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化学精品课程的建设
工科《高分子化学》省级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2 建设 内容完备 的课 程教学体 系
专 业 实 验 室 为改 善 实 验 设 施 提 升 实 验 教 学 行 业 主 战场 , 我 们 不 懈 追 求 的教 学 目标 。 是 《 分 子 化 学 》 高 分 子 化 工 方 向 的 主 水 平 创造 有 利 条 件 。2 认 知 实 习 与 生 产 实 实 践 表 明 , 学 工 程 与 工 艺 专 业 的 毕 业 生 高 是 () 化 干 基 础 课 程 。 照知 识 渐 进 性 和 连 续 性 的 习 : 学 生 初 步 掌 握 高 分 子 方 面 的 专 业 知 按 在 直 保 持 着较 高 的 考 研 率 和 就 业 率 , 人 用 教 学 规 律 , 着 夯 实 理 论 基 础 , 化 实 践 能 识 与 实 验 技 能 后 , 排 一 定 学 时 的 认 知 实 单 位 评 价 较 好 , 是 高 分 子 化 学 精 品 课程 本 强 安 这 力 , 重 综 合 素 质 , 养 创 新 意 识 的 教 学 理 习 及 生 产 实 习 。 指 导 教 师 带 领 学 生 到 本 始 终保 持 国 内 同 类课 程 领 先 的 教 学 效 果 的 注 培 由
教 师 获 得 国 外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学 成 回校 , 两 位 取 得 硕 士 学 位 , 中一 位 成 为 河 南 省 高 其 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 中年 教 师 中 , 有 作 技 能 为 根 本 , 出学 生 的 主 体 地 位 , 重 子 化 学 课 程 的 网 络 教 学 提 供 了有 力 保 障 。 突 注 动 手 能 力训 练 。 程 体 系 体 现 “ 课 基础 、 高 、 提 综 上 所 述 , 分 子 化 学 作 为 研 究 高 分 高 综 合 、 新 ” 则 , 验 项 目设 计 上 压 缩 单 子 化 合 物 合 成 的 原 理 和 化 学 反应 的 学 科 , 创 原 实
高分子化学创新教学与一流课程建设

大 学 化 学Univ. Chem. 2021, 36 (12), 2103022 (1 of 13)收稿:2021-03-11;录用:2021-05-17;网络发表:2021-05-19*通讯作者,Email:**************.cn基金资助: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试点课程“高分子化学”项目(鲁教高字[1999]27号);山东省省级精品课程“高分子化学”项目(150410030);山东省一流课程“高分子化学”暨青岛大学“以学为中心”课程“高分子化学”项目(RC1900004947);全国高等院校化工类及相关专业数字化教学项目(高分子化学在线解题软件子项目);青岛大学第三批课程思政示范项目(KCSZ2021116);青岛大学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计算机在化学中的应用”项目(RC19000016633)•教学研究与改革• doi: 10.3866/PKU.DXHX202103022 高分子化学创新教学与一流课程建设郭霖*青岛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 青岛 266071摘要:基于学情分析与独立思考,根据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需要,在“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兴趣与能力,特别是可持续发展能力及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思想指导下,针对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重点、难点、“痛点”问题,以及学生学习过程存在的一些短板问题,包括高分子化学课程特有的问题,所有工科专业课程共有的问题,以及所有大学课程都有的问题等,从“革新思想、优化内容、改进方法、更新手段、加强综合、增进渗透”等方面系统性地进行创新教学实践,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并将课程建设成为省级一流课程。
关键词:高分子化学;创新教学;一流课程;课程建设;课程思政;教学理念;元认知中图分类号:G64;O63Innovative Teaching and First-Class Course Construction of Polymer ChemistryLin Guo *College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Qingdao University, Qingdao 266071, Shandong Province, China.Abstract: A series of innovative teaching practice are carried out from the aspects of thought updating, content optimizing, method improving, means updating, integration strengthening and penetration enhancing,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teaching thoughts of “student-centered, and focusing o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interest and ability, especially the abilit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The practice aims at the key points and difficult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and the weaknesses in the learning of polymer chemistr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students’ learning situation. Good teaching results and a series of innovative teaching accomplishment have been achieved, and the course has been constructed into a provincial first-class course.Key Words: Polymer chemistry; Innovative teaching; First-class course; Curriculum construction;Course ideology and politics; Teaching idea; Metacognition高分子化学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等工科专业的专业核心课,其教学质量对这些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有重要影响。
《高分子化学》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践

《高分子化学》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践1. 确定思政教育目标在设计高分子化学课程思政教育的时候,首先需要明确思政教育的目标。
高分子化学课程的思政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目标,引导学生明晰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 结合专业知识进行教育高分子化学课程思政教育的设计需要充分结合专业知识进行教育,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与思想道德建设相结合。
通过讲解聚合物的发展历程、应用领域和重大成果,引导学生了解我国高分子科技领域的重要成就和地位,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3. 体现人文关怀高分子化学课程思政的设计需要体现人文关怀,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与发展。
例如通过教学案例、专家讲座、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国内外高分子科技的发展状况,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科技发展的重大战略和热点问题,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4. 推动学科交叉高分子化学与哲学、社会学、法律、经济等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高分子化学课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思考,拓宽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让学生明确高分子化学科技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意义。
1. 课程内容设置在高分子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中可以适度融入一些思政教育的内容,如在教学大纲中适当设置专题讲座、专家访谈等板块,让学生了解国内外高分子科技的发展动态和重大成就,增强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和对科学事业的使命感。
2. 案例教学引入思政教育案例,通过典型的思政教育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认识到高分子化学科技对人类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的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
3. 培养实践能力通过实验教学和实习实训等方式,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技术开发中,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4. 举办学术交流活动组织学术报告、学科论坛等活动,邀请国内外高分子科学领域的专家进行学术交流,让学生了解国内外高分子科技的前沿动态,增强学生的国际视野和科学素养。
《高分子化学》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践

《高分子化学》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践一、引言《高分子化学》是化学类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其涉及的内容涵盖了高分子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际应用。
随着我国化学教育的不断发展和高等教育思政工作的加强,如何将思政教育与《高分子化学》课程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专业素养,成为了当前教育教学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课程设计和实践两方面探讨如何将思政教育融入《高分子化学》课程,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1. 设计目标《高分子化学》课程思政的设计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强化高分子化学的思想性和理论性。
通过深入探讨高分子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引导学生认识高分子材料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对高分子化学研究的兴趣和热情。
(2)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了解高分子化学在生产和实际应用中的伦理和法律问题,培养学生对职业道德和法规的认识和遵守。
(3)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实验操作和实际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在高分子化学领域进行创新研究和实践活动。
2. 课程内容设计3. 教学方法设计为了实现《高分子化学》课程思政的设计目标,应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案例分析、实验操作等。
具体包括:1. 案例分析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选取一些与高分子化学相关的案例,例如高分子材料在环境保护、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方面的应用和问题等,通过案例分析,引发学生对高分子化学思政内容的关注和思考。
可以选取一些生产中出现的高分子材料质量问题,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了解高分子材料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原因,讨论相关的伦理和法律问题,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法律意识。
2. 实验操作高分子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实验操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对高分子化学研究的兴趣和热情。
在教学实践中,可以设置一些涉及高分子化学制备和性能测试的实验,引导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感受高分子化学实验的乐趣和挑战。
《高分子化学》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践

《高分子化学》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践《高分子化学》课程是一门专业性强的课程,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也应该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
本文将探讨《高分子化学》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践。
思政教育应融入课程目标的制定。
《高分子化学》是一门培养学生高分子化学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课程,因此课程目标应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为主要目标,同时再加入思政教育目标。
可以设置培养学生高分子环保意识、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辨析能力等思政目标,既满足专业要求,又加强思政教育的融入。
思政教育应融入课程内容的设计。
《高分子化学》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高分子化学基本概念、高分子合成和改性、高分子材料性能与应用等方面。
在这些内容中,可以加入与思政教育相关的内容,如高分子材料的环保性能与应用、高分子化学的伦理道德要求等,既丰富了课程内容,又加强了思政教育的融入。
思政教育应融入课程教学方法的选择。
《高分子化学》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理论讲解、实验操作和实践应用等。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可以采用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思政教育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道德情操。
思政教育应融入课程考核方式的确定。
《高分子化学》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
在考核方式的确定上,可以增加与思政教育相关的考核内容,如学生对高分子材料环保性能的报告、学生对高分子化学实验的个人体会等,既促进学生对思政教育的重视,又加强了思政教育的有效实施。
《高分子化学》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践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课程目标的制定、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考核方式的确定等方面加强思政教育的融入。
通过这样的设计与实践,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的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精品课程“高分子化学”的教学手段

性、 探索性和实用性 , 学生的实验主动性 不高。为适应高分子化 学科学 的飞速发展, 培养学生从 了解高分子化学理论、 了解高分 子化学材料 的应用 、 热爱高分子化学学科、 习高分子化学的主 学
( 教学手段的改进 。 二)
高分子化学课程 教学中, 不仅分子式复杂又长, 而且一些机 动性、 对高分子化学实验产生兴趣 。改变要他学为我要学 , 从而
化学概念 、 理解 和巩 固化 学知识 的~种手段 , 是一种依 附于概念
添加 剂” 实验 处于一种 从属地位 , , 学生仅仅 是按照教 教与学脱离, 教学与实践脱离的现状。 很多本科毕业生在今后的 和理论 的“ 工作岗位或硕士阶段都体会到这种教学方法 的优势 ,普遍感到 材 已经规定好的实验操作步骤做一些重复性 的工作 ,缺乏系统 学 以致用, 在工作岗位或科研阶段很容易上手 , 也很容 易开创 自
、
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学 生学 习知识 的主要途径 ,课堂也是学生最主 要的学习场所 。 因此要充分利用课堂培养学生的创 新能力 。 这就 要求教学团队要不断改进课堂教学 的方法和手段 。
( ) 一 教学 方 法 的改 进 。
高分子化学是一 门以实验为基础的 自然 科学,在 高分子化 学教学 中,高分子化学实验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其主要 目的 是: . 1 掌握高分子化学实验的基本研究方法 , 通过实验手段熟悉 高聚物 的合成和结构表征,理解 高聚物化学性质与结构之间的
二 、 验 教 学 实
课程从化学合成机理的角度并结合工业 生产实 际讲述高分子材 信息 、 习知识 、 学 应用知识, 效地 交流、 决问题 的能力, 有 解 使过
把 如共聚 合、 线 于保证学生学好专业选修课和看懂 、 读懂、 学懂不断 出现的新知 方式通过动 画展现 出来, 原本 抽象的聚合过程 (
高分子课程设计方案
高分子课程设计方案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高分子材料的基本概念、分类及主要性能;2. 了解高分子的合成方法、结构与性能关系,以及其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3. 掌握高分子材料科学领域的基本研究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高分子材料性能、合成及应用问题的能力;2. 培养学生设计简单高分子材料实验方案的能力;3. 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高分子材料科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其探索精神;2. 培养学生关注高分子材料在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社会责任感;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高中化学选修课程,以高分子材料科学为基础,结合实际应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特点:高二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高分子材料的基本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高分子材料基本概念:高分子化合物定义、分类及特点;2. 高分子合成方法:聚合反应类型、聚合机理;3. 高分子结构与性能关系:链结构、凝聚态结构,以及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内在联系;4. 高分子材料的应用领域:日常生活、医药、环保、航空航天等;5. 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实验方法、表征技术及数据分析;6. 高分子材料与环境、可持续发展:资源利用、环境影响及循环再利用。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课时:高分子材料基本概念及分类第二课时:高分子合成方法及聚合机理第三课时:高分子结构与性能关系第四课时:高分子材料的应用领域第五课时: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第六课时:高分子材料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教学内容依据教材相关章节进行组织,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课程目标,确保学生能够全面掌握高分子材料的基本知识,为后续深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跟踪高分子学科发展前沿,建设高分子物理国家精品课程
基 金 项 目 : 家 自然 科 学 基 金 资 助 ( 目编 号 :0 707 5309 ) 国 项 55 33 , 0900 。
维普资讯
第 6期
高
分
子
通
报
料加 工原 理 、 高分 子材 料工 程 学 、 线性 传 热理 论等 , 非 因此在 发展 初期 真正 能够 理解 高 分子 流 变学 精 髓 的 研究 人 才很少 。化学 出身 的研 究 者往 往受 阻 于流变 模 型 中的数 学“ 垒 ” 而 数理 出身 的研 究 者 又 陌生 于 壁 , 高分 子 材料 多重 复杂 结构 及 千奇 百怪 的形 态 和性 能 。2 0世 纪 8 0年代 初 , 内能认 真 开 展 流变 学 研 究 的 国
家精 品课 程 。
图 1 焉 分 子 物 理 课 程 群 不 意 图
Fiu e l T kec fte c us s c mbn to n p lme h sc g r he s th o h o le o iain i oy rp y is
高分 子 流变 学迄 今 已发展 成 一 门研 究 高分 子材 料 多层 次结 构 、 能 的关 系及 在材 料相 变 和 流动 过 程 性 中结 构 、 性能 演变 规律 的 重要学 科 , 高分 子科 学 理论 研 究 及 材 料设 计 、 在 改性 , 工艺 、 备 、 具 的设 计 和 设 模 优 化 中发 挥 日益 重要 的作 用 。然 而在 流变 学发 展初 期 , 曾经 历 十分 困难 的局 面 。 由于高分 子 流变 学 是 一 门涉 及 多学科 交叉 的边缘 科学 , 内容涉 及连 续 介质力 学 、 理性 力 学 、 高分 子物 理学 、 分子 化 学 、 高 高分 子材
【课程思政案例】《高分子化学》教学案例
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高分子化学·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 教学对象:本科三年级、高分子专业· 总学时:64学时课程思政教学整体设计思路(一)整体思路《高分子化学》这一课程是高分子材料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材料化学、应用化学、纺织工程等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
按照习总书记的要求,我们针对高分子化学的授课内容,除了在专业基础知识方面的优化和完善实现对课程教学“广度”和“深度”的提升,还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大纲注重提升课程的“温度”,使专业课程的学习内容不仅入眼、入耳、入脑,还要入“心”,使课程思政的内容融入到课程学习内容中并不断优化和提炼,努力实现“立德树人”目标,打造课程思政与高分子化学专业结合的“金课”课堂。
通过结合《高分子化学》这门课程的教学实际及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反馈,在授课过程中的全方面的课程思政元素渗透,结合高分子化学领域发展过程中著名人物的事迹和人格魅力、高分子化学与先进材料对人类发展的贡献及通过作业、讨论等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课程教学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等方式,通过“因势利导、顺势而为”的教学尝试,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融入课堂教学,实现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的和谐统一,不仅实现学生对本门专业基础课程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的优化,更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索高分子化学的积极性与好奇心,提升学生民族自信、胸怀祖国未来发展及为祖国科学事业积极奉献的爱国情怀。
进一步通过学生的当堂或课后作业反馈、网上问卷调研等方式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反馈,以明确专业课授课过程中思政教育的效果、不足和改进方案,为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质量提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生能力培养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课程思政典型教学案例(一)案例名称第七章“配位聚合” 第一节配位聚合机理及丙烯等规聚合中的课程思政案例聚烯烃材料占了所有高分子材料的一半以上,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应用。
《高分子化学》课程设计与教学改革探索
系紧密 , 但 学生 往往 由于没有 生产 实践知 识 , 听起 课来感 觉枯燥 ,空洞 难 以掌 握.因此 , 为 了应付 考试 ,学 生对所 学 内容根本 不关 心 ,而是 把 希 望 寄托 在 老 师上 完 课 后 指 定 的考 试 范 围和 复 习题 上 .传 统 的课 程 设
①
收 稿 日期 :2 0 1 2 —1 l 一1 4 基金 项 目 :西 南 大 学博 士基 金 ( S W U1 0 9 0 2 4 ) ;重 庆 市 科 委 自然 科 学 基 金 ( C S TC, 2 0 1 0 B B 4 0 0 9 ) .
2 0 1 3年 7 月
J u 1 . 2 0 1 3
文章编号 : 1 0 0 0—5 4 7 1 ( 2 0 1 3 ) O 7一O 1 5 2一O 5
高 分 子 化 学 课 程 设 计 与 教 学 改 革 探 索①
王 明
西南大学 化学化T学院 , 重庆 4 0 0 7 1 5
的能力 .
目前 国 内大 部 分 院 校 的 高 分 子 化 学 教 材 均 采 用 由 潘 祖 仁 教 授 编 写 ,化 工 出 版 社 出 版 的 《 高 分 子 化
学》 l l 3 .该 教材 以聚合 反应 和聚合 物化 学反 应 的机 理 和 动力 学 作经 线 , 进 一 步配 以更 多 的聚 合 物 品种 作 纬 线 ,内容丰 富逻辑 性强 .该教 材 曾获得 国家级 优 秀教 材奖 、优 秀 畅销 书 奖 、化 工部 优 秀教 材 一等 奖 等多 种 奖 项 ,被评 为普通 高等 教育“ 十一五 ”国家 级规 划教材 、国家级精 品课 程教材 .2 0 0 7年该 教材 的第 4版新 教
学类专 业课程 偏重 于理论 本身 , 该课 程理 论与 实践并 重.该 课程 主 要解 决 的是 聚合 物 的结 构 、合成 原 理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作者 简介]陈雪萍 (9 9)女 , 1 6一 , 高级工程师 , 硕士 。
4 4
高分子化学精 品课程 的建设
的教 学研 究 和精 品课 程 建 设 的 经验 , 文拟 分 别 本
难点 , 积极鼓励学生查 阅与课程相关 的文献及资
料 , 与本 课 程 的 实验 相 结合 , 写 课 程论 文 , 并 撰 并
融会 贯通 的综合 能力 。
( ) 持 学术 性 , 三 保 兼顾趣 味性 , 生互 动 师
进行~系列的实践探索 , 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
( ) 一 强大 的学科 优 势和实 力雄厚 的教 学 团队
高分子化学是高分子制备与化学改性的学科
基础 , 是化 学 、 化工及 材料 类学 生 的必修 课 。根 据
料的应用领域十分 广泛, 覆盖了几乎所有传统产 业和现代工业高技术产业 , 它是化学工业, 特别是
石 油化工 的主要 终 端产 品 , 高分 子 化 工 的产 值 几 乎 占整个 石油 化工 产值 的 7 。 O
学工程与工艺” 全专业 的必修和主干课程 , 该课程 于 20 年被评为 国家级精 品课程 。结合这几年 05
的示范性课程 。在高分子化学精 品课 程 的建设 中, 我们依靠强大的学科优势 , 组建 了一支实力雄
厚 的教 学 团 队 , 教 材 、 学 方式 、 对 教 网络 课 程建 设
授课过程中不拘泥于教材 内容的排 序, 注重 对各知识点进行重组和精炼 。同时, 在重点章节 结束以后 , 开展对于本章内容的综合性应用讲座, 请 同学上台演讲 , 引导学生进行 自主式 、 探究式学 习, 培养学生对知识点的深层理解 、 分析 、 比较和
树脂 、 高分 子 膜 、 电 高分 子 、 导 医用 高分 子 等 功 能
材料 , 以及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等 。 高分子材料的创生虽只有多年, 但其发展速
度 远远快 于 金 属 和无 机 材 料 。究 其 原 因 , 高分 是 子结 构具 有 的几乎 无穷 变化 的可 能性 。高分 子材
Es a l h e tEx el n e Co r e o l me e it y t b i m n c le c u s fPo y rCh m s r s
Ch n Xu pn e e ig,L g n i Bo e g
Abta t sr c :Th tt x eln ec u s stefrtca sd mo sr t g c u s. I st ei o tn y b l e sa ee c l c o rei h s-ls e n tai o r e ti h mp ra tsm o e i n o u nn nv ri . Thsp p rito u e h o re fau e ,ta hn t o sa d we st o - fr n i譬a u iest y i a e n r d c st ec u s e tr s e c ig meh d n b iec n
浙江大学高分子化工学科长期在 国内居领先
地位 , 建有 化学 工 程 国 家重 点 学 科 和化 学 工 程 国
家重点实验室。根据高分子化工在化学工业中所
占的 比重 , 及高 分子 材料快 速发 展 的需要 , 结合 我 校 自身 的优 势与 特色 , 高分 子化 学课 程拓展 为 “ 化
sr ci n b s d o h r ci ei h x e ln e c u s fp lm e h mit y t u to a e n t ep a tc n t e e c l c o r eo o y rc e sr . e
Ke r s oy e he sr Ex eln ec u s ;W e st o sr cin ywod :P l rc mity m c l c o re e b iec n tu to
因此 , 高分 子化 学是 化学 、 工及 材料 类学 生 的一 化
门重 要 的课 程 。
先驱 , 它同信息技术 、 生物技术一起成为 2 世纪 1
最 重要 和最具 发展 潜力 的领 域 。高分 子材料 不 仅
包括塑料 、 合成橡胶 、 合成纤维三大合成材料 , 还 包括涂料 、 黏合剂 、 离子交换树脂 、 感光树脂 、 吸水
一
、
高分 子化 学课 程 的学科 现状
高分 子材料 的生产 既包括 从单体 到基 础料 的
材 料是 一切工 业 和高科 技 的物质 基础 和发 展
高分子合成过程 , 又包括从基础料到制品的高分 子改性与成型加工过程。高分子化学作为一门研 究高分子合成 中的聚合反应 , 以及高分子化学改 性与 成型 加工 中 的聚 合 物 反应 的基 础 学 科 , 高 对 分子材料的生产与应用有非常重要 的应用价值。
介绍高分子化学课程 的特色优势 、 教学方法及 网
络课 程建设 。
将此作为期末成绩 的一部分 。
( 知 识 点重 组 , 二) 并引导 学 生进行 自 主式、 探
究式学 习
二、 高分 子化学 课程 的特 色与优 势
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 、 一流教学 内
容、 一流教学方法、 一流教材和一流教学管理等点
2 年5 总1 ) 0 第( 0 0 期 第3 8 期
工 { 竞哮 }
4 3
高分 孑
精 品 程 的 建 役
陈雪萍, 李伯耿
பைடு நூலகம்
( 江大 学 化 学工 程 国家重 点实验 室 化 学工程 与 生物工程 学 系 , 江 杭 州 30 2) 浙 浙 10 7
[ 要] 摘 国家级精 品课程是 一流 的示范性课程 , 是学校 办学水平 的重要标 志。作者结合 自己在 建设高 分 子化学精 品课程 中的实践 , 介绍 了该课程的特色优势、 学方法及 网络课程建设等 。 教 [ 关键词 ] 高分子化 学; 精品课程 ; 网络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