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经济水平与道德水平之间的关系
经济与道德的关系

经济与道德的关系经济作为一种社会制度,是指历史发展一定阶段上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旨在满足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的需要。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控制的手段,是指社会用以调整个人与个人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从理论上讲,经济与道德是两个不同的领域,但在实际生活中,它们都是互为表里,密不可分的。
比如,在一个社会内部,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制定最低工资标准、制定环境保护条例、缩小地区差别、男女同工同酬等,都涉及到了道德标准或道德价值的问题。
很多具体的实际问题也是如此。
比如,某贫困地区得到的一笔贷款,是用来建一所小学或医院,还是建一家夜总会或大饭店?把电子游戏室建到小学校旁边,对不对?给失业人群发放补贴,多少才合适等等,即是经济问题,也是道德问题。
而且,如果我们仅仅根据经济原则或所谓市场规律办事的话,就很难作出公正的选择,因为“公正”本身就是一个道德价值问题。
所以,任何只提倡道德而忽视经济或者只强调经济而放松道德的观念与主张都是片面的。
许多事例证明,我国社会的经济与道德已经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即经济上去了,道德却下降了,对于两者的关系,可得出如下结论:1、经济条件和地位是决定道德水平的物质基础。
我们只有继续大力发展经济,提高个人生活水平,缩小三大差别,才能不断提高社会的道德水平。
2、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我们的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是个人利益。
个人利益包括家庭的经济利益应当得到法律的充分保护,任何忽视甚至损害个人与家庭利益的行为都是不道德的。
不过,同时也必须补充的是,这种个人利益的前提是不损害“公利”或“公德”。
也就是说,市场经济中的个人利益是一种具有利他因素和目的在内的个人主义。
3、在市场经济中,道德并不是无用之物,它是一种需要保护和积累的宝贵的“社会资本”。
因此,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发达、是否强大的标准,固然离不开GDP、家电产品普及率或者人均住房面积等表示物质财富的指标,但是,它同样也离不开犯罪率、离婚率或者拾金不昧的件数与见义勇为的人数等表示社会状况的指标。
论社会经济关系对道德的决定作用

论社会经济关系对道德的决定作用【摘要】在社会中,经济关系对个体和群体的道德观念有着重要影响。
社会经济关系塑造了个体的道德观念,环境中的贫困或富裕都会影响到人们对于道德的认知和行为。
社会经济关系对道德规范的制定和执行也起着关键作用,社会的贫富差距可能导致一些道德规范的偏颇或失效。
社会经济关系还可以通过激励和约束机制影响人们的道德行为,财富的奖励或惩罚会影响人们的道德选择。
社会经济关系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道德风气的形成和传播,富裕阶层的价值观可能会对整个社会的道德观念产生影响。
社会经济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个体和群体的道德行为,同时也推动着道德观念的变革和发展。
【关键词】社会经济关系,道德,个体,道德观念,道德规范,执行,激励,约束,道德风气,传播,变革,决定作用1. 引言1.1 探讨社会经济关系对道德的影响社会经济关系是指社会成员在生产、分配和交换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在现代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极大地影响着个体和群体的道德观念和行为。
道德是人类社会共同生活的准则和规范,是社会生活的基础。
而社会经济关系作为社会结构和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影响着个体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整个社会的道德风气和规范。
社会经济关系对道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社会经济关系塑造了个体的道德观念。
个体在社会中生活和工作,会受到社会经济结构、层级和分配制度的影响,从而形成自己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社会经济关系影响着道德规范的制定与执行。
社会经济结构的不同会导致不同的道德规范和法律制度,而这些规范和制度的执行也与社会经济关系息息相关。
社会经济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激励和约束着个体的道德行为。
不同的经济环境会对个体的道德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有的可能会激励其追求更高的道德标准,而有的可能会限制其道德表现。
社会经济关系也对道德风气的形成和传播起着重要作用,影响着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
社会经济关系还推动了道德的变革与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关系

浅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关系————————————————————————————————作者:————————————————————————————————日期:2浅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关系我记的邓小平同志有这样一句话“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
”所谓风气就是说的思想道德建设,所以说如果思想道德建设搞不好,那么市场经济就会受到影响。
因此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的。
下面将从三方面理解它。
(一),社会市场经济建设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
一方面,作为市场经济,它同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在运行规则上有相通或相似之处。
现代市场经济的共同属性和一般规律,是我国社会市场经济必须遵循的。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结合起在一起的,它要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要求,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2),市场经济只是一种手段,它可以为资本主义服务,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
过去,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它是为资本主义服务并同资本主义制度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但是我们的市场经济建设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
2), 坚持集体主义作为社会主义的道德原则,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共同富裕”的根本要求的反映。
为建设社会主义,我们必须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思想,把发展、扩大和巩固集体利益作为我们道德建设的重要目的。
3),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所提出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原则及其基本要求和一系列规定,正是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出现的新问题出发的。
经济与道德的关系

经济与道德的关系在当今社会,经济和道德问题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
经济和道德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和制约的关系,经济的发展必须建立在道德的基础之上,而道德的制约和实践也需要有良好的经济基础。
本文将通过探讨道德和经济之间的关系,并从不同的角度切入来探究它们的相互作用。
一、经济的发展必须建立在道德的基础之上。
道德作为社会的基本准则,对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制约和引导的作用。
尤其在当今社会,我们处于一种强调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离不开道德的指引和监督,否则就会导致市场失衡和社会不稳定。
例如,在商业活动中,如果没有基本的道德规范,企业就会为了利润而不顾社会责任,以致于各种违规行为时有发生,以至于严重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健康的发展。
另外,经济发展对资源的消耗以及环境污染问题,也需要以道德为指引,明确社会责任并将之落地实践,确保经济发展不破坏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为后代子孙留下良好的环境和自然资源。
二、经济和道德之间需要相互制约,避免出现失衡现象。
经济和道德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的。
道德的制约经济发展,而经济的发展也需要遵循道德的规范。
经济发展的过程是在社会繁荣的基础上实现的,而社会的繁荣必须建立在道德的基础上。
相反地,经济的发展和规范发展是维系道德规范的重要手段。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商业道德的合规落地和实践是维护企业和社会形象、构建社会信任的重要途径,避免失去社会信任而导致的消费者流失以及品牌信誉的下降。
同时,道德制约经济的发展是一种保护,避免了市场准入的恶性竞争、资本对劳动关系的不公和产业部门的非法垄断。
以史为鉴,道德制约的不足,也会导致经济的失衡,比如长期以来忽视了社会公正的规范和规定,最终导致了不公和货币扭曲现象的出现,给当今社会造成了不稳定的环境。
三、道德和经济理念的差异会给经济发展带来挑战。
道德和经济理念的差异也是存在的,这一点会给经济发展带来挑战。
由于道德和文化差异,在进入不同国家后,经济活动上面将会存在不同的规模和行业偏好,此外,由于个人道德行为和企业道德责任对于不同历史文化的人群也不同,因而在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中会带来巨大的挑战。
没有经济发展就没有道德水平的提高--例子

没有经济发展就没有道德水平的提高—例子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在充裕的物质生活中,开始渐渐感觉到自身精神世界的缺乏。
于是,也慢慢把注意力集中在了更高一点的追求,即道德修养上。
如果没有经济的发展,人们有何条件去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呢?2、经济发展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打下了深厚的物质基础,同时,也增强了人们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意识和开拓意识,对转变人们的观念、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有利地推动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3、发展经济是世界各国的核心问题。
目前世界上 " 两种制度、三种类型 " 的国家,即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发达国家、不发达国家、社会主义国家,都十分重视发展本国经济问题。
各国政府和人民都清楚,发展经济是核心问题,南北矛盾的根子也在于经济问题,解决世界各种矛盾最终也要靠发展经济。
只有把经济搞上去了,建立雄厚的物质基础,才能提高综合国力,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才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才能有利于解决世界各种矛盾。
所以,世界各国都强调发展经济,而经济的发展决定一个国家的发展,也决定世界的发展,其他相关资料:1、哈佛经济学家论述经济增长与道德提升的关系/w/2005-11-30/10517580945s.shtml新华网消息:有关经济增长,人们普遍持有的观点是,随着经济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是件好事,但对此无休止的追求往往会有损道德。
但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本杰明·弗里德曼并不认同物质利益与道德代价之间永远是誓不两立的观点。
他认为,一个社会如果经历了经济增长就很可能比没有经历经济增长的社会更快乐和更成功。
英国《经济学家》周刊最近刊发一篇题为《为什么富人必须更富》的文章,解读了弗里德曼的上述观点:反全球化主义者以及其他对资本主义持批评态度的人最赞成这种观点,即经济的增长和人们对生活水平无休止的追求往往会有损道德。
但支持增长的人认为,增长是值得拥有的,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
市场经济与道德的关系

市场经济与道德的关系——市场经济是道德经济摘要:市场经济和道德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和伦理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各种观点层出不穷,从市场经济本身存在的体制缺陷以及市场经济与道德的一致性出发,市场经济是道德经济,二者相互作用,共同发展。
诚信是道德建设根本,也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道德灵魂,而如何改善市场经济中的诚信缺失问题,也与市场经济,道德经济息息相关。
关键字:市场经济道德道德经济诚信(一)关于市场经济与道德关系的争论一般意义上的经济与道德关系问题自古有之,只是如今尤甚。
“中国先秦时期儒、墨两家的义利之争,西方古典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和康德关于德与福的关系探究,都以不同的方式表达了这一主题和观念。
”①然而,自市场经济诞生以来,关于市场经济与道德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层次的研究。
总的来说,大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以道德沦丧和道德失范为代价的,这也就是所谓的道德“代价论”。
在这种观点看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失范及道德滑坡是不可避免的现象,而这正是由于市场经济和道德之间存在着异质性而造成的。
这种观点认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以牺牲道德进步为代价。
第二种观点则认为市场经济与道德是一致的,市场经济就是道德经济,道德是市场经济的内在需要,市场经济以其自身的内在价值尺度和外在价值评价共同构成了其特有的道德维度,而这与西方市场经济理论的开门鼻祖——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命题是相一致的。
“可以这样认为,西方早期市场经济的经济思想和道德思想,在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命题中,既得到了充分体现,又得到了完全统一,斯密是它的经济思想和道德思想,在目标上,甚至在基本运行机制上,互相贯通,合而为一,他创造的是一元论,而不是二元论。
经济理论和道德理论的高度一体化,这是斯密的理论能够获得成功并对西方社会发生巨大影响的重要原因。
”②而所谓的道德“代价论”,实质上是割裂了道德和市场经济的内在联系,而只是将道德看作对市场经济的外在约束,片面强调了两者相冲突的地方,而没有认识到市场经济本身所具有的道德正当性,同时也忽略了市场经济对道德的内在需要。
经济与道德的关系

经济与道德的关系1.经济与道德的关系(1)经济决定道德。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归根到底就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就是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随着经济的发展,道德观念也会相应变化,会推动人们道德水平的提升。
(2)道德对经济的反作用。
道德作为调整人们利益关系的规范,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之后,就以自己特有的方式与力量,对经济活动产生重要影响。
在现代社会,道德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道德规范就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有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道德对经济发展的方向具有引导作用。
市场经济的法律保障与道德建设市场经济的逐利性、使得某些企业诚信缺失、道德滑坡、而有关执法、监管部门的缺失,则使得市场的缺陷与弱点进一步暴露。
因此要建立与完善市场经济特别需要法律保障与道德建设。
(一) 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法律保障提问:市场经济哪些方面就是需要用法律来规范的?我们又有哪些相关的法律呢?1、用法律规范市场主体行为问:市场经济活动中最重要的主体就是谁?就是企业。
因此,规范市场主体行为,主要就是规范企业行为。
我国通过哪些立法来管理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企业法》、《公司法》、《企业破产法》等。
当然,除了企业行为以外,自然人作为投资者进入市场,其经济行为也受法律的制约,其利益也有法律的保护。
相关报道:国家发展改革委部署各地价格主管部门,对部分省会城市大型商贸流通企业价格行为进行了重点检查,查出的问题。
提问:如果您就是消费者,发现自己购买了带有价格欺诈的产品,您会怎么处理?2、用法律规范市场秩序我国目前通过了哪些法律来规范市场秩序?《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知识产权保护法》、《食品安全法》等3.用法律规范政府的宏观调控我国的产品质量问题,尤其就是食品安全问题可以说就是屡见不鲜,这事实上与政府的监管力度、执法力度不够有关。
因此,政府作为宏观经济的管理者与调控者,其自身行为也必须要置于法律的规范之下。
经济与道德的关系

1.经济与道德的关系(1)经济决定道德。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归根到底就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就是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随着经济的发展,道德观念也会相应变化,会推动人们道德水平的提升。
(2)道德对经济的反作用。
道德作为调整人们利益关系的规范,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之后,就以自己特有的方式与力量,对经济活动产生重要影响。
在现代社会,道德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道德规范就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有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道德对经济发展的方向具有引导作用。
市场经济的法律保障与道德建设市场经济的逐利性、使得某些企业诚信缺失、道德滑坡、而有关执法、监管部门的缺失,则使得市场的缺陷与弱点进一步暴露。
因此要建立与完善市场经济特别需要法律保障与道德建设。
(一) 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法律保障提问:市场经济哪些方面就是需要用法律来规范的?我们又有哪些相关的法律呢?1、用法律规范市场主体行为问:市场经济活动中最重要的主体就是谁?就是企业。
因此,规范市场主体行为,主要就是规范企业行为。
我国通过哪些立法来管理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企业法》、《公司法》、《企业破产法》等。
当然,除了企业行为以外,自然人作为投资者进入市场,其经济行为也受法律的制约,其利益也有法律的保护。
相关报道:国家发展改革委部署各地价格主管部门,对部分省会城市大型商贸流通企业价格行为进行了重点检查,查出的问题。
提问:如果您就是消费者,发现自己购买了带有价格欺诈的产品,您会怎么处理?2、用法律规范市场秩序我国目前通过了哪些法律来规范市场秩序?《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知识产权保护法》、《食品安全法》等3.用法律规范政府的宏观调控我国的产品质量问题,尤其就是食品安全问题可以说就是屡见不鲜,这事实上与政府的监管力度、执法力度不够有关。
因此,政府作为宏观经济的管理者与调控者,其自身行为也必须要置于法律的规范之下。
政府可以做什么,不可以作什么,可以通过何种经济手段来进行经济管理等,都要通过法律加以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经济水平与道德水平,文明程度之间的关系
--魏文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德)
摘要: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道德文明的关注也日益增加,我所要讨论的就是经济水平与道德水平,文明程度之间的关系。
但是我所说的,是相对的关系而非是绝对的。
引用一句广告词,世事无绝对。
道德文明与经济的关系应该是一种相辅相成,互相影响的关系。
关键字:
道德经济文明犯罪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
1我认为,一个地域(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与该地区的人的道德水平文明程度高低有着密切的关系。
世博会刚刚结束,在世博中我们常能看到一个不文明的现象——插队。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有这种行为的人大多是中国人,并且是以外地来沪参观的人为主。
反观上海本地,或者是一些外国友人,他们则更加有秩序。
我在参观世博是就遇到了许多这样的人,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操外地口音的女人,在排队进入沙特馆的过程的她数次爬上围栏,大声叫喊,并且她一个人招来了5个人插队,当有一个老人和她理论时,她竟还理直气壮的说老人多管闲事云云。
同样在轨道交通线路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在1号线人民广场站,人们能自觉的排队上车,但是在3号线长江南路站,人们都争先恐后的抢着上车,有时车上的人竟会被堵在车上无法下车,而在经济更为发达的香港,排队坐车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识。
同样是公共交通,在上海的公交中,人们基本都能自觉地给老弱病残孕让座,但是在北京,通过我自己在北京的经历和与北京同学的交流,在北京的公交车上因为一些小事儿大大出手的事屡见不鲜。
通过这些事例,我想说明的就是,地区的经济水平越高,这个地区的人的道德水平,文明程度也会相对的更高一些,当然这不是绝对的,不能可能说每个人的水平都会更高一些,只能说是总体水平。
经济水平越高的地区人受教育的机会与受教育的程度相对的也会高一些,能够接受更多的教育,一个人对社会认知也会更加深刻,他的道德水准就会有比接受教育较少的人高的机会,这里我们说的只是机会,因为一个人的道德水平不仅仅受教育影响,与环境等其他客观因素也有关系。
可以这样说,经济影响了教育,而教育又影响了人的道德水平。
同时教育又反过来影响经济水平,对于当今的中国,高等教育似乎有些泛滥,导致很多大学生没有具备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所应具有的道德水准,而大学生就业难也反映出大学生的经济水平不容乐观。
大学生经济水平的低下也影响了大学生的道德水平。
从另一方面,很多人违反道德准则甚至法律的原因就是经济问题。
为什么美国的黑人犯罪率一直居高不下?生活于社会最底层的黑人,他们的经济水平是极为恶劣的,同时因为种族歧视,他们的受教育程度也是极低的,这样不难理解为什么黑人的犯罪率会如此之高。
还有在印度北部邦,人口众多,经济水平低下,成人识字率不到50%,犯罪率奇高。
而他们也就此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人越多,人越穷,受教育程度越低,人的素质越低,犯罪率也越高。
而印度的南部邦则是另一种景象,那里拥有各种高素质人才,有比哈佛斯坦福等美国名校入学门槛更高的学府,那里经济更为发达,犯罪率较低,和贫穷混乱的北部形成了鲜明的
1URL: 百度百科/view/10153.htm
对比。
由此可见,经济对于道德素质是有一定的影响力的。
我想说,道德水平文明程度与经济之间不能说有绝对的因果关系,不能说有钱人就道德高尚,而穷人就道德水平低下,只能说相对的来说,经济水平较高的人有更好的条件成为道德高尚的人。
经济发达地区的总体水平自然也会比经济落后地区更高一些。
但是,我们必须注意的是,较高的经济水平也会是人的道德觉悟降低,但我觉得究其根本,是与人的本性有关。
最近几年,各式各类的经济犯罪层出不穷。
路透北京11月1日电(记者Ben Blanchard)---中国公安部新闻发言人武和平周四表示,中国的暴力犯罪率大体上呈持续下降趋势,但经济犯罪率正在快速上升,信用卡诈骗及假冒伪劣商品案件增长尤为迅速。
发案率较高的地区有上海、福建和新疆。
武和平说,由于中国的经济蓬勃发展,人民收入增加,且与外部世界联系越来越紧密,人们要在使用自动取款机和网上银行时加倍小心,并谨防泄露个人信息。
武和平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今年上半年中国的信用卡诈骗案件数量比去年同期跳升了近三分之一,涉案金额达到4,460万元(598万美元)。
“公安机关始终保持对这类犯罪的主动进攻态势,侦破了一批有影响的案件,”他说。
“前往境外旅游的公民,在境外使用银行卡时要特别注意,只在正规商场和消费场所使用,卡片不要脱离自己的视线,”他说。
他还说,今年前九个月的假冒伪劣商品发案率也比去年同期上涨了25%。
在中国的牙膏、宠物食品、玩具以及鱼类等商品相继出现质量丑闻後,“中国制造”已经成为国际社会严格审查的对象。
但是武和平说,由于其它类型的案件发案率较低,中国的社会治安形势总体稳定。
今年上半年的杀人案数量下降了10%,拐卖妇女儿童案数量也下降了10%。
2
从上面的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到,在经济水平较高时,经济犯罪的比率大幅增加,由此是否可以说经济水平与道德水平没有关系呢?
我认为不然,荀子说“人之性恶,其性者伪也。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仁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
故必将有师化之化,礼仪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
由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3”由荀子的话我们可以得出,人生而有好利。
人在世上不可能停止对于利益的追逐,贪婪也是人的本性之一,一块面包可以填饱饥饿,天下的财富满足不了贪欲,经济犯罪的人只是没有抵挡着心中本我对利益的追求,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经济水平感到不满意,同时对于资料,我们必须注意到的是,中国的经济水平大幅提高,其他刑事案件的数量正在减少。
由此可见,经济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对人的道德素质提高是有一定影响的。
对于当今的中国,人的素质与道德水平显得层次不齐,东南部沿海地区,经济较为发达,人的道德素质相对更高些,而在较为贫困的西部,人们首先考虑的是解决温饱问题,而非是教育和道德素质问题,所以在那里的人道德相对就要低一些,当人们不用为了生计而拼命奔波时,人就有更多时间和资本来考虑如何提高自己的素质和生活水准。
当一个人只能难以温饱时,他所追求的是继续生存下去,但是如何生存下去?偷,抢,杀人越货?明末天下大乱,经济崩溃,老百姓都吃不饱饭,就易子而食,在这个经济水平极端低下的时候,人的道德就完全消失了,甚至连伦理也不能顾及。
经济,法使其行,德使其彰。
无法,则欺行霸市,鸡鸣狗盗等泛滥于世,经济又何从发展?无德,则追本逐利(利润),不择手段者大行其道,能者若无一时一点的牺牲精神,锱铢必较,则整个社会的经济形态最终必然扭曲,
2/article/idCNChina-121120071101
3百度知道/question/7538076.html?fr=ala0
经济发展也必受阻碍。
4
经济行为的道德价值及其道德选择。
道德行为只不过是在各种活动中具有道德意义,能够进行善恶评价的行为,经济行为从始至终都渗透着伦理道德的因素,所以,经济行为同时也是一种道德行为。
人类道德行为是有价值的行为。
道德价值是人们实践活动和道德意识现象所具有的一种属性。
其中道德行为价值是道德价值中最重要的方面,人们常说的道德价值一般是指道德行为活动所体现出来的。
经济行为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当然也体现出它特有的道德价值。
经济行为的道德价值表现在:一是道德调解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因而,它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利于社会生活的稳定和繁荣。
二是,道德在经济行为中能够促进人格和精神境界的提高,有益于人类个体心身健康和完善发展,因而可以使个体充实自己、完善自我、全面发展的动力,使人走向美好和谐的生活。
5
由此我想说明,经济与道德水平文明程度之间存在一种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这种作用不能说非常明显,但是却是存在的。
经济水平提高的同时,人的道德水准也会相应的提高,两者相依相存,不可或缺。
本文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view/10153.htm
2 /article/idCNChina-121120071101
3百度知道/question/7538076.html?fr=ala0
4 /Article/Archive/2005/5/19/4972.html
5 /jingji/081115/10132077.html
4/Article/Archive/2005/5/19/4972.html
5/jingji/081115/10132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