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参考答案)
2018-2019学年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一、选择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手机的迅猛发展,广大书法教育工作者在键盘和触屏的夹缝中知难而进,推进了书法教育的逆势发展。
但在书法教育与实践中存在的目前一些问题,也之值得我们关心。
当下,书法的商业化和娱乐化倾向,也是时代使然,,但不应以损害书法的文化传统和艺术价值作为代价。
海内外书法界对于书法之美,在仁智互见的同时,也应当对其哲学及美学的基本内涵具有相对统一的认识,否则,既无益于获取书法理论与实践的真知灼见,亦无助于在全球各地教授书法,弘扬书艺。
当前,社会上某些机构对于一些公众场合的所谓书法,蓄意炒作,。
把只有幼儿习字水平、牙牙学语式的题词,吹捧为独具一格;( );把医用注射器喷墨,吹嘘为现代王羲之之作;甚至把具有裸露之嫌的涂抹行为,美化为标新立异。
当今社会“草书”盛行,这同许多学生书写违规逾矩的现象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笔者认为,书法教育应当以启功先生为楷模,坚持对楷书教学的重视,以楷为楷,楷则近本。
不应弃楷崇草,对草书,视为成名成家的。
在这一方面,学校加强早期楷书书法教育显得举足轻重。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但目前在书法教育与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我们也值得关注。
B.但目前在书法教育与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值得我们关注。
C.但目前在书法教育与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值得我们关心。
D.在书法教育与实践中存在的目前一些问题,也值得我们关注。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无可厚非指鹿为马趋之若鹜终南捷径B.无可非议指桑骂槐趋之若鹜旁门左道C.无可非议指鹿为马争先恐后终南捷径D.无可厚非指桑骂槐争先恐后旁门左道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把毫无章法、街头涂鸦式的涂写说成气韵生动B.把毫无章法的涂写夸耀为气韵生动、形神兼备C.把气韵生动、形神兼备说成毫无章法D.把毫无章法、街头涂鸦式的涂写夸耀为气韵生动【答案】1. B2. A3. D【解析】1.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南昌市二中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南昌市二中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18分)1.下面各组注音错误最少的一项是:()(3分)A.稽(qí)首形骸(hái)干(gàn)禄自怨自艾(yì)B.应和(hé)勖(xù)勉桂棹(zhào)义愤填膺(yn)C.塞(sè)责琅玡(yé)酾(sh)酒山川相缪(liáo)D.舳舻(lú)蜉蝣(yú)商榷(qiè)窈窕(tiáo)之章2.下列各组词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3分)A.缭草塞责容有底芷谛造企祷B.终南捷径浅尝则止戮子瞭望C.大有稗益幽暗昏暗匿迹蜕变D.苍海桑田孤舟嫠妇消弥更杓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3-5小题。
(9分)在网络的百舸争流中,网红的草根气息非常浓郁,区别于精英文化、庙堂文化的“高大上”,网红浑身上下充满着草根色彩,让大众一下子引为“知己”。
(),可以说,“成也网络,败也网络”。
网络往往是因为自身的某种特质在网络作用下放大,与网民的审美、欲望、审丑、娱乐、臆想以及看客心理等紧密契合。
如今的文化圈,特别是大众文化圈,已经不再单纯。
电影、电视、文学、音乐、传统艺术等,这些领域需要综合性的文化沉淀,而平民狂欢造就的网红更多地被许多人视为“一种喧嚣的泡沫”。
多元化时代,有人看厌了喧嚣和浮华而备感失望,也有人因为数不清的自由选择而。
网红可以说是“应时而生”,无数普通人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己的价值,解构了许多现实社会的边际与禁忌,重构了一个的世界,“因此,我们应该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对待网红,给他们创造更加开阔的空间,没有必要一味。
对网红身上出现的一些问题,不应该和干预,而应该留给市场进行调节,并在大众审美能力进一步提高的基础上,促进网红自身的进步与成熟”。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网红往往是因为自身的某种特质在网络作用下放大,与网民的审美、欲望、审丑、娱乐、臆想以及看客心理等紧密契合B.网红的走红往往是因为自身的某种特质在网络作用下被放大,与网民的审美、审丑、娱乐、欲望、臆想以及看客心理等紧密契合C.网红的走红往往是因为自身的某种特质在网络作用下放大,与网民的审美、审丑、欲望、娱乐、臆想以及看客心理等紧密契合D.网红的走红往往是因为自身的某种特质在网络作用下被放大,与网民的审美、娱乐、欲望、审丑、臆想以及看客心理等紧密契合4.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因此,网红的成功捷径,决定了他们很容易陷入昙花一现的命运B.因为区别于精英文化、庙堂文化,所以网红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C.不过,因为精英文化、庙堂文化,网红很容易陷入昙花一现的命运D.不过,网红的成功捷径,决定了他们很容易陷入昙花一现的命运5.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分)A.如鱼得水充满生机吹毛求疵颐指气使B.游刃有余充耳不闻求全责备颐指气使C.如鱼得水充满生机求全责备横加指责D.游刃有余充耳不闻吹毛求疵横加指责6.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分)A.今天是小女婷婷的十岁生日,借此机会,聊备薄酒,感谢各位亲友多年来对我全家的关怀和帮助,请大家开怀畅饮!B.俗话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你送我的笔筒虽不贵重,但盛满浓浓的友情,我就笑纳了,一定好自珍藏!C.这么多年来承蒙你的关怀照顾,我是受益匪浅。
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南昌二中2019届高三第三次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血缘关系因天生存在而具有超强的稳定性,使得亲情成为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情感。
血缘关系与亲情关系叠加,使亲子间既相互给予又相互接纳,共同型塑着代际伦理。
社会转型越剧烈,人们就越会珍视血缘亲情,藉以增强日常生活的稳固性,但亲子间的相予与相纳随着社会转型又极易发生断裂,继而出现代际纠纷。
就代际关系的内部机理来说,西方奉行接力模式:甲代抚育乙代,乙代抚育丙代,且乙代对甲代无赡养义务,丙代对乙代亦无赡养义务,呈现出代间接力景象。
中国奉行反馈模式:甲代抚育乙代,乙代赡养甲代;乙代抚育丙代,丙代赡养乙代,呈现出下代对上代的反馈景象。
反馈模式是基于孝道理念。
赡养父母在中国语境中就是孝敬父母。
反馈模式及孝道理念传承之时,西方的家庭伦理观念以强劲的势头汇入中国。
当代中国人可以借助于法律及其内在的权利话语来应对家庭伦理的观念来自西方,尤其是其中的权利话语更是西方的舶来品。
有学者指出,西方人常以意志自由与自我选择为理论依据来论证子女对父母不具赡养义务。
任何一种行为若要被认为在道德上是应该做的,那就必须建立在行为主体对此行为自愿的基础上。
西方的接力模式固然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的家庭伦理,现代的政治意识形态固然曾对儒学展开批判,但社会转型并没有促使反馈模式及其内在的孝道理念随之发生转型,而随之发生转型的当是情感表达的制度。
反馈模式体现着亲子关系双向的情感表达。
父权制度仅仅只是情感表达于反馈模式上的一种表现。
它被打破后,亲子代际法律地位平等的制度得以确立。
无论制度为何,人类情感的表达其实都趋于自然主义,即服从自己的内心感受并且于行为上不加任何修饰顺其自然地表现出来。
代际平等制度的确立使得当代民众更趋向于自然而然地表达自己的亲情。
如果说现代的情感表达自然主义旨在打破传统的父权制度及其伦理规范,而伦理规范越少必然会使得人的本能以及本性受到的规制越来越疏松,继而出现代际关系越来越不可靠的情形。
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解析

南昌二中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语文试卷一、选择题(2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A. 召.唤(zhāo)分.外(fèn)橘.子洲头(jú)挥斥方遒.(qiú)B. 宁谧.(mì)百舸.(gě)隽.永(juàn)风华正茂.(mào)C. 炖.肉(dùn)凌.辱(lín)团箕.(jī)漂泊.(bó)D. 花蕊.(ruǐ)琉.璃(liú)坍.塌(tān)满载.(zǎi)【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字音辨析。
此类试题解答时,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要找规律,结合词义、词性、运用场合等记忆。
A项,召唤(zhāo)——zhào;C项,凌辱(lín)——líng;D项,满载(zǎi)——zài。
故选B。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隔膜中流底柱沧海桑田凄惋迷茫B. 惆怅星辉班斓檐头瓦菲披荆斩棘C. 长蒿书生意气篱墙颓杞离别笙箫D. 叱骂天伦叙乐秋毫无犯忸怩不安【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字形辨析。
此类试题解答时,辨析字形当然要从字音和字义上下功夫。
形近字虽然字形相近,但却有细微的区别,这细微处就是辨析的关键。
有些形近但读音不同的字,可以通过读音的不同加以辨析。
相连字形的考核主要考核形近字和音近字,试题的内容有两字词语,三字熟语和成语。
A项,中流底柱——中流砥柱,凄惋——凄婉;B项,班斓——斑斓,瓦菲——瓦扉;C项,长蒿——长篙,颓杞——颓圮。
故选D。
3.下列句子划线部分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 “抱歉打扰您了!我想跟您垂询一下如何解压、尽快消除心理阴影的问题。
”——记者小王采访心理学家张教授。
B. 银行营业厅服务员对张小明说:“你想干什么?”——张小明来到银行营业厅,正选择要到哪个窗口办业务。
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1)

南昌二中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一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24分)1.下面各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如椽(chuán)大笔潭柘(zhè)寺房檩(lǐn)梵(fán)天B.方枘(ruì)圆凿廿(niàn)四桥驯(xùn)鸽蕈菌(jùn)C.平平仄仄(zè)腓(fěi)肠肌垝(guǐ)垣猗(yī)郁D.靡(mí)日不思明月珰(chēng)鲑(guī)珍混(hùn)沌2.下列各组词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潺媛联袂绣腰濡嗳嗳远人村B.踟躇玳瑁摄丝履伏惟启阿母C.踯躅演怿流纨素环顾望旧乡D.猃狁伶娉咥其笑欲度愁攀援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3-5小题。
猎鹰作为猛禽被崇拜为神鸟,在隋唐文献里______,隋唐文学家笔下出现了大量吟诵鹰鹞的诗歌。
唐代懿德太子李重润墓留存了胡人架鹰擎雕壁画,金乡县主墓里胡人骑马狩猎俑中也有手持鹞隼者,都________地描绘了当时的皇家贵族的野猎生活。
草原上胡人自古便有驯鹰、养鹰的传统,饲养猎鹰在当地是权威和财富的象征,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
(),所以被认为是神鸟圣禽。
猎鹰、驯鹰艺术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影响,从汉唐至明清________。
贵族王室对猎鹰________,常常将猎鹰当作重要的家庭成员,对猎鹰有着非同寻常的爱护之情。
唐人对鹰的喜爱超出其他朝代,所以唐诗中有关猎鹰的描述也颇多。
在猎鹰身上凝聚着唐代贵族的激情风采和原始野性,唐代诗文中的猎鹰是唐代文学家对贵族生活的标志,这些了不起的艺术创造我们值得一睹其风采。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俯拾即是有板有眼历久弥坚顶礼膜拜B.俯拾即是惟妙惟肖历久不衰情有独钟C.目不暇接惟妙惟肖历久不衰顶礼膜拜D.目不暇接有板有眼历久弥坚情有独钟4.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在宗教文化里,猎鹰翱翔天空,可以与天神沟通B.在宗教文化里,猎鹰可以与天神沟通,翱翔天空C.猎鹰翱翔天空,在宗教文化里,可以与天神沟通D.猎鹰与天神沟通,可以翱翔天空,在宗教文化里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唐代诗文中的猎鹰反映了唐代文学家对贵族生活的再现,这些了不起的艺术创造我们值得一睹其风采。
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1819学年度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一英语试题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number did the man dial?A. 455-9873.B. 455-9877.C. 455-9837.2. What is the man’s main reason for playing basketball?A. Having fun with his friends.B. Getting good exercise.C. Being part of a team.3. What did the woman already make?A. A fruit plate.B. An egg dish.C. Some coffee.4. What i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A. Teacher and student.B. Mother and son.C. Classmates.5. Where will the woman go next?A. Her home.B. A bookshop.C. The classroom.第二节(共15小题; 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at does the woman say about the $12 T-shirts?A. They are expensive.B. They are fashionable.C. They are unattractive.7. What does the woman decide to do?A. Have lunch.B. Go to another shop.C. Buy a cheaper T-shirt.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10题。
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高一语文试卷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题。
(9分)汉字究竟起源于何时呢?我认为,这可以以西安半坡村遗址距今的年代为指标。
半坡遗址的年代,距今有6000年左右。
我认为,这也就是汉字发展的历史。
半坡遗址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典型,以红质黑纹的彩陶为其特征。
其后的龙山文化,则以薄质坚硬的黑陶为其特征。
值得注意的是:半坡彩陶上每每有一些类似文字的简单刻划,和器物上的花纹判然不同。
黑陶上也有这种刻划,但为数不多。
刻划的意义至今虽尚未阐明,但无疑是具有文字性质的符号..........,如花押或者族徽之类。
我国后来的器物上,无论是陶器或者其他成品,有“物勒工名”的传统。
特别是殷代的青铜器上有一些表示族徽的刻划文字,和这些符号极相类似,由后以例前,也就如由黄河下游以溯源于星宿海,或者中国原始文字的孑遗。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彩陶上的花纹。
结构虽然简单,而笔触颇为精巧,具有引人的魅力。
其中有些绘画,如人形、人面形、人着长衫形、鱼形、兽形、鸟形、草木形、轮形(或以为太阳)等等,画得颇为得心应手,看来显然在使用着柔软性的笔了。
有人以为这些绘画是当时的象形文字,其说不可靠,当时..是应该有象形文字的.........,但这些图形,就其部位而言,确是花纹,而不是文字。
在陶器上既有类似文字的刻划,又有使用着颜料和柔软性的笔所绘画的花纹,不可能否认在别的质地上,如竹木之类,已经在用笔来书写初步的文字。
只是这种质地是容易毁灭的,在今天很难有实物保留下来。
如果在某种情况下,幸运还有万一的保留,那就有待于考古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和幸运的发现了。
总之,在我看来,彩陶和黑陶上的刻划符号应该就是汉字的原始阶段。
创造它们的是劳动人民,形式是草率急就的。
1. 文中说半坡彩陶上的刻划“是具有文字性质的符号”,下面可以作为理由的一项是:A.我国古代的器物上有“物勒工名”的传统。
B.半坡彩陶上的刻划比较简单,因而意义至今尚未阐明。
C.半坡彩陶上的刻划常见,而黑陶上的刻划为数不多。
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南昌二中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语文试卷一.(21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A.召.唤(zhāo)分.外(fèn)橘.子洲头(jú)挥斥方遒.(qiú)B.宁谧.(mì)百舸.(gě)隽.永(juàn)风华正茂.(mào)C.炖.肉(dùn)凌.辱(lín)团箕.(jī)漂泊.(bó)D.花蕊.(ruǐ)琉.璃(liú)坍.塌(tān)满载.(zǎi)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隔膜中流底柱沧海桑田凄惋迷茫B. 惆怅星辉班斓檐头瓦菲披荆斩棘C. 长蒿书生意气篱墙颓杞离别笙箫D. 叱骂天伦叙乐秋毫无犯忸怩不安3. 下列各句中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A. “抱歉打扰您了!我想跟您垂询一下如何解压,尽快消除心理阴影的问题。
”——记者小王采访心理学家张教授。
B. 银行营业厅服务员对张小明说:“你想干什么?”——张小明来到银行营业厅,正选择要到哪个窗口办业务。
C. “不要两句话说不到一块儿,就动刀动枪的。
”——中国政府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针对解决地区间矛盾问题时表达自己的意见。
D. “好吧,既然诸位如此客气,那么这件事就由老朽做主了!”——某大学工会讨论高龄退休干部活动方案时,75岁高龄的前院长刘伟说。
4.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本届全国体育大会组织者在赛事安排上独出心裁....,创造性地采取走进社区、现场体验等方式,以突出全民互动的特点。
B.荧屏上,他沉着大方,点评时事亦庄亦谐....,精辟的见解让人折服;镜头外,他开朗乐观、热心助人,是邻居、朋友心中的活雷锋。
C.虽然最初并不相信自己涉嫌犯罪,但由于电话那头的骗子言之凿凿....,加上所谓最高检的“全国通缉公告”,信息闭塞的受害人最终成了骗子的猎物。
D.这是一家国家级出版社,近几年来,出版了很多深受读者尤其是在校大学生喜爱的精品图书,不少作家都对它趋之若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昌二中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一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24分)1.下面各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如椽(chuán)大笔潭柘(zhè)寺房檩(lǐn) 梵(fán)天B.方枘(ruì)圆凿廿(niàn)四桥驯(xùn)鸽蕈菌(jùn)C.平平仄仄(zè) 腓(fěi)肠肌垝(guǐ)垣猗(yī)郁D.靡(mí)日不思明月珰(chēng) 鲑(guī)珍混(hùn)沌2.下列各组词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潺媛联袂绣腰濡嗳嗳远人村B.踟躇玳瑁摄丝履伏惟启阿母C.踯躅演怿流纨素环顾望旧乡D.猃狁伶娉咥其笑欲度愁攀援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3-5小题。
猎鹰作为猛禽被崇拜为神鸟,在隋唐文献里______,隋唐文学家笔下出现了大量吟诵鹰鹞的诗歌。
唐代懿德太子李重润墓留存了胡人架鹰擎雕壁画,金乡县主墓里胡人骑马狩猎俑中也有手持鹞隼者,都________地描绘了当时的皇家贵族的野猎生活。
草原上胡人自古便有驯鹰、养鹰的传统,饲养猎鹰在当地是权威和财富的象征,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
(),所以被认为是神鸟圣禽。
猎鹰、驯鹰艺术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影响,从汉唐至明清________。
贵族王室对猎鹰________,常常将猎鹰当作重要的家庭成员,对猎鹰有着非同寻常的爱护之情。
唐人对鹰的喜爱超出其他朝代,所以唐诗中有关猎鹰的描述也颇多。
在猎鹰身上凝聚着唐代贵族的激情风采和原始野性,唐代诗文中的猎鹰是唐代文学家对贵族生活的标志,这些了不起的艺术创造我们值得一睹其风采。
3.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俯拾即是有板有眼历久弥坚顶礼膜拜B. 俯拾即是惟妙惟肖历久不衰情有独钟C. 目不暇接惟妙惟肖历久不衰顶礼膜拜D. 目不暇接有板有眼历久弥坚情有独钟4.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在宗教文化里,猎鹰翱翔天空,可以与天神沟通B. 在宗教文化里,猎鹰可以与天神沟通,翱翔天空C. 猎鹰翱翔天空,在宗教文化里,可以与天神沟通D. 猎鹰与天神沟通,可以翱翔天空,在宗教文化里5.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唐代诗文中的猎鹰反映了唐代文学家对贵族生活的再现,这些了不起的艺术创造我们值得一睹其风采。
B. 唐代诗文中的猎鹰反映了唐代文学家对贵族生活的再现,这些了不起的艺术创造值得我们一睹其风采。
C. 唐代诗文中的猎鹰是唐代文学家对贵族生活的再现,这些了不起的艺术创造我们值得一睹其风采。
D.唐代诗文中的猎鹰是唐代文学家对贵族生活的再现,这些了不起的艺术创造值得我们一睹其风采。
6、选出完全运用互文修辞方法的一项①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②秦时明月汉时关③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④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⑤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⑥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⑦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⑧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⑨烟笼寒水月笼沙A.①③④⑥⑦B.②③⑥⑧⑨C.①②⑤⑧⑨D.①②⑥⑦⑨7.选出下面几个话语情境中表述准确的一项A.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舍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陈太丘与友期》)B.“以自身的品性、资质和特定条件下的作为论,汉献帝在历代帝王中可算中上水平,如果按照大众对贤君的惯常定义,汉献帝也完全可以忝列其中。
”(某电视节目评价汉献帝)C.萧峰对段正淳说:“大理段王爷,令千金在此,你好好的管教吧!”说着携起阿紫的手,走到段正淳身前,轻轻将她推过去。
(小说《天龙八部》第四十一回)D.病人捧着一幅字画凑到大夫跟前:“区区草字,不成敬意,请您笑纳。
”“如此盛情,却之不恭,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以后要是再有困难,可以继续到府上来找我。
”大夫脸上堆满了笑容。
8.从我国古代诗歌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来看,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诗经》-→汉乐府民歌-→建安诗人-→李白-→白居易-→辛弃疾B.《诗经》-→汉乐府民歌-→建安诗人-→杜甫-→白居易-→陆游C.《楚辞》-→陶渊明-→李白-→苏轼-→陆游-→龚自珍D.屈原-→建安诗人-→李白-→李商隐-→苏轼-→辛弃疾-→龚自珍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屈原列传(有删改)》,完成9-12题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为楚怀王左徒。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离骚”者,犹离忧也。
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
令尹子兰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顷襄王怒而迁之。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
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
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9. 下列对文中加粗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B.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C.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D.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10.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左徒,是周朝楚国特有的官名,中原诸侯国无,职位仅次于令尹。
史记载春申君与屈原曾任左徒。
后人亦以左徒作为屈原的别称。
B.大夫,西周以后先秦诸侯国中,在国君之下由高到低设卿、士、大夫三级。
大夫世袭,有封地。
后世遂以大夫为一般任官职之称。
宋政和年间重订官阶时,在医官中别置“大夫”以下官阶,故今仍沿称医生为大夫。
C.令尹,是楚国在春秋战国时代的最高官衔,是掌握政治事务,发号施令的最高官,其执掌一国之国柄,身处上位,以率下民,对内主持国事,对外主持战争,总揽军政大权于一身。
令尹主要由楚国贵族当中的贤能来担任,且多为芈姓(熊氏、若敖氏、薳氏、屈氏、昭氏、景氏、彭氏)之族。
D.三闾,战国时楚国官名,屈原贬后任此职。
《史记·屈原列传》裴骃集解中说:“骃案《离骚序》曰:三闾之职,掌王族三姓,曰昭、屈、景。
原(屈原)序其谱属,率其贤良,以厉国士”。
可见三闾大夫是一种掌管三大姓的宗族事务之官。
11.下面对文章内容概括,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屈原与楚国的王族同姓。
他通晓治理国家的道理,熟悉外交应对辞令。
怀王让屈原制订法令,屈原的下属没写完,加上子兰的谗言,所以王怒而疏远了屈原.B.屈原痛心怀王听力不好,小人混淆黑白,使怀王看不明白,邪恶的小人妨碍国家,端方正直的君子则不为朝廷所容,所以忧愁苦闷,写下了《离骚》。
“离骚”,就是忧愁苦闷的意思.C.怀王在国内迷惑郑袖,在外被张仪欺骗,疏远屈原而信任上官大夫和令尹子兰,自己也被扣留死在秦国,被天下人耻笑。
这是不了解人的祸害。
D.面对渔夫的劝说,屈原表示宁可投入大江而葬身于江鱼的腹中。
也不会让自己高洁的品质去蒙受世俗的尘垢。
他在自投汨罗之前还写了《怀沙》赋。
1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2)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2分)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
(《氓》)(2)《离骚》中诗人被小人嫉妒、中伤:“,。
”(3)《离骚》中诗人忍受着委屈和责骂,抑郁难平:“,。
”(4)《离骚》中诗人的马走走跑跑又停下休息:“,。
”(5),。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短歌行》)(6),性本爱丘山。
,一去三十年。
(《归园田居》)四、诗歌阅读(12分)(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4-15题咏荆轲陶渊明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
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
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
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
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
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
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
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
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
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馀情。
14.下面关于诗歌的说法,表述不当的一项是A.从体裁来看,本诗属于古体诗,唐以前的《诗经》《离骚》《涉江采芙蓉》等都是这一类。
唐诗,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则为近体诗。
B.从题材来看,本诗属于咏史诗。
以历史典故为题材,表明自己的看法。
诗中的荆轲也是诗人猛志不衰,疾恶除暴、舍身济世之心的艺术折光。
C.从抒情方式来看,本诗的最后四句,是直接的抒情和评述,诗人一面惋惜其“奇功”不成,一面肯定其精神犹在,“既惜之,复慕之”。
D.从语言风格来看,朱熹说:“陶渊明诗,人皆说是平淡,据某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来不觉耳。
其露出本相者,是《咏荆轲》一篇。
15.下面关于诗歌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诗歌按照事件的经过,描写了出京、饮饯、登程、搏击几个场面,尤其着力于人物动作的刻画,塑造了一个大义凛然的除暴英雄形象。
B.易水饮饯的场景,诗歌通过环境气氛的渲染来烘托荆轲的精神面貌。
“悲筑”、“高声”、“哀风”、“寒波”相互激发,极其强烈地表达出“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的英雄主题。
C.“登车”六句写荆轲义无反顾,飞车入秦。
是他的决死之心与一往无前的气概,在行动上的具体表现。
其中“凌厉”二句运用写实的手法,展现荆轲迅逼秦廷的气势。
,把情节推向高潮,扣人心弦。
D.诗中以大量笔墨写出燕入秦,铺叙得排荡淋漓,“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