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冠中风景油画中的写意精神分析
吴冠中意象油画研究

吴冠中意象油画研究吴冠中是中国当代著名的油画家,他以其独特的意象油画风格而闻名于世。
吴冠中认为,油画的艺术表达不仅仅是对客观事物的再现,更应该是艺术家内心情感的抒发和心灵世界的投射。
在他的作品中,我们 often常可以看到一种深邃、超凡脱俗的意境。
吴冠中的意象油画研究首先从他对色彩的运用上体现出来。
他运用鲜明的色彩,创造出饱满而明亮的画面效果。
他善于运用色彩的对比和变化,创造出独特的光影效果。
他的作品中常常充满浓厚的艺术氛围,给人一种耐人寻味的感觉。
在吴冠中的意象油画中,人物形象常常是他作品的重要元素之一。
他通过对人物形象的表现,传达出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和对时间与空间的感悟。
他常常选择静物作为题材,通过对细节的描绘和造型的把握,展现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情感的流露。
吴冠中的意象油画研究还体现在他对绘画技法的钻研上。
他善于运用不同的绘画技法,创造出丰富多样的表现效果。
他运用刷法和笔触的变化,创造出丰富的质感和纹理。
他的笔墨之间常常流露出一种丝丝入扣的技法功力,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
通过对吴冠中的意象油画研究,我们可以看到他对艺术的热爱和对绘画技法的追求。
他的作品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达,更是一种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自我的反思。
吴冠中的意象油画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引发观众内心的共鸣和情感的共鸣。
吴冠中的意象油画不仅仅是对客观事物的再现,更是对人性与人生的探索和思考。
他通过对色彩、形象、构图和技法的运用,创造出独特的艺术效果,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和艺术的启迪。
吴冠中的意象油画是中国艺术界的瑰宝,也是世界艺术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试析吴冠中油画展现的时代精神

试析吴冠中油画展现的时代精神绘画当随时代,吴冠中先生正是秉承了这一理念,为中国油画的创新开创了先河,最早看到先生的画,虽只是印刷品,却足以给人巨大的震撼,或许这就是先生常说的小艺术阅人耳目,大艺术震撼人心吧。
吴冠中先生的油画民族性带有鲜明的时代精神。
1 绘画的形式美吴冠中先生在巴黎留学期间,深受苏弗皮尔教授的影响,学习了绘画中造型艺术的形式规律。
回国后他一直坚持融合东西方文化传统,赋予油画中国化的全新表述形式。
1979年发表了《绘画形式美》的文章,指出绘画是一种艺术,一种语言,是真实、客观的。
美与漂亮是不同的,美术,本来是起源于模仿客观对象,但除描写得像不像的问题之外,更更要的还有个美不美的问题。
“像”了不一定美,并且对象本身就存在美与不美的差距。
”吴冠中先生曾举例子说,在早期下乡农村时,每次画了画回来,邻居们总会过来看,刚开始自己并不满意,邻居们能看懂他画的是什么,就说画的很像。
等后来画出了自己很满意的画时,邻居们都说画的很美,所以先生提出文盲并不等于美盲的观点。
老百姓虽然没有受过教育,但他们依然有审美感知。
形式美是创作中关键的一环,是我们为人民服务的独特手法”,作为艺术家他画的画应该让老百姓看懂。
读懂他的作品,因为“艺术是属于人民的”作品应该能让广大人民群众理解和接受。
吴冠中先生曾不止一次的指出:绘画作品不能脱离群众,绘画作品必须与观众达成互动和交流,绘画是给观众看的,如果观众看不懂,不知道画的是什么,说明这个作品是失败的。
吴冠中先生被批为“形式主义者”,他确实以形式美是绘画唯一安身立命的基地,他的形式美是通过了意境美的桥梁,并在形式美中发现了意境美的心脏,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人与人易于共鸣,所以吴冠中先生提出了“风筝不断线”,此线则指的是作品与人们感情间千里姻缘一线牵之线。
2 油画的写意性在法国留学阶段,吴冠中先生认识到任何事物都有它赖以生存的土壤,离开这片土壤必然无法存活。
油画产生于西方,既是油画笔法再娴熟,终究还是脱离不了西方油画的模式,中国油画只有结合本民族的特色才能衍生出与众不同的中国油画作品。
吴冠中写意油画中的家国情怀

吴冠中写意油画中的家国情怀作者:黄婷来源:《艺术评鉴》2022年第07期摘要:吴冠中是中国写意油画的开拓者,也是中国水墨画现代化的助推者,是享誉中外的著名画家。
他将中国写意精神的精髓融进风景油画创作中,创造出独具个性特色和中国文化诗意的写意油画。
他将油画风景写生创作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植根于生活,植根于人民,饱含着对祖国和家乡无限的爱恋之情,他把一生创作的大部分重要作品捐献给国家,将创造的艺术之美奉献给人民,表现出中国艺术家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
关键词:中西融合写意精神意境营造家国情怀中图分类号:J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2)07-0053-03吴冠中的油画风景早已为人们熟知,他的画作得到专家的推崇,也为民众所喜爱。
他是中国写意油画的开拓者,也是中国水墨写意画现代化的助推者,更是享誉中外的著名画家。
他的画价值连城,但他生活简朴、衣着平常,完全没有画家的派头。
对民众他“甘为孺子牛”,为人谦和,平易近人。
在学术上他则具有中国文人的傲骨,始终坚持自己的审美理想和精神追求,不为世俗金钱所折腰。
面对因循守旧的陈规陋习和社会时弊,他横眉冷对、仗义执言、敢说真话、言辞犀利,即便引起争论、遭受质疑也在所不惜。
他笔下的风景山水,处处洋溢着他对祖国、家乡的赞美和热恋之情。
他将自己对中国文化美学精髓的迷恋和对形式美探索的激情倾入画中,创造出独具个性风采和蕴含东方诗意的绘画艺术。
一、融汇中西,创造具有中国审美特色的写意油画吴冠中1919年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一个农民家庭。
他从小热爱绘画、天赋极佳。
1936年考入杭州美专学习绘画。
1947年经“全国甑选考试”被选派到法国国立高等美术学校研习油画。
他与同一时期在法国留学的赵无极,朱德群被人称为法兰西三剑客。
在留学前他们三人同属于林风眠、吴大羽的得意门生,受导师的影响,倡导“中西融合”思想,立志用西方绘画来改造中国绘画,在西方现代派与中国写意精神中去寻求融合,创建中国写意油画。
吴冠中 春雪赏析

吴冠中春雪赏析吴冠中是中国著名的画家,他擅长创作山水画和人物画,尤其是以唐代画风为主,注重细腻的笔触和恢弘的意境。
他的作品《春雪》是其中一幅风靡一时的作品,它展现了吴冠中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本文将对吴冠中的《春雪》进行赏析。
首先,我们可以从画面的色彩运用来分析这幅作品。
《春雪》以清新淡雅的色调为主,以冷色调为基调,如白色和灰色,营造出冬日的寒冷感。
然而,吴冠中在画面中巧妙地加入了一些暖色调,如淡黄色和淡红色,使整幅画的色彩更加丰富,也突出了画中人物的温暖和生机。
此外,他运用了细腻的笔触和层次感的处理,使画面更具立体感和逼真感。
这种色彩运用的细腻和和谐,使观者更能感受到冰天雪地中的温暖与美丽。
其次,我们可以从画面中的主题来分析这幅作品。
《春雪》描绘了一个冬日的雪景,画中可以看到一个静静思考的女子和几只飞舞的鸟儿,画面中的一切都表达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热爱。
通过这幅作品,吴冠中想要传达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女子凝视着远方,鸟儿在她的周围飞舞,整幅画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充满希望的氛围,使观者沉浸在画中,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最后,我们可以从吴冠中的艺术手法来分析这幅作品。
吴冠中运用了传统的绘画技法,如皴笔法和点染法,使画面更具质感和细腻度。
他的笔触流畅自然,既描绘出细节的精细,又表现出宏伟的气势。
同时,他善于运用光影的处理,使画面更加立体、有层次感。
这种综合运用各种技法的手法,使得《春雪》成为一幅具有现实主义意味的作品,同时又表达出自己对自然之美的独特理解。
总结起来,吴冠中的《春雪》是一幅富有诗意和哲理的作品,它通过色彩运用、主题表达和艺术手法的选择,展现了画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自然的热爱。
观赏这幅作品,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画家细腻的笔触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还可以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力量。
吴冠中以他独特的艺术语言,让我们更加热爱生活,感悟自然之美。
《山镇》 吴冠中作品赏析

《山镇》吴冠中作品赏析
《山镇》是中国艺术家吴冠中的一幅重要作品,被广泛认为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以下是对《山镇》进行赏析的一些关键点:
1. 背景和主题:《山镇》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祥和的山村场景。
这幅作品通过展示乡村的自然美和人们的宁静生活,传递出对自然和传统生活的向往,并强调了宁静和平和的价值。
2. 艺术风格:吴冠中的《山镇》运用了写实主义的绘画技法,通过精细的笔触和细腻的色彩表达,创造了栩栩如生的形象和细节。
他以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精确的构图,展示了他对自然环境和人物的敏感和熟悉。
3. 氛围和情感:《山镇》中展现的山村景色给人一种宁静和宜居的感觉。
作品中的每一个元素都贯穿着和谐和平静的氛围,使观者感受到与自然融洽相处和平和生活的美好之处。
4. 艺术意义:《山镇》展示了吴冠中对中国传统乡村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他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技巧,通过画笔捕捉到了乡村的美景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呈现出一种怀旧和向往的情感,同时也传递了他对现代化进程中传统生活方式的担忧和反思。
总的来说,吴冠中的《山镇》是一幅富有诗意和情感的作品。
通过其细腻的绘画技巧和对乡村景色的捕捉,他成功地传递出了对自然、传统和平静生活美好的独特表达。
这幅作品也被视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致敬和呼唤。
山花烂漫吴冠中的主题意境

山花烂漫吴冠中的主题意境
吴冠中此幅《山花烂漫》虽以其词意为名,却又反其道而行之,并不着意去表现梅花的内在品质,而是荡开一笔,只从山花的角度去诠释一种不与时流、不从世俗的高尚情怀,大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之妙。
画面中所有的树,在吴冠中笔下都成了线性生命力的强韧的物化;被抽象成纯粹的有色线条的杂草,亦成了这种生命力的注脚;而水墨的块状变化和浓淡变化,似乎又在暗示着一种内在精神或品质的价值取向。
任一大师,若固守一种创作程序、一种语言模式,必然会遭到时间的轻蔑甚至抹杀。
吴冠中的伟大处,在乎他并不固步自封,而总保持着对艺术创作的激情,保持着对自己的艺术语言模式的反动和否定。
从传统和西画中打进去又从传统和西画中打出来的吴冠中,并不是一个保守者,他一直在尝试着艺术变法和创新。
1980年代中期正是他最热心变法的时代,是他的艺术从创作从具象到抽象的进程之期。
此幅即创作于是时,系写赠当时的著名作家、编辑人章仲锷、高桦夫妇的,出入于具象与抽象之间而兼有具象与抽象之美。
油画民族化:吴冠中作品赏析(三)
油画民族化:吴冠中作品赏析(三)《先师冠中风骨》吴冠中弟子于海作品(国画)他执著地守望着“在祖国、在故乡、在家园、在自己心底”的真切情感,表达了民族和大众的审美需求。
吴冠中的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化品格,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他的艺术观念和绘画创作就适应历史发展和时代的需要,推动了中国现代绘画观念的演变和发展。
瀑布雨后山泉布面油画 1985年作桂林农家油画 1985年作这幅《桂林山水》是吴冠中先生1985年游历广西桂林时所作。
除了吴冠中常用的习惯笔法之外,这幅画还运用了刀法如远山立面的砌法和迎面的抹法形成鲜明的对比,很恰当地表现了山的质感。
而同类色调的三个山峰,却分别用堆笔法、减笔法和刀法,既拉出山与山之间的距离,又从山的造型上以轻重虚实和方圆加以区分。
近景中以树为主体的竖向黑线和以叶为主体的小平面,相互穿插交织,是整个画面节奏最强烈的部分。
下端一排白色江南房屋更增加了风景中的人间气氛,也是最明亮的部分。
黑白灰、点线面的精巧布局充分体现了吴冠中注重“形式美”的艺术主张。
茶花 1986年作赶市集油画画布 1985年作小巷 1984年作油画 1985年作江南水乡 1985年作吴冠中先生致力于探索油画民族化,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毕加索+城隍庙”。
《江南水乡》将油画的色感、光感和浓郁与国画的流畅、风韵揉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语言样式。
点、线、面的抽象元素变成了江南风景的具象描写,吴冠中用自己的方式解决了中西绘画多种对立的矛盾。
大户人家布面油画 1985年作《大户人家》是吴冠中先生的油画走向世界的代表作之一,这件写意油画也是中国油画获得国际市场认同的里程碑式作品,它曾以让世人震惊的高价被国外收藏家珍藏。
吴冠中说,这件《大户人家》“处于包围感的形式构成中。
大片黑屋顶、大块黑门窗、墨绿的水,串连了树枝之线、山墙之线,都为守护这家而携手合作,也是相互抱合,抱合之间有起伏,有摇摆、画面包涵波状运动。
显然,在整体波动中,屋顶面对着水之荡漾,心情也活跃起来,不安于自己呆板的形体,得意忘形,“变形”了。
2854万港元!吴冠中油画《庐山》解读,色彩绝佳,意境写意
2854万港元!吴冠中油画《庐山》解读,色彩绝佳,意境写意吴冠中庐山香港佳士得2016秋拍成交价2854万港元尺寸45.8×59.8cm,油画,创作年代1974年作,款识︰荼74(右下)。
作品鉴赏宋代大文豪苏轼笔下的庐山,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而闻名,强调同一座山在不同观点下可能呈现出迥然相异的面貌。
当代大画家吴冠中画笔下的庐山,则以富于抽象美的写意笔触结合虚实相辅的线条,精准地表现出”写意”与”写实”之间的平衡;同时结合深具自然韵味的质朴色彩,凭借色彩与线条的结构关系,延伸出细腻深远的空间表现。
创作于1974年的《庐山》是吴冠中1970年代油画创作巅峰期的代表之作。
作品大胆地以压倒性占满画面的树木枝枒作为前景,运用横向笔触表现树干肌理,虚笔刻画细枝,笔意苍劲而气韵生动。
这种构图让观画者在想象中体验到一种临近感,彷佛是透过树枝瞥见远处美景而有所触动,这种”既近又远”的双重性,让看似写实的画面蕴藏了丰富的诗意能量。
另一方面,当视线由临近的前景往后推移至山谷中红瓦白墙的屋舍,再至更远方巨然耸立的山峰,便出现了观点的转换,如同在艺术家的引导下游历于画中山水,有山路小径可行、远山可望、小屋可居……为宋代大家郭熙所言之”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作出了崭新的诠释。
除了出色的布局结构,《庐山》在色彩上亦十分丰富,层次细腻。
在树木与山体的描绘中皆运用了冷暖色彩的交错变化,色泽如矿石般明亮饱和但不失质朴。
透过色彩笔触本身的聚散关系,艺术家在平面空间构成中表现出深远与开阔,同时注入自然直观的感性与土地中强韧的生命力,显得生气蓬勃。
透过对线条、色彩与结构三方面精准掌握,吴冠中得以突破画布平面局限,在每个细微处中展开想象性的空间。
他的油彩笔触似乎有着高度浓缩性,能具体而微地描绘事物之真实关系。
《庐山》反映出吴冠中能将整体性的自然意象蕴藉于风景片段之中,不受限于画布尺幅的神妙,更证明了他对写意和造形、或抽象形式与具象景物的相互关系之深度领悟与精彩实践,堪称为其集大成之作。
回顾吴冠中谈绘画的形式美、抽象美、笔墨问题与写意精神
回顾吴冠中谈绘画的形式美、抽象美、笔墨问题与写意精神如果说吴冠中在三十年当代美术史中,大部分是居于边缘与次要位置的话,那么我们可以说,三十年中国美术理论史,吴冠中却是居于核心地位的。
在三十年美术理论史中,吴冠中的声音几乎是最响亮、最震撼、最具颠覆性的。
吴冠中对于中国美术理论的最重要贡献,即是他关于形式美、抽象美的论述与探索,以及关于“笔墨等于零”的著名论断。
早在1980年代之前,早已觉醒的他即提出了“形式美”与“抽象美”的著名论断,强烈质疑美术界此前流行的“内容决定形式”的观点,并在当时的官方美术刊物《美术》杂志连续撰文,引发了全国美术界的震荡,并形成了以吴冠中等为代表的激进派阵营与以当时的中国美协主席江丰等为代表的保守派阵营的持续论战。
这个论战,对于后来的“85美术思潮”、“89现代艺术大展”等当代艺术现象的出现作了重要的思想铺垫。
事实上,当时的吴冠中基本上是孤身奋战,舌战群儒,但他却影响、带动了栗宪庭、高明潞、水天中、郎绍君、贾方舟、殷双喜、刘国松等一批重要的艺术批评家和美术家的出现。
虽然关于绘画形式美的讨论已成过去式,但这个理论命题一直到现在,仍未得到学术上的廓清。
为什么吴冠中要提“形式大于内容”呢?为什么在他心目中,绘画的形式美大于一切呢?主要在于,当时的美术界,仍然笼罩于苏联的教条主义和极左意识形态之下,尤其是受文革的影响,全国的美术创作,都处于一种空洞的政治口号和政治主题主宰之下,并对所谓的“具有资产阶级情调的文艺创作”进行理论清算。
吴冠中就是一个典型。
吴冠中自到法国留学接受专业美术教育开始,就一直接受的是西方式的美术教育,并对中国传统的美术观进行了理论反思与批判。
他曾在当时的文章中写道:建国以来,—向是主题先行,绘画成了讲述内容的图解,完全丧失了其作为造型艺术的欣赏本质。
绘画的美主要依靠形式构成,我也极讨厌工作中的形式主义,但在绘画中讲形式,应大讲特讲,否则便不务正业了。
我多次参加全国美展等大型美展的评选,深深感到那么多有才华又肯下工夫的优秀青年,工夫不错,全不知形式美的根本作用及其科学规律,视觉的科学规律。
吴冠中《荷塘》的写意精神
吴冠中《荷塘》的写意精神The Freehand Spirit o f Wu G uonzhong's "Lotus P ond1'邓一冕Deng Yimian上海大学上海200000Shanghai University,Shanghai 200000摘要:吴冠中是中国油画的民族化的开拓者.是中国二十世纪后期画坛不可替代的人物,吴冠中主张绘画的中西结合与改良,更新传统绘画的各种观念。
但万变不离其宗,在其作品画面上占据视觉主导地位的还是中国传统绘画的“写意”精神,本文将 围绕其作品《荷塘》为例,分析画面的颜色、构图、手法等,分析评价吴冠中的作品为何能够在当时的环境下独树一帜,并且 推动中国传统绘画的改良。
关键词:吴冠中;《荷塘》;写意精神A bstract:Wu Guanzhong is the pioneer of the nationalization of Chinese oil painting and an irreplaceable figure in the late 20th century.He advocates the integr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Chinese and Western painting and the renewal of various concepts of traditional painting.This paper will focus on his work lotus pond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the color,composition,technique and so on of the screen,and analyze and evaluate why Wu Guanzhong's works can be unique in the environment at that time,and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Keywords:Wu Guanzhong,lotus pond,freehand brushwork spirit―、吴冠中的作品《荷塘》吴冠中是我国当代著名画家,其一生致力于传统绘画的 改良与创新,绘画风格独树_帜,探索出了_条基于中国传 统绘画的独特道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吴 冠 中 非 常注 重 对 自身 情 感 的表 达 ,对 故 乡江 入到 中国。我 国经过 不断的发展 ,涌向 了诸 多优 秀的油画作 家 ,对油 是 具 有 写 意性 。
画语 言的掌控能 力、应 用技 巧 已愈发娴熟 ,丰 富了我 国的文化艺术。
南 具有 丰 富 的情 感 ,为 了寄 托 其思 想情 感 ,将 思 乡 的倾 诉融 入 到
态 、神 态 等 的描述 ,重 在将 作 者 的 内心感 受融 入 其 中 , 以彰 显 画 脱俗 、淡 雅 的作 品形 象 ,又 加 入 了具 有 丰 富 西 方 特 色 的 色 彩效
作 的 生命 力和 感 染力 ,能够 表 露作 者 的心 意和 想 法 ,并 将其 寄 托 果 ,江 南水 乡 的美 感瞬 间进 发 出来 。通过 不 断 的摸 索和 研 究 ,将 于 画作 之 中 ,进 而形 成 了 写意 画 。写意 来 源 于 中国传 统 艺术 ,具 东方 的神 韵 与 西方 的表 现形 式 进行 融 合 ,形 成 了创 新性 的主 题风
昊冠 中是我 国著名 的画家、油画 家,他的风景 油画作 品非常著名 ,将 风 景 油画 的创 作 之 中 ,在彰 显 祖 国 山河 壮 丽 的 同时 ,也 寄托 着 自 具有 中国特 色的 油画作 品诠释 的甚是 完美 ,具有丰 富的写意精神 。本 己 的哀 思 和惆 怅 的情 感 ,笔 法 简练 却 不失 丰 富 ,将 自身 的情 感全
聚在 对 大 体意 蕴 的展 现 ,不 求 细雕 ,会 引人遐 想 ,再 加 之笔 墨 语 景 油 画之 中 ,利 用风 景 油 画 的创作 在 夹缝 中 获得 生存 ,融入 了丰
言 的绘 制 ,致 使 画风 更 具表 现 力和 随性 的特 点 。吴冠 中 是我 国 著 富 的思想 情 节 ,巧妙 的 将风 景 油 画与 写意 精神 进 行 融合 ,将 风景
吴冠 中 的意 义 。吴 冠 中 的风 景 油 画作 品注 重对 写 意 精神 的 阐述 ,
写 意精 神 是运 用 简 单 、精悍 的 手法 来 绘制 物 态 的神 韵 ,是 画 在 笔 墨 的勾 勒上 尽 显磅 礴气 势 ,将 其 远大 的 志 向寄 托其 中 ,使 得 作 的精 髓所 在 。吴 冠 中 的风 景 油画 作 品将 写意 精 神体 现 得淋 漓 尽 风 景 油 画作 品更 具 生命 力 ,提 升 了风 景油 画 的艺 术价 值 和文 化价 致 ,将 东 西方 文化 与 艺术 进 行 完美 的融 合 ,将 其 展现 在 风景 油 画 值 。 之 中 ,更 具时 代气 息 和 东方 的 古典 意蕴 ,是风 景 油 画发 展 的重 要 3 . 风 景油 画与 写意 精神 的融 合 写 意精 神 是 中 国 传 统 文 化 品格 的 象 征 , 具 有 高度 的存 在 价 依 托 ,是 对 中 国传 统 艺 术传 承 的重 要体 现 。 写意 精神 是 油画 的精 髓 ,是 作 者思 想 、心 理 、态 度 的充 分展 现 ,可 彰 显 画作 的生 命 力 值 ,画作 中的 写意 精神 是 画作 的灵 魂所 在 ,将 风 景优 化 与写 意精
・
美术 与 设 计 ・
大 众 文 艺
吴冠 中风 景油画 中的写 意精 神分析
杨 洋 ( 西安 美术 学院基 础部 7 1 0 0 6 5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摘要 :油 画起 源 于西方 ,是 西 方国 家主要 的 画种之一 ,后 来传 容 充 实 ,具有 独特 性 * n g J , 新 性 ,其 风景 油 画作 品 的主 要风 格 特 点
文 就 昊 冠 中风 景 油 画 中写 意 精 神 进 行 了 分析 与探 究 。
面 展现 出来 。吴 冠 中早 期 的思 乡作 品很 多 , 以赞 颂江 南 水乡 为主
要 创作 对 象 ,将 江南 水 乡 的形 象刻 画 的栩栩 如 生 ,可 见 ,故 乡对
关键词 :吴冠 中;风景 油画;写意
有独 特 的 美学 特色 ,是 画作 彰 显魅 力 的有 效方 式 ,历 代 画家 正 是 格 ,为其 艺术 造诣 又增 添 了浓 墨重彩 的一 笔 。
抓住 了写 意 的重要 性 ,融 合 入 写意 的思 想 进行 画 作 的创 作 ,是对
综 上 所述 ,吴冠 中 的风 景 油画 作 品将 写意 精 神体 现 的淋 漓尽
名 的画 家 、油 画家 ,他 的风 景 油画 非常 著 名 ,是我 国油 画领 域 中 油 画 中的 写意精 神体 现 的更 具神 韵和 艺术 魅力 。
的佼 佼 者 ,具 有丰 富的 绘画 经验 和 先进 的绘 画思 想 。吴 冠 中注 重 将 时代 元 素 的结合 ,运 用现 代 化 的视 角将 东西 方 文 化进 行组 合 ,
和 艺术 价值 。
一
神 进 行 融合 具有 必 要性 和 复杂 性 。在 早 期吴 冠 中的 风景 油画 中,
、
写意精 神 的概述
我们 不难 看 出 ,吴 冠 中将诸 多的 中 国元 素融 入到 具 有西 方特 色 的
写 意 是画 法 的一 种 ,不 注 重画 作 的细 致 ,注 重对 画 作表 现 形 风 景 油 画之 中 ,实 现 了 中西方 艺术 的强 强联 合 ,营造 出一派 清 新
艺术 与 文 化 的尊 重 。写 意精 神 的表 达重 在 简化 、轻盈 ,不重 视对 致 ,将 东西 方文 化 做到 完美 的融合 ,并运 用 更为 简 单 的手法 对风 细 节 的雕 琢 ,利 用简 单 的工 笔 来描 绘 意象 、 寄托 思 绪 ,使 画作 更 景油 画 的 内涵和 意 蕴进 行 展现 ,将 写 意精 神 展露 无 遗 。通过 对 吴 具神 韵 。写 意精神 是 中 国画 艺术 品格 的重 要体 现 ,写 意 的重点 汇 冠 中风 景油 画 中写 意精 神 的分 析 ,吴 冠 中将 自身 的倾 诉 融合 到 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