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家族企业公司治理问题研究 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我国家族企业管理问题研究

论文题目我国家族企业管理问题研究课题目的、意义及相关研究动态:★目的:世界上知名大企业的发展史,几乎就是一部部家族企业的发展史。
家族企业自18世纪工业革命时代产生起,始终在全球经济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根据克林盖尔西克(1997)的研究,由家族所有或经营的企业在全世界企业中占65%至80%之间;世界500强企业中有40%由家族所有或经营;在我国90%以上的民营企业是家族企业;世界上最成功的一些企业也是从家族企业发展而来的,如福特、沃尔玛、摩托罗拉、迪斯尼等。
家族企业越来越受到理论界的热切关注。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家族企业为主的民营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壮大。
上市公司队伍中外资背景和民营背景的企业逐渐增加,家族企业则是一股成长最快的力量,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是,与此同时,我国的家族企业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制约着企业本身的发展、壮大,而且严重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因此,研究我国现阶段家族企业如何进行管理创新,以促进其持续发展已显得尤为紧迫。
本文拟就当前经济背景下我国家族企业的管理创新进行探讨,通过分析当前经济条件下我国家族企业的发展现状与特点,提出新经济背景下的家族企业管理创新对策,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意义:1.研究我国家族企业管理的发展现状与特点。
家族企业是家族与企业的一种“二合一”的结合体。
从企业运行角度分析,它不可能完全按照家族运行的规则,也不可能完全按照现代企业的规则。
家族企业的管理具有如下特点:1. 企业规模:中小企业占绝大多数但不乏少数大企业;2. 资本来源:创业和发展资金基本源于业主家庭或家族;3. 企业产权:家族成员在家族企业处于绝对控股状态;4. 管理方式:家庭成员在家族企业中居于要位;5. 组织结构:有限责任公司占较大份额但往往名不符实;6. 资本经营:家族企业在证券市场既是主角又是亮点;7. 代际传承:创业者基本上掌管企业但传承问题已经提出。
开题报告(家族企业管理问题研究)

3
(五)内部监督机制的缺失导致家族企业管理缺乏民主化和科学化。 由于家族企业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经营者权利没有约束,不管经营者所做的决策是否 合理,都没有人对其进行监督,发展初期这种模式虽然有效但是在企业发展中后期,它严重 阻碍了企业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更加不利于家族企业和职业经理人之间的信任感的培 养,为职业经理人机会主义行为提供了动机和滋长的空间。 家族制企业管理水平提升的对策及方案 及方案。 三、家族制企业管理水平提升的对策及方案。 (一)进一步规范公司管理结构,完善家族企业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 (二)制定开放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创建企业文化和培养企业员工的价值观。 (三)充分重视企业的战略管理,并建立相应的战略管理实施机制,从而保证家族企业 的战略目标从制定到实施的连续性。 (四)企业内部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保证职业经理人的付出和预期的收入之间正常的比 例。国家应该建立健全职业经理人市场的法制环境,使得家族企业与职业经理人之间避免产 生过多的信任危机。 (五)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不断促进内部监督机制的完善,从而保证家族企业在转型过程 中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四、论文的总体框架
(一)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家族制企业管理的优势。 1、家族制企业员工具有对企业高度的责任心。 2、集权制管理,对市场反应灵活。 3、对企业“忠诚”度高,对外凝聚力强,总代理成本低。 (三)家族制企业管理的研究现状。 1、家族企业的演进路径研究。 2、家族制企业员工架构研究。 3、家族企业的信任研究。 4、职业经理人与家族企业的研究。 (四)家族制企业管理所面临的问题。 1、企业管理制度残缺。 2、企业专业人才匮乏。 3、企业缺乏长期的战略管理。 4、职业经理人与家族制企业管理的尴尬。 5、内部监督机制的缺失。 (五)解决家族制企业管理中问题的对策及方案。
家族企业公司治理中内部控制体系研究的开题报告

家族企业公司治理中内部控制体系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与意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推进,家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这些企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发展经济的重要力量。
然而,家族企业在企业治理方面面临诸多问题,其中最关键的问题之一就是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导致企业经营损失或人为犯罪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和稳定。
因此,对于家族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进行研究,对于完善家族企业的公司治理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本研究将以家族企业为研究对象,探讨家族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和完善,以期为家族企业公司治理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措施,促进我国家族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本研究主要通过文献资料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深入探讨家族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实现以下目标:1. 分析家族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 探讨影响家族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因素;3. 提出家族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改进措施和建议;4. 探讨如何保障家族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实施,使其发挥最大效应。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案例研究法相结合,具体方法如下:1. 通过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包括国内外家族企业的相关研究和相关政策法规,深入了解家族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和完善现状,确定研究路径和重点。
2. 通过案例研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家族企业,对其内部控制体系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影响家族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因素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和建议。
3. 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等方式,深入了解家族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实际情况,结合文献资料和案例研究的结果,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四、预期结果和成果本研究旨在探讨和分析家族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和完善问题,并提出相关改进措施和建议,期望达到以下预期结果:1. 深入了解家族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强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我国中小企业公司治理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中小企业公司治理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伴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中小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公司治理问题却一直是该领域的难题,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瓶颈。
因此,深入研究中小企业公司治理问题,对于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和提高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我国中小企业公司治理的现状、问题以及对策,为中小企业的治理提供参考和建议,帮助中小企业更好地解决公司治理问题,提高企业的经营水平和发展质量。
三、研究内容
本研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究:
1. 中小企业公司治理现状分析:包括中小企业公司治理的定义、特点、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等。
2. 中小企业公司治理问题分析:包括中小企业公司治理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如信息不对称、利益冲突、管理混乱、相互制约等问题,分析造成问题的原因。
3. 中小企业公司治理对策探讨:根据中小企业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如加强信息公开、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内部控制、完善监督机制等。
4. 中小企业公司治理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中小企业,结合公司治理理论框架,对其公司治理情况进行分析,并针对其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措施。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借助相关的数据和信息,深入探究我国中小企业公司治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五、预期成果
本研究期望从中小企业公司治理的角度,探究中小企业公司治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提出可行的改善措施,达到更好地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和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目的。
我国家族企业治理模式的创新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家族企业治理模式的创新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及外商投资企业等各种类型的企业纷纷涌现。
其中,家族企业在中国市场中占据重要的位置。
许多家族企业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而迅速发展,并且承载了许多中国经济的看点。
然而,在家族企业治理方面,常常出现一些问题,如家族掌控、权力过度集中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企业发展和经济效益。
因此,如何进行有效的家族企业治理,成为了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
本研究旨在通过研究家族企业的治理模式和优化策略,探索为促进家族企业良性发展提供科学的治理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我国家族企业治理模式的创新及其实现的政策与规划,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 国内外家族企业治理研究现状,以及家族企业治理的理论基础;2. 家族企业治理模式的现状与研究;3. 本研究针对中国家族企业治理模式的创新策略和建议;4. 我国家族企业治理模式的政策和法规,以及政府对家族企业治理模式和发展的引导和支持等。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调查问卷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具体方法如下:1. 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相关家族企业治理的理论文献、政策法规以及案例等材料,了解国内外家族企业治理现状;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家族企业的治理运作,分析家族企业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3. 调查问卷法: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了解企业家族成员对于家族企业治理的看法和建议;4. 专家访谈法:通过对家族企业治理领域的专家进行深入访谈和交流,了解家族企业治理的实际运作情况,并探讨创新的治理模式。
四、预期成果本研究的预期成果包括:1. 对家族企业治理模式的现状和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2. 提出针对我国家族企业治理模式的优化策略和建议;3. 探讨如何通过创新家族企业治理模式,实现家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4. 为政府和企业实现家族企业良性发展提供科学的治理方案。
我国家族企业制度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家族企业制度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家族企业在世界范围内正变得越来越普遍。
在家族企业中,家族成员通常是企业的主要控制者,同时也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者。
由于家族成员之间的亲属关系,这种企业经营模式具有自身特别的优点和缺点,深受国内外广大研究者的关注。
国内外关于家族企业的研究已有较深入的探讨,但在我国目前的家族企业制度方面的研究还较为有限。
因此,本研究将以我国家族企业制度为切入点,对家族企业的制度机制进行深入探究。
二、选题意义1.推动中国家族企业发展我国家族企业具有独特的文化背景、制度环境和商业模式,这种独特的经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企业的发展。
因此,本研究将通过深入探讨我国家族企业的制度机制,为中国家族企业的发展提出有益的建议。
2.优化家族企业治理结构家族企业的特点是管理结构相对松散,不太注重公司治理。
如果不注意治理结构,家族企业易发生管理混乱、决策失误等问题。
通过研究家族企业制度,完善家族企业治理结构,实现家族企业逐渐规范和专业化。
3.促进商业合作与交流家族企业在国内外商业合作中比较活跃,了解家族企业制度,可以促进商业合作与交流。
加强家族企业国际化的探讨有助于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打造世界级企业。
三、研究内容本研究将结合我国家族企业的实际状况,系统地研究我国家族企业制度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家族企业的定义、特点和分类2.家族企业制度机制的构成和演化3.家族企业内部制度:家族治理机制、家族宪法、家族成员管理制度4.家族企业外部制度:企业治理结构、法律法规、社会责任5.家族企业管理创新:家族企业传承和创新、人才培养和使用、市场营销和战略规划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深度访谈、问卷调查、案例分析等方法进行探究。
一方面,通过深度访谈了解不同家族企业的制度机制和治理状况,统计数据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案例分析方面对不同企业的案例进行分析对比,从而深入分析我国家族企业制度的构成和演化。
我国家族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与绩效关系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家族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与绩效关系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家族企业在中国经济的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但是,家族企业存在着许多内部治理问题,如权力过度集中、继承问题、董事会
不完善等等,这些问题极大地影响了企业的运营和绩效。
因此,研究家族企业内部治
理结构与绩效之间的关系,对于优化企业治理结构,提高企业绩效具有极其重要的理
论和现实意义。
2. 研究目标:
本研究旨在探究我国家族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与绩效之间的关系,从财务绩效和非财务绩效两个角度分别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
3.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首先,对家族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和绩效的相关理论进行文献梳理和分析。
其次,选取一些典
型的家族企业作为案例,对它们的内部治理结构和绩效进行分析。
最后,运用实证分
析法对家族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与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4. 研究内容:
(1)家族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和绩效的理论探讨
(2)中国家族企业内部治理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3)以某些家族企业为例,分析其内部治理结构和绩效情况
(4)家族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与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
(5)家族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与非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
(6)针对研究结果提出相关管理建议
5. 预期成果:
通过本研究,预计可以深入了解我国家族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和绩效之间的关系,能够为家族企业提高内部治理质量,优化企业治理结构,提高企业绩效提供相关的理
论和实践指导。
我国上市家族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因素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上市家族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因素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家族企业在我国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据统计,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中大约有60%以上为家族企业,而家族企业又占据我国经济总体约60%-70%,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研究家族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对于促进中国家族企业的健康发展,提高企业治理水平和提升企业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同时,许多家族企业依然存在着治理结构混乱、立法不规范、停滞不前的问题,如何有效优化家族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成为了摆在家族企业面前的重要任务。
因此,家族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问题已成为国际上的热门话题。
同时,本研究也有助于拓宽学术研究领域,对理论上的家族企业治理问题进行探讨,为后续家族企业治理体系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二、研究现状1.国内研究目前,我国学者已经开始关注家族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问题,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例如,刘晓洋等学者通过比较国内外家族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同,强调家族企业治理体系的专业化发展,提出影响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的因素。
此外,针对家族企业公司治理的代际交替问题,程出版提出家族企业代际交替的内部、外部机制和家族文化对代际交替的影响因素等问题。
2.国外研究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家族企业公司治理结构问题。
例如,John L Ward认为家族企业的生命周期可以分为创业、成熟、衰退三个阶段,并提出各阶段家族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适应性策略。
Peter Leahy在研究家族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同时,重点关注家族企业的长期生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
Klaus Fischer和Fedrick Abedersin则分析了家族企业与非家族企业在公司治理结构上的异同,从家族文化、家族利益、代际交替等方面探讨了影响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的因素。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1. 家族企业与非家族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异同2. 影响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的因素及其作用机制3. 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的优化策略4. 建立家族企业科学、规范、专业化的企业治理结构,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资料法、统计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等方法进行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Jensen and Meclding(1976)运用代理理论,分析了现代股权分散型公司中股东和职业经理人之间的利益冲突。[12]Ncubaucr等人(1998)对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的研究结果表明,家族企业面临比非家族企业更加复杂的公司治理结构。[13]
[17]Berghoff,Hartmutthe End of Family Business?The Mittelstand and German Capitalism inTransition,1949—2000,Business History Review[J],2008,80(2):263~295
3.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对我国家族企业治理现状进行分析、定位,给予客观地评价;并通过分析我国家族企业的治理过程并结合案例归纳出解决方案。
(四)研究步骤
针对目前我国家族企业面临着的和我国家族企业特别是中小型家族企业“富不过三代”的现状,通过参考国内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结果跟文献,结合具体公司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提出家族企业在面对的各种问题、然后分析问题、设计解决问题方法步骤,通过结合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提出自己的观点,此具体公司的实际情况中进行理论分析,由点及面来反映我国目前面临的中小型家族企业面临问题的突出性和应当如何对待、如何处理。
2012年9月,进一步收集资料,对归类后的资料再进一步细分,并从中提取所需观点跟内容,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第一稿。
2012年10月,请指导老师对一稿进行指导修改,并将老师修改后的毕业论文(设计)一稿,结合老师给的修该意见,对论文进行再次修改并且完成提交二稿。
2012年12月,请指导老师对二稿进行指导修改,并按照老师的修改意见进行修改,完成三稿并提交论文最终稿。
[5]曹德骏.家族企业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M].财经科学,2009(6):55~60
[6]栗战书.中国家族企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建议[M].中国工业经,2009(0)87~93
[7]储小平,李怀祖.家族企业成长与社会资本的融合[M].经济理论与经济管,2010(6):45~51
[8]于立,马丽波,孙亚锋.《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的三环模式》[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1):183~195
(五)预期目的
家族企业公司治理的模式,建立符合自身的管理结构,有助于促进企业整体快速的发展,使得中国的家族企业发展更趋平衡。
三、研究工作总体安排及具体进度
2012年6月,通过学校图书馆、网络等方式收集毕业论文的相关资料,并确立论文题目。
2012年7月,进一步收集资料,同时对收集来的资料进行归类查阅,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开题报告。
2.曹德骏认为家族企业是企业的所有权或所有权的控制权归属一个或数个家庭或家族所有,而且具有能将所有权或所有权的控制权合法传于后代的企业组织[8]。
3.栗战书在文章中写到,所谓家族企业,指企业资产和股份(50%以上决策权)主要控制在一个家族之中,领导层的核心位置由同一家族成员出任,企业内部管理带有浓厚的家庭色彩的企业或企业集团[9]。
(四)国外研究存在的问题
1.政策条件。由于民营经济具有对政府政策的特殊依赖性,人们往往将民营经济称为“政策经济”,家族企业的发展自然也离不开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16]政府在财税、信贷等方面政策的支持是家族企业发展壮大的有力保障。可以说,家族企业自诞生的那一刻起,就面临着政府给不给政策,给什么样政策的问题,而政府政策的任何变化也都将给家族企业发展带来重大影响。[17]
(二)国内的研究现状
1.在我国学术界,我国学者从所有权和控制权角度对家族企业进行了的阐述。
台湾学者叶银华的观点是具备三个条件的企业就可认定为家族企业。一是家族的持股比率大于临界持股比率;二是家族成员或具二等亲以内之亲属担任公司董事长或总经理;三是公司家族成员或具三等亲以内的亲属担任公司董事席位超过公司全部董事席位的一半以上[7]。
4.cach等人(1999)的研究表明,家族在企业发展中的现在和未来作用与企业主、董事会(组成、功能与目标)以及管理者(能否与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所掌握的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是否有能力吸引有才能的非家族成员担任高级经理)三者之间能否整合,能否构建一个优化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家族企业成长的关键所在。[14]Cadbury(2000)认为,家族企业区别于其他企业的重要特点在于家族应成为发展的原动力[15]。
(二)拟解决的关健性问题
1.分析我国家族企业公司治理方面的现状;
2.找出我国家族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
3.采用何种方法解决我国家族企业现存问题。
(三)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对国内外家族企业公司治理方面理论知识进行研究。
2.比较研究法:通过把国内外家族企业治理相关现状相互比较,提出影响因素及我国治理模型。
[13]孟庆超.我国家族企业治理的制度环境适应性研究.时代人物[J],2008,(2):34
[14]王彦.家族企业代理问题研究综述.经济学动态[J],2006,(4):102~104
[15]苏启林,钟乃雄.关于家族企业理论的研究.经济学动态[J],2009,(0):64~67
[16]刘绵勇.中国家族企业治理研究. 博士学位论文[D].江西: 江西财经大学,2010
[18]Mantled F.R.Kets de Vries.Family Business:Human Dilemmas in the FamilyFirm.Boston[J]:ITP Press.pp4
[]贺小刚,李新春.家族企业的信任机制——以广东中山市家族企业为例[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2).
[20]高文书.中国企业家人才:现状与成长环境[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9,(04)
二、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健性问题和方法、步骤及预期目的
(一)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1.民营家族化企业的概念
1.1民营企业的基本概念
1.2家族化经营的基本概念
1.3传统的家族观念
2.民营企业家族化经营的初期的优势
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经济结构中,都有大量的家族企业在顽强地生存和发展着,并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2]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使得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家族企业实力不断发展壮大,家族企业作为一种组织形式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在我国,家族企业随着民营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32000年以前,国有经济的工业总产值几乎是外资和民营经济工业总产值的总和,2000年之后,国有经济与外资和民营经济工业总产值之比迅速缩小,基本形成国有经济、外资经济和民营经济三分天下的格局,而且,从增量上看,民营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大于国有经济[4]。2001年底我国私营企业户数已经突破200万户,从业人员2714万人,私营企业纳税额年增24.65%,中国私营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中最具成长性的经济力量,私营经济不仅数量迅速增加,而且规模不断扩大,存活期延长(《2002年中国私营企业调查报告》)。[5]
2.1家族企业的凝聚力强
2.2信息的畅通
2.3家族化经营适应了现阶段的法制环境和信用环境
3.民营企业家族化经营再壮大的阻碍
3.1人才的缺乏
3.2 制度的弊端
3.3所有权和经营权相结合的弊端
4. 民营家族化企业的改革和再发展之路
4.1改革企业用人制度
4.2适应调整产权结构和管理组织结构
4.3完善激励和决策机制
[9]杭言勇.关于家族企业化经营的思考,《华东经济管理》[C],ISSN:1007-5097,2011,8(4)
[10]奥利弗.哈特.公司治理:理论与启示.经济学动态[J],1996(6)
[11]虞永飞.我国家族企业公司治理问题探讨. 硕士学位论文[D]. 福建: 福建师范大学,2008
[12][美]哈罗德·詹姆斯著,暴永宁译.家族企业[M].北京:生活读书知新三联书店,2008,5(1):3
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我国家族企业公司治理问题研究
专业年级:2009级
学 号:092210126
姓名:叶盛闽
指导教师、职称:曾芳芳
2012年03月25日
一、立题意义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附参考文献)
(一)立题意义
在当今世界各个国家,家族企业仍是企业群体中数量最为庞大的一个群体,根据克林·盖尔西克的估计,“全球有65~80%的私人企业为家族企业,而在财富杂志全球500家最大的企业中,有40%的企业为家族企业,即使在现代企业制度相当成熟完善的美国,90%以上企业也属于家族企业,而且这些企业创造了美国国民生产总值50%以上[1]。”
近年来,家族企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学术研究和政府政策的正视与关注。而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及大的市场环境的迅速变化,家族企业存在的各种缺陷与弊端慢慢显现出来,很多家族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难以很快很好解决的问题,家族企业未来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与挑战。
通过对家族企业治理结构问题的研究,分析家族企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总结家族企业成功的经验,为家族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促进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6]
[1](美)克林·盖尔西克.家族企业的繁衍[N].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10.5
[2]周天,杨宏伟.民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一对增长、就业和产业效率贡献的比较研究[C].经济论坛,2010,(2):65~68
[3]唐文. 中国家族企业治理研究[C].硕士学位论文. 湖北:湖北工业大学, 2008
[4]孟爱华,朱德明.我国家族企业成长路径研究[J].时代经贸,2008(S9):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