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 7.3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练习题
人教版八下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单元测试(含答案)

人教版八下7.3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共15题)一、选择题(共11题)1.下列关于生命起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原始大气为生命起源提供了最初原料B.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诞生的摇篮C.原始生命的产生这一步最重要但缺乏证据D.原始生命来自其他星球的观点没有证据支持2.下列说法不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观点的是A.生物常常会为争夺食物和生活空间而发生生存斗争B.虫媒花与某些传粉昆虫表现岀惊人的相互适应,这是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C.由于长期滥用抗生素,最终抗生素诱导细菌定向发生了耐药性变异D.长颈鹿是长颈变异的个体生存机会多,并一代代积累形成的3.生活在沙漠里的仙人掌,叶呈刺状,根系发达,茎肥厚,这些结构特点的形成是A.遗传的结果B.自然选择的结果C.阳光照射的结果D.人工选择的结果4.下列各项中,与自然选择无关的是A.鲫鱼的背部是深灰色、腹部是乳白色B.螳螂的体色与周围环境色彩十分相似C.一窝小猫的体色有黑色、白色和黄色D.草原上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5.下列有关动物进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动物是海洋中的原始单细胞动物B.地球上的脊椎动物要比无脊椎动物出现得早C.原始的爬行类由古代的两栖类进化而来D.环节动物与软体动物有着较近的亲缘关系6.下列关于人类起源及生物进化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B.自然选择保留的变异总是有利于生物的生存C.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D.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7.某些热带海域中生活着一种黑白条纹体色的海蛇,而生活在采矿污染海域附近的同种海蛇体色多为全黑。
与形成上述现象无关的是A.生物的遗传B.生物的变异C.采矿污染D.人工筛选8.马铃薯甲虫以马铃薯为食。
以下是它们两者的进化过程图(箭头表示进化方向),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捕食者与被捕食者在进化过程中相互影响B.甲虫为了取食马铃薯产生耐受毒素的变异C.无毒素马铃薯和不耐受毒素的甲虫被淘汰D.马铃薯使甲虫卵块脱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9.下列植物类群中,与藻类植物亲缘关系最近的是A.苔藓植物B.蕨类植物C.裸子植物D.被子植物10.以下有关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选项,错误的是A.各种生物普遍都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B.生物要生存下来,就得为了获得食物和空间而进行生存斗争C.生物产生的变异一定都有利于其适应环境D.不适应环境的生物将被淘汰11.某岛上生存着尺蛾的两个变种,该地区原为森林,后建设为工业区。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 7.3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 练习题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7.3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练习题一、单选题1.对于生命的起源,持化学起源观点的科学家认为原始的生命起源于()A. 原始大气中B. 冷却降雨过程中C. 原始海洋中D. 岩石中2.如图为未被破坏的地层示意图,图中表明两个地层中层发掘出物种A和B的化石,下列关于物种A、B 的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物种A比物种B结构复杂②物种A比物种B结构简单③在Ⅰ层内可能找到物种A化石④在Ⅱ层内可能找到物种B的化石⑤物种B的出现早于物种A ⑥物种B的出现晚于物种A.A. ①③⑤B. ②③⑥C. ②③④D. ①④⑤3.米勒实验中得到的有机小分子主要是()A. 葡萄糖B. 氨基酸C. 核苷酸D. 脂肪酸4.关于人类起源的证据,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达尔文的进化论能证明人类的声源B. 古人类的化石,包括、遗体、遗物、遗迹都是人类起源的直接证据C. 通过模拟古代环境证明人类的声源D. 古代的传说和书籍的记载都可以证明人类的起源5.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核心思想是()A. 遗传和变异B. 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C. 食物的短缺D. 器官经常使用变得发达6.枯叶蝶的体色和体形酷似枯叶,对其形成原因的正确解释是()A. 过度繁殖的结果B. 人工选择的结果C. 不利变异的结果D. 自然选择的结果7.原始生命诞生的场所是()A. 原始大气B. 原始海洋C. 宇宙空间D. 原始冰川8.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植物和动物分别是()A. 单细胞藻类、单细胞动物B. 蕨类植物软体动物C. 种子植物爬行动物D. 苔藓植物鱼类9.始祖鸟在进化上可能处于哪两种动物之间的过渡类型()A. 鸟类和哺乳类B. 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C. 古代爬行类和鸟类D. 鱼类和两栖类10.关于生命的起源与进化,下列说法不确切的是:()A. 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已经完全得到了实验证实B. 米勒实验说明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物形成有机物是可能的C. 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祖先可能相同,环境的变化导致了差异D. 生物化石为生物的进化学说提供了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11.长期使用某种抗菌素,发现抗菌素的效果越来越差。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第三章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检测题(含答案)

第三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检测题一.选择题(共27小题)1.地球大约在46亿年前形成,原始的大气层中没有的气体是()A.氢气B.甲烷C.水蒸气D.氧气2.鸟类起源于爬行动物的化石证据是()A.恐龙B.三叶虫C.始祖马D.始祖鸟3.关于生命的起源,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原始大气中存在着氧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B.现代地球上不能再形成原始生命C.米勒实验表明,原始地球上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等有机物D.生命起源于原始陆地4.有人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来自于宇宙中其他星球”的推测。
他们的依据是()A.在陨石中发现了有机物B.在原始地球条件下不可能形成有机物C.在其他星球上已经发现了生命D.模拟原始地球条件的实验为该推测提供了证据5.生命的起源现今仍有不同的假说。
化学进化学说认为生命是在原始地球条件下由化学物质而来的。
当时的条件是()①地球表面温度已经降低②地球内部温度仍然很高③火山活动频繁,形成原始大气④原始大气中有相当数量的氧存在⑤地球表面逐渐形成了原始海洋。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⑤6.原始生命的代谢类型可能是()A.自养需氧开型B.异养需氧型C.自养厌氧型D.异养厌氧型7.1965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利用氨基酸,成功合成了具有生命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在世界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先河,该事例成功支持了生命起源的()A.无机物→有机小分子阶段B.有机小分子→有机大分子阶段C.有机大分子→独立体系阶段D.独立体系→原始生命阶段8.科学家推测,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顺序是()①简单的无机小分子合成简单的有机小分子②简单的有机小分子聚合成复杂的有机大分子③有机大分子形成原始生命A.①②③B.③①②C.②①③D.①③②9.科学研究中经常用模拟实验来解决不能或不使用直接实验法解决的问题,便于提高效率、获取证据。
依据如图所示对米勒模拟实验的解释错误的是()A.①内模拟了原始大气及闪电B.②内模拟了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降雨的过程C.③内释放的水蒸气是形成雨水的重要条件D.④内收集到了多种大分子蛋白质10.原始生命形成的场所是()A.原始海洋B.原始大气C.原始森林D.原始陆地11.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是()A.化石证据B.遗传证据C.胚胎学证据D.解剖证据12.生物之间共同特征多,亲缘关系就近。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单元测试卷第七单元第三章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word版,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共60分)1. 下列不是原始大气的成分。
A. 氧气B. 甲烷C. 二氧化碳D. 水蒸气2. 根据生物进化的历程,下列生物所属类群最早在地球上出现的是A. 地钱B. 海带C. 铁线蕨D. 侧柏3. 根据图中的足印判断,亲缘关系最近的是A. 甲和乙B. 乙和丙C. 甲和丙D. 甲和丁4. 原始大气中不存在的气体或物质是A. 二氧化碳B. 氧气C. 氢气D. 氨5. 不同生物与人的细胞色素氨基酸组成的差异如图,据图推测合理的是A. 黑猩猩没有细胞色素B. 链孢霉与人类没有亲缘关系C. 响尾蛇在地球上出现早于天蚕蛾D. 由卵生到胎生是动物进化的总趋势6. 原鸡是家鸡的祖先,家鸡和原鸡有许多相似的特征,但家鸡的产蛋量高,人们能把原鸡培育成产蛋量高的家鸡,利用的是生物的A. 生长发育的特征B. 新陈代谢的特征C. 遗传和变异的特征D. 生殖和发育的特征7. 研究马、蝙蝠的前肢和鹰的翅膀骨骼,发现它们有许多共同特征,推测它们具有共同的祖先。
这种科学研究方法是A. 实验法B. 抽样法C. 比较法D. 模拟法8. “腐肉生蛆”“腐草化萤”这一自然现象反映的有关生命起源的观点是A. 生生论B. 自然发生论C. 化学进化论D. 神创论9. 如图为生物进化树,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①与鸟类都属于恒温动物B. ②的胚珠裸露,无子房壁包被C. ③靠孢子繁殖后代D. ④适于在干旱的环境下生存10. 下列关于生命起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 现代海洋还可以进化出原始生命B. 原始大气中有氢气、氨气、氧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C. 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学说认为: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D. 米勒实验证明:有机小分子物质能合成有机大分子物质11. 米勒的实验开创了生命起源研究的新途径,该实验证明了A. 原始大气可以转变为原始生命B. 无机物可以转变为简单的有机小分子物质C. 有机小分子物质可以合成有机大分子物质D. 有机大分子可以演变为原始生命12. 生命的诞生与进化经过了极其漫长而又坎坷的历程。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7.3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练习试题

第七单元第三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练习题一、单选题1.在原始地球上,氨基酸分子的生成和原始生命的诞生场所分别是( )A.原始海洋和高温干燥地区B.原始大气和高温干燥地区C.原始大气和原始海洋D.河流和海洋2.据推测,原始大气中不可能存在的气体是()A.氧气B.甲烷C.氨气D.氢气3.从进化观点来看,高等生物起源于()A.多细胞动物B.水生藻类C.低等动物D.单细胞生物4.米勒的实验开创了生命起源研究的新途径,该实验证明了:()A.原始大气可以转变为原始生命 B.无机小分子可以转变为简单的有机小分子C.有机大分子可以演变为原始生命D.有机小分子可以合成有机大分子5.在生物进化过程中,下列哪项是最简单、最低等的()A.藻类B.苔藓C.蕨类D.地衣6.郑氏始孔子鸟化石能证明有较近亲缘关系的两类生物是A.鱼类和两栖类B.两栖类和爬行类C.爬行类和鸟类D.鸟类和哺乳类7.如图表示脊椎动物进化的大致过程,图中①、②和③依次代表()A.鸟类、爬行类、两栖类B.爬行类、两栖类、鸟类C.两栖类、爬行类、鸟类D.鸟类、两栖类、爬行类8.下列植物在地球上出现的先后次序是①藻类②苔藓③被子植物④裸子植物⑤蕨类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⑤③④C.①②⑤④③D.①②③⑤④9.生物发展的趋势是从水生到陆生.下列脊椎动物中属于由水生向陆生过渡的类群是()A.鱼类 B.爬行类 C.哺乳类 D.两栖类10.下图表示几个动物类群的进化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丁比丙高等B.最先出现的动物是甲C.乙、丙、丁、戊的共同祖先是甲D.戊一定是水生动物11.如图是未被破坏的地层示意图,图中表面两个地层中曾发掘出物种A和物种B的化石,下列关于物种A、B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物种B可能不如物种A高等B.物种B一定比物种A结构复杂C.物种A的出现早于物种BD.物种A一定比物种B的数量多12.根据生物进化的历程,下列植物中最高等的是()A.B.C.D.13.下列8种生物与人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的差异如下表所示,请你据表判断与人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是()A.酵母菌B.向日葵C.马D.黑猩猩14.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化石。
八年级生物下册7.3 《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测试卷-人教版(含答案)

八年级生物下册7.3 《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测试卷-人教版(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28分。
1.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大气成分,合成了多种有机物的科学家是()A. 达尔文B. 拉马克C. 米勒D. 巴斯德2.地球上最早的生命诞生于()A. 原始海洋B. 原始温泉C. 原始大气D. 原始岩层3.原始生命是在原始海洋中诞生的,其主要的原因是()A. 水是生物体的组成部分B. 水是营养物质C. 许多生化反应离不开水D. 水中有氧4.在原始地球条件下,由无机小分子物质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过程中,其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于()A. 太阳的辐射能B. 物质氧化分解提供的能C. 三磷酸腺苷水解提供的能D. 宇宙射线、紫外线、闪电等提供的能5.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的证据B. 郑氏始孔子鸟是爬行类进化成鸟类的典型证据C. 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发生的显著变化是脑容量增加D. 恐龙蛋化石可以孵出恐龙6.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都是从一个受精卵开始的,这一点说明高等动物()A. 起源于水生动物B. 起源于原始的单细胞动物C. 起源于原始的无脊椎动物D. 起源于陆生的无脊椎动物7.通过对黑猩猩的骨骼和人的骨骼的比较,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 黑猩猩可以进化成人B. 人和黑猩猩是由共同的祖先进化来的C. 人和黑猩猩是一种生物D. 人可以进化成黑猩猩8.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的证据,越晚地层里形成的化石中的生物特点是()A. 简单低等,水生生物多B. 简单低等,陆生生物多C. 复杂高等,水生生物多D. 复杂高等,陆生生物多9.生物进化长达十几亿年,科学家从未停止对生物进化的研究。
除哪一项外,下列都能作为研究生物进化的证据()A. 化石B. 体型大小C. 基因D. 细胞色素C10.古生物学家在某地进行考古挖掘,越往下挖,出土的生物化石可能()A. 越来越高等B. 结构越来越简单C. 结构越来越复杂D. 陆生生物的化石增多11.下列植物中最简单、最低等的是()A. 苔藓植物B. 藻类植物C. 蕨类植物D. 被子植物12.下列动物类群中,在地球上先出现的是()A. 原始无脊椎动物B. 水生脊椎动物C. 原始脊椎动物D. 陆生脊椎动物13.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是从()进化来的。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测试试题(含答案)

第三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植物是A.原始单细胞藻类B.原始苔藓植物C.多细胞藻类D.原始种子植物2.原始生命的重要标志是A.原始细胞膜的形成 B.原始蛋白质和核酸的形成C.具有原始的新陈代谢和繁殖 D.蛋白质和核酸的相互作用3. 1861年,在德国发现的“始祖鸟”化石表明鸟类可能起源于()A.古代的鱼类 B.古代的两栖类 C.古代的爬行类 D.古代的哺乳类4.根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蚊蝇等害虫对DDT抗药性不断增强的主要原因是:()A.害虫对DDT进行选择的结果B.害虫本身对DDT具有抵抗能力C.DDT的药效降低了D.DDT对害虫抗药性的变异进行选择的结果5.下列各项里的两种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差异最小的是()A.人与黑猩猩B.人与马C.人与果蝇D.人与向日葵6.有关植物在地球上出现的顺序表述正确的是A.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B.藻类植物→蕨类植物→苔藓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C.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D.藻类植物→裸子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被子植物7.杀虫剂往往在开始使用时有效,后来逐渐失效。
下列关于这一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害虫接触杀虫剂后,慢慢产生了抗药性B.由于用药量太少,害虫没被杀死而产生了抗药性C.害虫存在抗药性变异,杀虫剂对这种变异进行了选择D.害虫为了适应这种环境变化,发生了抗药性的变异8.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证据B.生物进化的每个环节都有化石证据C.在最古老的地层中同样也有生物化石存在D.越古老的地层中出现化石的生物结构越简单越低等9.下列关于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类运动系统的进化只与遗传和变异有关B.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骨骼肌组成C.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中“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多D.骨膜内层的成骨细胞与骨的长长有关,骺端软骨层的细胞与骨的长粗有关10.下列生物化石出现在地质年代最晚近的是( )A.单细胞生物 B.古代鱼类 C.古代两栖类 D.古代爬行类11.产奶量不同的奶牛 ,经过选择繁育,培育出高产奶牛,这是因为生物具有( ) A.生殖发育的特点 B.代谢作用 C.遗传和变异特征 D.适应环境12.下列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理解,错误的是( )A.自然界中的生物,经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B.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C.微小的有利变异在物种内能够逐代积累D.环境对生物变化的选择是不定向的13.2016年“全面二孩”正式实施,某对夫妇计划再生育一孩,下列有关性别决定的叙述,你不认同的是A.人的性别是由染色体决定的B.生男孩是因为含Y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C.丈夫所产生的精子都含有Y染色体D.自然状况下,第二胎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14.自热界中有一种蛾易被蝙蝠捕食,千百万年之后,这种蛾中绝大部分能感受到蝙蝠的超声波,井运用复杂的飞行模式逃脱危险。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第3章 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 训练试题(解析版)

第3章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训练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9小题)1.昆虫的保护色越来越逼真,其天敌的视觉也越来越发达。
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分析,下列解释正确是()A.昆虫的保护色决定它们的其天敌视觉的变异方向B.昆虫与其天敌进行了激烈的种内斗争C.昆虫天敌的视觉会因捕食昆虫而越变越发达D.昆虫与其天敌相互选择、共同进化2.原始的种子植物是由下列那种生物进化来的()A.原始藻类B.原始的蕨类植物C.现在藻类D.原始菌类3.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观点错误的是()A.古代鱼类是最早出现的脊椎动物,古代两栖动物是脊椎动物从水生到陆生的过渡类型B.两栖动物是脊椎动物由水生到陆生的过渡类型C.哺乳动物在地球上出现的时间比爬行类早D.环境因素和生物的遗传与变异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4.关于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的实验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火花放电模拟闪电B.实验证明了原始海洋中的有机物可能会演变成原始生命C.实验的结果得到了多种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D.米勒实验证明生命起源的第一步5.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问题吸引了许多科学家探究的目光。
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米勒实验证明了小分子有机物可以合成大分子有机物B.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已经完全被实验证实C.进化的总趋势是简单到复杂、低等到高等、陆生到水生D.化石的研究为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证据6.马的进化过程说明生物进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进化的结果使生物()A.运动能力增强B.取食与避敌能力增强C.种族延续能力增强D.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能力增强7.根据达尔文的进化学说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黄蜂的警戒色,是人工选择的结果B.雷鸟的保护色,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C.北极熊体色为白色,是定向变异的结果D.浅色桦尺蛾中出现深色变异属于不利变异8.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不科学的是()A.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B.虫媒花与某些能传粉的昆虫表现出惊人的相互适应,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C.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变异的后代会越来越适应环境D.害虫存在遗传和变异现象为其抗药性的增强提供了前提条件9.养鸡场饲养员用杀虫剂杀苍蝇,第一次使用效果显著,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药效逐渐下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 7.3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练习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按照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生物进化的内因是
A.生物的过度繁殖B.产生了可遗传的变异
C.生存竞争D.产生了有利的变异
2 . 抗生素的使用对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保护功不可没,但滥用抗生素则成为危害人们的健康,用抗生素治疗由细菌引起的疾病效果越来越差的原因是()
A.抗生素的质量下降,杀菌能力低B.细菌为了适应环境,产生了抗药性
C.抗生素选择了发生耐药变异的个体生存下来D.耐药细菌繁殖能力比不耐药细菌繁殖能力强
3 . 下列有关植物生理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一株青州银瓜上雌花和雄花之间的传粉属自花传粉
B.石门红叶变红的主要原因是秋天日照时间缩短
C.诸城板栗嫁接繁殖比实生苗繁殖更能早产丰收
D.蜜桃种子无胚乳是因为胚珠内的中央细胞没有受精
4 .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总趋势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从无到有B.从低等到高等
C.从简单到复杂D.从陆生到水生
5 . 下列属于同源器官的一组是()
A.鱼的鳍和鲸的鳍B.蝙蝠的翼手和马的前肢
C.葡萄的卷须和豌豆的卷须D.人的手和黑猩猩的前肢
6 . 以下关键词能正确概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内容的是()
①自然发生②过度繁殖③生存斗争④用进废退⑤遗传、变异⑥适者生存
A.①②③④B.③④⑤⑥C.②③⑤⑥D.②③④⑤
7 . 下列诗句中,能体现环境中温度对生物影响的一项是()
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C.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D.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8 . 原始大气与空气相比较,没有的气体成分是
A.水蒸气
B.甲烷
C.氧气
D.二氧化碳
9 . 下列不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观点的是
A.生物普遍具有过度繁殖能力B.生物与生物间存在着生存竞争
C.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生物为了适应环境产生变异
10 . 下列对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具有挑战性的事实是
A.常刮大风的海岛上生活着大批无翅昆虫
B.长期使用杀虫剂,不但没有消灭害虫,害虫的抗药性反而越来越强
C.化石研究表明,云南澄江地区寒武纪地层中大量新物种的产生只用了200万年
D.研究发现人与其他哺乳动物之间相同的基因非常多,不同的基因只是少数
11 . 下列有关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B.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C.生物变异的方向与自然选择无关D.生物进化的方向与自然选择无关
12 . 科学家不断实验,挑战“自然发生说”。
下列4位科学家都设计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支持或否定“自然发生说”。
其中能证明“微生物不能自然发生”最有说服力的是()
A.雷迪的实验
B.尼达姆的实验
C.斯巴兰扎尼的实验
D.巴斯德的实验
13 . 下列观点不符合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A.过度繁殖加剧了种内的竞争B.遗传与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C.进化方向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D.自然选择的结果是适者生存
14 . 下列有关生物分类与进化的观点错误的是()
A.生物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种类越多,生物间的共同特征越多
B.爬行动物体表有鳞片或甲,用肺呼吸,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C.对不同地层中化石的比较,能推断出生物进化的大致趋势
D.环境因素和生物的遗传变异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
15 . 有关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B.人类的祖先是森林古猿
C.人工选择保留的是有利于该生物生存的变异
D.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16 . 《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规定:单位或这个人未取得批准运送、邮寄、携带古生物化石出境构成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下列化石中能作为爬行类进化成鸟类证据的是
A.鱼类化石B.猛犸象化石C.始祖鸟化石D.蕨类化石
17 .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规律描述,不正确的是()
A.从单细胞到多细胞B.从简单到复杂
C.从高等到低等D.从水生到陆生
18 . 下面是某同学对达尔文进化学说的理解,其中错误的是()
A.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生物进化也是不定向的
B.在自然界中,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C.发生有利变异的个体更容易在生存斗争中生存下来
D.变异的存在为自然选择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19 . 按照进化论的说法,下地生活的森林古猿经过若干年后,它们的变化不是()
A.能用火
B.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
C.大脑越来越发达
D.过着树栖为主的热带丛林生活
20 . 下列各项中全部属于现代类人猿的是()
A.长臂猿,大猩猩,猩猩,金丝猴B.长臂猿,大猩猩,猩猩,狒狒
C.长臂猿,卷尾猴,猩猩,大猩猩D.长臂猿,大猩猩,猩猩,黑猩猩
二、综合题
21 . 下列是生物进化树,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A、B、C分别是哪种生物?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B与蕨类植物的区别是能否产生________。
(3)地球上最早产生的植物是原始的________,它们生活在________里。
(4)图中的树桩应该代表的是________。
(5)由图可知,生物进化遵循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________、从________、从________的发展规律。
22 . 豌豆的高茎与矮茎是一对相对性状,将两株高茎豌豆作为亲本进行杂交收集种子(子一代)种下去,观察豌豆植株生长的状况并统计数据,将结果绘成柱形图如下。
(1)根据图中信息,可推知控制高茎性状的基因是_____基因;若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图示中高茎植株的基因组成是_____。
(2)让子代的矮茎植株进行杂交,推测后代出现高茎植株的概率是_____。
(3)科学家想把来源于某种细菌的基因转移到豌豆体内,以培育成抗虫豌豆新品种,假设该研究成功的话,抗虫这一性状能否遗传?_____,说出理由: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遗传图解解释上图中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形成的原因。
__________
23 . 图甲是某家族单双眼皮的遗况(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请据图回答:
(1)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是一对相对性状由图甲中信息可以判断,单眼皮为_____性状。
请根据图中信息推测小雅母亲的基因组成为_____外公的基因组成为_____。
(2)小雅眼皮性状与父母不同,此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二孩”政策已经放开,小雅父母准备生二胎,第二胎生双眼皮男孩的可能性_____。
(3)小雅的父亲是双眼皮,其产生的精子类型是下图中的_____(填写序号)
(4)人的生命延续和发展是通过有性生殖实现的,_____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24 . 如图是用以研究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的一个模拟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 A装置里的气体与现在的大气成分相比,其主要区别是不含_____。
(2) B装置里的液体相当于原始海洋,实验后可检验到其中含有_____等有机小分子物质。
(3) 此实验表明:在化学起源学说中,从_____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是完全可能的。
(4) 原始大气可能形成许多简单有机物的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资料分析题
25 . 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埃博拉病毒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1976年在苏丹南部和扎伊尔的埃博拉河地区首次被发现.因其极高的致死率而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对人类危害最严重的病毒之一. 2月开始爆发于西非的大规模埃博拉病毒疫情截至12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发表数据显示感染病例已达19031人,其中死亡人数达到7373人.
(1)阅读资料依据病毒寄生生物细胞类型分析,埃博拉病毒属于________病毒.
(2)埃博拉病毒的结构很特殊,没有________结构,只有________外壳和内部的________构成.
(3)依据病毒________ 的不同,可将其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大类.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综合题
1、
2、
3、
4、
三、资料分析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