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小年先生说得对

合集下载

揭秘大熊市运行规律和血的教训

揭秘大熊市运行规律和血的教训

D、市场反应。这时市场开始明白一轮大熊市开始展开。
这里投资者犯了一个错误:不少投资者采取了摊低成本的方法,部分机构为扭转困境大规模的反扑。面对持续大幅的杀跌,不少投资者不服输,为扭转败局,纷纷加大投资,摊低成本,希望透过新的投入,捕捉利用反弹机会,从而摆脱困境。部分机构面对自营重大亏损,面对经纪业务的大幅下滑,也选择了集中投资的方式,拆借大资金,重新杀回股市,希望借此打翻身仗。南方证券的“双哈”就是一个典型。可惜这种挽回困境的行动,经过历史的检验、实践的证明,是一个重大的错误!这时的投入,不但无法挽回败局,反而招致了更大的损失,甚至输的倾家荡产。
B、作用:从整一轮大熊市看,它的出现标志着五年大牛市的结束,标志着五年大熊市的开始,它宣告了证券业黑暗时代的到来。
C、市场反应,面对突如其来的连续大幅下跌,市场完全没有思想准备,也不知道如何应对。
这里投资者犯了二个很明显的重大错误。
其一、拒绝接受空头的思想。全国是五大经济学家一起批判吴敬琏先生的,中国股市是一个大赌场的论点。广大投资者一起破口大骂“千点论”,国骂许小年先生。其实面对疯狂的跌势,投资者如果能够冷静地、清醒地、心平气和地听一听空头的观点,分析一下空头的依据,相信可能会更客观、准确地判断市场,做出更符合当时客观实际的决策。当时股民拒绝空头思想的原因是:主观上希望不承认空头的理论、大市就不会下跌。这种思想是股市中典型的“鸵鸟主义”。大市要大跌,是股市规律所在。无论你承认与否,是否采取“鸵鸟”策略,都是要跌的。受害的最终还是投资者自己。
但问题是当时哪怕有人真的建议斩仓,并建议大家长期离开股市,投资者估计是绝对不会接受的。广州万隆理财网大牛市指路专栏作者有一位朋友,就因为我说了一句:这一轮大熊市是要跌五年,要跌到500点。当时我的依据是:96年——01年大牛市,走了五年。根据熊牛是周期运动,各自运行的时间大体相同的原理,大熊市也应该走五年。其跌幅主要是考虑上93——96年大熊市中,上证从1558点跌到333点,跌幅高达78%,深综指的跌幅也约73%,平均跌幅75%。照此计算,这一轮熊市,上证指数从2245点起跌,要跌75%、估计要跌穿600点。现在看来,时间确实是跌了五年,当时的估计基本准确。而指数跌穿600点,似乎略微悲观一点。但毕竟,这是五年前的预测,这种误差应该是允许的。相当准确的预测,但是这位朋友从此就跟我绝交了!这种心态,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的投资者十分拒绝看空的心态。这是投资者在这一轮大熊市当中,又一个血的教训。

许小年的讲话

许小年的讲话

企业家精神的衰落与重振2010-12-06 14:03:47| 分类:默认分类| 标签:无|字号大中小订阅我今天要讲的主题是“企业家精神的衰落与重振”。

现在社会上有两股浪潮,各种媒体上都有过广泛的报道,一个是大学生报考公务员,另一个是海外移民。

在移民的人群之中,有官员子女,有成功企业家以及他们的子女。

这两股浪潮再清楚不过地表明,企业家精神正在衰落之中。

我想先做一个定义上的说明,这里讲的“企业家”是指民营企业家,国有企业虽有大量的优秀管理者,但那里没有企业家。

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家指的是这样一群人——他们具有敏锐眼光,能够及时发现社会需求,甚至创造社会需求;他们具有承担风险的勇气和能力,能够组织资源,在市场前景并不明朗的情况下,开发和制造社会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他们以个人的声誉和资产承担失败的后果,也以个人的名誉和资产赢取成功的收益。

在这个意义上讲,国有企业仅有管理者而没有企业家。

当我们看到企业家精神在中国衰落时,必然要问原因到底是什么?实际上大家也都知道,强势政府的兴起是当前企业家精神衰落的最根本的原因。

市场经济的主角原本是企业和民众,而企业的灵魂又是企业家。

近年来改革停滞不前,在巨大利益的吸引之下,政府从游戏规则的执行者变为游戏的参与者。

不仅国有企业挟政策、法律、资金、资源、意识形态的优势,强力扩张,挤压民营经济的生存空间,政府各部门对经济活动的干预也越来越频繁。

政府干预的突出的案例就是房地产,在很短的时间内,几乎所有已知的行政干预手段都用上了。

政府对经济、市场活动的干预增加了企业负担,搅乱了市场秩序,破坏了预期的稳定,提高了未来不确定性。

在经营环境恶化,盈利机会减少之际,相当数量的企业家放弃了实业,逐步转向了投资,在企业界形成了移民之外的第二个趋势。

在我的学生群体中,我发现当前的两大趋势,第一是办海外护照,第二是做投资,不做实业了,经营实业越来越困难。

社会地位的悄然变化也导致了企业家精神的衰落,企业家从令人羡慕的市场经济弄潮变成了天下不均的抱怨对象。

许小年谈经济转型:面对现实,回归常识

许小年谈经济转型:面对现实,回归常识

许小年谈经济转型:面对现实,回归常识
经济转型,需要面对现实,回归常识
演讲时间:2015年9月22日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和金融学教授许小年在正和岛论坛的演讲稿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叫“面对现实,回归常识”,主要是我对宏观经济的一些判断和感觉,以及在这样的经济形势下,企业应该如何去应对。

为什么叫做面对现实,现实到底是什么?我相信各位都已经感觉到,每天都是在市场在打拼,每天都要思考自己企业的经营问题,现实是比较严峻的,中国的经历进入了一个新的常态,这个新的常态,各方面有不同的理解,我个人看法是在新的常态下,中国经济将进入一个中低速增长的时期。

这个中低速到底是多少?到底是7还是6,或者是5,这个我不好说。

因为我们的统计数据和我们在微观层面上的观察有比较大的出入。

如果硬让我说出一个数字,我真的说不出来。

国际上一些媒体对于中国宏观数据和微观上的差距的问题,也都发表了一些文章,表示出他们的困惑。

所以这个宏观的数字,我想我就不要讲了。

关于目前社会热点现象的解析

关于目前社会热点现象的解析

关于目前社会热点现象的解析作者:咸聊近期,政坛上可谓风云变幻,网络上也议论纷纷,我们避开政治,从经济的角度又该如何来解读目前的这些现象呢?这和目前的经济形势有啥关系?美国经济真的开始缓慢复苏了么?很久没有说话了,抽空简单谈谈俺对目前经济形势的看法。

有人形容眼前的局面,就好比一条正在严重漏水即将下沉的船,船上的人一边手忙脚乱的堵着漏洞,一边还要争抢方向舵,有的人干脆跳到水里跑路了。

大致的情形均是如此罢,记得美国电影《叛舰凯恩号》里就有这么一副情景,船要沉的时候,急红眼的人,总是要抢方向舵的,人性如此,非常正常。

社会贫富分化严重到一定程度,自然会引发民间的不满,经济问题没搞好就变成了政治问题,民间就会出现打土豪、均贫富、反贪污、反腐败的呼声,政治投机者利用这种不满,振臂一呼,起义、政变,新的独裁者就此诞生了。

中国历史上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欧洲历史上法西斯专政,一桩桩、一件件均莫过于此吧。

对此我们完全不必大惊小怪,这些都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发生的社会诉求,是非常非常正常的一种社会现象,所以我们没必要用左还是右来对这些政治现象扣帽子。

现在,国家的管理者慢慢的也都看清了国内的经济形势:出口肯定是指望不上了,靠国家投资的模式也难以为继,一切的希望都应在于内需,如果内需不起来,形势必然恶化,道理就这么简单。

这已经成为了包括管理者在内所有人的共识,我想,这点上就没什么好争论了吧?那么,内需还能够支撑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吗?许小年说城市化进程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还能保证中国经济继续中速发展10年。

虽然我很欣赏许小年的经济理念,但对他说的这点我是不以为然的。

城市化进程说起来好听,的确,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我们还远没有达到,我们有发展的机会,但是在目前这么高的房价和这么重的基本生活负担下,加上没有基本的生活保障制度,农村的人口如何进入城市并扎根呢?虽然农村的年轻人有足够的意愿留在城市,但扎根的条件不具备,一旦经济稍不景气,城市化的脚步无疑将戛然而止;再说第三产业,许小年真该去调查一下今年的店面租金。

许小年

许小年

许小年: 寒冷的冬天还在后面:许小年: 寒冷的冬天还在后面许小年: 尊敬的各位来宾,早上好。

今天非常荣幸有机会在这里跟大家交流,关于中国经济和市场的一些看法。

在我开始讲之前,我希望跟媒体界的朋友打一个招呼,报道是可以的,但是希望准确报道。

许小年: 很抱歉,我今天讲的和我们上海证券的主题有一些出入,我讲的可能不太合适宜。

我把中国经济目前的情况称为是“倒冬暖”,我们现在都喜欢说“倒春寒”,我感觉是“倒冬暖”,目前短暂的复苏只不过是春天刚刚开始的回暖,寒冷的冬天还在后面。

许小年: 我讲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判断中国经济未来的走势,首先要把这次经济危机来龙去脉搞清楚,只有分析了这次的经济危机的成因,我们才能够对未来经济的发展作出一个比较准确的判断。

我们都喜欢听结论,不喜欢分析的过程,我想强调的是如果我们不搞清楚这一次全球金融危机的原因,我们就看不清楚中国经济乃至于世界经济未来复苏的方式。

所以我会花比较多的时间,解释一下为什么会产生这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许小年: 第二部分是因为经济的“倒冬暖”为什么一季度的数据只是在“冬天”过程的一个回暖。

第三部分因为这次金融危机的全球性,所以它的复苏也应该是全球性的。

中国既不可能独善其身,也不可能率先反弹。

正好相反,我感到率先反弹的有可能是美国经济。

原因在于,西方经济自2007年中,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已经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而我们这里的调整,只进行了一小部分,由于政府的政策,被延缓甚至被阻止。

所以调整进行的越缓慢,复苏到来就会越迟。

西方我们看到,已经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但是现在还没有见底。

最后是结论。

许小年: 我们首先要理解这次金融危机,这次全球的衰退和战后的历次危机也罢、衰退也罢,到底有什么不同。

在1980年代,我们曾经在拉美看到过债务危机和金融危机,在1990年代我们在东亚看到过亚洲金融危机,所以金融危机对我们来说并不是很陌生的,金融危机引起了经济衰退,在战后的历史上我们也多次见过,但这一次有什么不一样?这一次的不一样,不仅在于它的深度和范围,而且在于它的性质,在于全球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之后,所产生的金融危机。

许小年先生说得对

许小年先生说得对

许小年先生说得对
李嘉图等人提出劳动价值论,片面地认为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完全否认土地、矿产、资本、知识技能和制度对价值创造的作用。

由于不反映资源的稀缺,该理论在实践中无法指导资源的配置,已被价值的供需决定论所取代。

劳动价值论不成立,剩余价值、剥削、阶级斗争就无从谈起。

慈善不是社会责任,不是必行的道德,更不是谋求功利的精巧手段,而是为了满足自己内心的需求。

人皆有同情怜悯之心,关爱他人带来愉悦感,感受在自心,非外在标准能衡量。

捐五毛和五千万可产生同样的精神满足。

许小年演讲谈企业创新:聚焦业务定位少跨界,干别人干不了的

许小年演讲谈企业创新:聚焦业务定位少跨界,干别人干不了的

许小年演讲谈企业创新:聚焦业务定位少跨界,干别人干不了的近两年,许多企业都面临着甚至关系到自身生死存亡的严峻挑战。

企业毕竟怎么做,才不会被市场淘汰?才能面对挑战照旧处之泰然?闻名经济学家、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终身荣誉教授许小年近日在演讲中指出,中国工业化基本结束,经济和企业处于后工业化时代。

“在后工业化时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是资源整合,而是创新力量。

”那么,企业毕竟应当如何创新呢?许小年给出了三点建议:1、聚焦定位。

由于人的精力、时间和资源都是有限的,只有聚焦在特定领域中,才能形成技术上的积累,从而取得突破。

2、差异化的错位竞争。

过去企业的想法是“别人能干什么,我也能干”,现在要换个思路了,“别人不能干的我也能干”。

3、高度关注技术。

在诸多技术中,很重要的一项是数字化和工业互联网。

以下是许小年演讲的内容精编:01从增量市场到存量市场经过40多年的进展,大约在2023年前后,中国经济进入了结构性转型期,工业化基本结束,经济和企业处于后工业化时代。

在这个阶段,资本积累速度明显放缓,投资不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强劲引擎,曾经的短缺经济变成了过剩经济,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衰减乃至失效。

在产能普遍过剩的状况下,刺激投资的政策失去意义,徒然增加没有任何效益的闲置产能而已。

对于企业而言,市场基本饱和,产品不再像以前那样不愁卖,增量市场快速消逝,企业无法像过去那样,依靠扩张产能实现自己的进展。

以机动车为例,2023年起,全国的机动车销售量已经变为了负增长,并且从那以后连续三年都是负增长。

而在2023年之前的工业化阶段,机动车销量的年均增长率约为20%,在那个时候,只要生产线的车组装好了,开出去就能卖掉,车厂无论怎样经营都能盈利。

增量消逝后,企业面对特别激烈的存量市场争夺,不得不从竞争对手那里虎口夺食,这个挑战是前所未有的。

在市场普遍饱和的状况下,如何摆脱逆境?企业要么开拓新的市场,要么在现有市场上抢夺更大份额。

许小年读书笔记读书摘录读书感想

许小年读书笔记读书摘录读书感想

《许小年》历史1最奢侈的事情:浪费时间2节俭、控制欲望3敬业精神,创造财富,拥有财富的认识4灯红酒绿5社会上的不完美6改变自己很痛苦,德国二战后转向英国道路,尊重个人的自由和保护个人的权利7政府主导型的模式会有很大问题8不要过于功利主义9一个人的一生很难预测,人的规划很难10我没有看到过世界的另一半,我想去看看,我想要一个博士的桂冠11人看不清自己,需要一面镜子12以兴趣为主,向外扩张13不放掉的:独立思考/勤奋学习14商鞅变法/小平改革:突破式变革,增量式改革15修补式改革:无用16提升人力效率,土地利用效率/资本17制度的作用是提升效率,获得更多利益18资源不变的情况下做大蛋糕,双赢多赢/资源重新分配(失败):决定变法的成功19增加社会总财富,提升资源使用效率,社会财富增加,所有的社会成员受益,新生力量(商鞅:贫民和农民/小平:农民、城镇居民和企业家)20吸收了大量的民间创新,上下结合21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王莽/王安石),用心良苦、设计周全、优秀共产党员、人品上、才智上、勤劳无可挑剔22用政府取代市场(王安石),政府不了解市场,激励不协调,生产效率低下,打乱了市场秩序,利益再分配的博弈,转变为政治斗争,新法注定失败23变法的成功在于制度是否存续下来,变法者个人命运无关24井田制:国有经济下的土地资源公有制25封建制下讲究人的身份26抑制豪强,扶持平民,主要是考虑财政问题,小农税收是主要来源,豪强(官员)收不上税27王莽志大才疏,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国家社会主义,政府替代市场,民不加负而国强28信用评估很难,官僚体系对信息的扭曲29意识形态争端新常态1供给方创新,提高效率,创造新的需求2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微信),商业模式创新3企业效率提高、利润增加,员工收入增加,国家税收增加4政府减税,缩小国有经济,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增加市场竞争程度,创新都是逼出来的5知识产权保护后工业化时代的经济与企业1工业化带来经济的超常增长(近代以来的德国和日本)2低效的农业移向高效的工业和商业(现有资源的重新配置),体现为高速的经济增长3工业部门的生产与传统农业的差别在于资本的投入,单位GDP和产出大量提升4人均资本拥有量不断增加5资本积累速度长期保持单位数(后工业化时代的特征)6城镇化的速度放慢7大城市房价暴涨对大城市望而生畏8货币发行提速9通过市场去产能才能优胜劣带,行政去产能往往会带来反作用10供给侧的发展决定了未来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生存11应然(应该是什么样)/实然(将来是什么样)企业创新1金融产业泡沫/实体经济泡沫(产能过剩:三去)2高杠杆=产能过剩3国有企业、政府、融资平台疯狂借钱4行政化的“三去”逆向选择,淘汰了效率高的民营企业,保护了效率低的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继续增长,融资门槛低5市场化的“三去”:效率高的企业兼并掉效率低的企业6跨越式发展,投机取巧心太重了,技术的积累金融危机1如果将金融危机归结为华尔街的贪婪和美联储的监管放松是不合适的,华尔街一直很贪婪2改造人性:学雷锋,没有成功3美联储货币过度宽松导致金融危机,实体经济无法吸收,流动性过剩4经济不同于科学,不可能尽善尽美,本质的区别是人5政府打乱了市场价格调控,比如:房价6调控的名义扭曲价格,供给调控失败,扰乱市场,打乱价格信号,资源错配,压制不住对房屋对需求,房价更高7政府再强有力也掰不过市场8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最关键的两个指标9房价的上升超过了收入的上升:泡沫越吹越大10看不明白的非要干11美国高增长,低通胀,原因在中国12中国作为世界工厂,供应几乎是无限的13全球化时代,经济不分国界,统一货币,全球化的进程不可逆14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越来越复杂的经济环境不能只靠中央银行几个智库完成货币调控15perfect competition不存在,只是智力游戏创造的精巧玩具16市场经济的有效在于是一架创新机器17垄断的产物18创新是市场经济效率所在19日本的金融危机在于货币超发20依靠银行信贷的繁荣只是寅吃卯粮21美国去杠杆化快,欧洲慢(社会主义,讲道理)22经济研究的中心在于实体经济,政策只是拆东墙补西墙(财富转移),财富是百姓和企业创造出来的,回到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创造23批判凯恩斯主义,吸收奥地利学派的精华(对市场经济的阐述)改革1改革的困境在于公共部门的利益形成2政府干预市场为其寻租,改革者变成现状的维护者,寻租套现3打着改革的旗号强化政府部门的利益4部门来制定改革方案,部门利益5半管制、半市场的状态是收入分配恶化的主要原因6官商勾结造成收入分配恶化,破坏社会公平,民众广泛的怨恨和失落7国际收入分配不等于国内收入分配8改革的方向: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9阴谋论用一把钥匙开千把锁解决了大众的很多困惑10历史事件的下结论证明引经据典,数据,11阴谋论中事件是真的,但是事件与事件之间,没有逻辑关系、因果关系12蒙太奇的手法写学术书是错误的13危机之前的繁荣透支了未来的财富14外汇储备并不是财富的象征,相反,外汇储备越大,说明国际经济结构失衡越严重15缩小外汇储备,减少对美元的依赖,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改革与开放)16一个政策只能解决一个问题,两难问题与两个问题,财税改革,对地方财政的制约,(财政预算,加强对地方财政的监控,地方人大)17支出膨胀,收入不够,依赖土地财政18中小企业融资:开放民间金融19无力改变政府对市场的干预20民企的生存环境和融资条件21政府花的是别人的钱,企业花的是自己的钱22公有制的失败在于人的天性23政府的规划无非是桌上画画,墙上挂挂,都是鬼话,不着边的事24不滥发货币25《资本论》的基础是劳动价值论,现代经济学中劳动价值论不成立26宗教改革、新教确立是不是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铺平了道路27心和物都对人类发展起到了作用,唯独反对“唯”28你是什么派系(你对对立面是否了解)29你的信仰越坚定,我对你是越怀疑,没有一个终极真理30思考和理解之后接受的观念31现在是传统社会转向现代社会,千载难逢的机会,出一批诸子百家32唐朝、明清没有诸子百家33学者脱离大众,对误解、怨恨又思想准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许小年先生说得对
李嘉图等人提出劳动价值论,片面地认为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完全否认土地、矿产、资本、知识技能和制度对价值创造的作用。

由于不反映资源的稀缺,该理论在实践中无法指导资源的配置,已被价值的供需决定论所取代。

劳动价值论不成立,剩余价值、剥削、阶级斗争就无从谈起。

慈善不是社会责任,不是必行的道德,更不是谋求功利的精巧手段,而是为了满足自己内心的需求。

人皆有同情怜悯之心,关爱他人带来愉悦感,感受在自心,非外在标准能衡量。

捐五毛和五千万可产生同样的精神满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