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中考物理复习第四单元光现象第6课时透镜及其应用课时训练(2)
中考物理总复习《透镜及其应用》专题训练-附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透镜及其应用》专题训练-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关于凸透镜成像及其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所成的像都是实像B.照相机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电影投影机投到屏幕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虚像D.凸透镜所成的实像一定都比物体小2.如图所示,F是透镜的焦点,其中正确的光路图是()A.B.C.D.3.如图所示,这是妈妈给李华上网课使用的一款手机屏幕放大器。
其主要部件是一个透镜,通过它可以看到正立、放大的手机上的画面,下面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透镜的应用与投影仪的原理相同B.通过透镜看到的画面是放大的实像C.手机离透镜的距离要大于该透镜的二倍焦距D.要想通过放大器看到的画面变大些,应将手机稍远离放大器4.如图所示,能说明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光路图及矫正方法正确的是()A.近视眼矫正图B.远视眼成像原理C.近视眼成像原理D.近视眼矫正图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f=12cm,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图中光屏和蜡烛互换位置后光屏上不能呈现清晰的像B.透镜位置不动,把蜡烛向左移动,向右移动光屏,光屏上会再次得到清晰的像C.透镜位置不动,把蜡烛移到30cm刻度线处,向右移动光屏,光屏上会再次得到清晰的像D.透镜位置不动,把蜡烛移至45cm刻度线处,向右移动光屏,光屏上会再次得到清晰的像6.城市的很多街口都安装了360°高清晰摄像头,由公安局实施24小时监控,来保护人民的安全。
摄像机的像距几乎不变,但镜头的功能类似于人眼睛的晶状体,焦距可以调节,如图所示。
某犯罪嫌疑人在成像板上已经成清晰的像,此时镜头的焦点在F处,在监控此人的过程中(该人在成像板上的像保持清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常人的眼睛明视距离为50cmB.如果该人靠近镜头,镜头的焦点可能变在a点C.不管该人走近还是走远,所成的像都是倒立、放大的实像D.如果保持人与镜头的位置不变,撤去成像板,则不能成像7.如图,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左侧,在右侧调整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实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光屏上能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B.蜡烛向左适当移动,要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光屏要适当向右移动C.蜡烛、透镜位置不变,只换一只焦距更短的透镜,要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右移动D.此透镜的焦距在7.5cm至15cm之间8.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作出的像距v和物距u的关系图象,根据图象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B.当u=l8cm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当u=8cm时,该凸透镜的成像特点与照相机的工作原理相同D.物距u从15cm增大到30cm的过程中,光屏上成的像逐渐变小二、填空题9.某手机拍照镜头可看作凸透镜,其拍照的原理是:当被拍摄的物体离凸透镜距离(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f时,成倒立实像。
初中物理课时训练06 透镜及其应用

|基础达标|一、选择题1.[2019·潍坊]小明通过透镜观察“美丽潍坊”四个字,看到的情形如图K6-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K6-1A.该透镜只能成放大的像B.该透镜可以用作近视眼镜C.该透镜可以用作照相机镜头D.字到透镜的距离小于此透镜的焦距2.[2019·湘潭]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当烛焰离透镜14 cm时成放大的实像,当烛焰离透镜8 cm时成放大的虚像,则这个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4 cmB.7 cmC.10 cmD.16 cm3.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根据测得的数据得到了像距v跟物距u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K6-2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图K6-2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 cmB.当u=15 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C.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5 cm处移动到30 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D.当u=25 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4.[2019·德州]图K6-3是小强用手机、透镜和纸盒自制的简易“投影仪”,它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墙上。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图K6-3A.手机屏幕到透镜的距离应在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B.白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倒立、放大的实像C.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遮住透镜的一部分,白墙上的画面将不再完整D.从各个角度都能清楚地看到白墙上的像,是因为白墙对照射到其上面的光产生漫反射5.[2019·自贡]小明同学用数码相机(可调焦距)拍摄了同一花菜的两张照片,如图K6-4所示,结合图片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图K6-4A.照相机的镜头与老花镜属于同一类透镜B.凸透镜能成缩小的实像是照相机的工作原理C.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拍摄乙照片时,镜头焦距需调得小一些D.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拍摄乙照片时,镜头焦距需调得大一些二、填空题6.[2019·泰州]如图K6-5,用铁丝绕成一个内径约4 mm的圆环,在清水中浸一下后取出,布满圆环的水膜犹如透镜,用这个水膜透镜贴近课本上的字,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像,此像为(选填“实像”或“虚像”);透过水膜透镜看远处的楼房,楼房倒立、缩小了,这种成像情况与(选填“照相机”或“幻灯机”)成像原理相同;轻轻甩去一些水(保持水膜完好),透过水膜透镜看远处的楼房成正立、缩小的像,此时水膜透镜相当于(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中考物理《光现象、透镜及其应用》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20. 楼梯拐角的墙上装了一块镜子(如图所示),方便同学们日常整理仪容的同时,也能更好地在节电的情况下通过光的反射,对楼道进行照明(光能反射到A点)。请画出:(a)灯S在镜中的像S′。(b)灯S发出的光经过镜子反射到A点的光路图。
A. 照相机B. 投影仪C. 放大镜D. 潜望镜
【答案】A
5.如图,物体S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为S'。若在镜后放置一块透明玻璃AB,则像S'将( )
A.变亮B.变暗C.不变D.偏离原位置
【答案】C。
6.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8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16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17. 因为疫情,进入校园的人员要测量体温。如图,常用的测温枪是利用人体_____(填“发出的红外线”或“反射的红外线”)来测量体温的。小明测完体温后,走进走廊,发现正对自己放置的平面镜中还有另一个“自己”,如果小明以1.2m/s的速度走向平面镜,他的像将以_____m/s的速度走向平面镜,他在镜中的像的大小_______(填 “变大”、“变小”或“不变")。
B. 若蜡烛放置在 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缩小的实像
C. 若蜡烛放置在 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倒立的实像
D. 若蜡烛放置在 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放大的实像
10.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2022年的活动主题为“关注普遍眼健康,共筑‘睛’彩大健康”。如图所示,模拟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方法正确的是( )
中考物理总复习《透镜及其应用》专项提升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透镜及其应用》专项提升练习题(含答案) 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的透镜中最适合用来观察细小物体的是()A.B.C.D.2.如图所示,蜡烛通过凸透镜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以下哪个光学元件是根据这个成像原理做成的()A.照相机B.投影仪C.摄像机D.放大镜3.当物体距离凸透镜10cm时候,在凸透镜另一侧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放大的像,若保持物体与光屏的位置不变,把凸透镜向着光屏的方向移动2cm,则在光屏上能够观察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A.f<2cm B.2cm<f<4cm C.4cm<f<8cm D.5cm<f<6cm4.如图所示,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了一张照片,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上的二维码是光源B.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C.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二维码正立的实像D.要使二维码的像变小,可将手机需靠近二维码5.光屏上有一个由某凸透镜所成的清晰明亮的像,若用黑纸把该凸透镜的上半部挡住,则光屏上的像将会发生的变化是()A.亮度不变,上半部消失,只有下半部的像B.亮度变暗,仍能成完整的像C.亮度不变,下半部消失,只有上半部的像D.亮度变暗,只有上半部的像6.人眼的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如图关于近视眼与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为远视眼,可佩戴凸透镜矫正B.甲为近视眼,可佩戴凹透镜矫正C.乙为远视眼,可佩戴凹透镜矫正D.乙为近视眼,可佩戴凸透镜矫正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聪同学先用图1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然后把蜡烛、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2所示放置,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凸透镜的焦距是10.0cmB.图2中成像特点与照相机成像特点相同C.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一下,不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D.图2中若在凸透镜左侧“戴”上近视镜,屏向右移动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8.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B.当u=12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C.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D.当u=20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二、填空题9.2021年12月9日,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
最新中考物理复习 第4单元 光现象 第6课时 透镜及其应用课件

例2 2017·威海如图6-4所示,让一 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 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小明用此透镜 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下 图6-4 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当物体距透镜8 cm时,成正立的像 B.当物体距透镜16 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当物体从距透镜20 cm处远离透镜移动时,所成的 像逐渐变小 D.当物体从距透镜30 cm处靠近透镜移动时,要得到 清晰的像应使光屏靠近透镜
物远像远像变大 远离物体, 成像变大
[点拨] 照相机、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投影仪中平 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实像投在屏幕上,并且 投影片要倒插。
考点精讲 考向探究 实验突破
第四单元┃ 光现象 考点4 项目 眼睛与眼镜 正常眼 近视眼 远视眼
外形
焦距
通过调节晶 状体厚薄自动 调节焦距
考点精讲
考向探究
实验突破
第四单元┃ 光现象
针对训练1 [2016·南宁]请在图6-2中画出两束入射光线对
应的折射光线。
图6-2
考点精讲
考向探究
实验突破
第四单元┃ 光现象
针对训练2
画出图6-3中光线AB和OC通过透镜前后的完整光
路。
考点精讲
考向探究
实验突破
第四单元┃ 光现象 探究2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比正常眼的焦 比正常眼的焦 短 选填“ 距____( 长 选填“长 距____( 长”或“短”) ”或“短”)考点Leabharlann 讲考向探究实验突破
第四单元┃ 光现象 (续表) 近处、远 处物体的像 成在视网膜 上 折射光线本 折射光线本领大, 领小,近处物 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 体的像成在视 前 网膜_______ 后 网膜____ 凹 透镜 配戴______ 凸 配戴______ 透镜
中考物理复习 第四章 光现象练习题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中考物理复习第四章光现象练习题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中考物理复习第四章光现象练习题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中考物理复习第四章光现象练习题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四章 光现象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 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 )A 。
水母B 。
萤火虫C.月亮D 。
霓虹灯2. 小明在学习“光的传播"时,看到老师的一个演示实验,过程如下: ①用激光笔射向水中,观察到光线是一条直线(如图1所示);②在A 点处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曲;③经搅拌后,观察到光线又变直。
小明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结果,正确的是( ) A.光的传播需要介质B.光只有在水中才沿直线传播C.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线传播D.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 3. 下列关于光学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物体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B.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C 。
光的色散就是将白光分解成红、绿、蓝三种色光的现象D.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见电影银幕上的画面,是因为光在银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4. 下列关于“影”的形成,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在阳光直射下,大树底下出现的“阴影"B.皮影戏中的“手影” C 。
立竿见“影”D.岸边树木在河水中的“倒影”A图15。
光学实验课上,小叶用激光笔对着光滑的大理石地面照射,无意中发现对面粗糙的墙壁上出现了一个明亮的光斑,而光滑地面上的光斑很暗,对此现象解释较合理的是()A。
中考物理总复习《透镜及其应用》专题提升训练-带有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透镜及其应用》专题提升训练-带有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是四个透镜实物图,属于凹透镜的是()A.B.C.D.2.如图,F是透镜的焦点,其中正确的光路图是()A. B. C. D.3.如图所示是摄影爱好者小明用照相机拍摄的夜郎国家森林公园的美景。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底片相当于光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底片上呈现的是景色倒立、放大的实像B.拍照时,远方的山到镜头的距离大于镜头的二倍焦距C.拍照时,底片到镜头的距离大于镜头的二倍焦距D.要想使照片中的树木大一些,需要使镜头远离树木,调小底片与镜头之间的距离4.项目学习小组在“自制望远镜”活动中选择了两块透镜,将其中一块透镜正对太阳光,观察到地面上出现了明亮的光斑,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透镜是凹透镜B.该透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C.该透镜可用来制作望远镜的物镜D.可以使用这种透镜来矫正近视眼5.6月6日是世界爱眼日,我国青少年课业负担重、使用电子产品多等因素,使眼睛不堪重负。
为了防控儿童青少年眼部疾病,小华为了看清书上的字,眼睛与书的距离和视力正常时相比越来越近了,与下列图形相符合的是()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6.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都是凸透镜成像原理的具体应用。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照相机:被拍物体应在甲区域内,成倒立、缩小的实像B.投影仪:物体的投影应在乙区域内,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放大镜:被观察物体应在丙区域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D.将物体从甲区域逐渐移动到丙区域的过程中,都可以观察到物体的像7.如图所示,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小明用此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当物体距透镜8cm时,成正立的像B.当物体距透镜16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远离透镜移动时,所成的像逐渐变小D.当物体从距透镜30cm处靠近透镜移动时,要得到清晰的像应使光屏靠近透镜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一同学记录并绘制了物距u和像距v间的关系图像,依据图判断合理的是()A.焦距是20cm B.u=15cm时,成放大的虚像C.u=25cm时,成缩小的实像D.物距u增大时,像距v也增大二、填空题9.在炎热的午后不宜浇花,原因是花瓣上的水滴相当于一个镜,对光线有作用,会灼伤花瓣。
中考物理总复习《透镜及其应用》专项训练题(附带有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透镜及其应用》专项训练题(附带有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知识点复习1.透镜:利用光的来工作的光学元件。
2.凸透镜:中间,边缘。
对光有作用。
3.凹透镜:中间,边缘。
对光有作用。
4.三条特殊光路图:(1)凸透镜:(2)凹透镜:5.凸透镜的成像规律:6.眼睛和眼镜:(1)眼睛: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倒立、缩小的实像。
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cm,这个距离叫做明视距离。
(2)近视眼和远视眼:佩戴用透镜做成的近视眼镜佩戴用透镜做成的眼镜专题练习一、单选题1.我市正在加快“绿色城市”建设的步伐,城市建设规划是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的工作,为此,需要航空摄影人员从高空给城市拍照,若所用的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为60mm,则胶片与镜头的距离()A.大于120mm B.恰为120mm C.小于60mm D.略大于60mm2.大门和一楼“刷脸”作为教师考勤识别手段,刷脸成像过程与手机镜头成像原理相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成的像在摄像头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B.摄像头的镜片是凹透镜C.为使屏上半张脸变完整,可适当靠近摄像头D.获取脸部特征时成的是正立的实像3.小美同学需要用一块焦距为15厘米到7.5厘米之间的凸透镜.她利用光具座做实验,保持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是15厘米,更换透镜a、b、c,调节光屏,结果a镜能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b镜能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像,c镜可以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则符合要求的透镜的是()A.a凸透镜B.b凸透镜C.c凸透镜D.三者都可以4.下列关于光现象的分析与描述正确的是()A.平面镜成像大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有关,物体距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B.站在湖水边,看到“鱼儿”在清澈的水中游动,我们实际看到的是鱼儿的实像C.缤纷的彩虹是由于光的色散形成的D.人配戴的是凹透镜,用来矫正远视眼5.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其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B.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C.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D.小强的眼睛正常,无须配戴眼镜6.如图是爱动脑筋的小明用手机和透镜自制的简易投影仪,它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墙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手机到透镜的距离应大于透镜的两倍焦距B.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的正立、放大的虚像C.制作简易投影仪的透镜,可以制作老花镜镜片D.要使墙上的像变大,应增大手机与透镜间的距离7.如下图所示,是几种光学器材的示意图,其中凹透镜的是()A.B.C.D.8.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6cm处,在光屏上得到放大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6cm B.8cm C.10cm D.20cm9.2023年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今年的主题是“视觉2023,关注普遍的眼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训练(六) 透镜及其应用1.[2017·哈尔滨]下列光学元件中,成像原理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图K6-12.[2017·常州]香水的主要成分是易燃酒精,如图K6-2所示为四瓶香水,透明玻璃瓶盖形状各异,最容易在阳光下引发火灾的是( )图K6-23.[2017·长沙]下列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图K6-3A.图甲: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B.图乙: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C.图丙:放大镜的成像图D.图丁:近视眼的成像图4.[2017·凉山]州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放一根粗细均匀的木棒,a端在二倍焦距之外,b 端在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如图K6-4所示,那么木棒在光屏上的像是( )图K6-4A.a端变细,b端变细B.a端变粗,b端变粗C.a端变细,b端变粗D.a端变粗,b端变细5.[2017·菏泽]关于成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平面镜成的都是虚像B.凸透镜成的都是实像C.凸透镜可以成缩小的像,也可以成放大的像D.凸透镜可以成倒立的像,也可以成正立的像6.[2017·眉山]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具座上各元件位置如图K6-5所示,此时在光屏上恰好成一个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K6-5A.利用这一原理制成了照相机B.若将蜡烛远离凸透镜,则应将光屏靠近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且像逐渐变小C.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会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倒立、放大的像D.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放在刻度线45cm处,适当移动光屏也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7.教室里安装的电子白板投影仪,其镜头的焦距为15cm,为了在白板上得到清晰的像,投影仪镜头到白板的距离应( )A.大于30cmB.小于15cmC.等于30cmD.大于15cm小于30cm8.[2017·咸宁]下列与凸透镜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B.投影仪能使物体在屏幕上成正立、放大的虚像C.凸透镜所成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有关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小于一倍焦距9.[2017·湘潭]如图K6-6所示,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了一张照片,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上的二维码是光源B.凸透镜可以成正立的实像C.摄像头发光照亮了二维码D.平行光通过摄像头会发生折射图K6-6图K6-710.[2017·乐山]如图K6-7所示,小宇同学正在用“自拍神器”摄影留念。
与用手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 )A.增大物距,减小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B.减小物距,减小像的大小,从而减小取景范围C.增大物距,增大像的大小,从而减小取景范围D.减小物距,增大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11.某同学利用如图K6-8所示的器材做实验。
先用焦距为10cm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实像。
接下来他改用焦距为20cm的透镜乙继续实验,若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调节光屏的方法及光屏上像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图K6-8A.光屏靠近透镜移动,像变大B.光屏靠近透镜移动,像变小C.光屏远离透镜移动,像变大D.光屏远离透镜移动,像变小12.常州河海大学宋迪颖设计的“醒目药瓶”获国际“红点设计概念奖”,该药瓶的瓶盖为凸透镜。
小明手持瓶盖儿观察药瓶子侧面的说明书,调整瓶盖与说明书的距离,看到的情形如图K6-9甲、乙、丙所示。
关于瓶盖与说明书之间的距离,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图K6-9A.图丙最小,图甲最大B.图甲最小,图丙最大C.图丙最小,图乙最大D.图乙最小,图丙最大二、填空题13.[2017·黔西]南州如图K6-10所示,把一凸透镜放在平面镜前,当用眼睛观察镜子时,光束似乎是从M处发散开来的,则光束会聚处和M点的距离是________m,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m。
图K6-1014.[2017·威海]目前青少年近视现象十分严重,应加强用眼保护。
图K6-11中表示近视眼成像示意图的是图________,应配戴________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图K6-1115.[2017·南充]小南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经过调节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并测出物距u=20cm,像距v=15cm,则光屏上成的是倒立、________的实像,该凸透镜焦距的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
图K6-1216.如图K6-12所示,找一个圆柱形的玻璃瓶,里面装满水,把一支铅笔水平地放在玻璃瓶的一侧,透过玻璃瓶,可以看到那支铅笔的形状________(选填“变化”或“不变”);把铅笔由靠近玻璃瓶的位置向远处慢慢地移动时,透过玻璃瓶会看到铅笔尖会逐渐________(选填“变长”或“变短”),到某一位置以后,铅笔尖的方向________。
17.[2017·河南]无人机利用携带焦距一定的微型摄像机进行航拍,来自地面景物的光通过摄像机镜头,会聚在感光晶片上,形成倒立、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当无人机上升时,须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镜头与感光晶片间的距离,才能拍摄到清晰的画面。
18.图K6-13甲是十字路口处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的汽车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镜。
乙、丙是一辆汽车经过十字路口时,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可以看出汽车是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摄像头的。
观察照片发现,车的外表很清晰,但几乎看不见车内的人,是因为车内人的光线________(选填“亮”或“暗”),通过摄像头几乎无法成像。
夜晚,为了不影响司机开车,车内的灯应________(选填“熄灭”或“亮着”)。
图K6-13三、作图题19.请在图K6-14中画出两束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
图K6-14四、实验探究题20.[2017·杭州]小金在实验室利用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当小金将三个元件移动到如图K6-15所示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请你根据此现象回答下列问题:光屏上像的性质为____________,并推算出焦距为________cm。
图K6-15(2)保持蜡烛和凸透镜位置不变,小金换了个凸透镜继续做实验,并使透镜光心、蜡烛焰心和光屏中心三者高度相同,但在透镜右侧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无法在光屏上成像(光具座足够长),请你帮助小金分析产生此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
21.某实验小组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采用如图K6-16所示的实验装置。
在实验中他们完成了如下操作:a.先将凸透镜安放在光具座50cm处;b.然后将蜡烛和光屏分别安放在透镜的左、右两侧;c.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水平线上;d.将点燃的蜡烛移至光具座标尺刻度为30cm处,调节光屏的位置,当光屏处在光具座标尺刻度为70cm处时恰能在光屏的中心得到烛焰的清晰的像,像与烛焰的大小近似相等。
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图K6-15(1)①在屏上得到的这个像是________(选填“正立的实像”或“倒立的实像”);②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大约是________cm;③撤去光屏,从凸透镜右侧较远处看向透镜,可以直接观察到烛焰的像。
观察到的烛焰的像是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
(2)保持凸透镜的位置在光具座标尺刻度50cm处不变,将点燃的蜡烛移至光具座上10cm 处,为了在屏上再次得到一个烛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从光具座上标尺刻度70cm处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这能说明________(选填“放大镜”“照相机”或“幻灯机”)的原理。
参考答案1.C 2.B3.C [解析] 题图甲中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通过左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应平行于主光轴射出,故A错误;图乙中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通过左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会更加发散,故B错误;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物体经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且物、像同侧,故C正确;近视眼看远处物体时成像在视网膜之前,故D错误。
4.C5.B [解析] 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所以A正确。
凸透镜成像的四种情况:u >2f,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u=2f,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倒立、等大的实像;2f>u>f,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u<f,在凸透镜的同侧得到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B错误,C、D正确。
6.B [解析] 题图中的物距小于像距,此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制成幻灯机,A错误;若将蜡烛远离凸透镜,物距增大,像距变小,像也变小,B正确;蜡烛和光屏互换,会在光屏成一个清晰倒立、缩小的像,C错误;由题图知,f<15 cm<2f,30 cm>2f,则7.5 cm<f<15 cm,所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放在刻度线45 cm处,此时蜡烛位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不会成实像,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D错误。
7.A8.B9.D [解析] 物体上的二维码是反射的外界光线,本身不发光,不是光源,故A错误。
凸透镜可以成正立的虚像、倒立的实像,不可能成正立的实像,故B错误。
摄像头不是光源,不会发光照亮二维码,故C错误。
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平行光通过摄像头会发生折射,故D 正确。
10.A 11.C 12.B13.0.6 0.214.甲凹透15.缩小7.5 cm<f<10 cm[解析] 凸透镜成像时,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20 cm处时,在距凸透镜15 cm处的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20 cm>2f,2f>15 cm>f,故凸透镜焦距的取值范围为7.5 cm <f<10 cm。
16.变化变长改变17.缩小减小18.凸透靠近暗熄灭19.如图所示20.(1)倒立、等大的实像20.0(2)物距小于或等于一倍焦距[解析] (1)由题图可知,此时的u=v=40.0 cm,则u=v=2f,f=20.0 cm,此时成的是倒立、等大的实像。
(2)透镜光心、烛焰中心和光屏中心三者高度相同,光具座也足够长,故光屏上不成像的原因可能是物距小于焦距,凸透镜成的是虚像,虚像不能被光屏承接;或是物距等于焦距此时不成像。
21.(1)①倒立的实像②10.0 ③倒立(2)左照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