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发

张宏发
张宏发

《兰亭序》等诸家名贴。现已年近八旬,仍然笔耕不

辍且在多家社会组织担任职务: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

会员,华夏夕阳红书画协会理事,世界华人艺术家联

合会会员,长城魂当代诗书画家协会名誉主席。

张宏发先生1936年出生于山西襄汾陶寺。1956

年康杰中学毕业。1956—1961年北京邮电大学。(由

于学习成绩优秀,在1959年上大三时就被任命,

担任北京邮电大学大一学生的老师。)1962—1963年

中国人民大学进修。196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1—

2001年北京邮电大学教学。教授。2001年退休。

优胜进入康杰

小学毕业后,张宏发也没想过要继续上学。爷爷对

他说:“你现在毕业了,跟以前秀才差不多了,可以找

个事干了,可以挣钱了。”

1951年春节,张宏发是在闻喜县城度过的。春节

后,父亲单位的一位叔叔来串门,说离闻喜不远的运城,

有个有名的中学——运城中学(后改为康杰中学),年

后招生,你可以准备一下,照个像去报名考试。

运城中学,也是从解放区迁来的老学校。考试这一

天,真是人山人海,学校只招50名学生,但来参加考

试的却有一两千人,要进行初试和复试两次,一再删选。

初试之后,录取200名。张宏发说:“发榜的时候,一

条很长的榜单。谁都想考上,可只录前200名。我们去

了几个人,找到了我的名字,便放下心来,准备复试。”

复试的时候,许多题目张宏发都会答,作文题目是《抗

美援朝在我村》,他很快写好了这篇作文,自认为还不

错。但是,到了考算术时,张宏发就紧张了,大部分题

目都会,然而却有一道题特别难,他没学过,不知道怎么下手。可是这道题所占的分值又挺大,这很关键。这时,张宏发出了一头汗,心想:“这道题要是作不出来,就别想考上了。我必须作出来!”其它考题都早已经答完,估计了一下剩余的时间,大约还有半个小时。时间还是充足的。题虽然难。张宏发却不允许自己不会算,于是就想出一个办法——用数字硬凑:先用一个小一点儿的数凑一下,再用大一点的数凑一下。然后,小的加大,大的变小,反复试验。经过几次凑试,越试越近。他高兴极了,终于凑对了,找出了解题方法。最后,他认真地检查了一遍,还提前交了卷。

复试发榜的时候,张宏发他们也是去了几个人一同看榜。这回是从后往前找的,只要是能考上就行。过了一大半之后,还找不到张宏发的名字,张宏发心里想:“坏了,考不上了!”忽然,一位叔叔大声喊:“在前头呢,第八名。”大家都格外高兴。张宏发说:“我感谢母校,感谢吴道江老师,是他啟发了我的智慧,交给了我思考问题的方法。学习要举一反三。因为老师不可能把每一种方法都教给你。”张宏发说:“我上大学时,和数学老师闲聊。老师听了我的故事,说这个思路叫…逐步逼近?法。天哪,我那时候还是个小孩子,哪里知道什么是…逐步逼近?法呀!后来,我给硕士生上课,以自己的故事,讲…激情?对科学研究的作用,我告诉学生:有激情就会产生…火花?。…急中生智?是常有的事,如果你真想办成某件事,没有办法,也会想出办法!”

校长的一句话,救了他一条命

从1951年到1956年,张宏发在康杰中学念完了初中和高中。

康杰中学是很有名的学校。康杰是一位革命烈士的名字,为了纪念他,以他的名子命名了这所学校。能进入该校的都是一再挑选的学生。教师大多是品格高尚、有学问的人。这让张宏发在学习和为人处事上都获益匪浅。而一次生与死的经历,让张宏发对老校长终生难忘。

1951年冬天,发生了严重的流行性感冒。张宏发也感染上了,半夜高烧到了40°C。学校派人用担架把他抬到医院,但是,医院不收。只得抬回学校。深更半夜,惊动了宋华青校长。而此时的张宏发情况已经很严重了,生命危险。校长对身旁年轻医生急切地问:“有药吗?你会打针吗?”年轻医生回答:“有。会。”校长坚定地说:“打,死了我负责!”“人家学生的家长把孩子交给我们,我们就要为孩子负责。不打针也是死,打了或许能救活。”张宏发先生说:“这是我病好后,一位病友告诉我的。”“正是像宋华青这样的,在危急时刻敢于负责的领导,在死亡线上不知救了多少人,改变了事物发展的方向!”

正是宋校长这样一句话,救了他一命。这份恩情张宏发永志不忘。敬爱的宋校长,已于1953年调往太原。文化大革命中,张宏发去太原出差。当时,宋校长所在的学校正在批斗他,院子里还贴着不少他的大字报。张宏发打听到他的单位和住址,要去看望。好几个人劝阻不让去,张宏发坚决要去。张宏发说:“进了宋校长家,我先叫了一声…宋校长?!他马上认出了我,脱口而出:你不是叫什么——发吗?”将近20年没见了,宋校长,我不能忘记您,您还记得我呀!

其实,在康杰中学时,张宏发各方面表现都挺优秀

的,在学生中,他是先进分子,初中毕业时,学校党支部几年中都在培养他入党。可是由于家庭背景的原因,一直没有实现。

书法好帮学校写了几年考试成绩榜

在康杰中学上初中时,张宏发一直坚持练习书法。他的书法在同学之中,算是较好的。初中阶段,班内,集中了三个“字”写得好的学生——畅时民、朱建忠和张宏发。在每学期考试完,发榜时,教导处都请他们三人写榜。写完后,每个人都会得到一支很好的毛笔,作为奖励。

难忘的张炳南老师

初中毕业,张宏发顺利进入高中。经过初中的历练和学习,张宏发对知识更加的渴求。

到了高中,张宏发文科知识提高很明显,有一位对张宏发影响深远的老师,这就是他的语文老师张炳南。张宏发说:“上高中时,我的语文老师叫张炳南,对我很重视。”据说,张炳南先生曾在“西安事变”前担任过张学良将军的秘书。张炳南老师知识渊博,很有人格魅力,教会学生许多东西。张宏发说:“他教给我的是做人、做事、做文的最基本的原则。他尽职尽责,对每个学生的作文都认真批改,而对我,好像更寄予希望。他曾在我的一篇作文后面,用红笔批着:…宏发,你的文章渐俱风格。努力吧!?”

可以说,张宏发的文学基本功,与高中时的积累有很大的关系。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