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_初中诗歌
颜真卿《劝学》原文译文鉴赏

颜真卿《劝学》原文|译文|鉴赏颜真卿3岁丧父,家道中落,母亲殷氏对他寄予厚望,实行严格的家庭教育,亲自督学。
颜真卿也格外勤奋好学,每日苦读。
这首《劝学》正是颜真卿为了勉励后人所作。
下面一起欣赏这首诗吧!颜真卿《劝学》原文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译文及注释译文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
少年时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注释更:古时夜间计算时间的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为两小时。
午夜11点到1点为三更。
五更鸡:天快亮时,鸡啼叫。
黑发:年少时期,指少年。
白首:头发白了,这里指老年。
方:才。
鉴赏《劝学》中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
“劝”解释为“勉励”的意思。
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的诗歌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三更灯火五更鸡”是指勤劳的人、勤奋学习的学生在三更半夜时还在工作、学习,三更时灯还亮着,熄灯躺下稍稍歇息不久,五更的鸡就叫了,这些勤劳的人又得起床忙碌开了。
第一句用客观现象写时间早,引出第二句学习要勤奋,要早起。
第二句为第一句作补充,表达了年少学习时应该不分昼夜学习,通过努力学习才能报家报国,建功立业。
第三、四句写的是年轻的时候不好好学习到了年纪大了,在想要学习也晚了。
句子中“黑发”,“白首”是采用借代的修辞方法,借指青年和老年。
通过对比的手法,突出读书学习要趁早,不要到了老了后悔了才去学习。
从结构上看,三、四句为对偶句,“黑发”与“白首”前后呼应,互相映衬,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首诗深入浅出,自然流畅,富含哲理。
核心是“黑发早勤学,白首读书迟”。
作为有志气的人,要注意抓紧时间读书学习修身养性,最好的读书时间是在三更五更,晨读不息;而且只有年年月月刻苦坚持,才能真正学到报国兴家立业的本领。
从学习的时间这一角度立意,劝勉年轻人不要虚度光阴,要及早努力学习,免得将来后悔。
八首劝学诗

八首劝学诗劝学诗横跨古今,是文学创作的常见题材。
从《庄子·养生主》中的“养生之道,非学无以广才”到近现代诗人的“勤奋好学,开拓智慧”的劝学诗,都表达了人们对学习的重视和推崇。
以下是八首劝学诗的相关参考内容。
1.《劝学》(唐·颜真卿)勿负少年时,一日难再晨。
志士恒立业,长舒百世人。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云。
只有努力学,方能登举头。
这首劝学诗以“勿负少年时”开篇,表达了作者对年轻人立志读书的期望。
接着,诗人提到“志士恒立业,长舒百世人”,强调通过学习攻克困难,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
最后,诗人以“只有努力学,方能登举头”作结,鼓励读者通过学习,获得成功。
2.《八哀诗》(宋·陆游)左右三十年,笑谈成嘲谑。
青春无所用,白首作蓬蒿。
从来多受屈,学海渐思早。
卧馆通经史,饥寒征战道。
这是一首写自己劝诫自己的劝学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失去青春的悔恨之情。
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屈辱的经历,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他通过学习充实自己,希望在白首之年不再悔恨。
3.《送鲍济上京》(唐·崔颢)十顷清风一丈帆,万里浪花飞雪山。
功名独许前朝子,青史到今传子孙。
这首劝学诗以送别的方式表达了对鲍济前往京城考试的祝福。
诗人通过形象的描写,表达了人生如舟如帆的感慨,以及通过学习可以获得功名和青史留名的观点。
4.《勤劳无碍》(清·袁枚)十送红尘败烟埋,百年功用水中来。
松霜不滴青松眼,雪飞何必白云杯?日永未知轮欲尽,马前争似梦中财?一生事物今如此,莫笑差池悬海灾。
诗中出现了“百年功用水中来”和“马前争似梦中财”等警句,表达了功名利禄只能通过勤劳学习来获得的观点。
通过对比松霜不滴和白云杯的形象,诗人表达了学习的坚持和努力。
5.《勉学四册诗·奉梓州李居士邦庄多暇偶感怀因而作》(宋·吴文英)青春岂料得,纵欲自疗忧。
读书如恋爱,既遂生新愁。
今岁流年晚,往事争似留?赚得安身法,不是幽贞猷。
这首诗以自己读书为背景,表达了对青春的珍惜和对学习的热爱。
劝学诗原文精选10篇

劝学诗原文劝学诗原文精选10篇劝学诗原文1劝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翻译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
少年不知道早起勤奋学习,到老了后悔读书少就太迟了。
注释更:古时夜间计算时间的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为两小时。
午夜11点到1点为三更。
五更鸡:天快亮时,鸡啼叫。
黑发:年少时期,指少年。
白首:头发白了,这里指老年。
方:才。
赏析《劝学》中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
“劝”解释为“勉励”的意思。
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的诗歌中,劝勉青少年要珍惜少壮年华,勤奋学习,有所作为,否则,到老一事无成,后悔已晚。
使孩子初步理解人生短暂,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诗歌以短短的28个字便揭示了这个深刻的道理,达到了催人奋进的效果。
“三更灯火五更鸡”是指勤劳的人、勤奋学习的学生在三更半夜时还在工作、学习,三更时灯还亮着,熄灯躺下稍稍歇息不久,五更的鸡就叫了,这些勤劳的人又得起床忙碌开了。
第一句用客观现象写时间早,引出第二句学习要勤奋,要早起“正是男儿读书时”为第一句作补充,表达了年少学习时应该不分昼夜学习,通过努力学习才能报家报国,建功立业。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写的是年轻的时候不好好学习到了年纪大了,在想要学习也晚了。
句子中“黑发”,“白首”是采用借代的修辞方法,借指青年和老年。
通过对比的手法,突出读书学习要趁早,不要到了老了后悔了才去学习。
从结构上看,三、四句为对偶句,“黑发”与“白首”前后呼应,互相映衬,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首诗深入浅出,自然流畅,富含哲理。
核心是“黑发早勤学,白首读书迟”。
作为有志气的人,要注意抓紧时间读书学习修身养性,最好的读书时间是在三更五更,晨读不息;而且只有年年月月刻苦坚持,才能真正学到报国兴家立业的本领。
从学习的时间这一角度立意,劝勉年轻人不要虚度光阴,要及早努力学习,免得将来后悔。
诗人是从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的态度方法等角度立意,希望人们重视后天学习,以加强自身的行为修养。
《劝学》颜真卿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劝学》颜真卿唐诗注释翻译赏析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三更灯火五更鸡”描绘了学习的场景,深夜还点着灯,五更鸡就叫了,这意味着男儿们要早起勤奋读书。
这句诗通过对时间的描写,提醒人们要珍惜年少时光,抓住每一个学习的机会。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则是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年少时不知道要勤奋学习,等到头发变白才后悔当初没有努力。
这两句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黑发”与“白首”相对,“勤学早”与“读书迟”相对,突出了时光易逝和学习的重要性。
它告诫人们,要珍惜青春,努力学习,不要等到年老力衰才后悔莫及。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颜真卿的个人经历有关。
颜真卿生活在唐朝中期,经历了安史之乱等动荡时期。
他自幼勤奋好学,通过不断努力成为了一位杰出的书法家和政治家。
这首诗可能是他对自己一生经历的总结,也是对后人的劝勉。
从艺术手法上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明了,通俗易懂,但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它以自然现象为喻,将时间的流逝比作鸡的鸣叫,形象生动,易于理解。
同时,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在思想内涵上,《劝学》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它提醒人们,时光匆匆,青春短暂,只有通过勤奋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这首诗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鼓励人们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追求进步。
《劝学》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的古诗。
它通过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传达了珍惜时光、勤奋学习的重要信息。
这首诗不仅是颜真卿对自己的鞭策,也是对后人的教诲,激励着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努力,追求卓越。
关于读书的古诗:颜真卿《劝学》原文译文赏析

【导语】诗⼈是从学习的意义,作⽤和学习应持的态度⽅法等⾓度⽴意,希望⼈们重视后天学习,以加强⾃⾝的⾏为修养。
下⾯是分享的关于读书的古诗:颜真卿《劝学》原⽂译⽂赏析。
欢迎阅读参考! 《劝学》 唐代:颜真卿 三更灯⽕五更鸡,正是男⼉读书时。
⿊发不知勤学早,⽩⾸⽅悔读书迟。
【译⽂】 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们读书的时间。
少年不知道早起勤奋学习,到⽼了后悔读书少就太迟了。
【注释】 更:古时夜间计算时间的单位,⼀夜分五更,每更为两⼩时。
午夜11点到1点为三更。
五更鸡:天快亮时,鸡啼叫。
⿊发:年少时期,指少年。
⽩⾸:头发⽩了,这⾥指⽼年。
⽅:才。
【赏析】 《劝学》中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
“劝”解释为“勉励”的意思。
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的诗歌中,劝勉青少年要珍惜少壮年华,勤奋学习,有所作为,否则,到⽼⼀事⽆成,后悔已晚。
使孩⼦初步理解⼈⽣短暂,从⽽提⾼学习的积极性。
诗歌以短短的28个字便揭⽰了这个深刻的道理,达到了催⼈奋进的效果。
“三更灯⽕五更鸡”是指勤劳的⼈、勤奋学习的学⽣在三更半夜时还在⼯作、学习,三更时灯还亮着,熄灯躺下稍稍歇息不久,五更的鸡就叫了,这些勤劳的⼈⼜得起床忙碌开了。
第⼀句⽤客观现象写时间早,引出第⼆句学习要勤奋,要早起“正是男⼉读书时”为第⼀句作补充,表达了年少学习时应该不分昼夜学习,通过努⼒学习才能报家报国,建功⽴业。
“⿊发不知勤学早,⽩⾸⽅悔读书迟。
”写的是年轻的时候不好好学习到了年纪⼤了,在想要学习也晚了。
句⼦中“⿊发”,“⽩⾸”是采⽤借代的修辞⽅法,借指青年和⽼年。
通过对⽐的⼿法,突出读书学习要趁早,不要到了⽼了后悔了才去学习。
从结构上看,三、四句为对偶句,“⿊发”与“⽩⾸”前后呼应,互相映衬,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诗深⼊浅出,⾃然流畅,富含哲理。
核⼼是“⿊发早勤学,⽩⾸读书迟”。
作为有志⽓的⼈,要注意抓紧时间读书学习修⾝养性,的读书时间是在三更五更,晨读不息;⽽且只有年年⽉⽉刻苦坚持,才能真正学到报国兴家⽴业的本领。
劝学古诗原文

劝学古诗原文《劝学》是,唐代诗人孟郊所写,全诗四句四十个字,写出学习读书的重要。
说不学习知识是不会从天上掉下来的。
错过了学习的时间,少年还会回来吗?劝学古诗原文及翻译有哪些?一、《劝学》原文作者:孟郊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
青春须早为,岂可短少年。
二、译文及注释1、译文只有击打石头,才会有火花;如果不击打,连一点儿烟也不冒出。
人也就是这样,只有通过自学,就可以掌控科学知识;如果不自学,科学知识不能从天上掉下来。
任何事情必须自己去实践,别人得到的知识不能代替自己的才能。
青春年少时期就应当趁早不懈努力,一个人难道能永远都是“少年”吗?2、注释1.乃:才。
2.元:原本、本来。
3.始:方才。
4.道:事物的法则、规律。
这里指各种知识。
5.非:不是。
6.自然:天然。
7.运:运用。
8.贤:才能。
9.青春:指人的青年时期。
10.岂:难道。
11.长:长期。
三、拓展:作者简介孟郊(~),唐代诗人。
字东野。
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于河南)。
早年生活贫穷,曾周游湖北、湖南、广西等地,并无所遇合,屡试不第。
46岁始中进士。
贞元十七年(年),50岁的孟郊任江南溧阳尉。
其代表名诗《游子吟》就是在溧阳时所并作。
在出任俭约曹务,常以作诗为乐,被罚半俸。
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
1.诗歌题材在内容上,孟郊的诗远远超过了大历、贞元时代那些窄小的题材范围。
固然,他的诗的主旋律就是中下层文士对穷愁困苦的疑忌情绪,这就是他屡试不第、仕途艰苦、中年丧子等生活遭遇同意的;但他还是能够借由个人的命运看见一些更宽广的社会生活,并以诗去充分反映这些生活。
其中有的揭发、嘻笑怒骂了社会上人际关系中的虚伪现象,有的则锋利地阐明了社会阶层之间的不能公平。
例如《寒地百姓诗云》以“高堂拳钟尝,至晓闻糠炮”与“霜赵臻四壁,苦难不容逃亡”两相对照,《织妇言》描绘了金妇“如何织绔素,自着蓝缕衣”的反常现象。
劝学的12首古诗

关于劝学的12首古诗大全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关于劝学的12首古诗诗文内容,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一.关于劝学的12首古诗关于劝学的12首古诗:《劝学》唐·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白鹿洞二首·其一》唐·王贞白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金缕衣》唐·杜秋娘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劝学诗》唐·韩愈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
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
《闲居书事》唐·杜荀鹤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事成,莫向光阴惰寸功。
《劝学诗》宋·朱熹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行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书院》宋·刘过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
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
《读书》宋·陆九渊读书切戒在慌张,涵泳工夫兴味长。
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必要急思考。
《四时读书乐·冬》元·翁森木落水尽千崖枯,迥然吾亦见真吾。
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
地炉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称读书者。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今日歌》明·文嘉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惋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
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明日歌》清·钱泳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东流水,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四季读书歌·春》民国·熊伯伊春读书,兴味长,磨其砚,笔花香。
读书求学不宜懒,天地日月比人忙。
燕语莺歌希领悟,桃红李白写文章。
二.关于劝学的诗句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劝学诗》鉴赏《劝学诗》译文及赏析

颜真卿《劝学诗》鉴赏《劝学诗》译文及赏析《劝学》是由颜真卿所创作的,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的诗歌中,劝勉青少年要珍惜少壮年华,勤奋学习,有所作为,否则,到老一事无成,后悔已晚。
使孩子初步理解人生短暂,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劝学诗》唐代: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劝学诗》译文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
少年不知道早起勤奋学习,到老了后悔读书少就太迟了。
《劝学诗》注释更:古时夜间计算时间的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为两小时。
午夜11点到1点为三更。
五更鸡:天快亮时,鸡啼叫。
黑发:年少时期,指少年。
白首:头发白了,这里指老年。
方:才。
《劝学诗》赏析《劝学》中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
“劝”解释为“勉励”的意思。
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的诗歌中,劝勉青少年要珍惜少壮年华,勤奋学习,有所作为,否则,到老一事无成,后悔已晚。
使孩子初步理解人生短暂,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诗歌以短短的28个字便揭示了这个深刻的道理,达到了催人奋进的效果。
“三更灯火五更鸡”是指勤劳的人、勤奋学习的学生在三更半夜时还在工作、学习,三更时灯还亮着,熄灯躺下稍稍歇息不久,五更的鸡就叫了,这些勤劳的人又得起床忙碌开了。
第一句用客观现象写时间早,引出第二句学习要勤奋,要早起“正是男儿读书时”为第一句作补充,表达了年少学习时应该不分昼夜学习,通过努力学习才能报家报国,建功立业。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写的是年轻的时候不好好学习到了年纪大了,在想要学习也晚了。
句子中“黑发”,“白首”是采用借代的修辞方法,借指青年和老年。
通过对比的手法,突出读书学习要趁早,不要到了老了后悔了才去学习。
从结构上看,三、四句为对偶句,“黑发”与“白首”前后呼应,互相映衬,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首诗深入浅出,自然流畅,富含哲理。
核心是“黑发早勤学,白首读书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