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必刷题《常见气体的制备及性质》(word版有答案)

合集下载

中考化学考点拓展:常见气体的制备(含答案解析)

中考化学考点拓展:常见气体的制备(含答案解析)

常见气体的制备1.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装置如图所示。

(1)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时,所选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下同),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将装置A和C连接进行此实验,实验结束后需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其原因是什么?(3)某同学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制取氧气,若选择装置B、C,加入药品后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且过氧化氢溶液被压回长颈漏斗内,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4)实验室通常用块状固体硫化亚铁(FeS.已知硫化氢是一种有毒气体,(1)B CaCO3+2HCl==CaCl2+H2O+CO2↑(2)防止水倒吸造成试管炸裂。

(3)胶皮管被折,使气体导出不畅(或导管堵塞,气体无法导出)。

(4)BD【解析】(1)大理石为固体,稀盐酸为液体,反应不需加热,故选固液不加热型装置;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2)实验结束后,装置内的温度降低,压强减小,在大气压强作用下,水槽中的水会倒吸进入热的试管,造成试管炸裂。

(3)过氧化氢会被压回长颈漏斗中,说明装置内的压强增大,分析可知压强增大的原因可能是胶皮管被折或导管堵塞。

(4)硫化亚铁为块状固体,稀硫酸为液体,反应条件不需加热,故发生装置应选固液不加热型,即选B;硫化氢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集气法,硫化氢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4,密度比空气密度大,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选D。

2.如图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几种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编号仪器的名称①、②。

(2)实验室中利用上述A、D装置的组合可以制取一种气体,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气体验满的方法是什么?(3)若用E装置干燥该气体,可以装入一种溶液干燥剂是什么?(1)长颈漏斗集气瓶(2)CaCO3+2HCl==CaCl2+H2O+CO2↑(或2H2O22H2O+O2↑)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瓶口,若木条熄灭,则说明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或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说明氧气已经收集满,与上一空相对应)(3)浓硫酸【解析】(2)A装置是固液不加热型装置,D是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装置,故A、D装置的组合可用于制取二氧化碳或氧气,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是: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瓶口,若木条熄灭,则说明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固液不加热型装置制取氧气的原理是: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氧气验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说明氧气已经收集满。

沪教版中考化学之常见气体的制备及性质验证专练2(含答案)

沪教版中考化学之常见气体的制备及性质验证专练2(含答案)

中考化学之常见气体的制备及性质验证习题专练2 一.选择题1.燃料电池是一种新型绿色电池.它是把H2、CO、CH4等燃料和空气不断输入,直接氧化,使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这三种气体可以作为燃料的原因是()A.均是无毒、无害的气体B.均可燃烧并放出大量的热C.燃烧产物均为二氧化碳 D.均在自然界中大量存在2.下列各项利用了氧气易与别的物质发生缓慢氧化并放出热量这一性质的是()A.急救病人 B.制造液氧炸药开山采矿C.利用氧炔焰来焊接和切割金属 D.将氧气鼓入炼钢炉加速冶炼3.当打开一个装有液态空气的容器盖,并将一根燃着的木条置于容器口上方,观察到的现象是()A.燃着的木条火焰熄灭B.燃着的木条燃烧得更旺C.木条先燃烧得更旺,后熄灭D.木条无明显变化4.NO是大气污染物,但少量NO在人体内具有扩张血管、增强记忆的功能。

实验室收集NO只能用排水集气法。

对NO的猜想或评价正确的是( )A.易溶于水B.可能极易与氧气反应C.易与水反应D.有害无利5.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A.因为磷燃烧放出大量白烟,所以可用于制作烟幕弹B.因为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常用氧气作燃料C.因为氦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用于食品包装袋内防腐D.因为氦气密度比空气小,所以被用来作探空气球6.“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用金刚石加工成钻石,是因为它常温下具有“很稳定且光泽性好,璀璨夺目”的性质。

请记住:性质决定用途,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用途”...序号物质性质用途A 氢气可燃性做燃料B 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充入食品袋中以防腐C 氧气助燃性医疗急救D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保护气7.亚硝酸钠(NaNO2)的外观与食盐很相似,有咸味,误食易中毒。

区别它们一种方法是:将两者分别加热到320℃,不分解的是食盐,能分解并放出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亚硝酸钠。

该气体可能是()A.NH3B.SO2C.NO2D.N28.两个充满某种气体的瓶共用吸管,吸管中有一段水柱,在阳光照射下,观察到水柱向左移动,请你判断瓶中气体的可能情况( ) A.两个瓶中同种同密度的气体 B.左瓶空气,右瓶二氧化碳 C.右瓶空气,左瓶二氧化碳 D.无法判断9.诺贝尔化学奖的成果之一是对CO 催化氧化过程的研究,即一氧化碳在铂催化剂作用下的 氧化反应,这一过程可以表示为:COCO ad , O 22O ad CO ad + O ad →CO 2(式中标有ad的物质表示吸附在金属铂表面的原子或分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CO 和CO ad 不是同种物质B .该反应过程中,一氧化碳发生了氧化反应C .从反应效果看,CO 与O 2不用点燃反应也能进行D .这一反应原理应用于汽车尾气处理,会使汽车一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10.蜡烛(足量) 在如下左图装有空气的密闭集气瓶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下右图所示。

2020年安徽省中考化学专题训练《气体制备和性质题》(word版含答案)

2020年安徽省中考化学专题训练《气体制备和性质题》(word版含答案)

2020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气体制备和性质题》1、实验室有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

(2)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均应先检查装置的。

(3)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装置的字母的代号,下同)。

收集装置是。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4)在实验室里,通常用下列方法制氧气:①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②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③加热分解高锰酸钾。

其中最能体现“节能、环保、低碳”理念的制备方法是(填序号),该制备方法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

(2)写出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3)实验室里,常用锌与稀硫酸反应来制取氢气。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利用该反应制取氢气,发生装置应选(填字母,下同),收集装置应选。

(4)已知:一氧化氮(NO)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容易发生如下反应:NO+O2 →NO2(二氧化氮),则收集NO气体应选用的装置是,其原因是。

3、请根据题图回答相关问题:(1)写出仪器名称:G 。

(2)图 A~C 是常见实验基本操作。

其中正确的是(填序号);请选择一个有错误的操作写出改正方法:;操作 A 倾倒 CO2时要注意的是。

(3)写出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方程式为。

(4)选择仪器 D~N 完成下列实验操作:①实验室装配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停止的发生装置来制取CO2,应选(填序号)。

②设计一套制取少量蒸馏水的简易装置,除石棉网外还需选择和(填序号)(5)如图2是以锌粒和硫酸反应制备H2、并用干燥的H2还原氧化铜的装置图,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为;请将图补画完整。

4、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请根据你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仪器①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A装置来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用装置E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操作方法是。

(3)实验室使用B装置制取氢气,用装置F和G组合不但能收集到比较纯净的气体,还可以测量出收集到气体的大约体积,气体应从(填“b”或“c”)端进入。

初三化学复习题:气体的制备与性质(含解析)

初三化学复习题:气体的制备与性质(含解析)

初三化学复习题:气体的制备与性质(含解析)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主要在选择题中结合二氧化碳考查;综合命题主要结合氧气的制取实验,以图片的形式考查硫、铁、磷、镁、木炭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氧气的制法主要考查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仪器的选用与组装、氧气的检验与验满、发生装置优缺点的分析判断、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在填空题或简答题中也有考查。

二氧化碳制取多为综合性试题,结合氧气考查,结合具体的条件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要熟记装置选择的考虑因素。

气体制取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应根据制取气体从原理上是否科学,严谨、合理,装置上和操作中是否安全、简便、现象是否明显,药品是否经济、易得、环保节能等方面进行分析。

制取氢气在中考题也常出现。

1.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1)发生装置选择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固体或者液体)和反应条件(是否需要加热)。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试管口塞一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2)FGHa.用F(或G)装置收集气体时,为使收集到的气体更为纯净,应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底部。

b.用H装置收集气体时,最佳收集时间为气泡连续、均匀地冒出时。

c.用H装置收集满氧气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先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瓶口,把集气瓶移出水面,正(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

2.装置评价装置简单,可可随时添加液可连续制取可连续制取并3.实验操作注意事项a.加热固体制取气体时试管口稍向下倾斜的目的是防止冷凝水或生成的水倒流使热的试管炸裂。

b.用高锰酸钾粉末制取氧气时,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的目的是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造成堵塞。

c.使用长颈漏斗的末端应伸入液面以下,目的是形成液封,防止反应生成的气体通过长颈漏斗逸出。

d.试管中的导管刚露出橡胶塞即可,目的是方便气体导出。

4.反应原理或药品的选择实验室制取氧气,药品必须含有氧元素;制取二氧化碳使用大理石和稀盐酸①不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的原因: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阻碍反应的继续进行。

2019年广东省汕头市中考化学必刷题《常见气体的制备》(word版有答案)

2019年广东省汕头市中考化学必刷题《常见气体的制备》(word版有答案)

汕头市中考化学必刷题《常见气体的制备》1、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气体制备、干燥、收集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时,可重复选择位器)。

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高锰酸钾(KMnO4)固体在加热条件下,能较快地分解为锰酸钾(K2MnO4,可溶固体)、二氧化锰(难溶固体)和氧气,若以高锰酸钾为原料在实验室中制备并收集干燥的氧气。

①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填写仪器序号字母)②用高锰酸钾制备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若从高锰酸钾完全反应后的固体混合物中回收二氧化锰,需要的操作步骤为:溶解→→洗涤→干燥,即得到纯净的二氧化锰固体。

(2)若以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在实验室中制取氧气,并对某有机物的组成元素进行分析探究(资料显示该有机物中一定含C、H元素,可能含O元素),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A一D1→C一D2→E→碱石灰干燥管(已知:D1、D2为2个浓硫酸洗气瓶)。

使此有机物在纯氧中充分燃烧,观察现象,收集有关实验数数据(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进行)。

①在该装置中,仪器D1、D2的作用都是吸收水分,其作用的不同之处是:。

②仪器E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完成后仪器E中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溶液的质量(填序号)。

A变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③仪器C的大玻璃管中放入此有机物2.3g,充分燃烧后,测得仪器D2的质量增加2.7g,仪器E增重4.4g,则该有机物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填最简整数比),该有机物中是否含有氧元素(填“有”“无”“无法确定”之一)。

【答案】2、实验室现有高锰酸钾、二氧化锰、稀盐酸、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湿润纸花、火柴、棉花及如图1所示仪器:(1)若补充一种仪器(填名称),并利用上述部分仪器和药品可制取一种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属于反应(写基本反应类型)。

(2)如图2,若补充一种药品,还能制取二氧化碳,并探究其性质。

①请连接A和B,将制取装置图补充画完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中考化学《常见气体的制备》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化学《常见气体的制备》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化学《常见气体的制备》专项练习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下列关于2CO 的实验室制取及检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制2CO 的药品B .发生装置C .收集方法D .检验2CO A. A B. B C. CD. D2.在“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中,下列装置或操作不正确的是A. 检查气密性B. 制备氧气C. 收集氧气D. 蜡烛燃烧3.实验室常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2442=Z Zn+H SO SO +H n )。

用这种方法制取氢气,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检查气密性B. 加入锌粒C. 加入稀硫酸D. 收集氢气4.下图是2O 的制取和性质实验。

(1)实验1,仪器a 的名称是_____,制取2O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实验2,观察到铁丝剧烈燃烧、_____、生成黑色固体。

实验内容与过程实验提示实验说明与解释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连接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

用_______(填仪器名称)取少量高锰酸钾装入试管中,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固定好装置,加热试管,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当观察到_______时,开始收集气体。

收集氧气之前,将集气瓶内空气完全排净的方法是_______。

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6.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1)写出仪器a 的名称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用该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7.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

(2)实验室既可用于制取氧气又可用于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为______(填装置序号)。

2019年广东省肇庆市中考化学总复习必刷题《常见气体的制备》(word版有答案)

2019年广东省肇庆市中考化学总复习必刷题《常见气体的制备》(word版有答案)

2019年肇庆市中考化学总复习必刷题《常见气体的制备》1、根据如图装置,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装置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可以用D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当观察到现象时,说明氧气已收满。

(3)若用G装置采用排空法收集氢气,氢气应从进。

(选“b”或“c”)(4)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制取二氧化碳最好选用的发生装置是,该装置与另一个可选用的装置相比,其主要优点是。

欲制得干燥的二氧化碳,还需将气体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G,气体应从G装置的口(填“b”或“c”)通入。

【答案】解:(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名称和作用可知,a是集气瓶;(2)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该反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A,D装置收集氧气的方法是排水法,原因是:氧气不易溶于水,氧气密度比水小,所以当观察到集气瓶口有大量气泡冒出现象时,说明氧气已收满;(3)氢气密度比空气小,所以用G装置采用排空法收集氢气,氢气应从c进;(4)碳酸钙和氧气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O2↑+H2O+CaC12,该反应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常温,制取二氧化碳最好选用的发生装置是C,该装置与另一个可选用的装置相比,其主要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浓硫酸洗气除杂时,应该长进短出,所以气体应从G装置的b通入。

故答案为:(1)集气瓶;(2)2KMnO4K2MnO4+MnO2+O2↑,A,氧气不易溶于水,集气瓶口有大量气泡冒出;(3)c;(4)CaCO3+2HCl═CO2↑+H2O+CaC12,C,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b。

2、请你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1)指出下列编号的仪器名称:a 、f ;(2)图A实验操作的目的是检验装置的气密性,从该图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中,你能得出的结论是;(3)实验室欲利用上述仪器完成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还需补充的仪器是,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能用图B所示装置来干燥并收集的气体应具备的性质是,.(写两条)【答案】解:(1)熟悉常见化学仪器,了解名称.所以a铁架台、b水槽;(2)检查气密装置性时,连接装置把导管的一端浸没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装置不漏气.故答案为:装置的气密性良好;(3)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加热,所以还要酒精灯,也没有取用药品的药匙.所以还需要补充酒精灯和药匙.根据反应物是高锰酸钾、反应条件是加热、生成物是氧气等,写出反应式:2KmnO4K2MnO4+MnO2+O2↑.故答案为:酒精灯和药匙、2KmnO4K2MnO4+MnO2+O2↑;(4)观察图示可知进气管应是长管,所以要收集的气体是密度大于空气密度的气体;并且不与浓硫酸反应.故答案为:不与硫酸反应、密度比空气大.3、如图为实验室制取某些常见气体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2019年甘肃省中考化学必刷题《常见气体的制备及性质延伸》(word版有答案)

2019年甘肃省中考化学必刷题《常见气体的制备及性质延伸》(word版有答案)

甘肃省中考化学必刷题《常见气体的制备及性质延伸》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来到实验室准备做制取气体的实验。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

(2)实验室常用B装置作为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小组同学想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则他选择B装置作气体发生装置的优点是,若要制得干燥的CO2,还应该将气体通入(填装置编号,下同)装置。

(4)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实验室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甲烷,则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为、。

【答案】解:(1)试管是常用的反应容器,分液漏斗可以控制反应的速度,故答案为:试管;分液漏斗;(2)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要注意配平;故答案为:2H2O22H2O+O2↑;(3)B装置作气体发生装置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二氧化碳可以用浓硫酸干燥,故答案为: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F;(4)实验室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甲烷,因此需要加热;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因此能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答案为:A;C或D;2、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为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该装置需做一点改进的是,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当观察到时,便可开始收集。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一组装置是(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图G是某同学利用报废试管设计的制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该设计除了废物利用的优点外,请另写一个优点:。

【答案】解:(1)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选择装置A来制取,为了防止高锰酸钾颗粒进入导气管,需要在试管口处放置一团棉花;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口刚排出的是装置内的空气,应等到导管口的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收集;故填:A;在试管口处放置一团棉花;导管口的气泡连续均匀冒出;(2)实验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液常温型,选择装置B来制取,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所以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来收集;石灰石与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G装置的优点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故填:BC;CaCO3+2HCl=CaCl2+H2O+CO2↑;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中考化学必刷题《常见气体的制备及性质》1、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欲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

收集满后结束时应先。

(3)小明同学用F装置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当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试管①中产生的现象是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试管②中产生的现象是。

(4)G中观察到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5)在实验室里,可用硫化亚铁固体和稀硫酸的反应来制取硫化氢气体,在通常情况下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能溶于水且水溶液呈酸性,密度比空气大,实验室制取硫化氢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实验结束后剩余的硫化氢气体应该用溶液来吸收。

【答案】解:(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名称和作用可知,a是酒精灯;(2)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MnO4+MnO2+O2↑,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氧气密度4K2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所以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AE,实验结束,先撤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炸裂试管;(3)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试管②中产生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4)G中观察到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5)实验室制取硫化氢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能溶于水且水溶液呈酸性,所以实验室制取硫化氢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实验结束后剩余的硫化氢气体应该用NaOH溶液来吸收。

故答案为:(1)酒精灯;MnO4+MnO2+O2↑,AE,撤离导气管;(2)2KMnO4K2(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4)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5)B,NaOH。

2、根据下列装置和仪器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标号为b的仪器名称是;(2)①在实验室了,用CaCO3+2HCl═CaCl2+CO2↑+H2O来制取CO2,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组装该气体的制取和收集,除选用图中a、b、c、h、j、n之外还应选择的仪器有;②若用100gCaCO3完全反应可制取CO2g。

③若在验证CO2性质时,将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但通入澄清石灰水后始终未浑浊,据此推测可能的原因是。

(3)若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除选用上图中可用的部分仪器外,还需补充的玻璃仪器是;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答案】解:(1)标号为b的仪器名称是集气瓶;故填:集气瓶;(2)①该方法属于固液常温下制取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来收集,所以选择仪器a、b、c、h、j、n、g、i;故填:g、i;②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则;CaCO3+2HCl=CaCl2+H2O+CO2↑100 44100g x100:44=100g:xx=44g故填:44;③因为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使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气体将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掉,故澄清石灰水未见浑浊;故填:盐酸的浓度过大,挥发出的HCl与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3)若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除选用上图中可用的部分仪器外,还需补充的玻璃仪器是试管,在加热的条件下,高锰酸钾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故填:试管;2KMnO4K2MnO4+MnO2+O2↑。

3、实验室制取常见气体所需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a ,b .(2)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可选用的仪器组合是A和(填代号),检验二氧化碳气体集满的方法是.(4)常温下,H2S是一种密度大于空气、能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在常温下常用FeS固体和稀硫酸反应制取H2S气体.据此可知,制取H2S气体的仪器组合是(填2个装置代号).【答案】解:(1)由图示可知,仪器的名称是:a酒精灯b集气瓶;(2)B装置属于加热固体制取气体的装置,试管口处加了一团棉花,可选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方程式是:2KMnO4 K2MnO4+MnO2+O2↑;(3)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能溶于水,可利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应选用收集装置D;由于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所以验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入集气瓶口处,若木条熄灭,则证明收集满了;(4)实验室在常温下常用FeS固体和稀硫酸反应制取H2S气体,反应物的状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应选用发生装置A,由于H2S是一种密度大于空气、能溶于水的气体,可选用收集装置D.故答为:(1)酒精灯,集气瓶;(2)2KMnO4K2MnO4+MnO2+O2↑;(3)D,将燃着的木条放入集气瓶口处,若木条熄灭,则证明收集满了(4)AD.4、请回答下列实验问题:(1)现提供如图装置①上图C装置中,甲仪器的名称是。

②实验室将双氧水加入二氧化锰粉末制取氧气,发生装置是(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当有时,开始收集气体。

③实验室可以按照“B→F→F→真空气囊”的装置顺序制取纯净的CO2气体,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第一个F装置盛放试剂的作用是,第二个F装置盛放的试剂为。

(2)实验室用氯化钠固体配制50g15%的氯化钠溶液的步骤有:计算、称取氯化钠、量取水、溶解、转移。

①在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②下列操作中,可能导致配制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是(填序号)。

a.称取时,将氯化钠置于托盘天平的右盘b.量取水时俯视读数c.用已有少量水的烧杯溶解氯化钠d.转移时,有少量溶液溅出【答案】解:(1)①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可知:甲仪器的名称是长颈漏斗;②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属于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是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当有连续、均匀气泡冒出时,开始收集气体。

③验室中,常用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CO2,娟娟同学在B装置后连续接了两个F装置再连接E进行收集,她第一个F装置的作用是除去氯化氢气体,她第二个F装置应该注入足量的浓硫酸,起干燥作用;(2)①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固体溶解;②a.称取时,将氯化钠置于托盘天平的右盘,导致溶质质量偏小,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A错;b.量取水时,俯视读数,量取水的体积偏小,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B正确;c.溶解时,烧杯内壁有水导致水多了,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C错;d.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D错。

答案:(1)①长颈漏斗;②BC;2H2O22H2O+O2↑;连续、均匀气泡冒出;③CaCO3+2HCl=CaCl2+H2O+CO2↑;除去氯化氢气体;浓硫酸;(2)①搅拌,加速固体溶解;②b5、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分不开的。

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M ;(2)下面四种途径都可以得到氧气:丁途径得到氧气是(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以绿色化学的理念,你认为甲、乙、丙三种制取氧气的途径中,(填“甲”、“乙”或“丙”)途径更能体现化学绿色化追求。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是(化学方程式),反应基本类型为。

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代号)。

(4)制取氧气时可选用C装置来收集氧气,其理由是。

【答案】解:(1)题中指定仪器的名称为水槽;(2)丁是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制氧气反应都有、需要加热,而过氧化氢制氧气不需要加热,因此甲更能体现化学绿色化追求。

MnO4+MnO2+O2(3)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符号表达式为:2KMnO4K2↑;反应是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多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由于反应物是固体,反应需要加热,因此发生装置选择A;(4)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不予空气反应因此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MnO4+MnO2+O2↑;分解反应;A;(4)故答案为:(1)水槽;(2)物理;甲;(3)2KMnO4K2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反应;6、请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填空。

图1(1)仪器①的名称是;(2)实验室用 A 装置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要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收集装置应选用(填序号)。

如图H,将红热的铁丝伸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装置的优点是。

收集装置若选 E,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则气体应从(填“a”或“b”)端进入。

反应结束,要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得到氯化钙固体。

需要用到上述的装置(填序号)。

(4)图2是二氧化碳制备和性质的微型实验装置图。

试管中反应发生后,a 处的实验现象是,b 处的化学方程式是,烧杯中的实验现象是。

【答案】解:(1)蒸发皿是蒸发必须的仪器,故答案为:蒸发皿;(2)A装置的试管中有棉花团,因此是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要注意配平;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配平即可;故答案为:2KMnO4K2MnO4+MnO2+O2↑;G;3Fe+2O2Fe3O4;(3)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B装置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收集装置若选E,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则气体应从长管进入,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反应结束,要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得到氯化钙固体需要用到上述的CD装置;故答案为:B;CaCO3+2HCl=CaCl2+H2O+CO2↑;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a;CD;(4)图2中,试管中反应发生后,a 处的实验现象是: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烧杯中的实验现象是:蜡烛由下而上依次熄灭;故答案为:紫色石蕊试液变红;CO2+Ca(OH)2=CaCO3↓+H2O;蜡烛由下而上依次熄灭;7、如图所示的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1装置中既能制O2又能制CO2的是(填序号)。

请写出实验室用你所选装置制两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制O2:;制 CO2:。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为图1的(选填序号),该发生装置的不足之处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选用图1中的②制取气体,若反应速率太快,可用注射器或分液漏斗代替(写仪器名称)(3)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来检查装置气密性,如图2,当缓慢拉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