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第二章第一节地形和地势
初中地理人教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章第一节地形和地势时PPT

北侧
南侧
天山山脉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昆仑山脉 塔里木盆地
青藏高原
读下图,说说我国有哪些地形及各类地形所 占的比例,并归纳我国地形的特征?
地形类型多样,
山区面积广大。
中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
通常把山地、丘陵和崎 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
二、地形特征对我国的影响
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对经济的发 展有哪些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 沼泽广布,矿产资源丰富,有“聚宝盆”之称
四川盆地
四川盆地
我国唯一一个位于湿润地区的盆地,内部多低山、丘陵,西部的成都平原有 “天府之国”之称。
东北平原
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地势坦荡、沃野千里,黑土广布,土壤肥沃,由三江 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组成。
华北平原
由黄河、淮河、海河三大河流冲积而成, 又称黄淮海平原,地势平坦。
长江中下游平原
我国海拔最低的平原,河网密布、河湖众 多,有“水乡”和“鱼米之乡”的美称。
东南丘陵
对照图2.2,将山脉两侧的地形区名称填写 在下表中(P26)
山脉
两侧的地形区
西侧
东侧
横断山脉 巫山
青藏高原 四川盆地
云贵高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太行山脉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大兴安岭 内蒙古高原
东北平原
山脉
两侧的地形区
不利条件 1、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 2、水土流失严重。 3、容易发生自然灾害。 4、坡度大,不利于发展种植业。
有利条件: 1、森林、矿产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采矿业。 2、有利于农业的多种经营。 3、山区动植物资源丰富,可以发展旅游业。 4、山区急流可以发电。
梳理归纳
主要山脉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第1节《地形和地势》

走向
__长__白__山__脉____—__武__夷__山__脉____、台湾山脉
西北——东南 走向
弧形走向
阿尔泰山脉、__祁__连__山__脉____ 喜马拉雅山脉
2.阅读地图册P12-14页图,结合课本P23页图2.2, 找出我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 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 高原。 四大盆地:塔里本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 四川盆地。 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沙中下游平原。 三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②四川盆地古有“蜀道难,难以上青天”之说;
③地处云贵高原的云南流传着“袖珍小马有能耐, 大车没有汽车快”的说法。
学习活动二 认识我国地形分布特征 地形复杂多样 山脉:成条带状分布,有一定的宽度和长度。
山、块状山
山脉
山脉走向
东—西向
南—北向
西北—东南向
东北—西南向
弧形
一、主要山脉 思考:图中蓝色山脉的走向? 东西走向
秦岭
四川 盆地
长江中下 游平原
南岭
(一)自主探究: 1.阅读P25页图2.6,独立找出我国不同走向的主 要山脉,填入下表中:
走向 东西走向 南北走向
主要山脉 天山山脉—阴山山脉、__昆__仑__山__脉___—秦岭、
南岭 贺兰山—六盘山—__横__断__山__脉___
东北——西南 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青藏高原—横断山脉—四川盆地—巫山—长江中下游
平原—东南丘陵。
2.36°N纬线经过的地形区(从西向东): 昆仑山脉—柴达木盆地—祁连山脉—黄土高原—太行 山脉—华北平原。 3.40°N纬线经过的地形区(从西到东): 塔里木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太行山脉—华 北平原—辽东丘陵。
八上:中国地理第二章第一节地形和地势

四大高原
确定四大高原的位置
青藏高原
内蒙古高原
黄土 高原
云贵高原
2)、四大高原
(1).青藏高原
我国最大,世界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多平行、高大山脉,但相对高度较小,“远看是山,近看是川”。
昆仑山
(4).四川盆地
四周被山岭和高原环绕;内部多低山、丘陵,西北部有成都平原;土壤肥沃,水热丰富,“天府之国”。紫色土
大娄山
邛崃(Qióng Lái)山
大巴山
巫 山
2、盆地
2.四大盆地。
地形区
位置与范围
自然地理特征
人文地理特征
塔里 木盆地
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内有世界最大的流动沙漠。内部平坦,多沙漠和戈壁
风景名山:安徽黄山;江西庐山;浙江雁荡山
四大道教名山: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安徽齐云山;四川青城山。
中 国 三 级 阶 梯 分 布 图
>4000米
1000米—2000米低呈阶梯状分布
2、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昆仑山
祁连山
横断山3000米等高线
第一级 阶梯地势特征 由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组成,海拔4000米以上。
地势西高东低,从2 000 m降到1 000 m;地表崎岖,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貌发育
“坝子”为农业区,交通落后制约经济发展;旅游资源丰富;少数民族分布广
3)、四大盆地
确定四大盆地的位置
塔里木盆地
准噶尔盆地
柴达木盆地
四川盆地
塔里木盆地
(1).塔里木盆地
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周围高山环绕,内部平坦,沙漠广布,有我国最大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边缘有绿洲分布。
八年级中国地理-第2章第1节 地形和地势

D、巫山—南岭
下列山脉中位于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之间的是
( D)
A、祁连山
B、贺兰山
C、长白山
D、太行山
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
崩 塌
滑坡
泥石流
主页
地形的影响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的湿润气 流向我国内陆深入,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了丰沛的降 水。
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水往低处流”,西高东低的地势,必然造成我国的大 江大河大多自西向东奔流入海。 阶梯间落差巨大,蕴藏丰富的水能资源,可利用其发电。
地形构成特点对我国的影响
有利
种植业
工业
水产业 旅游业
平 地形复杂多样
原
多种经营
其他……
高新技术产业
林业
林副业
山
采矿业
区
旅游业
畜牧业
河谷种植业
不利
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 耕地资源不足,耕作业的发展受到限制;
……
讲练结合
下列山脉中属于东西走向的是( B)
A、长白山—武夷山
B、天山—阴山
C、太行山—雪峰山
地形对交通的影响: 一方面,向东流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 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另一方面,阶梯交界处的高大 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返回
四 大
内蒙古高原 ——地势平坦四 大Fra bibliotek准噶尔盆地
高 原
黄土高原 ——千沟万壑
盆 地
柴达木盆地 —最高
云贵高原 ——地面崎岖,岩溶
聚宝盆
四川盆地 —“紫色盆地”
东北平原 ——最大平原(黑土)
三
主
大 华北平原
要
地理 8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

泥石流
泥石流:在坡度较陡的沟谷中形成的饱含石块和泥土 的特殊 洪流。
山区开发的优势:
主要表现在资源上,山区具有我国70%的淡水 资源、大量的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和广袤的发展空 间,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山区有利于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采矿业等。
说一说
教学进行到这里,已经接近尾 声,教学目标均已落实,剩下的时 间交给同学们。
1.请同学们总结一下本节的知识 点有哪些?
2.再说一说,知识的获得途径。
知识梳理
地 形
四大高原4: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 四大盆地4: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地
复 杂
形多
特样
三大平原3: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课前回顾
通过上一章的学习,我们知道我 国人口分布具有东多西少的特点, 请同学们回想一下,为什么我国人口 会有这种分布特点?
西部以高原山地 为主,
地形崎岖
东部以平 原为主,
地形平坦
西部降水少, 不利农业发展
东部降水多, 水源充足
西部交通 网稀疏 东部交通 网密集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中国的地势地形1 中国的地形
知识与技能
学习目标
1.掌握我国地形的特点。 2.掌握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及主要山脉的分布。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统计图表,总结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地形特征。 讨论山区开发、利用的有利和不利条件,了解山区常见的自 然灾害以及这些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和治理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我国山区开发、利用的有利和不利条件,初步 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观念。
重点
1.我国不同走向的山脉及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 2.我国的地形特点。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知识点

4000米以上
1000米左右
1000—2000米
1000—2000米
地表形态
起伏平缓,“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地面坦荡,
一望无际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峰岭众多,地面崎岖
特殊地貌
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草原广布
黄土地貌
喀斯特地貌
【三大平原】
名称
位置和范围
主要河流
主要特点
东北平原
大、小兴安岭、长白山之间,由松嫩平原、辽河平原、三江平原组成
山脉走向
山脉名称
东西走向
最北列
天山—阴山—燕山
中间列
昆仑山—秦岭—大别山
最南列
喜马拉雅山—南岭
东北—
西南走向
最西列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中间列
长白—武夷山
最东列
台湾山脉
西北—
东南走向
阿尔泰山;小兴安岭
祁连山;唐古拉山、巴颜喀拉
南北走向
贺兰山、六盘山
横断山
【三大平原和三大丘陵】
1、平原和丘陵主要要在东部第三阶梯上。
②对河流的影响:第一,地势特征决定了我国的河流多自西向东流入海洋,以注入太平洋的河流居多,从而沟通了东西之间的海陆交通。第二,阶梯之间高差大,致使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
③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我国东部的第三级阶梯,地势较低平,这里成为人口稠密、农业条件较好、交通便利的地区,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第二阶梯,地势起伏较大,多高原、盆地和山脉,交通条件不如东部,但却有利于农业的多种经营,是我国重要的农牧业区,第一阶梯的青藏高原,地势高,气候寒冷,自然条件独特,经济活动也独具特色。
3400—4500ºC
第二章 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 基础知识讲解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形和地势知识点1: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方法总结1地势和地形地势是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如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语术描述:xx高xx低或由xx向xx 倾斜;地形是地表的各种形态,如山地、丘陵、盆地、高原、平原等。
2.山脉构成地形的“骨架”(1)纵横交错的山脉就像大地隆起的脊梁,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
在山脉构成的“网格”当中,镶嵌着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
山脉名称西侧地形区东侧地形区(3.主要地形区及其特点在我国中、西部,高原面积广阔,主要有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四大高原。
在高原、山地之间分布着许多盆地,其中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和四川盆地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盆地。
在我国东部地区还分布着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三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和东南丘陵)。
(1)四大高原等。
方法总结2:地形和地形区的区别地形指地表的形态,基本类型共5种:山地、高原、平原、丘陵、盆地。
地形区指以某种地形类型为主的独立地形单元,比地形更具体,如青藏高原、华北平原、东南丘陵、塔里木盆地。
4.山区面积广大(1)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
通常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我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平原面积仅占1/10多一点。
(4)开发山区注意事项:在山区的开发利用中,要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把经济活动强度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预防和控制自然灾害的发生。
5.地形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1)地形对生产方式的影响:平坦的地形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我国东部平原农业发展历史悠久,丘陵地区适宜发展林果业,我国绝大部分经济林区、大部分耕地及粮棉油生产基地都集中分布在东部平原和丘陵区。
在山地、高原等海拔较高、地面崎岖的地形区,耕地面积小,不利于发展耕作业。
(2)地形对城镇和交通的影响:平原地区地势平坦,人口稠密,城镇集中,交通发达。
八年级地理上册_第二章第一节_《地势和地形》_人教版-课件

世界上黄土分布最深、最广的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地表形态“沟壑纵横”。
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有“喀斯特”地形。
四 大 盆 地
塔里木盆地
准噶尔 盆地
柴达木盆地
四川盆地
我国最大的盆地,有我国最大的沙漠 —塔克拉玛干沙漠。
我国第二大盆地,受大西洋湿润气流的影响,牧场广阔。
中国的地形
平原
高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从我国地形图看:我国地表高低起伏很 (大或小)
根据颜色明显的区域变化,可以把中国地势大致分为几部分?划分界线是?请你指画出来.
地势西高东低
>4000m
1000-2000m
<500m
呈阶梯状分布
从图可以看出,纵横交错的山脉就像大地隆起的脊梁,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 在山脉构成的网格当中,镶嵌着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
思考
第一阶梯
第二阶梯
第三阶梯
对气候的影响: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的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了丰沛的降水。
对河流的影响: 西高东低的地势,必然造成我国的大江大河大多自西向东流入大海,促进了沿河和内地的交通、经济往来。
平均海拔>4000米
平均海拔1000---2000米
平均海拔 <500米
地势的影响
地势对河流的影响: “水往低处流”,西高东低的地势,导致大江大河东流入海;阶梯间落差巨大,蕴藏了丰富的水能。 地势对气候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地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的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行,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了丰沛的降水。 地势对交通的影响:一方面,向东流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另一方面,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2-1-6 A.①为黄土高原 C.③为青藏高原 B.②为华北平原 D.④为塔里木盆地
【典例4】小红全家在暑假期间到延安旅游。有时他们看到 景点就在眼前,却要绕道行驶,其原因是黄土高原( A.千沟万壑 C.一望无垠 B.河道纵横 D.雪山连绵 )
【答案】A
【典例 5】(2010 年中考湛江卷)读我国南部沿海部分地区图 (图 2-1-8),图中②所代表的山脉名称是( )
5.我国第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
(A )
A.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一雪峰山 B.昆仑山一祁连山——横断山 C.喜马拉雅山一横断山一阿尔泰山 D.天山一阴山一太行山
6.下列地形区位于我国第一级阶梯的是( A )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东北平原
D.华北平原
7、四川盆地位于地势的( B )
A. 第一级阶梯 C.第三级阶梯
•
。
四川盆地位于 我国四川省和重庆 市境内。盆地四周 被山岭和高原环绕, 盆地内部低山丘陵 起伏,海拔在50 0米左右,只有成 都平原的地势较为 平坦,像是一把扇 子斜铺在盆地的西 部。它是岷江的冲 积扇平原,土壤肥 沃,灌溉便利,物 产富饶,有“天府 之国”的美誉。四 川盆地因广布紫色 砂页岩,有‘红色 盆地“和 “紫色 盆地”之称。
四大盆地:
3.三大平原
1
2
3
东北平原
我国最大的平原,位于东北,黑土 广布,肥沃深厚,是我国最重要的 粮食生产基地,机械化水平高。
华北平原
位于黄河、海河、淮河下游,又有黄 淮海平原之称,是我国经济较为发达 区域,但是水资源缺乏,土地盐碱化 较为严重。
长江中下游平原
我国第三大平原,地势低平,河 网密布。有“鱼米之乡”的美称, 是我国最重要的水稻种植区和淡 水鱼养殖基地.
第一级阶梯
第 二 级 阶 梯
A
第 三 级 阶 梯
B
假如你是一位水电站专家,政府委派你 建一座水电站,你将选择A处还是B处?
2.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上的地形区是(A ) A.青藏高原 B.四川盆地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横断山脉 3.在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建设的长江三峡水电站,体现了对长江( C A.航运价值的利用 B.水资源的利用 C.水能资源的开发 D.灌溉、养殖的利用 4.假如我国地势东部高,西部低,可能会出现现象有(B ) A.大部分地区降水增加 B.大部分地区降水减少 C.季风气候面积增大 D.对环境影响不大 )
图 2-1-8
A.大兴安岭
【答案】C
B.秦岭
C.南岭
D.天山
我国大部分经济林木、2/3以上的农业人口和耕地, 以及3/4以上的粮、棉、油生产都集中在东部地区。从 地形方面分析形成东部地区这一特点的原因:
我国东部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这里土壤 肥沃、开发历史悠久,是农业发达、城镇集中、 经济繁荣的地区。
B. 第二级阶梯 D. 第四级阶梯
8.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上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B ) A、山地和高原 B、高原和盆地 C、平原和丘陵 D、盆地和平原 9.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既沟通了东西交通,又 产生了巨大水能,这是因为( B ) A、地形复杂多样 B、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C、山区面积广大 D、山脉纵横交错,大致呈网格状分布
山脉 横断山脉
巫山 太行山脉 大兴安岭
山脉 天山山脉
昆仑山脉
了解山区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了解山区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思考:
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二。观图 结合图文资料,谈一谈山区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资料,谈一谈山区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山区对人类活动有哪些影响?
浙江甬台温高速柳市附近发生山体滑坡 秦岭盘山公路浙江甬台温高速柳市附近发生山体 盘山公路 浙江甬台温高速柳 山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基础 设施建设难度大。 山区坡陡谷深,容易发生滑坡、
青藏高原
2.四大盆地
2
1 3
4
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位于我国西北部内陆, 在新疆境内,分居天山南北两侧。这两个盆地周围 被高山环抱,内部比较平坦,有成片的沙漠和戈壁。 塔里木盆地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盆地内部的塔 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
雅丹地貌: 有风力作用 形成。
柴达木盆地
柴达木盆地在青藏 高原的东北部青海省 境内,平均海拔在3 000米左右,是海 拔最高的盆地,是一个 典型的内陆高原盆地。 盆地内部大部分为戈 壁、沙漠,东部多沼 泽、盐湖。盆地内石 油、有色金属矿、盐 矿资源丰富,因此柴 达木盆地有“聚宝盆” 之称。.
秦岭盘山公路
山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设施 ,交通不便,基础设施 崩塌等自然(地质)灾害。 山区坡陡谷深 山区坡陡谷深,容易发生滑坡 难度大。 崩塌等自然(地质 崩塌等自然(地质)灾害。
福建安溪茶
福建安溪茶 山区地形复杂多样,利于农业多种经营。
安徽黄山风光
安徽黄
安徽黄山风光 建安溪茶 地形复杂多样,利于农业多种经营。 许多山区风 许多山区风光优美,是人们向往 的旅游胜地。 的旅游胜地。 样,利于农业多种经营。 许多山区风光优美,是
练习:
1.小明在复习时对下面的地形和河流的特征有点混淆,你 能帮他选一选,以下描述我国的是( C ) A.地势中高周低,河流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流入海洋 B.地势东高西低,多数河流东流入海 C.地势西高东低,多数河流东流入海 D.地势东西高、中部低,河流南流入海
读我国东西向(沿32°N)地形剖面图,完成2—4题。
练习:
1.我国山区面积广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适宜发展林业、牧业、采矿业 B.利于形成多样化的民俗 C.坡度大,不利于发展种植业 D.交通不便,旅游资源贫乏
2.我国有四大盆地,位于青海省境内的是( B
)
A.塔里木盆地
B.柴达木盆地
C.准噶尔盆地 D.四川盆地
【典例 3】(双选)山脉是地形的骨架。对图 2-1-6 中①、 ②、③、④处地形区的判断,正确的是( ) 【答案】BD
我国地势特征对气候的影响
暖湿气流
西高东低的地势有利于暖湿气流向内陆推进 暖湿气流
东高西低则会阻碍暖湿的海洋风向内陆推进
我国地势特征对河流流向、水能的影响
刘家峡水电站
小浪底水电站
二 滩 水 电 站
三峡水电站
岩滩水电站
我国地势特征对交通的影响
三峡
太行山 公路
太行山 郭亮村
地形地势特点对我国的影响:
太 行 山 脉
大兴安岭
昆仑山脉
1 000~2 000米 祁连山脉 太行山脉
4 000米以上 巫山 横断山脉 500米以下 雪峰山
试一试
我来填注阶梯名称与分界线
D
A
第一级 阶梯
B
C
第 二 E第 级 三 阶 级 梯 F 阶 梯 G
思考:
图A和图B所显示的地势特点均为西高东低,我国属于哪种情况呢?
西高东低的地势特征对我国有什么影 响?(气候、河流、水能、交 通、经济发展...)
复习:看图指出①—⑥山脉及其两侧主要地形区
A 1 B 3 F C 5 4 M H
2
G
6
D
E
观察
地图中表示不同海拔高度的
颜色是否有明显地域变化?
根据颜色明显的区域变化,
可以把中国地势大致分为几 部分?
喜马拉雅山
横断山脉
四川盆地
青藏高原
巫 山 长江中下游平原
大 兴 安 岭
昆仑山脉
巫 山 雪 峰 山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地形与地势
第一节
地形:地球表面各种各样的形态 地势: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
内蒙古高原
华北平原
四川盆地卫星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五种地形,各种颜色代表什么地形?
这些山脉将大陆分割成许多网格,高原、盆地和 平原就分布在这些网格中。
1.四大高原
2
1
3
4
青藏高原:面积最大山巅 白雪皑皑、冰川广布。 牧畜以耐高寒的藏羚羊、 野牦牛、藏绵羊、藏野驴、 藏山羊为主。
三大平原:
连一连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 平原
较低平、完整 面积最大 地势最低、河 湖众多
三大丘陵:
辽东丘陵 山东丘陵
东南丘陵
山东丘陵
辽东丘陵
东南丘陵
4.主要山脉及走向
①东北——西南走向
主要分布在东南部,主要有三列: 西部的: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中部的:长白山脉-武夷山脉, 东部的:台湾山脉
②东西走向
主要有三列:北部的:天山-阴山 ,中部的: 昆仑山-秦岭 , 南部的:南岭
③南北走向
西南的:横断山脉,北部的贺兰山脉和六盘山脉
西北的阿尔泰山脉,祁连山脉,东北的小兴安岭 ④西北-东南走向:
⑤弧形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我国主要地形区关系(P26)
两侧的地形区 西侧 东侧 青藏高原 云贵高原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内蒙古高原 东北平原 两侧的地形区 北侧 南侧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青藏高原 塔里木盆地
内蒙古高原:地面平坦 一望无垠、东部的呼伦 贝尔草原,水草丰茂以 盛产三河马、三河牛闻名
黄土高原:身披深厚的 黄土,地形丰富多姿。 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 重,许多地方沟壑纵横
云贵高原:地面崎岖不平,农田多为重重叠叠的梯田。
四大高原:
连一连
一望无垠 雪山连绵 崎岖不平 沟谷纵横 云贵高原 黄土高原 内蒙古高原
气候: 大陆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暖湿润气流向大陆推进, 使我国东部降水丰沛。
河流: 自西向东流,河流阶梯交界处, 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 源丰富,适合建水电站。 交通: (1)利:向东流的大河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 内陆的联系。 (2)弊: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东西交通的阻碍。 经济: 西部:高原、山地为主,经济落后; 东部:平原、丘陵为主,经济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