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新生政权3
6.1新生政权的巩固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农民报名参加农业合作
社
图6-11 上海市信大祥绸布 店庆祝公私合营
完成时间:
1956年底
意义(重点):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
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 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这是中国历史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 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956年底
1911年,孙中山等人领导了辛亥革命,并于 1912年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其和国,结束了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国的统治。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才结束了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新中国成立后,于1950~1952年底进行了土 地改革,将土地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实行 农民土地所有制。至此,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土 地制度被彻底消灭。
(4)主要成就:
到1957年底,“一五”计划的各项建设指标, 一般都大幅度超额完成,特别是工业和交通运输 业等喜报频传。同时,以苏联援建的工业项目为 中心,我国工业布局得到改善。
一钢一车一飞机 一桥三路便交通
图6-10 “一五”时期建设成就示意图
“一五”期间的建设成就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工业
交通运输业
①彻底废除了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所有 制,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 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实现了孙中山提出的平均地权(民生主义)的革命纲领
② 使得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了农村的 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 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土地革命或土地改革
十年内战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
3土地所有制 集体所有制
农民报名参加农业合作社
3、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巩固新生政权

1.背景 美国:世界上最强大 的国家,海陆空装备 先进,拥有核武器。
中国 钢产量 军舰吨位 61万吨 4万 美国 8700万吨 300万
军用飞机
60架
30000架
劣势:新中国刚刚成 立,百废待兴。解放 军武器装备落后,没 有制空权、制海权。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雄赳赳,气昂昂, 跨过鸭绿江, 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
西藏和平解放-----政治 土地改革---- 经济 抗美援朝-----军事
1949年以 前基本完成土 改的地区
1949年冬到1952 年底基本完成土 改的地区
1950年土地改革
朝鲜问题 美苏英雅尔塔会议达成秘 密协议,以北纬38度线为 界,分别建立以李承晚为 首的大韩民国和以金日成 为首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 共和国,使朝鲜半岛的分 裂成为现实。从此,三八 线成为朝鲜半岛南北方人 民不可逾越的鸿沟。
2.经过 3.意义 标志祖国大陆全部 解放。
1951年,《关于和平解放 西藏办法的协议》签订。
复习:辛亥革命、解放区土地政策 平均地权 《中国土地法大纲》 民生 实行耕者有其田 1.时间、地点、纲领
2.具体做法 3.结果 4.意义
5.作用
1950年夏-1952年底
1952年底以前 进行土改的地区
③唇亡齿寒,朝鲜存亡与中国的安全密切相 关,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 (目的)
2.战争进程 1950年10月19日,以彭德怀为司令员 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 战况:五战五捷,将美国侵略军赶回 “三八线”附近。 著名战役:上甘岭战役 3.战争结果 1953年7月,在板门店签订《朝鲜停战 协定》,中朝取得战争胜利。 4.战争意义: 是美苏“冷战”期间发生的一次“热战”,中国在战 争中取得的胜利进一步巩固了新生政权。 4.战争性质: 是一场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巩固新生的政权

新中国诞生了, 新中国诞生了,但国民党还有上百万军队在西 中国共产党面临哪些问题? 中国共产党面临哪些问题? 华南和沿海岛屿负隅顽抗, 南、华南和沿海岛屿负隅顽抗,他们在新解放区的 残余势力同当地恶霸势力相勾结, 残余势力同当地恶霸势力相勾结,以土匪流窜的方 国内外敌对势力的预言有没有实现? 国内外敌对势力的预言有没有实现? 式同人民政权对抗。在经济上, 式同人民政权对抗。在经济上,新中国所继承的是 中国共产党为解决面临的问题采取了哪些措 国民党留下的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物价飞涨, 国民党留下的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物价飞涨, 施? 生产萎缩。 生产萎缩。…… 国内外反动势力曾经预言: 国内外反动势力曾经预言: 中国共产党解决不了吃饭问题。 ●中国共产党解决不了吃饭问题。蒋介石留在大 陆四亿张嘴呢。 陆四亿张嘴呢。 1949年 ● 1949年,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致杜鲁门的信中 写道, 写道,中国共产党人照样解决不了中国人的吃饭问 只能求助于美国面粉。 题,只能求助于美国面粉。 资本家中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共产党军事上100 ●资本家中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共产党军事上100 政治上80 80分 经济上0 分,政治上80分,经济上0分。
为新中国赢得了和平建设环境和宝贵 的时间;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的时间;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3、抗美援朝战争的性质: 、抗美援朝战争的性质: 反侵略的正义战争
4、美国的一位将军说:“这是一场在错误的时 、美国的一位将军说: 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 间,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打的一场错 误的战争。 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 误的战争。”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
“这是一场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与 这是一场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 错误的敌人,打的一场错误的战争。 错误的敌人,打的一场错误的战争。” ————布莱德利 美五星上将) ————布莱德利(美五星上将) 布莱德利(
《巩固新政权的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3-中华书局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南边是美国对日军事行动 和受降范围。日本投降后, 就成为资本主义性质的大 韩民国。
(一)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
要求:先认真阅读课本第8—11页第一部分内容, 独立 思考以下问题(5分钟), 然后同桌可以相互讨论, 自由 发言; 后发言的同学不要重复, 可以补充质疑。
中国参战的原因(背景)、目的、时间、 志愿军司令、经过、英雄人物代表、结果、 意义。
2、使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威望空前提高, 极大地鼓 舞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二)土地改革
世世代代的农民, 辛辛苦苦一辈子, 还吃不饱穿不暖
为什么?
闰土
祥林嫂
骆驼祥子
要求:先认真阅读课文第11—12页第内容, 独立思考以下 问题(5分钟), 然后同桌可以相互讨论, 自由发言; 后发 言的同学不要重复, 可以补充质疑。
3、新政权的巩固---西藏和平解放
时间:________, 中央人民政府代表同西藏地方政府代表
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 西藏和平解放。意
义:_______,Fra bibliotek_。1951年10月人民解放军进驻
_____。
北边是苏联对日军事行动 和受降范围。日本投降后, 就成为社会主义性质的朝 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三、合作探究
1、1950年, 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说:“我 们认为应当参战, 必须参战, 参战利益极大, 不参战损 失极大”。他这么说的根据是什么?
朝鲜内战爆发后, 美国公然派兵干涉, 并且把战火 烧到了中国边境, 入侵中国的行为时有发生, 暴露出美 帝国主义妄想侵略中国的企图。如果中国不参战, 美帝国 主义会把战火烧到中国领土。参战既可以帮助朝鲜抗击美 帝国主义的侵略, 也可以避免美帝国主义把战火烧到中国 境内。所以参战利益极大, 不参战损失极大。
第2课巩固新生政权

中朝友谊纪念碑
烈士们的遗体,保留着各种各样的姿 势,有抱住敌人腰的,有抱住敌人头的, 有掐住敌人脖子把敌人摁倒在地上的, 和敌人倒在一起,烧在一起。有一个战 士,他手里还紧握着一个手榴弹,弹体 上沾满脑浆;和他死在一起的美国鬼子, 脑浆迸裂,涂了一地。另一个战士,嘴 里还衔着敌人的半块耳朵。在掩埋烈士 遗体的时候,由于他们两手扣着,把敌 人抱得那样紧,分都分不开,以致把有 些人的手指都掰断了。……
第2课 巩固新政权的措施
一、二战后的国际背景
中国 朝鲜 三八线 韩 国
朝 鲜 全 图
1、二战后 的朝鲜:二战 结束后,苏美 以北纬38度线 为界,分区占 领朝鲜。
日 本
2、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并企图称霸整个世界。
美国白宫
战后美国力量介绍:
经济 军事 政治
工业生产量占世界2/3 垄断了原子弹,拥有1200 控制操纵 外贸出口额占世界1/3 多万军队,30艘航空母舰, 联合国 黄金储备量占世界3/4 1000多艘其他战舰,近 500个军事基地。
美苏冷战的第一次高潮:柏林危机
柏林墙全长近154千米,高3.5~4.2米的柏林墙,其中水泥墙 114.5千米,铁丝网55千米。沿柏林墙建有108千米长的防坦 克路障,123千米长的电网和装有一触即发装置的铁栅栏、 布雷区和自动射击装置等。
被隔开的东西柏林
眺望封锁墙外的亲人
“冷战”的影响
材料二: 原子弹爆炸
黄继光在上 甘岭战役中,用 胸膛堵住敌人的 机枪口,掩护部 队前进而英勇牺 牲。
这两个英雄人物的故事 发生在哪一历史时期?
杨根思抱起炸药 包纵身冲进敌群
罗盛教冰窟救人
毛岸英之坟
克拉克后来在回忆朝鲜战争的情况时说: “……这协定暂时停止了那个不幸半岛上的战 争。对我来说这亦是表示我40年戎马生涯的结 束。它是我军事经历最高的一个职位,但是它 没有光荣。在执行我政府的训令中,我获得了
【精品推荐】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3课土地改革课件新人教版

富农、地主 14.5
54.8
7.9
8.6
10.20世纪50年代,发生在我国的下列历史事件中,没有
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是(
)
A.农业合作化 B.对手工业的改造
C
C.土地改革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11. 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的重点地区是(
)
A.新解放区 B.经济特区
A
C.少数民族地区
D.边远地区
封建剥削土地制度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1952年底 全国大陆完成土地改革 (除部分少数民族外)
1950冬 分批进行 土地改革
1950年 颁布《土地 改革法》
地主所有 农民所有
(土地私有制未变)
比较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异同
类
不同点
相同点
别
名 称
土地 地主阶级 占有者 与农民关系
)
D
9.下表反映了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级人口及其
占有土地的比重,导致这一比重变化的原因是( )
A.新中国成立 C.稳定物价之战
B.土地改革的完成 D.西藏和平解放
B
所属级
贫农、中农
1950年(%)
1954年(%)
人口比重 85.5
土地占有比 人口比重
重
45.2
92.1
土地占有比 重 91.4
改 4.法令及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革 5.具体做法:
6.成果: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
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7.意义:①②③
土地改革的原因 所占农村人口比例
占有土地比例
20-30%
90%
初三历史-巩固新生政权 最新

巩固新生政权1-2-1巩固新生政权一、课程标准1-1 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生的重大事件,了解新中国成长的道路和经历的曲折。
5-3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区域性战争的实例中,找出导致区域性冲突的多种因素。
二、教材结构分析本课以巩固新生政权、进入社会主义、失误与挫折和成长的骄傲:“两弹一星”精神永驻四个方面的内容,阐述了共和国的风雨历程。
一方面反映了新中国成长的胜利历程即取得的成就,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在这一历程中所经历的曲折与所走的弯路。
“巩固新生政权”──主要讲述抗美援朝、肃清反革命、土地改革等问题;通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阐述,说明中国是如何“进入社会主义”的。
“进入社会主义”──主要围绕新中国的成就展开。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使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失误与挫折”──主要通过“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的事例,来阐释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经历的失误与挫折。
“成长的骄傲:‘两弹一星’精神永驻”──介绍了20世纪50~70年代在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中,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迅速发展。
重点叙述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的研制成功和第一次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从总体上看,本课真正体现了“形散神聚”的特色,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生的重大事件(正反两方面)的阐述,使学生对新中国成长的道路和经历的曲折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和了解。
三、教学要求1、了解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发生的重大事件,认识新中国成长的胜利历程及在这一历程中经历的曲折,提高从整体上把握历史脉络的能力。
2、回顾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初步学会全面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方法。
3、了解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感受“两弹一星”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1-2-1巩固新生政权:抗美援朝1-2-2进入社会主义:“一五”计划及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成就1-2-3失误与挫折:大跃进、文化大革命1-2-4成长的骄傲:“两弹一星”精神永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涌现出来的各种优秀人物和崇高精神五、教学方法制作课件、讲授法六、课时安排:4课时七、教学过程1-2-1巩固新生政权[导入新课]导入建议建议一:歌曲导入可播放歌曲《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然后提出问题:“这首歌的歌名是什么?它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由此导入新课。
八年级历史下册_第一单元第2课巩固新政权的措施中华书局版武春华[1]_3
![八年级历史下册_第一单元第2课巩固新政权的措施中华书局版武春华[1]_3](https://img.taocdn.com/s3/m/bc5bd10c10a6f524ccbf85c3.png)
C)
2、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运动取得的成果不包括 ( D) A.消灭了地主阶级 B.巩固了人民政权 C.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D.废除了土地私有制
读下段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什么要进行这种改革呢?简单地说,就是因为中国原来的土地制度 极不合理……这就是我们民族被侵略、被压迫、穷困及落后的根源……这种情况 如果不加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新中 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人民就不能得到革命胜利的基本果实,而要改变 这种情况,就必须按照《 A》的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 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 道路。这就是我们要实行土地改革的基本理由和基本目的。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材料二、 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耕耘和收获,农民的积极性大大提高。1951年, 中国粮食产量达到1.436 3亿吨,比1949年增长了26.9%。 请回答:(14分) (1)材料一 中“原来的土地制度”指什么?“A”处应当填写的内容是什么?
思考与讨论
1950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 局会议上说:“我们认为应当参战, 必须参战,参战利益大,不参战损害 极大。”他这么说的根据是什么?
提示:美帝国主义出兵朝鲜并入侵我国 台湾海峡,对我国领土主权构成了严重 的威胁。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全是密 切相关的。要保证国家的安全与国内的 经济建设,就必须出兵朝鲜,保家卫国。
分得土地的农民兴高采烈
本课知识结构
抗美援朝
1950年10月~1953年7月,彭德怀 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到达朝鲜, 取得上甘岭等战役的胜利,战斗 英雄邱少云,黄继光等 意义: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赢得 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1950年6月,公布《中华人民 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改 革运动在全国农村展开,1953 年春,新解放区的广大农村基 本完成了土地改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请设计一个你认为最有价值的问题。 3、教材中写道:“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 发了。” 你认为这样写有问题吗?为什么?
当北朝鲜试图统一整个朝鲜半岛,并且取 得了一系列的胜利。这必然使南朝鲜节节败 退,此时的美国毅然挺身而出,决定出兵朝 鲜,干涉内政......
你认为美国出兵朝鲜是什么行为呢? 而美国认为它出兵朝鲜是极为正常和正义的,因为 美国有充分的理由,你知道美国的理由是什么吗? 冷战(遏制共产主义等); 东西方两大阵营的对峙;
美国将战火烧到中国边境
美国第七舰队进入台湾
中国抗美援朝的原因:
美国对新中国的“遏制”:
美国将战火推进到中国边境; 第七舰队侵入台湾等。
若任凭美国侵占朝鲜: 不利于我国的稳定、经济发展和改革;
使得国内外反动势力更加猖獗。
1950 年,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1953年7月,美国陆军上将、联合国军总司令在《朝鲜停 战协定》上签字
新中国诞生以有上百万军队在西南、华南 和沿海岛屿负隅顽抗,他们在新解放区的残余势力同当地恶 霸势力相勾结,以土匪流窜的方式同人民政权对抗。 在经济上,新中国所继承的是国民党留下的一个千疮百孔 的烂瘫子,物价飞涨,生产萎缩。 在国际上,妄图称霸全球的美国,坚持与中国人民为敌, 对新中国采取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战略包围的 战略。
上甘岭
上甘岭战役
一 把 炒 面 一 把 雪
一个苹果的故事
那是1952年10月31日下午,战斗进入白热化。4连一名负 责运输弹药的战士扛来2箱手榴弹,顺便送给我一个苹果。跟 我讲:连长,这一仗你们一定要打好。我问他苹果哪里来的? 他说是半路上捡的。我问他为什么不吃?他说运弹药的路上 有水喝。可我知道,路上根本没有水。 看到这个战士为了让我们吃一个苹果而说谎,我很感动, 就把这个不该收的苹果收下了。那会儿,因为喝不上水,我们口 干得话都说不出来,步谈机话务员急得自己打自己的嘴巴,为的 是打出血,用来滋润喉咙,以保证能够与上级联系。我先让话务 员吃,他用手掂了掂,传给通信员,通信员又传给司号员、卫生 员,大家都觉得自己不应该吃,都说该连长吃。当时仗还正在打 着,我也顾不上讲更多的道理,手一挥,对大家说:我们能打退 敌人十几次冲锋,难道连这么一个苹果也消灭不了?
——朝鲜战争的国际背景
朝鲜
中华人民共和国 韩国
中国为何出兵朝鲜呢?
杜鲁门总统在会见美军将 军时,问道: “中国干预此事的可能性有多 大?” 麦克阿瑟说: “很小......他们没有 空军,而我们在朝鲜有可供空 军使用的基地......”
请联系阅读第12页相关内容,中国之 所以出兵朝鲜的理由是什么?
美国将军所说的四个”错误“各指什么?(试从当时世界形势、 军队士气、地理因素、战争性质等去思考。)
(1)美军远离本土,战线过长,且对地形和作战条件不如中国军队适应。 如,运输物资。
(2)志愿军不畏强暴,勇于牺牲;训练有素,善夜战;敢拼敢打。 (3)侵朝战争是非主义的;而抗美援朝是正义的。
谁不吃这个苹果,就是没有决心坚守24个小时,就是没有 勇气战斗到最后。说完,我先咬了一口,然后一个人一个人往 下传。就这样,一个苹果在坑道里传了又传、转了又转,到第 3圈还没有被吃掉……几十年过去了,那情景至今历历在目。 想起那些牺牲的战友,我心里不安啊! 在这次战斗中,七连打退了敌人十几次疯狂进攻,坚持到 最后只剩下8个人,共击毙敌人300余人,缴获6挺重机枪,30 挺轻机枪,4门无后坐力炮,2部报话机 。
新中国存在哪些“挑战”呢?
又该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呢?
国外 巩 固 新 生 政 权
军事: 美国等的”遏制“政策 抗美援朝
政治: 国民党旧政权残余
肃清残余 土地改革
国内
经济: 千疮百孔的”烂摊子”
恢复发 展经济
肃清国民党在大陆的残余
土地改革意义何在?
1、请再仔细阅读第11页第二段,了解朝鲜 战争的大致情况。
一次战争的胜利最主要的动力源于人民的支持, 而一次战役的胜利最根本的是————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意义有哪些呢?
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国外 巩 固 新 生 政 权
军事: 美国等的”遏制“政策 抗美援朝
政治: 国民党旧政权残余
肃清残余 土地改革
国内
经济: 千疮百孔的”烂摊子”
恢复发 展经济
美国陆军上将、“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在回忆录中说,“我 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将军”。 还有一位将军1951年就曾说道:如果美国扩大战争的话,则 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同错误的对手,打一场错误的战 争。”
教学目标: 1、通过联系阅读,了解新中国巩固新政权的背景和相关活动。
2、通过对抗美援朝的自主探究、讨论分析,知道并体会从多个角度去分析 问题:如朝鲜战争发生的国际背景、中国抗美援朝的原因、中国取得胜 利的原因等问题。
3、通过学习,能体会到新中国在成长道路上的艰辛及成就;能从抗美援朝 中中国军队身上体会到中国军队的优秀品质和精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