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离职员工对中兴的回望 虎嗅

合集下载

一个百度员工的离职感悟

一个百度员工的离职感悟

一个百度员工的离职感悟言多必失,好员工要听话,出活好多同事和朋友和我聊过离职的话题,我对朋友们的建议是,如果你因为觉得工作不爽,那就别离职,因为甭管到哪里,都会不爽。

2014年7月4日,我从百度离职了。

我曾经认为,我永远不会成为一个好员工,因为我太独、太挑剔、不喜欢听话的好孩子、而且讨厌一切想要改变我的人。

但是三年过去,我改变了不少,我必须承认,所谓“进步”的过程,就是被认可的过程,也是被“驯化”的过程。

所谓“驯化”,就是了解规则、遵守规则、利用规则的过程。

我并非被某些人“驯化”,而是被社会与职场的规律驯化。

我曾经鄙视这个过程,但今天看来,作为一个资质平庸的人,如果你想在这个社会里做成点儿什么,“被驯化”是不可避免的。

我是一个资质平庸的人,以下这些心得只适用于愚钝且资质平庸的我,对于才华横溢的天才们并不适用。

一、你有“同理心”吗?什么叫“同理心”?说复杂点儿,同理心就是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和位置上,客观地理解当事人的内心感受,且把这种理解传达给当事人的一种沟通交流方式。

说白了,同理心就是“情商”。

具体点说:同理心就是,领导交办一项工作,你要读懂他的目的、看清他的用意。

我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给团队成员安排工作时,一再询问“我说明白了吗”“有没有问题”,再三确认后,提交上来的东西仍然答非所问。

所以我在接受任务时,总会向领导确认:你想要的是什么?你的目的是什么?了解这个以后,就可以站在他的角度,有效的帮他解决问题。

二、听话,出活7年前,我和北京交通台的潘久阳聊天,他说“什么叫好员工啊,好员工特简单,就四个字:听话、出活”。

这话我一直记着,这是至理名言什么叫“听话”?有句老话叫“干活不由东,累死也无功”,谁是“东”啊?你的直属领导就是“东”,大部分时候,听他的话准没错儿。

根据我的经验,一般来说,领导都比你水平高,起码在一点上是这样:他比你信息更全面、判断的更准确。

因为领导更容易接触到更高层,更了解更高层的意图,他知道的你不知道,你在自己的角度上认为“这么做对”,但领导在更高的层面,并不一定这么看。

【案例分析】江小白营销案例(1)

【案例分析】江小白营销案例(1)

“有人搞我们。

”半年前一篇文章对明星造酒公司江小白毫不留情,该文称“销量下滑严重……人员流动极大,正处在内忧外患的境地。

”江小白的创始人陶石泉对此不愿多谈。

他现在很少露面,相比当年在社交平台上折腾出那么大响动,如今的江小白多少有些沉寂。

数年如一日,老酒客一边倒地对其口味进行批判,此外,酒业内外还从一开始就给江小白贴上“只懂营销不懂产品”的标签。

在江小白成立不久后,有人判断它活不过5年。

这是江小白的第7个年头。

2000年以后创建的白酒品牌,活过3-5年并且拥有一定知名度的,江小白是为数不多的一家。

它现在是重庆市政府宣传本地传统文化的一块金字招牌。

“江小白算是个奇迹,一没资金二没背景,在重庆白酒市场杀出来。

就凭这一点,我是佩服的。

”重庆当地经营葡萄酒生意的郭芮齐说。

该公司对外称,2017年其营收在10亿左右。

陶石泉则向虎嗅精选强调,“我们每年增速都是100%。

”江小白创办第1年营收达5000万。

“酒行业很大很有钱,没有四五十亿的年营收,根本没上牌桌。

”一位消费行业长期观察者则表示。

那么,江小白还有机会做大么?它的天花板在哪里?出路又在哪里?本期深案例,虎嗅精选与陶石泉深谈了近5个小时,结合与几位酒水从业者、白酒经理人的采访,我们客观还原了江小白的现状,呈现了陶石泉对于酒业、消费品行业的思考与实践,以及江小白下一步会去往何处。

由于篇幅很长,我们将原文拆成上下两部分发出。

今天发布的上半部分,我们重点讲讲江小白和白酒行业的现状。

质疑和回应自2014年至今,江小白共完成了三轮融资,投资方包括IDG、高瓴、天图等。

在拿第一轮融资时,这家公司还只有120名员工,如今,这个数字变成了2000名。

3年快速扩张带出了杂音。

比如开头提到那篇报道中,离职员工就爆料,江小白“人事混乱、人心复杂”。

“我想到今天为止,比较自豪的是公司员工满意度比较高。

”陶石泉顿了顿,“我想应该是比较高。

一千人里八百人满意,一万人里八千人满意。

中兴通讯为何被追捧两年之久?

中兴通讯为何被追捧两年之久?

中兴通讯为何被追捧两年之久?《红周刊》特约作者胡东辉中兴通讯复牌后毫无悬念地连续3个一字板跌停,从一只被追捧了两年的白马股,沦落为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烫手山芋,包括公募基金在内的很多持股者惊呼踩雷。

然而回首中兴通讯事件的始末,可以看出这并非是一起黑天鹅事件。

两年间中兴通讯多次公告这一“重大无先例”事件,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的投资者无视风险继续追捧呢?中兴通讯的风险提示又是否充分呢?这需要实证分析。

负面影响程度被严重低估中兴通讯于2016年3月7日发布“关于重大事项临时停牌公告”。

公告称,公司获知美国商务部拟对中兴通讯实施出口限制措施,公司正在全面评估此事件对公司可能产生的影响,并与各方面积极沟通。

公司股票自2016年3月7日开市起停牌。

中兴通讯停牌前股价15.06元。

其后中兴通讯每隔一段时间公布一次重大事项进展公告,公司2015年年报也延期披露。

2016年4月7日公司发布了“重大事项提示及复牌公告”。

公告称,公司目前正配合美国商务部、美国司法部、美国财政部及其他相关美国政府部门对公司遵循美国出口管制条例情况的调查工作。

有可能会导致美国法律下的刑事及民事责任。

公司目前尚不能全面评估调查及相关可能的法律责任对公司及其附属公司的业绩与财务状况的潜在影响。

同日,公司还发布了2015年年报,对2015年的业绩快报进行了修正,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东的净利润减少了5.71亿元,每股收益由0.92元降低为0.78元。

公告当日中兴通讯股票复牌交易,股价高开,还几度冲高,涨幅最高时达4.38%,收盘15.22元,上涨1.06%。

而当日上证指数下跌了1.38%,深证成指则下跌了1.68%,可见中兴通讯是逆势上涨。

这么大的利空消息对中兴通讯的股价却没有产生什么负面影响,主要原因还在于公司对由此带来的影响评估语焉不详,称“尚不能全面评估”潜在影响。

另外业绩修正给人的直观感受是下降幅度并不大。

虽然此后两个月里中兴通讯的股价逐步走低,到6月15日最低跌至13.07元,区间最大跌幅也只有14.13%。

我所知道的中兴通讯写在殷总离职后

我所知道的中兴通讯写在殷总离职后

我所知道的中兴通讯写在殷总离职后年底公司就开始传殷总要离职的消息;然后就风闻很多公司总裁需要参加的活动,如电信展,国外客户访问等,殷总开始缺席;最后,真正看到公司公告他离职由史总接任,忍不住伤感起来。

殷总和史总,对于我来说,熟悉程度也相仿:大多是在公司内部的会议上听过他们讲话,谈不上有任何的私人感情,但是却总是忍不住伤感:回想自己这么多年的中兴岁月,很多关键的时间节点,很多让人记忆深刻的人物,一个个重新走到了眼前。

我想,在今天这个关键的时间点前,我应该就中兴历史上的一些关键人物和关键时间,做出比通常媒体更为真实的评价,也算是对自己这么多年中兴通讯生涯的总结。

是否正确,留待大家批评和历史见证。

一.中兴的关键事件在中兴的历史上,应该没有比90年代初公司核心层集体出走更为重要的历史事件。

这次集体出走的最后结果,彻底奠定了中兴通讯良性发展的基础:现在的中兴通讯肯定会这么说,所有的媒体也都会跟着中兴通讯这么说,但是这个这个到底是个什么样事情呢?简单地说,航天部的某个企业出钱让侯为贵带领一只队伍做交换机,在项目快完成的时候,侯为贵等人看到了项目存在的大好前景,要求航天部给他股份,否则就带领核心团队离开自己创业. 这样的事情,即使今日的中兴通讯,肯定也绝对不会给他下面任何产品总经理和事业部老大这个机会:这个是非法的,至少在道德上,是该受到谴责的。

在当时的环境中,侯理所当然地受到了内地股东的谴责,随时都有被抓捕的危险;关键时候,张太峰站了出来,挽救了侯为贵,挽救了中兴通讯,当然自己也得到了后人认为不该得到的利益. 在我们改革开放的狂潮中,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

TCL的李东生,联想的柳传志何尝不是如此?但是这样成功的人太多,他们把握了媒体的话语权,加上90年代后期各种明目张胆的对现有国家资产的鲸吞式的MBO,社会已经根本无法和无心去责备他们了:毕竟,他还是自己抓住机会,创造了一个时代。

回头看王石在那个时代能放弃自己在万科的股权,的确是更让人尊敬的。

中兴通信裁员揭秘:国内被挤 海外华为咄咄逼人

中兴通信裁员揭秘:国内被挤 海外华为咄咄逼人

中兴通信裁员揭秘:国内被挤海外华为咄咄逼人有消息称,中兴通信计划裁员3000名员工,裁员人数约占整个公司的5%,裁员将于今年一季度完成。

消息还显示,中兴手机业务所在的中兴终端是此次裁员的重点,全球的手机事业将裁减600名员工,相当于该公司手机事业员工的10%。

一名中兴通讯的高阶主管表示,中兴通讯的中国的手机事业也将有超过20%的员工遭到解雇。

事实上,为了改善公司经营,中兴早在2012年便曾有过剥离子公司、大幅裁员的举措。

2012年底,因为前三季度巨亏,中兴便曾裁员15%,规模超万人,部分项目被迫撤销,部分员工更是被降薪。

业界分析指出,之所以手机业务波及较大,一方面是因为去年的美国商务部对中兴的制裁,另一反面则是华为、OPPO、vivo、小米等厂商地迅速崛起,再加上当时“中华酷联”因为电信运营商的洗牌,导致中兴手机业务的地位非常尴尬。

据市场研究公司IDC称,中兴通讯2016年的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与2015年相比锐减了36.5%。

有数据显示,2016年第三季度开始,中兴手机国内市场出货挤出十名开外,品牌步入下行通道,甚至被小辣椒等二三线的品牌超越,销量仅仅290万台。

国产手机迅速发展得这几年,中兴手机业务却不断倒退,持续消耗中兴集团多年积累的势能。

据外媒报道中援引中兴手机业务海外分公司管理层人员称,一些员工曾试图应聘竞争对手华为,被视为‘不稳定因素’被指名必须裁减。

如今华为海外业务取得节节胜利,已于CES期间全面进军美国大力开拓市场,势必疯狂挖角中兴员工,将对中兴发展势头良好的北美业务带来巨大冲击。

再加上中兴、华为两家素来不和,上演‘窝里斗’戏码在所难免。

面对华为的咄咄逼人,这一次中兴可能又将落败。

关于裁员事件,中兴通讯相关负责人回应称:“公司有八万多名员工,每年流动率约为5-8%,属于业内正常水平。

”截至目前,中兴并没有正面回答裁员一事是否确实存在。

以上种种迹象表明,此次手机业务裁员20%以上是大概率事件。

中兴,“中兴”!

中兴,“中兴”!

新观察中兴,“中兴”!文I闫跃龙闫跃龙,关注互联网、通信、IT等科技行业的势、道、术,曾任京东消费品事业部市场总经理、京东公关总监。

6月7日,据C N B C报道,美国商务部长威尔伯•罗斯 (Wilbur Ross)表不,美国已与中兴公司达成协议,结束对后者 实施的严重制裁。

自4月16日中兴被禁以来,历经近两个月的日日夜夜,中兴终于走出黑暗、迎来了黎明!虽然阵痛很大,但是活下来了中兴获得解禁,代价是巨大的。

罗斯在接受CNBC采访时表示,美国政府与中兴达成的 “最终协议”包括,对中兴处以1漱美元罚款,夕卜加在协议执行期间将4亿美元交给第三方托管,以防其未来再度违反协议。

中兴还必须在30天内更换董事会和管理层,并允许由美国选择的合规小组人驻检查,成本由中兴承担。

虽然解除禁令的代价如此之大,但是中兴要坦然面对,因为活下来才是最重要的。

纵观历史,从来没有像这样一个国 家对抗一个企业的先例。

6月4日的《华盛顿邮报》这样说,“特朗普对中兴的制裁并不是因为他相信中兴真的应该受到制 裁,无非只是为了向世界证明,他可以随心所欲地摧毁一家公 司。

”在中美贸易摩擦的大背景下,中兴雖到了风口浪尖,经受了巨大的压力和考验,最终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在这近两个月的时间里,中兴应该欣慰。

8万员工团队稳定,凝聚力提升,持续保持战斗力,中兴的30万股东、无数上 下游产业链合作伙伴以及全球的客户和消费者,都给予了巨大 的支持,患难见真情,中兴应该好好活下来,才不辜负所有的STF M onthly June 2018支持和厚爱。

阵痛是巨大的,但是正如中国先贤老子所言,“祸兮福 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种阵痛对于未来的中兴也并非是坏事。

未来,期待中兴从这次事件中深亥阪省,将流程管 理、韻性等方面的漏洞彻底争挤。

如此,跌了这一跤之后,中兴也将涅槃重生,更加从容脏全球化走下去,再造一^崭新的中兴!活下来,为了“中兴”中兴要活下来,而且必须要比之前更加努力,因为中兴 并不人在战斗,而是有如此多的员工、家属、上下游产业链合作伙伴、客户以及最强大的国家这个后盾的坚强支持。

一个离职员工对中兴的回望

一个离职员工对中兴的回望

一个离职员工对中兴的回望虎嗅网2013-05-08核心提示:在企业管理模型中,人是最核心、最关键的因素,而不是什么流程、技术等等。

人与机器的区别之一是人是一种有主观能动性的资源。

离开中兴公司已经一月有余了,现在已加入了一家知名互联网公司。

结合现在的新环境,回顾在中兴近三年的工作经历,有了一些新感触。

胡乱写写,分享给大家。

其实,网上关于通信设备行业、中兴公司的吐槽有很多。

特别是从2012年底到现在的半年多时间,关于中兴公司的各种负面消息、传闻层出不穷。

每次打开天涯中兴论坛,都能感到一种巨大的怨气。

也曾有人开玩笑说,通过天涯上的帖子内容,就能判断华为和中兴两家公司员工的待遇处境了。

我想强调,此篇文章中我不乱谈高层内幕,不瞎谈无聊是非,只从我的经历出发,谈感受,分析现状。

也希望我能自底而上地发现一些东西,给关心中兴公司的朋友们以参考。

我结合在中兴公司的经历,分析一下中兴存在现状:一个离职员工对中兴的回望一、说说中兴的人在企业管理模型中,人是最核心、最关键的因素,而不是什么流程、技术等等。

人与机器的区别之一是人是一种有主观能动性的资源。

通过激励、挖掘等手段,管理者可以调动员工的潜能;人与机器的区别之二是人是一种有复杂情感的高级动物,再理性的人也有感性的一面。

而感性的一面往往是创造的源泉。

我想说,像中兴公司这样的高科技公司,人本应该是最重要的资源,但现状可能不是这样。

-关于领导。

在中兴,领导(四层及以上)往往都是由工号在2万以内的资深员工组成。

这些领导的管理水平往往参差不齐,有的是技术专家出身,不擅长管理;有的是擅长忽悠画饼,混世能力比较强的。

当然,也有我认为拥有很高专业态度(请参考大前研一的《专业主义》),真正为组织目标付出的。

一个组织最高领导的水平往往就是这个组织的最高水平,这点在中兴表现得很突出。

赶上开明的领导,可能那些善于思考,总有新思路的员工会得到赏识和提拔;如果领导本身是保守型的,那这种员工往往不会受领导待见。

中兴被制裁: 前欧美市场员工的一些理解和认识中兴通讯反海外腐败法美国人

中兴被制裁: 前欧美市场员工的一些理解和认识中兴通讯反海外腐败法美国人

中兴被制裁:前欧美市场员工的一些理解和认识中兴通讯反海外腐败法美国人最近几天,有关中兴通讯被美国商务部制裁的新闻铺天盖地,可见事件影响之大。

各路大V、网红、博主纷纷发表评论,一时间网络上充满了爱国主义、民粹主义、国际主义、理性主义,阴谋论、牺牲轮、咎由自取论、反思论等等,莫衷一是,看得人眼花缭乱。

其中有一些评论对中兴通讯企业以及国家政策、战略提出了过于偏激的否定:有否定中兴通讯企业的,认为其是自作孽的;有否定中兴通讯换帅的;有否定国家产业发展政策的;有否定国家开放战略的。

还有一些评论站在意识形态高度,鼓吹以牙还牙和全面对抗。

笔者曾经是中兴通讯的一员,毕业以后就进入了公司,工作了十几年,特别是在欧美市场工作了很长的时间,亲身经历了欧盟对华为中兴的无线设备“双反”(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并深度参与其中。

笔者以这样的身份,对中兴被制裁事件以及网络上出现的两个极端方向的评论,有话要说。

本文包括四部分:1:中兴存在问题,但仍然是一家值得尊敬的企业。

2:美国制裁别国企业,是一种常态;美国人的规矩,要严肃对待。

3:知耻而后勇、发展是硬道理,爱国需要理性。

4:前景预测一、中兴存在问题,但仍然是一家值得尊敬的企业。

很不幸,中兴通讯二进宫,又一次站在了美国制裁的聚光灯下。

很多网友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对中兴通讯二进宫不能原谅,认为中兴通讯未能吸取足够的教训,咎由自取。

中兴通讯确实存在很多的问题,特别是在国际市场的风险控制方面。

在合规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是缺乏对规则的敬畏之心,二是对国际政治风险估计不足。

但是这些问题不是中兴通讯所独有的,凡是开始国际化的中国企业都存在,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这是由中国的市场环境决定的,不是某一个企业的特定问题。

中国的市场环境有两个特点:一是市场经济的纯度不够,体现为政商关系交织较多,资源配置很大程度上由政府而非市场在主导。

有这么一种意见,说是中国的市场经济只有40%程度的市场经济。

这也正是欧美不承认中国为市场经济国家的原因,并频繁以此发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鱼骨图---质量七工具之一;
2、人与机器的区别之一:人是一种主观能动性的资源。

通过激励、挖掘等手段,管理者可
以调动员工的潜能;人也机器的区别之二是人是一种有复杂情感的高级动物,再理性的人也有感性的一面。

而感性的一面往往是创造的源泉。

3、有些领导技术出身,不懂管理;有些领导擅长忽悠画饼。

领导因素太大,大家只顾人际,
拍马,不再去创新,发展。

4、钱太少,三年后与华为工资差很多;华为有虚拟股权;
5、工作环境差;
6、越接近产品价值链的核心,岗位价值越大;
7、老板负责指路,CEO负责按照战略方向带领队伍前进。

有的领导喜欢管控做事的步骤,
有些喜欢给团队指方向、树愿景,而具体怎么实现不太过问。

后者有利于发挥主观能动性。

8、华为是狼性文化,中兴是牛性文化。

中兴的文化是官僚文化,领导文化,“总”文化。

2012年下半年的巨亏,没有一个高层领导清晰诚恳的对原因进行剖析,没有听到一次高层壮士断腕似的痛下决心,也没有领导对巨亏负责。

9、一个企业及企业领袖在危机存亡时刻体现出来的,一定是它文化中最核心、最本质的部
分。

10、华为2013年1月,在总部召开了“董事会自律宣言宣誓”大会,几百名高级管理
者进行了廉洁宣誓。

也读为任正非《华为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华为的冬天》等文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