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函数易错点
有关高一数学必修一函数知识点总结4篇

有关高一数学必修一函数知识点总结4篇有关高一数学必修一函数知识点总结4篇积累通识知识可以让我们对各种事物有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积累专业知识可以让我们在自己的领域内成为专家,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回报。
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带来高一数学必修一函数知识点总结,希望大家喜欢! 高一数学必修一函数知识点总结篇1知识点总结本节知识包括函数的单调性、函数的奇偶性、函数的周期性、函数的最值、函数的对称性和函数的图象等知识点。
函数的单调性、函数的奇偶性、函数的周期性、函数的最值、函数的对称性是学习函数的图象的基础,函数的图象是它们的综合。
所以理解了前面的几个知识点,函数的图象就迎刃而解了。
一、函数的单调性1、函数单调性的定义2、函数单调性的判断和证明:(1)定义法(2)复合函数分析法(3)导数证明法(4)图象法二、函数的奇偶性和周期性1、函数的奇偶性和周期性的定义2、函数的奇偶性的判定和证明方法3、函数的周期性的判定方法三、函数的图象1、函数图象的作法(1)描点法(2)图象变换法2、图象变换包括图象:平移变换、伸缩变换、对称变换、翻折变换。
四、常见考法本节是段考和高考必不可少的考查内容,是段考和高考考查的重点和难点。
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都有,并且题目难度较大。
在解答题中,它可以和高中数学的每一章联合考查,多属于拔高题。
多考查函数的单调性、最值和图象等。
五、误区提醒1、求函数的单调区间,必须先求函数的定义域,即遵循“函数问题定义域优先的原则”。
2、单调区间必须用区间来表示,不能用集合或不等式,单调区间一般写成开区间,不必考虑端点问题。
3、在多个单调区间之间不能用“或”和“ ”连接,只能用逗号隔开。
4、判断函数的奇偶性,首先必须考虑函数的定义域,如果函数的定义域不关于原点对称,则函数一定是非奇非偶函数。
5、作函数的图象,一般是首先化简解析式,然后确定用描点法或图象变换法作函数的图象。
高一数学必修一函数知识点总结篇2一、函数的定义域的常用求法:1、分式的分母不等于零;2、偶次方根的被开方数大于等于零;3、对数的真数大于零;4、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底数大于零且不等于1;5、三角函数正切函数y=tanx中x≠kπ+π/2;6、如果函数是由实际意义确定的解析式,应依据自变量的实际意义确定其取值范围。
高一数学必修一易错点高一数学易错题

高一数学必修一易错点高一数学易错题高一数学必修一易错点(一)1.元素的三性(确定,互异,无序);已知集合A={某,某y,lg某y},集合B={0,|某|,y},且A=B,则某+y=2.集合代表元素已知集合M={y|y=某2,某∈R},N={y|y=某2+1,某∈R},求M∩N;与集合M={(某,y)|y=某2,某∈R},N={(某,y)|y=某2+1,某∈R}求M∩N的区别。
3.求集合的子集时是否忘记.4.对于含有n个元素的有限集合M,其子集、真子集、非空子集、非空真子集的个数依次为如满足条件的集合M共有多少个5.韦恩图的应用;某文艺小组共有10名成员,每人至少会唱歌和跳舞中的一项,其中7人会唱歌跳舞5人会,现从中选出会唱歌和会跳舞的各一人,表演一个唱歌和一个跳舞节目,问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6.两集合之间的关系。
7.摩根定律(CUA)∩(CUB)=CU(A∪B)(CUA)∪(CUB)=CU(A∩B);;8.你对映射的概念了解了吗映射f:A→B中,A中元素的任意性和B 中与它对应元素的唯一性,哪几种对应能够成映射A中有m个元素B中有n个元素,f:A→B的映射有多少个9.函数的几个重要性质:①如果函数对于一切,都有或f(2a-某)=f(某),那么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②函数与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函数与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函数与函数的图象关于坐标原点对称.高一数学必修一易错点(二)1、函数的图象的平移、及沿向量平移公式易混:①函数的图象的平移为“左+右-,上+下-”;②按向量平移得⑤函数的图象是把函数的图象沿某轴向左平移a个单位得到的;函数(的图象是把函数的图象沿某轴向右平移个单位得到的;函数+a的图象是把函数助图象沿y轴向上平移a个单位得到的;函数+a的图象是把函数助图象沿y轴向下平移个单位得到的.2、求函数的定义域的常见类型记住了吗函数y=的定义域是;复合函数的定义域,函数的定义域是[0,1],求的定义域.函数的定义域是[],求函数的定义域3、含参的二次函数的值域、最值要记得讨论。
高中数学必修一第四章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易错题集锦(带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一第四章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易错题集锦单选题1、若ln2=a,ln3=b,则log818=()A.a+3ba3B.a+2b3aC.a+2ba3D.a+3b3a答案:B分析:先换底,然后由对数运算性质可得.log818=ln18ln8=ln(32×2)ln23=2ln3+ln23ln2=2b+a3a.故选:B2、设函数f(x)=lg(x2+1),则使得f(3x−2)>f(x−4)成立的x的取值范围为()A.(13,1)B.(−1,32)C.(−∞,32)D.(−∞,−1)∪(32,+∞)答案:D分析:方法一 :求出f(3x−2),f(x−4)的解析式,直接带入求解.方法二 : 设t=x2+1,则y=lgt,判断出f(x)=lg(x2+1)在[0,+∞)上为增函数,由f(3x−2)>f(x−4)得|3x−2|>|x−4|,解不等式即可求出答案.方法一 :∵f(x)=lg(x2+1)∴由f(3x−2)>f(x−4)得lg[(3x−2)2+1]>lg[(x−4)2+1],则(3x−2)2+1>(x−4)2+1,解得x<−1或x>32.方法二 :根据题意,函数f(x)=lg(x2+1),其定义域为R,有f(−x)=lg(x2+1)=f(x),即函数f(x)为偶函数,设t=x2+1,则y=lgt,在区间[0,+∞)上,t=x2+1为增函数且t≥1,y=lgt在区间[1,+∞)上为增函数,则f(x)=lg(x2+1)在[0,+∞)上为增函数,f(3x−2)>f(x−4)⇒f(|3x−2|)>f(|x−4|)⇒|3x−2|>|x−4|,解得x <−1或x >32, 故选:D .3、Logistic 模型是常用数学模型之一,可应用于流行病学领域.有学者根据公布数据建立了某地区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数I (t )(t 的单位:天)的Logistic 模型:I(t)=K1+e −0.23(t−53),其中K 为最大确诊病例数.当I (t ∗)=0.95K 时,标志着已初步遏制疫情,则t ∗约为( )(ln19≈3)A .60B .63C .66D .69答案:C分析:将t =t ∗代入函数I (t )=K 1+e −0.23(t−53)结合I (t ∗)=0.95K 求得t ∗即可得解. ∵I (t )=K 1+e −0.23(t−53),所以I (t ∗)=K 1+e −0.23(t ∗−53)=0.95K ,则e 0.23(t∗−53)=19, 所以,0.23(t ∗−53)=ln19≈3,解得t ∗≈30.23+53≈66.故选:C. 小提示:本题考查对数的运算,考查指数与对数的互化,考查计算能力,属于中等题.4、若x 1,x 2是二次函数y =x 2−5x +6的两个零点,则1x 1+1x 2的值为( )A .−12B .−13C .−16D .56答案:D分析:解方程可得x 1=2,x 2=3,代入运算即可得解.由题意,令x 2−5x +6=0,解得x =2或3,不妨设x 1=2,x 2=3,代入可得1x 1+1x 2=12+13=56. 故选:D.5、已知9m =10,a =10m −11,b =8m −9,则( )A .a >0>bB .a >b >0C .b >a >0D .b >0>a答案:A分析:法一:根据指对互化以及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即可知m =log 910>1,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换底公式可得m >lg11,log 89>m ,然后由指数函数的单调性即可解出.[方法一]:(指对数函数性质)由9m =10可得m =log 910=lg10lg9>1,而lg9lg11<(lg9+lg112)2=(lg992)2<1=(lg10)2,所以lg10lg9>lg11lg10,即m >lg11,所以a =10m −11>10lg11−11=0.又lg8lg10<(lg8+lg102)2=(lg802)2<(lg9)2,所以lg9lg8>lg10lg9,即log 89>m ,所以b =8m −9<8log 89−9=0.综上,a >0>b .[方法二]:【最优解】(构造函数)由9m =10,可得m =log 910∈(1,1.5).根据a,b 的形式构造函数f(x)=x m −x −1(x >1) ,则f ′(x)=mx m−1−1,令f ′(x)=0,解得x 0=m 11−m ,由m =log 910∈(1,1.5) 知x 0∈(0,1) .f(x) 在 (1,+∞) 上单调递增,所以f(10)>f(8) ,即 a >b ,又因为f(9)=9log 910−10=0 ,所以a >0>b .故选:A.【整体点评】法一:通过基本不等式和换底公式以及对数函数的单调性比较,方法直接常用,属于通性通法; 法二:利用a,b 的形式构造函数f(x)=x m −x −1(x >1),根据函数的单调性得出大小关系,简单明了,是该题的最优解.6、若2x =3,2y =4,则2x+y 的值为( )A .7B .10C .12D .34答案:C分析:根据指数幂的运算性质直接进行求解即可.因为2x =3,2y =4,所以2x+y =2x ⋅2y =3×4=12,故选:C7、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某超市开通网上销售业务,每天能完成1200份订单的配货,由于订单量大幅增加,导致订单积压.为解决困难,许多志愿者踊跃报名参加配货工作.已知该超市某日积压500份订单未配货,预计第二天的新订单超过1600份的概率为0.05,志愿者每人每天能完成50份订单的配货,为使第二天完成积压订单及当日订单的配货的概率不小于0.95,则至少需要志愿者( )A.10名B.18名C.24名D.32名答案:B分析:算出第二天订单数,除以志愿者每天能完成的订单配货数即可.由题意,第二天新增订单数为500+1600−1200=900,90050=18,故至少需要志愿者18名.故选:B【点晴】本题主要考查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属于基础题.8、已知实数a,b∈(1,+∞),且log2a+log b3=log2b+log a2,则()A.a<√b<b B.√b<a<b C.b<√a<a D.√a<b<a答案:B分析:对log2a−log a2<log2b−log b2,利用换底公式等价变形,得log2a−1log2a <log2b−1log2b,结合y=x−1x 的单调性判断b<a,同理利用换底公式得log2a−1log2a<log3b−1log3b,即log2a>log3b,再根据对数运算性质得log2a>log2√b,结合y=log2x单调性,a>√b,继而得解.由log2a+log b3=log2b+log a2,变形可知log2a−log a2<log2b−log b2,利用换底公式等价变形,得log2a−1log2a <log2b−1log2b,由函数f(x)=x−1x在(0,+∞)上单调递增知,log2a<log2b,即a<b,排除C,D;其次,因为log2b>log3b,得log2a+log b3>log3b+log a2,即log2a−log a2>log3b−log b3,同样利用f(x)=x−1x的单调性知,log2a>log3b,又因为log3b=log√3√b>log2√b,得log2a>log2√b,即a>√b,所以√b<a<b.故选:B.多选题9、已知函数f(x)=log2x,g(x)=2x+a,若存在x1,x2∈[1,2],使得f(x1)=g(x2),则a的取值可以是()A.-4B.-2C.2D.3答案:AB分析:根据条件求出两个函数的值域,结合若存在x1,x2∈[1,2],使得f(x1)=g(x2),等价为两个集合有公共元素,然后根据集合的关系进行求解即可.当1≤x≤2时,0≤log2x≤1,即0≤f(x)≤1,则f(x)的值域为[0,1],当1≤x≤2时,2+a≤g(x)≤4+a,则g(x)的值域为[2+a,4+a],若存在x1,x2∈[1,2],使得f(x1)=g(x2),则[2+a,4+a]∩[0,1]≠∅,若[2+a,4+a]∩[0,1]=∅,则2+a>1或4+a<0,解得a>−1或a<−4.所以当[2+a,4+a]∩[0,1]≠∅时,a的取值范围为−4≤a≤−1.故选:AB10、已知函数y=log a(x+c)(a,c为常数,其中a>0,a≠1)的图象如图,则下列结论成立的是()A.a>1B.0<a<1C.c>1D.0<c<1答案:BD分析:根据对数函数的图象判断.由图象知0<a<1,可以看作是y=log a x向左移动c个单位得到的,因此0<c<1,故选:BD .11、已知函数f (x )={(12)x−1,x ≤0x 12,x >0,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f (x )的值域为(0,+∞)B .f (x )的图象与直线y =2有两个交点C .f (x )是单调函数D .f (x )是偶函数答案:ACD分析:利用指数函数、幂函数的性质画出f (x )的图象,由图象逐一判断即可.函数f (x )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f (x )的值域为[0,+∞),结论A 错误,结论C ,D 显然错误,f (x )的图象与直线y =2有两个交点,结论B 正确.故选:ACD填空题12、函数f (x )=log 12(x 2−5x +6)的单调递减区间为___________.答案:(3,+∞)分析:利用对数型复合函数性质求解即可.由题知:x 2−5x +6>0,解得x >3或x <2.令t =x 2−5x +6,则y =log 12t 为减函数.所以t ∈(−∞,2),t =x 2−5x +6为减函数,f (x )=log 12(x 2−5x +6)为增函数,t ∈(3,+∞),t =x 2−5x +6为增函数,f (x )=log 12(x 2−5x +6)为减函数.所以函数f (x )=log 12(x 2−5x +6)的单调递减区间为(3,+∞).所以答案是:(3,+∞)13、解指数方程2x+3=3x 2−9:__________.答案:x =−3或x =3+log 32分析:直接对方程两边取以3为底的对数,讨论x +3=0和x +3≠0,解出方程即可. 由2x+3=3x2−9得log 32x+3=log 33x 2−9,即(x +3)log 32=(x −3)(x +3),当x +3=0即x =−3时,0=0显然成立;当x +3≠0时,log 32=x −3,解得x =log 32+3;故方程的解为:x =−3或x =3+log 32. 所以答案是:x =−3或x =3+log 32.14、设x 13=2,则√x 53⋅x −1=___________.答案:4分析:由根式与有理数指数幂的关系,结合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求值即可.由√x 53⋅x −1=x 53⋅x −1=x 23=(x 13)2=22=4. 所以答案是:4.解答题15、证明:函数f (x )=log 3(1+x )的图象与g (x )=log 2x 的图象有且仅有一个公共点. 答案:证明见解析分析:把要证两函数的图象有且仅有一个公共点转化为证明方程log 3(1+x )=log 2x 有且仅有一个实根.易观察出x =2为其一根,再假设(x 0,y 0)(x 0≠2)是函数图象的另一个公共点,然后得出矛盾即可. 要证明两函数f (x )和g (x )的图象有且仅有一个公共点,只需证明方程log 3(1+x )=log 2x 有且仅有一个实根,观察上述方程,显然有f (2)=g (2),则两函数的图象必有交点(2,1).设(x 0,y 0)(x 0≠2)是函数图象的另一个公共点.则log 3(1+x 0)=log 2x 0,1+x 0=3y 0,x 0=2y 0,∴1+2y 0=3y 0,即(13)y 0+(23)y 0=1, 令M (x )=(13)x +(23)x ,易知函数M (x )=(13)x +(23)x 为指数型函数.显然M (x )在(−∞,+∞)内是减函数,且M (1)=1,故方程(13)y 0+(23)y 0=1有唯一解y 0=1,从而x 0=2,与x 0≠2矛盾, 从而知两函数图象仅有一个公共点.。
高中数学必修1-5常考难点

高中数学必修1-5常考难点必修一第一章:集合和函数的基本概念这一章的易错点,都集中在空集这一概念上,而每次考试基本都会在选填题上涉及这一概念,一个不小心就会丢分。
次一级的知识点就是集合的韦恩图、会画图,掌握了这些,集合的“并、补、交、非”也就解决了。
还有函数的定义域和函数的单调性、增减性的概念,这些都是函数的基础而且不难理解。
在第一轮复习中一定要反复去记这些概念,最好的方法是写在笔记本上,每天至少看上一遍。
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指数、对数、幂函数三大函数的运算性质及图像函数的几大要素和相关考点基本都在函数图像上有所体现,单调性、增减性、极值、零点等等。
关于这三大函数的运算公式,多记多用,多做一点练习,基本就没问题。
函数图像是这一章的重难点,而且图像问题是不能靠记忆的,必须要理解,要会熟练的画出函数图像,定义域、值域、零点等等。
对于幂函数还要搞清楚当指数幂大于一和小于一时图像的不同及函数值的大小关系,这也是常考点。
另外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对立关系及其相互之间要怎样转化等问题,需要着重回看课本例题。
第三章:函数的应用这一章主要考是函数与方程的结合,其实就是函数的零点,也就是函数图像与X 轴的交点。
这三者之间的转化关系是这一章的重点,要学会在这三者之间灵活转化,以求能最简单的解决问题。
关于证明零点的方法,直接计算加得必有零点,连续函数在x轴上方下方有定义则有零点等等,这些难点对应的证明方法都要记住,多练习。
二次函数的零点的Δ判别法,这个需要你看懂定义,多画多做题。
必修二第一章:空间几何三视图和直观图的绘制不算难,但是从三视图复原出实物从而计算就需要比较强的空间感,要能从三张平面图中慢慢在脑海中画出实物,这就要求学生特别是空间感弱的学生多看书上的例图,把实物图和平面图结合起来看,先熟练地正推,再慢慢的逆推(建议用纸做一个立方体来找感觉)。
在做题时结合草图是有必要的,不能单凭想象。
后面的锥体、柱体、台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把公式记牢问题就不大。
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二章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重难点归纳(带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二章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重难点归纳单选题1、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mx 2−6x +3m <0在(0,2]上有解,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A .(−∞,√3)B .(−∞,127)C .(√3,+∞)D .(127,+∞) 答案:A分析:分离参数,将问题转换为m <6x x 2+3在(0,2]上有解,设函数g(x)=6xx 2+3,x ∈(0,2],求出函数g(x)=6xx 2+3的最大值,即可求得答案.由题意得,mx 2−6x +3m <0,x ∈(0,2],即m <6xx 2+3 , 故问题转化为m <6xx 2+3在(0,2]上有解, 设g(x)=6xx 2+3,则g(x)=6xx 2+3=6x+3x,x ∈(0,2],对于x +3x≥2√3 ,当且仅当x =√3∈(0,2]时取等号,则g(x)max =2√3=√3,故m <√3 , 故选:A2、已知a,b 为正实数且a +b =2,则ba +2b 的最小值为( ) A .32B .√2+1C .52D .3 答案:D分析:由题知ba +2b =2(1a +1b )−1,再结合基本不等式求解即可. 解:因为a,b 为正实数且a +b =2, 所以b =2−a , 所以,ba +2b =2−a a +2b =2a +2b −1=2(1a +1b )−1因为2a +2b =2(1a +1b )=(a +b )(1a +1b )=2+ba +ab ≥2+2=4,当且仅当a =b =1时等号成立; 所以ba +2b =2−a a+2b =2a +2b −1≥3,当且仅当a =b =1时等号成立;故选:D3、若正数x ,y 满足3x +1y =5,则3x +4y 的最小值是( ) A .245B .285C .5D .25答案:C分析:由3x +4y =15(3x +4y )(3x +1y )配凑出符合基本不等式的形式,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得结果. ∵3x +4y =15(3x +4y )(3x +1y )=15(13+3x y+12y x)≥15(13+2√3x y ⋅12y x)=5(当且仅当3x y =12y x,即x =2y =1时取等号), ∴3x +4y 的最小值为5. 故选:C.4、已知1a<1b <0,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a <bB .a +b <abC .|a |>|b |D .ab >b 2 答案:B分析:结合不等式的性质、差比较法对选项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正确选项. 因为1a <1b <0,所以b <a <0,故A 错误;因为b <a <0,所以a +b <0,ab >0,所以a +b <ab ,故B 正确; 因为b <a <0,所以|a |>|b |不成立,故C 错误;ab −b 2=b (a −b ),因为b <a <0,所以a −b >0,即ab −b 2=b (a −b )<0,所以ab <b 2成立,故D 错误. 故选:B5、设a >b >1,y 1=b+1a+1,y 2=b a,y 3=b−1a−1,则y 1,y 2,y 3的大小关系是( )A .y 1<y 2<y 3B .y 2<y 1<y 3C .y 3<y 2<y 1D .y 2<y 3<y 1 答案:C分析:利用作差法先比较y 1,y 2,再比较y 2,y 3即可得出y 1,y 2,y 3的大小关系.解:由a >b >1,有y 1﹣y 2=b+1a+1−b a =ab+a−ab−b (a+1)a=a−b(a+1)a >0,即y 1>y 2,由a >b >1,有y 2﹣y 3=ba −b−1a−1=ab−b−ab+a a(a−1)=a−ba(a−1)>0,即y 2>y 3,所以y 1>y 2>y 3, 故选:C.6、当0<x <2时,x(2−x)的最大值为( ) A .0B .1C .2D .4 答案:B分析:利用基本不等式直接求解.∵0<x <2,∴2−x >0,又x +(2−x)=2 ∴x(2−x)≤[x+(2−x)]24=1,当且仅当x =2−x ,即x =1时等号成立,所以x(2−x)的最大值为1 故选:B7、若不等式ax 2+bx −2<0的解集为{x|−2<x <1},则a +b =( ) A .−2B .0C .1D .2 答案:D分析:根据一元二次不等式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以及韦达定理列方程组,可解出答案. 不等式ax 2+bx −2<0的解集为{x|−2<x <1},则方程ax 2+bx −2=0根为−2、1, 则{−ba =−2+1−2a =−2×1 ,解得a =1,b =1,∴a +b =2, 故选:D8、设a,b,c,d 为实数,且a >b >0>c >d ,则下列不等式正确的是( ) A .c 2>cd B .a −c <b −d C .ac >bd D .ca −db >0 答案:D分析:题目考察不等式的性质,A 选项不等式两边同乘负数要变号;B,C 选项可以通过举反例排除;D 选项根据已知条件变形可得已知a>b>0>c>d,对各选项逐一判断:选项A:因为0>c>d,由不等式的性质,两边同乘负数,不等式变号,可得c2<cd,所以选项A错误. 选项B:取a=2,b=1,c=−1,d=−2,则a−c=3,b−d=3,此时a−c=b−d,所以选项B错误.选项C:取a=2,b=1,c=−1,d=−2,则ac=−2,bd=−2,此时ac=bd,所以选项C错误.选项D:因为a>b>0,0>c>d,所以ad<bd<bc,所以ca >db,即ca−db>0,所以选项D正确.故选:D.多选题9、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x−3)=m有实数根x1,x2,且x1<x2,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说法是()A.当m=0时,x1=2,x2=3B.m>−14C.当m>0时,2<x1<x2<3D.当m>0时,x1<2<3<x2答案:ABD解析:根据题意得,函数y=(x−2)(x−3)与y=m图象有两个交点,进而数形结合即可得答案.解:A中,m=0时,方程为(x−2)(x−3)=0,解为:x1=2,x2=3,所以A正确;B中,方程整理可得:x2−5x+6−m=0,由不同两根的条件为:Δ=25−4(6−m)>0,所以m>−14,所以B正确.当m>0时,在同一坐标系下,分别作出函数y=(x−2)(x−3)和y=m的图像,如图,可得x1<2<3<x2,所以C不正确,D正确,故选:ABD.小提示:关键点点睛:本题考查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实数根求参数问题,解题的关键是将问题转化为函数y= (x−2)(x−3)与y=m图象有两个交点问题,进而数形结合解决.考查数形结合思想和化归转化思想,是中档题.10、若正实数a,b满足a+b=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有最大值14B.√a+√b有最大值√2C.1a +1b有最小值2D.a2+b2有最大值12答案:AB解析:对A,根据基本不等式求ab的最大值;对B,对√a+√b平方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大值;对C,根据1a +1b=(1a+1b)(a+b)再展开求解最小值;对D,对a+b=1平方再根据基本不等式求最值.对A,ab≤(a+b2)2=(12)2=14,当且仅当a=b=12时取等号.故A正确.对B, (√a+√b)2=a+b+2√ab≤a+b+a+b=2,故√a+√b≤√2,当且仅当a=b=12时取等号.故B正确.对C, 1a +1b=(1a+1b)(a+b)=2+ba+ab≥2+2√ba⋅ab=4.当且仅当a=b=12时取等号.所以1a+1b有最小值4.故C错误.对D, (a+b)2=1⇒a2+2ab+b2=1≤a2+(a2+b2)+b2,即a2+b2≥12,故a2+b2有最小值12.故D错误.故选:AB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基本不等式求解最值的问题,需要根据所给形式进行合适的变形,再利用基本不等式.属于中档题.11、已知a,b∈R,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若a≠b,则a2≠b2B.若a2≠b2,则a≠bC.若a>b,则a2>b2D.若a>|b|,则a2>b2答案:BD分析: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判断各选项.当a=−b时,如a=2,b=−2时a2=b2成立,A错;若a=b则一定有a2=b2,所以a2≠b2时,一定有a≠b,B正确;2>−3,但22<(−3)2,C错;a>|b|,则a2>|b|2=b2,D正确.故选:BD.填空题12、设x>0,y>0,x+2y=5,则√xy的最小值为______. 答案:4√3分析:把分子展开化为2xy+6,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xy =xy,∵x>0,y>0,x+2y=5,xy>0,∴√xy ≥√3√xy√xy=4√3,当且仅当xy=3,即x=3,y=1时成立,故所求的最小值为4√3.小提示:使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一定要验证等号是否能够成立.13、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x2+6ax−3a2≥0(a>0)的解集为[x1,x2],则x1+x2+3ax1x2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答案:2√6分析:由题知x1+x2=6a,x1x2=3a2,进而根据基本不等式求解即可.解:因为关于x的不等式−x2+6ax−3a2≥0(a>0)的解集为[x1,x2],所以x1,x2是方程−x2+6ax−3a2=0(a>0)的实数根,所以x1+x2=6a,x1x2=3a2,因为a>0,所以x1+x2+3ax1x2=6a+1a≥2√6,当且仅当6a=1a,即a=√66时等号成立,所以x1+x2+3ax1x2的最小值是2√6所以答案是:2√614、二次函数y=ax2+4x+c的最小值为0,则1a +1c的最小值为______.答案:1分析:根据题意可得ac=4,利用基本不等式即可求解. 由二次函数y=ax2+4x+c的最小值为0,则42−4ac=0,解得ac=4,所以1a +1c≥2√1a⋅1c=2√14=1,当且仅当a=c时取等号,所以答案是:1解答题15、汽车在行驶中,由于惯性的作用,刹车后还要继续向前滑行一段距离才能停住,我们称这段距离为“刹车距离”.刹车距离是分析事故产生原因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一个限速为40km/h的弯道上,甲、乙两辆汽车相向而行,发现情况不对,同时刹车,但还是相碰了.事后现场勘察测得甲车的刹车距离小于12m,乙车的刹车距离略超过10m.又知甲、乙两种车型的刹车距离s(单位:m)与车速x(单位:km h⁄)之间分别有如下关系:s 甲=0.1x+0.01x2,s乙=0.05x+0.005x2.问:甲、乙两车有无超速现象?答案:甲车没超速,乙车超速分析:分别解不等式s甲=0.1x+0.01x2<12、s乙=0.05x+0.005x2>10,即可得出结论.由s甲=0.1x+0.01x2<12可得x2+10x−1200<0,解得0≤x<30,由s乙=0.05x+0.005x2>10可得x2+10x−2000>0,解得x>40,所以,甲车没超速,乙车超速.。
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五章三角函数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带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五章三角函数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单选题1、若sin (π7+α)=12,则sin (3π14−2α)=( ) A .35B .−12C .12D .13答案:C分析:令θ=π7+α可得α=θ−π7,再代入sin (3π14−2α),结合诱导公式与二倍角公式求解即可令θ=π7+α可得α=θ−π7,故sinθ=12,则sin (3π14−2α)=sin (3π14−2(θ−π7)) =sin (π2−2θ)=cos2θ=1−2sin 2θ=12故选:C2、若sin(π−α)+cos(−α)=15,α∈(0,π),则tan (32π−α)的值为( ) A .−43或−34B .−43C .−34D .34答案:C分析:根据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及诱导公式求解. 由sin(π−α)+cos(−α)=15可得:sinα+cosα=15,平方得:sin 2α+2sinαcosα+cos 2α=125 所以tan 2α+2tanα+1tan 2α+1=125,解得tanα=−43或tanα=−34, 又sinα+cosα=15,所以|sinα|>|cosα|, 故tanα=−43, 故选:C3、已知函数f(x)=cos 2ωx 2+√32sinωx −12(ω>0,x ∈R),若函数f(x)在区间(π,2π)内没有零点,则ω的取值范围是( )A .(0,512]B .(0,56)C .(0,512]∪[56,1112]D .(0,512]∪(56,1112] 答案:C分析:先化简函数解析式,由π<x <2π得,求得πω+π6<ωx +π6<2πω+π6,利用正弦函数图象的性质可得2πω+π6≤π或{2πω+π6≤2ππω+π6≥π,求解即可. f(x)=cosωx+12+√32sinωx −12=√32sinωx +12cosωx =sin(ωx +π6).由π<x <2π得,πω+π6<ωx +π6<2πω+π6, ∵函数f(x)在区间(π,2π)内没有零点,且πω+π6>π6, ∴2πω+π6≤π或{2πω+π6≤2ππω+π6≥π , 解得0<ω⩽512或56⩽ω⩽1112,则ω的取值范围是(0,512]∪[56,1112].故选:C .4、已知函数y =√2sin(x +π4),当y 取得最小值时,tanx 等于( )A .1B .−1C .√32D .−√32答案:A分析:由正弦函数的性质,先求出当y 取得最小值时x 的取值,从而求出tanx . 函数y =√2sin(x +π4),当y 取得最小值时,有x +π4=2kπ+3π2,故x =2kπ+5π4,k ∈Z .∴tanx =tan (2kπ+5π4)=tan (π4)=1,k ∈Z . 故选:A .5、已知tanθ=2,则sin(π2+θ)−cos(π−θ)cosθ−sin(π−θ)=( )A .2B .-2C .0D .23 答案:B分析:根据tanθ=2,利用诱导公式和商数关系求解. 因为tanθ=2, 所以sin(π2+θ)−cos(π−θ)cosθ−sin(π−θ),=2cosθcosθ−sinθ, =21−tanθ=−2,故选:B6、要得到函数y =sin (2x +π6)的图象,可以将函数y =cos (2x −π6)的图象( ) A .向右平移π12个单位长度B .向左平移π12个单位长度C .向右平移π6个单位长度D .向左平移π6个单位长度 答案:A分析:利用诱导公式将平移前的函数化简得到y =sin (2x +π3),进而结合平移变换即可求出结果.因为y =cos (2x −π6)=sin (2x −π6+π2)=sin (2x +π3),而y =sin [2(x −π12)+π3],故将函数y =cos (2x −π6)的图象向右平移π12个单位长度即可, 故选:A. 7、已知sinα=2√67,cos (α−β)=√105,且0<α<3π4,0<β<3π4,则sinβ=( )A .9√1535B .11√1035C .√1535D .√1035答案:A解析:易知sinβ=sin(α−(α−β)),利用角的范围和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可求得cosα和sin (α−β),分别在sin (α−β)=√155和−√155两种情况下,利用两角和差正弦公式求得sinβ,结合β的范围可确定最终结果. ∵sinα=2√67<√22且0<α<3π4,∴0<α<π4,∴cosα=√1−sin 2α=57. 又0<β<3π4,∴−3π4<α−β<π4,∴sin (α−β)=±√1−cos 2(α−β)=±√155. 当sin (α−β)=√155时,sinβ=sin(α−(α−β))=sinαcos (α−β)−cosαsin (α−β) =2√67×√105−57×√155=−√1535, ∵0<β<3π4,∴sinβ>0,∴sinβ=−√1535不合题意,舍去; 当sin (α−β)=−√155,同理可求得sinβ=9√1535,符合题意.综上所述:sinβ=9√1535.故选:A .小提示:易错点睛:本题中求解cosα时,易忽略sinα的值所确定的α的更小的范围,从而误认为cosα的取值也有两种不同的可能性,造成求解错误. 8、若tanθ=2,则sinθ(1−sin2θ)sinθ−cosθ=( )A .25B .−25C .65D .−65 答案:A分析:由二倍角正弦公式和同角关系将sinθ(1−sin2θ)sinθ−cosθ转化为含tanθ的表达式,由此可得其值. sinθ(1−sin2θ)sinθ−cosθ=sinθ(sin 2θ+cos 2θ−sin2θ)sinθ−cosθ=sinθ(sinθ−cosθ)2sinθ−cosθ=sin 2θ−sinθcosθsin 2θ+cos 2θ=tan 2θ−tanθtan 2θ+1=25.故选:A. 多选题9、若α是第二象限的角,则下列各式中成立的是( ) A .tanα=−sinαcosαB .√1−2sinαcosα=sinα−cosαC .cosα=−√1−sin 2αD .√1+2sinαcosα=sinα+cosαE .sinα=−√1−cos 2α 答案:BC解析:利用sin 2α+cos 2α=1,tanα=sinαcosα,结合三角函数在各个象限的符号,代入每个式子进行化简、求值.对A ,由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知tanα=sinαcosα,所以A 错;对B ,C ,D ,E ,因为α是第二象限角,所以sinα>0,cosα<0,所以sinα−cosα>0,sinα+cosα的符号不确定,所以√1−2sinαcosα=√(sinα−cosα)2=sinα−cosα,所以B ,C 正确;D ,E 错. 故选:BC.小提示:本题考查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三角函数在各个象限的符号,考查运算求解能力. 10、下列各式中,值为12的是( )A .cos 2π12−sin 2π12B .tan22.5∘1−tan 222.5∘C .2sin195°cos195°D .√1+cos π62答案:BC分析:运用二倍角公式,结合诱导公式和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的求法即可得到答案. 选项A ,cos 2π12−sin 2π12=cos (2×π12)=cos π6=√32,错误; 选项B ,tan22.5°1−tan 222.5°=12⋅2tan22.5°1−tan 222.5°=12tan45°=12,正确;选项C ,2sin195∘cos195∘=sin390∘=sin (360∘+30∘)=sin30∘=12,正确;选项D ,√1+cos π62=√1+√322=√2+√32,错误.故选:BC.11、(多选)已知θ∈(0,π),sinθ+cosθ=15,则( )A .θ∈(π2,π)B .cosθ=−35 C .tanθ=−34D .sinθ−cosθ=75答案:ABD分析:已知式平方求得sinθcosθ,从而可确定θ的范围,然后求得sinθ−cosθ,再与已知结合求得sinθ,cosθ,由商数关系得tanθ,从而可判断各选项.因为sinθ+cosθ=15①,所以(sinθ+cosθ)2=sin 2θ+2sinθcosθ+cos 2θ=125,所以2sinθcosθ=−2425.又θ∈(0,π),所以sinθ>0,所以cosθ<0,即θ∈(π2,π),故A 正确.(sinθ−cosθ)2=1−2sinθcosθ=4925,所以sinθ−cosθ=75②,故D 正确.由①②,得sinθ=45,cosθ=−35,故B 正确.tanθ=sinθcosθ=−43,故C 错误. 故选:ABD . 填空题12、当θ∈(0,π2)时,若cos (5π6−θ)=−12,则sin (θ+π6)的值为_________.答案:√32##12√3 分析:先由已知条件求出sin (5π6−θ),然后利用诱导公式可求得结果. ∵θ∈(0,π2),∴5π6−θ∈(π3,5π6), ∴sin (5π6−θ)=√1−cos 2(5π6−θ)=√32, ∴sin (θ+π6)=sin [π−(5π6−θ)]=sin (5π6−θ)=√32. 所以答案是:√3213、已知sinα=2cosα,则sin 2α+2sinαcosα=______. 答案:85##1.6分析:根据题意,由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可得tanα的值,而sin 2α+2sinαcosα1=sin 2α+2sinαcosαsin 2α+cos 2α,最后利用齐次式化成关于tanα的分式即可解.解:由sinα=2cosα,得tanα=sinαcosα=2, 则sin 2α+2sinαcosα1=sin 2α+2sinαcosαsin 2α+cos 2α=tan 2α+2tanαtan 2α+1=22+2×222+1=85.所以答案是:85.14、已知f (x )=sin (ωx +π3)(ω>0),f (π6)=f (π3),且f (x )在区间(π6,π3)上有最小值,无最大值,则ω=______.答案:143分析:由题意可得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x=π4对称,再根据f(x)在区间(π6,π3)上有最小值,无最大值,可得π4ω+π3=2kπ+3π2(k∈Z),由此求得ω的值.依题意,当x=π6+π32=π4时,y有最小值,即sin(π4ω+π3)=−1,则π4ω+π3=2kπ+3π2(k∈Z),所以ω=8k+143(k∈Z).因为f(x)在区间(π6,π3)上有最小值,无最大值,所以π3−π4≤T2=πω,即ω≤12,令k=0,得ω=143.所以答案是:143解答题15、已知函数f(x)=2sinxcosx−2√3sin2x+√3.(1)求函数f(x)的最小正周期及其单调递增区间;(2)当x∈[−π6,π6],时,a−f(x)≤0恒成立,求a的最大值.答案:(1)最小正周期π,单调递增区间为[kπ−5π12,kπ+π12],k∈Z(2)最大值为0分析:(1)根据正弦和余弦的二倍角公式以及辅助角公式即可化简f(x)为f(x)=2sin(2x+π3),然后根据周期公式可求周期,整体代入法求单调增区间,(2)根据x的范围可求2x+π3∈[0,2π3],进而可求f(x)的值域,故可求a的范围.(1)f(x)=2sinxcosx−2√3sin2x+√3=sin2x+√3cos2x=2sin(2x+π3)故函数f(x)的最小正周期T=2π2=π.由2kπ-π2≤2x+π3≤2kπ+π2得kπ−5π12≤x≤kπ+π12(k∈Z).∴函数f(x)的单调递增区间为[kπ−5π12,kπ+π12],k∈Z.(2)∵x∈[−π6,π6],∴2x+π3∈[0,2π3],∴sin (2x +π3)∈[0,1],f (x )=2sin (2x +π3)∈[0,2].由a −f (x )≤0恒成立,得a ≤(f (x ))min ,即a ≤0.故a 的最大值为0.。
数学必修一难点归纳总结

数学必修一难点归纳总结数学是一门需要逻辑思维和抽象推理能力的学科,对很多学生而言,数学的学习常常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而在数学必修一这门课程中,有一些难点知识点常常让学生们感到困惑和挫败。
本文将对数学必修一的难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
一、一次函数一次函数是数学必修一重要的知识点之一,其相关概念及性质需要学生们掌握。
首先,一次函数的定义是 f(x) = ax + b,其中 a 和 b 分别是常数。
而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其斜率 a 决定了直线的斜率和走势。
学生们常常容易混淆斜率和截距的含义,需要特别注意它们的概念区分。
而在一次函数的应用中,学生们还要掌握直线的平行和垂直关系,以及如何通过一次函数方程求解相关问题。
这些内容需要学生们结合具体例题进行实践训练,进一步加深理解和应用。
二、二次函数二次函数是数学必修一的另一个难点知识点。
二次函数的定义是f(x) = ax^2 + bx + c,其中 a、b 和 c 均为常数。
二次函数的图像为抛物线,其开口方向和顶点位置取决于系数 a 的正负和值。
学生们需要掌握如何通过二次函数方程的标准形式来分析和求解相关问题。
在二次函数的学习中,学生们还需要理解二次函数图像关于 x 轴对称的性质,并能够根据给定的条件确定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此外,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也是常见的考点,需要掌握如何求解二次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平面解析几何平面解析几何是数学必修一的又一难点内容。
在平面解析几何中,学生们需要熟练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相关知识,包括点的坐标表示和向量的定义及运算。
另外,学生们还需要了解直线和圆的解析式,并能够根据给定条件进行求解和分析。
在解析几何的学习中,学生们还需要掌握线段的中点和长度公式,以及如何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和两个圆的位置关系。
此外,学生们还需要理解平面解析几何和其它数学内容之间的联系,能够灵活运用解析几何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必修一第二章函数知识点总结

数学必修一第二章函数知识点总结函数的两个定义本质是相同的,只是叙述概念的出发点不同,传统定义是从运动变化的观点出发,而近代定义是从集合、映射的观点出发。
下面是整理的数学必修一第二章函数知识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数学必修一第二章函数知识点1.函数的概念: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y=f(x),x∈A.其中,x叫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 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的值相对应的y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x)| x∈A }叫做函数的值域.注意:如果只给出解析式y=f(x),而没有指明它的定义域,则函数的定义域即是指能使这个式子有意义的实数的集合;函数的定义域、值域要写成集合或区间的形式.定义域补充能使函数式有意义的实数x的集合称为函数的定义域,求函数的定义域时列不等式组的主要依据是:(1)分式的分母不等于零; (2)偶次方根的被开方数不小于零; (3)对数式的真数必须大于零;(4)指数、对数式的底必须大于零且不等于1. (5)如果函数是由一些基本函数通过四则运算结合而成的.那么,它的定义域是使各部分都有意义的x的值组成的集合.(6)指数为零底不可以等于零(6)实际问题中的函数的定义域还要保证实际问题有意义.(又注意: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即为函数的定义域。
)构成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对应关系和值域注意:(1)构成函数三个要素是定义域、对应关系和值域.由于值域是由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决定的,所以,如果两个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完全一致,即称这两个函数相等(或为同一函数)(2)两个函数相等当且仅当它们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完全一致,而与表示自变量和函数值的字母无关。
相同函数的判断方法:①表达式相同;②定义域一致(两点必须同时具备) (见课本21页相关例2)2值域补充(1)、函数的值域取决于定义域和对应法则,不论采取什么方法求函数的值域都应先考虑其定义域. (2).应熟悉掌握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对数函数及各三角函数的值域,它是求解复杂函数值域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合、函数易错题1. 已知2{1,},{1,}M y y x x R P x x a a R ==-∈==-∈,则集合M 与P 的关系是 ( A ) A. M=P B. P R ∈ C . M ⊂≠P D. M ⊃≠P2.已知由实数组成的集合A 满足:若x A ∈,则11A x∈-. (1)设A 中含有3个元素,且2,A ∈求A;(2)A 能否是仅含一个元素的单元素集,试说明理由. [解析]:(1)2A ∈ 112A ∴∈-,即1A -∈,11(1)A ∴∈--, 12A ∈即,1{2,1,}.2A ∴=- (2)假设A 中仅含一个元素,不妨设为a, 则1,1a A A a ∈∈-有,又A 中只有一个元素11a a∴=-, 即210a a -+=,此方程0∆<即方程无实数根 ∴不存在这样的a.3.设}01)1(2|{},04|{222=-+++==+=a x a x x B x x x A ,若B B A =⋂,求a 的值[解析]:∵B B A =⋂ ∴ B ⊆A , 由A={0,-4},∴B=Φ,或B={0},或B={-4},或B={0,-4}(1)当B=Φ时,方程01)1(222=-+++a x a x 无实数根,则 △=0)1(4)1(422<--+a a ,解得 1-<a ;(2)当B={0}时,方程01)1(222=-+++a x a x 有两等根均为0,则⎩⎨⎧=-=+-010)1(22a a , 解得 1-=a ;(3)当B={-4}时,方程01)1(222=-+++a x a x 有两等根均为-4,则⎩⎨⎧=--=+-1618)1(22a a 无解; (4)当B={0,-4}时,方程01)1(222=-+++a x a x 的两根分别为0,-4,则⎩⎨⎧=--=+-014)1(22a a 解得 1=a 综上所述:11=-≤a a 或4、集合{}{}2,,,A x x y y R B y y x x R ==∈==∈,则A B ⋂= ( C )A 、{}0,1B 、(){}0,1C 、{}0y y ≥D 、∅[解析]:A=R ,[)[)0,,0,B A B =+∞∴=+∞5、已知集合}1|{2x y x A -==,},1|{A x x y y B ∈-==,则=⋂B A ( C )A 、}1,0{B 、)}0,1{(C 、]0,1[-D 、]1,1[- [解析]:[1,1],[2,0],[1,0]A B A B =-=-∴=- 6、已知集合M ={x |0)1(3≥-x x },N ={y |y =3x 2+1,x ∈R },则M ⋂N = ( C ) A 、∅ B 、{x |x ≥1} C 、{x |x >1} D 、{x | x ≥1或x <0} [解析]:M ={x |x >1或x ≤0},N ={y |y ≥1}故选C7、已知集合T S T S x x S ⋃=⋂<-=则使},1|12||{的集合T= ( A )A 、 {|01}x x <<B 、}210|{<<x x C 、}21|{<x x D 、}121|{<<x x [解析]:显然S=T ,1211,01x x ∴-<-<∴<<易错点分类1、忽略φ的存在:例题1、已知A ={x|121m x m +≤≤-},B ={x|25x -≤≤},若A ⊆B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错解】A ⊆B ⎩⎨⎧≤-+≤-⇔51212m m ,解得:33≤≤m -【分析】忽略A =φ的情况.【正解】(1)A ≠φ时,A ⊆B ⎩⎨⎧≤-+≤-⇔51212m m ,解得:33≤≤m -; (2)A =φ 时,121->+m m ,得2<m .综上所述,m 的取值范围是(∞-,3]2、分不清四种集合:{}()x y f x =、{}()y y f x =、{},)()x y y f x =(、{}()()x g x f x ≥的区别. 例题2、已知函数()x f y =,[]b a x ,∈,那么集合()()[]{}(){}2,,,,=∈=x y x b a x x f y y x 中元素的个数为( )(A ) 1 (B )0 (C )1或0 (D ) 1或2【错解】:不知题意,无从下手,蒙出答案D .【分析】:集合的代表元素,决定集合的意义,这是集合语言的特征.事实上,{}()x y f x =、{}()y y f x =、{},)()x y y f x =(、{}()()x g x f x ≥分别表示函数)(x f y =定义域,值域,图象上的点的坐标,和不等式()()g x f x ≥的解集. 【正解】:本题中集合的含义是两个图象的交点的个数.从函数值的唯一性可知,两个集合的交中至多有一个交点.即本题选C .3、搞不清楚是否能取得边界值:例题3、A ={x |x <-2或x >10},B ={x |x <1-m 或x >1+m }且B ⊆A ,求m 的范围. 【错解】因为B ⊆A ,所以:129110m m m -<-⎧⇒>⎨+>⎩.【分析】两个不等式中是否有等号,常常搞不清楚.【正解】因为B ⊆A ,所以:129110m m m -≤-⎧⇒≥⎨+≥⎩.4、不注意数形结合,导致解题错误.例题4、曲线241x y -+=与直线4)2(+-=x k y 有两个不同交点的充要条件是 【错解】误将半圆241x y -+=认为是圆.【分析】利用“数形结合”易于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正解】可得正确答案为:53124k <≤5、忽略函数具有奇偶性的必要条件是: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 例题1、函数xxx x f -+-=11)1()(的奇偶性为 【错解】偶函数.【分析】判断函数的奇偶性不考虑函数的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而导致错误. 【正解】实际上,此函数的定义域为[-1,1),正确答案为:非奇非偶函数 6、缺乏利用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解题的意识: 例题2、()sin f x x x =⋅,若12,[,]22x x ππ∈-时,12()()f x f x >,则x 1、x 2满足的条件是 ;【错解】不知如何下手,不会利用函数图象及单调性、奇偶性等性质去解题. 【分析】可以判断出f (x )是偶函数,且在[0,]2π上是增函数.【正解】由f (x )在[,]22ππ-上的图象可知答案为12 || ||2x x π≥≥. 7、指、对数函数的底数为字母时,缺乏分类讨论的意识:例3、函数log (01),a y x a a =>≠且当[)2,x ∈+∞时,1,y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2102≤<≥a a 或(B )212≥≤a a 或 (C ) 21121≤<<≤a a 或 (D ) 221≤≤a【错解】只想到1a >一种情况,选D【分析】指、对数函数的底数是字母而没分类讨论.【正解】正确答案为:C 8、不理解函数的定义:例4、函数y =f (x )的图象与一条直线x=a 有交点个数是……………………………( ) (A )至少有一个 (B ) 至多有一个 (C )必有一个 (D ) 有一个或两个 【错解】选A 、C 或D【分析】不理解函数的定义(函数是从非空数集A 到非空数集B 的映射,故定义域内的一个x 值只能对应一个y 值【正解】正确答案为:B 变式、在同一坐标系内,函数11()2,()2x x f x g x +-==的图象关于…………………( ) (A ) 原点对称 (B )x 轴对称 (C )y 轴对称 (D ) 直线y =x 对称【错解】没有思路.【分析】要知道1()2,()2xx f x g x ⎛⎫== ⎪⎝⎭两函数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正解x 】1()2x f x +=的图象由的图象向左平移1个单位而得到,1()2xg x -==112x -⎛⎫ ⎪⎝⎭的图象由12xy ⎛⎫= ⎪⎝⎭的图象向右平移一个单位而得到.故选C.综合训练题:1、已知函数()x f y =,[]b a x ,∈,那么集合()()[]{}(){}2,,,,=∈=x y x b a x x f y y x 中元素的个数为(C ) A. 1 B. 0 C. 1或0 D. 1或22、已知函数()x f 的定义域为[0,1],值域为[1,2],则函数()2+x f 的定义域和值域分别是( C ) A. [0,1] ,[1,2] B. [2,3] ,[3,4] C. [-2,-1] ,[1,2] D. [-1,2] ,[3,4]3、已知0<a <1,b <-1,则函数b a y x+=的图象必定不经过(A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4、将函数()x x f 2=的图象向左平移一个单位得到图象1C ,再将1C 向上平移一个单位得图象2C ,作出2C 关于直线x y =对称的图象3C ,则3C 对应的函数的解析式为( B )A. ()11log 2+-=x yB. ()11log 2--=x yC. ()11log 2++=x yD. ()11log 2-+=x y 5、已知函数()()x x f a-=2log 1在其定义域上单调递减,则函数()()21log x x g a -=的单调减区间是( B ) A. (]0,∞- B. ()0,1- C. [)+∞,0 D. [)1,0 6、函数x x x y sin cos -=在下面的哪个区间上是增函数(B )A. ⎪⎭⎫⎝⎛23,2ππ B. ()ππ2, C. ⎪⎭⎫⎝⎛25,23ππ D. ()ππ3,27、设()x x x f sin =,1x 、⎥⎦⎤⎢⎣⎡-∈2,22ππx ,且()1x f >()2x f ,则下列结论必成立的是(D )A. 1x >2xB. 1x +2x >0C. 1x <2xD. 21x >22x 8、方程2log 2=+x x 和2log 3=+x x 的根分别是α、β,则有( A )A. α<βB. α>βC. α=βD. 无法确定α与β的大小9、若α、β是关于x 的方程()053222=+++--k k x k x (R k ∈)的两个实根,则22βα+的最大值等于( C )A. 6B. 950C. 18D. 1910、若ax y =与xb y -=在()+∞,0上都是减函数,对函数bx ax y +=3的单调性描述正确的是( C )A. 在()+∞∞-,上是增函数B. 在()+∞,0上是增函数C. 在()+∞∞-,上是减函数D. 在()0,∞-上是增函数,在()+∞,0上是减函数11、已知奇函数()x f 在()0,∞-上单调递减,且()02=f ,则不等式()()11--x f x >0的解集是(B )A. ()1,3--B. ()()3,11,1 -C. ()()+∞-,30,3D. ()()+∞-,21,3 12、不等式()32log 2+-x x a ≤1-在R x ∈上恒成立,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C ) A. [)+∞,2 B. (]2,1 C. ⎪⎭⎫⎢⎣⎡1,21 D. ⎥⎦⎤ ⎝⎛21,013、方程0122=++x ax 至少有一个负的实根的充要条件是( C )A. 0<a ≤1B. a <1C.a ≤1D. 0<a ≤1或a < 0 14、在同一坐标系中,函数1+=ax y 与1-=x a y (a >0且a ≠1)的图象可能是(C )(A ) (B ) (C ) (D ) 15、函数()x f y =是R 上的奇函数,满足()()x f x f -=+33,当x ∈(0,3)时()xx f 2=,x ∈(6-,3-)时,()x f =( B )A. 62+x B. 62+-x C. 62-x D. 62--x16、函数()()()b x b x a ax x f +-+-+=348123的图象关于原点中心对称,则()x f ( B ) A. 在[]34,34-上为增函数 B. 在[]34,34-上为减函数 C. 在[)+∞,34上为增函数,在(]34,-∞-上为减函数 D. 在(]34,-∞-上为增函数,在[)+∞,34上为减函数17、ααcos sin +=t 且αα33cos sin +<0,则t 的取值范围是( A )A. [)0,2- B. []2,2- C. ()(]2,10,1 - D. ()()+∞-,30,318、二次函数()x f 满足()()22+-=+x f x f ,又()30=f ,()12=f ,若在[0,m ]上有最大值3,最小值1,则m 的取值范围是( D )A. ()+∞,0B. [)+∞,2C. (]2,0D. [2,4]19“非空集合M 的元素都是集合P 的元素”是假命题,则以下四个命题:⑴M 的元素都不是P 的元素;⑵M 中有不属于P 的元素;⑶M 中有P 的元素;⑷M 的元素不都是P 的元素,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有( B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0、使不等式0)1|)(|1(>+-x x 成立的充分而不必要的条件是( B )(A )}11|{>-<x x x 或 (B ) }11|{<<-x x (C ) }11|{≠->x x x 且 (D )}11|{-≠<x x x 且二、填空题:21、函数xy 1=(x >-4)的值域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2、函数52--+=x x y 的值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函数x x y -+=3的值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若实数x 满足2cos log 2=+θx ,则28++-x x =__________.25、设定义在区间[]222,22---a a上的函数()x x x f --=33是奇函数,则实数a 的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函数()12-=x x f (x <-1)的反函数是_______. 27、函数()2px p x x f +-=在(1,+∞)上是增函数,则实数p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28、已知集合{}a x ax x x A -≤-=2,集合,若B A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29、已知函数()x f y =是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当x <0时,()x f 是单调递增的,则不等式()1+x f >()x f 21-的解集是_________________.30、已知()()x x x f a a log log 2+-=对任意⎪⎭⎫ ⎝⎛∈21,0x 都有意义,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31、函数432--=x x y 的定义域为[]m ,0,值域为⎥⎦⎤⎢⎣⎡--4,425,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函数()coxx xcoxx f ++=sin 1sin 的值域是______.33、对于任意R x ∈,函数()x f 表示3+-x ,2123+x ,342+-x x 中的较大者,则()x f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4、已知a >1,m >p >0,若方程m x x a =+log 的解是p ,则方程m a x x=+的解是_______.35、已知函数()()3122--+=x a ax x f (a ≠0)在区间⎥⎦⎤⎢⎣⎡-2,23上的最大值为1,则实数 a 的值是____34或.36、对于任意实数x 、y ,定义运算x *y 为:x *y =cxy by ax ++,其中a 、b 、c 为常数,等式右边的运算是通常的加法和乘法运算,现已知1*2=3,2*3=4,并且有一个非零常数m ,使得对于任意实数x ,都有x *m =x ,则m =____________.37、已知函数()()()[]111lg 22+++-=x a x a x f 的定义域为()+∞∞-,,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38、若函数())4(log -+=xax x f a (a >0且a ≠1)的值域为R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39、若曲线()21a x y --=与2+=x y 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P ,O 为坐标原点,则OP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40、若定义在区间D 上的函数()x f 对D 上的任意n 个值1x ,2x ,…,n x ,总满足()()()[]n x f x f x f n ++211≤⎪⎭⎫ ⎝⎛++n x x x f n 21,则称()x f 为D 上的凸函数.已知函数x y sin =在区间()π,0上是“凸函数”,则在△ABC 中,C B A sin sin sin ++的最大值是____________.41、正实数x 1,x 2及函数,f (x )满足1)()(,)(1)(1421=+-+=x f x f x f x f x且,则)(21x x f +的最小值为 ( B ) A .4 B .54 C .2 D .4142、已知函数0)1(),0()(2=>++=f a c bx ax x f ,则“b > 2a ”是“f (-2) < 0”的( C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3、一次研究性课堂上,老师给出函数)(||1)(R x x xx f ∈+=,三位同学甲、乙、丙在研究此函数时分别给出命题:甲:函数f (x )的值域为(-1,1); 乙:若x 1≠x 2,则一定有f (x 1)≠f (x 2); 丙:若规定||1)()),(()(),()(11x n x x f x f f x f x f x f n n n +===-则对任意*∈N n 恒成立.你认为上述三个命题中正确的个数有( B )A .0个 B .1个C .2个D .3个44、已知函数3()f x x ax =-在区间[1,)+∞上是增函数,则a 的取值范围是_ __;45、直角坐标系中横坐标、纵坐标均为整数的点称为格点,如果函数f (x )的图象恰好通过k 个 格点,则称函数f (x )为k 阶格点函数.下列函数:①x x f sin )(=;②3)1()(2+-=x x f π ③xx f )31()(=;④.log )(6.0x x f =其中是一阶格点函数的有 124 .(填上 所有满足题意的序号)46、已知二次函数)1(,)(2++=x f bx ax x f 为偶函数,函数f (x )的图象与直线y=x 相切. (1)求f (x )的解析式(2)若函数),(])([)(+∞-∞-=在x k x f x g 上是单调减函数,求k 的取值范围.(1)∵f (x+1)为偶函数,∴即),1()1(+=+-x f x f )1()1()1()1(22+++=+-++-x b x a x b x a 恒成立,即(2a+b )x=0恒成立,∴2a+b=0∴b=-2a ∴ax ax x f 2)(2-=∵函数f (x )的图象与直线y=x 相切,∴二次方程0)12(2=+-x a ax 有两相等实数根,∴004)12(2=⨯-+=∆a a ,x x x f a +-=-=∴221)(,21(2)∵kx x x x g -+-=2321)(,'23()2,()(,)2g x x x k g x ∴=-+--∞+∞ 在上是单调减函数上恒成立,在),(0)('+∞-∞≤∴x g 32,0))(23(44≥≤---=∆∴k k 得,故k 的取值范围为),32[+∞ 48、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f x 满足(2)()f x f x +=,且在[3,2]--上是减函数,若,αβ是锐角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则(sin ),(cos )f f αβ的大小关系为_(sin )(cos )f f αβ>___ (答:(sin )(cos )f f αβ>); 49、函数()lg(2)1f x x x =⋅+-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个数有____2___个(答:2)50、如若函数(21)y f x =-是偶函数,则函数(2)y f x =的对称轴方程是______12x =-_______(答:12x =-).51、已知函数3()3f x x x =-过点(2,6)P -作曲线()y f x =的切线,求此切线的方程(答:30x y +=或24540x 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