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第三框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乌鲁木齐课件2(人教版《社会与历史》七年级下)
6.3.3 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导学案)

七下社会六单元 第三课 西北地区(课时3 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乌鲁木齐 导学案)主备 :朱建国 审核:曹曦班级 姓名 一、【学习目标】1.了解乌鲁木齐独特的地理位置,并理解乌鲁木齐成为我国向西开放重要门户的原因。
2.了解新亚欧大陆桥的起讫点,并理解它对促进新疆乃至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3.了解乌鲁木齐的城市职能,理解国际大巴扎的重要作用。
二、【重点难点】学习重点:乌鲁木齐的城市职能学习难点:乌鲁木齐成为我国向西开放重要门户的原因。
三、【课前预习导学】1. 乌鲁木齐,意为“优美的牧场”。
乌鲁木齐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镇,唐代隶属轮台县管辖,在有关乌鲁木齐的诗句中常用“轮台”指乌鲁木齐。
清朝时称“迪化”,意为“推行、开化”,即由政府强力推行一种政策,使之开化。
1953年,我国政府正式将迪化改称为“乌鲁木齐”。
这一名称的更改说明清朝和新中国对少数民族采取了哪两种不同政策?2.乌鲁木齐位于新疆“三山夹两盆”中哪两座山之间?属于哪个盆地?3.下列哪句谚语能正确反映乌鲁木齐的气候?( )A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B 一年有四季,全年备寒装。
C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D 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
四、【课堂导学】 第三节 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乌鲁木齐 导入:刀郎歌曲《关于二道桥》①二道桥在哪个城市?有多少年历史?② MV 中看到什么特色的建筑?③二道桥的社区功能是什么?④该地的一种集市称什么?(巴扎尔――小巴扎)(一)乌鲁木齐的地理位置(观察P63图6—75~76)1.乌鲁木齐的地理位置:乌鲁木齐位于亚洲大陆的 (事实证明: 。
)新疆 ,地处 北麓、 南缘。
2.与新疆相邻的国家(8个): 、 、 (至少写出3个) 思考:相邻国家最多,对发展经济有什么意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
向西开放的门户和窗口讨论A :根据课本内容,分析乌鲁木齐位置的重要性及其表现:①历史上的重要地位:(第一节后半段)事实:②对新疆的重要性:(第一节前半段)事实:③对中国的重要性:西部重镇、相邻国家最多事实:(第二节前半段)2. 乌鲁木齐的气候和交通讨论B :亚洲中心位于乌鲁木齐市郊区,决定了乌鲁木齐在气候和交通方面存在什么不足? 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 原因:(深居内陆,受季风影响较小,气候干旱,降水少) 交通:深居内陆,交通不便,古代以陆路交通为主(二)乌鲁木齐的交通――新欧亚大陆桥(观察图6—77)1. 新欧亚大陆桥起讫点:东起,西到。
初中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3课西北地区第3课时》课件

谈谈新亚欧大陆桥对乌鲁木齐经济发展的意义。 沟通了亚欧的往来,缩短了路程,便利了贸易。
有15个国家、27个 国际(地区)城市、 54个国内城市与乌鲁 木齐机场通航。
完备的公路、铁路 和航空立体交通网
立
体
有15个国家、27个国际(地区)城
交
市、54个国内城市与乌鲁木齐机场
通
通航。
国
际
机
完备的公路、铁路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
西北地区
第三课时
新疆地形
它位于中国西北 、新疆中部,地处天山 北麓、准噶尔盆地 南缘,自古就有 “开天辟地之门户 ”的称谓,是连接天山南北、沟通新疆与内地的交通枢纽。
乌鲁木齐 地 理 位 置
亚洲大陆中心:东经87度19分52秒北纬43度40分37秒
哈萨克斯坦
俄罗斯
场
和航空立体交通网
火 车 站
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
中欧班列是运行 于中国与欧洲及 “一带一路”沿线 国家间的集装箱 等铁路联运列现代化的立体“丝绸之路”为乌鲁木齐走向世界架起了桥梁
总 结
乌鲁木齐为什么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最前沿城市,具有那些优势?
对外 贸易
优越的地理位置 发达的交通网络
西部大开发
区位优势 政策优势
高速发展的对外贸易
乌洽会
乌鲁木齐不仅是新疆最大的 商品集散地,
也是中亚地区重要的 进出口贸易集散地。
从乌洽会升格为中国----亚欧博览会有何意义?
为乌鲁木齐提供对内对外,特别是向西开放的 广阔空间,大大提升了其国际商贸中心的地位。
3.下列国家中与新疆相邻的有(B ) ①俄罗斯②哈萨克斯坦③阿富汗④伊朗⑤乌兹别克斯坦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⑤ D.②④⑤ 4.下列关于乌鲁木齐说法正确的是( B) ①是新疆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②是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 ③深居内陆,交通不便,成为发展经济的障碍 ④是我国西部对外开放的最前沿城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初中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3课西北地区第3课时》课件(完美版)

民 族 风 情
新疆美食
羊肉串
羊肉串、薄皮包子、考全羊、库车汤面、米肠子和面肺子、特色奶茶、帕尔木丁、酸 奶子、羊羔肉、羊羔抓饭等都是新疆有名的特色小吃,保证让你大饱口福。
帕尔木丁
羊羔抓饭
羊肉串、薄皮包子、考全羊、库车汤面、米肠子和面肺子、特色奶茶、 帕尔木丁、酸奶子、羊羔肉、羊羔抓饭等都是新疆有名的特色小吃, 保证让你大饱口福。
1、“读”是我们学习语文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古人说,读书时应该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我看,你们今天达到了这个要求。 2、大家自由读书的这段时间里,教室里只听见琅琅书声,大家专注的神情让我感受到什么叫“求知若渴”,我很感动。 3、经过这么一读,这一段文字的意思就明白了,不需要再说明什么了。 4、请你们读一下,将你的感受从声音中表现出来。 5、读得很好,听得出你是将自己的理解读出来了。特别是这一句,请再读一遍。
3.下列国家中与新疆相邻的有(B ) ①俄罗斯②哈萨克斯坦③阿富汗④伊朗⑤乌兹别克斯坦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⑤ D.②④⑤ 4.下列关于乌鲁木齐说法正确的是( B) ①是新疆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②是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 ③深居内陆,交通不便,成为发展经济的障碍 ④是我国西部对外开放的最前沿城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西部大开发
区位优势 政策优势
高速发展的对外贸易
乌洽会
乌鲁木齐不仅是新疆最大的 商品集散地,
也是中亚地区重要的 进出口贸易集散地。
此页为防盗标记页(下载后可删)
1、谢谢大家听得这么专心。 2、大家对这些内容这么感兴趣,真让我高兴。 3、你们专注听讲的表情,使我快乐,给我鼓励。 4、我从你们的姿态上感觉到,你们听明白了。 5、我不知道我这样说是否合适。 6、不知我说清了没有,说明白了没有。 7、我的解释不知是否令你们满意,课后让我们大家再去找有关的书来读读。 8、你们的眼神告诉我,你们还是没有明白,想不想让我再讲一遍? 9、会“听”也是会学习的表现。我希望大家认真听好我下面要说的一段话。 10、从听课的情况反映出,我们是一个素质良好的集体。 1、谢谢你,你说的很正确,很清楚。 2、虽然你说的不完全正确,但我还是要感谢你的勇气。 3、你很有创见,这非常可贵。请再响亮地说一遍。 4、××说得还不完全,请哪一位再补充。 5、老师知道你心里已经明白,但是嘴上说不出,我把你的意思转述出来,然后再请你学说一遍。 6、说,是用嘴来写,无论是一句话,还是一段话,首先要说清楚,想好了再说,把自己要说的话在心里整理一下就能说清楚。 7、对!说得很好,我很高兴你有这样的认识,很高兴你能说得这么好! 8、我们今天的讨论很热烈,参与的人数也多,说得很有质量,我为你们感到骄傲。 9、说话,是把自己心里的想法表达出来,与别人交流。说时要想想,别人听得明白吗? 10、说话,是与别人交流,所以要注意仪态,身要正,不扭动,眼要正视对方。对!就是这样!人在小时候容易纠正不良习惯,经常 注意哦。
七年级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第三课西北地区第三框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_乌鲁木齐同步测试含解

第三框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乌鲁木齐[见学生用书P52]1.乌鲁木齐的城市职能乌鲁木齐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__首府__,是新疆的__政治__、__经济__和__文化__中心。
2.乌鲁木齐的地理位置乌鲁木齐深居__亚欧大陆__内部,是亚洲大陆的地理中心。
它位于新疆__中部__,地处__天山北麓__、准噶尔盆地__南缘__,自古就有“__开天辟地之门户__”的称谓,是连接__天山南北__、沟通__新疆与内地__的交通枢纽。
3.乌鲁木齐发展经济的优势(1)地理位置优势:乌鲁木齐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成为我国__向西开放__的重要门户和__对外经贸往来__以及__文化交流__的窗口。
(2)交通优势:乌鲁木齐具有完备的__公路__、__铁路__和__航空立体__交通网,形成了连接内外、横贯南北的交通网络。
新亚欧大陆桥(东起中国__连云港__,西至荷兰__鹿特丹__)的贯通使乌鲁木齐在中国西部乃至__中亚__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
随着中欧班列的开通,乌鲁木齐已成为中欧班列的集结中心。
现代化的立体“丝绸之路”为乌鲁木齐走向世界架起了桥梁。
4.乌鲁木齐的地位乌鲁木齐不仅是新疆最大的__商品集散地__,也是中亚地区重要的__进出口贸易__集散地。
它依托周边国家,建成了近__200__个各类商品交易市场,成为__中国西部__对外开放的最前沿城市。
◆知识助记图示法记忆乌鲁木齐发展经济的优势5.乌鲁木齐的人文地理特征(1)民族:乌鲁木齐是一个__多民族共居__的城市,主要的民族有__汉族__、__维吾尔族__、__回族__、__哈萨克族__等。
各族人民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和睦相处,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2)国际大巴扎:“巴扎”,维吾尔语意为“__集市、农贸市场__”。
大巴扎重现了古丝绸之路的繁华,集中体现了西域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堪称是一座集色彩、声音、气味于一体的博物馆。
国际大巴扎是乌鲁木齐__团结__、__开放__与__繁荣__的象征。
6-3-3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乌鲁木齐

第六单元第三课第三框《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乌鲁木齐》教学设计一、【课标解读】:课标:1-2-6描述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特征,比较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征。
解读:本课标隶属于主题一“生活的时空”中的专题二“了解自己生活的‘区域’。
“不同地区”:在第五单元基础上,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为基本格局,在四大地理区域内,选择既能体现区域总体格局又能反映各自独特自然与人文特色的地区。
行为动词“描述“和”比较“,属于知识性目标行为动词中的了解和理解层面。
课标:1-4-2 运用各种不同的地图和图表,描述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
解读:从地图中获取信息,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和生活能力。
二、【教材简析】:1.教材编写特点及意图:在第六单元第三课,选择的区域都是西北地区,选择了丝路明珠(沙漠、盆地),草原风情(高原),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乌鲁木齐。
但选择了各具特色的地形,各具特色的区域。
这体现了区域的差异性,教学时可以进行比较分析,这能充分实现课标行为动词“描述”和“比较”。
而无论是哪一区域的人们生产、生活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充分体现出了人地关系及整体论的思想。
本课围绕着西部地区重要城市乌鲁木齐展开,突出其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和民族文化特色,而成为我国西部地区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
2.教材结构体系: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根据图文资料,说出乌鲁木齐的地理位置区位优势。
2. 列举乌鲁木齐成为我国向西开放门户的主要原因和表现。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地图、图片和多媒体资料的学习,学会利用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2.通过归纳、比较等方法学习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理解区域特色是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的结果,学会运用归纳、比较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同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树立因地制宜的科学发展观,努力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乌鲁木齐的城市职能难点:乌鲁木齐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的原因。
浙江省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乌鲁木齐课件人教版

福。
独特的民族风情
课堂小结
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 乌鲁木齐
地理位置
★
乌鲁木齐
亚洲大陆的中心点
离海洋最远的城市
温带大陆性气候
它位于中国_西__北_、新疆_中_部__,地处 _天_山_北麓、准__噶_尔__盆_地_南缘,自古就有 “_开_天__辟_地__之_门__户”的称谓,是连接天山 南北、沟通新疆与内地的交通枢纽
亚洲大陆中心:东经 87度19分52秒北纬43度40分37秒 离海最远的城市:距离海岸线的最近距离为 2250公里
乌鲁木齐为什么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具有那些条件?
乌鲁木齐为什么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具有那些条件?
1、▲新亚欧大陆桥 2、完备的公路、铁路和 航空立体交通网
沟通了亚欧的往来, 缩短了路程,便利了 贸易
▲
对外 贸易
优越的地理位置 发达的交通网络
西部大开乌亚洽欧会博览会
“领 一民舌略到族尖“巴风大扎上趣巴天游”扎,:的”方维盛圆民吾况几尔:、 族十哈风里萨情克的:、群回众羊、纷肉柯纷尔串前克、 薄来孜皮“、包赶蒙巴子古扎、、”锡考。伯小全、商塔 羊小 在吉 达、贩巴克翰库们扎、尔也上车乌、抓占孜俄汤住位别罗面时克斯设机、、、摊,满塔,、 米扬塔肠声尔子叫等卖和13。个面一历肺些史农子悠民久、 特也 瓜的 余色把果民东奶自、族乡家蛋茶。、生禽现壮、产、在、帕的羊还撒少只尔有拉量、其、 木手藏丁工、、制彝品酸、之布奶类、子拿依到、、巴朝 羊扎鲜羔上等肉兜34售、个。民羊卖族羔小新吃抓疆、 饭冰 其自 的等水间古聚都、,以居酸是来区一奶就新时的是人疆也多如穿有民潮插族 名涌的,特热闹色非小凡吃。 ,
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乌鲁木齐17页PPT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乌鲁木齐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乌鲁木齐(七下历史与社会新教材)

乌鲁木齐深居内陆,属于中温带大陆干旱 气候区。春秋多大风,冬季有逆温层出现; 山区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各地风能资源丰富。 乌鲁木齐地区热量资源地域分布不均匀, 平原、谷地比较丰富,山区相对较少。 乌鲁木齐地区自然降水的空间公布很不 均匀,大体上由平原向山区递增,呈带状。
。
乌鲁木齐地势起伏悬殊,山地面积广 大。南部、东北部高,中部、北部低。 最高点天山博格达峰顶,海拔5445米; 最低处在猛进水库的大渠南侧,海拔 490. 6米。山地面积占总面积50% 以上。 乌鲁木齐市区三面环山,北部平原 开阔。东部有博达山、喀拉塔格山、东 山;西部有喀拉扎山、西山。
后来到了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又把旧土城 向北扩展,达到周长五里四分,竣工时,乾隆赐名 “迪化”。清光绪十年(1884年)新疆建省,清政 府设在新疆的军政管理中心由伊犁转到迪化,迪化 成为省会。 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迪化市人民政府成立。 1954年2月1日,迪化正式恢复使用原名乌鲁木齐。 现在,这座具有1300多年悠久历史的城市已经是一 座现代化的大都会,市中心的红山是它的标志。
维吾尔族男女老少都喜欢戴花帽, 维语叫做“朵巴”。新疆的花帽有一二 十种,多为四楞双层,采用民族传统的 刺绣、挑花、绊金夹银,串上彩色的珠 子,用手工缀成各种花卉和几何图案。 小方帽绚丽多彩,工艺精致,造型美观 奇特,戴在头上,既能防止太阳照晒, 又是一种美丽的装饰品。 它是维吾尔族服饰的组成部分,是 维吾尔族人日常生活必需品之一,也是 识别维吾尔人最显著的标志。
乌鲁木齐对外开放水平显著提高。随 着亚欧大陆桥的贯通,我国发展战略重 点西移和向西开放的扩大,乌鲁木齐依 托紧邻周边八个国家,建成了五个二类 口岸,近200个各类商品交易市场,形成 了覆盖全疆,辐射国内外的多层次、多 渠道贸易网络,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 前沿城市。 乌鲁木齐繁华的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