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起始课

合集下载

议论文教学第一课

议论文教学第一课


有了对榜样的思索,必然产生一定的行为效 果。回首既往,我中华民族的代代优秀儿女, 正是在思索之后挺身而出,仿效前贤,报效国 家,从而实现了个人抱负的。苏轼年少时,听 母亲讲东汉苏轼年少时,听母亲讲东汉名士范 滂故事,为其正直清廉所吸引,便在年轻的心 中植下了一棵榜样之树;孙中山先生青年时矢 志做第二个洪秀全,于是我们看到“鸿鹄再高 举,天地睹方圆",几十年间,他奔走呼号,屡 败屡战,使民主共和的理念深入人心……不正 是有了一批批思而后行的苏轼、孙中山们,民 族的文明才得以延续吗?

示范伦理的另一个潜在危险在于,虽然好榜样能 够触动我们的人性,但是坏榜样却往往更具诱惑力。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这样问道:如果不正义的人过 得比正义的人更幸福,那我们为什么还要成为一个正 义的人?这是一个让人挠头的问题:如果在现实的逻 辑里面道德楷模注定无法在世俗意义上获得成功,那 么最终的结果就是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相比坏榜样,好榜样有一个天然的弱点,好榜样 的树立和维护有如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败坏起来却 是一溃千里不可阻挡。这个学期结束不久,有学生告 诉我,考场上一位深受学生爱戴、平素里总是壮怀激 烈痛砭时弊的老师,在目睹作弊现象时不仅袖手旁观, 而且语带无奈地叹道:“你们这样我倒是没什么关系, 只是对不作弊的同学不公平。"这位学生说,那一刹 那有如“偶像的黄昏",第一反应是想把卷子糊在这 个老师的脸上。
• 事情虽然不算大,却令人揪心.可又有什么办法 呢? • 谁也没想到,今年以来情况居然发生了奇迹般 的转变,再没有人在这里乱倒垃圾了,周围也再找 不到一点儿脏物,墙上那条改换了多次的标语也不 见了. • 这是怎么回事?这和一个人有关,他住进了这栋 楼里.这是一个什么人,有这么大能耐?他不是政要, 不是名人,不是劳模,也不是哪里派来的卫生监督 员,他是一个年届花甲的普通老人,而且是个盲人. 自从他和老伴儿住来之后,每天早晨他要做的第一 件事,就是出门走30米去倒垃圾,奇怪的是,他总能 准确地把垃圾倒进垃圾箱.

议论文写作起始课——议论文写作三要素

议论文写作起始课——议论文写作三要素

议论文写作起始课——议论文写作三要素(一)文体综述【议论文】议论文又叫说理文,它是一种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

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以确定其观点正确或错误,树立或否定某种主张。

议论文分立论文和驳论文两类。

立论文从正面论述其观点的正确;驳论文对反面论点进行驳斥,从而确立其正确的观点。

【文体特点】1、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兼用其他表达方式。

(记叙只在交代事实论据时运用,且不求过分生动;或者在引出论题前记叙交代议论的背景和对象)2、以鲜明的态度表明观点或主张;3、用充分的材料证明其见解或主张。

【文体要求】1、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语言精练、论证合理,有严密的逻辑性。

2、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论点是灵魂,论据是血肉,论证是骨骼)论点——要证明什么论据——用什么来证明论证——怎样进行证明3、议论文的结构形式;引论————本论————结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二)文体体验【例子分析】——从段落看议论文特征例1:①人生需要尝试各种发展道路,并在实践中适时调整方向,才能走向成功。

②歌德用了差不多半生的精力学画无成,面对人生的不断碰壁,及时调整了人生目标,在文学道路上做出了一番成就。

③孙中山青年时悬壶行医,最后发现治一人并不能救社会,于是转而投身革命,终于成就了令世人敬佩的伟业。

④无数成功的例子告诉我们,成功者是在不断的实践中发现了成功的道路,并不是一开始就站到了正确的起点上。

⑤因此,我们不要盲目地相信自己的兴趣,不要绝对依赖自己的感觉,而要尽可能多地尝试各种各样的发展道路,与时俱进地调整自己的努力方向。

上段文字论点是语段结构是:(总分、总分总、分总)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辩证(正反)论证)小结:例2:①古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

读书的终极目的,是要把“死”书读活,让书发挥作用。

②“死”“活”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补充。

议论文入门课课件

议论文入门课课件
1.语段中心论点是哪句话?2.做为事实论据出现的是哪 句话?做为道理论据出现的是哪句话?3.请概括语段中 事实论据。
21
下面材料中不符合“自信”论据的是哪一项 C
A.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 B.深窥自己的心,而后发觉一切的奇迹在你自己。—— 培根 C.人要勇于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文天祥凭借一颗 丹心,在零丁洋里声声叹息。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发表以后,有人曾创造了一本 《百人驳相对论》,网罗了一批所谓名流对这一理论 进行声势浩大的反驳。可是爱因斯坦自信自己的理论 必然会取得胜利,对反驳不屑一顾,他说:“如果我 的理论是错的,一个反驳就够了,一百个零加起来还 是零。”他坚定了必胜的信念,坚持研究,终于使 “相对论”成为 20世纪的伟大理论,举世瞩目。
22
思考:读文章回答问题。
记得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的座右铭是“思考一切”。这句 话告诉我们,生活中需要思索。 翻开中外历史画卷,不难发现.大凡有过卓越成就的人,都 与“思索”结下不解之缘。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在牛顿提出了天 体运动方面的定律之后,经过自己反复思索和实验,终于创立了 震惊世界科坛的“狭义相对论”。爱迪生在试制电灯的过程中, 经受了上千次的失败,终于,他成功了。他的成功就是思索的结 晶。很难想象,他在每一次失败之后,停止了思索,而最终还能 发明电灯来造福人类。 《论语》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 学则殆。”可见,思索是何等的重要。
再说那春秋时的鲍叔牙,齐桓公欲任用他为相,但 他坚决辞让,说自己的才能不及管仲,并举荐管仲为相。 他的辞让,不仅让管仲免去了牢狱之灾,更让齐桓公得 到良才辅佐,得以逐鹿中原,成就霸业。 这是大让,鲍叔牙把万人争夺的职位拱手相让,胸 怀是何等宽广! 在“9· 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世贸中心大楼里 的人们尽管在慌张逃命,却仍然保持着谦让风度,谦让 变得有秩序,这为他们的撤离赢得了时间。让人最感动 的是有一位盲人,牵着一只导盲犬,居然在人们的谦让 和关照下一路畅通,顺利逃生,人们就像“泰坦尼克号” 下沉时一样有绅士风度,纷纷让这位盲人先走。

议论文写作第一课

议论文写作第一课

议论文写作第一课议论文写作指导(一)议论文的基本常识1、什么是议论文当我们了解生活中的某件事情、某个现象或某些问题时,总会形成自己的看法、主张和观点,把这些看法、主张和观点表达出来,并加以阐释、说明,就是议论;写成文章,就是议论文。

议论文是一种议论、说理的文章。

2、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论点:是作者对要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或主张,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一般可以有分论点。

论点应该鲜明、准确、概括,绝不可模棱两可,让人捉摸不定。

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

事实论据用事实来说话,而理论论据靠经典性取胜。

论据必须围绕中心论点,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

选用的事例与论点若不能保持一致,势必削弱说服力量。

论证:是议论文写作的重要一环,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使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

①论证的基本类型(论证方式)立论:立论从正面论述驳论:驳论从反面论述我们写议论文一般以立论为主。

②常用的论证方法a、例证法用典型事例作论据来证明论点运用例证法要注意对事例叙述的方法。

注意并列的几个事例的顺序,还要注意安排的详略,大家熟知的材料要略写,不熟知的要详写。

b、喻证法用比喻来说明道理的方法运用喻证法增强了作品论证的形象性。

运用喻证法要注意本体、喻体的相似性。

鲁迅的《拿来主义》中把文化遗产喻为一所大宅子,列举一个青年对待大宅子的态度来表达作者对文化遗产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形象、生动,给人们以很深的印象。

c、对比论证通过事物之间的正反对比,从而证实某个论点是正确的,或是错误的方法,就叫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三要素之间的关系:论点是解决“需要证明什么”论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论证是解决“怎样证明”议论文审题立意(论点的确立)1. 有明显体现题意的关键词句的材料——(方法)找寻关键,分析内涵。

怎样找到关键词句?①材料中议论性、总结性的词句②材料中反复出现的词句③人物之间的对话。

议论文写作第一课

议论文写作第一课

议论文写作第一课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议论文的概念及重要性。

2、掌握议论文的要素,基本了解议论文的特点。

3、了解议论文的论证基本方法。

4、通过实例来把握议论文写作积累的步骤。

教学重难点:把握议论文的要素,以及各要素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安排: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议论:看书\看电影\遇到奇闻怪事,心生感慨,需要通过议论表达出来议论文:报纸、电台的社论、评论工作中的讲话、报告司法上的起诉书、答辩状个人书信中的自己见解等有助于提高个人修养二、了解议论文1、什么是议论文?议论文是对一个事物或道理,加以论证说服或者提出一种见解的文章。

议论文的三要素——鲜明的论点,确凿的论据,严密的论证。

2、什么是论点?(1)论点:作者对某事物所持的观点和看法例如:认同或否定“失败乃成功之母”最喜欢爸爸或妈妈(2)要求:论点应该鲜明、准确、概括,绝不可模棱两可,让人捉摸不定。

论点的位置一般有四个:①文题如《改造我们的学习》《反对党八股》②开篇如《改造我们的学习》③文章中间如《拿来主义》《论积贮疏》④结尾如《过秦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3、什么是论据?(1)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使文章具有说服力。

(2)要求:1、围绕中心论点2、必须典型、新颖3、表述要精练、简要4、什么是论证?立论,从正面论述,是对一定的事件或总是从正面阐述见解和主张的论证方式驳论:从反面论述,是对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进行批驳论证的基本结构层次: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问题(怎么办)5、论证方法:引证法(道理论证):科学原理和名人言论,权威性,更有说服力例证法(举例论证):典型事例,事实胜于雄辩,因此用得最为普遍。

三、实例展示论点:失败乃成功之母引证法:引用名言警句来证明中心论点苦难是人生的老师。

(巴尔扎克)天才免不了有障碍,因为障碍才创造天才。

(罗曼"罗兰)平静的湖面,炼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列别捷夫)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议论文起始课

议论文起始课

灵之曲奏鸣出雄壮的旋律!
议论文阅读起始课
学习目标: 初步掌握议论文阅读知识 和方法
学习重点: 1.掌握议论文三要素 2.学会区分论题和论点 3.掌握四种论证方法
小莉的困惑:每天忙于温习功 课和写作业,课外阅读时间越来越 少,还要不要坚持课外阅读了呢?
讲道理
摆事实
了解议论文
什么是议论文?
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 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 阐明观点,发表看法的文章。
比喻论证;把思想行为的改变比作换衣服,生 动形象的论证了凡事都要与时俱进,不可墨守 成规。
请为下面语段补充两个事实论据
论挫折

挫折是一种磨练,是一所最好的大学。
面对耳聋,贝多芬顽强拼搏,发出“我要
扼住命运的咽喉”的呐喊,终成一代“乐
圣”;





……是挫折,使他们平静的理想之湖激荡
起壮美的浪花;是挫折,使他们和缓的心
1.举例论证:列举****事例,具体的论证了**** 观点, 增强文章说服力 。
2.道理论证: 引用了****名言,有力论证了***观点, 增强文章说服力 。
3.对比论证:通过****和****对比,突出论证了***观 点,增强文章说服力 ,给人以深刻印象。
4.比喻论证:将****比作****,生动形象的论证了*** 观点,使论证通俗易懂。
3.析方法
• ①举例论证:
列举确凿、充分、 有代表性的事例 证明论点。
• ③对比论证:
•拿正反两方面事实 或道理进行对比来证 明论点。
• ②道理论证:
•引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 或经典著作中的论述及人们公 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
• ④比喻论证:

高一议论文开课第一课

高一议论文开课第一课

思维方法的训练
要在立意上求新求优,必须进行思维方法的训练。一般来说,在立意上求
新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种是运用逆向思维,即将约定俗成、广为人知的老观点、老说法反过来
说,比如“近墨者未必黑”“名师未必出高徒”等等。这些与习惯思维截然相反
的论点往往能语出惊人,使读者耳目一新,印象深刻。 第二种是与时代结合,翻出新意,“老瓶装新酒”。如《勤俭节约与合理
还记得一年前的四月,在校礼堂聆听周国平先生演 讲的情景。我怀着一颗极为敬重的心,去感受一位写 出澄明而深刻文字的哲学家的思想。可结果很是失望, 我没触摸到他的深度思考,反而感受到了,会场中充 斥着的恶俗的商业味道。 没有人否认周国平先生是一位不平庸的哲学家,善 从哲学的高度辨析人生和世态。不能说他已变得平庸, 只是,毋庸置疑,在那个无法用哲学气息掩盖商业味 道的上午,在某种程度上他正在走向平庸。他自己很 清楚,他说:“成为一个职业作家本身就是一种堕落, 一种平庸。”但他无力拒绝。
——举历史事实为例
片段三
《三国演义》是一本人见人爱的小说,其中有 两个武艺高强、勇冠三军的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 的印象。一个是吕布,他先靠丁原,后却靠董卓 而杀丁原,投靠董卓后,又杀掉董卓投靠王允, 后来单干失败后,竟然想要投靠曹操,真是个没 有丝毫“诚信”的卑鄙小人,所以遭到了人们的 唾骂;另一个是关羽,自和刘备桃园结义后,一 心一意辅助刘备打天下,死而后已,可称为天下 第一“诚信”人,所以得到了万世敬仰。 (《“诚信”何处寻》)

中国在抗日战争中付出巨大的代价才取 得胜利,中国人民自然无法容忍这种倒行 逆施的行为。于是各地都掀起了声势壮大 的抗议和纪念活动。但近来这些纪念活动 在少数激进分子的鼓动下出现了打砸抢日 货商店的不理智举动。群众爱国的赤子之 心可以理解,但纪念并不是感情的挥霍, 非理性举动无益于解决问题。我国领导人 多次表达出严正立场,但同时并不去痛 苦最理性,也是最深刻的祭奠。

议论文的开头(示范课)详解课件

议论文的开头(示范课)详解课件

议论文开头的重要性
01
02
03
吸引读者注意力
一个好的开头能够引起读 者的兴趣,使他们对文章 产生好奇心,从而继续阅 读下去。
明确论点
开头部分应明确提出论点 ,使读者对文章的中心思 想有清晰的认识。
引导逻辑思路
开头应确立文章的逻辑框 架,为后续论述提供清晰 的脉络。
好的议论文开头的作用
激发情感共鸣
写作技巧。
强调议论文开头的重要性,提醒 学生在日常写作中多加练习。
THANKS
感谢观看
故事引入型
总结词
通过讲述一个简短的故事来引出论点。
详细描述
通过故事引发读者的兴趣,引导他们进入你的话题,这种方式能够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例如:“曾经有一位作 家,因为沉迷于阅读,被人们嘲笑为书呆子。然而,正是这位书呆子后来成为了一位著名的作家。这个故事告诉 我们,读书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
对比引入型
04
优秀议论文开头示例及点评
示例一:直接陈述观点型
总结词
开门见山,直截了当
详细描述
在文章开头直接阐述作者的观点,让读者迅速了解文章的主题和立 场。这种开头方式简洁明了,不绕弯子,能够迅速吸引读者的注意 力。
示例
“我认为,面对挫折,我们应该保持积极的心态。因为只有在面对挫 折时保持积极,我们才能更好地克服困难,实现自我成长。”
示例
“在当今社会,人们往往更注重外表和物质享受。然而, 真正的美丽并非来自外在的装饰,而是源于内心的修养和 品格。”
示例五:排比引用型
总结词
铺陈设势,增强语势
详细描述
在文章开头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连续引用多个相关的名言 警句或事例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这种开头方式能够增强文章 的说服力,使文章更有气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题就是“论的是什么”, 指议论的话题。
论点就是“证明什么”, 是作者对论述的问题所持 的见解与主张。
怎样确定论点:
论点的位置: 标题、开头、中间、结尾或归纳。
论点的表述: 判断句。(或肯定或否定)
找论据
• 事实 论 据
事例、史实、数据等
• 道 理 论据
被实践检验的真理、古今中外名家的论 述、格言、谚语以及自然和社会科学的原 理、概念、定律、公式等。
析方法
• 举例论证
• 道理论证 • 对比论证 • 比喻论证
议论的方法与作用
• 举例论证 增强文章说服力
议论的方法与作用
• 道理论证
具有权威性,论证有力
议论的方法与作用
• 对比论证
正反对比分明,突出强调论 点,给人印象深刻。
议论的方法与作用
• 比喻论证
可以把道理讲得通俗易懂, 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容易 使人接受。
④其实不仅是科学,在文学艺术上也是一样。狄更斯 曾说:“我决不相信,任何先天的或后天的才能,可以 无需坚定的长期苦干的品质而得到成功的。”巴尔扎克 说:“不息的劳动之为艺术法则,正如它之为生存法则 一样。” ⑤总之,人们的才能主要是由勤奋努力学习得来的。 马克思终身好学不倦,为了写《资本论》,花了四十年 的功夫阅读资料和摘写笔记。他在伦敦,每天到大英博 物院图书馆阅读,竟在座位前的地板上踩出一双脚印。 马克思是我们的光辉榜样,这双脚印深刻地说明:才能 来自勤奋学习。
走进议论文
了解议论文
对周围的人与事或所见所闻 表达自己的看法,就是议论。
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 文章就是议论文。
了解议论文
比较
记叙文 --------- 议论文
侧重叙述描写
使人有所感
侧重说理
使人有所信
了解议论文知识
议论文三要素: 论点、论据、论证
了解议论文知识 论点: 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 解和主张,论点是议论文的 灵魂。
议论文与生活
密切相关
初三该不该 举行篮球赛
观点与理由
初三应该举行篮球赛:
• 锻炼身体 • 劳逸结合 • 增加集体凝聚力、增进友谊、培养团 队精神,加强班级交流 • 培养竞争意识和拼搏精神。增强心理 素质 • 丰富校园生活
理由与论据 锻炼身体:
毛泽东爱游泳、贺龙爱打乒乓球。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 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国家教委:阳光体育运动
劳逸结合:
周恩来——擅长打兵乓球 布什—— 喜欢骑山地自行车 温家宝——喜好棒球 普京—— 柔道、游泳、滑雪和骑马 邓小平:搞好劳逸结合,不仅不会降 低,而且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丘吉尔;像雄狮一样奋斗和休息 列宁:休息是为了更好的工作.
增加集体凝聚力、增进友谊、培 养团队精神,加强班级交流
•普京:当我和别人练习柔道时, 好像和亲人在一起 •科比:篮球是五个人的运动。靠 集体的力量才能取胜。
初三不应该举行篮球赛
• 耽误宝贵时间 •初三时间紧(8个月)、任务重 •(七门中考)竞争激烈(普高升学 •比例低、重点高中更低) “一心不能二用” “学须静 也”
• 导致分心、浮躁 容易受伤,影响中 考 活动量过大,导致 疲劳
每年都有因运动受伤耽误中考者。 医学资料显示,运动量过大, 导致脑供血不足,影响学习
明结构
提出问题(引论) 基本结构: 分析问题(本论) 解决问题(结论)
纵式(层进式) 常见形式:
横式
逻辑性强
尝试议论文阅读方法
• 初读题目—→明论题
• 通读全文—→知论点 • 精读重点—→品语言
• 揣读探究—→析方法
标题
抓关键
中心句 首尾、过渡语段
①生而知之者是不存在的,“天才”也是不存在的。 人们的才能虽有差别,但主要来自于勤奋学习。 ②学习也是实践,不断地学习实践是人们获得才能 的基础和源泉。没有学不会的东西,问题在于你肯不肯 学,敢不敢学。 自幼养成勤奋学习的习惯,就会比一 般人早一些表现出有才能,人们却误认为是什么“天 才”,捧之为“神童”。其实,“天才”和“神童”的 才能主要也是后天获得的。当所谓“天才”和“神童”, 一旦被人们发现后,捧场、社交等等因素阻止了他们继 续勤奋学习,渐渐落后了,最后竟一事无成者,在历史 上是屡见不鲜的。反之,本来不是神童,由于坚持不懈 地奋发努力,而成为举—世闻名的科学家、发明家的却 大有人在。
解决“证明什么”的问题。
了解议论文知识 论据: 是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 或道理 。论据与论点之间 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
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
了解议论文知识 论证: 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 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 间的逻辑纽带。
解决“怎样证明”的问题。
怎样学好议论文?
明确论题和论点
论点与论题的区别:
1.才能来自勤奋学习 2.承上启下(或“引起下文”) 3.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 4.作者这样安排材料,从正反两方面对比论证,使 论证更有说服力。 5.强化中心论点;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更力口严 谨。 6.要求:所举事例必须有典型性,表述简明,意思 完整。 例如:宋代方仲永小时候天资聪明,“指物作诗立 就”,因为不注意后天学习,才能逐渐衰竭,终于成 了一个普通人。 7. 例如:(1)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 (2) 天才出于勤奋。
生命倒计时 才能来自勤奋学习
③牛顿、爱因斯坦、爱迪生都不是“神童”。牛顿终身勤奋学 习,很少在午夜两三点前睡觉,常常通宵达旦工作。爱因斯坦渎 中学的成绩并不好,考了两次大学才被录取,学习也不出众,毕 业后相当一段时间找不到工作,后来在瑞士伯尔尼专利局当了七 年职员。就是在这七年里,爱因斯坦在艰苦的条件下顽强地学习、 工作着,利用业余时间勾画出了相对诡的理论基础。发明家爱迪 生家境贫苦,只上了三个月的学,在班上成绩很差。但是他努力 自学,对于许多自己不懂的问题,总是以无比坚强的意志和毅力 刻苦钻研。为了研制灯泡和灯丝,他摘了4万页资料,试验过一 千六百多种矿物和六千多种植物。由于他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 比一般人的工作时间长得多,相当于延长了生命,所以当他七十 九岁时,他宣称自己已经是一百三十五岁的人了。任何人付出和 他们同样艰苦的努力,都能有这样、那样的贡献,都会获得一定 的才能。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文章第②段画线句子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3.文章运用的论证方法有哪些? 4.文章第②段论述了所谓“天才”“神童”的可悲后果 后,紧接着在第③段列举了牛顿等人勤学成才的事例。 简要分析作者这样安排材料的作用。 5.简要分析第⑤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6.文章第②段中说,所谓“天才”和“神童”由于不注 重后天的勤奋学习,“最后竟一事无成者,在历史上是 屡见不鲜的”。请你举出一个典型事例。 7.根据你的积累,写出两条关于“才能来自勤奋学习” 的名言警句。(限于选文以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