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考语文第二轮精练复习题311
2011东城区高三二模语文word含答案

北京市东城区2011届高三综合练习(二)语文试题2011.5第一部分(27分)一、本大题共5小题。
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装帧拾人牙慧糟粕.(pò)棱.(1éng)角分明B.眷顾欢渡佳节庇.(pì)护锐不可当.(dānq)C.坐阵星罗棋布徘徊.(huái)酩酊.(tīng)大醉D.松驰沧海一粟负荷.(hè)拈.(zhān)轻怕重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拥有“中国最美湿地公园”称号的呜翠湖,每天都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游人前来参豌游览。
B.鼎新国际集团的她能力强、情商高、思路活,工作信手拈来....,因而常常受到客户南好评。
C.我国经济发展迅速,拥有强大的综合国力,在国际上的地位日益提高,令世界刮目相...看.。
D.近日闹得沸沸扬扬的360公司与腾讯公司的纠纷,在工信部等部委干预下终于偃旗息...鼓.。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最新数据分析表明,运输量对能源消费影响最大,无论是货物运输还是旅客运输,它的运输量是决定交通运输能源消费水平的最主要因素。
B.日本大地震引发的核电危机导致多个国家对核电发展前景产生忧虑,但我国相关部门表示此次危机不会影响我们既定的核电发展方针和规划。
C.我们要提倡自主创新,因为能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决定着中国实现从贴牌大国到品牌大国、从制造大国到创造大国、从经济大国到经济强国的跨越。
D.目前在英国大约有50万人患有老年痴呆症,随着人口的进一步老龄化,这一数每会迅速增加,预计到2021年将要达到近100万人左右。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B.明代戏曲作家汤显祖创作的《牡丹亭》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曲折的爱情故事,赞扬了青年人追求自由幸福爱情的精神。
2011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银川一中2011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B B项,一般“古诗”没有这种作用,应该是指《诗经>。
2.C c项,指代对象错误,“认为是对上帝与人生最好的觉解”是指法国思想家伏尔泰的体会。
3.D D项,张冠李戴,列举罗素的例子不是赞美中国古诗,而是赞美中国的山水风光。
4、A、雄:难以(程度副词)5、C、②④⑤。
(①说的是况钟被启用,③说的是两人用心帮助百姓。
⑥说的是平思忠的廉洁。
)6、C、应该是让平思忠的两个儿子到自己属下做事7、(1)、苏州地区赋税繁多劳役沉重(1分),豪强猾吏(1分)舞文弄墨以奸求利(1分),是(1分)号称最难治理的地方。
句意顺畅(1分)。
(2)、况钟主持政务,细心而且周密(1分)。
他曾设置两本簿籍记录(1分)乡民的善恶,用来进行奖励和惩罚(1分)。
又设立通关勘合簿,防止进出(1分)时行奸作伪。
句意顺畅(1分)。
8、⑴①动静结合,天空中留有几点残余的星光,空中又飞来一行秋雁,远处传来一声长笛,依稀可见有人背倚着栏杆。
“雁横塞”这是动景,“人倚楼”这是静景,动静结合,营造出一幅黯然神伤的画面。
②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天空中留有几点残余的星光,空中又飞来一行秋雁,远处传来一声长笛,依稀可见有人背倚着栏杆,营造出一幅黯然神伤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情与景自然融合。
③烘托,渲染。
作者通过寥落的晨星、南归的雁阵、哀婉的笛声、倚楼听笛之人等意象渲染出一幅黯然神伤的画面,饶有情韵,表达了作者深切的思乡之情。
④引发联想,韵味清远。
笛声那样悠扬,那样哀怨,让人联想起人生如晨星之易逝的慨叹,还是因见归雁而思乡里、怀远人的情思,那长笛一声引发无穷的联想,使闻者黯然神伤。
(对艺术特点的概括2分,结合诗歌做具体赏析3分。
意思对即可。
)9、寄托了诗人思乡归隐的思想感情。
理由只要能答出两点即可:㈠寓情于景。
篱菊的意象与诗中的南归之雁、时令之秋结合在一起,传达的是思乡归隐的情绪。
①篱菊的意象,令人忆起“采菊东篱下”的陶潜,寄托的是归隐三径之心。
2011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试题语文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2011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试题语文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选择题1—8题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对应位置;其余答案请书写在答卷指定位置;未按要求作答,答案无效。
2.第四大题为选考题。
答题前,请先在答卷对应位置填涂所选题组信息点;未按要求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后,答卷、答题卡和作文卷分开收回。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癸丑(guí)侮辱(wǔ)晦朔(suò)箪食壶浆(shí)B. 团箕(jī)咒语(zòu)梼杌(dǎo)难辞其咎(jiù)C. 媛女(yuàn)蕈菌(jùn)伶俜(pīng)管窥蠡测(lí)D. 瞥见(piē)乍看(zhà)斑驳(bō)涸辙之鲋(fǔ)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010年9月25日,地铁二号线分拆为新的二、八号线,这个振聋发聩的喜讯,解决了周边不少居民出行难的燃眉之急;更让人惊心动魄的是,新列车设有残疾人坐椅专用停放位,还可用普通话、粤语、英语等自动报站,这些无所不用其极的设计,大大方便了市民。
A.振聋发聩 B.燃眉之急 C.惊心动魄 D.无所不用其极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了使书目具有高度的科学水平和使用价值,能够全面系统地揭示与报导图书文献,必须将书目编制方面一系列共同性的问题,集中进行研究。
B.当涉案的前中国足协主席谢亚龙、“金哨”陆俊等人被公安机关足球打假反赌专案组依法逮捕之后,中国足球能否迎来一个新的发展契机,球迷们都把目光都集中到了新上任的足协主席韦迪身上。
C.《莎士比亚全集》通过故事的形式,给诸多不大习惯阅读戏剧作品的读者,特别是年青读者一个轻松地阅读莎翁作品的机会,从而走进莎翁的世界。
我们坚信,读这本书的读者,即是愿意开启另一扇窗户。
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语文试题(附答案和详细解析)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语文一、现代文阅读(9分,第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明确的。
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级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
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
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
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宗和“替献曲”或“睃贼”、“曚诵”并提。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泰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
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提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
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区别。
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给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级的耳中。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贼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
“贼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贼诗言志”。
这种“贼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贼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成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
《左传·寰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展就贼《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
2011年高考深圳二模语文参考答案

深圳市2011年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9. 翻译和断句。
(10分)(1)(4分)断句答案:子仪事上诚,御下恕,赏罚必信。
唐史臣裴垍称:“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世而上不疑,侈穷人欲而议者不之贬。
”(评分标准:断对两处得1分,断对三处得2分,断对5处得3分,断对六处得4分。
)(2)(6分)答案:①广平王命士兵休整三天,接着向东进军。
(休:使动用法。
东:名词活用为动词。
“王”、“休”、“东”各1分。
)②贼军像鸟张开双翼一样从两边包抄夹击,官军退却。
(张两翼:像鸟一样张开两翼,2分。
包之:包抄、夹击敌人。
1分。
却:退却。
1分。
)10.(1)这首诗通过“秋扇”“骊山语”“夜雨霖铃”“比翼连枝”这些比喻共同营造了一种幽怨、凄楚、悲凉的意境。
或:这首诗借用班婕妤被弃以及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的典故,通过“秋扇”“骊山语”“夜雨霖铃”“比翼连枝”这些意象,营造了一种幽怨、凄楚、悲凉的意境,抒写了女子被丈夫抛弃的幽怨。
也有人认为,是以女子见弃为喻说明与朋友也应该始终如一,生死不渝。
这首诗通过一个为情所伤的女子和伤害她的男子坚决分手的情景(1分),通过“秋扇”“骊山语”“夜雨霖铃”“比翼连枝”这些比喻表达了一腔怨情,深婉动人。
或者诗人用男女间的爱情为喻,说明与朋友也应该始终如一,生死不渝。
以下答案,也可酌情给分:这首诗用一个女子的口吻,抒写了被丈夫抛弃的幽怨。
“悲秋扇”即是悲叹自己遭弃的命运,“骊山”之语暗指原来浓情蜜意的时刻,“夜雨霖铃”写像唐玄宗和杨贵妃那样的亲密爱人也最终肠断马嵬坡,“比翼连理”出自《长恨歌》诗句,写曾经的爱情誓言已成为遥远的过去。
(2)①反映了人们内心里一种普遍的期待;②语言通俗,便于传诵。
11. 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假舟楫者,非能水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12.BE A.韩文并非拼音文字,见第一段。
C.建筑的特点并非“源自”文字书写。
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全国卷二)全国2语文参考答案:1-5:DABDA6-10:CBCDB11(1)熊鼎到任,上奏罢免不称职的官员数十人,各部贪官污吏得以肃清。
(2)皇帝派遣使者慰问,送貂皮衣服帽子,又派遣中使赵成召回熊鼎12(1)此词以时光的转换为线索,表现了深秋萧瑟清寒中作者因人去屋空而生的凄切孤独感。
(2)作者意在写心境、写情,但主要笔墨却是写环境,而白日萧瑟清寒的环境浸透了主人公的凄清之感,夜半沉寂冷落的环境更浸润了主人公的孤独感。
13(1)失道者寡助亲戚畔之天下顺之。
(2)谁家新燕啄春泥。
浅草才能没马蹄(3)三十而立,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4)干戈寥落四周星身世浮沉雨打萍14.(1)指黑妮她是一个湘西苗家女子,用手中的针绣着具有民族风情的苗绣,并教苗族妇女们制出优美胡刺绣艺术;(2)指黑妮在“负责任的族游”中,她在帮扶着与被帮扶者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3)此句用比喻的手法,交代黑妮的身份以及其爱心;16.(1)指黑妮所从事的工作就像“针挑土”一样,虽然工作细微,但意义却伟大;(2)指黑妮身份低微平凡,却做着平凡中页不平凡的工作;(3)人们从中感悟到不管任何事都要从小处着手,就像针挑土一样,才能成就伟大的人生!17题:从不理解为何她通过温和的话塑造她们美和丑的观念,到最后理解“针挑土的概念,文中针挑土起到贯穿全文的作用。
并起到了点题的目的。
”18:逢、一定、其中、甚至、就。
19(1)总结是为今后的工作而形成的书面材料;(2)它是一个组织或个人在工作,学习告一段落后总结的。
(3)目的是进行回顾,检查,分析,从中找出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悟出个中道理,并得出规律性的认识全国2语文参考答案:1-5:DABDA6-10:CBCDB11(1)熊鼎到任,上奏罢免不称职的官员数十人,各部贪官污吏得以肃清。
(2)皇帝派遣使者慰问,送貂皮衣服帽子,又派遣中使赵成召回熊鼎12(1)此词以时光的转换为线索,表现了深秋萧瑟清寒中作者因人去屋空而生的凄切孤独感。
2011年杭州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杭州市2011届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二)语文试题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学校、班级和姓名。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恫.吓(dònɡ)绯.闻(fěi)炒鱿.鱼(yóu)张牙舞爪.(zhǎo)B. 谄.媚(xiàn)箴.言(zhēn)卡.脖子(qiǎ)强.颜欢笑(qiǎnɡ)C. 悭.吝(qiān)戕.害(qiānɡ)阑.尾炎(lán)掎.角之势(jǐ)D. 蹊.跷(qī )颔.首(hàn)酋.长国(qiú)奴颜婢.膝(bèi)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碧波万顷,群山叠翠,峡谷幽深,溪涧清秀,还有种类众多的生物资源、文物古迹和丰富的土特产品,千岛湖因此成了响誉中外的旅游胜地。
B. “限购”、“地王”、“蜗居”、“史上最强调控”……在这些火爆一时的词条背后,是政策的轮翻调整,是市场的变幻莫测,是中国房地产久治不愈的痼疾。
C. 香港一家旅行社在《明报》头版刊登整版感谢信,盛赞埃及局势骤紧时中央政府包机撤侨是史无前列的完美安排,称这是香港人的福祉。
D. 2010年伴随着微博一起流行起来的“杯具”“洗具”这两个词语,在网络上迅速蹿红,逐渐被赋予了深邃的寓意,频繁用于一些社会和文化事件中。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论文抄袭的事件在学术圈外的领域也频频发生,这就不能不引发我们去反思:不管哪行哪业,动辄..将论文作为职称晋升、业绩考核标准,是否完全合适?B.对有潜力的优秀年轻干部,组织部门就是要赶鸭子上架.....,让他们到基层单位挑起重担,在实践的风风雨雨中摸爬滚打,锻炼成长。
C.写诗能够不为稻粱谋...,只听从心灵的召唤,这样的诗人才称得上是纯粹的诗人;他们写出来的诗,才可能涤除那种习见的铜臭味和酸腐气。
河北省2011年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Ⅱ卷)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第I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汇总,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逾.越(yú)鸟瞰.(kàn)一丘之貉.(luǒ)栩.栩如生(xǔ)B.溃.败(kuì)凹.陷(wā)贻.笑大方(yī)兢.兢业业(jíng)C.咀.嚼(zǔ)桧.柏(guì)罄.竹难书(qìng)饕餮.大餐(tié)D.觊觎(jì)攻讦.(jié)光阴在苒.(rǎn)心怀叵.测(pǒ)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我读过弗莱的著作,很喜欢他那高屋建...瓴.的气势和包罗万象的体系,更欣赏他努力摆脱主观印象式品评的文学批判方法。
B.羽先生指导弟子写论文时强调,学术论文要有的放矢,论证严密,语言准确而简洁,不能模棱两可,也不能繁文缛节....。
C.这是一家国家级出版社,近几年来,出版了很多深受读者尤其是在校大学生喜爱的精品图书,不少作家都对它趋之若莺....。
D.虽然已经是晚上了,但候车大厅里依然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大喇叭的广播声、商贩的叫卖声、孩子的哭泣声不绝如缕....。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不同的生活习俗、自然条件以及地理环境,使各地的民居在平面布局、结构方法、造型等方面呈现出淳朴自然,而又有着各自的特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语言运用
第一节扩展语句
1.中秋之夜,月下家宴。
却有亲人因故未能回家团圆。
假如你是这个家庭的成员,请在当晚的日记中写几句话,记录自己当时的情感。
不超过60个字。
要求:①有情境描写。
②要涉及未归的亲人。
③语言生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根据语境扩展语句的能力。
中秋之夜,有亲人未归,家人自然会挂念的。
如何表现这个情境呢?考生要通过记日记的形式,记录当时的情感。
答案示例:中秋之夜,家人在院里吃团圆饭,可是在外地工作的大哥没能回家。
此时,我想告诉大哥:天上的月儿很圆很亮,我的心却空落落的……
2.将“大海”、“思维”、“翅膀”三个词语连缀扩展成一段话,或描述一种情影,或陈述一种见解。
(6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和语言表达连贯、得体的能力。
解答此题,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要求,然后展开想象,组织语言,连缀成一段合乎题干要求的文字。
答案示例:我喜欢在大海边静静地思考。
当躯体休息的时候,我面对浩瀚无边的大海,像面对缥缈无边的星空一样,思维的翅膀在这广阔的天地里飞得很远很远。
3.请用因果推论法扩展下面的语句。
(不少于60字)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是一句格言警句鉴赏理解扩展题。
应在充分理解句子意义的基础上,按照“因果推论法”的内在要求——逻辑上的因果关系、表达方式上的议论来组织表达。
答案示例:不要以为坏事很小做了无所谓,也不要以为好事太小而不屑去做。
因为量变会引起质变,量变是质变的准备,质变是量变的结果,量变必然会引起质变。
所以,对于坏事要防微杜渐,对于好事要从点滴做起。
4.请将“挂绝壁枯松倒倚,落残霞孤鹜齐飞”(卢挚《秋景》)扩展成一段借景抒情的文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此时已是夕阳西下,我站在山腰举目远望,西边那陡峭山崖上,悬挂着一棵苍松,枝叶下垂,紧贴崖壁。
远处,如血的残霞映红了半边天空,一群野鸭排成一线,渐渐消失在天际。
5.将“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两句诗扩展为60字左右的语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没有要求从哪一方面进行扩展,我们可以选取自己最擅长的来完成,可以运用记叙、议论、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
答案示例:满天星斗,遥挂似垂,几与辽阔的平野相贴;江上的明月,在万里大江滚滚的波涛上翻滚,置身其中的诗人,面对这一阔大雄伟的境界,顿时产生了一种宇宙苍茫无穷之感。
6.在理解“水滴石穿”这个成语的基础上,将其扩展成80字左右的一段话,主要从“滴水为什么能够穿石”的角度去扩展。
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滴水穿石是一种精神,应该大力提倡。
细想起来,滴水之所以能够穿石,一是它们目标专一,每一滴水都朝着同一方向,落在同一个点上,也就是“专”的精神;
二是它们持之以恒,在漫长的岁月中,它们一直在努力,也就是一种“恒”的精神。
7.扩展下列画线的句子,使之表意丰富,前后语意连贯,80字左右。
看着天空像精灵一样飞舞的雪花,我知道,这些美丽的雪花是善良的,也是害羞的。
它们不就是大观园中那些青春美貌的少女们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这些美丽的雪花是善良的,漫步在飞雪中,听着脚下咯吱咯吱的节奏,却不必担心她会无情地浸透鞋袜,打湿衣袖;这些雪花也是害羞的,看落英翩跹,想接一片于手心细细地观赏她那美丽的花瓣,她却瞬间隐了容颜,藏了身影。
第二节压缩语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