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中心明主旨
如何紧扣主题写作

如何紧扣主题写作作者:杨丽来源:《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2023年第03期主题,就是中心思想,在文章中的作用,好比是人的灵魂,军队的统帅,主宰着全篇,是文章的核心,因此写作要紧扣主题是基本原则。
但在写作中,有些同学拿到作文题目提笔就写,缺少对主题的思考,结果“下笔千言,离题万里”,那么,如何紧扣主题写作呢?一、开头点明主题开头点明主题是写作文的常见方法。
一篇优秀的作文通常有一个“凤头”,即一个小巧精美的开头。
这样的开头简洁明了、直入主题,让读者迅速了解文章内容。
所以,写作文的过程中,我们要开头点明主题,突出写作意图。
第一,开门见山,直入主题。
这种方法就是直截了当地写出人、事、情,让读者一目了然。
例如,一篇以“朋友”为主题的文章,开头写道:朋友,在你高兴时与你分享快乐;在你幸福时使幸福增倍;在你困难时使困难分解;在你孤单时帮你赶走它;在你落魄时给你鼓励的那个人。
朋友,是每個人都想拥有的人,是每个人都想变成的人。
这段文字开门见山,用排比的修辞方法诠释了“朋友”的含义,突出了写作主题。
第二,渲染气氛,体会主题。
环境描写有渲染情绪、烘托情感的作用,读者可以在氛围中体会主题,形成共鸣。
例如,一篇以“桂花”为主题的文章,开头写道:一日,我走在路上,一种妙不可言的香味钻进了鼻孔,跟着香气,走到了一株金桂树面前。
只见眼前的这株金桂树,花通体金色,远远望去叶子上有一层霜,一阵风吹来,花与叶共舞。
这段文字开头营造氛围,点明了热爱桂花的主题。
第三,围绕主题提问,吸引读者。
文章开头围绕主题进行设问或者反问,吸引读者去思考,进而阅读全文,深入了解主题。
例如,一篇以“珍惜时间”为主题的文章,开头写道:时间伴随留下的痕迹而飞逝。
它从你的指缝中流过;从你的话语中掠过;从你的眼前溜过;从你的脚边划过。
就这样它在你无意中飞走了。
在这无意中,你又何曾记得自己做了些什么?这样的提问可以引发读者对“珍惜时间”的思考,继续阅读全文,理解主题。
以中心思想为主轴辅以支撑其中心思想的细节与事例

以中心思想为主轴辅以支撑其中心思想的细节与事例首先,观点单一,明确中心。
考场作文有些题目的中心比较明确;有些题目意在题外,隐喻性强,比较有深意,含蓄,表现出几个不同的中心。
这就要求考生要认真分析题目,把握题目的深层含义,即使文章有多种角度多种立意,一旦落实到一个具体的题目上,又必须形成自己的写作中心。
否则“意多乱文”。
记住鱼和熊掌不能兼得。
记叙文的主旨不能太泛;议论文的论点应始终不变。
整篇文章要紧扣一个中心,防止偏离题意。
因此确立观点时,一定要单一。
确立中心后,必须列出作文提纲,有了提纲就如同盖房子有了草图,有助于作者掌握全局,避免丢三拉四,前后重复,本末倒置。
这样,既可提高写作质量,又可加快写作速度。
其次,精心选材,紧扣中心。
凡是与中心思想关系密切的,对表现中心思想突出有力的材料就选用到习作中去,否则就舍弃。
材料选好后,再从中选出最具新意的材料来。
如浙江卷满分作文《醉乡》,这篇文章行文很大气。
作者先以一首七绝点明世上万事本为空的道理,接着以一组整齐的句式点明醉乡二字,总领全文。
另外,巧用技法,凸现中心。
要善于点明中心,在考场作文中,这一点更为重要。
点题的方式多种多样:从表达方式上看,有抒情点题、议论点题、叙述点题、描写点题。
点明中心,深化中心,升华中心和突出中心的区别:一、点明中心往往出现在首段,揭示了文章的主题,指出作者想要表明什么或赞扬或批判什么,主旨为何。
作用:1、点明全文中心,使读者一目了然,便于掌握中心,抓住重点。
2、突出中心,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3、升华主题,在点明中心的基础上使文章思想内涵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二、深化中心指把文章意思从表面深入到文章里面。
作用:可以使文章得到很好的升华,让文章变得不一样。
三、升华中心是指把平凡普通的事物,提升到更高一层的角度去理解,一般体现在文章的末尾部分。
作用:1、起到点明文章主旨和总结全文,还有深化主题的作用。
2、起到照应开头和呼应前文的作用。
紧扣中心表达,围绕主旨选材

紧扣中心表达,围绕主旨选材
作者:王淦生
来源:《作文周刊·高考版》2024年第17期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
——〔蘇联〕高尔基
把希望建筑在意欲和心愿上面的人们,二十次中有十九次都会失望。
——〔法国〕大仲马
这两句名言寓意各不相同,引起你怎样的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考标题类题目的答题技巧

高考标题类题目的答题技巧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和和标志,它常常透露出作者的观点或感情倾向,暗示文章的主旨,串连文章的结构思路,起到揭示主旨和贯穿全文的线索作用。
因此,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常常借助于作品的标题来命题,借此考查考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能力。
从2016年高考来看,全国共计9套语文试卷,就有3套设置了与作品标题相关的试题:◆小说以“锄”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6分)(全国新课标卷I第(2)题)◆结合全文,分析标题“湖殇”的含义。
(3分)(上海卷第10题)◆作者在小说《白鹿原》中并没有写到老腔,为什么本文题目却是“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北京卷第23题)上述试题,都是对文学作品标题艺术的鉴赏之类。
要正确解答这些题目,考生必需了解鉴赏文学作品标题的相关知识,熟悉这类试题的命题方式,掌握解答这类试题的技能,才能有效应对来年的高考。
每年高考前,一些有眼光,有预见的老师都不会少了标题赏析之类的工作。
今年高考前,就有人选取了作家严歌苓的小说《方月饼》,命制了下面这道题目:◆本文为什么以“方月饼”为题,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上述这类关于标题的题目,其实质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探究标题意蕴;二是探讨标题作用。
要正确解答上述题目,关键在于弄清小说标题的含意和作用。
就含义而言,往往是双重或多重的。
具体说,要弄清三个层次的含义:①表层含义与深层含义。
②指代意义与比喻意义。
③一语双关,双层含义。
就含义而言,通常有以下几种:①设置了悬念。
②标题即线索。
③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
④推动情节的发展或推动了故事情节的转折,化解了人物矛盾冲突。
⑤突出主题,一语双关,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那么,如何解答全国I卷这道题目呢?这道题目,旨在考查考生对小说标题内涵的分析能力,属于“探究标题意蕴”这类。
上面我们已经谈到,对小说标题内涵的分析,首先要从表层含义与深层含义两个基本角度进行思考。
从表层含义看,显然“锄”应指六安爷带着锄着坚持去百亩园为苗锄地的这一举动,也是六安爷手中的农具。
中心明确 主旨突出

写作时光中心是文章的灵魂。
所谓中心,即文章所要表达的主要思想。
中心是否明确是评判作文好与坏的首要标准。
一篇考场作文,如果中心不明,遮遮掩掩,甚至散乱无中心,即使语言再美,内容再精彩,也不可能获得高分。
因此,同学们在写中考作文时,一定要做到中心明确,主旨突出。
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第一步:审题预设中心。
文章中心从何而来?是在写作之初,根据题目要求及素材积累,事先确定下来的。
拿到一道作文题目后,首先要审题,这里的“审”,含有反复分析、推究的意思,在这个思考过程中,我们想通过文章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情感就会逐渐明晰,中心由此产生。
不妨来看2017年江西省中考作文题“向 学习”。
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可以补入具体的人名,也可以补入动物名、植物名等。
比如我们把题目补为“向一位挑山工学习”,那学什么呢?挑山工坚韧的品质令你印象深刻,就学他的坚韧品质吧。
这时候,你的作文中心就已经基本确定,那就是赞扬挑山工的坚韧品质,表达向挑山工学习的决心。
有了明确的中心后,后面的写作才会有的放矢。
需要提醒同学们的是,在审题过程中预设文章中心时,必须坚持三个原则,一是中心一定要正确,要充满正能量,消极的、错误的立场、观点、情感不能作为文章的中心。
比如“向一位挑山工学习”,你就不能去学挑山工的小气,不能去学他的懦弱。
二是在预设文章中心时,敏感的话题不要涉及,比如宗教、迷信、早恋等。
如果中心思想与这些话题有关,把握不好,就有可能导致“满盘皆输”的结⊙⊙吴应海(江苏)中心明确 主旨突出名师指路果。
三是中心尽量做到唯一,即文章只有一个中心,不要出现多个主题。
仍以“向一位挑山工学习”为例,如果你在这篇文章中既赞扬挑山工的优秀品质,又批评他的小气、懦弱,而且这两个方面不分主次,那就让读者难以知道你真正的写作意图是什么,写作者自己也会越写越糊涂。
“意多文乱”就是这个道理。
第二步:选材紧扣中心。
确定了中心后,接下来就要想方设法表现中心,突出主旨,而选材无疑是这一链条上的重要一环。
快速把握文章主旨的技巧

快速把握文章主旨的技巧在我们日常的阅读中,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休闲娱乐,都需要快速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主旨。
这不仅能够提高我们的阅读效率,还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汲取有用的信息。
那么,如何才能快速把握文章的主旨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实用的技巧。
首先,要学会浏览标题和副标题。
标题往往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通过它我们可以大致了解文章的主题方向。
副标题则可能会对主题进行进一步的补充说明或者限定范围。
比如,一篇题为“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与挑战”的文章,我们就能初步判断这篇文章主要是关于人工智能在医疗方面的情况,包括其具体的应用以及可能面临的问题。
其次,留意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段落。
很多作者会在开头段落点明文章的主旨或者引出将要讨论的核心话题。
而结尾段落则通常会对前文进行总结,再次强调重点或者得出结论。
例如,有的文章开头会说:“在当今社会,环保问题日益严峻,成为了全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
”这就很明确地告诉我们,这篇文章是围绕环保问题展开的。
再者,关注段落的首句和尾句。
段落的首句常常是该段落的中心句,概括了段落的主要内容。
尾句有时也会起到总结或强调的作用。
比如一个段落的首句是:“智能手机的普及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
”那么这个段落大概率就是在阐述智能手机普及带来的各种好处。
另外,抓住关键词和关键句也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通常是与文章主题紧密相关的词汇,比如在一篇关于旅游的文章中,“景点”“美食”“文化”等可能就是关键词。
关键句则可能是作者直接表达观点、态度或者总结性的语句。
我们可以通过标记或者特别留意这些关键词和关键句,来帮助我们理解文章的主旨。
还有,要注意文章中的逻辑关系。
比如因果关系、转折关系、递进关系等。
如果文章中提到“因为科技的进步,所以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那么我们就能明白作者认为科技进步是导致生活方式改变的原因。
再比如“虽然人工智能发展迅速,但仍面临诸多难题”,这里的转折就提示我们要关注后面提到的难题。
应用文结构的特点

应用文结构的特点
应用文结构的特点
应用文是指围绕特定话题,采用书面形式,以解决实际问题,对特定对象按一定顺序表达思想和意见的文体,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调动读者行动的文章。
应用文的结构特点如下:
一、开头部分要紧扣主题,明确表达主旨或要求。
开头部分需要突出主题思想,把重点放在通知或要求上,明确提出主旨,以便清楚表达其要求,让读者一眼就能看出内容的重点。
二、正文部分要明确表达要求或意图。
正文部分应该明确说明具体内容,阐明重点,并要使读者对文章的主旨和意图有清楚的认识,能够一目了然地看出文章的重点和要求。
三、结尾部分要简明扼要,表达明确的建议或要求。
结尾部分要简明扼要,明确提出建议,使读者能够迅速明白,并能行动起来。
写作过程要将思路清晰明确,形象生动,层次清楚,语句流畅,使其更能引起读者的兴趣和注意。
总之,应用文写作需要注意其结构的特点:紧扣主题,明确表达主旨;明确表达要求或意图;简明扼要,表达明确的建议或要求,以便使文章更符合实际需要,更能引起读者的兴趣,达到其要求。
- 1 -。
主旨鲜明 中心突出

主旨鲜明中心突出作者:黄松海来源:《初中生(三年级)》2009年第04期【技法指津】主旨是文章的核心、灵魂。
在写作过程中,主题决定着材料的取舍提炼,支配着文章的谋篇布局,制约着表达手法的运用,影响着文章的遣词造句。
主旨如何才能做到鲜明、突出呢?同学们可从以下方面入手:一、审题立意,明确中心。
下工夫审题,明确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是写作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审题时一定要抓住文题的关键与实质,尤其要看准题眼,锁定写作的重点,突出文章的主旨。
如2008年中考语文广州卷以“又见枝头吐新芽”为题作文,写此文我们要紧扣“新芽”一词作深入思考,它不仅指枝头长出新芽,也指新的风尚或新的事物等萌芽发展。
有的考生单纯写景,而不写美好的社会风尚或人们美好心灵,其中心就不突出,立意也显得肤浅。
文题中一个“又”字说明此种风尚或气象再次涌现。
有的考生忽略了此点,没在行文中点明,使得主旨不鲜明。
二、精心选材,紧扣中心。
行文时,要围绕确定的中心精心取舍材料。
取舍的原则一般是:舍旧取新、舍大取小、去粗取精;选取最能表现中心的材料,果断舍弃与中心无关的材料。
2008年荆州中考作文《为了心中的那份爱》,作者选取汶川地震中“爱学生胜过爱自己生命”的英雄——张米亚、吴忠洪、谭千秋,生动展现师德的崇高与师魂的高贵,唱响了一曲惨烈而悲壮的爱的挽歌,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自我的崇敬之情。
文章以“展翅欲飞的雄鹰、光芒四射的太阳、光耀千秋的丰碑”为小标题巧妙组合、布局,以“为了心中的那份爱”为抒情线索。
并且在行文之中,采用了对比映衬、侧面烘托等手法,融情于景,细腻而传神地展现了师德的高贵以及自我难以言表的感动。
该文选材处处紧扣文章主旨,使得文章的中心鲜明突出。
三、方式多样,突出中心。
为突出文章中心,使文章的立意更深刻,同学们不妨采用以下常见的技巧,为自己的文章增光添彩:①小中见大。
用小事件来反映我们的社会现实,体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②横向拓展。
通过横向组合的方式展开笔墨,在横向拓展中表达文章的主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紧扣中心明主旨
——中心不突出的文章如何升格【真题回放】
病中的老王送的香油和鸡蛋,温暖了杨绛的苦难岁月;阿长奔波于街巷买来的《山海经》,快乐了鲁迅的童年;信客忍受风尘苦旅的艰辛,传递着城市和乡村的期盼。
善良就如三月的春雨,在岁月的长河里浇灌出生命的花朵。
请以“善良的魅力”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病文展示】
生活中有许多善良的人,他们的善举让我记忆犹新,难以忘怀。
一
这件事发生在两年前,一个夏天的黄昏。
我正和爸爸妈妈在公园玩,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我们忙到凉亭里躲雨,却看见了这样一幕——一个穿着连衣裙、举着一把小雨伞的小姑娘,挣脱了她爸爸的手,向凉亭边的塑像爷爷跑来,费力地为塑像爷爷撑起了伞。
她的爸爸气喘吁吁地跟过来,想把她抱起来,却遭到了拒绝:“爸爸,我要给爷爷撑伞,不然他会感冒的,您刚才不也把伞让给阿姨了吗?”她爸爸的手突然僵住了,接着,她爸爸把她抱得高高的,帮助小女孩打伞,我们都被这一幕深深打动了。
二
在去年的暑假,我一个人悠闲地在大街上走着,一件令我心惊肉跳的事发生了。
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走到了马路中央,一辆卡车正向这边冲过来,眼看下起了悲剧就要发生了,突然一个高大的身影从我眼前闪过。
他奋不顾身地向小女孩扑过去,闪电般推开了孩子。
卡车“咔嚓”一声,我的心都揪起来了,我真的不敢再往下看。
他不顾生死去救一个从不相识的小女孩,如此壮举,一时让我看傻了眼。
小女孩的家长跑过来了,向那位年轻的壮士又是鞠躬,又是道谢。
问道他的姓名时,他只是淡淡一笑,挥手而别。
三
我患“脑瘤”的消息如晴天霹雳,打破整个家族的宁静,大家都着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
一番商议之后,家人决定带我到北京医院去看病。
治疗中,曾因资金不足,差一点儿就停止了治疗。
正当父母为此愁眉不展时,班主任打来电话说:“你们不必担心医疗费,学校为你们捐助了很多钱。
”当父母把这个好消息兴奋地告诉我时,我的视野立即模糊了。
舅舅也打来电话说:“我给你们组织了捐款仪式,社会上的各界人士纷纷赶来,捐了不少钱!”我又一次落泪,有一种说不出的感激之情。
正是因为这些善良的人们,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
【升格作文】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题记
善良如花,芬芳四溢、沁人心脾;善良如歌,激越澎湃、扣人心弦;善良如诗,情深意长、动人心扉。
善良的魅力,就在于举手投足间为他人开一朵绚丽的花。
善·天使如花
两年前,一个夏天的黄昏。
我正和爸爸妈妈在公园玩,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我们忙到凉亭里躲雨,却看见了这样一幕——一个穿着连衣裙、举着一把小雨伞的小姑娘,挣脱了她爸爸的手,向凉亭边的塑像爷爷跑一来,费力地为塑像爷爷撑起了伞,却遭到了拒绝:“爸爸,我要给爷爷撑伞,不然他会感冒的,您刚才不也把伞让给阿姨了吗?”她爸爸的手突然僵住了,接着,她爸爸把她抱得高高的,帮助小女孩打伞,我们都被这一幕深深打动了。
善良的魅力就在于天使的一个举动,如花的心灵,照亮了整个世界,我们的生活因此而花香满地。
善·悲壮如歌
一天傍晚,我一个人悠闲地在大街上走着,这时,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走到了马路中央,一辆卡车正向这边冲过来,眼看悲剧就要发生了,突然一个高大的身影从我眼前闪过。
他义无反顾地向小女孩扑过去,闪电般推开了孩子。
卡车“咔嚓”一声嘎然而止。
幸运的是刹车及时,车人安然无恙。
小女孩的家长跑过来了,向那位年轻的壮士又是鞠躬,又是道谢。
问道他的姓名时,他只是淡淡一笑,挥手而别。
伫立街头,我心潮澎湃,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善良的魅力就在于危难之际的一次壮举,如激越的悲歌,撞击着人们麻木的灵魂,昭示着我们舍生取义,勇往直前。
善·“赠玫”如诗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我因头痛而呕吐,住院检查是患上下了“脑瘤”。
这一消息如晴天霹雳,让原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一家人急得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
因为病情严重,急需前往北京治疗,望着父母满脸愁容,我心如刀绞,很想放弃治疗。
可是父母坚决不同意。
正当父母为此愁眉不展时,班主任打来电话说:“学校为你们捐助了一大笔钱!”当母亲把这个好消息兴奋地告诉我时,我的视野立即模糊了。
这时舅舅也打来电话说:“社会上的各界人士纷纷慷慨解囊,捐了不少钱!”我又一次落泪,我与母亲紧紧地搂抱在一起,既激动,又开心,心中涌动着说不出的感激之情。
善良的魅力就在于闪耀着爱心的人性之光,那一双双充满善意的援手,留有余香,美好如诗,让我的世界再次光明无限!
行走在美丽的人间,欣赏满园芳菲,聆听动人歌谣,沐浴人性光辉,我们的人生哪一天不是最美的花季呢?为他人开一朵绚丽的花,这就是善良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