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人传统雅道:千山千水千才子
人文中国

人文中国区域中国莱布尼茨(17世纪德国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微积分的创造者)的中国人观----和平与信神。
中国有四种祭祀,献给四种不同的神灵。
第一种称“类”,是祭天与天之灵、上帝用的第二种称“湮”,是祭六宗之灵(即四季、寒暑、日、月、星、水与旱)第三种称“望”,是祭祀名山大川的诸神灵用的第四种称“遍”,是祭祀宇宙间次等东西的神灵与名人们的。
德国地质学家利希霍芬(1872)笔下的中国人的性格特点。
1、浙江人----广东人是大商,宁波人看重零碎的利润,尤其是宁波北部的慈溪人,绍兴人中下阶官吏辈出。
(未揭示“千山千水千秀才”“无绍不成雅”“无宁不成市”)2、江苏人----和安徽人一样是平均型,学问之乡。
以科学家、实业家著称。
如张骞、荣氏家族3、安徽人---徽商(红顶商人胡雪岩)(无徽不成镇)晋商、宁商并称中国近代商业三大商。
徽州算盘扬名天下。
桐城派散文(方苞、姚鼎)著名。
4、江西人---小商业方面有很高的天分,最明显地表现为“心胸狭窄的利己主义和冷酷的小家子气。
5、山东人----微黑,眼睛丰满,再没有比他们更优秀的铁路工、矿工了。
专心于农耕、工业和陆上交通业。
6、东北人---个人英雄主义、虎气。
7、河北人----燕赵自古多慷慨悲壮志士。
8、广东人----智能、企业精神、美术情趣方面优于别的中国人,客家族眼睛平陷,体格瘦长,广东人肤色淡黄、有色,体格健壮、肥硕。
经营大商业有才能。
9、湖北人----主要是农民,商业委之于山西和江西人,运输业让给了浙江和湖南人。
(偏面,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10、湖南人----政治家、军人聚集地,忠实、正真、强烈的自我意识加上粗犷、反抗心。
中国军队和主要兵源来自此。
11、河南人----最厚重12、山西人----具有卓越的商才和大企业精神(山西票号)13、陕西人----老成正统、封闭保守,金融才华不如山西人14、四川人----大宗买卖让给了有大商业精神的陕西和江西人,钱庄和当铺让给山西人。
水乡乌镇6篇

水乡乌镇6篇走进初冬的水乡、清晨的乌镇,漫步在这样的青石小路上,感觉微微有些冷。
远处,昨夜的那盏灯依然亮着,整个水乡就像蒙上了一层柔柔的轻纱。
清冷的河上看不到一艘船,周围很安静,可以尽情享受这江枫渔火、月落乌啼霜满天的独特意境……乌镇的建筑以砖木结构的明清建筑为主,至今保存有20多万平方米的明清建筑。
众多的深宅大院,是旧商贾巨富和官员们的隐世之处。
从某扇不起眼的门进去,里面却是迷宫般的回廊和厅堂。
梁柱、门窗上的石雕、砖雕、木雕繁复精美,无与伦比。
建筑的屋顶有着独特的观音兜、马头墙,既可防火,又可挡风,形似五岳朝天,左右对称,高峻险美。
走在东大街、观前街时,从码头和房子的空隙处可看到对面那用石块整齐砌筑的河岸。
这类河岸在古色古香的小镇是常见的,名字就叫“河岸”,可乌镇人却叫它“帮岸”,也许是因为它能帮助河岸不倒塌的缘由吧。
帮岸上有廊棚,其实就是带屋顶的街。
廊棚全部为木结构的柱子,一色的黑瓦盖顶,廊棚的下面是_一条石板道,沿着河岸绵涎不断,形成了独特的地方性景观。
廊棚有的临河,有的居中,廊棚的顶有“一落水”,有“二落水”,也有过街形成廊棚的屋顶。
廊棚里侧是商店和民宅,行人来往无日晒雨淋之苦。
有的廊棚往往在沿河一侧还装有靠背长凳,供人歇息,称之为“美人靠”。
倚在“美人靠”上,看老街的房子倒映在荡漾的河面上;变化出奇妙莫测的图案,别有一番韵味。
河上有小船不时穿过,只觉得时光在这一刻停止了。
乌镇的夜晚有着特别莹润亮泽的月光,照得整个乌镇泛起淡淡的蓝色光泽。
夜晚,呼吸着沁人心脾的纯净空气;徜徉在万籁俱静的石板路上。
仿佛进入了一个纯净的美丽世界……水乡乌镇篇2:我眼中的水乡乌镇撩开一层轻纱,房屋若隐若现,小河潺潺流淌。
江南水乡乌镇,流露出民国时代学生的书卷气。
早晨,乌镇在浓浓的晨露中醒来,那黛瓦白墙的房屋渐渐映入眼帘,飞檐翘角立在上头,如此典雅。
道路由青石板铺成,说不上平整,但也不算坑坑洼洼。
我多想穿回粗布衣,扎条麻花辫,在雨天撑着手工制作的油纸伞,漫步在这纵横交错的石板路上,时不时踩个小水洼,溅起点点雨花。
纪晓岚的名言

纪晓岚的名言大全:
有一种女人天生丽质,无论穿什么衣服都难掩其美。
江南,千山千水千才子;塞北,一天一地一圣人。
人生不过就是一个土馒头,和大人就是馒头馅。
疯了,范进考中状元才疯,这倒好,没考上就疯了。
客从江南来,来时月上弦;悠悠行旅中,三见光清圆;晓随残月行,夕与新月宿;谁谓月无情,千里远相逐。
半夜归心三径远,一囊秋色四屏香;床前未觉黄金尽,镜前难教白发长。
忆息花间初识面,红袖半掩,石榴裙带,故将纤纤玉指偷捻,双凤金线;碧梧桐,深深院,谁料得两情何日教缱绻。
谁种潇潇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不随妖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
顺水人情,我从来不做,也从来不受;凡是涉及准则,我是当仁不让;所谓令行禁止,这关系重大。
君子不党,遇难必有人周济之。
人就是一张纸,你别揭穿,你要揭穿就那么回事。
生我的,我不敢。
我生的,我不淫。
其余无可无不可。
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
牛皮拧鞭鞭打牛,苇草织席席盖苇。
你是流氓啊,你就是一个彻头彻尾流氓文人!
做人要记住一个怕字,怕得越多越平安。
生我的,我不敢;我生的,我不淫。
其余的无可无不可!
浮沉宦海如鸥鸟,生死书丛不老泉。
叮当叮当,海螺烧香,精米细米,放屁是你!人生不过就是一个土馒头,和大人就是馒头馅。
和大人您看这是小月庙会时买的泥娃娃,白白胖胖的多像您啊!就是没头了。
全清诗清代文人的才华横溢

全清诗清代文人的才华横溢清代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独特的时期,这个时期涌现出了众多文学才俊,其中清代文人的才华更是令人叹为观止。
在这个时期,文人们以其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和深邃的思想内涵,使诗歌和散文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他们的作品不仅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还蕴含着对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本文将探讨全清诗清代文人的才华横溢的原因,以及他们的代表作品和影响。
一、时代背景与文化氛围的影响清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封建专制的时期,这对文人来说既是一种限制,也是一种机遇。
受到封建礼教束缚的同时,清代文人也获得了相对宽松的文化环境和经济基础。
在政治上,清朝皇权高度集中,文人们没有自由发表政治言论,但也得到了相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文学创作。
在经济上,清代社会相对安定,经济繁荣,文人们有更多的闲暇时间参与文化活动。
这样的时代背景为文人的才华提供了必要的土壤。
二、才华横溢的文学家1. 杨慎杨慎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以其豪放洒脱的风格和独特的写作手法而闻名。
他的作品多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情感的抒发,富有浪漫主义气息。
例如,他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一词中写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读来令人牵想万千,展现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
2. 宋濂宋濂是清代文学史上的巨人,他擅长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并结合自己的感悟和人生经验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宋濂的诗歌以其意境深远、语言简练而著称。
他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写道:“月落烟波寒,百战死黄泉。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鸟翩翩红草中。
”这首诗以较为简练而又富有意象的笔法,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战争和战争中平凡生命的思考。
三、清代文人的影响与贡献清代文人在文学上的成就不仅仅体现于他们个人的作品,而且对后世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他们继续了唐宋以来的文人传统,弘扬了中国古典文化的精髓。
其次,他们对诗歌形式和艺术表达方式进行了改革和创新,拓宽了诗歌的边界。
王尔烈应答联

龙源期刊网
王尔烈应答联
作者:王尔烈
来源:《作文评点报·作文素材小学版》2016年第48期
江南千山千水千才子;
塞北一天一地一圣人
【注释】
塞北:代指北方。
圣人:旧指品德智慧极高的人,这里指的是孔子。
【故事链接】
这是一副应答联。
据说有一次王尔烈到江南任主考。
举子们听说他是北方人,大为不满,认为北方人出不出好的考题。
有人在王尔烈的驿馆门旁贴出了“江南千山千水千才子”这个上联。
意思是,江南处处山明水秀,人杰地灵,是人才荟萃之地,要他注意不要埋没人才。
王尔烈看了,不慌不忙地写出了“塞北一天一地一圣人”的下联。
孔子是山东人,属于北方。
“一天一地”,气势不凡,范围比“千山千水”更广。
孔子是万世师表,多少才子也抵不过一个圣人。
“塞北”的“一圣人”,压倒了“江南”的“千才子”,于是,举子们只好低头认输,再也不敢轻视这位北方考官王尔烈了。
纪晓岚全集经典名句解释

纪晓岚全集经典名句解释
1、江南,千山千水千才子;塞北,一天一地一圣人。
解释:山水再多都在天地之间,象征北方是政治中心,才子再多也是圣人的门徒,中国的儒文化是北方文化的代表,孔子即山东人。
2、浮沉宦海如鸥鸟,生死书丛似蠹鱼。
解释:在官场中起落浮沉,就好比鸥鸟一样,自己埋头于图书之中,好比在书中生死的蠹鱼一样
3、君子不党,遇难必有人周济之。
解释:君子不爱拉帮结伙,一旦有难必然会有人来救。
4、书似青山常乱叠,灯如红豆最相思。
解释:书经常凌乱堆放的像山一样,晚上读书的时候灯光就像相思的红豆一样勾起人的思乡情怀。
5、过如秋草芟难尽,学似春冰积不高。
解释:人身上的过错如秋天野草一样,很难完全割除。
学问需要长期积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否则达不到高深的程度。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 一山一水一圣人》鲁人版

天子对全国发号施令,臣民唯命是从,于是把泰山统辖大地化作周天子统
辖全国。基于此,孔子便为维护泰山的崇高地位做出一些努力。
孔子比于泰山
•
孔子此人,历来常被人们比作“泰斗”。北斗星高悬天际,光照人间;泰
山神屹立东方,崇高至尊,孔子在人们心目中,也永远屹立,至尊至圣。他
自己从来以治理天下为已任,对自己的“道”信心十足,自称“天生德于
有若说“岂惟民哉!麒麟之于走兽,凤凰之于飞鸟。泰山之于丘垤,河海之
于行潦,类也。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于其萃,自生民以来,
未有盛于孔子也”这里又把泰山比作一切丘垤决不能类比的名山,孔子如泰
山立于群山一样地出类拨萃。即谓其思想不但能统辖世人,且能统辖千秋万
代,故孔子被历代誉为帝王师,其思想为后世封建国家立国之本。自宋仁宗
碧霞祠
碧霞祠位于泰山极顶南侧,初建于 1009年(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原
名昭真祠,金代称昭真观,1488-1505年(明弘治年间)改名碧霞灵应 宫,又称碧霞灵佑宫,1770年(清乾 隆三十五年)重修后改称碧霞祠,沿 用至今。碧霞祠是一组宏伟壮丽的古 代高山建筑群,由大殿、香亭等十二 座大型建筑物组成。整个建筑以照壁、 南神门、山门、香亭为中轴,左右对 称,南低北高,层层递进,高低起伏, 参差错落,布局严谨,显示了中国古 代高超的建筑水平,在道教宫观中极
• “一山一水一圣人”,是山东的一个旅游口号。“山”即 泰山,“水”指泉水。
• 还有这样一个故事:乾隆年间江南科考,因应试的举子都 是当地名士,一连换了几个主考官,都被举子一个个顶了 回来。乾隆又命王尔烈到江南主考。举子听说主考官是个 北方人,想奚落他,居然在王尔烈的馆驿门上贴出一个上 联:“江南千山千水千才子”。王尔烈提笔续写下联: “塞北一天一地一圣人。”这下把众才子们惊呆了:多少 才子也顶不上一个圣人哪!这圣人,就是山东的另一个旅 游招牌:孔夫子。
元明清民国千条老对联(收藏不翻书)

元明清民国千条老对联(收藏不翻书)印象收藏神龙乘雾,巨虎出林。
种竹养性,画山益寿。
常得正念,志行大千。
高柳垂阴,老鱼吹浪。
因虚更益,以静延年。
黄遵宪山逥新绮阁,竹掩旧朱扉。
诗题红叶梦,酒酿黄龙情。
洗砚鱼吞墨,烹茶鹤避烟。
扫地树留影,拂床琴有声。
养浩然正气,极风云壮观。
卓灼观群书,慷慨谈世事。
明月松间照,春风柳上归。
云鹤有奇翼,瑶草无尘根。
惜花春起早,爱月夜眠迟。
春秋风月赏,左右图书欢。
采蘜东篱下,读书龝树根。
听琴知道性,避酒怕狂名。
荷风送香气,松月生夜凉。
水流心不兢,云在意俱迟。
孙诒经清华冠履气,醇古鼎彝心。
查士标有地惟栽竹,无时不看花。
林森桂子落秋月,荷花羞玉颜。
梁鼎芬几番吟好雨,梅花瘦似诗歌。
戚牧风轻粉蝶喜,花暖蜜蜂喧。
杜甫寿似无量佛,心如大罗仙。
张骐龙吞江水月,虎啸海山风。
冯国章缓步呼吸千里,徐举顾盼八瀛。
得山水清多寿,饶诗书意必贤。
在有酒时舞墨,于无佛处称尊。
静坐自热有德,虚怀初若无能。
立定脚跟处世,放开眼界读书。
入不二法门,有无量自在。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龝风。
有约白云来唤渡,为邀明月共开樽。
方书古有金匮略,奇字今无室石文。
仁者泽流为化雨,善人心自有长春。
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
近阁酒旗摇树外,远邨农唱落窗中。
闭户著书多岁月,挥毫落纸如云烟。
日观仙云随凤辇,天门瑞雪照龙衣。
子孙好守儒门学,乡里仍名廉吏家。
气节为贞金乐石,心神如秋月春风。
瓦当文延年益寿,铜斚铭富贵吉祥。
暖风迟日浓于酒,红树山林旧酒痕。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
雨后静观山意思,风前閒看月精神。
云霞词采珪璋度,川岳精神松柏心。
宝马驼来千倍利,金龙引进四方财。
得好友来如对月,有奇书读胜看花。
将雪论交人尽暖,舆梅相对我犹肥。
得山水乐寄怀抱,于古今文观异同。
横塘秋水明菰叶,暖穀春耕隐杏花。
惟有交情等金石,想当逸气吞江湖。
杏花帘外飞红雨,蕉叶窗前补绿天。
柳滴圆波生细浪,梅含香豔吐轻风。
立脚怕随流俗转,留神学到古人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人传统雅道:千山千水千才子
作者:
来源:《新传奇》2017年第51期
中国人始终认为自然与山水是人格与情感可以相互感应的对象,自然山水可以进入到人的审美视野,与人的主体心灵相呼应,从而浸润人的心灵与人格世界,产生巨大的效应,甚至成为人的主体人格力量的印证。
“天人合一”是古人孜孜以求的生命境界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这个靠天吃饭的农业大国,先民们就在俯仰天地中对自然充满了情感。
随着政治与文化的不断交融,自然山水也不断地走进心灵深处,并与人们对于人格的自由相结合,逐渐成为影响山水美学与情景交融的观念。
中国的士人阶层始于孔子,士人对山水的推崇也始于孔子。
虽没有明显的记录表明孔子有游山玩水的嗜好,但他周游列国却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老子受自然山水的影响也不小。
在《道德经》短短五千言中,却多次出现“天地”、“自然”、“万物”等字眼,如“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等等。
这些都表明老子是长久与山林、大自然为伍,与天地宇宙为伴的。
庄子更不用说,他的《庄子》一书中,寓言故事也多以自然万物展开,鱼类、鸟类、昆虫、树木、江河、湖海等等都是其寓言中扮演的角色。
他隐身于大自然,并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是他在那种境界中由衷发出的感叹。
毫无疑问,老庄的道是他们长久地置于天地、隐于山水中悟出来的,而道家所倡导的“天人合一”后来竟成为中国古人孜孜以求的生命境界,对这种境界的追求很可能就是中国文人热衷于游山玩水的动机之一。
“论天道必须与人事相结合”
魏晋以来,人们惊讶的发现,山水自然一旦退去了神学的外衣,美丽清新,与人类如此亲近。
名士将对山水的赏识领悟视为主体人格的一种确证,是人的审美文化教养的表现,登临游览之风盛行,观赏自然山水逐渐成为一种陶冶人格与培养性情的活动。
“论天道必须与人事相结合,讲古事必须于今人相融通”。
公元353年(东晋永和九年)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痕,书法史上至高无上的神品《兰亭集序》问世了,这件“天下第一行书”的诞生同一件優雅的闲事有关。
这年三月三“上巳节”这天,按照江南古老的风俗,人们将在踏青之余到水边去洗涤污垢,并举行消灾避邪求取吉祥的“修禊”仪式。
在绍兴西南25里处的兰渚山,东晋王羲之、谢安、孙绰、谢万、庚阐等42个墨客雅士聚集一堂,曲水流觞,畅饮赋诗,清谈情志。
这次风流雅会的重大成果就是《兰亭集序》,当时出任绍兴地区最高长官(会稽内史)的王羲之神思缥缈地完成了这一千古绝唱。
“身在魏阙之下,心在江海之上。
”对山水的神往与愉悦,保持任情适情、闲云野鹤式的生活心境,几乎成了千百年来江南文人世代相袭的传统雅道。
这种传统最突出的地方是自然和人文水乳交融,构成同一灵和的世界,通过皈依无限的自然,从而个体敞开的心灵获得赏心悦目的自由生活。
江南文人是中国人中最具闲适雅致的群体,他们的三大珍宝是黄酒、昆曲、园林。
他们能从平常悠闲的琐事中嚼出非常美好的感觉来,散怀山水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件大事。
就算他们不去登山临水,等手头的银子变成了雕饰精美的园林,也尽可以整天躲在园子里,徜徉于清泉、回溪、水碓、鱼池、茂林青竹之际,玩些喝茶、谈玄、吹箫、赋诗之类的雅事。
在自得其乐这一点上,江南文人的花样多得不得了。
“山水有待如知己”
中国人始终认为自然与山水是人格与情感可以相互感应的对象,自然的人化和人化的自然是一个互为的过程。
自然山水可以进入到人的审美视野,与人的主体心灵相呼应,从而浸润人的心灵与人格世界,产生巨大的效应,甚至成为人的主体人格力量的印证。
“山水有待如知己”。
在山水的长期熏陶下,江南文人普遍拥有知足常乐的恬淡心境。
不论口袋里银子多还是银子少的文人,都是生活的欣赏者和享受者
千山千水千才子。
山水,不仅影响了文学艺术的创作,也同样影响了中国绘画的创作。
在中国画中,山水画独树一帜,成就最高,影响最大,这同样跟文人画家对山水的热爱分不开。
中国古人为何爱画山水?这得从《易经》说起。
易经《系辞传下》说:“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
”是说:人是由天地气化而生的,“天地氤氲,万物化醇”。
就是说,大自然中存在着一种原生态的气,叫氤氲之气,这种气开始叫太虚,太虚发展为太极,太极包含阴阳两种状态的气,相互作用便产生人体。
天地万物由“气”派生,在此哲学基础上,才有了中医说的“气聚则生,气散则亡”。
中国古人认为,世界在气化中存在,人生的过程是“气化”的过程,人以气而生。
气化哲学,影响了中国文人的创作,于是便产生了“文以气为主”。
中国古人其实不是在画山水,而是在画气。
山水,不仅丰富了中国的文化艺术,也丰富了中国文人艺术家的精神世界,它是中国文人艺术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源泉,它甚至就是古代文人艺术家的生命。
(《中外书摘》2017年第4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