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中考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复习.pdf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3讲透镜及其应用课件

应用
照相机 间接测焦距
投影仪
放大镜
图示
一倍焦距分虚实,内虚外实;二倍焦距分大小,远 巧记规律 小近大。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
变小
提示
当没有给出凸透镜焦距时,可利用太阳光粗略测量凸 透镜的焦距。
返回
考点3 眼睛和眼镜
1.眼睛与照相机
成像元件 承像元件
看远近不同 物体的调节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 cm B.当u=12 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
缩小的像 C.当u=20 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
理制成的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 cm处移动到24 cm处的过程中,
像逐渐变小
当u=v=2f时,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如题 图,u=v=2f=16 cm,所以f=8 cm,A错误。当u=12 cm时,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B错误。当u= 20 cm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 C错误。物体从距凸透镜12 cm处移动到24 cm处的过程 中,凸透镜的物距大于焦距,成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 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D正确。
间的__距__离__有关。
返回
考向 1 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1.1 (2016 内江)在图中完成光路(光线从左边射向凸透镜, 光线折射后,再射向凹透镜,最后射出凹透镜)。
如答图所示。
对于凸透镜,入射光线过焦点则折射光线与主光轴 平行。该折射光线又平行于主光轴射入凹透镜中,则折 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凹透镜左边的焦点。
返回
考向3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3.1 (2015 河北,2分)小明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 镜(f=10 cm)前18 cm处,光屏上得到了烛焰倒立、 __放__大___的清晰的像,然后他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 放置了一个远视眼镜片,由于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 _会___聚___作用,所以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如图 所示),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他可将光 屏__靠__近___凸透镜。【导学号15670013】
中考物理总复习透镜及其应用课件(共48页)

第3课时 透镜及其应用
CONTENTS
目 录
过基础 过易错 过实验 过考点 过 中考
过基础
一、透镜(9年6考,202X、202X、2015、2013、2012、2011 年考)
图1
1.原理:光的___折__射_。 2.凸透镜:中间______厚、边缘______薄的透镜叫做凸透镜。 应用: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老花镜(远视镜)。 凹透镜:中间______薄、边缘_____厚_的透镜叫做凹透镜。应 用:近视镜。 图1-甲是______凸透镜,图1-乙是______凹透镜。
图8
在问的基础上,小刚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35 cm刻度线处, 在凸透镜位置不变时,要在光屏上成清楚的像,光屏应向 __远__离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直到烛焰在 光屏上成清楚的像,则该像是_______(倒选立填“倒立”或“正立”)的 实像;生活中的_________就是投利影用仪这个规律制成的。
知识点睛: 实验过程中,无论怎样移动透镜和光屏都得不 到像,原因可能有两种:凸透镜、光屏、烛焰三者的中心不在 同一高度;蜡烛在1倍焦距内或焦点上。在焦点上时移动光屏, 光屏上的光斑大小不变。
过考点
1.B 2.凸 会聚 3.如图4所示
图4
4 . B 5.D 6.A 7. 缩 小 减小 变小 8.甲 实
8. 15 不能。因为物距小于1倍 焦距,物体通过凸透镜成正 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不能 用光屏接收 倒立 放大 能 左
2.近视眼、远视眼及其改正
特点 成因
近视眼
远视眼
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
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
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 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
强或眼球的前后径太长 弱或眼球的前后径太短
2021年中考物理复习专用5透镜及其应用

F F F F 5.透镜及其应用复习(一).复习内容及过程: (1)透镜1、 名词: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
主光轴:通过 的直线。
光心:(O )即薄透镜的中心。
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 。
焦点(F ):凸透镜能使 会聚在 ,这个点叫焦点。
焦距(f ): 到凸透镜 的距离。
2、 典型光路3、填表:(2)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1、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目的是: 。
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①蜡烛在 以内;②烛焰在 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 ;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2、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 像的性质像距 应用 倒、正 放、缩 虚、实 u>2f U=2f f<u<2fU=fu<f|v|>u注:①一倍焦距点分 ,两倍焦距点分 ; ②当物体成实像时,物距变小时,像距变 ,像变 ; 物距变大时,像距变 ,像变 。
③当物体成虚像时, ④成实像时物像之间最小的距离为⑤像偏的调法: (3)眼睛:晶状体相当于 ,视网膜相当于 。
近视眼:物体成像在视网膜 ,用 矫正 远视眼:物体成像在视网膜 ,用 矫正。
(4)显微镜:目镜相当于: ,成 像,焦距 物镜相当于: ,成 像,焦距望远镜:目镜相当于: ,成 像,焦距 物镜相当于: ,成 像,焦距名称 又名 眼镜 实物 形状性质凸透镜 会聚透镜 镜 对光线有 作用 凹透镜 发散透镜 镜 对光线有 作用(二).例题及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 (2019宜昌)据央视新闻报道,我国台湾省台中市一辆小客车,因车主将矿泉水随手放在仪表盘上的防滑垫上,导致防滑垫起火(如图所示).这瓶矿泉水所起的作用相当于( )A. 平面境B. 三棱镜C. 凸透镜D. 凹透镜2. (2019昆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放大镜是凹透镜B. 凸透镜总是成实像C. 凸透镜只能成倒立的像D. 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3. (2019湘潭)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当烛焰离透镜14 cm时成放大的实像,当烛焰离透镜8 cm时成放大的虚像,则这个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 4 cmB. 7 cmC. 10 cmD. 16 cm4. (全国视野创新题推荐·2019温州)将一蜡烛放在装有水的烧瓶前,调整蜡烛和烧瓶至如图所示位置,在墙壁上得到清晰的像.该像的性质是( )A. 缩小的虚像B. 放大的虚像C. 缩小的实像D. 放大的实像5. (易错·2019杭州)关于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为近视眼,可配戴凹透镜矫正B. 乙为近视眼,可配戴凸透镜矫正C. 甲为远视眼,可配戴凸透镜矫正D. 乙为远视眼,可配戴凹透镜矫正6. (易错)下列光路图画法不正确...的是( )7. (易错)(2019自贡)小明同学用数码相机(可调焦距)拍摄了同一花菜的两张照片.如图所示,结合图片分析,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照相机的镜头与老花镜属于同一类透镜B. 凸透镜能成缩小的实像是照相机的工作原理C. 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拍摄乙照片时,镜头焦距需调得小一些D. 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拍摄乙照片时,镜头焦距需调得大一些8. (2018江西样卷)(不定项)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时,在光屏的中央承接到了蜡烛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光屏上的像与照相机成的像性质相同B. 若只升高凸透镜,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C. 若只将蜡烛向左移动,光屏上还会承接到清晰的像D. 若只将凸透镜向左移动,光屏上还会承接到清晰的像二、填空题9. (2019陕西改编)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眼球中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透镜.视力正常的人看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成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缩小的实像.10. (2018宜宾)如图所示,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其下方20 cm处的白纸呈现出一个较小的光斑,这个现象提示我们:凸透镜对光有________作用;若将该透镜向纸面再靠近一小段距离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小,由此可以判断该透镜的焦距一定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0 cm.11. (易错)如图所示为凸透镜成像的示意图,物体可放在a、b、c、d的任一位置,则代表照相机原理的为________,代表放大镜原理的为________.(均选填“a”“b”“c”或“d”)第14题图12. (热点信息原创题)如图所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采用人脸识别技术,通过识别设备的摄像头对旅客进行身份认证.旅客从购票、值机、托运、到安检、登机、座位引导等每个环节轻松便捷,可谓“一张脸”走遍机场.人脸识别设备的摄像头相当于________透镜,当旅客走近摄像头时,所成的像将________(选填“不变”“变小”或“变大”).13. (2019襄阳)照相机是利用了凸透镜可以成倒立、________的实像的原理来工作的;小明在游玩古隆中途中,为父母拍摄时发现武侯祠没有完全进入取景框,为了将父母和武侯祠都拍摄下来,他向后退一段距离,并将照相机的镜头________(选填“向前伸”或“向后缩”)一点.14. (2019长春)如图所示,烛焰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该像是倒立、________的实像,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设备有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三、实验与探究题15. 【实验名称】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器材】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平行光源等.甲乙【设计与进行实验】(1)小明首先让一束平行于透镜主光轴的光射向凸透镜. 移动光屏,使其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由图甲可知,凸透镜对光有________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cm.(2) 接着,小明将点燃的蜡烛和光屏置于凸透镜的两侧,依次改变蜡烛的位置,移动光屏寻找清晰的像,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物距/cm 40 35 30 25 20 15 10 5像距/cm 13.3 14 15 16.7 20 30像的大小缩小缩小缩小缩小等大放大光屏上无像光屏上无像(3) 实验进行的过程中,小明发现蜡烛变短了,要使蜡烛的像仍在光屏中心,应将光屏向________移动. 【分析论证】(1)当凸透镜成缩小的像时,物距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像距.(2)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3)由第3组和第6组实验数据可知,光在折射时,______________.【结论应用】如图乙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小明利用得到的规律正确判断出这是倒立、________的实像,如果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只移动中间的凸透镜可使光屏上再次出现一个清晰的像,则应向________移动凸透镜.16.如图12所示,周倩和几位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缩小倒立的清晰实像。
中考物理总复习透镜及其应用专题初中九年级全册物理

D、以上都不对
12/9/2021
第二十三页,共二十八页。
你的能量超乎你想象
• 13.关于实像与虚像的说法(shuōfǎ)中,正确的C是 ()
• A.虚像总是放大的,实像总是缩小的 • B.虚像总是倒立的,实像总是正立的 • C.虚像只能通过眼睛观察,实像用光屏
可得到 • D.光的反射成虚像,光的折射成实像
8、李东从侧面透过球形玻璃鱼缸欣赏水中游动的金
鱼 ,他所看到的“金鱼”是(
)
A、放大了的金鱼实像 B、放大了B的金鱼虚像
C、缩小了的金鱼实像 D、缩小了的金鱼虚像
12/9/2021
第十九页,共二十八页。
你的能量超乎你想象
9、医用体温计的刻度部分为三棱体,横截面如图, 其正面呈圆弧形,这样就可看清体温计内极细的汞 柱,以便于读数(dúshù),这是因为圆弧形玻璃的作用相当
的是( ) C
12/9/2021
第十五页,共二十八页。
你的能量超乎你想象
3、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点燃的 蜡烛分别放在a、b、c、d、四个不同的位置,如 图所示,其中蜡烛放在________处所a得到的实像 最小;放在_________处得到d正立的虚像;在 _______处的成像c规律(guīlǜ)是幻灯机的原理
F
F
凸
缩小的实像。
透
镜 的 应
投影仪
物在两一倍焦距(jiāojù)和 两倍焦距(jiāojù)之间。成 倒立、放大的实像。
F
F
用
放大镜 物在一倍焦距以内(yǐ nèi)。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12/9/2021
第十一页,共二十八页。
知识回顾
眼睛 和眼 (yǎn jing) 镜
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凸透镜的应用+

学物理,能悟理,走出雾里!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是( )
3.(2019·枣庄)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
A 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关于近视眼成因及其矫正的原理图,正确的是( )
A.甲、乙
B.甲、丁
C.丙、乙
D.丙、丁
甲
乙
丙
丁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4、生活中的凸透镜——照相机:
【原理】 当u>2f时,在底片上成倒立、 缩小的实像。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是( )
B 7.(2017·深圳)下列关于透镜的知识中,错误的是( )
A.使用放大镜看报纸,可以看到更大的“字” B.教室里使用投影仪可以在屏幕上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 C.使用手机自拍时,人到镜头的距离需要大于镜头焦距的两倍 D.近视眼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可以用凹透镜矫正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6、生活中的凸透镜——放大镜:
【原理】 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知识拓展】放不大的放大镜:
【揭秘】 放大镜属于凸透镜,把 放大镜放入水中后,水 和放大镜的镜面就融合 在了一起,没有凸出的 一部分,失去了凸透镜 的放大作用了。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知识拓展】 科学家要把地球变成一个巨大的放大镜:
哥伦比亚大学天文学家David 有了 一个绝妙的想法。他想要将一个太空 望远镜置于比月球还要远的地方,接 着利用地球大气层的聚焦能力,将暗 淡天体的亮度放大数万倍。 David将这样一个望远镜称为地球镜。 它能发现现有望远镜无法发现的天体, 比如那些非常微弱的小型系外行星, 或是那些能对地球造成威胁的小行星。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课件《透镜及其应用》(共29张PPT)

2.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
近视眼
远视眼
特点 只能看清近处物体
只能看清远处物体
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 太太强强 (或 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 太太弱弱 (或
成因
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
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
成像 位置
像成在视网膜 前前 方
像成在视网膜 后后 方.
近视眼
远视眼
矫正
方法 凹凹透透 镜对光有发散作用,配戴 凸凸透透 镜对光有会聚作用,配戴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0 20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课件《透镜及其应 用》(共 29张PPT)
6.夜晚,发着光的小萤火虫从放大镜的 2 倍焦距处沿着主光轴匀速飞行过程中, 萤火虫发出的通过放大镜部分的光逐渐减少,则萤火虫的像( C )
A.远离放大镜,平均速度小于萤火虫的飞行速度 B.远离放大镜,平均速度大于萤火虫的飞行速度 C.靠近放大镜,平均速度小于萤火虫的飞行速度 D.靠近放大镜,平均速度大于萤火虫的飞行速度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0 20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课件《透镜及其应 用》(共 29张PPT)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0 20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课件《透镜及其应 用》(共 29张PPT)
2.如图所示,一束光线经过一个透镜后相交于主光轴上的 A 点,取走透镜后,光 线相交于 B 点,则该透镜起到 发发散散 (填“会聚”或“发散”)作用,则图中方框里是 凹凹 (填“凹”或“凸”)透镜.由此说明,能把光线相交于一点的透镜 不不一一定定 (填 “一定”“不一定”或“一定不”)是凸透镜.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0 20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课件《透镜及其应 用》(共 29张PPT)
中考物理复习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课件共21张PPTPPT下载

2对教育来 说 , 阅 读 是 最 基 础 的 教 学 手 段 , 教 育 里 最 关 键 、 最 重 要 的 基 石 就 是 阅 读 。
3但是现在 , 我 们 的 教 育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 还 不 够 重 视 阅 读 , 尤 其 是 延 伸 阅 读 和 课 外 阅 读 。
4.
“山不在高 , 有 仙 则 名 。 水 不 在 深 , 有 龙 则 灵 ” 四 句 , 简 洁 有 力 , 类 比 “ 斯 是 陋 室 , 惟 吾 德 馨 ” , 说 明 陋 室 也 可 借 高 尚 之 士 散 发 芬 芳
照相机是根据物体距凸透镜大于2倍焦距的 幻灯机是根据物体距凸透镜大于焦距小于2
原理制成的。
倍焦距的原理制成的。
识记: 照相机:倒立 缩小 实像
投影仪:倒立 放大 实像
中考物理复习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课件共21张PPTPPT下载
放大镜:正立 放大 虚像
中考物理复习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课件共21张PPTPPT下载
成的像能不能用光屏接收?
能
实像
不能 虚像
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例子:
中考物理复习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课件共21张PPTPPT下载
中考物理复习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课件共21张PPTPPT下载
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凸透镜成像变化规律口诀法:
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 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 物体移向凸透镜,实像变远且变大,虚 像变近且变小。
三、透镜的应用:
2、眼睛与眼镜
(1)眼睛与照相机比较
折光元件 成像元件 看远近不同物体的调节
眼睛 晶状体、角膜
视网膜 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调节焦距)
中考物理复习: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课前检测 1.如图所示,光线经过一个光学元件后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 则虚线框内的光学元件是( B )
A.凹透镜 B.凸透镜 C.平面镜 D.潜望镜
2.(2018 咸宁)一凸透镜的焦距为 15 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 凸透镜 40 cm 处沿主光轴移到 20 cm 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 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A ) A.像变大,像距变大 B.像变小,像距变小 C.像变大,像距变小 D.像变小,像距变大
(1)按如图甲所示操作,测出本实验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 10.0 cm.
(2)接着小峻调节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发 现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放大 (选填“放大”“缩小”或 “等大”)的清晰实像,生活中的 投影仪 (选填“照相 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了这样的成像原理. (3)保持图乙中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当向右移动蜡烛时,应该 向 右 (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才能再次得到清 晰的像.
四、眼睛和眼镜
1.眼睛的作用相当于 凸 透镜,眼球好像一架 照相机 ,来 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 倒立 、 缩小 的
实 像.
2.产生近视眼的原因:由于晶状体 太凸 ,或者眼球在前 后方向 太长 ,将光会聚在视网膜 前面 ;需要在眼睛前
放一个 凹
透镜来矫正,凹透镜(近视镜片)的度数是
负 数(选填“正”或“负”).
二、生活中的透镜 老花眼镜是 凸透镜 ,近视眼镜是 凹透镜 .照相机利用了
凸 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照相时,被照物体 必须在照相机镜头的 二倍焦距 以外;投影仪利用了凸透镜成 倒立 、 放大 的实像的原理,投影仪中的平面镜的作用是 改变光路 ;放大镜利用了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 虚 像的 原理,使用放大镜时,被观察物体必须放在凸透镜的 一倍 焦距 以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3-9
图 3-10
图 3-11
2、常用体温计的刻度部分为三棱体,横截面如图 3-10 所示,其正面呈圆弧形,这样就
可看清体温计内极细的水银柱,以便于读数,这是因为圆弧形玻璃的作用相当于____ ,
使我们能看到水银柱放大后的____像。
3、如图 3-11 所示,小明用一个透镜观看书上的一个英文单词,他看到了两个字母“YS”
我们越近,“视角”越_________,看物体越清楚。
7、画出图 3-12 中两条光线的折射光路。
图 3-12
图 3-13
学无 止 境
8、一条光线与凸透镜主光轴夹角为 60°,斜向上入射到放在主光轴上方的平面镜上,
如图 3-13 所示,入射光线与镜面夹角为 30°,请完成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路,并标明光射
的放大的像.这个透镜是_ _____透镜,这种透镜对光线有______作用,利用这种透镜可制
成的光学仪器有______ (只需填写一种)。
4、望远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__________附近成实象,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
个____ ______,用来把这个像__________。天文望远镜的物镜口径做得较大,是为了
达视网膜就已聚成焦点,而当光线到达视网膜时又都
分散,这样就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是近视眼;乙图通过
晶状体的平行光
图 3-7 线,到达视网膜时,还没有会聚,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这样就看不清物体, 是远视眼;丙图通过晶状体的平行光线,会聚到视网膜上,这是正常眼。 (2)甲图是近视眼,丙图是正常眼,近 视眼的视网膜距晶状体太远,晶状体太凸,折光能力强,和正常眼不同. 解答:(1)近视眼,远视眼,正常眼 (2)视网膜距晶状体太远;晶状体太凸
②通过光心的传播方向不改变
③指向另一侧焦点的光线通过凹透镜折射后跟主光轴平行
(二)、生活中的透镜
1、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3、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象。
4、实像和虚像的区别
①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而是由实际光
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像。
例 6、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点燃的蜡烛分
别放在 a、b、c、d、e 五个位置,如图 3-8 所示。其中蜡烛
放在
处所得的实像最小,放在
处所
图 3-8
得的实像与烛焰大小相同,放在
处所得到的实像比烛焰大,放在
处能看到放大虚像。
解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物体成实象时,物距越大,像越小,所以物体在 a
点时实象最小;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等于两倍焦距时,成等大的实象,所以放在 b 点成等
大的实象;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焦距小于两倍焦距时,成放大的实象,所以放在 c
点成放大的实象;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成放大的虚象,所以放在 e 点看到虚
象。
学无 止 境
解答:a b c e 三、综合练习 1、一些透镜的截面如图 3-9 所示,在这些透镜中: (1)属于凸透镜的是__________,它们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 (2) 属于凹透镜的是__________,它们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像既可用光屏承接,又可用眼睛看到;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而只能用眼睛看到。
③实像总是倒立的,虚像总是正立的。
(三)、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
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的原因有:
①蜡烛在焦点以内;
4、典型光路及透镜的几条特殊光线
F 图 3-1
F 图 3-2
F 图 3-3
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①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通过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 ②通过光心的传播方向不改变 ③过焦点的光线通过凸透镜折射后与主光轴平行
F 图 3-4
学无 止 境
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①跟主轴平行的光线通过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
凹透镜 发散透镜 近视镜
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③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④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3、填表:
说明: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是指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向主轴方向偏折;凹透 镜的发散作用是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向远离主轴方向偏折。
学无 止 境
一、复习要点 (一)、透镜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
1、透镜的种类
①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
②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
2、几个名词
①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②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名称
又名
眼镜 实物形状 光学符号
性质
凸透镜 会聚透镜 老花镜
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像变大 (变小)
⑸成虚像时: 物距减小
(增大)
像距减小 (增大)
像变小 (变大)
(四)、眼睛和眼镜 1、成像原理: 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等一个综合的凸透镜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 缩小的实像,分布在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人就可 以看到这个物体了。 2、近视眼的形成及矫正 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射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利用凹 透镜矫正。 3、远视眼的形成及矫正 产生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利用凸 透镜矫正。 4、近视眼与远视眼的区别 近视眼看得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远视眼看得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 的物体。近视眼是由于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前面而看不清,远视眼是由于物体的像落在视 网膜的后面而看不清。 5、眼镜的度数 眼镜片的度数,就是镜片的透镜焦距的倒数乘以 100(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透镜焦度)。 凸透镜(远视镜片,即老花眼镜)的度数是正数,凹透镜(近视镜片,即近视眼镜)的度数 是负数。 (五)、显微镜和望远镜 1、显微镜: 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
学无 止 境
(3)用刻度尺测量镜面到地面上光点距离(记录结果单位是米)用 f 表示.
计算公式:镜片度数 D= 100 . f
例 5、图 3-7 是关于眼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分别填上近视眼、远视眼、正常眼。
(2)图中甲眼、丙眼比较,不同点是:
a____
;b_____
。
解析:(1)甲图通过晶状体的平行光线,还未到
__________。
5、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靠近眼
睛的是_________,靠近被观察物体的是_________,物体经_________成一个放大的像,这
个像再经_________放大,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了。
6、我们能不能看清一个物体,与物体对我们的眼睛所成的“视角”大小有关,物体离
向平面镜时的反射角的度数。
9、(09 年宁夏)某同学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当他把蜡烛移到距离透镜 36 ㎝的地方时,在光屏上观察到如图 3
—14 所示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
A.40 ㎝
B.30 ㎝
C.20 ㎝
D.10 ㎝
图 3—14
10、放投影片时,在屏幕上得到的是胶片上图像的( )
A.正立放大的虚像 B.正立放大的实像 C.倒立放大的虚像 D.倒立放大的实像
10、(09 年江西)如图 3—15 所示,F 为凸透镜的两个焦点,A'B在 ( C )
ⅠⅡ ·F
ⅢⅣ
2f
B' ·O F·
2f
图 3-15
A.图中Ⅰ区域,比 A'B'大,箭头方向向上 B.图中Ⅱ区域,比 A'B'大,箭头方向向下 C.图中Ⅲ区域,比 A'B'大,箭头方向向上 D.图中Ⅳ区域,比 A'B'小,箭头方向向下 11、(09 年芜湖市)风景旖旎的镜湖,各式现代建筑环湖矗立,充满时代气息。如图 3 —16 所示,建筑物在湖中的“倒影”是由光的_________所形成的________ (选填“实像” 或
u<f 正立 放大 虚象 |v|>u 放大镜
3、对规律的进一步认识:
学无 止 境
⑴u=f 是成实像和虚象,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侧和异侧的分界点。
⑵u=2f 是像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
⑶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放大的实像(或虚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⑷成实像时:
物距减小 (增大)
像距增大 (减小)
学无 止 境
图 3-6 评注:这类问题属于光学中“黑盒子”问题,这类问题较复杂、综合性较强。解 决这 种问题的一般思路是: (1)将对应的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连接起来形成光路; (2)根据光线在盒中是反射还是折射,判断其中到底是面镜还是透镜; (3)入射光线和射出光线的交点,为面镜或透镜所在位置.
(4)根据面镜或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判断面镜或透镜的种类. 例 3、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发现,当蜡烛到透镜焦点的距离是 10 cm 时, 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放大的像,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该透镜的焦距大于 10 cm B.当该蜡烛距凸透镜 10 cm 时,可成一 放大的像 C.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是 20 cm 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缩小的像 D.当蜡烛到透 镜的距离是 8 cm 时,在光屏上得不到烛焰的像 解析:当透镜距焦点的距离是 10 cm 时,成放大的实像,说明物距 u=10cm+f 在 f 与 2f 之间,即 f<10cm+f<2f,解得 f>10 cm,所以 A、B、D 选项的判断是正确的,而当 u=20 cm 时,u 小于 2f,所以不可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 C 选项的判断是错误的。因此,应选 C。 例 4、由课本 70 页“科学世界·眼镜的度数”知道,老花镜的“度数”等于它的焦距 的倒数乘 100。请设计一个测老花镜度数的最简单的方法。要求写出所用器材、操作步骤和 计算公式. 解析:由题意知,只要测出了眼镜的焦距,就可计算出眼镜的度数。所以测老花镜度数 的问题就转化到测老花镜的焦距了。 测老花镜(凸透镜)度数的简单方法如下: 器材:刻度尺. 步骤: (1)睛天时把镜片放在阳光下,使光线与镜片垂直. (2)调整镜片与地面的距离,使地面上的光点(或光盘)最小,最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