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五
语文园地五

近 水 遥 山 皆 有 情
清 这清风和明月,还有这 风 近处的水和远处的山。 明 是用多少钱也买不来的, 月 这一切看起来是那么的 本 无 舒心。这是互文,就是 价 说这一片山水,清风明 月都是难得的。
清 风 明 月 本 无 价
村民私藏兜售砖价水涨船高 按照北京普通驴友(户外运动爱好者)的说法,位于北京市怀柔区西水 峪的这段“野长城”,还未经正式旅游开发,是北京惟一原汁原味的明长城 遗址景点。在八达岭长城已成为经改造的现代旅游地标的今天,前往野长城 探险、宿营、写生,是许多“有眼光”的北京年轻人的梦想。 从北京市区西直门附近到野长城的距离近百公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 游客开始搭乘各种交通工具赶往这里。这给当地的村民带来了开饭店、杂货 店以及设停车场的机会,也让“倒卖长城砖”成了一种特有的“生意”。车 停进“西水峪”山脚下的小村,记者开始向村民打听有无长城砖卖———据 说野长城脚下的这个小村曾有不少人集体叫卖长城砖。由于“五一”前后有 关部门曾对倒卖长城砖行为进行过整治,村民们显得比较小心,但很快有一 个村姑指着一户人家对记者说:“他们家有!”叫开门后,胖胖的女主人眼 神警惕,看见记者胸前的相机,她眨了眨眼睛:“长城砖没有啊,只有造房 子的红砖。”男主人出来打量了记者一会儿,问:“北京来的?”记者答: “北京来的大学生,来爬长城玩儿的,哥们儿说村里有砖卖,我妈说能镇宅, 叫我给她带一块回去。” 男主人似乎来了劲:“砖好像有的,我找找!”找了一圈,男主人有些 遗憾:“整的砖没了!只有茅房里好像有一块。”在臭气冲天的茅房里,一 块完好的长城砖被用来垫在屋顶的石棉瓦下,这印证了此前长城砖被村民用 来盖屋的说法。男主人招呼记者一起抬起房顶,将这块相对普通现代砖块厚 重几倍的明长城砖搬下了地。经过讨价还价,开价20元的长城砖被以15元的 价格转卖给了记者。对于这个价格,男主人表示“再不能少”。据说,长城 砖最初的价格是5元一块,如今由于近处的砖被卖光,价格也水涨船高。告别 时,男主人十分热情:“还要的话,多介绍人来!我上山给弄!”
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教案

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教案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教案10篇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教案1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们去语文园地五里玩一玩,老师先告诉你们一个秘密,这个园地可好玩了,可以做游戏,可以去旅游观光,还可以学变魔术怎么样,只要小朋友认真玩,还可以得到好多奖品呢(拿出水果图和虎王图),愿意去吗?(设计意图:上课伊始,教师便用充满诱惑力的语言,针对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好玩心,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体验的热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个个都迫不及待地去看一看。
)二、与字宝宝捉迷藏(我会认)(小朋友准备好了吗?好,我们现在就出发)1、与字宝宝捉迷藏a、激趣:大家看,这是什么地方?(出示多媒体画面)这花园多美啊,小朋友喜欢在这里玩吗?字宝宝也喜欢在这里玩,我们就和它们玩捉迷藏的游戏吧,嘘!字宝宝已经藏好了,大家快把它们找出来吧!只要大家叫出字宝宝的名字,它就会乖乖地出来了。
藏起来的字宝宝就在“语文园地五”的“我会认”中,快去读一读,记一记,等一会儿比比哪一组找到的最多。
b、学生自由练读、识记。
c、小组互读。
d、玩捉迷藏游戏。
(出示多媒体)游戏规则:小组派代表读出“我会认”中的字,读对了,字宝宝就会跳出来,另一组又派代表读字宝宝就会重新藏好,然后开火车把字宝宝找出来。
(教师引导学生互相正音)(设计意图:创设“捉迷藏”这样一个学生喜爱的游戏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这样有趣的语文实践活动,才能让孩子真正地动起来。
)2、送字宝宝回家。
(出示课件)字宝宝哭了,想回家了。
谁最能干,会送它们回自己的家?a、仔细看看字宝宝的家,发现了什么?(言字旁、口字旁、单人旁各有一个家)b、送字宝宝回家。
(如果送错了,字宝宝就不会动,教师引导学生纠正)c、小组齐读,全班齐读。
d、扩展训练:字宝宝的家还很宽敞,你还想让哪些字宝宝进来呢?(拿起笔来写一写,并让学生谈谈是怎么认识这些字的,鼓励学生养成在生活中识字的习惯,看哪个小组写得最多,每人得到水果图一张)(设计意图:巧妙地将游戏活动经验迁移到学习活动中,自然而然地达到了归类认字的目的。
一下语文园地五课堂笔记

一下语文园地五课堂笔记一、识字加油站。
1. 字与读音。
- 饭(fàn):“饭”是左右结构,左边是“饣”,表示和食物有关。
可以组词“吃饭”“米饭”。
- 能(néng):这个字比较特殊,要注意它的读音是后鼻音。
可以组词“能力”“能干”。
- 饱(bǎo):左右结构,左边是“饣”,右边是“包”。
吃饱了肚子就会饱,组词“饱满”“吃饱”。
- 茶(chá):上下结构,上面是“艹”,下面是“余”。
“茶”是一种饮品,组词“茶叶”“茶水”。
- 泡(pào):左右结构,左边是“氵”,右边是“包”。
可以组词“水泡”“泡茶”。
- 轻(qīng):左右结构,左边是“车”,右边是“巠”。
与“重”相对,组词“轻重”“轻轻”。
2. 识字方法。
- 加一加:如“饣”+“反 = 饭”;“氵”+“包 = 泡”。
- 结合生活实际识字:比如“茶”,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茶叶、喝茶等场景,这样就容易记住这个字。
二、我的发现。
1. 发现内容。
- 这部分主要展示了“口”字旁和“言”字旁的字。
- “口”字旁的字:吃、叫、吹、吐。
这些字大多和嘴巴的动作有关,比如“吃”是用嘴巴进食;“叫”是用嘴巴发出声音。
- “言”字旁的字:说、话、语。
这些字都和说话有关系,“说”和“话”都表示表达话语的动作或内容,“语”也与语言有关。
2. 拓展识字。
- 可以让学生再说出一些“口”字旁和“言”字旁的字。
“口”字旁的还有“咬”“喝”等;“言”字旁的还有“讲”“谈”等。
三、字词句运用。
1. 比一比,填一填。
- 这部分给出了一些容易混淆的字,如“青”和“清”。
- “青”:可以表示颜色,如“青草”“青山”。
- “清”:有清澈、干净的意思,如“清水”“清澈”。
- 还有“在”和“再”。
“在”表示存在、处于某个地方或正在做某事,如“我在家”“他在看书”;“再”表示又一次、再次,如“再见”“再来一次”。
2. 展示台。
- 主要是展示一些书写规范的汉字示例。
小学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

评估教学资源是否得到充分利 用,是否需要进一步开发或改
进。
改进措施与建议
调整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效果反馈,尝试采用不同的教学方 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个性化教学
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 划,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加强学生参与度
通过设计更具吸引力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 的参与度。
学习态度
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否认 真听讲,是否能够按时完成作
业。
教学效果反馈
教学目标实现情况
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评估 教学目标是否实现,是否需要
调整教学计划。
教学方法有效性
评估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 效,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
课堂氛围
观察课堂氛围是否活跃,师生 关系是否融洽。
04
CATALOGUE
教学评价与反馈
学生表现评价
01
02
03
04
学生参与度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 ,是否能够积极回答问题,是
否能够主动参与讨论。
知识掌握程度
通过课堂测试、作业和小测验 等方式评估学生对课堂知识的
掌握情况。
表达能力
评估学生在口头和书面表达方 面的能力,是否能够清晰、准
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小学语文部编版五 年级上册《语文园 地五》
目录
• 语文园地五概览 • 语文园地五内容详解 • 教学方法与技巧 • 教学评价与反馈 • 语文园地五练习与拓展
01
CATALOGUE
语文园地五概览
教学目标
01
02
03
知识目标
掌握本单元的重点字词,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文章 主旨。
四册《语文园地五》教案

四册《语文园地五》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本课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学习《语文园地五》的第一个故事——《小池》。
(二)学习生字词1.请大家翻开书,找到《小池》这篇课文。
我们先来学习生字词。
2.生字词如下:池、泉、眼、晴、沙、鸟、树、花。
请大家跟老师一起读,注意发音。
(三)阅读课文1.请大家自主阅读《小池》这篇课文,注意理解课文内容。
(1)课文讲述了谁的故事?(2)小池里有什么?(3)小池周围有什么?(四)讲解课文1.老师讲解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讲解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五)课堂小结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小池》这篇课文。
2.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语文园地五》的其他内容。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大家好!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小池》这篇课文,今天我们来学习《语文园地五》的第二个故事——《蜻蜓》。
(二)学习生字词1.请大家翻开书,找到《蜻蜓》这篇课文。
我们先来学习生字词。
2.生字词如下:蜻蜓、点、立、飞、舞。
请大家跟老师一起读,注意发音。
(三)阅读课文1.请大家自主阅读《蜻蜓》这篇课文,注意理解课文内容。
(1)课文讲述了谁的故事?(2)蜻蜓在做什么?(3)蜻蜓有什么特点?(四)讲解课文1.老师讲解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讲解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五)课堂小结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蜻蜓》这篇课文。
2.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语文园地五》的其他内容。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大家好!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蜻蜓》这篇课文,今天我们来学习《语文园地五》的第三个故事——《荷花》。
语文园地五

报名那天,老鼠起得很早,牛也起得很早。它们在路上碰到了。 牛个头大,迈的步子也大,老鼠个头小,迈得步子也小,老鼠跑得 上气不接下气,才刚刚跟上牛。老鼠心里想:路还远着呢,俺快跑 不动了,这可怎么办?它脑子一动,想出个主意来,就对牛说: “牛哥哥,牛哥哥,俺来给你唱个歌。”牛说:“好啊,你唱吧- --咦,你怎么不唱呀?”老鼠说:“俺在唱哩,你怎么没听见? 哦,俺的嗓们太细了,你没听见。这样吧,让俺骑在你的脖子上, 唱起歌来,你就听见了。”牛说:“行罗,行罗!”老鼠就沿着牛 腿子一直爬上了牛脖子,让牛驮着它走,可舒服了。它摇头晃脑的, 真的唱起歌来: 牛哥哥,牛哥哥,过小河,爬山坡,驾,驾,快点儿罗! 牛一听,乐了,撒开四条腿使劲跑,跑到报名的地方一看,谁 也没来,高兴得昂昂地叫起来:“俺是第一名,俺是第一名!”牛 还没吧话说完,老鼠从牛脖子上一蹦,蹦到地上,吱溜一蹿,蹿到 牛前面去了。结果是老鼠得了第一名,牛得了第二名,所以,在十 二生肖里,小小的老鼠给排在最前面了。后来,人们就按他们到的 顺序,制定了十二生肖的顺序,并用它来给每一年命名。
“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 则指“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无 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 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民间为了更充分 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 贴,表示“幸福已倒”“福气已到”。“福”字 倒贴在民间还有一则传说。民间还有将“福”字 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 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过去民间有 “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的说法,“福”字 以前多为手写,现在市场、商店中均中出售。
中国的生肖邮票: 1980年,我国发行了申猴邮票,这是第 一轮生肖邮票中的第一枚。 1981年发行的酉鸡邮票, 1982年发行的戌狗邮票, 1983年发行的亥猪邮票, 1984年发行的子鼠邮票。 我国从1992年开始发行第二轮生肖邮票。
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教案10篇

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教案10篇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教案(10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习从偏旁认字。
2、积累词语,读背儿歌。
3、进行口语交际。
4、展示积累的词语。
5、通过认、读、记、说、做完成学习。
6、学会学习的方法,培养学习兴趣。
重难点、关键1、学习形声字。
2、积累词语,读背儿歌。
课时划分四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1、出示几个学过的字:轮路期2、读一读,说说它们与什么有关。
3、再出几个未学的字。
铁裙疼4、说说它们与什么有关。
5、今天我们就根据偏旁来学习新字。
二、出示我的发现的内容出示:1、钢铜铁钉(1)找它们的特点。
(2)再写几个字旁的字。
(3)读、认、组词。
2、再出示:被裙裤袄(1)读一读,讲讲特点。
(2)再写几个与旁有关的字。
(3)读、认、组词。
3、再出示:病疼痛疯(1)读一读,讲讲特点。
(2)写几个与旁有关的字。
(3)读、认、组词。
三、出示生字卡片测读。
一、拓展认其它偏旁的字。
二、小结。
四、作业:读熟生字。
第二课时一、导入:1、出示几样实物2、填空:一( )蛋糕一( )扫把一( )红领巾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填上恰当的词。
二、出示我会填的内容一只( ) 一个( ) 一把( )一块( ) 一条( ) 一盘( )三、要求填空(小鸟) (人) ( )一只(小鸡) 一个(故事) 一把( )(狐狸) (书包) ( )( ) ( ) ( )一块( ) 一条( ) 一盘( )( ) ( ) ( )四、拓展练习( ) ( ) ( )一枝( ) 一粒( ) 一位( )( ) ( ) ( )( ) ( ) ( )一座( ) 一排( ) 一棵( )( ) ( ) ( )五、小黑板出示我会读的内容1、读词。
2、认词。
2024年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五

2024年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五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语文园地五,具体内容包括口语交际、字词句运用、阅读理解、写作实践四部分。
重点章节为口语交际《我会介绍自己》和阅读理解《小松鼠找花生》。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自我介绍的基本方法,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 学生能够认识并掌握本节课的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
3. 学生能够通过写作实践,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力,提高写作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字词句的掌握,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写作实践的开展。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口语表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字词卡片、课文朗读录音、评价表等。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小松鼠,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口语交际:学生分组进行自我介绍,互相交流,教师指导并评价。
3. 字词学习:学习本节课的字词,通过卡片、游戏等形式巩固记忆。
4. 阅读理解:朗读课文《小松鼠找花生》,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讨论小松鼠的特点。
5. 写作实践:以“我的好朋友”为主题,进行写作练习,教师指导并评价。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明确作业要求。
六、板书设计1. 口语交际:自我介绍的方法、注意事项。
2. 字词学习:本节课的字词。
3. 阅读理解:课文《小松鼠找花生》的关键信息。
4. 写作实践:写作主题及要求。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好朋友”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2. 答案要求:结构完整,语句通顺,能体现好朋友的特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拓展阅读,提高阅读水平,为写作积累素材。
同时,加强口语练习,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槐 梧 桐 榴
桂 桑 棕 橡
读读背背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我发现同一个汉字的意思 不一定都相同。
日积月累
榆树高,槐树壮,
梧桐树叶像手掌。
石榴开花红似火,
桂树开花十里香,
桑树结果紫又甜。
松树四季披绿装, 棕树喜暖在南方, 橡树耐寒守边疆。
榆树高,槐树壮,
梧桐树叶花十里香,
桑树结果紫又甜, 松树四季披绿装,
棕树喜暖在南方, 橡树耐寒守边疆。
语文园地五
我的发现
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只、单)
明亮的月光,照在静静的原野上。
(光线)
弟弟把零用钱都花光了。
(一点不剩,全没了)
他从信封里抽出信纸,展开来读。
(把夹在中间的东西取出来)
树木抽出了新的枝条。
(植物长出)
赶车人把鞭子一抽,马儿就飞跑起来。
(打)
再次练习巩固
光:……
抽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