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000基础测绘内业产品生产过程及质量控制程序化实现

合集下载

浅谈如何在生产过程中控制1:10000地形数据(DLG)的质量

浅谈如何在生产过程中控制1:10000地形数据(DLG)的质量
2 在 采集 的 要 素 中 , 的 采 集 要 准 确 , 向 点 的采 ) 点 有 集 , 向要 正确 。例如 : 洞 的采 集要 沿 着水 流 方 向垂 直 方 涵 路 面进行 。线 形 符 号 的 采 集 要贴 近 地 面 而且 考 虑 方 向 , 例如 : 线 河要 按 照 从 上 游 到 下 游 的 方 式 采 集 。为 了减 单
后采 则要 求 我 们 按 照 调 绘 片 的 内容 采 集 需 要 表 达 的 内 容 。但 有 时也难 免 出现 调 绘 内容 与 立 体 不 符 的情 况 , 当
这 种情 况 出现 时 , 一是 请 示 项 目负 责 人 了解 航 飞 时 间 与
调 绘 是否 一致 , 以确 定 是按 立体 还 是按 调 绘 内容采 集 ; 二 是请 调 绘人员 , 明确 是否应 该修 改调 绘片 。
少符 号化 过程 中 的麻 烦 , 在采 集 时符 号 生 成 的方 向也 要 正确 。对 于面状 要素 , 除了池 塘 、 水库 、 面等要 置平 采集 湖 以外 , 合要 素 的采 集也 要按 照设计 要求 完整采 集 。 复 3 等 高 线 的 采集 要 充 分 表 达 山脊 、 ) 山谷 及 鞍 部 的 特 征, 要保 证一 幅图 的等高 线与 D M完 整 、 E 统一 。
第3 1卷 第 6期
2 0 年 1 月 08 2
测 绘 与 空 间地 理 信 息
GEOM AT CS & SPAT AL NFORM ATl I I I oN TECHNOL OGY
பைடு நூலகம்
Vo . 1 No 6 13 , .
De c.,2 08 0
浅 谈 如 何 在 生产 过 程 中控 制 1 1 0 :00 0 地 形 数 据 ( L 的 质 量 D G)

省级1:10000地形图(DLG)的生产及质量控制流程探讨

省级1:10000地形图(DLG)的生产及质量控制流程探讨

省级1:10000地形图(DLG)的生产及质量控制流程探讨摘要: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地形图生产的相关工作经验,以省级1∶10000地形图(DLG)的生产与质量控制流程为研究对象,论文首先探讨了数字线划图的加工流程,在此基础上,笔者探讨了质量检查的具体内容和方法,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数字线划图1∶10000 质量控制生产1 加工平台目前加工数字地形图平台很多,比如德国Softelec公司的VPStudio,挪威Rasterex公司的RxAutoImage Pro,英国Softcover公司的Scan2CAD,Able公司的R2v,Autodesk公司的CAD Overlay等优秀的矢量化软件;国内具有矢量化功能的软件主要有Epscan、MapGIS、GeoWay、方正智绘、CASS等。

项目台采用了吉威公司的Geoway软件,它是专业而全面的空间数据处理软件。

它不仅为4D(DLG、DRG、DEM、DOM)基础地理信息产品提供从数据采集、加工、到产品制作和包装的全套生产软件,而且可以对现有各种形式的外部数据(野外、航测遥感、CAD/GIS)进行增值加工,成果满足多层次的应用要求。

2 数字地图加工的基础资料数字化的基础资料主要是作为底图的1∶10000地形图,另外还应该搜集一些现势性比较强的行政区划、水系、交通、地名等专题图和文字资料作为辅助材料。

底图一般应为聚脂薄膜图,其变形应该小于2‰。

若采用纸质图,根据用户的需要精度可适当放宽,但是地图变形要均匀,经仿射变换处理后应能达到相应的精度要求。

本文以79幅1∶10000地形图的数字线划图制作为案例,有1980年西安坐标系和1954年黄海坐标系两种格式。

分别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3度分带,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和高斯—克吕格投影,3度分带,1978年国家高程基准。

3 数据加工流程3.1 底图的几何纠正和坐标配准首先在Geoway DRG中打开一幅数字栅格地形图,输入该图的图名、图号、比例尺等基本信息。

1∶10000基础测绘建库数据生产的质量控制

1∶10000基础测绘建库数据生产的质量控制

1∶10000基础测绘建库数据生产的质量控制
余树影
【期刊名称】《现代测绘》
【年(卷),期】2013(036)001
【摘要】本文结合产中的实际工作经验,较为全面地介绍了基础测绘建库1∶1万数据的生产流程及在各个生产环节中存在的产品质量的因素、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产品质量控制的方法及路线,对提高基础测绘建库1∶1万数据的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总页数】3页(P29-31)
【作者】余树影
【作者单位】国家地理信息局第一航测遥感院,陕西西安71005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208
【相关文献】
1.1:10000基础测绘建库与制图一体化质量控制的探讨 [J], 余树影;张信丽
2.城市基础空间数据建库中一些质量控制方法探讨——以广州市规划局1∶10000城市地图数据建库为例 [J], 段新民
3.探究1:10000基础测绘建库数据生产的质量控制 [J], 颜清
4.探究1∶10000基础测绘建库数据生产的质量控制 [J], 颜清
5.基于增量式更新的1:10000基础测绘DLG的质量控制 [J], 潘记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10000基础测绘建库数据生产的质量控制

1:10000基础测绘建库数据生产的质量控制
之一。
3 . 2 数据 作 业方 案 的设计
2 基础测绘 建库数据的质量的分析
l: 1 0 0 0 0基 础 测 绘 建 库 数 据 产 品 的 主 要 生 产
数据 作 业方 案 有 两 种 : 采 集 方 案 和数 据 成 果 方
案 。无论 设 计 何 种 方 案 , 都要做好 质量控制 , 对 数
量 控制 。
满 足项 目的要求 。 3 . 3 . 3 内业 加 密 点 、 高 程 注记 点 和 等 高 线 对 野 外 控 制 点 的 高程 中误 差 要 参 照 国家 基 本 比 例 尺 地 图
( 1 )充分 了解顾客的各项要求 , 做 到在 可执行 的范 围 内尽 量满 足 顾 客 对 产 品 的需 求 , 在设 计 中 给
第3 6 卷第 1 期 2 0 1 3 年O 1 月




V0 1 . 3 6. No .1
Mo d e r n S u r v e y i n g a n d Ma p p i n g
J a n . 2 0 1 3
1: 1 0 0 0 0基 础 测 绘 建 库 数 据 生产 的质 量控 制
建库 已成 为城 市 GI S的重 要 内容之 一 。为 了使 1:
予 充分 的考 虑 , 并 编写 在技术 设 计 书 。
( 2 )实行 项 目技 术 设 计 书 的评 审 , 一 个 项 目要 做什么、 该 怎样 做需 要 相 关 的技 术 人 员 进 行 必要 的 沟 通 和讨论 , 这 就要 求 设 计 人 员 要 对 项 目进 行充 分
节影 响质 量 的 因素 。主要 概 括 为 设 计 书 的 编 制 、 数

1∶10000基础测绘内业产品生产过程及质量控制程序化实现

1∶10000基础测绘内业产品生产过程及质量控制程序化实现

97 项 目中广泛应 用并不 断改 进 , 2等 生产 过程 与 质量 检查
基本 实现 程序化 , 减少 了人 为 因素 , 大提 高 了工作 效率 大
和产 品质量 。
①高 程点 值与 注记一致 性检查 ; ②点 线面 房屋指 标检查 ; ③ 面积检 查 ; ④ 复合线 自相 交检查 ; ⑤ 复合线 打折 检查 。 3 入 库 数 据 ( r I F oe g 格 式 ) 产 过程 程 ) A c N O Cvr e / a 生
本 次 1 1 0 :00 0基础测 绘 内业产 品生 产过 程及 质量 控 制程 序 的 开 发 , 要 是 基 于 A tC D, R /N O, . 主 uo A A C I F Mi
co fVsa B s . r o i l ai 60等软 件进行 二次 开发 , st u c 并将 已有 的
查, 图层 的拓 扑关 系检查 ( 点层 不应 有 面拓 扑 ) 是否 建 如 、 立拓 扑关 系检 查 、 图层 的 TC点 数与 顺序 检 查 、 A I A T属 性 表与 P T属性 表检查 ( A 如点层不 应存在 A T属性 表 ) A ;
案例 2 新 疆 1 10 0 : : 00基 础 测绘 符 号 编辑 工具 , 要 主
3 D M 元数据 制作 。 )O
④高程点符号化与点值取位处理;
⑤ 区域 符号填 充 ; ⑥等 高线 高程 自由推算 ;
⑦接 边工具 。 2 制 图数据 ( w 格 式 ) ) dg 质量控 制程 序 内容
3 案 例 应 用 与 总结
以上程序 在省 基 础测 绘 数 据 整 理 、 疆 基 础 测绘 及 新
针对制 图数据 特殊符 号配 置开发 ( 图 3 如 所示 ) 。

1∶1万基础测绘作业过程及质检方式

1∶1万基础测绘作业过程及质检方式

1∶1万基础测绘作业过程及质检方式摘要:本文简要描述了基于Geoway软件对1∶1万基础测绘在实际生产工作中的作业流程以及利用Geoway软件质量自动检查方式。

关键词:Geoway软件;作业流程;质量检查引言作为地理信息的基础性、公益性的基础测绘是为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奠基石。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模拟地形图已经不能满足现实制图数据从形式上对客观世界形象直观的描述的需求,因而现代地理信息技术顺其自然的取而代之。

现在我们往往注重的是建库数据对地理实体空间性、特征性的反应,因此为了减少和缩短作业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就必须要有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作业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出图与建库一体化的数据要求。

利用Geoway软件设计一套作业方案能有效达到将符号数据和属性数据联系的目的,在满足出图的同时完成属性录入,从而满足出图与建库一体化。

1 Geoway软件介绍北京吉威数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推出了可以将地理空间数据进行处理的专业软件——Geoway软件。

想要保证测绘产品质量,就必须对图形拓扑关系、属性逻辑关系、图属一致性以及数据精度进行自动检索并检查,以减少劳动和质检成本,将数字化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而GEOW AY建库制图一体化技术就可以很好解决以上问题。

数据的组织与编辑便是其主要设计开发对象,从而有效实现了“一套数据、两种用途”的目标。

这也是为什么在1∶1万基础测绘时很多用户选择GEOWAY软件进行DLG数据的生产的原因。

2 1∶1万地形图工作流程通过制作作业方按标准符号库使数据依据《1∶1万地形图图式》,《新疆维吾尔治区1∶1000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暂行规定)》的要求先行数据预处理,使基础数据成为符合新图式新要求的数据。

出图与建库一体化作业流程如图1所示:(1)系统环境设置设置数据路径,输入/编辑参数等。

第一次作业时要设置工程路径,系统会把路径及更改的参数记录到注册表中。

(2)建立工程①方案设计;②以矢量化任务新建工程;③采集作业;④成果输出;⑤GIS 数据深加工。

基础测绘1-1万图库一体化DLG数据生产

基础测绘1-1万图库一体化DLG数据生产

基础测绘1:1万图库一体化DLG数据生产摘要:本文分析传统测绘产品生产过程的优缺点,提出现代数字化测绘产品一体化生产流程的必要性,并介绍一种能同时满足建库和制图要求的1: 1万DLG 一体化生产流程。

关键词:Geoway;1: 1万DLG数据生产;图库一体化1 引言随着全球信息产业的发展,基础地理信息已成为重要的资源,为各国、各省市所关注,从国家测绘局正式提出以建设“数字中国”地理空间基础框架作为奋斗目标开始,有许多省市已经提出或正在启动“数字区域”建设,省级“数字区域”最基本的数据就是1: 1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集,1: 1万数字线划图(DIG)是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集中最重要的组成内容。

如何高效地生产满足质量要求的DLG,是现在各个测绘部门普遍关注的问题。

下面笔者就生产实践的切身体会,结合空间数据的特点,分析过去和现在采用的技术流程优缺点,重点探讨现在采用的一体化技术流程,讨论其实现的可行性以及在生产组织和质量控制上的优势,与同行们一起探讨如何高效地获取同时能满足制图和建库要求的DLG数据。

2 传统的空间数据组织和先制图后入库的生产技术流程随着信息技术以及GIS自身的发展,人们对空间数据的应用深度和广度不断提高。

作为空间数据主要生产者的测绘行业,经历了从传统测绘产品到数字化制图,从全新4D基础地理信息产品生产模式再到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

而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也极大地丰富了空间数据的产品内容和形式。

从用途上矢量数据可分为制图数据和建库数据。

制图数据偏重于数据的表达,其核心是实体的符号化表示,缺乏对属性数据的支持。

GIS数据不仅表达空间实体的位置和几何形状,也记录空间实体对应的属性,这就决定了GIS数据源同时包含有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两部分。

早期的空间数据处理大多是面向特定用途的,因此也往往是借助于系统平台的部分技术来实现。

这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MicroStation, AutoCAD 为代表的CAD系统,在数据模型上强调空间数据的形态特征(属微观类),在应用上侧重于制图表现;另一类是以ARC/INFO, MapInfo为代表的GIS系统,在数据模型上强调空间数据的方位特征(属宏观类),提倡空间信息与属性信息联合存储与管理,在应用上侧重于管理和分析。

航测数据生产流程(数据采集部分)

航测数据生产流程(数据采集部分)

1:10000基础测绘数据生产流程(数据采集部分)——基于AA平台目录1 概述 (3)2 总体流程 (3)3 新建测图工程 (3)4 加载立体模型 (4)5 软件参数设置 (5)6 数据采集总体要求及常用工具、技巧 (6)6.1 采集总体要求 (6)6.2 采集工具及常用操作技巧 (7)7 数据采集顺序及各要素采集要求 (8)7.1 采集顺序 (8)7.2 交通要素采集 (8)7.2.1 采集要求 (8)7.2.2 采集常用工具 (9)7.3 居民地要素采集 (10)7.3.1 采集要求 (10)7.3.2 采集常用工具 (11)7.4 水系要素采集 (13)7.4.1 采集要求 (13)7.4.2 采集常用工具 (13)7.5 管线要素采集 (14)7.5.1 采集要求 (14)7.5.2 采集常用工具 (14)7.6 境界要素采集 (14)7.6.1 采集要求 (14)7.6.2 采集常用工具 (14)7.7 地貌要素采集 (14)7.7.1 采集要求 (14)7.7.2 采集常用工具 (15)7.8 植被要素采集 (15)7.8.1 采集要求 (15)7.8.2 采集常用工具 (16)8 三维数据成果 (16)1概述本生产流程为1:10000基础测绘数据生产中的数据采集部分,基于AA平台进行编写;规定了1:10000核心地形要素生产的技术要求、质量控制和工艺流程。

2总体流程新建测图工程加载立体模型软件参数设置数据采集(立体测图)三维数据成果3新建测图工程⑴选择【文件】→【新建任务】或单击工具栏上“新建”按钮,第一步选择以加工方式新建工程,并设置工程所在的路径及其名称,一般以图幅号命名:⑵单击下一步,选择根据图号确定工程范围,填入相应的图幅号,并进行适当的外扩:⑶单击下一步,设置好比例尺为10000,其余参数可不填:⑷单击下一步,选择生产所用的作业方案和符号文件,也可以在建立工程后进行加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0000基础测绘内业产品生产过程及质量控制程序化实现
作者:赵佳元
来源:《中国房地产业·上半月》2016年第03期
【摘要】良好的基础测绘工作能够有效的提高测绘项目的质量,加强测绘工作的服务保障能力,对于测绘工作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测绘相关机构要对1∶10000基础测绘工作引起重视,通过做好内业产品的结构设计和功能设计工作,从而为测绘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基础测绘;内业产品;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随着经济建设速度的加快,我国测绘行业得到了非常大的发展。

1∶10000基础测绘是测绘工作中比较基础性的工作。

良好的基础测绘工作能够有效的提高测绘项目的质量,加强测绘工作的服务保障能力,对于测绘工作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基础测绘内业产品的结构设计和技术进行分析,探讨内业产品的功能设计,希望为我国测绘工作的发展提供帮助。

1、基础测绘内业产品的结构设计和技术分析
1.1内业产品的结构设计分析
1∶10000基础测绘工作主要在测绘作业的前期展开,是基础性的测绘工作。

当前,
1∶10000基础测绘作业主要通过计算机系统来实现,但在测绘质量控制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表现为人为影响因素较多,测绘工作的重复性较强,工作强度较大,且由于缺乏灵活性,因此容易造成测绘误差等【1】。

针对这些情况,通过对基础测绘工作的研究,现特提出1∶10000基础测绘的3D成果,并对3D成果的产生和发展进行分析。

基础测绘的3D成果主要指的是DEM、DOM以及DLG成果。

1∶10000基础测绘从生产的角度出发,按照基础测绘工作的要求,通过对3D成果的坐标范围、内容性质、信息数据、图形形状、数据格式等进行系统的规划,从而进行结构设计工作。

1.2基础测绘内业产品技术路线分析
通常情况,在程序开发过程中,都会围绕某项目开展程序编制作业。

程序通过这种开发模式开发后,通常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因此并不适合开发程序的重复利用。

而现如今,对于程序的通用性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一次性程序已经表现出了不适应性。

在1∶10000基础测绘工作
中,为了提高对生产数据信息的利用效率,增大属性项程序的检查效果,提高程序的通用性,特制定了接口文件形式的最终程序。

每个测区通过该接口文件就能够达到最终目的。

在本次1∶10000基础测绘内业产品的开发过程中,质量控制程序的开发工作主要通过计算机信息软件实现。

其中,涉及到的计算机信息软件包括AutoCAD,Microsoft Visual Basic 6.0等。

同时,对一部分得到的成果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整合,最终实现生产过程的程序化控制【2】。

2、基础测绘内业产品的功能设计分析
在本研究中,对1∶10000基础测绘的数据进行认真的分析,最终决定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开发工作,分别是生产过程中较强的工作规律性以及浪费情况比较严重的人工环节。

通过二次开发工作,成功实现了对1∶10000基础测绘的程序化控制。

在实际工作中,程序化控制的主要内容是对生产的各个环节和产品质量的控制。

2.1DLG程序化的内容
DLG程序化的内容主要包括生产和检查两个方面。

下面从制度数据和入库数据两个角度对生产环节和质量控制进行分析。

2.1.1制图数据的生产环节程序内容。

根据分析和总结,得到制图数据生产环节程序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各项:①对测图数据进行预处理工作;②对生产过程中的自动配线型进行数字化;③对地物的标准颜色进行规划;④对高程点数字化,同时对点值取位进行有效的管理;⑤做好区域符号的编制;⑥选择接边工具。

2.1.2制图数据的质量控制程序内容。

根据分析,制图数据的质量控制车程序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各项:①对高程点值的检查工作,检查时要注意一致性问题;②对点、线、面房屋的指标进行分别检查;③对面积进行检查;④对复合线的相交情况进行关注;⑤观察复合线是否出现打折情况。

2.1.3入库数据的生产环节程序内容。

根据分析,入库数据的生产环节程序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各项:①做好预处理工作,对符号边线进行消除,同时对母线要进行保留;②做好数据分层工作;③对入库数据进行分析,生产图形轮廓;④建立拓扑模式;⑤对图层开展解压工作,解压E 00。

2.1.4入库数据的质量控制程序内容。

入库数据的质量控制程序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各项:
①制定对数据编码进行有效检查的程序,做好批量入库检查工作;②对数据的结构进行检查,检查的重点是要确保入库数据的一致性,具体的检查内容有对入库数据图层的单双精度进行关注,对拓扑关系进行检验,要确定是否已经成功设置了拓扑关系,对入库数据图层的TIC点数进行检查;③对数据的属性进行检查。

2.2DEM的程序化分析
DEM的程序化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各项:①要对DEM的范围坐标进行有效计算;②要做好点加密工作;③制定特征线程序;④制定能够进行批量拼接的程序。

2.3DOM程序化分析
DOM生产环节的程序化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各项:①对DOM的范围的坐标进行精准计算;②制定对DOM的分辨率进行检查的程序;③进行影像调入工作;④对名称的注记颜色引起注意,保证注记颜色的标准化。

3、实际案例分析
1∶10000基础测绘工作是一种基础性的测绘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我国西北部某省的1∶10000基础测绘项目中,工人人员只需要对程序进行简单操作,就能够实现批量处理操作。

结束语:
1∶10000基础测绘工作作为测绘作业的基础性工作,能够有效的提高测绘工作的质量,增大测绘业务的范围,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从而为公共建设提供更优秀的测绘服务。

在实际工作中,测绘相关机构要对1∶10000基础测绘工作引起重视,通过做好内业产品的结构设计和功能设计工作,从而为测绘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赵淑玲,付洪波,殷宏亮,夏立福.1∶10000基础测绘内业产品生产过程及质量控制程序化实现[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2,05:45-47.
[2]李津岭,张道明,赵淑玲.1:10000地形图航摄成图内业质量控制方法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2,08:211-2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