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也二阶段
什么叫物理化学(学科概念)

八、课程的基本内容
物理化学的内容非常广泛,有些分支实际上已 发展成为独立的学科。例如:化学热力学、 反应动力学、胶体化学、表面化学、电化学 等等。本课程只把它们作为某些章节进行初 步介绍。
上册中主要侧重于化学热力学,包括热力学 三大定律,以及在溶液、相变平衡、化学平 衡中的应用,还有统计热力学。
原反应伴随着电流的产生;
双原子分子分解反应发生的必要条件是:
两个原子之间的 振动能 超过一定限度时,
化学键才能断裂;
两种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通常必须经
过两种物质分子之间的 碰撞 才能发生。
这种例子还很多,化学现象和物理现象
总是紧密地联系着的。
“物理化学” 定 义
物理化学是研究化学现象和物理现象之
热力学发展至今已比较成熟,整个体系
的逻辑性很强,因此各章的内容承前启
后联系紧密。希望同学们在学习时一开
始就注意及时理解和消化。
其次,为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公式的正
确运用,还有一定量的习题,希望大家
独立思考加以完成
绪 论
一、什么叫物理化学(学科概念)
科学研究领域的区分,主要是根据研究
对象的特殊性来确定的。物理化学的研 究对象是化学现象中的某些普遍规律, 属于化学学科范畴。
从哲学高度看,任何较高级(复杂)的运
动形式都包含相对较低级(简单)的运动 形式。在物理、化学、生物、社会运动形 式中,后者总是包含前者,即任何的化学
2. 化学反应进行的速度和机理
化学反应的速度有多快,反应过程究竟
是如何进行的(即反应的机理),外界 条件(如浓度、温度、催化剂等)对反
应速度、机理有何影响,如何控制反应
的进行(快、慢控制)。
关于物理化学的学习计划

关于物理化学的学习计划为了更深入地了解物理化学的知识,我制定了以下学习计划。
希望通过系统性的学习和实践,能够在这一领域取得更深的理解和能力提升。
第一阶段:基础知识的学习在这一阶段,我打算系统地学习物理化学的基础知识,包括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概念和基础方程式。
我将会阅读相关的教材和学术文献,梳理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包括分子结构、热力学、动力学、表面现象等内容。
我计划每天至少花费2个小时来学习这些知识,并且在学习过程中,会制定自己的笔记,以便更好地消化和理解知识。
第二阶段:实验技能的提升在这一阶段,我将会积极地参与实验课,并且尝试设计和实施一些物理化学实验。
我打算每周至少参与一次实验课,并且在实验课结束后,会花费一些时间来总结和分析实验结果。
此外,我还会主动地向老师请教,学习实验设计和操作的技巧,并且积极参与科研项目,以提升实验技能。
第三阶段:科研项目的参与在这一阶段,我将会积极地参与物理化学领域的科研项目,争取在实际的项目中积累经验和知识。
我计划拜访一些知名的物理化学实验室,争取获得实习和科研的机会,并且参与一些大型的科研项目。
此外,我还会积极地参与学术交流和讨论,以拓宽自己的学术视野,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和成果。
第四阶段:综合运用与实践在这一阶段,我将会综合运用物理化学的知识和技能,参与一些实际问题的解决。
我计划参加一些物理化学相关的竞赛和比赛,以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并且尝试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此外,我还会积极地应用物理化学的知识和技能,参与一些商业和工程项目,以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总结:通过以上的学习计划,我希望能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物理化学的知识和技能,并且积极地参与实践,提升自己的能力。
我相信,通过持之以恒的学习和实践,我一定能够在物理化学领域取得更深的理解和更好的成绩。
同时,我也希望将来能够应用物理化学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化学的交叉学科-资料

绿色化学的核心内容之二,其内涵主要体 现在五个“R”上:第一是Reduction一一 “减量”,即减少“三废”排放;第二是 Reuse——“重复使用”,诸如化学工业过 程中的催化剂、载体等,这是降低成本和 减废的需要;
第三是Recycling——“回收”,可以有效实 现“省资源、少污染、减成本”的要求; 第四是Regeneration——“再生”,即变废 为宝,节省资源、能源,减少污染的有效 途径;第五是Rejection ——“拒用”,指对 一些无法替代,又无法回收、再生和重复 使用的,有毒副作用及污染作用明显的原 料,拒绝在化学过程中使用。
(4)设计具有高使用效益低环境毒性的化学产品。 (5)尽量不用溶剂等辅助物质,不得已使用时它们必须 是无害的。
(6)生产过程应该在温和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而且能 耗最低。
(7)尽量采用可再生的原料,特别是用生 物质代替石油和煤等矿物原料。
(8)尽量减少副产品。 (9)使用高选择性的催化剂。 (10)化学产品在使用完后能降解成无害 的物质并且能进入自然生态循环。
随着科学的迅速发展和各门学科之间的相 互渗透,物理化学与物理学、无机化学、 有机化学在内容上存在着难以准确划分的 界限,从而不断地产生新的分支学科,例 如物理有机化学、生物物理化学、化学物 理等。物理化学还与许多非化学的学科有 着密切的联系,例如冶金学中的物理冶金 实际上就是金属物理化学。
一般公认的物理化学的研究内容大致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化学体系的宏观平衡性质 以热力学的三个基本定律为理
绿色化学涉及有机合成、催化、生物化学、 分析化学等学科,内容广泛。绿色化学的最 大特点是在始端就采用预防污染的科学手 段,因而过程和终端均为零排放或零污染。 世界上很多国家已把“化学的绿色化”作 为新世纪化学进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大学二年级化学物理化学基础

大学二年级化学物理化学基础化学物理化学是指将物理学和化学相结合的学科,它研究的是物质的基本性质、变化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大学二年级的化学物理化学基础课程是为了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化学物理化学知识基础,为之后的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按照化学物理化学课程的内容顺序,系统地介绍该课程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物质的组成和结构这一章主要介绍了物质的基本概念及其组成要素。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物质的组成部分,包括原子、分子和离子。
其次,我们需要学习如何描述和表示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比如化学式、分子式、晶体结构等。
最后,我们应该掌握物质的基本性质,如分子运动、物质的物态变化等。
第二章:物质的能量变化这一章主要介绍了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发生的能量变化。
我们需要学习能量的基本概念,如内能、焓等,并学习如何计算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此外,我们还需要了解热力学定律,如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以理解化学反应的方向性和限制。
第三章:化学平衡这一章主要介绍了化学反应的平衡态。
我们需要学习平衡态的定义、表示和计算,并了解化学平衡的基本原理,如平衡常数、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等。
此外,我们还需了解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并学习如何利用平衡常数计算化学反应的平衡浓度。
第四章:化学动力学这一章主要介绍了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机理。
我们需要学习速率方程的基本概念,并学习如何根据实验数据确定速率方程。
此外,我们还需了解反应速率与浓度的关系、活化能等基本概念,并学习如何利用速率方程计算反应速率和反应机理。
第五章:电化学这一章主要介绍了化学反应中的电子转移过程。
我们需要学习电化学基本概念,如电极、电解质、电位等,并了解电化学反应的原理和特点。
此外,我们还需了解电化学反应的动力学和热力学,并学习如何利用电化学方法制备和分析物质。
第六章:化学热力学这一章主要介绍了化学反应的热力学性质。
我们需要学习热力学基本概念,如焓、熵、自由能等,并了解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定律和热力学计算方法。
化学专业大学四年学习计划

化学专业大学四年学习计划第一年:第一年是大学化学专业学习的起点,通过了解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加深对化学专业的理解。
该年级主要学习基础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等基础课程,同时学习数学、物理等辅助科目。
以下是我第一年学习的具体安排。
1. 基础化学:首先要学习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实验技能。
2. 有机化学:学习有机物的基本结构和性质,以及有机合成的基本原理。
3. 无机化学:学习无机化合物的性质和特点,以及无机合成的方法。
4. 物理化学:学习化学热力学、动力学、量子化学等基本理论。
5. 数学:学习微积分、线性代数等数学课程,为后续高等化学课程打下基础。
6. 实验课:学习化学实验技能和操作方法,进行一些基础实验。
第二年:第二年是深入学习化学专业课程的阶段,主要是对化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学习。
此时将开始学习有机化学、分析化学、无机化学等专业课程,并且也开始接触一些科研方向的专业知识。
以下是我第二年学习的具体安排。
1. 有机化学:学习有机合成、有机反应机理等更深入的知识。
2. 分析化学:学习分析方法和仪器,掌握分析样品的方法和技巧。
3. 物理化学:继续学习化学动力学、电化学等专业知识。
4. 专业实验:进行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化学实验,培养实验技能和科研意识。
5. 选修课:可以根据个人兴趣选择一些与化学相关的选修课程,如材料化学、环境化学等。
第三年:第三年是化学专业学生开始进行科研训练和课题设计的阶段,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
以下是我第三年学习的具体安排。
1. 专业课程:根据兴趣选择相应的专业课程,深入研究所选领域的专业知识。
2. 科研实习:申请实验室实习,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学习科研方法和技能。
3. 课题设计: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进行设计,进行课题立项和方案制定。
4. 实验室管理:学习实验室管理和安全知识,学会合理使用实验设备和化学药品。
5. 选修课程:可以继续选择一些涉及化学前沿知识的选修课程,如生物化学、有机合成等。
食品物理化学发展史

食品化学发展史
食品化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时间不长,它的起源虽可追溯到远古时代,但与食品化学相关的研究和报道则始于18世纪末期。
这个时期,一些化学家、植物学家等开始以食物为对象,从中分离某些成分。
夏延斌、杨瑞金等学者根据国内外文献将食品化学的发展归纳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天然动植物特征成分的分离与分析阶段。
该时期是在化学学科发展的基础上,化学家应用有关分离与分析食物的理论与手段,对很多食物特征成分如乳糖、柠檬酸、苹果酸和酒石酸等进行了大量研究,积累了许多零散的有关食物成分的分析资料。
第二阶段,19世纪早期,食品化学在农业化学发展的过程中得到了不断充实,开始在欧洲占据重要地位,体现在建立了专门的化学研究实验室,创立了新的化学研究杂志。
与此同时,食品中的掺假日益严重,检测食品杂质的要求成为了食品化学发展的一个主要推动力。
第三阶段,19世纪中期英国的Arthur Hill Hassall 绘制了显示纯净食品材料和参杂食品材料的微观形象的示意图,将食品的微观分析提高至一个重要地位。
1871年Jean Baptis M.D.M提出一种观点:仅由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组成的膳食不足以维持人类的生命。
人类对自身营养状况及食品摄入的关注,进一步推动食品化学的发展。
20世纪前半期,食品中多数成分被逐渐揭示,食品化学的文献也日益增多,到了20世纪中期,食品化学就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近代化学发展史
近代化学发展史引言近代化学发展史是指从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化学科学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历史阶段。
这一时期,化学领域涌现了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和重要的发现,推动了化学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第一阶段:化学元素与化合物的研究在近代化学发展史的第一阶段,科学家们开始对化学元素和化合物进行深入研究。
其中最重要的突破之一是达尔文提出的化学元素周期表,该表通过对元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系统观察和分类,揭示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
这为后来的元素研究和化学反应的解释提供了重要基础。
在这一阶段,科学家们还对化合物的成分和性质进行了深入研究。
例如,德国化学家弗里德里希·维勒首次提出了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并通过实验证实了化学反应是以原子为单位进行的。
这一发现不仅为化学反应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也为化学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的发展在近代化学发展史的第二阶段,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开始分别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各自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有机化学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德国化学家弗里德里希·凯库勒的工作。
他首次提出了有机化合物由碳原子构成的理论,并通过实验证实了这一理论的正确性。
随后,科学家们陆续发现了许多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推动了有机化学的迅速发展。
这一阶段最重要的发现之一是德国化学家奥古斯特·凯库勒发现的苯环结构,这为有机化学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
与此同时,无机化学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瑞典化学家斯韦登堡发现了铁、镍和钴等重要的过渡金属元素,并提出了过渡金属离子的配位化学理论。
这一理论不仅揭示了金属离子与配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为催化剂的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第三阶段:物理化学的崛起近代化学发展史的第三阶段标志着物理化学学科的崛起。
在这一阶段,化学与物理学的交叉研究得到了广泛开展,许多重要的物理化学原理也被提出。
其中,热力学是物理化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瑞士化学家雅克·威尔奇在19世纪中叶提出了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揭示了能量守恒和熵增原理。
高一物理化学知识点
高一物理化学知识点高一学生是物理化学知识的初步接触阶段,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点,将为他们未来深入学习提供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从物理和化学两方面,介绍一些高一学年的物理化学知识点。
一、物理知识点1. 力学:高一物理的重点是力学。
在力学中,学生需要了解牛顿力学的基本原理,包括牛顿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
此外,学生还需要学习如何计算物体的速度、加速度和力的大小等概念。
2. 热学:热学是高一物理中的另一个重要部分。
学生需要了解温度、热量和热平衡的基本概念,并学习如何测量温度和热量的方法。
此外,学生还需要学习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等热传递方式。
3. 光学:光学是物理学中的重要分支,也是高一物理的内容之一。
学生需要了解光的传播、折射、反射和色散等基本概念,并学习如何运用光的知识解释光的现象,比如镜子和透镜的成像原理等。
二、化学知识点1. 基础概念:化学的基础概念包括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等方面。
学生需要了解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区别,以及物质变化的原理。
此外,学生还需要学习化学符号和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
2.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化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需要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组织结构、元素的周期性规律和元素的分类等内容。
此外,学生还需要学习如何利用元素周期表预测元素的化学性质。
3. 反应与平衡:高一化学中学习了化学反应和化学平衡的基本概念。
学生需要了解化学反应的类型,比如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以及如何进行化学方程式的平衡。
此外,学生还需要学习如何计算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
三、物理和化学的联系物理和化学是密切相关的学科,在高一学年中,学生需要了解二者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1. 物理与化学的实验:物理和化学的实验都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
通过实验,学生不仅可以观察物理和化学现象,而且能够掌握实验操作技巧,加深对物质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理解。
2. 物理与化学的交叉应用:物理和化学的知识常常在实际应用中发生交叉。
物理化学教案(3000字)
物理化学教案新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物理化学教研室刘月娥第十一章化学动力学基础(一)11.1 化学动力学的任务和目的一、化学动力学与热力学的关系热力学:研究反应进行的方向和最大限度以及外界条件对平衡的影响,即研究物质变化的可能性。
动力学:研究反应进行的速率和反应的历程(机理),即研究如何把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
如:298k时??gh2 + 1/2o2 = h2o(l) rm = -237.2 kj/mol ka = 3.79?1041 ?naoh + hcl = nacl + h2o ?rgm = -79.9 kj/mol ka =1.01?1014??化学平衡和反应速率相关联,但限于人们的认识水平,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量方法将其联系起来,还须分别进行研究。
二、化学动力学的任务和目的1. 1.研究各种因素,包括浓度、温度、催化剂、溶剂、光照等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 2.揭示化学反应如何进行的机理,研究物质的结构与反应性能的关系,了解反应历程可帮助了解有关物质结构的知识;3. 3.目的是为了能控制反应的进行,使反应按人们所希望的速率进行并得到所希望的产品。
三、化学动力学的发展简史第一阶段:宏观动力学阶段(十九世纪后半叶)主要成就:质量作用定律和阿累尼乌斯公式的确立,提出了活化能的概念。
但由于测试手段低,只能研究总包反应过渡阶段:宏观向微观过渡阶段(二十世纪前叶)主要成就:链反应(燃烧反应、有机物分解、烯烃的聚合);反应历程中有自由基存在;总包反应由许多基元反应组成。
链反应的发现使化学动力学的研究从总包反应深入到基元反应,实现了从宏观向微观的过渡。
第二阶段:微观动力学阶段(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主要成就:碰撞理论,过渡态理论分子束和激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产生分子反应动态学(或分子态反应动力学)我国物理化学家李远哲(美籍华人)由于在交叉分子束方法的研究上作出杰出的贡献,与美国科学家赫希巴赫同时获得1986年诺贝尔化学奖。
大学物理化学学习计划
大学物理化学学习计划大学物理化学学习计划的制定对于每一位物理化学专业的学生来说都至关重要。
在大学阶段,物理化学作为学科的核心,为学生提供了深入理解自然界中物质和能量相互关系的机会。
本文将为大学物理化学学习计划提供一个详细的指导方案。
一、学科简介物理化学结合了物理学和化学两个学科的概念和理论知识,旨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物质与能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物理化学的学习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逻辑思维能力,还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化学领域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习目标1.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理解物质与能量之间的关系;2.具备实验技能,能够设计和进行物理化学实验,并准确地分析和解释实验结果;3.培养科学研究能力,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物理化学问题;4.了解物理化学的最新研究进展,拓宽科学视野。
三、学习内容1.物理化学基础知识首先,需要学习物理化学的基础知识,包括量子力学、热力学、动力学、电化学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通过系统学习,掌握这些基础知识,为后续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
2.实验技能物理化学实验是理论学习的重要补充。
学生应参与实验课程,学习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
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实验仪器的使用和实验结果的分析解释能力,培养实验设计和实验数据处理的能力。
3.科学研究在大学物理化学学习中,要注重培养科学研究能力。
学生可以逐渐参与科学研究项目,积累科研经验。
阅读物理化学领域的研究文献,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拓宽科学视野,同时培养自己的科学写作能力。
四、学习方法和策略1.精读教材针对物理化学知识的庞大性质,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取精读教材的方法,理解每一个概念和公式的含义。
可以通过划重点、记笔记等方式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2.参与讨论与互动物理化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应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讨论,与同学们一起探讨问题,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思维能力。
通过与同学们互动,相互促进学习成果的共同提高。
3.实践训练物理化学需要多做题目,通过练习来提高解题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选题(共10道题)
收起
1.(
2.5分)在极化曲线的测定中,参比电极的作用是
∙A、与待测电极构成闭合回路,使电流通过电解池
∙B、作为理想的极化电极
∙C、具有较小的交换电流密度和良好的电势稳定性
∙D、近似为理想不极化电极,与被测电极构成可逆原电池
我的答案:D此题得分:2.5分
2.(2.5分)化学反应若严格遵循体系的“摩尔吉布斯自由能-反应进度”的曲线进行,则该反应最终处于
∙A、曲线的最低点
∙B、最低点与起点或终点之间的某一侧
∙C、曲线上的每一点
∙D、曲线以外某点进行着热力学可逆过程
我的答案:A此题得分:2.5分
3.(2.5分)恒温下,在反应2NO2(g) = N2O4(g) 达到平衡后的体系中加入惰性气体,则
∙A、平衡向右移动
∙B、平衡向左移动
∙C、条件不充分,无法判断
∙D、平衡不移动
我的答案:C此题得分:2.5分
4.(2.5分)在某温度下,一密闭的刚性容器中的PCl5(g) 达到分解平衡,若往此容器中充入N2(g)使体系压力增大二倍(此时体系仍可按理想气体处理),则PCl5(g) 的离解度将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视温度而定
我的答案:C此题得分:2.5分
5.(2.5分)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H2(g) +S(s) =H2S(s) ①k1 S(s) +O2(g) = SO2(g) ②k2 则反应H2(g) +SO2(g) = O2(g) +H2S(g) 的平衡常数为
∙A、k1+k2
∙B、k1-k2
∙C、k1*k2
∙D、k1/k2
我的答案:D此题得分:2.5分
6.(2.5分)下列电池中,哪个电池反应不可逆
∙A、Zn|Zn2+||Cu2+| Cu
∙B、Zn|H2SO4| Cu
∙C、Pt,H2(g)| HCl(aq)| AgCl,Ag
∙D、Pb,PbSO4| H2SO4| PbSO4,PbO2
我的答案:B此题得分:2.5分
7.(2.5分)对于甘汞电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电极反应为Hg22++2e→Hg
∙B、属于第一类电极
∙C、对阴离子可逆,电极电势较稳定
∙D、电极电势为φ(Hg2Cl2) = φθ(Hg2Cl2) +(Rt/2F)lna(Cl-)
我的答案:C此题得分:2.5分
8.(2.5分)25℃时电池反应H2(g) +1/2O2(g) = H2O(l) 对应的电池标准电动势为E1,则反应2H
O(l) = 2H2(g) +O2(g) 所对应的电池的标准电动势E2是:
2
∙A、E2= -2E1
∙B、E2= 2E1
∙C、E2= -E1
∙D、E2= E1
我的答案:C此题得分:2.5分
9.(2.5分)下列反应AgCl(s) +I-→AgI(s) +Cl-其可逆电池表达式为
∙A、AgI(s)|I-| Cl-|AgCl(s)
∙B、AgI(s)|I-||Cl-|AgCl(s)
∙C、Ag(s),AgCl(s)|Cl-|| I-|AgI(s),Ag(s)
∙D、Ag(s),AgI(s)|I-||Cl-|AgCl(s),Ag(s)
我的答案:D此题得分:2.5分
10.(2.5分)可以直接用来求Ag2SO4的溶度积的电池是
∙A、Pt|H2(p)|H2SO4(a)| Ag2SO4(s)|Ag
∙B、Ag|AgNO3(a)||K2SO4(a)|PbSO4(s),Pb(s)
∙C、Ag(s),Ag2SO4(s)|K2SO4(a)||HCl(a)|AgCl(s),Ag(s)
∙D、Ag|AgNO3(a)||H2SO4(a)|Ag2SO4(s),Ag(s)
我的答案:D此题得分:2.5分
判断题(共30道题)
收起
11.(2.5分)溶液的电导是各种离子电导的总和。
∙正确
∙错误
我的答案:正确此题得分:2.5分
12.(2.5分)无限稀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可以看成是正、负离子无限稀摩尔电导率之和,这一规律只适用于弱电解质。
∙正确
∙错误
我的答案:错误此题得分:2.5分
13.(2.5分)恒温、恒压下,ΔG > 0的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正确
∙错误
我的答案:错误此题得分:2.5分
14.(2.5分)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一种装置,两个电极和电解质是电池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正确
∙错误
我的答案:正确此题得分:2.5分
15.(2.5分)可逆电池特性的是电池放电与充电过程电流无限小
∙正确
∙错误
我的答案:正确此题得分:2.5分
16.(2.5分)可逆电池特性的是电池的工作过程肯定为热力学可逆过程
∙正确
∙错误
我的答案:正确此题得分:2.5分
17.(2.5分)可逆电池特性的是电池内的化学反应在正逆方向彼此相反
∙正确
∙错误
我的答案:正确此题得分:2.5分
18.(2.5分)丹尼尔电池(铜—锌电池)在放电和充电时锌电极分别称为负极和阴极
∙正确
∙错误
我的答案:正确此题得分:2.5分
19.(2.5分)韦斯登(Weston)标准电池温度系数小
∙正确
∙错误
我的答案:正确此题得分:2.5分
20.(2.5分)韦斯登(Weston)标准电池为可逆电池
∙正确
∙错误
我的答案:正确此题得分:2.5分
21.(2.5分)标准平衡常数的数值不仅与方程式的写法有关,而且还与标准态的选择有关。
∙正确
∙错误
我的答案:正确此题得分:2.5分
22.(2.5分)韦斯登(Weston)标准电池电池电动势保持长期稳定不变
∙正确
∙错误
我的答案:正确此题得分:2.5分
23.(2.5分)因为标准氢电极使用很麻烦,所以采用在定温下具有稳定电极电势的甘汞电极作为二级标准电极。
∙正确
∙错误
我的答案:正确此题得分:2.5分
24.(2.5分)用镀铂黑的铂片插入氢离子活度为1的溶液中,组成的电极为标准氢电极。
∙正确
∙错误
我的答案:错误此题得分:2.5分
25.(2.5分)盐桥的作用是沟通电路并把液接电势降低到可以忽略不计。
∙正确
∙错误
我的答案:正确此题得分:2.5分
26.(2.5分)对于电池Zn|ZnSO4(aq)||AgNO3(aq)|Ag,其中的盐桥可以用饱和KCl溶液。
∙正确
∙错误
我的答案:错误此题得分:2.5分
27.(2.5分)电解是把电能转化成化学能的过程。
∙正确
∙错误
我的答案:正确此题得分:2.5分
28.(2.5分)电极极化时,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加,阳极电位越来越正,阴极电位越来越负。
∙正确
∙错误
我的答案:正确此题得分:2.5分
29.(2.5分)在极化曲线的测定中,参比电极的作用是与待测电极构成闭合回路,使电流通过电解池
∙正确
∙错误
我的答案:错误此题得分:2.5分
30.(2.5分)极化和过电位是同一个概念
∙正确
∙错误
我的答案:错误此题得分:2.5分
31.(2.5分)电化学中用电流密度i来表示电极反应速率。
∙正确
∙错误
我的答案:正确此题得分:2.5分
32.(2.5分)标准平衡常数仅是温度的函数
∙正确
∙错误
我的答案:正确此题得分:2.5分
33.(2.5分)用Pt电极电解CuCl2水溶液,阳极上放出Cl2
∙正确
∙错误
我的答案:正确此题得分:2.5分
34.(2.5分)放热反应2NO(g) +O2(g) = 2NO2(g) 达平衡后,若分别采取①增加压力;②减少N O2的分压;③增加O2分压能使平衡向产物方向移动
∙正确
∙错误
我的答案:正确此题得分:2.5分
35.(2.5分)恒温下,在反应2NO2(g) = N2O4(g) 达到平衡后的体系中加入惰性气体,则平衡不移动。
∙正确
∙错误
我的答案:错误此题得分:2.5分
36.(2.5分)一个已达平衡的化学反应,只有当标准平衡常数改变时,平衡才会移动
∙正确
∙错误
我的答案:错误此题得分:2.5分
37.(2.5分)溶液是电中性的,正、负离子所带电量相等,所以正、负离子的迁移数也相等。
∙正确
∙错误
我的答案:错误此题得分:2.5分
38.(2.5分)无论在原电池还是在电解池中,离子在电场的作用下总是作定向移动,阴离子移向阳极(不一定是正极),阳离子移向阴极(不一定是负极)。
∙正确
∙错误
我的答案:正确此题得分:2.5分
39.(2.5分)离子迁移数与离子速率成正比,某正离子的运动速率一定时,其迁移数也一定。
∙正确
∙错误
我的答案:错误此题得分:2.5分
40.(2.5分)电解质溶液中各离子迁移数之和为1。
∙正确
∙错误
我的答案: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