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学团队建设成果支撑材料
遵义职业技术学院优秀教学团队评选和管理办法(试行)

遵义职业技术学院优秀教学团队评选和管理办法(试行)一、总则第一条为深入贯彻《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若干意见》和《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打造省级优秀教学团队,根据《贵州省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省级优秀教学团队项目申报指南》中的要求及标准,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学院院级优秀教学团队评选和管理办法。
二、优秀教学团队的评选第二条优秀教学团队评选目的:通过优秀教学团队评选和建设,进一步发挥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与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形成教师队伍的团队合力与整体优势,提高师资队伍整体建设水平,为进一步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优秀教学团队评选条件:1.具体指标见附表(一)2.在评选年度内,团队人员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参加评选:(1)年度考核评定为不合格者。
(2)有教学事故者(质管中心督查通报文件)。
(3)受到党内警告或行政警告以上处分未撤销者。
(4)在师德方面有违反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定者,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
第四条优秀教学团队评选程序:1.申报:每年申报院级优秀教学团队的名额为3个。
符合条件的教学团队向所在系提出申请,经教学系初步审核后,填写《遵义职业技术学院院级优秀教学团队申报表》并附支撑材料,向学院申报。
2.材料初审:由各系部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材料初审,并形成初审意见。
3.学院评审:由组织人事处、教务处、科研处对申报团队的相关资格条件进行审核。
由学院组成评审委员会,组织完成院级优秀教学团队的评审工作。
通常采用材料评审和现场评定相结合等评审方式进行。
4.评审合格后由组织人事处公示评审结果。
5.学院审定后行文。
三、优秀教学团队的职责第五条优秀教学团队的工作职责:1.团队目标:以专业建设作为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工作平台,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成效显著。
洛阳师范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支撑材料参考目录

(2)学校本科专项教学经费;
(3)学校生均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
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占经常性预算内教
育事业费拨款与学费收入之和的比例;
1.保障各项教育教学经费投入的政策措施
(相关文件)
2.学校本科专项教学经费(2015-2017年)
3.生均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教学日常运
行支出占经常性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拨款与学费收入之和的比例(2015-2017年)
(6)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的
比例。
1.教师名册(2015-2017年)
2.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3.师资队伍建设报告
4.学校的生师比(各专业教师数量与结构)
5.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的
比例
6.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
2.2
教育
教学
水平
(1)专任教师
的专业水平与
教学能力
(2)学校师德
办学理念、发展目标的认可度如何?
(3)学校在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发展目标的
确定及其落实方面存在什么问题?
(1)学校办学定位及其确定依据;
(2)学校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固定
资产数量、教学班级数量、全日制在校
学生数量、非全日制学生数量、教师数
量、馆藏图书数量、专业数量;
(3)学校发展规划文本。
1.“十二五”发展规划及其子规划
洛阳师范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支撑材料参考目录
审核
项目
审核
要素
审核要点
引导性问题
支撑性数据
支撑材料参考目录
1.定
位与
目标
1.1
办学
定位
(1)学校办学
定位及确定依
高效课堂小组建设展示材料范文

高效课堂小组建设展示材料范文
一、小组建设目标
1.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
2.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提高课堂参与度。
3.促进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小组组建原则
1.小组人数控制在4-6人。
2.小组成员能力尽量均衡,性别、学习水平适当搭配。
3.鼓励学生自主选择组员,培养主人翁意识。
三、小组角色分工
1.组长:负责协调组内分工、监督进度、汇总成果等。
2.记录员:负责记录讨论过程和关键内容。
3.报告员:负责在课堂上汇报小组成果。
4.其他角色可根据需要自行设置,如质量检查员、时间把控员等。
四、小组任务设计
1.贴近实际,联系生活实际问题。
2.富有探究性,激发思维碰撞。
3.层次分明,满足不同学习需求。
4.开放性强,允许多种解决方案。
五、小组活动流程
1.教师布置任务,明确目标要求。
2.小组内部讨论,明确分工。
3.个人思考,收集整理资料。
4.小组讨论,汇总成果。
5.课堂汇报,互相学习。
6.教师点评,总结归纳。
六、师生角色转变
1.教师由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习促进者和过程引导者。
2.学生由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建构者和合作探究者。
七、过程评价与反馈
1.自评:小组成员互评,培养自我反思能力。
2.互评:不同小组之间相互评价,了解他人视角。
3.师评:教师对小组过程和成果进行综合评价,并提供中肯反馈。
人性化的小组建设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分项目工作组支撑材料考目录

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分项目工作组支撑材料考目录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分项目工作组支撑材料参考目录一、顶层设计工作组审核项目要素和要点,牵头单位和协助单位如下:1.学校章程2.教育部关于同意在XXX与XXX合并基础上建立XXX的通知3.XXX关于建立XXX实施意见的通知4.近三年学校党代会报告5.近三年学校教代会报告6.近三年校党委工作要点7.近三年校行政工作要点8.校党委会、校长办公会研究学校的办学定位与发展战略、体现办学思想会议记录(纪要)9.上级领导、学校领导关于我校办学定位与发展战略的报告或讲话摘要XXX发展高层论坛有关材料11.成立大学以来教育思想大讨论相关材料1.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2.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3.学校“十二五”学科建设规划4.学校“十三五”学科建设规划1.1 位与办学目标定位1)学校办学方向、办学定位及确定依据牵头单位:党委办公室协助单位:学科与发展规划处、校长办公室2)办学定位在学校发展规划中的体现牵头单位:学科与发展规划处5.学校“十二五”专业建设规划6.学校“十三五”专业建设规划7.学校“十二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8.学校“十三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9.学校“十三五”校园建设规划1.XXX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1.2 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及确定依据牵头单位:学科与发展规划处、校长办公室、教务处2.学校党委会、校长办公会研究学校定位与人才培养总目标的材料汇编(会议记录等)3.有关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及确定依据的调研报告、研讨会议纪要等4.2008年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反馈意见1.3 落实学校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的政策与措施牵头单位:校长办公室、党委办公室5.近三年学校教学工作计划6.XXX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7.学校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章程8.学校学术委员会章程9.学校教学督导工作条例高学历、职称等基本信息)2.近三年教师招聘情况及招聘标准3.近三年教师晋升、评聘情况及评聘标准4.近三年教师培训情况及培训计划5.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制度及考核结果6.教师科研成果及奖励情况7.教师职业道德、教学态度及行为规范的监督与管理措施8.教师队伍结构、专业分布及学科带头人情况9.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及目标实现情况学校积极推动教师投入教学奖励制度,如三大教学奖评奖办法与评奖情况。
教学单位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支撑材料参考目录

近三学年学生对教学、服务工作及教师教学效果满意度调查统计
2
教师对学院教学、管理和服务工作满意度调查统计
7.4.2社会评价
1
近三学年各专业报到情况
7.5
就业
7.5.1就业率
1
近三学年分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统计(初次就业、年底就业)
7.5.2就业质量
1
近三学年各本科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情况一览表
2
近三学年毕业生就业和创业典型材料
3
教学改革课程情况一览表及相关材料(教案、课改方案、课堂录像、学生座谈材料)
4
各课程教学历,教学进度表,教案,课程总结
5
教学过程管理有关原始材料(教学计划调整审批材料、学籍处理等)
6
各专业选用教材目录一览表
7
选用国家规划、优秀教材统计分析表
8
教师主编、参编教材一览表及样书(注明是否国家级规划教材、获奖教材)
5
反映学生品德修养的典型事迹材料
7.2
专业知识和能力
7.2.1专业基本理论与技能
1
近三学年毕业生考研率统计表及考研学生考取院校名册
2
近三学年学生四、六级通过率和参加英语竞赛情况汇总
3
近三学年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获奖情况一览表及相关实证材料
4
近三学年学生参加各种专业技能竞赛获奖情况
5
近三学年学生参与教师科研情况统计、学生科研统计
2
实验课程考核标准(方法)
3
开放教学实验室情况一览表及原始记录(含开放的范围、时间、地点、内容、对象等)
4
实验项目一览表
5
实验技术人员一览表及结构分析
6
实验报告原件(备查)
4.3.2实习实训
高校优秀团队先进事迹材料

高校优秀团队先进事迹材料
《高校创新团队——打造科技先进》
在当今社会,科技创新一直是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而在高校中,优秀的团队在科技创新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一支优秀团队的先进事迹。
该团队是由一群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组成的。
他们认识到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团结一致,以科技创新为己任。
他们在课余时间积极开展科研活动,通过共同讨论、合作实验,不断地进行试验和改进。
他们的团队成员都非常热爱科学研究,有的学生擅长理论研究,有的学生擅长实践操作,大家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合作共赢。
在研究方面,团队的成员总是追求卓越,迎难而上。
他们目前已经成功研发出一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科技产品,并获得了多项专利。
这项产品不仅解决了社会生活中的一项难题,还为学校社会实践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该团队成员的创新意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为整个高校带来了积极的正能量。
此外,该团队还积极参加各种学术竞赛和专业技能大赛,多次取得优异的成绩,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他们的先进事迹也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赞扬和媒体的广泛报道。
综上所述,该优秀团队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成就和先进事迹,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榜样。
希望更多的高校团队能够向他
们看齐,发扬团队精神,努力创新,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班级团队建设开展情况汇报

班级团队建设开展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我是某某某,今天我要向大家汇报我们班级团队建设开展情况。
首先,我要说的是我们班级团队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班级开展了一系列团队建设活动,包括团队合作游戏、团队拓展训练、团队合作项目等。
通过这些活动,同学们增强了团队意识,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沟通、协调,更好地发挥个人优势,共同完成团队任务。
在这些活动中,同学们之间的关系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形成了良好的团队氛围。
其次,我们班级团队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首先,个别同学在团队活动中表现得较为消极,缺乏团队合作意识,导致团队整体效果不佳。
其次,团队建设活动的持续性和深入性有待加强,需要更多的长期计划和持续的跟进。
最后,团队建设活动的成效评估和反馈机制还不够完善,需要更多的定期评估和改进机制,以便更好地推动团队建设工作的开展。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个别同学的团队意识培养,通过个别辅导、激励等方式,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团队;二是制定更为系统和长期的团队建设计划,包括团队建设活动的内容、形式、时间安排等,确保团队建设工作的持续性和深入性;三是建立团队建设活动的成效评估和反馈机制,定期对团队建设活动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总的来说,我们班级团队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我们将继续努力,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完善团队建设工作,确保团队建设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
谢谢大家的聆听!。
支撑材料目录

支撑材料目录一、教学成果获奖1、韦化等,地方综合大学以责任教授整体推进专业及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009年, (1)2、杭乃善等,教学研究型大学“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009年, (2)3、林小峰等,地方综合性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5年, (3)4、韦化等,地方综合大学以责任教授整体推进专业及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广西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09年, (4)5、韦化等,工学一体化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改革与实践,广西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01年, (5)6、王辑祥,李如琦等,构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特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广西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09年 (6)7、韦化等,搭建两个平台构建四个体系推进示范中心建设,广西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9年, (7)8、林小峰等,实施创新实践学分计划,提高本科生创新实践能力, 广西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9年, (8)9、林小峰等,地方大学课程建设与课程管理的研究与实践,广西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三等奖,2005年, (9)10、林小峰等,自动化专业CAI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广西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三等奖,2001年, (5)二、教学改革项目1、吴杰康等,国家特色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教育部,40万,2008, (10)2、韦化等,自治区级教学团队: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20万,广西教育厅,2008年, (12)3、韦化等,自治区精品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广西教育厅,12.6万,2004.01-2006.12, (14)4、韦化等,自治区优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广西教育厅,1.0万,2007.03, (16)5、韦化等,科研与教学的互动构建精品专业创新机制的研究,3万,广西教育厅,2006.12-2008.11, (19)6、吴杰康等,电力工程与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3万,广西教育厅,2006.1-2008.12, (19)7、杭乃善等,电气类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3万,广西教育厅,2002.1-2004.12, (23)8、韦化等,地方综合性大学以责任教授制整体推进专业及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广西教育厅,2.4万,2006.12-2008.11, (27)9、李如琦等,深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精品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5.2万,广西教育厅,2006.7- 2009.11, (27)10、李啸骢等,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群教学体系整体优化的研究与实践,0.6万,广西教育厅,2006.12-2008.11, (27)11、王巨丰,电气工程类大学生创新教育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3万,广西教育厅,2008.12-2010.11 (32)12、韦化等,广西自治区精品课程《电力系统分析》,3.8万,广西教育厅,2004.5-2007.9, (36)13.李如琦等,广西自治区精品课程《电气接线原理及安装技术》,5万,广西教育厅,2006.7- 2009.11 (40)三、教学改革论文1、韦化等,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中国大学教学, 2005.7, (43)2、韦化等,以科研促进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国大学教学,2008.3, (44)3、龚仁喜等,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7, (45)4、韦化等,实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5, (46)5、梁志坚等,调度员培训仿真系统教学实用化的探索与实践,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 (47)6、龚仁喜等,搭建两个平台构建四个体系,全面推进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9, (48)7、林小峰等,实行责任教授制提高本科实践教学质量,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11, (49)8、王辑祥等, 自行研制实验装置促进实验平台建设,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6, (50)9、杨柳林等,电气工程学科实验平台的建设与开发,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4, (51)10、王辑祥等,建立校内电工实习基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实验科学与技术,2005.9, (52)11、韩昆仑等,浅谈提高《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教学质量的方法和途径,中国电力教育,2007, (53)12、吴杰康等,专业课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国电力教育,2007.9, (54)13、黎静华,关于“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中国电力教育,2008.12, (55)14、李滨等,《电力系统分析》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中国电力教育,2008.8, (56)15、梁志坚等,对改进继电保护实验教学环节的思考,中国电力教育,2008.3, (57)16、韦化等,网络信息环境下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中国电力教育,2008.1, (58)17、韦化等,创新管理制度整体推进专业与课程建设与改革,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 (59)18、贺秋丽等,谈我院实验技术人员的队伍现状和素质结构,高教论坛,2005.12, (60)19、白晓清等,“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探索,高教论坛,2007.4, (61)20、韦化等,地方高校实施责任教授制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高教论坛,2008.8, (62)21、阳育德等,建立层次化电力系统自动化综合实验的教学改革与实践,高等教育研究,2009, (63)22、王辑祥等,加强工程实践训练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7.6, (64)23、韦化等,教学与工业实践紧密结合,为电力工业服务—“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7.8, (65)24、韦化等,专业责任教授制反思——广西大学本科专业责任教授制透析,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4, (66)25、李如琦等,自制实验教学仪器设备,促进实验教学改革,高等理科教育,2009.1, (67)26、韦化等,地方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之思考,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4, (68)27、贺秋丽,综合实验教学与素质教育,中华教育月刊,2005.1, (69)28、贺秋丽等,电工实习教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增刊,2005.1, (70)29、韦化等,DTS在电力专业教学的应用探讨,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增刊,2005.7, (71)30、李如琦等,MultiSim仿真软件在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增刊, 2005.11, (72)31、韦化等,建设创作实验室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实践与思考,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增刊, 2006.10, (73)32、贺秋丽等,综合性实验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作用,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增刊,2007.6, (74)33、韦化等,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的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增刊,2007.9, (75)34、贺秋丽等,假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增刊,2008.6, (76)35、杭乃善等,深化课程设计理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增刊,2008.6, (77)四、教材编写情况1、王辑祥等,电气接线原理及运行,中国电力出版社,21世纪高等学校规划教材,广西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2005年, (78)2、王辑祥等,电气工程实践训练,中国电力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2007年, (81)3、林小峰、韦化等,责任教授制——地方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创新,广西教育出版社,2008年, (83)4、李啸骢等,《A Tmega系列单片机原理及应用——C语言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国家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计算机类规划教材,2007年, (86)5、林小峰等,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及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国家优秀教材奖,1995年, (88)6、林小峰等,基于IEC61131-3标准的控制系统及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年, (91)7、龙军等,计算机通信技术,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年, (93)8、卢子广等,自动控制理论,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 (95)五、国家级科研项目情况1、韦化等,最优潮流等应用软件模块嵌入苏丹国调OPEN-3000ENS系统,国家电网电力科学研究院,300万,2008.10-2009.04, (97)2、韦化等,电力系统在线最优潮流计算软件,国家电网电力科学研究院,80万,2007.10-2009.04, (100)3、吴杰康等,梯级水电站群多种效益指标的关联分析与优化技术,国家863计划,50万,2008.1-2009.12, (103)4、韦化等,红水河流域梯级水电站群最优电力潮流研究,国家科学基金项目,9万,1999.1-2001.12, (109)5、韦化等,基于最优潮流的大型水火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设计,国家科学基金项目,24万,2004-2007, (110)6、韦化等,基于互补优化理论满足CPS标准的水火电力系统最优AGC控制,国家科学基金项目,24万,2009-2011, (111)7、吴杰康等,基于效益测量的红水河梯级水电站群联合发电优化策略研究,国家科学基金项目,17万,2008.1-2010.12, (113)8、李啸骢等,多目标全息反馈非线性控制设计方法研究,国家科学基金项目,9万,2008.01-2010.12, (115)9、王巨丰等,基于电负性气体喷射的输电线路防雷间隙建弧率、重燃率抑制方法的研究,国家科学基金项目,22万,2009-2011, (116)10、林小峰等,基于自适应动态规划的糖厂澄清生产过程pH值优化控制,国家科学基金项目,25万,2010-2012, (118)11、黎静华等,基于过滤器-模式搜索方法的节能发电调度多Agent系统的研究,国家科学基金项目,19万,2010-2012, (120)12、卢子广等,汽车异步发电机系统直接功率控制的研究,国家科学基金项目,24万,2006-2008, (122)13、龚仁喜等,基于FPGA+ARM的电力谐波检测方法研究,国家科学基金项目,21万,2010-2012, (123)六、专利批准情况1、韦化等,电网调度自动化控制装置,专利号:ZL 2008 2 0113506.3,2009.7.29, (125)2、韦化等,网络单向通信控制装置,专利号:ZL 2008 2 0113507.8,2009.7.29, (126)3、韦化等,调度子站通信集成服务器,专利号:ZL 2008 2 0113429.1,2009.8.5, (127)4、王巨丰等,强气流灭弧防雷间隙装置,专利号:ZL 2007 2 0105056.9,2008.12.10, (128)5、王巨丰等,磁带式雷电流陡度记录测量仪,专利号:ZL 2004 2 0049441.2,2005.4.6, (129)6、李啸骢等,发电机多目标非线性抗扰励磁控制方法及装置,专利号:ZL 02 1 15504.6,2004.12.8, (130)七、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1、2007年国家级和校级 (131)2、2008年国家级和校级 (133)3、2009年国家级和校级 (135)八、学生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1、孙志媛等,串补线路距离保护全数字仿真,广西电力,2005.1 , (137)2、覃惠玲等,超高压串联补偿输电系统过电压的仿真分析,广西电力,2005 年, (138)3、张帆,光纤复合架空地线的机械机械特性计算,广西电力,广西电力,2005 年, (139)4、秦惠敏等,浅析在校大学生创业行为的机会成本,中国教育与发展, 2006年, (140)5、朱后等,在LabVIEW中动态配置ODBC数据源的方法,工业控制计算机, 2006年, (141)6、黄法源等,基于AVR单片机的高精度时钟获取新方法,东北师大学报,2006年, (142)7、朱后等,利用DLL技术实现LabVIEW和MATLAB混合编程,计算机与现代化,2007年, (143)8、黄欢等,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不完全接地故障分析,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版),2007年, (144)9、蒋亚婷等,实验室电气设备故障原因及处理措施,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版)增刊,2007年, (145)10、蓝敏雪等,断路器控制回路接线的改进,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版)增刊,2007年, (146)11、余奎等,以创新项目为载体培养大学生综合能力,中国电力教育,2008年, (147)12、谢树平等, MATLAB/Simulink与LabVIEW的混合编程方法,计算机与现代化,2008年, (148)13、晁储乾等,基于Symbian的无线信息设备远控技术的研究,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版)增刊,2008年, (149)14、李红纪、蒋亚婷等假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版)增刊,2008年, (150)15、李文霖等,基于虚拟仪器的前馈-反馈控制系统的开发,工业控制计算机,2008年,…………...…………………………………….15116、朱后等,基于RTW的LabVIEW和Simulink混合编程方法,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8年, (152)17、许小红等,中央信号回路接线的改进,电世界,2007年, (153)18、朱后等, 基于LabVIEW和Simulink的自适应控制,微计算机信息,2009年, (154)19、张豪,陈仁云等简化大学物理实验基本计算的方法,中国电力教育.2009.7 (155)九、学生获奖情况1、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奖情况1)董申颂颜瀚宇韦启朋,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广西赛区本科组一等奖,区级,20092)陈桂华曾许发李一,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广西赛区本科组二等奖,区级,20073)龚畅卢雯兴陈绍南,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广西赛区本科组二等奖,区级,20094)周智成陆灯勇覃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广西赛区本科组二等奖,区级,20095)黄世奎莫振华覃雯智,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广西赛区本科组成功参赛奖,区级,2007 6)方鹏黄如叠薛春伟,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广西赛区本科组成功参赛奖,区级,2007 7)杨生文黄翔杨柏聪,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广西赛区本科组成功参赛奖,区级,2007 8)余奎陆新谢树平,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广西赛区本科组成功参赛奖,区级,2007 9)陆畅浩李庆全龙丹丽,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广西赛区本科组成功参赛奖,区级,2007 2、广西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1)邓俊蒙李明赵晶,广西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本科组一等奖,区级,20062)苏星华陆剑明李一,广西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本科组一等奖,区级,20083)李光平薛春伟黄如叠,广西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本科组二等奖,区级,20084)刘少东陈国璋陆克东,广西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本科组二等奖,区级,20085)卢政旭蒙之恒王玉波,广西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本科组二等奖,区级,20086)梁元猛梁宁骆育腾,广西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本科组三等奖,区级,20087)朱振辉毛伟谢明坤,广西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本科组成功参赛奖,区级,20088)杨智针邓大帆朱净松,广西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本科组成功参赛奖,区级,20089)唐玲宏肖军谢海峰,广西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本科组成功参赛奖,区级,200810)覃毅吴启宝李德朝,广西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本科组成功参赛奖,区级,200811)吕创周瑜刘曦光,广西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本科组成功参赛奖,区级,200812)戚金超蔡汝生钟朝晖,广西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本科组成功参赛奖,区级,200813)韦月妙司超锋张真红,广西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本科组成功参赛奖,区级,200814)陈真伟祁乐梁杰,广西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本科组成功参赛奖,区级,20083、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1)林巾琳屈东胜丁才文,“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本科组二等奖,国家级,2009 2)陈乐乐刘李吴昊,“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本科组二等奖,国家级,20093)钟铭、林祖馨、叶伟,“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本科组二等奖,国家级,2008 4)许亮、甘振忠、陈应盛,“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本科组二等奖,国家级,2007 5)许剑、李黎、朱后,“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甲组二等奖,国家级,20066)邓俊苏凯易豪武,“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甲组二等奖,国家级,20054、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广西赛区1)蒋梅艳杨春玲陈玫丽,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广西区,本科组一等奖,区级,20092)吴昊、陈乐乐、刘李,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广西区,本科组一等奖,区级,20093)屈东胜、丁才文、林巾琳,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广西区,本科组一等奖,区级,20094)李占海韩薇王擎宇,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广西区,本科组二等奖,区级,20095)林泉程晨曾益,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广西区,本科组二等奖,区级,20096)王岩彭千吴波,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广西区,本科组三等奖,区级,20097)彭斌张弛孙鹏程,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广西区,本科组三等奖,区级,20098)杨磊康海云傅聪,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广西区,本科组三等奖,区级,20099)卢桥全杰雄马文光,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广西区,本科组三等奖,区级,200910)黄光华李崇屹谢映雪,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广西区,本科组成功参赛奖,区级,2009 11)罗龙祥金萍萍齐小坤,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广西区,本科组成功参赛奖,区级,2009 12)李玉镇黄逸章卢雯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广西区,本科组成功参赛奖,区级,2009 13)熊海明、杜培、张豪,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广西区,甲组二等奖,区级,200814)韦燕娥、周瑜、马献花,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广西区,甲组二等奖,区级,200815)许亮、甘振忠、陈应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广西区,甲组特等奖,区级,200716)曾建、欧覃胜、王思哲,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广西区,甲组二等奖,区级,200717)胡委峰、韦德晖、黄世奎,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广西区,甲组二等奖,区级,2007 18)许亮、李黎、朱后,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广西区,甲组一等奖,区级,200619)王一名、范宇南、余奎,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广西区,甲组一等奖,区级,200620)蒋丽荣、谢永建、陈迪松,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广西区,甲组二等奖,区级,2006 21)梁永恒、赵晶、陆俊杰,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广西区,甲组二等奖,区级,200622)钟讯、陈燕挥、王思哲,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广西区,甲组三等奖,区级,200623)梁永恒、李黎、许剑,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广西区,甲组一等奖,区级,200524)苏凯、易豪武、邓俊,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广西区,甲组一等奖,区级,200525)彭盛、张继勇、陈敬春,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广西区,甲组三等奖,区级,200526)许祺镇、刘华、杨春燕,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广西区,甲组三等奖,区级,200527)王娟、曹毅、毛瑞兆,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广西区,甲组三等奖,区级,20055、“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杯”全国大学生电工数模竞赛1)陈仁云林巾琳张豪,“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杯”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国家级,20092)颜海俊肖助力刘康先,“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杯”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国家级,20093)李丽李祥陈贵余,“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杯”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国家级,20094)徐辉黄珑龚利武,“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杯”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国家级,20095)李占海程晨曾益,“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杯”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国家级,20096)陈玫丽唐铁军陈丹丹,“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杯”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国家级,20097)吴少英彭斌孙鹏程,“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杯”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国家级,20098)蒋丽花马小慧俸立媛,“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杯”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国家级,20099)甘凯元农高照黄松强,,“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杯”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国家级,2009 10)吴雪颖徐覃萍黄金贵,“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杯”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国家级,2009 11)马献花李绚绚杨瑞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杯”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国家级,2009 12)邓立强吴映洋黄河,“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杯”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国家级,200913)张翠媚石丽冰莫海应,“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杯”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国家级,2009 14)王岩吴波彭千,“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杯”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国家级,200915)屈东胜丁才文黄雯,“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杯”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国家级,200916)张志良高秋芬王玥皎,“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杯”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国家级,2009 17)韦明贵苏毅汤显晖,“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杯”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国家级,2009 18)魏朝阳王文韬潘幸华,“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杯”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国家级,2009 20)陈晓赵汉青王运,“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杯”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国家级,200921)董凡兰少丹何超,,“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杯”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国家级,2009 22)吴昊刘李陈乐乐,“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杯”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成功参赛奖,国家级,200923)全杰雄马文光卢桥,“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杯”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成功参赛奖,国家级,200924)景源郭帅周映红,“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杯”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成功参赛奖,国家级,200925)方郧敏蓝永博严星,“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杯”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成功参赛奖,国家级,200926)覃鸿幸王泽艺吕旺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杯”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成功参赛奖,国家级,2009 27)高翔罗龙祥齐小坤,“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杯”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成功参赛奖,国家级,2009 28)陈绍南程浩黄明亮,“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杯”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成功参赛奖,国家级,2009 29)唐柏成卢良桂蒋永伟,“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杯”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成功参赛奖,国家级,2009 30)苏杰张剑锋钟昌帅,“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杯”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成功参赛奖,国家级,2009 31)杨富淋杨杰郭壮军,“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杯”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成功参赛奖,国家级,2009 32)李庆璇叶杰芬黄忠威,“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杯”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成功参赛奖,国家级,2009 33)黄晓晖龚舒余海,“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杯”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成功参赛奖,国家级,200934)闫仁宝陈海方李世民,“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杯”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成功参赛奖,国家级,2009 35)夏侯凯顺曾宪金吕思颖,“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杯”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成功参赛奖,国家级,2009 36)钟浪李锐何超琪,“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杯”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成功参赛奖,国家级,2009 37)傅健秋陆小剑唐继俊,“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杯”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成功参赛奖,国家级,2009 38)严文政周曾超阳曦鹏,“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杯”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成功参赛奖,国家级,2009 39)黄吉明周东凯甘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杯”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成功参赛奖,国家级,200940)刘敏杨萌章晓霞,“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杯”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成功参赛奖,国家级,2009 41)陆维忠李学通左俊军,“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杯”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成功参赛奖,国家级,2009 42)莫习进刘志伟蒋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杯”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成功参赛奖,国家级,200943)张印莫显发伍青辉,“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杯”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成功参赛奖,国家级,2009 44)李莉莲罗宁娜黄春芳,“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杯”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成功参赛奖,国家级,2009 45)谭博文黄振斌王圆盛,“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杯”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成功参赛奖,国家级,2009 46)黄卓慈劳倩倩陈扬,“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杯”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成功参赛奖,国家级,200947)蓝燕彩韦雪莲侯春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杯”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成功参赛奖,国家级,2009 48)李华平卢祖安蒙华强,“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杯”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成功参赛奖,国家级,2009 49)周建和龚大明郭江宏,“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杯”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成功参赛奖,国家级,200950)杨骁陈启榕陈柏樟,“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杯”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成功参赛奖,国家级,200951)姚航程何业傅胡海涛,“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杯”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成功参赛奖,国家级,200952)李玉赵绪亮周玮玮,“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杯”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成功参赛奖,国家级,200953)张智光覃海京梁迪团,“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杯”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成功参赛奖,国家级,200954)韦晶刘俊高叶晓玲,“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杯”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成功参赛奖,国家级,200955)刘骏笑刘皓阳叶健,“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杯”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成功参赛奖,国家级,20096、美国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1) 张豪陈真伟祁乐,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国家级,20092)曹盛强王思哲黎永华,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国家级,20083)张沅蒋晶晶赵江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国家级,20067、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1)广西大学一队,第四届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 华南赛区光电组三等奖,区级,20092)广西大学四队,第四届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华南赛区光电组三等奖,区级,20093)广西大学二队,第四届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华南赛区摄像头组优秀奖,区级,20094)广西大学三队,第四届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华南赛区光电组优秀奖,区级,20098、“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1)方柳何伊妮莫铭瑞阳丽李广,“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国家级,20072)彭济湘、周艳伟、卫宁、张凯,“挑战杯”飞利浦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国家级,20053)黄法源、冯林方、黄语强、林瑜、王思哲、冉静,“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区级,20074)谌亮书、辛鹏、齐红伟、王立元、闭耀宾、黄新迪,“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区级,20075)魏文茜、张钰涵、邹君、刘光柱、林巾琳、兰少丹、苏毅,“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区级,2009 6)杜培工作组,“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区级,20097)周瑜、林巾琳,“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区级,20098)李一、苏星华、孙丹,“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区级,200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秀教学团队建设成果
支撑材料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优秀教学团队建设成果支撑材料
(近三年)
一、学科与科研工作
科研工作成果主要有:
科研项目鉴定2项;新立项课题7项,包括:省基金项目2项、省厅局计划项目3项等,新增科研合同总经费137万元,具体如下:
鉴定项目:
1.时滞离散变结构控制系统的分析与综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子项目鉴
定,
2.循证医学样本网页收集、分类和相关智能技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协
作子课题鉴定,
新立项主要科研项目(合同总经费137万元):
1.仿人智能控制几个关键问题的研究,Y2006G21,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2006-2009(5万)
2.复杂信号的智能处理及预测控制,Y2006G22,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06-2009(5万)
3.嵌入式仿人智能控制仪表的研究(J06G09),山东省教育厅,2006-2008
(6万)
4.苹果配重系统开发,烟台市科技局计划项目,(15万)
5.应急电源系统研究与实现(JS06K31),山东省信息产业厅信息专项资金
项目,2006-2008(15万)
6.基于小波的指纹识别算法产业化开发,山东省信息产业厅信息专项资金项
目,2008-2009(10万)
7.三维成像技术四轮定位仪,烟台三雄电子有限公司委托项目,(73万)
8.社区信息管理系统(JS07H57),烟台黄海社区管委会,2007-2008(8
万)
发表科研论文:70余篇,三大检索收录20篇。
二、教学与人才培养
1.2004、2005、2007年分别建成省级精品课程3门(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
原理、操作系统)、校级精品课程1门(大学计算机基础)。
2.新发表教学改革论文20余篇。
3.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成果丰富:
4.组织本专业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电子设计大赛和软件设计比赛,取得了优异
的成绩。
其中:
参加2006年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获山东省二等奖4项;
参加2007年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获山东省一等奖3项、二
等奖3项;
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2006年获山东省一等奖1项、二
等奖1项;2007年获山东省二等奖4项;
参加“博创杯”全国嵌入式系统设计大赛,2006年获三等奖1
项,2007年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参加2007第二届Java Cup全国大学生信息技术大奖赛,获二等奖
1项;
参加2007齐鲁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获二等奖2项,三等奖4
项。
有9位学生获省级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称号。
5.2006、2007年共有2篇毕业设计论文被评为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团队
计算机学院 200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