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物理第13 14章 内能和利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4章-内能的利用》知识点汇总整理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知识点汇总第一节:内能的利用内能的利用方式利用内能来加热:实质是热传递。
利用内能来做功:实质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第二节:热机1、热机:定义:热机是利用内能来做功,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热机的种类:蒸汽机、内燃机(汽油机和柴油机)、汽轮机、喷气发动机等2、内燃机:内燃机活塞在汽缸内往复运动时,从气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叫做一个冲程。
四冲程内燃机包括四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在单缸四冲程内燃机中,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为一个工作循环,每个工作循环曲轴转2周,活塞上下往复2次,做功1次。
在这四个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是燃气对活塞做功,而其它三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和排气冲程)是依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的。
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做功冲程是由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①汽油机工作过程:②柴油机工作过程:3、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比较:①汽油机的气缸顶部是火花塞;柴油机的气缸顶部是喷油嘴。
②汽油机吸气冲程吸入气缸的是汽油和空气组成的燃料混合物;柴油机吸气冲程吸入气缸的是空气。
③汽油机做功冲程的点火方式是点燃式;柴油机做功冲程的点火方式是压燃式。
④柴油机比汽油及效率高,比较经济,但笨重。
⑤汽油机和柴油机在运转之前都要靠外力辅助启动。
4、热值燃料燃烧,使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定义: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用符号q表示。
单位:固体燃料的热值的单位是焦耳每千克(J/kg)、气体燃料的热值的单位是焦耳每立方米(J/m3)。
热值是燃料本身的一种特性,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形态、质量、体积、是否完全燃烧等无关。
公式:、①Q=qm m=Qq q=QmQ——放出的热量——焦耳(J);q——热值——焦耳每千克(J/kg);m——燃料质量——千克(kg)。
②Q=qV V=Qq q=QVQ——放出的热量——焦耳(J);q——热值——焦耳每立方米(J/m3);V——燃料体积——立方米(m3)。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4章《内能的利用》知识点梳理与汇总

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第一节:内能的利用内能的利用方式利用内能来加热:实质是热传递。
利用内能来做功:实质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第二节:热机1、热机:定义:热机是利用内能来做功,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热机的种类:蒸汽机、内燃机(汽油机和柴油机)、汽轮机、喷气发动机等2、内燃机:内燃机活塞在汽缸内往复运动时,从气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叫做一个冲程。
四冲程内燃机包括四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在单缸四冲程内燃机中,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为一个工作循环,每个工作循环曲轴转2周,活塞上下往复2次,做功1次。
在这四个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是燃气对活塞做功,而其它三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和排气冲程)是依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的。
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做功冲程是由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①汽油机工作过程:②柴油机工作过程:3、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比较:①汽油机的气缸顶部是火花塞;柴油机的气缸顶部是喷油嘴。
②汽油机吸气冲程吸入气缸的是汽油和空气组成的燃料混合物;柴油机吸气冲程吸入气缸的是空气。
③汽油机做功冲程的点火方式是点燃式;柴油机做功冲程的点火方式是压燃式。
④柴油机比汽油及效率高,比较经济,但笨重。
⑤汽油机和柴油机在运转之前都要靠外力辅助启动。
4、热值燃料燃烧,使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定义:1kg 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用符号q 表示。
单位:固体燃料的热值的单位是焦耳每千克(J/kg )、气体燃料的热值的单位是焦耳每立方米(J/m 3)。
热值是燃料本身的一种特性,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形态、质量、体积、是否完全燃烧等无关。
公式:、①Q =qm m=Q q q=Q mQ ——放出的热量——焦耳(J );q ——热值——焦耳每千克(J/kg );m ——燃料质量——千克(kg )。
②Q =qV V=Q q q=Q VQ ——放出的热量——焦耳(J );q ——热值——焦耳每立方米(J/m 3);V ——燃料体积——立方米(m 3)。
新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第十三、十四章内能及其内能的利用

第十三、十四章内能及其内能的利用一、分子热运动1、物质是由组成的。
若看成球型,其直径以m来度量。
2、热运动:一切物体的运动。
①扩散现象: ,的现象。
②扩散现象说明:A、; B、。
③课本中的装置下面放二氧化氮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被误认为是作用的结果。
实验现象:两瓶气体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得,结论:气体分子在。
④都可扩散,扩散速度与有关。
温度越高,扩散过程就越--→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
⑤分子运动与物体运动要区分开:扩散、蒸发等是的结果;飞扬的灰尘,液、气体对流是的结果。
3、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和。
①当分子间的距离d=分子间平衡距离r,引力=斥力。
②d<r时,引力<斥力,起主要作用,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之间的起主要作用。
③d>r时,引力>斥力,起主要作用。
固体很难被拉断,钢笔写字,胶水粘东西都是因为分子之间起主要作用。
④当d>10r时,分子之间作用力,。
二、内能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由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跟有关,因此物体的内能也跟有关。
●内能是不同于的另一种形式的能量。
2、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无论是高温的,还是寒冷的)既然物体内部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着和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那么内能是的存在着。
3、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①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②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物体的内能越大;③材料: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④存在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
4、内能与机械能不同:★内能是的,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的总和。
这种运动是分子在物体内的运动,而不是物体的运动。
内能的大小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及分子作用有关。
★机械能是的,是物体作为一个整体运动所具有的能量,它的大小与有关。
三、内能的改变1、内能改变的外部表现:物体温度升高(降低)--→物体内能()物体的状态改变(熔化、汽化、升华)--→内能反过来,说内能改变必然导致温度变化。
第十三章内能、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知识点汇总课件PPT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①内③燃机.内活塞能在利汽缸用内过往复程运中动时,,炉从气子缸等的一加端热运动设到备另一的端热的过效程率,叫、做热一个机冲的程。效率的相关计算。
说明:
A、发生热传递的物体,在不发生物态变化时,可以根据吸放热公式计算吸收和放出的热量;
⑤汽油机和柴油机在运转之前都要靠外力辅助启动。
D、常见热机的效率:蒸汽机6%~15%、汽油机20%~30%、柴油机30%~45%
柴油机的气缸顶部是喷油嘴。
⑤汽油机和柴油机在运转之前都要靠外力辅助启动。
B、定义: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3、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比较: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注意:
①在热传递过程中,是内能在物体间的转移,能的形式并未发生改变;
②在热传递过程中,若不计能量损失,则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
③因为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能量而不是温度,所以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降低的温度不一定等于低温物体
升高的温度;
④热传递的条件:存在温度差。如果没有温度差,就不会发生热传递。
书山有路勤为径
(2)正确理解公式Q=cmΔt中各量的物理意义,注意温度“升高了”、“升高到”、“降低了”、“降低
到”等不同的说法。
(3)正确理解公式
c
Q m.t
的意义,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和公式中的热量、质量、温度变化都没
有关系。
2. 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计算
燃料的热值是燃料本身的一种性质,它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形态、质量、体积、是否完全 燃烧无关。 (1)固体和液体燃料Q放=qm;(2)气体燃料: Q放=qV. (V表示体积,单位是m3)
(初中物理)第14章 内能的利用(解析版)

中考一轮复习知识点梳理与针对性分层训练
压缩汽油和空气的燃料燃烧,化学能转化为内
汽油机柴油机
汽缸顶部有火花塞喷油嘴
压缩冲程末,喷油嘴向汽缸内喷出柴油,遇
正在排气,气缸==
===
=可知,
=可得,该
=可知消耗
=可得,燃气对活塞的平均压力:
===
=×100%=×100%
汽车制动时,由于摩擦,动能转化成了轮胎、地面和空气的内能,这些消耗的能量不能
、装置在运动的过程中,小球的高度会发生变化,重力势能发生改变,速度发生变化,
在晚上,蓄电池给路灯供电,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再转化为光能使用。
故选项中只
、在做功冲程,汽油机的点火方式叫点燃式,柴油机的点火方式叫压燃式,故
化方式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内燃机的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
=
=
===
===
==
=得,
=×100%=×100%
=算出汽油的质量为:
=×100%=×100%
=知柴油机输出的有用功为:
=得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
===
===
=,=可知汽车行驶的路程为:90 km/h×h
=可得汽油机在此过程做的有用功为:
=×100%=≈35.6%
轮胎与地面总接触面积为
=可
=m/s
======
==×100%≈32.6%
===。
第13章 (考点解读)内能 内能的利用

b.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当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时,比热容较大的物质温度变 化较___小_____.c.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当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时,比热容较 大的物质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较___大_____.
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一个物体温度升高,有可 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也有可能发生了热传递
3.热量(1)定义: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用符号__Q______表示.(2)单位:
焦耳,符号为J.(3)与内能的关系:物体吸收热量时内能_增__大___,放出热量时内能
__减__少____;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越多,它的内能改变越__大______.注:①热传递过程
(4)水的比热容大的应用
应用 作冷却剂 调节气候
实例 常用作冷却剂,如给汽车的刹车片或轮胎降温;给发动机降温 海洋对全球气候起调节作用;修建人工湖调节气温
返回思维导图
2. 热量的计算 (1)吸热公式: Q 吸表示吸收的热量,单位是 J Q吸=_c_m_(_t_-__t0_)__ c 表示比热容,单位必是 J/(kg·℃)
(2)玻璃板掉在地上摔成两块后,将这两块玻璃合在一起不 能还原成一整块,这是因为_分__子__间__的__距__离__太__大__,_作__用__力__太__小__. (3)请在图中作出玻璃板即将离开水面时的受力示意图.
人教九年级,P6图13.1-8 【命题总结】 (1)分子间作用力 (2)力的示意图
排气冲程
示意图
进气门 排气门 活塞运动方向
能的转化
打开 关闭 向下
无
关闭
关闭
关闭
关闭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4章内能的利用第2节 热机的效率

可以释放出更多的热量。
D.较高的热值
夯实基础逐点练
2.【2018•株洲】木炭的热值为3.4×107 J/kg,它表示1 kg
木炭( D )
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A.具有3.4×107 J的热量 与其质量之比,叫做这种
B.具有3.4×107 J的内能 燃料的热值
C.完全燃烧对外做功3.4×107 J
答案呈现
夯实基础逐点练
1.【2017•白银】2016年8月,我国发射了全球首颗量子卫
星,为了纪念墨子,这个全球首颗量子卫星被命名为“
墨子号”。发射卫星的火箭常使用液态氢作为燃料,主
要是因为液态氢具有( D )
A.较小的密度
液态氢具有较高的热值,
B.较大的比热容
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液态氢,
C.较低的沸点
2 全球汽车保有量在迅速增长,截至2011年,全球 处于使用状态的汽车数量已突 破10亿辆。每辆汽 车每年耗油1.8t,汽车内燃机的效率平均值取 30%。如果能把内燃 机效率提高1%,全球每年 可以节约多少燃油?
解:每辆车每年有效耗油量(用于做有用功的油):
m1=mn=1.8t×30%=0.54t 若热机效率提高1%,每辆车每年的耗油量: m2=m1/n1=0.54/31%≈1.74t 每辆车每年节约的油:m3=m-m2=1.8t-1.74t =0.06t 全球总节约的油:m总=1010×m3=1010×0.06t=6×108.
在内燃机中燃料是否能够完全燃烧?燃料燃烧释放 的能量都到哪里去了?
由图可知,真正能转变为对外做有用功的能量只是燃 料燃烧时所释放能量的一部分。
热机的效率
定义 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 出的能量之比。
第十四章 内能的利用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十四章 内能的利用第2节 热机的效率

第2节热机的效率知识要点课标要求1.燃料的热值从生活中体会不同燃料释放热的本领不同,建立热值的概念;能简单计算燃料释放出的热量2.热机的效率能说出热机工作时燃料释放能量的主要流向,知道什么是热机效率教学过程情景导入出示课件,让学生领悟下列对话,咨询学生,你们是否理解这段对话?为什么不同的燃料释放热量的本领不同?如何比较出它们释放出热量的多少?这节课我们就为大家揭开这些疑惑!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燃料的热值活动1:让学生走进生活,交流、讨论说出一个家庭一个月使用不同燃料所需要的质量大约是多少?根据学生阐明的观点,得出结论。
结论:不同燃料释放热量的能力是不一样的。
活动2:根据上面的论述,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如何比较出燃料释放出热量的能力呢?总结:(1)取质量相同的不同燃料,让它们完全燃烧,比较释放热量的多少;(2)让不同燃料释放出相同的热量,比较它们燃烧质量的多少。
活动3:根据比较方案,得出燃料热值的概念为:把某种燃料完全燃烧释放出的热量与其质量之比,叫作这种燃料的热值.活动4:自学课本22页到23页,交流分析出热值的单位、几种常见的热值的值及其代表的物理意义。
总结:(1)热值的单位是J/kg、J/m3;(2)煤油的热值是4.6×107J/m3,代表的物理意义是1kg的煤油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是4.6×107J.活动5:根据热值的概念和热值所代表的物理意义,交流讨论得出燃烧燃烧时释放热量的公式。
总结:Q=mq=Vq其中m是燃料的质量,单位是kg,q是燃料热值,单位是J/kg、J/m3;V是体积,单位是/m3.知识拓宽:学生讨论火箭升空,为什么往往以液态氢做为燃料?总结:因为氢的热值大,相同质量的不同燃烧中,氢释放的热量最多,故利用氢做燃料。
典例剖析(2016•资阳模拟)关于燃料的热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燃烧情况有关B.容易燃烧的燃料的热值一定大C.煤的热值比干木柴的大,煤燃烧放出的热量比干木柴放出的热量多D.0.5kg煤油和1.5kg煤油的热值一样大【点拨】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质量、燃烧程度等均无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煎:煎锅一般用铁制造,主要是利用了铁的比热容大 B.炒: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藜蒿和腊肉的内能增加 C.蒸:是通过热传递和高温水蒸气液化放热,使榆钱饭蒸熟 D.拌:香葱和豆腐要拌着才能入味,说明分子没有做无规则运动
4.比热容
例4.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是沙 漠地区奇特的生活情景,这与沿海地区冬暖夏凉的气候相比有很大区别,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的密度比沙石的密度小
解析:柳絮飞扬、雷雨阵阵、雪花漫天都是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 不是分子的运动,分子运动是肉眼看不见的,故A、B、D选项错误; 丹桂飘香是气体分子的运动,属于扩散现象. 答案:D
举一反三训练: 1.(2014•淮安)如图所示,是由微颗粒(1~50nm)制备得到新型防菌 “纳米纸”.在“纳米纸”的表面细菌无法停留且油水不沾.与此现象有关 的判断正确的是( ) D
B.物体吸热多少是由它的物质种类决定的
C.加热相同的时间,末温低的物体吸热能力强 D.将食用油和水加热到相同的温度时,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
5.热机
例6.(2013•广州)某机器的能量流向图如图所示,据此推测该机器可能是( )
A.热机
B.电动机
C.发电机
D.电热水器
解析:由能量流向图判断该机器主要将内能转化成了机械能可知该机器为热 机.其中有内能输出是因为有尾气排出。 答案:A 点拨:热机: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发电机: 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热水器:将电能转化为内能.
例8.(2013•哈尔滨)汽车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某汽车以72km/h的速度在 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30km消耗了汽油2kg.(1)请计算2kg汽油完全燃烧,放出 的热量.(q汽油=4.6×107J/kg)(2)已知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时,牵引 力的功率为12kW,求汽车受到的阻力.(3)查阅资料可知:汽油机效率最高约 为40%;某型号电动机的额定电压为220V,额定电流为10A,正常工作1min所做 有用功是1.056×105J,求这台电动机的效率.再具体说一说与汽油机相比电动机 的优势.(结合题中信息和生活经验各写一条)
D.气缸内气体被压缩,温度升高 C.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变热 B.用热水袋焐手,手会变暖和 A.双手相互摩擦,手会变暖和
举一反三训练
4.(2014•江西)《舌尖上的中国2》聚焦于普通人的家常菜,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了 中华饮食之美.如图所示,通过煎、炒、蒸、拌烹调的四种美食中所包含的物理知 识,认识正确的是( C )
举一反三训练: 3.(2014•大庆)在体积变化不大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C.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热量 D.物体温度不变,就没有吸热和放热
3.物体内能的改变
例3.(2013•天津)下面事例中,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B )
2. 内能: (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3)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①温度 ②质量 ③材料 ④存在状态. (4)内能与机械能不同: 机械能是宏观的,是物体作为一个整体运动所具有的能量,它的大小与机械运动有关;内能 是微观的,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能的总和,内能大小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快 慢及分子作用有关. (5)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温度越高扩散越快;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__________. 越大 (6)内能的改变:做功和热传递. A. 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 ②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________________. 相互转化 B. 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的现象. ②热传递的条件是有_______________. 热传递传递的是内能(热量),而不是温度. 温度差 ③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热,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放热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④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热传递的实质是 ___________________. 内能的转移 C. 温度、热量、内能概念的辨析:热传递的过程传递的是热量,而不是温度;热量是一个 过程量;一个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是吸热;一个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 D. 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3. 比热容: (1)比热容: 定义:吸收(放出)的热量与物质的质量和升高温度升高(降低)的比值.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吸热或放热的本领 __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 种类 、________ 状态 有关,与质量、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大小与物体的 _______ 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 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表示:1kg的水温度升高(降低)1℃吸 收(放出)的热量为4.2×103J.水常调节气温、取暖、作冷却剂、散热,是 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2)计算公式:Q吸=cm(t-t0),Q放=cm(t0-t) (3)热平衡方程:不计热损失,Q吸=Q放 热量计算常与电热器结合在一起考.
解:(1)水吸收的热量:Q吸=cm△t=4.2×103J/(kg•℃)×50kg× (60℃-20℃)=8.4×106J;(2)0.8kg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 7 7 放=mq=0.8kg×4.2×10 J/kg=3.36×10 J;(3)燃气灶烧水的效率: η= Q吸/Q放×100%=×100%=25%
B.水的比热容比沙石的比热容大
C.水的热量比沙石的热量大 D.水的质量比沙石的质量大 解析:沿海地区和沙漠地区相比,沿海地区水多,水的比热容大, 在相同的吸放热条件下,水的温度变化小,冬暖夏凉,昼夜温差 小;沙漠地区多砂石,砂石的比热容较小,在相同的吸热条件下, 砂石的温度变化大.答案:B
5.(2014•铁岭)如图在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同学们使用的 器材有: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玻璃杯、温度计、初温和质量都相同的水 和食用油,关于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A.食用油吸热升温快,说明食用油吸热能力强
4. 内能的利用、热机 (1)燃料燃烧:_________ 化学 能转化为内能. (2)热值 完全燃烧 定义:1kg某种燃料__________ 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关于热值的理解:它是燃料本身的一种特性,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是否完全燃 烧、质量、体积等均无关. 注意:完全燃烧是指将燃料储存的化学能全部转化为化学能,燃料的热值由燃料燃烧之前 的所含有的化学能决定。所以与是否与完全燃烧无关。 公式:Q=mq(q为热值),或Q=v· q.(m表示燃料的质量,V表示燃料的体积) 火箭常用液态氢做燃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体积小便于储存和运输. 液态氢的热值大 (3)炉子的效率: ①定义:炉子有效利用的热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 ②公式:η =Q有效/Q总=cm(t-t0)/qm (4)内能的利用: ①利用内能来加热,从能的角度看,这是______________. 内能的转移过程 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②利用内能来做功,从能的角度看,这是_______________. (5)热机: 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燃机大概的工作过程:内燃机的每一个工作循环分为四个阶段:吸气冲程、压缩冲程、 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在这四个阶段,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和排气冲程是依靠飞轮的惯性来 做功 冲程是内燃机中唯一对外做功的冲程,是由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另外压缩 完成的,而_______ 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热机的效率:热机 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 和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的 效率. 公式:η =W有用/Q总=W有用/qm 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使燃料充分燃烧 尽量减小各种热量损失 机件间保持良好的润滑、 减小摩擦.
7.(2014•威海)在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甲、乙是两个演示实验示意图;丙、丁 是四冲程汽油机关工作过程中的两个冲程示意图.与压缩冲程原理相同的是 乙 图所示的演示实验;汽油机利用内能来做功的冲程是 _______ 丙 ________ 图.
6.热量计算与效率计算
例7.(2014•鞍山)某家庭需要将50kg、10℃的水加热到50℃做为生活用水, 他们利用煤气灶烧热水时,需要燃烧0.8kg的煤气.已知煤气的热值 q=4.2×107J/kg.水的比热容为c=4.2×103J/(kg•℃).求:(1)把50kg、 10℃的水加热到50℃需吸收的热量;(2)0.8kg的煤气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 (3)煤气灶烧水的效率.
内能
热传递 做功
条件 实质 热量 影响因素
比热容
原理 柴油机 汽油机 热值 计算公式 单位
燃料
热机的效率
考点梳理
1. 分子热运动 分子 组成的. (1)物质是由________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A:分子之间有__________; B:分子在做不停的 间隙 无规则的运动 ______________ 温度 有关. 固、液、气都可扩散,扩散速度与________ 注意:扩散、蒸发等是分子运动的结果,而飞扬的灰尘,液、气体对流是物体 运动的结果. 引力和斥力 (3)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之间的斥力起主要作用. 固体很难被拉断,钢笔写字,胶水粘东西都是因为分子之间引力起主要作用. 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镜块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作用范围, 镜子不能因分子间作用力而结合在一起.
年份 2012 题型 分值 3分 难易 度 中 考查点 热量的计算
近三年广 东省 中考情况
综合能力 题 选择题、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