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金融危机的原因及启示
美国次贷危机原因、影响及启示

美国次贷危机原因、影响及启示一、本文概述本文将深入探讨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影响及启示。
我们将回顾次贷危机爆发的背景,揭示其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包括金融市场的过度创新、监管缺失和政策失误等。
我们将分析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产生的深远影响,包括信贷紧缩、市场动荡、金融机构破产以及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等。
我们将从次贷危机中汲取教训,探讨如何避免类似危机的再次发生,以及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启示,如强化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推进金融市场改革等。
通过对美国次贷危机的深入研究,本文旨在为防范和应对未来金融危机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复杂且多元,涉及金融市场、监管制度、经济政策以及全球经济环境等多个方面。
过度的金融创新是引发危机的直接原因。
在房地产市场的繁荣期,金融机构为了追求高收益,推出了大量复杂的衍生金融产品,如抵押债务债券(CDO)和信用违约互换(CDS)等。
这些产品将原本的高风险资产通过层层包装和分销,使得风险被极度扩散和隐蔽。
宽松的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的缺失为危机的爆发提供了温床。
在2000年代初期,为了刺激经济增长,美联储采取了低利率政策,导致大量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
同时,金融监管机构对金融市场的监管不足,使得一些金融机构能够利用监管漏洞进行高风险操作。
全球经济失衡也为美国次贷危机埋下了伏笔。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吸引了大量外国资本流入。
这些资本通过购买美元资产进入美国市场,推动了美国房地产市场的繁荣。
然而,这种经济失衡导致美元汇率波动加剧,进而影响了美国金融市场的稳定。
社会信用体系的缺失和市场主体的道德风险也是导致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
在房地产市场繁荣时期,一些金融机构为了追求短期利益,放松了对借款人的信用评估标准,导致大量信用不良的借款人进入市场。
这些借款人在房价下跌时无法偿还贷款,引发了违约潮和信贷紧缩。
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金融市场的内在缺陷和监管不足的问题,也有全球经济失衡和市场主体道德风险的影响。
金融危机的成因及启示

金融危机的成因归纳起来有以下五点: 1.长期低利率,加上宽松的抵押贷款条件,造成流动性泛滥 2000年美国纳斯达克泡沫破灭,2001年经济出现衰退,美联储 开始连续降息,直至2003年6月一年期美元利率降低到1%的超低水 平,长期的低利率使得美国房地产市场启动拉动了经济增长,同时 也带来了流动性过剩。美国房地产市场一度繁荣,次级抵押贷款逐 渐兴起。美国的信用体系健全,银行根据个人信用记录的好坏将个 人购房的按揭贷款市场分为三个层次:优质贷款市场(PrimeMarket)、 “ALT-A”(Alternative A)贷款市场和次级贷款市场(Subprime Market)。信用好的就给予优质抵押信贷,信用一般的就给予Alt—A 贷款,信用差的就给予次级抵押信贷。依据房贷机构对借款人信用 高低会区别对待的情况,美国次级债市场被划分为“次级”市场和 “优惠级”市场。2001年到2005年,美国房地产市场进入繁荣期, 房地产金融机构在盈利动机的驱使下,在基本满足了优质客户的需 求后,把眼光投向原本不够资格申请住房贷款的潜在购房者群体, 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虽然次级市场即的贷款利率通常比优惠级抵押 贷款高2%—3%,但是信用低的人在优惠级市场申请不到贷款就被 筛选出来,只能在次级市场寻求贷款。对于放贷机构来说,次级贷 款是一项高回报的业务,为了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扩大市场份额, 许多放贷机构不要求次级贷款借款人提供包括税收表格在内的财务 资质证明,人为调低针对所有借款人的信用门槛,激进的信贷扩张, 而由于次级贷款的借款者信用较差,因此次级房贷机构面临的风险 也就更大。
2.政府加息,房地产市场降温,房价持续走低 这是导致美国次级债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次贷危机说到底是美 国房地产泡沫破灭引发的危机,而房地产泡沫的催生既和美国社会的 “消费文化”有关,也和美国不当的房地产金融政策和长期维持的宽 松货币环境有直接关系。美国经济长期以来一直有高负债、低储蓄的 特征,不但居民大手大脚地借债消费,而且国家也鼓励大规模借贷和 超前消费。美国人近年来不断增强的消费勇气主要来自于房地产价格 的持续上涨。 由于次级贷款和ALT—A贷款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以浮动利率 贷款为主,这与固定利率抵押贷款占绝大多数的最优贷款形成了鲜明 对比。据统计,在最优贷款、次级贷款和ALT—A贷款中,浮动利率贷 款所占的份额分别为20%以下、85%和60%左右。自2004年6月30日 以来,美国进入了加息通道,美联储17次加息将联邦基准利率从1%提 升到5.25%,逐步刺破了美国的房地产泡沫使得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加 重,违约不再支付贷款的客户增多,一些放贷机构遭受严重损失甚至 破产。由于房地产价格下跌,借款人很难将自己的房屋卖出,即使能 卖出,房屋的价值也可能下跌到不足以偿还剩余贷款的程度,拖欠债 务比例和丧失抵押品赎回率因此而上升,同时由于借款人出售房产抽 逃资金,造成房贷市场更加混乱。一旦这种案时,房地产市场价格也会因 为房屋所有者止损的心理而继续下降。两种因素的叠加,加剧了次贷 危机的发生。
美国次贷危机的经验教训与启示

美国次贷危机的经验教训与启示2007年,美国爆发了一场规模巨大的金融危机,这场危机引起了全球范围的关注和反响。
美国次贷危机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经验教训和启示,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避免再次重蹈覆辙。
一、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1. 财务机构的贪嗔和不良行为:许多财务机构为了赚取高额利润,放出了高风险的次贷,这些次贷不具备偿还能力的风险极高,一旦违约,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同时,不少机构存在严重的腐败问题,这也加剧了次贷危机的爆发。
2. 大量的虚假评级行为:根据美国的法律规定,投资人在购买债券时必须仰赖独立的信用评级机构提供的评级结果。
但是,很多评级机构为了迎合客户需求,对次贷债券进行了虚假的评级,使得债券的风险被低估,投资者错误地认为这些债券是安全的,从而陷入了财务危机。
3. 美国政府放松监管:美国政府在过去的几年里放松了监管,使得许多财务机构能够逃避监管,并进行了违法交易和欺诈行为。
同时,美国政府通过税收减免和其他经济因素,刺激了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增长,这最终导致了次贷危机的肆虐。
二、次贷危机的影响1. 对美国的影响:次贷危机的爆发对美国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由于许多财务机构破产,美国经济陷入了衰退。
同时,大量的房地产被报废,2008年美国房地产市场的价值下降了1.5万亿美元。
2. 对全球经济的影响:由于美国经济和金融系统的不稳定性,许多国家都面临着次贷危机带来的影响。
很多国家的金融系统也发生了类似的事件。
这一事件也导致了全球经济的衰退,并对许多国家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三、次贷危机的启示1. 加强监管:财务机构在经济市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它们的行为也需要得到有效的监管。
监管机构需要加强对财务机构的监管,防止机构发生不良行为,以维护经济的稳定。
2. 建立公信力:评级机构需要建立公信力,让投资者能够仰赖它们提供的评级结果作为决策的参考。
评级机构需要遵守标准化的评级程序,同时保持评级结果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3. 强化风险意识:投资者需要更加重视投资的风险性,不应该仅仅将眼光放在当下的利润。
浅析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和后果

浅析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和后果美国金融危机是指2024年发生在美国的金融体系崩溃和经济衰退。
其原因可以追溯到几个方面,包括过度放松金融监管、次贷危机、金融创新与复杂衍生品、房地产市场泡沫以及全球化影响等。
这场危机对美国以及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后果。
首先,过度放松金融监管是导致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开始放松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其中包括废除了一些金融法规和规定,导致金融市场出现了诸多问题。
特别是1999年的格雷姆-里奇法案以及2004年的第35号规定,极大地放宽了银行和投资银行之间的分割,使得金融机构可以进行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一体化的经营,进一步加剧了金融体系的风险。
其次,次贷危机是引爆金融危机的触发点。
次贷是指向信用记录不良的借款人发放的高风险贷款。
借款人一般无法按照合同约定的利息和本金偿还贷款,使得金融机构遭受巨大损失。
这导致了次贷市场的崩溃,引发了整个金融体系的瘫痪。
第三,金融创新与复杂衍生品也是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
高度复杂的金融产品如抵押债券、以次贷贷款为基础的衍生产品(如信用默认掉期、按揭抵押债券)等,在危机前时被广泛应用。
然而,这些金融创新产生了虚假的安全感,它们的复杂性导致投资者和监管机构难以准确评估其风险,加剧了金融危机的严重性。
第四,房地产市场泡沫的破灭也是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2000年到2024年期间,美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一波高速增长,不断升值的房价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贷款。
然而,随着次贷危机的爆发,房地产市场泡沫破灭,房价迅速下跌,无法偿还贷款的借款人出现大规模违约,进一步加剧了金融体系的崩溃。
这场金融危机对美国和全球经济造成了深远的后果。
首先,这场危机引发了一系列金融机构的倒闭和破产,如雷曼兄弟等,进一步加剧了金融系统的不稳定。
其次,危机导致了大规模的失业和消费减退,全球经济陷入了衰退。
第三,政府不得不采取干预措施来拯救金融体系,如担保政府支持、救助银行等,造成了巨额的财政赤字和债务问题。
美国金融危机的成因及影响

美国金融危机的成因及影响美国金融危机是指2024年至2024年期间发生的一系列金融危机事件,给全球金融市场和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成因可追溯到多个因素,包括金融机构失灵、房地产泡沫、金融创新失控和监管不力等。
这场危机对美国经济以及全球经济造成了重大影响,导致大规模的失业、财富损失以及信心危机。
首先,金融机构失灵是造成美国金融危机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此期间,许多金融机构在大量抵押贷款违约导致的资产负债表问题下破产或接近破产。
这些机构在过去的几年里过度借贷和高风险投资,使其资产遭受重大损失,无法偿还债务。
危机开始时,贝尔斯登(Bear Stearns)被迫被JP摩根收购,紧接着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破产,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恐慌。
其次,房地产泡沫是危机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在2000年以前,美国房地产市场一直保持稳定增长,但在此后的几年里,人们将房地产视为投资工具而不是居住需求。
许多金融机构开始放宽抵押贷款条件,使得借款人能够轻松获得住房贷款,进一步推高了房价并刺激了房地产市场。
然而,这种过度泡沫最终破裂,导致大量抵押贷款违约和贬值,进而引发金融危机。
金融创新失控也是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金融创新是指创建和应用新金融产品和技术的过程。
在金融危机期间,一些金融工具变得相当复杂和不透明,例如衍生品市场的信贷违约互换(CDS)和抵押支持证券(MBS)。
许多金融机构购买了大量这些高风险金融产品,但缺乏对其真实价值和风险的准确认识。
当抵押贷款市场崩溃时,这些金融机构的资产市值暴跌,引发了金融危机。
监管不力也是导致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政府监管机构没有及时意识到金融市场存在的风险,并未制定相应的监管政策。
许多金融机构从事高风险交易和杠杆操作,但没有受到足够的监管限制和监督。
此外,一些金融机构过于复杂,以至于监管机构难以全面了解和控制其业务。
这些监管漏洞和不足助长了金融风险的累积和传播,最终导致了金融危机的爆发。
美国金融危机的原因_对我国的影响及启示

202只占GDP 的35%,35%为生产过剩,用于出口到一向以负债为主要消费形态的欧美各国帮我们吸收掉了这部分产额。
而我国最大的出口国是美国,美国出现金融危机,负债消费减弱了,美国政府又想方设法地提高我国制造业产品税费、价格在促进美国国内制造业发展的同时,也是在抑制我国制造业的出口,波及到我国的实体经济,导致我国制造业的不景气。
3.我国政府及银行遭受损失。
美国政府一向是遇到危机就转嫁,而且提前埋好伏笔,将风险转嫁给世界。
美元稍贬值,外汇储备就会缩水,我国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家,当然损失惨重。
我国因购买了美国的债券,导致国家开发银行、国家外汇投资公司、中国银行、工商银行、招商银行都有损失,我们的人民用血汗攒下的钱就这样给人家填窟窿,出现金融危机让中国政府出手相救,而且美国既不领情,还一直抱怨中国是“不负责”的大国,奥巴马来华逼人民币升值,给人民币施压,真可谓咄咄逼人。
而且每当美国出现危机,就会拿起汇率武器保护自己。
4.我国通货膨胀压力不断加大。
美国金融危机引起美元贬值,而美元在国际交易中处于主体结算地位,美元的贬值会引起了国际性的通货膨胀,输入型通胀成为我国物价飞涨的罪魁祸首。
目前,中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了60%,从而导致国外市场价格能够较快地通过国际传导引起国内价格的波动。
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外农产品、大宗商品及原材料(如原油)价格上涨,并传到中国国内,再加上国内诸如“蒜你狠”“豆你玩”等农产品的恶意炒作,我国在2010年物价上涨飞快,通货膨胀压力在不断加大。
四、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启示1.进行产业链整合,扩大国内市场的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然而遇到金融危机使得我国的出口行业受到了重伤,此时,我们需要以产业链高效转型为基础,以出口贸易转型高效整合国内产业链,将纯制造业转型为产业链高效整合的制造业。
只有这样,才能打开国内市场,由外销转向内销。
我国东莞的产业链整合具有代表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利润。
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影响

美国金融危机原因影响分析自2007年2月13日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发出2006年第四季度盈利预警,美国次级抵押贷款风险浮现开始,次贷危机开始逐渐显现。
2008年9月15日有着158年历史的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申请破产保护;同一天,美国银行以约44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华尔街投行美林公司;美国国际集团(aig)的信用评级下调,而后美国政府通过艰巨的谈判,通过了7000亿的美元的政府援救计划。
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称,美国遭遇了“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
1.宽松的信贷条件和日益膨胀的住房泡沫住房贷款本应当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
按揭贷款的提供者要求借款者既要有充足的收入又要有一大笔存款来支付首付。
可是,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获取住房贷款变得极其容易。
为了应对2000年前后的网络泡沫破灭,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布什在格林斯潘支持下推行令富人受益的减税政策,为了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美联储连续13次下调利率,联邦基金利率由6.5%降至1%的历史最低水平,并且在1%的水平上停留了一年之久。
过低的利率引发了宽松信贷,也直接刺激了民众的贷款投资热潮,越来越多的生活状况不稳定的民众通过银行贷款加入到购房者的行列中,“在经济形势一片大好,房屋价格节节攀高的环境下,即便是无力偿贷卖掉房屋,自己也不会吃亏。
”正是市场对美国房市前景普遍预期过高,极大的刺激了美国房市,房价在1996年至2006年飞涨了大约85%,为次贷危机的爆发埋下了种子。
2.华尔街对金融衍生品的滥用美国的金融衍生品在近几年发展很快,其复杂程度也日益加剧,以至于连投资大师巴菲特都弄不明白。
在巴菲特看来,衍生工具是金融界大规模毁灭性武器。
正常意义上来说,提供按揭贷款的银行通常都把按揭贷款当作一种优良资产持有到期并赚取相应月利润以及银行资金成本之间的利差,这样做在获取相应利润的同时,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是这种金融产品一开始并不适合华尔街的运作,因此在将按揭贷款证券化并产生第一只cdo(担保债务权证)之前,这类产品并没有获得华尔街的青睐,cdo的出现使得资产证券化产品风险划分更细致,投资受益率也更高,同时也极大地激起了华尔街的热情。
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及对中国的启示

容易造成信用危机的一种经济形式 , 信用缺失是直接走向金融危机的阶梯。可见 , 西方市场经济发展有
一
条无法改辙的路线图 : 利润和资本最大化一 虚拟资本一 信用缺失一 金融危机一经济衰退一社会危
上述 专家对美 国金融危机 原因 的分析都很有 见地 。但 笔者认 为 , 贷风 险失控 、 本 流动加 快 、 次 资 金
启示是 : 在改革开放的大历 史背景下。 中国必须坚持 以马克思主 义理 论为指导 ; 必须坚持走社会 主义道 路, 以公有制 为主体, 分配制度上 坚持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 防止严重的两极分化 ; 必须坚持政 府对市场经 济进行科学而有效的宏观调控 ; 必须严防主权纸 币为中心的国际货 币体 系的 负作 用, 并力推 改革不合理
20 0 9年 7月 第3 3卷 第 4期
安 徽 大学 学 报 ( 学 社会 科 学 版 ) 哲
Junl f n u U i rt P isp yadSca Si cs ora o h i nv sy( h ooh n oi c ne ) A ei l l e
J l 0 9 u y2 0
融 危机 直接 的 、 引发 性 的 、 操作 层 面的 原 因, 其根 本 原 因是 资 本 主 义制 度 、 凯恩 斯 主 义 、 自由 主 义理 论 、 新 自由 市 场经 济 体 制 、 主权 纸 币美 元 为 中心 的 国际 货 币体 系和 国 际储 备 体 系。 关 国金 融 危 机 对 中 国 的 以
Vo . 3 1 3 No 4 .
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本原 因及对中国的启示
郑光 贵
(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 政法部 , 安徽 芜湖 2 10 融 监 管 不 力 、 融衍 生 产品 泛 滥 以及 房 地 产 泡 沫破 灭 , 些 只 是 美 国金 金 金 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向 国 有企 业 进 行 了大 量贷 款 ,很 多贷 款 血 本 无 归 ,导 致 了专 业 银 当前 美 国 因 次 贷 问题 而 引 发 的 华 尔街 金 融 危机 成 了全 世 界 关 行 的 呆 坏 账 损失 超 常 增 加 :近 年来 爆 发 的美 国 次 债危 机 已成 为 二 注 的焦 点 。 发 生 在 华 尔 街 的 金 融 危 机 不 仅 重 创 了 美 国 脆 弱 的 经 战 以来 60年 内最 严 重 的 金融 危 机 .其 原 因都 是 信 用 资 源 消 耗 过 济 ,引起 美 国 股 市崩 盘 ,也 给 出 其 它 国家 经 济 带来 极 大 危 害 。 那 大 。 另 一 方面 .如 果 企 业 之 间相 互 不 信 任 .必 须 要现 款 结 算 .这 么 为什 么 华 尔街 会 发 生严 重 的金 融 危 机 7 这 场 金融 危机 带 给 我 们 就 构成 了信 用不 足 。 信 用 不足 会产 生 通 货 紧缩 .降低 货 币流 通 效 什 么 启 示 ? 本 文 拟 对 此进 行探 讨 。 率 导 致企 业 开 工 不 足 ,产销 率 下 降 ,经 济 效 益 下滑 。维 护 良好 美国金 融危机 的原 因
邦 基金 利 率 从 6 % 一路 降 到 1 ,贷 款 买房 又 无需 担 保 、无 需 5 %
首 付 ,且 房 价 一 路盘 升 .房 地 产 市场 日益 活 跃 .这也 成 就 了格林
斯 潘 时代 晚 期 的 经济 繁 荣 。提 供 次级 抵 押 贷 款 本是 一 件 好 事 .使 2. 业道 德 环 境 。在 商 业 活 动 中 ,很 多 责任 与 利益 无 法 用契 商 得 低 收 入 者 有 了 自己 的住 房 。 对 一般 个 人 家 庭 来说 ,低 利 率 和房 约 明 确 表达 出来 .但 却 对 当 事人 产 生 非 常 大 的影 响 ,这 种 表 现 在 产 价 格 一 路 飙升 ,编织 出一 幅 美 好 的前 景 投 资住 房 成 为 巨大 的 商 业 活 动 中 的行 为主 要取 决于 商业 道 德 。 一 个 地 区 的 商业 道 德 活 诱惑 ,于是 大 量居 民进 入 房贷 市 场 。到 2 0 年 末 .次 贷 涉及 到 了 06 动 状 况 构 成 地 区道 德 环境 .它 将 影 响地 区经 济 的 整体 形 象 .是 构 50万个 美 国 家庭 . 目前 已知 的次贷 规 模达 到 1 1 亿 至 2 亿 0 .万 万 成 区 域 竞 争软 环 境 的重 要 因 素 之一 。商 业 道 德 是 在 商业 活 动 中 表
和 培 育 信 用资 源 、 创造 信 用 环境 做 出 努 力 。 创 造 信 用 环 境 的 重要 措 施 是 形 成 契 约 经 济 。 我 国东 南 沿 海 地 区经 济 发 达 ,其 中重 要 原 因是 契约 经 济 发 达 。 契 约 经济 要 求 :第
一
1 刺 激经 济 的超 宽松 环境 埋 下 了隐患
现 出 来 的行 为是 否 符 合基 本伦 理 的 规 范 化观 念 即其 行 为是 否 为 同行 所 认 同 . 为 多数 顾 客 所 认 同 。 为 同 行 认 同 表 明存 在 着 行 规 .
热 点 分 祈
本 地 区 企 业 带 来 更 大 的 利 益 ,形 成 与 其 他 地 区 不 同 的软 环 境 。 四 、经 济 性 软 环 境 1. 用 环 境 。所 谓 信 用环 境 是 指企 业 与 企 业 之 问 、企 业 与个 信 人 之 间 以及 个 人 与 个人 之 间 的信 任 关 系 与信 任 程 度 。 在 现 代 经 济 中 .每 个企 业 的正 常 经 营 离不 开 必 要 的信 用 。 良好 的信 用 环境 是 指 既 不 是 信 用 资 源 过 度 使 用 , 也 不 是信 用 资 源 不 足 。 一 方 面 .
2 0 年 4月 2日.美国第二大次级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 07
宣 布破 产 ,标 志 美 国次 贷 危 机 大 爆发 。次 级 抵 押 贷 款危 机 的 源 头
.
明确 利益 关系 ,把 当事 人 的利 益 以契 约 形式 明确 下来 。第 二 .
依 据 契 约 内 容严 格 执 行 ,不 得 反悔 ,也 就 是 当事 人在 建 立 契 约 时
பைடு நூலகம்
是其 前 期宽 松 的货 币政 策 。 在新 经 济泡 沫破 裂 和 9 1 ”事 件后 . .1 为 避免 经 济 衰 退 ,刺 激经 济 发 展 ,美 国政 府 采 取压 低 银 行 利 率 的 措施 鼓 励投 资 和消 费 。从 20 年 到 20 年 ,美 联储 连 续降 息 ,联 00 04
一
、
的 信 用 环境 要求 政 府 必须 着力 控 制 信 用 资源 的适 度 使 用 ,特 别 是 制 定 合 理 负债 率 .作 为维 护信 用 资源 的 手 段 ,同 时 ,还 要 为建 立
美 国 因次 贷 问题 而 引发 的 金 融危 机 有 着 复 杂 的确 背 景 . 我 认 为 其 主 要 的 原 因有 以下 几 点 :
信 用 是 一 种 资 源 . 它是 经 过 长期 培 养 才能 形成 的社 会信 任 关 系 。
美国金融危i ll '" i- l J 原因及 启示
肖才林 武汉理工大 学经济学院
尽 管 这种 资 源 没 有量 的 限 制 , 但如 果 消 耗 过 大 .就 会 产 生 泡 沫 经 济 ,为信 用 危机 打 下 伏 笔 。我 国 在 2 0世 纪 9 0年代 前 后 专 业银 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