发病率
几种疫苗接种降低病毒性疾病发病率
二、人工被动免疫
人工被动免疫生物制剂 1、抗毒素(antitoxin)是用细菌外毒素或类毒素免疫动
物制备的免疫血清,具有中和外毒素毒性的作用。使 用时注意超敏反应 2、胎盘球蛋白和血浆丙种球蛋白 分别由健康产妇胎盘 血和正常人血浆中提取的丙种球蛋白制成的生物制品 IgG 和IgM 3、细胞因子制剂

C20 免疫缺陷病(医学免疫学)

C20 免疫缺陷病(医学免疫学)
2. 树突状细胞与免疫逃逸:树突状细胞表面的DCSIGN高亲和力地与gp120结合,是树突状细胞等完 整地包裹病毒颗粒。
3. 潜伏感染与免疫逃逸:可不断复制,也可进入潜伏 状态(表面并不表达HIV蛋白)
3.3、HIV诱导的机体免疫应答机制
体液免疫应答
中和抗体、抗P24壳蛋白、抗gp120抗体
细胞免疫应答
gp120与CD4结合; 形成CD4-gp120-CCR5或CXCR4复合物 暴露出被其掩盖的gp41; gp41与细胞膜相互作用使病毒 核心进入靶细胞。
(二)HIV损伤免疫细胞的机制---CD4+T细胞
HIV
① 病毒囊膜蛋白插入细胞膜或病毒颗粒以出芽
方式从细胞释放。
② 抑制细胞膜磷脂合成,影响细胞膜功能;
医学免疫学
第二十章 免疫缺陷病
免疫缺陷病
一、概述 二、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三、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一、概 述
* 免疫缺陷病(immunodeficiency disease, IDD)
是因遗传因素或其他原因造成免疫系统先天 发运障碍或后天损伤所致综合征。
* 分类: IDD按其发病原因可分为: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按累及的免疫成分可分为:体液免疫缺陷、
HIV
① HIV感染DC表面的gp120可与T细胞表面

CD4分子交联,导致胞内Ca离子浓度升高,
导 细
导致细胞凋亡。
胞 ② gp120与CD4分子交联,促使靶细胞表达Fas
凋 亡
,通过Fas/FasL途径诱导凋亡。
③ HIV编码的tat蛋白可增强CD4+ T细胞对
Fas/FasL效应的敏感性。
B细胞 :产生多种自身抗体及Th细胞对B细胞辅助能力降

医学免疫学:自身免疫疾病

医学免疫学:自身免疫疾病
(三)细胞外成分的自身抗体引起AID
肺出血肾炎综合症(Goodpasture’s syndrome)
抗基底膜IV型胶原的自身抗体(IgG), 肾小球基底膜受损-肾炎 40%肺出血(与吸烟有关)
10
自身抗体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四)自身成分-自身抗体免疫复合物引起的AID 典型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5
第一节 概 述
二、自身免疫病的分类:
桥本甲状腺炎
原发性 AID
器官 特异性
突眼性甲状腺肿(Graves病)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
全身性
SLE (系统性红斑狼疮)
继发性 AID
药物 狼疮样反应 外伤 交感性眼炎
病毒感染 心肌炎
6
第二十章 自身免疫病(AID)
概述(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病) 自身免疫病的免疫损伤机制及典型疾病
15
第三节、自身免疫病的发病的相关因素
三、微生物感染 分子模拟:由异嗜性抗原介导。
如:链球菌与风湿性心脏病的发生。 大肠杆菌菌体蛋白与抗精子抗体性不育发生。 多克隆刺激剂的旁路活化: 四、表位扩展 (p205)
16
第三节、自身免疫病的发病的相关因素
五、免疫忽视(的破坏) 六、 遗传
HLA B27阳性者受志贺氏菌感染后--易 患强直性脊柱炎。可能原因:细菌固氮 酶188--193位aa与B27的72--77位序列相 似,为异嗜性抗原。 七、 性别
如:CsA、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 3、应用细胞因子抗体 4、应用细胞因子受体阻断剂 5、口服自身抗原,诱导自身耐受。
19
第四节、自身免疫病的治疗原则
二、治疗: 1、预防和控制病原体的感染。 2、使用免疫抑制剂。
如:CsA、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 3、应用细胞因子抗体 4、应用细胞因子受体阻断剂 4、口服自身抗原,诱导自身耐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十章自身免疫性疾病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自身耐受与自身免疫和AID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淋巴细胞经克隆清除产生自身免疫
B.淋巴细胞逃避克隆清除形成自身耐受
C.自身免疫的发生是由于自身耐受的终止或破坏
D.维持导致自身耐受破坏的因素,有利于AID的防治
E.以上都不是
2.关于AMLR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属于病理性自身免疫
B.CD4+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为应答细胞
C.需外来抗原的剌激
D.早期增殖细胞为Ts/Tc
E.刺激细胞是表达MHCⅠ类分子的细胞
3.关于自身抗体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可存在于健康人血清中
B.自身免疫病人血清中才可检出
C.转输同种动物可引起自身免疫病
D.为器官特异性
E.均为IgM抗体
4.与溃疡性结肠炎发生有关的异嗜性抗原是:
A.葡萄球菌A蛋白
B.大肠杆菌O14型脂多糖
C.HSP60
D.HSP90
E. 小HSP
5.下列哪些因素可改变自身组织和细胞的免疫原性?
A. 感染、电离辐射、药物
B.外伤、异体组织移植
C. 外科手术、免疫接种、药物
D. 肿瘤、免疫接种、感染
E. 外伤、肿瘤、免疫接种
6.肺炎支原体感染后产生抗红细胞抗体是因为:★
A. 隐蔽抗原的释放
B.交叉抗原的存在
C. 自身抗原的改变
D.遗传因素决定
E. 免疫功能缺陷
7.风湿性心脏病的发病与哪项有关?
A. 隐蔽抗原的释放
B.交叉抗原的存在
C. 免疫调节功能缺陷
D.多克隆B淋巴细胞激活
E. 自身抗原的改变
8.关于自身抗体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正常机体不可能检出自身抗体
B. 检出自身抗体就意味着发生了自身免疫病
C. 自身抗体的检出率随年龄增加而明显降低
D. 某些非自身免疫病人也可检出自身抗体
E. 自身抗体导致组织损伤的机制是Ⅰ型超敏反应
9.与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相关的是:★★
A. HLA-DR3/DR4
B. HLA-DR5
C. HLA-B7
D. HLA-B27
E. HLA-DQ
10.在SLE活动期,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 Ts细胞数量或功能下降
B. ConA可刺激诱发非特异的Ts细胞
C. Th细胞数量下降
D.Tcs细胞数量下降
E. T细胞亚群无变化
二、填空题
1.神经髓鞘磷脂碱性蛋白、甲状腺球蛋白、、
都属于隐蔽抗原。

2.当自身免疫超越了生理限度,对自身组织和抗原造成病理损伤并出现,引起临床症状时,称为。

3.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分为和两大类。

属于前者典型的疾病有、等;属于后者典型的疾病有和。

三、名词解释:
1.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
2.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organ specific autoimmune disease ) ★
3.分子模拟(molecular mimicry) ★★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B
3.A
4.B
5.A
6.C
7.B
8.D
9.A 10.A
二、填空题:
1. 精子眼晶状体
2. 功能障碍自身免疫病
3.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器官非特异性自身免疫病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IDDM) 多发性硬化症(MS)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类风湿性关节炎(RA)
三、名词解释:
1.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因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成分发生免疫应答而导致的疾病状态。

2. 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患者的病变常局限于某一特定器官,有对器官特异性抗原的免疫应答引起。

3. 分子模拟:多种微生物与正常宿主细胞或细胞外成分有相类似的抗原决定基,针对这些微生物抗原决定基的免疫应答可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这种作用称为分子模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