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科技大学液压传动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液压课程设计说明书

液压课程设计说明书

液压课程设计说明书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班级:机自092姓名:学号: 200900206027指导老师:韦建军学校:广西科技大学(筹)2012.06目录前言 (3)1.设计目的、要求及题目 (4)1.1设计目的 (4)1.2设计要求 (4)1.3设计题目 (4)2.负载——工况分析 (5)2.1工作负载 (5)2.2摩擦阻力 (5)2.3惯性载荷 (5)2.4绘制负载图和速度图 (5)3.初步确定液压缸的参数 (6)3.1初选液压缸的工作液力 (6)3.2计算液压缸的尺寸 (7)3.3液压缸工作循环各阶段的压力、流量和功率 (7)4.液压系统图 (8)4.1液压系统分析 (8)4.2系统图 (9)5.选择液压元件 (10)5.1确定液压泵及电动机 (10)5.2控制阀的选择 (11)5.3确定油管 (11)6.液压系统的性能验算 (12)6.1液压系统的温升 (12)6.2液压系统 (13)7.液压缸的设计 (13)7.1液压缸的计算 (14)7.2液压缸的结构设计 (17)8.油箱的设计 (19)致谢 (22)参考文献 (22)前言相对于机械传动,液压传动是一门新的技术。

液压传动与机械传动、电力传动、气压传动相比,具有相当多的优点,因此在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具有相当广阔的发展前景。

机床中采用液压传动主要是因为液压传动可以实现无极变速、易于实现自动化、能够实现频繁的往复运动。

液压系统是以电机提供动力基础,使用液压泵将机械能转化为压力,推动液压油。

通过控制各种阀门改变液压油的流向,从而推动液压缸做出不同行程、不同方向的动作。

完成各种设备不同的动作需要。

液压系统已经在各个工业部门及农林牧渔等许多部门得到愈来愈广泛的应用,而且愈先进的设备,其应用液压系统的部分就愈多。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门类齐全的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液压元件系列产品。

同时,我国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液压技术的同时,大力研发国产液压元件新的产品,加强了产品质量可靠性以及新技术应有的研究,不断的调整产品结构,对一些差的液压件产品采取逐步淘汰的措施。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参考指导书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参考指导书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二、设计条件:运动部件(包括主轴箱)重量为10000牛顿,工件重量500牛顿,轴向切削力约为28000牛顿。

工作进给速度在12~300mm/min 范围内进行无级调速。

分两次进给,Ⅱ工进比Ⅰ工进速度慢。

快进、快退速度约为6m/min,要求速度换接比较平稳,换向无冲击。

加速或减速时间△t=0.05s 。

采用平导轨,摩擦系数f动 = 0.1,f静 = 0.3。

快进行程为150mm。

工作行程为100mm。

设进、回主油管长各为3m。

定位油缸行程为50mm。

机床应完成下列循环:三、 设计内容:1. 设计及计算说明书一份(包括运动分析、负载分析、工况图、工况表、系统方案分析与选择、系统的工作原理;各液压元件主要参数的选择、型号规格选择的简要说明;各项性能的估算:实际速度、压力损失、回路效率)。

2. 液压系统原理图一张(包括工作循环图、电磁铁动作顺序表及简要说明)。

四、 要求:1. 项目齐全(其中包括封面、目录、正文内容、主要参考书目)。

2. 文字工整、幅面整洁、计算无误。

3. 液压元件均按国标,尽量采用国际单位制。

4. 各种选用参数均注来源。

5. 最后略谈设计体会。

五、 时间安排:1. 分析资料,读例题 0.5天2. 明确设计依据,绘制工况图 0.5天 (画出主缸t p -,t q v -,t P -图)3. 确定系统方案(画出系统图) 1天4. 选择各液压元件 1天5. 系统各项性能估算及调试说明 1天6. 整理计算说明书 0.5天7. 答辩 0.5天卧式单面钻镗组合机床液压系统设计一、明确设计依据,绘制工况图 1.负载分析工作负载:F W = 28000 N摩擦负载:F f 动=f 动G= 0.1=⨯N 100001000 NF f 静=f 静G==⨯N 100003.0 3000 N惯性负载:F a =(G/g ).(△v/△t )==⨯⨯N 05.06068.9100002040N重力负载:F g =0 (因为动力滑台卧式安装)※液压缸的机械效率取ηm =0.9 (0.9~0.97) 2.负载图和速度图根据负载分析和课题的所给的速度要求(一次工进按300mm /min ,二次工进按12mm /min )绘制负载图和速度图。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液传动课程设计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液传动课程设计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1. 引言液压传动是一种常见的动力传动方式,通过液压系统将能量转化成流体压力,然后通过流体传递和控制来实现力的传递和动力的转换。

液压传动具有传递大功率、传递力矩平稳、动作灵活可靠等优点,在工程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为了提高学生对液压传动原理和应用的理解,开展液压传动课程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介绍了一个液压传动课程设计的设计方案,并给出了设计任务、设计要求、设计过程和成果展示等内容。

设计项目旨在通过具体任务的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他们对液压传动的认识和理解。

2. 设计任务本次液压传动课程设计的任务是设计一个基于液压传动的夹紧系统。

夹紧系统应能够根据输入信号控制液压缸的伸缩,以实现对工件的夹紧和松开。

设计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确定夹紧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计算并选择合适的液压缸和其他液压元件;•设计并制作夹紧系统的液压控制电路;•进行系统调试和测试。

3. 设计要求设计任务要求学生按照以下要求进行设计:•夹紧系统应具备较高的夹紧力和夹紧速度,并能实现精确定位;•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能够长时间连续工作;•控制电路应能够根据输入信号控制液压缸的伸缩,并能够实现多级控制和联锁保护;•设计报告应包括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设计计算和选型过程、液压控制电路图、系统调试和测试结果等内容。

4. 设计过程设计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4.1 确定夹紧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根据设计任务的要求,确定夹紧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夹紧系统可以采用液压缸驱动,并通过机械装置实现夹紧和松开工件。

工作原理是实现夹紧和松开的关键。

4.2 计算并选择液压元件根据夹紧力和速度的要求,计算并选择合适的液压缸和其他液压元件。

液压缸的参数包括工作压力、活塞有效面积和缸筒参数等。

其他液压元件包括液压阀、油泵、油箱等。

4.3 设计液压控制电路根据控制要求,设计并制作夹紧系统的液压控制电路。

控制电路应包括输入信号采集、信号处理、电磁阀控制等部分。

液压课程设计-平面磨床工作台往复运动液压系统

液压课程设计-平面磨床工作台往复运动液压系统

液压课程设计——平面磨床工作台往复运动液压系统学校:广西科技大学院系:机械工程学院班级:学号:指导老师:目录引言 (3)设计内容及要求 (6)液压系统的设计与计算 (7)液压系统油箱容量与结构设计与计算 (10)结束语 (17)参考文献 (18)引言磨床工作台的运动是一种连续往复直线运动,它对调速、运动平稳性、换向精度、换向频率都有较高的要求,因广泛采用液压传动。

磨床是一种精密加工机床,对液压系统有着较高的要求。

磨床中的平面磨床为精加工机床,磨削力及变化量不大,工作台往复速度较高,调速范围较广,要求换向灵敏迅速,冲击小换向精度要求不高。

液压技术作为一门新兴应用学科,虽然历史较短,发展的速度却非常惊人。

液压设备能传递很大的力或力矩,单位功率重量较轻,结构尺寸小,在同等的功率下,起重量的尺寸仅为直流电机的10%~20%左右;反应速度快、准、稳;又能在大范围内方便的实现无级变速;易实现功率放大;易进行过载保护;能自动润滑,寿命长,制造成本较低。

因此,世界各国均已广泛的应用在锻压机械、工程机械、机床工业、汽车工业、冶金工业、农业机械、船舶交通、铁道车辆和飞机、坦克、导弹、火箭、雷达等国防工业中。

液压传动设备一般由四大元件组成,及动力元件——液压泵;执行元件——液压缸和液压马达;控制元件——各种液压阀;辅助元件——邮箱、蓄能器等。

液压阀的功用是控制液压传动系统的油流方向,压力和流量;实现执行元件的设计动作以及控制、实施整个液压系统及设备的全部工作功能。

(一)现今液压系统的优缺点液压传动的特点:液压传动技术与传统的机械传动相比,液压传动操作方便简单,调速范围广,很容易实现直线运动,具有自动过载保护功能。

液压传动容易实现自动化操作,采用电液联合控制后,可以实现更高程度的自动控制以及远程遥控。

液压传动系统可以灵活的布置各个元件,由于工作介质为矿物油,良好的润滑条件延长了元件的使用寿命。

由于液压传动的工作介质是流体矿物油,因而沿程、局部阻力损失和泄露较大,泄露的矿物油将直接对环境造成污染,有时候还容易引发各种安全事故。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书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书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书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液压传动的基本原理,掌握流体力学的基础知识;2. 使学生掌握液压泵、液压缸、液压马达等主要液压元件的工作原理及功能;3. 帮助学生了解液压系统的组成,掌握液压系统图的阅读与分析方法;4. 引导学生掌握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液压传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调试液压系统的技能;3. 提高学生液压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液压传动技术的兴趣,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3. 增强学生安全意识,使其在操作液压系统时能够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专业技术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液压传动的基本理论、元件及系统设计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但液压传动知识尚属初步阶段,需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逐步提高其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

教学要求:1. 结合课本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2.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3. 强化实践环节,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实际操作水平。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液压传动基本原理- 流体力学基础知识- 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 液压油的性质与选用2. 液压元件- 液压泵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液压缸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液压马达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液压阀的分类及功能3. 液压系统- 液压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液压系统图的阅读与分析- 液压系统的设计与计算方法4. 液压传动系统设计- 设计原理与步骤- 液压元件选型- 液压系统仿真与优化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周:液压传动基本原理第二周:液压泵、液压缸、液压马达等元件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第三周:液压阀的分类及功能第四周:液压系统的组成、阅读与分析第五周:液压传动系统设计原理与步骤第六周:液压元件选型与系统计算第七周:液压系统仿真与优化第八周:课程总结与考试教材章节对应内容如下:第一章:液压传动基本原理第二章:液压泵、液压缸、液压马达等元件第三章:液压阀第四章:液压系统第五章:液压传动系统设计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液传动课程设计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液传动课程设计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一、引言液压传动系统是一种将液体作为能量传递媒介的机械传动系统。

液压传动系统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例如汽车、航空、机械、冶金等,具有传动平稳、功率密度高、传动效率高等优点。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设计一个简单的液压传动系统,深入了解液压传动的原理、构造和工作过程,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课程设计目标1.了解液压传动的基本原理和工作过程;2.掌握液压传动系统的常用元件及其工作特点;3.学习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方法和计算原理;4.提升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课程内容1. 液压传动的基本原理1.1 液压传动的概念和应用领域 1.2 液压传动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1.3 液压传动的优缺点比较2. 液压传动系统的元件及其特点2.1 液压泵的原理和类型 2.2 液压阀的分类和工作原理 2.3 液压缸的结构和工作特点 2.4 液压马达的原理和应用3. 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方法和计算原理3.1 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步骤和流程 3.2 液压元件的选型和计算 3.3 液压系统的参数设计和优化 3.4 液压系统的性能测试和分析四、课程设计方案本课程设计的方案为设计一个简单的液压抬升系统。

系统包括一个液压泵、一个液压缸和相应的管路、阀门等元件。

通过计算液压泵的选择、液压管路的设计等步骤,实现一个能够抬升物体的液压系统。

1. 设计步骤1.1 确定抬升物体的重量和高度 1.2 计算所需的抬升力和液压缸的工作行程 1.3 选择合适的液压泵和液压缸 1.4 设计液压管路和阀门控制系统 1.5 进行系统的性能测试和分析2. 设计计算2.1 计算液压泵的流量和压力 2.2 计算液压缸的工作参数2.3 设计液压管路的直径和长度 2.4 选择合适的阀门和控制系统五、课程设计要求1.组队完成课程设计,并书面提交设计报告;2.设计报告应包括设计步骤、设计计算、设计结果及测试分析等内容;3.强调实践操作,学生需实际搭建液压传动系统并进行测试;4.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进行创新设计。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一、设计目的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学液压传动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独立解决有关本课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图的设计有一完整和系统的概念;同时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计算,使用技术资料及绘制液压原理图的工程设计能力。

二、设计要求及工况分析 1.设计要求设计一组合机的液压系统。

组合机床切削过程要求实现:快进→工进→快退→停止,由动力滑台驱动工作台。

最大切削力F=30000N ,移动部件总重量G =3000N ;行程长度400mm (工进和快进行程均为200mm ),快进、快退的速度均为4m/min ,工作台的工进速度可调(50~1000)mm/min ;启动、减速、制动时间△t=0.5s;该动力滑台采用水平放置的平导轨。

静摩擦系数f s =0.2;动摩擦系数f d =0.1。

2.负载与运动分析(1)工作负载 由设计要求可知最大工作负载F=30000(N)。

(2)惯性负载m F = G g ⎛⎫ ⎪⎝⎭X v t ∆⎛⎫ ⎪∆⎝⎭= 30009.8⎛⎫ ⎪⎝⎭X 4600.5⎛⎫ ⎪⨯⎝⎭=40.82(N)(3)摩擦负载 该动力滑台采用水平放置的平导轨,故其正压力N=G=3000(N)。

静摩擦阻力:fs F =f s x N=0.2X3000=600(N)动摩擦阻力:fdF=d f ×N=0.1×3000=300(N )若取液压缸的机械效率m η=0.90,可得液压缸在各工作阶段的负载值如表1-1所示。

快退F=fdF300 334根据表1-1可绘制如图1-1所示的负载循环图F-l 。

速度图中,快进1v =3v =4m/min ,快进行程长度1l =200mm ,工进行程长度2l =200mm ,快退行程3l =1l +2l =400mm ,工进速度取可调最小(大)速度2v =50mm/min(1000mm/min ).(a) 负载图(b )速度图图1-1 组合机床液压缸的负载图和速度图三、主要参数的确定 1.初选液压缸工作压力因工进事负载最大,其他工况负载都不高,参考文献【1】,初选液压缸工作压力1p =4MP 。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1. 引言液压传动是一种基于液体介质的能量传递方式,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领域,如机械、航空、船舶等。

在本次课程设计中,我们将学习液压传动的原理和应用,并通过实际案例进行设计和分析。

2. 实验目的本次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熟悉液压传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通过设计和分析液压系统,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实验内容本次课程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 液压传动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构成; - 液压传动系统的性能参数和评价方法; - 液压元件的选择和安装; - 液压传动系统的实验设计和分析。

4. 实验步骤步骤一:了解液压传动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构成在这个步骤中,学生需要掌握液压传动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以及液压元件的种类和功能。

通过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和实例分析,了解液压传动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

步骤二:确定液压传动系统的性能参数和评价方法在这个步骤中,学生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应用条件,确定液压传动系统的性能参数,如流量、压力、速度等。

并掌握相应的评价方法,如效率、稳定性、可靠性等。

步骤三:选择和安装液压元件在这个步骤中,学生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性能参数,选择合适的液压元件。

并学习液压元件的安装和调试方法,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步骤四:设计和分析液压传动系统在这个步骤中,学生需根据给定的实例或自行设计,完成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和分析。

包括系统的工作原理、液压元件的选择和布局、系统的性能评价等。

5. 实验结果分析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搭建和测试液压传动系统,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结果分析。

分析实验结果与设计要求的接近程度,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

6. 结论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生深入了解和掌握了液压传动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通过设计和分析,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7. 参考文献[1] 李某某,液压传动理论与设计,XXX出版社,2010。

[2] 张某某,液压传动系统设计与应用,XXX出版社,20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压传动阀块设计指导老师:韦建军学号:201100103011 设计者:韦祖伟液压课程设计任务书题1-2:某厂要设计专用弯管机,被加工零件的规格为直径30毫米的管件,材料为10号钢、不锈钢、紫铜管等。

要求完成的工作循环为:快进-工进-快退-停止,且运动平稳,重复运动精度保证在03毫米.0以内。

根据实测确定最大推力为1.5吨,快进及快退的速度为1.5米/分钟,工进速度为1米/分钟,工进行程为0.15米,快进行程为0.25米,每班加工800件管件,试设计该液压系统设计要求:折合1号图1张;说明书12页以上。

(图纸:油缸,油箱,阀块等)指导老师:韦建军本组组员:韦祖伟、林祖强、梁彬华液压传动设计一.设计目的液压传动课程设计是在学习完液压传动课程之后进行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它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的。

学生通过课程设计对所学内容能够灵活掌握,融会贯通,并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液压系统设计的基本能力。

通过课程设计,学生应达到以下目的:1.巩固和深化已学的液压传动的理论知识,掌握液压系统设计计算的一般方法和步骤;2.锻炼机制制图、结构设计和工程运算的能力;3.熟练液压缸的结构设计以及液压元件的选择方法;4.学会使用有关国家标准、液压手册及产品样本等有关技术资料。

二.设计内容及要求见任务书三.液压系统工况及设计要求,绘制液压系统草图。

工作简图液压传动系统原理图目录一.液压缸设计1.液压缸简介 (1)2.液压缸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2)3.工作台液压缸 (2)二.液压缸的主要尺寸参数确定1.液压缸工作压力的确定 (2)2.活塞式液压缸内径及活塞杆直径确定 (3)3.确定液压泵规格和电动机功率及型号 (4)4.液压缸的推力和流量计算 (5)三.确定各类控制阀和集成块连接装置的设计1.阀块的设计 (6)2.阀块材料的选择 (9)3.确定各类控制阀 (9)四.确定管道和液压油 (9)总结 (11)参考文献 (12)液压缸设计一.液压缸设计1.液压缸简介:液压缸是工程机械实现机构运动的动力源。

它将液压能转变为机构所需的机械能,大多数是以直线运动形式获得力和位移的。

液压缸若按用途和结构形式来分类,其种类繁多。

若按压力等级来区分,工程机械上常用的仅为两大类:即中低压液压缸和高压液压缸。

液压缸的压力等级大小由密封机构和液压缸本身的材质、壁厚及加工工艺等决定,这些已在设计制造时确定。

对用户来说最关注的是液压缸的工作状况,即有无内外泄漏现象,能否达到最大容积效率及工作寿命等等。

实际应用中液压缸失效形式往往表现为内泄漏和外泄漏,而这些与液压缸中的密封件及其装配工艺等有关。

2.液压缸设计应注意的问题液压缸的设计和使用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它的性能和易否发生故障。

在这方面,经常碰到的是液压缸安装不当、活塞杆承受偏载、液压缸或活塞下垂以及活塞杆的压杆失稳等问题。

所以,在设计液压缸时,必需注意以下几点:(1)尽量使液压缸的活塞杆在受拉状态下承受最大负载,或在受压状态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2)考虑液压缸行程终了处的制动问题和液压缸的排气问题。

缸内如无缓冲装置和排气装置,系统中需有相应的措施,但是并非所有的液压缸都要考虑这些问题。

(3)正确确定液压缸的安装、固定方式。

如承受弯曲的活塞杆不能用螺纹连接,要用止口连接。

液压缸不能在两端用键或销定位。

只能在一端定位,为的是不致阻碍它在受热时的膨胀。

如冲击载荷使活塞杆压缩。

定位件须设置在活塞杆端,如为拉伸则设置在缸盖端。

(4)液压缸各部分的结构需根据推荐的结构形式和设计标准进行设计,尽可能做到结构简单、紧凑,加工、装配和维修方便。

(5)在保证能满足运动行程和负载力的条件下,应尽可能地缩小液压缸的轮廓尺寸。

(6)要保证密封可靠,防尘良好。

液压缸可靠的密封是其正常工作的重要因素。

如泄漏严重,不仅降低液压缸的工作效率,甚至会使其不能正常工作(如满足不了负载力和运动速度的要求等)。

良好的防尘措施,有助于提高液压缸的工作寿命。

总之,液压缸的设计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具体的情况有些设计内容可不做或少做,也可增大一些新的内容。

设计步骤可能要经过多次反复修改,才能得到正确、合理的设计结果。

在设计液压缸时,正确选择液压缸的类型是所有设计计算的前提。

在选择液压缸的类型时,要从机械设备的动作特点、行程长短、运动性能等要求出发,同时还要考虑到主机的结构特征给液压缸提供的安装空间和具体位置。

如:机器的往返直线运动直接采用液压缸来实现是最简单又方便的。

有快速返回的要求,则宜用单活塞杆式液压缸,并可考虑用差动连接。

行程较长时,可采用柱塞缸,以减少加工的困难;行程较长但负载不大时,也可采用一些传动装置来扩大行程。

往复摆动运动既可用摆动式液压缸,也可用直线式液压缸加连杆机构或齿轮——齿条机构来实现。

3.工作台液压缸工况分析:专用弯管机往复运动液压系统,由于工作情况与最大最小速度,因采用无级调速在液压泵出油口安排调速阀,节流阀放在回油路上实现回油背压换向阀使用三位四通。

二.液压缸的主要尺寸参数确定1.液压缸工作压力的确定(1)工作台液压缸负载的计算R=15000N有效负载为WR=0惯性力取m摩擦力有液压缸的密封阻力与滑台运动时的摩擦组成。

当密封阻力按5%有效作用里估算,总的摩擦阻力f R =0.05×W R =0.05×15000=750 N故总负载力R= t R + f R m R = 15000+750= 15750N 式中,W R ——液压缸轴线方向上的外作用力(N ); G R ——液压缸轴线方向上的重力(N ); f R ——运动部件的摩擦力(N ); m R ——运动部件的惯性力(N ); R —— 液压缸的工作负载(N )。

(2)液压缸工作压力的确定 按工作负载选定工作压力按其工作负载来选定系统压力,查《液压传动课程设计指导书》(下面简称指导书)表3-1,如下图表3-1 按工作负载选定工作压力 液压缸工作负载(N )<5000 5000~1000010000~2000020000~3000030000~50000>50000液压缸工作压力(M Pa ) 0.8~1 1.5~2 2.5~33~44~55~7初选P 1=2.8Mpa2.活塞式液压缸内径及活塞杆直径确定(1)内径计算(a )本进给液压缸按无杆腔工作时计算 本设计中2P =0.3MPa ,故可按下面式子计算:D=m P R m 087.0/13.11=η=87mm 式中,D ——液压缸内径(m ); R ——液压缸工作负载(N ); 1P ——液压缸工作系统压力(Pa );2P ——液压缸回油腔压力,即背压力(Pa ); m η——液压缸机械效率,一般取m η=0.95。

(2)活塞杆直径的确定查《指导书》知,当采用差动连接,要求往返速度一致时,取 d=0.7D=61mmd----- 活塞直径(m ) D ——缸体内径(m )缸体内径和活塞杆直径算出后,按《指导书》表3-4标准的液压缸内径系列规定值(JB2183-77)和3-7标准的活塞直径系列(JB2183-77)圆整表3-4 液压缸内径系列(JB2183---77)1620253240505563708090100110 125 140 160 180 200 220 250 320 400 500 630表3-7 活塞杆直径系列(JB2183---77) 4 10 12 14 16 18 20 22 252832354045505563708090100 110 125 140160 180 200 220 250 280 320 360 400 450 500可取D= 90 mm ,d= 60 mm ,3.确定液压泵规格和电动机功率及型号确定液压泵规格(1) 确定理论流量: 液压缸的最大流量为: Q=1A V=V d D ⨯4-22)(π=min /3.5/1083.8605.14)06.009.0(14.33522L s m =⨯=⨯-⨯- (2) 确定液压泵流量:考虑到泄露流量和溢流阀的溢流量,可以取液压泵流量为系统最大流量的1.1------1.3 倍;现取1.2倍值计算,则有Q泵=1.2 Q = 1.2×5.3 = 6.36L /min查《指导书》表5-4 YB 型单机叶片泵技术规格采用YB 叶片泵,则可选取YB-10叶片泵。

其额定流量为10 L / min ,额定压力为 6.3 MPa, 额定转速为145 rad/s , η≥80% (3) 确定电动机功率机型号:N=PQ/ 612η=kw 13.08.0612103.6=⨯⨯由《指导书》表5-4,查得驱动电机功率为1.5kw.现取驱动电机的型号为JO2-22-4,额定功率为1.5kw ,转速为720r/min4.液压缸的推力和流量计算(1)液压缸的推力计算当液压缸的基本参确定后即可用下式算出实际工作推力:F=P A=N D P 17804409.014.3108.24262=⨯⨯=π 式中,P ——液压缸的工作压力(Pa );A ——活塞有效工作面积; (2)液压缸的流量计算当液压缸基本尺寸确定后,即可用下式来计算其所需的工作流量: Q=Av式中,v ——液压缸(活塞缸)工作速度; A ——-液压缸有效工作面积。

本设计中v=1.5m/min,A=2 D 4π,D=90mm代人上式可求出:Q=9.54L/min三.确定各类控制阀和阀成块连接装置的设计1.阀板的设计1.综述在一个液压系统中,往往需要用到很多液压元件,这些元件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连接,连接方式的选择是否合理,对于系统的性能、使用及维护均有很大的影响。

根据我们的课程设计的实际情况,我们选择的是板式连接。

元件用螺钉连接在阀板上,元件的连接靠在阀板中钻出、铣出或铸造出的通道实现。

这种连接方式可以现场管式连接的一系列缺陷,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但结构复杂,工艺性差,适用于在固定工作循环的液压系统。

2设计步骤(1)分解液压系统当设计液压系统的阀板是,为了避免体积过大,以及钻孔过深,可以将整个液压系统分解成几个部分,每部分元件阀板安装在一块阀板上。

每块阀板的元件数不多于10到12个,从而使每块阀板的边长不大于400mm。

然后将这几部分的阀板用油管连接起来,组成一个完整的液压系统。

当液压系统中元件数目不多时,也可不分解。

我们的阀板系统元件个数不到十个,故可整体布置在一块阀板上。

(2).布置元件先按手册上得查的尺寸制作元件样板,然后放在图纸上布置位置,当元件较少时也可直接在图纸上安排元件的位置,元件位置布置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阀板的质量。

元件布置的原则如下:1)为了减少阀板的尺寸,元件之间的距离不应过大,一般间隙b=5~10mm,但也不宜过小,否则由于制作误差会使得两元件相碰,元件的非加工底面(如电磁阀的电磁铁、溢流阀的调速部分、压力表等),可以伸到阀板意以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