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
必修三 4.1长江流域为例教案

第四单元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主备课人:朱其琴【学习目标】1、以长江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的地理环境特征。
2、分析流域地理环境要素中,对区域发展的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
3、分析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4、掌握分析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重点、难点】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治理【学习方法】案例分析法,比较法,归纳法【教学内容】一、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1、长江概况长江源于唐古拉山各拉丹冬雪峰,干流流经11个省市,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合理,是中国第一大河。
2、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自然环境(1)地形:地形多种多样,既有高原、山地、丘陵,又有盆地和平原。
(2)气候:多数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但年降水量差异大,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3)水文特征:径流量居我国首位,长江干流横贯东西,支流呈南北辐射状,中下游河网稠密,湖泊密布,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千米。
自然资源(1)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探明矿种110种,占我国矿产总数的80%。
(2)水资源丰富:长江径流量全国最大,是南水北调的物质基础。
(3)水能资源丰富:长江流经我国三大阶梯,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全流域可开发的水能资源占全国可开发水能资源的40%,主要集中在长江上游地区。
(4)森林资源丰富。
我国的森林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三大林区,其中西南和东南两大林区有很大面积分布在长江流域,长江流域的木材蓄积量占全国木材蓄积量的1/3。
(5)旅游资源丰富。
二、长江流域的社会经济状况(1)经济发达长江流域在我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三大工业带中的沿长江工业带就分布在长江流域。
(2)经济发展快下游沿江两岸经济发展迅速,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的经济区,以武汉为中心的中游经济区,以重庆为中心的上游经济区,而其他地区经济发展则相对落后。
流域的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

开发条件
中游地区
1.平原面积广大;土地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 棉、油、肉类和水产品生产基地;
2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存在问题
洪涝问题严重。
整治措施
①退耕还湖,疏浚湖泊;②搞好分洪工程;③以水 土保持为中心,营造中游地区的防护林;④修建水 利工程
三、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
扬长
长江 流域
自然概况 社会经济概况
上中下游优 势的开发
可 持 续
存在问题的 治理
发 展 之
路
避短
三、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
(一)上游地区
重点开发任务: 水能资源
注意:三峡工程的首要任务是__防__洪__!
思考:长江三峡工程的建设有什么影 响?
三峡工程除具有防洪、发电、航运、供水、养殖、旅游等 综合效益外,对生态环境也会产生较大影响。 正面影响:①有效减轻洪水对中下游地区生态与环境的破 坏,改善中下游平原湖区人们的生存环境;
探究3:长江干流从上游到下游依次流经了 哪些行政区?
青海
西藏自治区
四川
云南
重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湖北 湖南
江 安
苏 徽
上海
江
西
探究3:长江干流从上游到下游依次流经了 哪些地形区?
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四川盆 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一、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一)长江流域自然环境
(1)地貌 :高原、山地 、平原、丘陵,千姿百态 (2)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3)水文:流量最大,河网稠密,河湖密布 (4)流域:面积广,干流横贯东西,支流辐射南北
长江第一课

题:
(1)写出图中数字所在的地形
a
区名称:
①____四_川__盆__地___ ②___云_贵__高__原__
a
③__东__南_丘__陵____ ④__青__藏__高_原___
(2)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长
江支流名称:
A____汉_江______ B__赣__江______
C___雅__砻__江____ D___湘__江______
自然景观
人文景观
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
上游
下游
中游
30°N
二、长江流域的自然资源
全流域
(1)水资源 (2)矿产资源 (3)水能资源 (4)森林资源 (5)旅游资源
中上游 上游 上游 全流域
现在我们来对号入座,说说上,中,下 游各自的资源优势。
•阅读教材P 78-79,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长江流域的经济活动主要集中 在哪些地区?
三、长江流域的社会经济概况
1、经济发达(有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和长江沿 岸工业带 ),经济发展不平衡,形成三大经济区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下游经济区
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游经济区
以重庆为中心的长江上游经济区 2、城市化水平高:上游地区城镇少,中下游地区城镇密度较大 3、航运发达
二、综合题
读 “长江水系图”完成下列各
青藏高原
四川盆地 长江中游平原
横断山区
东南丘陵
云贵高原
温带季风 气候
亚热带季 风气候
热带季 风气候
一、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
以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为主
地形
大部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雨热同期
气候
径流量大
流域面积广
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二单元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__以长江

必备知识·导学思练
一、流域开发的地理背景 1.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1)自然环境。
地貌
既有高原、山地、丘陵,又有_盆__地__和平原
气候
多属_亚__热__带__季__风__气候,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基础考点2 水利工程的评价 【研析考题】 例题 水利工程的评价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拉洛水利枢纽工程位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西部、雅鲁藏布江以南萨迦 县,是雅鲁藏布江右岸一级支流夏布曲干流上的控制性工程,库区海拔4 300 m, 库区淹没涉及拉洛乡8个行政村,居民迁移线下人口1 331人。夏布曲流域面积 5 417 km2,干流全长185 km。2016年9月30日,西藏水利发展史上投资最大的水 利工程——拉洛水利枢纽工程截流成功,进入大坝主体施工阶段。下面图1为 夏布曲流域示意图,图2为拉洛水利枢纽附近的降水、河流流量变化图。
【关联知识】 关联1 流域开发的整体性分析
关联2 河流流域开发方式及其内容 (1)水能资源的开发。 分析时可从开发条件(河流径流量大小、落差大小、结冰期长短、地形地质条 件是否适合开发),开发需求(本地区用电需求、经济发展程度、输电技术水平) 等方面入手。
(2)内河航运价值开发。 分析时可从影响航运的因素如径流量、水位季节变化、河道特点(宽、深)、 通航里程、地势起伏、干支流分布与水系的发达程度、通航时间长短(结冰期 有无、长短)、经济腹地的大小及其经济的发达程度、联运条件等方面入手。
答案:(1)①改善航运条件 防洪 ②发电 改善航运条件 土地开发 (防 洪)(注:填写顺序不分先后) (2)因为河流跨多个行政区,涉及水资源利用、航运、防洪、发电、土地利用等 多方面的利益,只有国家唯一授权机构才能协调各行政区、各部门的利益,并从 河流整体进行综合整治,以实现整治效益最大化。 (3)恢复河流的自然状态(自然河道、沿岸湿地等),扩展河道宽度,延长河流长度, 降低河流流速和洪水峰值;恢复河流生态系统,增加生物多样性;增强河流的自然 生产力和对污染的净化能力。
“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以长江流域为例

高地 中理
江苏省 镇江市 第一 中学 ( 1 0 1) 付 娟 江 苏省镇 江市 丹徒 区教 育局教 研室 ( 1 0 1) 王 明生 2 0 2 2 0 2
一
、
考 纲解读
的 、综 合 的 眼 光 看 待 地 理 问 题 ,建 立 流 域 分 析 的 模
六 、教 学 过程 【 情境导入 】
1 0
高中地理
有人把长江 比喻成一条巨龙 ,上海是龙头 ,重庆
是 龙 尾 。 今天 ,我 们 就 以 长 江 流域 为 例 来 探 讨 流 域 的
21 0 0年 第 1 2期 i
一
整耄
师 :那水能资源丰富与否又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三 、学情 分析
在学习本节 内容之前学生 已经掌握了区位 的分析 方法 ,所 以入手比较容易 ,再加上镇江市靠近长江 , 因而学生在 日常生活 中就有 了一定的感性认识 ,这些 对于学生学 习这部分 内容是有利 。但是学生对 问题的 综合分析能力较弱 ,因而提 出流域规划与发展 的主要 方 向,并探究其综合治理 的对策将是这部分教学的难
理由。 9 年 长 江 全 流 域性 洪 水 ,仅 湘 鄂赣 皖 四省 淹 没耕 8
地 2 .万 公 顷 , 受 灾 人 口2 1 万 人 , 死 亡 人 口1 2 人 。 39 3. 6 56
向。对流域的开发和治理都应遵循因地制宜 的原则 。
( 边讲 边进 行板 书 ) 要 分 析 长 江 流域 ,那 我 们 就先 来 了解 一 下 整 个 长 江 流 域 的 概 况 。 ( 灯 展 示 长 江 流域 地 形 图 、我 国 沿 幻
掌握 分 析 一 个流 域 的方 法 。因此 这 一 节 的 教 学 重点 放 在 流 域 分析 方 法 的 指 导 上 ,教 学 时可 以 以所 用版 本 教
第四单元第一节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四单元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基 础 自 主 梳 理
教 材 深 化 透 析
知 能 层 级 突 破
第一节 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 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
学 业 水 平 达 标
山东水浒书业有限公司·
优化方案教系列丛书
第四单元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山东水浒书业有限公司·
教 材 深 化 透 析
学 业 水 平 达 标
返回
优化方案教系列丛书
第四单元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基 础 自 主 梳 理
基础自主梳理 续第 发一 展节 流 域 以综 长合 江开 流发 域与 为可 例持
教 材 深 化 透 析
知能层级突破
学 业 水 平 达 标
学 业 水 平 达 标
返回
优化方案教系列丛书
第四单元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基 础 自 主 梳 理
知 能 层 级 突 破
2.自然资源 水资源 种类多 (1)__________ 丰富,矿产资源________, 储量大 _________。 水能 (2)______ 资源丰富,且分布集中,80%集 中在______地区。 上游 森林 (3)_______ 资源和旅游资源丰富。
知 能 层 级 突 破
学 业 水 平 达 标
教 材 深 化 透 析
(3) 水 文 : 长 江 水 量 居 我 国 首 位 , 中 下 游 河网稠密 _____________、湖泊密布。 南北 (4)流域:干流横贯我国东西,支流呈_____ 辐射状,流域面积____________平方千米。 180多万
山东水浒书业有限公司·
教 材 深 化 透 析
高中地理 必修三 第四单元 第一节 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第2课时)
小
结
一、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二、长江流域社会经济概况 三、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
1.有关长江流域发展工业有利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C、D )。(双选) A.长江上游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水电丰富,接近 全国商品粮基地 B.武汉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是铁路运输方便, 接近原料、燃料产地 C.上海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交通发达,科技力量 强,消费市场广大 D.攀枝花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是接近原料、燃 料产地和水电基地
水土流失 (3)长江上游地区最突出的问题是 区必须搞好 生态环境建设
,因此上游地 。
(4)长江中游地区最大的威胁是 洪水灾害 ,其自然原因是 ① 中游地区地势低平,水流缓慢,泥沙淤积,排水不畅 ; ② 降水多集中在春夏两季,平原湖区积水无法外排 。
重庆
三峡工程
宜昌
宜宾 (5)长江下游地区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水体和大气质量普遍下降 , 特别是以 为代表的水污染相当严重。 太湖
浦东新区
浦东新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市的一个副省级市辖区。全区 面积1210.41平方公里。 1990年中国政府作出浦东开发开放的决策,浦东新区成为上海 经济的引擎,也被誉为中国经济三个增长极之一。
(2)问题:
水体
和
大气
质量普遍下降。
(3)整治重点:综合治理 环境污染 。
长江三角洲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逐步淘汰或改造传统 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主要原因是 ( B、D )。(双选) A.交通位置优越 B.能源和原材料不足 C.传统工业产品市场需求较小 D.减少环境污染
2.读下面长江流域水系图,完成下列要求。
上海 武汉
重庆
(1)长江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段集中在 上游 ,主要是因为这一 河段的 落差 大,从地势阶梯上看是位于 。 第一级与第二级以及第二级与第三极阶梯交界处 重庆 (2)长江上游经济区以 (城市)为中心,下游以 武汉 (城市)为中心,中游以 (城市)为中心。 上海
2019_2020版高中地理第四单元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__以长江流域为例讲义
第一节 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一、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1.自然环境⎩⎪⎨⎪⎧地形:既有高原、山地、丘陵,又有盆地和平原气候:多数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年降 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水文:水量居我国首位,中下游河网稠密,湖泊密布流域:干流横贯我国东西,支流呈南北辐射状,流域 面积大2.自然资源⎩⎪⎨⎪⎧水资源与矿产资源丰富水能资源丰富森林资源和旅游资源丰富二、长江流域社会经济概况 1.经济发展快,形成三大经济区,上游:以重庆为中心,中游:以武汉为中心,下游:以上海为中心。
2.城市城市化水平高,宜宾以下河流两岸的城镇都很密集。
3.航运(1)干支流通过京杭运河与其他水系相连通,通航里程长。
(2)上游:重庆是最大港口;中游:武汉是最大港口;下游:南京是重要河港,上海是我国最大的港口。
三、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 1.上游地区(1)优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2)发展重点:水能资源的开发。
(3)三峡工程⎩⎪⎨⎪⎧位置: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西陵峡三斗坪综合效益:防洪、发电、航运、养殖、供水等(4)存在问题:自然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破坏。
(5)整治重点及措施 ①重点:生态环境建设。
②措施⎩⎪⎨⎪⎧加强长江防护林及水源涵养林的建设实行封山育林、育灌、育草的保护政策,对现有森林实行保护性经营与开发2.中游地区(1)优势:平原面积广大;土地肥沃;矿产资源丰富。
(2)开发重点:商品农业基地、制造业基地。
(3)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①问题:洪水灾害。
②原因⎩⎪⎨⎪⎧自然原因:地势低平,水流缓慢,泥沙淤积,排水不畅;降水多集中在春夏两季,使平原湖区积 水而无法外排入长江人为原因:破坏植被,水土流失加剧;围湖造田, 泥沙淤积,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功能减弱(4)整治重点及措施①重点:防治长江水患,整治江河湖泊。
②措施⎩⎪⎨⎪⎧严禁沿湖围垦,退耕还湖,疏浚湖泊搞好分洪工程以水土保持为中心,营造中游地区的防护林,综合开发和治理山区,并修建水利工程 3.下游地区(1)优势⎩⎪⎨⎪⎧以平原为主,河湖密布,气候温暖湿润,人口密集,利于农业发展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有利于与国内外建立广泛的经济联系(2)突出的环境问题:水体和大气的质量普遍下降。
2014届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配套文档】第十三单元第1讲 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
第1讲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2013·长沙模拟)“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回答1~2题。
1.若图示西南地区过度发展种植业,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是()。
A.湖泊萎缩,洪涝更加频繁B.土地荒漠化、盐碱化加剧C.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减小D.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入侵2.图中P湖周边耕地不足,人地关系矛盾尖锐,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①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②发展水产养殖和农产品加工工业③开发旅游资源,发展第三产业④修建电站,开发水能资源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第1题,图示区域属于洞庭湖流域,其西南地区为山地丘陵地形,若过度发展种植业将导致水土流失,洞庭湖因泥沙淤积蓄水量减小,加大了洪涝灾害的威胁。
第2题,洞庭湖地区应因地制宜发展水产养殖和利用周边农业资源优势发展农产品加工及旅游业。
答案 1.A 2.B黄河上游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水能资源丰富,被誉为我国水电建设中的“富矿”。
读图回答3~4题。
3.该河段进行梯级开发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①海拔高度大②河流流量大③水位季节变化大④河流落差大⑤水库移民较少A.②④B.①②C.③④D.④⑤4.河流上游的梯级开发对中下游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有()。
①减轻旱涝灾害威胁②增加年径流量③改善枯水期水质④提高地下水位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解析第3题,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因湟水、洮河汇入,水量大,位于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蕴藏丰富,有利于梯级开发。
第4题,河流上游梯级开发可在汛期蓄洪,枯水期补给下游河道。
答案 3.A 4.D(2013·黄冈模拟)读图,完成5~7题。
5.关于图中北部地区河网密布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区降水丰沛,属于湿润气候区B.该地区夏季降水集中,土质疏松,流水侵蚀严重C.该地区地势平坦,水流缓慢D.该地区气候寒冷,冰川作用强烈6.从图中水库分布看,修建水库的主要意义是() A.防洪B.发电C.养殖D.防治水土流失7.从图中的信息看,为保障种植业生产的稳定,需改良的自然因素是() A.地形B.气候C.水源D.土壤解析第5题,根据经纬度判断,图中北部地区为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该地区河网密布的成因是夏季降水集中,土质疏松,流水侵蚀严重。
第四单元第一节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学案:班级姓名学号第四单元第一节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一、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1、读图4-1-2(长江流域)说出长江干流上、中、下游的分界点,主要支流及其流经的主要省区,支流汇入干流河口附近的重要城市。
2、指图4-1-4(长江流域主要资源分布)找出长江流域重要的水利枢纽、水电站、矿产基地、林区的分布位置。
3、叙述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特点和自然资源优势。
二、长江流域的社会经济概况:1、读图4-1-5(长江流域经济分布),找出该流域:长江沿岸三大经济区:主要工业部门:主要工业中心:六大商品粮基地:一大商品棉基地:其他主要的农产品:2、读图4-1-6(长江主要港口分布及各河段通航能力)说明长江航运在我国内河航运中的地位,指出各河段的主要港口。
三、长江流域的开发整治:1、读图4-1-7(长江三峡),说出长江三峡、葛洲坝水利枢纽的位置。
2、说出长江上游地区发展的重点和三峡水利枢纽发挥的效益及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3、说说长江上游地区的环境问题及整治措施。
4、分析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原因。
5、分析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发达的优势条件。
6、分析造成长江洪灾的原因,提出防止长江水患的措施。
7、举例说明长江下游地区突出的环境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综合治理措施。
学习效果测评双基巩固一、选择题(第1-7题为单项选择题,第8-10题为双项选择题。
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1、长江上游流经的主要地形区是()A.鄱阳湖平原、洞庭湖平原B.青藏高原、四川盆地C.云贵高原、江淮平原D.珠江三角洲、黄土高原2、关于长江流域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B.都属于温带季风气候C.大多数属于高寒气候D.大多数地区雨热同期3、关于长江流域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长江上游水能资源、森林资源和物种资源丰富B.长江中游干支流流经平原地带,水能很少C.长江中游矿产、能源资源缺乏D.长江中下游地区煤炭资源丰富4、关于长江流域经济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以上海为中心的经济区是长江流域最发达的经济区B.以武汉为中心的经济区位于长江上游C.以重庆为中心的经济区轻工业发达D.以昆明为中心的经济区城市化水平在全国最高5、三峡工程的首要任务是()A.防洪B.发电C.航运D.养殖6、长江中游最主要的矿产资源是()A.石油B.天然气C.煤炭D.有色金属7、长江下游地区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A.土地荒漠化B.水土流失C.土壤盐碱化D.水体和大气污染8、长江上游多地质灾害的原因主要有()A.地形复杂、坡度大B.气候干旱,植被稀少C.人类不合理开发,破坏了植被D.寒潮、台风影响大9、造成长江洪灾的主要原因有()A.中游地势起伏大,水流急B.降水多集中在春秋两季C.植被破坏,流域内涵养水源能力下降D.因泥沙淤积,河床升高,湖泊面积变小10、长江中下游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主要有()A.地势低平,气候温暖湿润B.工农业基础好,交通便利C.石油资源丰富,水源充足D.能源短缺,劳动力价格低廉二、综合题11、读 “长江水系图”(图4-1-2),完成下列各题:(1)写出图中数码所在的地区名称: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2)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长江支流名称:A___________ B__________ C___________ D___________(3)写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城市名称:1___________ 2___________ 3___________ 4__________(4)图中a 是我国著名水利工程__________工程,它位于________省_______市境内的__ _______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加强环境保护
长江流域地区发展工农业的条件。
长江流域地区发展农业的条件: 有利:自然条件:地形平坦;气候温暖湿润; 水源充足;土壤肥沃。 社会经济条件: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 开发历史悠久,农业经验丰富 。 不利:位于东部季风区,旱涝灾害频繁。 长江流域发展工业的条件: 有利条件:①水资源、矿产及水能资源丰富;② 水陆交通便利;③劳动力丰富;④市场广阔;⑤ 经济发达,技术先进,工业协作条件好。 不利条件:对于下游地区,资源缺乏,尤其是能 源不足。
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以长江流域为例
毛泽东 词《水调歌头【游泳】》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 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 信步,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 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 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 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 殊。
自主探究(阅读课本76-82)
1.图4-1-2,找出长江主要的支流名称,上中下游 的划分界线,干流流经的主要地形区 2.分析长江流域 的自然环境特征(从地形、气候、 河流分析) 3.结合图4-1-4,分析长江流域的自然资源有哪些 4.归纳长江流域的各经济区的经济中心、经济水 平和城市化水平 5.分析长江上游开发的重点、遇到的问题、解决 措施
2.发电:缓解东部地区能源不足和减轻环境污染,酸雨危 害
3.泥沙沉积库区,减轻中下游泥沙淤积 4.削峰补枯,调节径流
思考:长江三峡工程的建设有什么影 响?
负面影响:主要集中在库区
1.水库蓄水淹没土地和库区文物
2.迁移库区移民
3.库区泥沙淤积
4.影响水生生物和珍稀动物的生存环境 5.影响三峡自然景观
下游:江阔水深
下游
宜昌 湖口
30°N 中游
中游:多支流,多曲流,多湖泊
探究3:长江干流从上游到下游依次流经了 哪些行政区?
青 海
安
江 苏
四 川 西藏自治区 重庆
湖 北
徽
江
上海
西
湖南 云南
探究3:长江干流从上游到下游依次流经了 哪些地形区?
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四川盆 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一、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一、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E 岷 嘉
洞 庭 湖
金 雅大 渡 陵 砻 江 河 沙 江 D C 江 江 乌 重庆 B 宜宾 江 a A
汉 F 江 b
湘 江
赣 c 江 鄱阳 湖
探究1:长江的主要支流及主要湖泊的名称?
探究2: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界线及各河段的 特征。 上游:多支流,多峡谷,富水能
上游
3.航运条件优越
长江航运发达的原因?
自然条件:①长江支流沟通南北,干流横贯东西 ,且 直通海洋 ,通航里程长。 ②中下游水流平稳,全年可通航。 经济条件:沿岸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客货运量大。
黄金水道
活动3:归纳总结长江流工农业发展的有利与不利条件
有利条件
中下游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自然 河网密布,水源充足 大多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 方面 雨,热量和水分充足 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 上游水能资源丰富 社会 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
开发条件
中游地区
1.平原面积广大;土地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 棉、油、肉类和水产品生产基地; 2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存在问题
洪涝问题严重。
整治措施
①退耕还湖,疏浚湖泊;②搞好分洪工程;③以水 土保持为中心,营造中游地区的防护林;④修建水 利工程
(三)下游地区
探究1:阅读教材,分析长江下游地区的开发条 件。
不利条件
中上游地区地表崎 岖,工农业受地形限 制,季风气候区洪涝 灾害频繁
经济 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农业开发历史 悠久 方面
航运价值高,沿岸港口众多,水陆交通 便利
资源分布与经济分 布不协调,上游经 济落后,水能和矿 产资源丰富;下游 经济发达,资源相 对缺乏
三、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
扬长
长江 流域 自然概况 上中下游优 势的开发 存在问题的 治理 可 持 续 发 展 之 路
地形复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 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
解决措施:搞好生态环境建设(两方面)
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效 益
防洪 正面效应 三峡 工程 的 效应 负面效应 发电 航运 移民安置问题 生态环境问题 名胜古迹问题 地理问题 综合效益
上游地区
开发条件
水能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是发展重点。
存在问题
(1)水资源 (2)矿产资源 (3)水能资源 (4)森林资源 (5)旅游资源
上游 全流域
森林资源
旅 游
九寨沟
黄山
二、长江流域社会经济概况
1. 经济发展较快, 形成三大经济区 2.城市化水平高
以上海为中心的下游经济区 以武汉为中心的中游经济区 以重庆为中心的上游经济区 金沙江流域城镇少 原因? 中下游城镇密度大 干流横贯东西,支流沟通南北 通航里程长 沿岸港口众多
社会经济概况
避短
三、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
(一)上游地区
重点开发任务: 水能资源
注意:三峡工程的首要任务是______! 防洪
思考:长江三峡工程的建设有什么影 响?
三峡工程除具有防洪、发电、航运、供水、养殖、旅游等 综合效益外,对生态环境也会产生较大影响。 正面影响:主要在中下游 1.防洪:有效减轻中下游洪水危害
(一)长江流域自然环境
(1)地貌 :高原、山地 、平原、丘陵,千姿百态
(2)气候 : 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年降水自 东南向西北递减
(3)水文: (4)流域:
流量最大,河网稠密,湖泊密布
面积广,干流横贯东西,支流辐射南北
一、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二)长江流域的自然资源
全流域 中游与上游 上游
(2)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金属矿产资源, 是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松嫩平原、 三江平原、 江淮地区、 太湖平原、 江汉平原、 成都平原、 洞庭湖平原、 鄱阳湖平原、 珠江三角洲
南疆绿洲区
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
黄淮平原
江汉平原
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
(二)中游地区 探究2:长江洪灾多发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①自然原因 a.地势低平,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泥沙淤积, 排水不畅; b.降水多集中春夏两季,湖区积水,排水不畅。 ②人为原因 a.破坏植被,陡坡开荒,水土流失加剧; b.围湖造田,湖泊萎缩,调节洪峰的功能消弱。 重要任务:防治长江水患,整治江河湖泊 治理措施:①退耕还湖,疏浚湖泊;②搞好分洪 工程;③营造中游地区的防护林;④上中游建水 库
(1)农业基础好,是鱼米之乡和丝绸之乡。 (2)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我国最大的 综合性工业基地。
(三)下游地区 探究2:阅读教材,分析长江下游地区突出的 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突出问题:水体和大气的质量普遍下降 重要任务:综合治理环境污染 治理措施: (1)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发 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
1.崩塌、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 2.水土流失严重,使长江中下游泥沙淤积,河床抬高, 洪水威胁加大
治理措施
①加强长江防护林和水源涵养林建设
②实行封山育林、育灌、育草,对现有森林实行保护性 的开发
(二)中游地区 探究1:阅读教材,分析长江中游地区发展工农业 的有利条件?
(1)平原面积广大,土地肥沃,气候温和 湿润,河网密布,水资源丰富,是我国重 要的商品粮、棉、油、肉类和水产品生产 基地。
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特点、自然资源的优 势及其社会经济发展概况。掌握长江流域不同河 段开发重点及不同河段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过程与方法:
通过图文资料分析案例,初步认识研究和规 划流域开发整治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 观和科学的发展观,树立因地制宜、促进区域可 持续发展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