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应变测量及方法

合集下载

电阻应变计测量技术

电阻应变计测量技术

电阻应变计测量技术编辑词条分享本词条由rough创建,共有1位协作者编辑了1次。

最新协作者:rough。

电阻应变计测量技术是用电阻应变计测定构件的表面应变,再根据应力、应变的关系式,确定构件表面应力状态的一种实验应力分析方法。

纠错编辑摘要目录1 电阻应变计测量技术2 正文3 配图4 相关连接电阻应变计测量技术- 电阻应变计测量技术电阻应变计测量技术- 正文用电阻应变计测定构件的表面应变,再根据应力、应变的关系式,确定构件表面应力状态的一种实验应力分析方法。

将电阻应变计固定在被测构件上,构件变形时,应变计的电阻将发生相应变化。

用电阻应变仪(见电阻应变测量装置)测量电阻变化,把它换算成应变值;或输出与应变成正比的模拟电信号(电压的或电流的),由记录器记录下来;或用计算机按预定要求进行数据处理;用上述方法都可得到所测的应力或应变。

电阻应变计测量技术的优点是:①测量精度和灵敏度高;②频率响应好,可测量从静态到数十万赫的动态应变;③测量数值范围广;④易于实现测量的数字化、自动化和无线电遥测;⑤可在高温、低温、高压液下、高速旋转、强磁场和核辐射等环境进行测量;⑥可制成各种传感器,测量力、压力、位移、加速度等物理量,在工业过程和科学实验中用作控制或监视的敏感元件。

电阻应变计的主要缺点是:①一个应变计只能测定构件表面一点在某个方向的应变;②只能测得栅长范围内的平均应变。

发展简史电阻应变计测量技术,起源于19世纪。

1856年,W.汤姆孙对金属丝进行了拉伸试验,发现金属丝的应变和电阻的变化有一定的函数关系,说明应变关系可转换为电流变化的关系,可用电学方法测定应变。

1938年,E.西蒙斯和A.鲁奇制出了第一批实用的纸基丝绕式电阻应变计。

1953年,P.杰克孙利用光刻技术,首次制成了箔式应变计。

随着微光刻技术的进展,这种应变计的栅长可短到0.178毫米。

1954年,C.S.史密斯发现半导体材料的压阻效应,1957年,W.P.梅森等研制出半导体应变计,其灵敏系数比金属丝应变计高50倍以上,现已用于测量力、扭矩和位移等的传感器上。

电阻应变测量原理及方法

电阻应变测量原理及方法

电阻应变测量原理及方法一、引言二、原理电阻应变测量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电阻的电阻值随应变变化的特性来测量物体的应变。

当物体受到应变作用时,其几何尺寸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电阻值发生变化。

电阻应变测量利用电阻的电阻-温度特性来实现对应变的测量。

具体原理如下:1.电阻温度特性电阻的电阻值与温度呈线性关系,即随温度的升高,电阻值增大;随温度的降低,电阻值减小。

这是因为当温度升高时,导体的电阻率会随之增加,从而导致电阻值的增加。

2.应变-温度关系物体的应变与其温度变化是呈线性关系的,即随应变的增大,温度也相应增大,反之亦然。

这是因为物体在受到应变作用后,其内部会产生应变能,从而导致温度的升高。

基于以上两个关系,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当物体受到应变作用时,其温度变化会引起电阻值的变化。

通过测量电阻值的变化,可以估算物体受到的应变。

三、方法1.谐振法谐振法是一种常用的电阻应变测量方法,它基于电阻的电阻值与温度的线性关系。

具体步骤如下:(1)将测量物体固定在一个适当的位置上,使其受到应变作用。

(2)在物体上安装一个电阻应变片,电阻应变片的电阻值随着物体受到应变作用发生变化。

(3)将电阻应变片连接到一个恒频振荡器上,使其获得一个特定频率的激励信号。

(4)通过调节激励信号的频率,使得振荡器与电阻应变片共振。

(5)测量电阻应变片上的共振频率,并根据电阻的温度特性,计算出物体受到的应变。

2.电桥法电桥法是另一种常用的电阻应变测量方法,它基于电阻应变片的电阻值与温度的线性关系。

具体步骤如下:(1)将测量物体固定在一个适当的位置上,使其受到应变作用。

(2)在物体上安装一个电阻应变片,电阻应变片的电阻值随着物体受到应变作用发生变化。

(3)将电阻应变片与一个标准电阻相连接,组成一个电桥电路。

(4)通过调节电桥电路中的电阻,使电桥达到平衡状态。

(5)测量电桥电路中电阻值的变化,并根据电阻的温度特性,计算出物体受到的应变。

3.数字化方法随着科技的进步,电阻应变测量逐渐向数字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

电阻应变测试原理及温度补偿方法实验

电阻应变测试原理及温度补偿方法实验

电阻应变测试原理及温度补偿方法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电阻应变片的粘贴技术。

 2.初步掌握电阻应变片的绝缘处理、防潮、接线和粘贴质量检查等基本技术。

3.了解电测应力、应变实验原理与电桥接线方法。

二、实验设备及器材 1.电阻应变片。

2.试件。

 3.万用表、兆欧表。

 4.电烙铁、镊子、丙酮、细砂纸、药棉等工具和材料。

5.502胶水、连接导线、704胶。

6.烘干设备。

三、电测法基本原理电阻应变测量技术(简称电测法),就是将物理量、力学量、机械量等非电量通过敏感元件转换成电量来进行测量的一种实验方法,又称非电量电测法。

将电阻应变片粘贴在构件上,当构件受力变形时应变片也随之一起变形,应变片的电阻值发生变化,通过测量电桥将电阻变化转换成电压信号,经放大处理及模/数转换,最后直接输出应变值。

 电测法在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其主要特点: (1) 尺寸小、重量轻、安装方便,对被测构件的应力分布不产生干扰。

(2) 精度和灵敏度高,最小应变读数为1με=10。

 6−(3) 测量范围广、适应性强,既能进行静态测试也能进行动态测试,频率响应范围从零到几万赫。

还可以在高、低温及高压、水中等特殊条件下进行测量。

 (4) 可测量多种力学量。

采用应变片作为敏感元件制成各种传感器可测力、位移、压强、转角、速度、加速度、扭矩等。

 但电测法也有局限性,其缺点是: (1) 只能测构件表面的应变,并且是有限个点,测量数据是离散的,难以得到整个应力-应变场的分布全貌。

 (2)对于应力集中和应变梯度较大的部位,会引起比较大的误差。

 四、电阻应变片1.工作原理 由物理学可知,金属导线的电阻为:R=A L/ρ (2 - 1)式中:ρ为导线材料电阻率;L为导线长度;A 为导线截面积。

 当金属导线因受力变形引起电阻相对变化,对式(2-1)两边取对数再微分得:AALLRRd d d d −+=ρρ(2 - 2)式中:ρρd ≈ ⎟⎠⎞⎜⎝⎛+=LL AACVVCd d d ; ε=LLd ;⎟⎠⎞⎜⎝⎛−==LLDDAAd 2d 2d μC为与材料种类和加工方法相关的常数;V为体积;ε为应变;D为导线直径;μ为导线材料泊松比。

应变测试方法

应变测试方法

应变测试方法电阻应变测试1.电阻应变测量技术是用电阻应变片测量构件的表面应变,再根据应力—应变关系确定构件表面应力状态的一种实验应力分析方法。

用电阻应变片测量应变的过程:2.分类:(1)静态测量:对永远恒定的载荷或短时间稳定的载荷的测量。

(2)动态测量:对载荷在2~1200HZ范围内变化的测量。

3.电阻应变测量方法的优点(1)测量灵敏度和精度高。

其最小应变读数为1με(微应变,1με=10-6 ε)在常温测量时精度可达1~2%。

(2)测量范围广。

可测1με~20000με。

(3)频率响应好。

可以测量从静态到数十万赫的动态应变。

(4)应变片尺寸小,重量轻。

最小的应变片栅长可短到0.178毫米,安装方便,不会影响构件的应力状态。

(5)测量过程中输出电信号,可制成各种传感器。

(6)可在各种复杂环境下测量。

如高、低温、高速旋转、强磁场等环境测量。

4.电阻应变测量方法的缺点(1)只能测量构件的表面应变,而不能测构件的内部应变。

(2)一个应变片只能测构件表面一个点沿某个方向的应变,而不能进行全域性测量。

电阻应变片1.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由物理学可知:金属导线的电阻率为当金属导线沿其轴线方向受力变形时(伸长或缩短),电阻值会随之发生变化(增大或减小),这种现象就称为电阻应变效应。

将上式取对数并微分,得:2.电阻应变片的构造电阻应变片由敏感栅、引线、基底、盖层、粘结剂组成。

其构造如图所示L R=A ρdR d dL dA R L A ρρ=+-dR d (12)R ρμερ=++3.电阻应变片的分类电阻应变片按敏感栅材料不同可分为金属电阻应变片和半导体应变片。

其中金属电阻应变片分为:(1)丝绕式应变片:敏感栅是用直径为0.01~0.05毫米的铜镍合金或镍铬绕制而成。

优点:基底、盖层均为纸做成,价格便宜,易安装。

缺点:其横向效应大,测量精度较差,应变片性能分散。

(2)短接式应变片:将金属丝平行排成栅状,端部用粗丝焊接而成。

电阻应变测量原理及方法

电阻应变测量原理及方法

目录电阻应变测量原理及方法 (2)1. 概述 (2)2. 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构造和分类 (2)2.1 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 (2)2.2 电阻应变片的构造 (4)2.3 电阻应变片的分类 (4)3. 电阻应变片的工作特性及标定 (6)3.1 电阻应变片的工作特性 (6)3.2 电阻应变片工作特性的标定 (10)4. 电阻应变片的选择、安装和防护 (12)4.1 电阻应变片的选择 (12)4.2 电阻应变片的安装 (13)4.3 电阻应变片的防护 (14)5. 电阻应变片的测量电路 (14)5.1 直流电桥 (15)5.2 电桥的平衡 (17)5.3 测量电桥的基本特性 (18)5.4 测量电桥的连接与测量灵敏度 (19)6. 电阻应变仪 (24)6.1 静态电阻应变仪 (24)6.2 测量通道的切换 (26)6.3 公共补偿接线方法 (27)7. 应变-应力换算关系 (28)7.1 单向应力状态 (28)7.2 已知主应力方向的二向应力状态 (29)7.3 未知主应力方向的二向应力状态 (29)8. 测量电桥的应用 (31)8.1 拉压应变的测定 (31)8.2 弯曲应变的测定 (34)8.3 弯曲切应力的测定 (35)8.4 扭转切应力的测定 (36)8.5 内力分量的测定 (37)电阻应变测量原理及方法1. 概述电阻应变测量方法是实验应力分析方法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是用应变敏感元件——电阻应变片测量构件的表面应变,再根据应变—应力关系得到构件表面的应力状态,从而对构件进行应力分析。

电阻应变片(简称应变片)测量应变的大致过程如下:将应变片粘贴或安装在被测构件表面,然后接入测量电路(电桥或电位计式线路),随着构件受力变形,应变片的敏感栅也随之变形,致使其电阻值发生变化,此电阻值的变化与构件表面应变成比例,测量电路输出应变片电阻变化产生的信号,经放大电路放大后,由指示仪表或记录仪器指示或记录。

应变电测法

应变电测法

应变电测法
应变电测法是一种应力测试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电阻应变片测定构件表面的线应变,再根据应变-应力关系确定构件表面应力状态。

应变电测法的实施步骤包括:
1.将电阻应变片粘贴在被测构件表面,当构件变形时,电阻应变片的电阻值将
发生相应的变化。

2.通过电阻应变仪将此电阻变化转换成电压(或电流)的变化,再换算成应变
值或者输出与此应变成正比的电压(或电流)的信号。

3.由记录仪进行记录,就可得到所测定的应变或应力。

这种方法具有测量精度高、范围广的优点,而且能连续测量和记录,实现远距离测量,方便地用于控制系统中,使生产过程自动化。

1/ 1。

电阻应变测量原理

电阻应变测量原理

电阻应变测量原理
电阻应变测量原理是通过利用电阻在载荷作用下产生的变化来测量物体的应变。

其原理基于电阻材料在受到应力引起形变后,电阻值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具体而言,电阻应变测量原理可以分为配电式和全桥式测量两种。

配电式电阻应变测量原理基于电阻应变材料的电阻值与其长度成正比的关系。

当应变材料受到外力作用而产生应变时,其长度会发生变化。

由于电阻材料的电阻与其长度成正比,因此材料的电阻值也会发生改变。

通过测量电阻的变化,就可以推断出物体所受到的应变。

全桥式电阻应变测量原理则是通过构建一个电桥电路来测量电阻的变化。

这类电桥电路通常由四个电阻构成,其中一个电阻是电阻应变材料。

当应变材料受到外力作用产生应变时,其电阻值发生变化,破坏了电桥平衡条件。

通过调节其他电阻的阻值,使得电桥重新平衡,通过测量调节电阻的变化,就能得到物体所受到的应变。

总的来说,电阻应变测量原理是利用电阻材料在受到应力引起形变后,其电阻值会发生变化的特性来测量物体的应变。

无论是配电式还是全桥式,都是基于电阻的变化来推断出物体所受到的应变。

第3-2章 测量电路(电阻应变测量技术)

第3-2章 测量电路(电阻应变测量技术)
电桥电压输出的幅度与k、ε +及Vm成正比,其频率和相位都和载波电压一样。
当试件受静态压缩应变ε-时,将使Rl变为Ro-△R t,对应的电桥输出电压为
1 Rt 1 Vm sint k Vm sin(t ) 4 R0 4 相位与载波电压相差π ,其余与拉应变的情况相仿 。 U BD
§3-2 测量电路
应变片的接入方式: 单 桥
半 桥
全 桥
Sichuan University
3
§3-2 测量电路
一、直流电桥
由四个电阻Rl,R2, R3,R4,组 成四个桥臂; A , C 为供桥端, 接电压为E的直流电源,B,D为 输出端,电桥的输出电压为
U BD
R1 R3 R2 R4 .E ( R1 R2 )( R3 R4 )
§3-2 测量电路
• 第一次转换:应变片将应变信号转换成电阻相对变 化量。 • 第二次转换:应变基本测量电路则是将电阻相对变 化量再转换成电压或电流信号,以便显示、记录和 处理。 • 电阻应变仪 -应变测量电路 :通常转换后的信号很 微弱,必须经调制、放大、解调、滤波等变换环节 才能获得所需的信号 。 • 惠斯登电桥电路 :按电源供电方式分,直流电桥和 交流电桥。电桥电路可有效地测量10-3~10-6数量级 的微小电阻变化率,且精度很高,稳定性好,易于 进行温度补偿,所以,在电阻应变仪和应变测量中 应用极广。
Sichuan University
17

2r kR
零位测量法与电源电压无关,电源电压变化不影响测量结果,故测量精度较高,但 测量时电桥需要重新平衡,较麻烦,只用于静态测试 。
Sichuan University
10
导线温度变化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使R m 提高,可选用绝缘性能好的粘结剂和基底材料。
(八)疲劳寿命(N) 在幅值恒定的交变应力作用下,应变片连续工作, 直至产生疲劳损坏时的循环次数,称为应变片的疲 劳寿命。
疲劳损坏:
(1)敏感栅或引线发生断路; (2)应变片输出幅值变化达到10%;
(3)应变片输出波形上出现尖峰。
四、电阻应变片的分类 电阻应变片按敏感栅材料不同可分为金属电阻应变片 和半导体应变片。本课仅介绍金属电阻应变片。 (一)丝绕式应变片 敏感栅是用直径为0.01~0.05毫 米的铜镍合金或镍铬绕制而成。 缺点:其横向效应大,测量精度较差,应变片性能分 散。 优点:基底、盖层均为纸做成,价格便宜,易安装。
dL 式中: 为金属导线长度的相对变化; L dA 为导线横截面积的相对变化。 A
若导线直径为D,则
dA dD dL 2 2( ) 2 A D L
式中: 为导线材料泊松比。
dR d (1 2 ) R
二、电阻应变片的构造 电阻应变片由敏感栅、引线、基底、盖层、粘结剂组 成。其构造如图所示:
第五步:粘贴应变片
将滴有粘贴剂的 应变片立即粘在所作 记号的中心位置
第六步:加压
在置于粘贴位置的 应变片上面盖上附带的 聚乙烯树脂片,并在上 面用手指加压。步骤四, 五,六步要连贯快速地 进行。将放好的应变片 取下调整位置重新粘贴 时会使粘性极大地下降。
第七步:完成粘贴并检查 加压一分钟左右,取下聚乙 烯树脂片,确认是否已粘贴牢固。 应变计贴好后,先检查有无 气泡、翘曲、脱胶等现象,再用 数字万用表的电阻档检查应变片 有无短路、断路和阻值发生突变 (因应变计粘贴不平整导致)的现象, 如发生上述现象,会影响测量的 准确性,要重新粘贴应变片。

(二)灵敏系数(K) 在单向应力作用下,应变片的电阻相对变化R R 与试件表面沿应变片轴线方向的应变 之比值, 称为应变片的灵敏系数,即:
K=
R R

注意:K值是应变片的主要参数,它取决于敏感栅 的材料、型式、几何尺寸、基底、粘结剂等多种 因素。通常由制造厂在专用设备上标定给出K值。 常用的K=2.0~2.4
三、电阻应变片的主要性能 (一)应变片电阻(R) 指应变片在未经安装、不受力的情况下,于室温 时测定的电阻值。 常用的应变电阻值 R 120 (二)灵敏系数(K) 在单向应力作用下,应变片的电阻相对变化 R R 与试件表面沿应变片轴线方向的应变 之比值, 称为应变片的灵敏系数,即:
K=
R R
一、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
由物理学可知:金属导线的电阻率为
L R= A
其中:
导线材料电阻率
L 导线长度 A 导线横截面积
当金属导线沿其轴线方向受力变形时(伸长或缩短), 电阻值会随之发生变化(增大或减小),这种现象就称 为电阻应变效应。 将上式取对数并微分,得:
dR d dL dA R L A
(二)短接式应变片 将金属丝平行排成栅状,端部用粗丝焊接而成。 优点:横向效应小,制 造时敏感栅形状易保证, 测量精度高。 缺点:焊点多,疲劳寿命较低。
(三)箔式应变片 敏感栅采用的是0.002~0.005毫米的铜镍合金或镍铬合 金的金属箔,采用刻图制板、光刻及腐蚀等工艺制作。
优点:横向效应较小,易安装,散热性好,疲劳寿命 长,测试精度较高。
(1)由于温度变化,敏感栅材料的电阻率发生变 化(温度效应);
(2)敏感栅材料与被测构件材料之间的线膨胀系 数不同。
设温度变化为 T ,且应变片的灵敏系数K随温度变 化可略去,则应变片的热输出为
1 t T +( e g )T K
式中:
T 敏感栅材料的电阻温度系数; g 敏感栅材料的线膨胀系数; e 被测材料的线膨胀系数。
(六)应变极限( lim) 在恒定温度下,对安装有应变片的试件逐渐加载,直至 应变片的指示应变与试件的机械应变的相对误差达到 10%。 此时,机械应变即作为该应变片的应变极限。 一般情况下, lim 800 (七)绝缘电阻( R m) 应变片的绝缘电阻时指应变片的引线与被测试件之间 的电阻值。 一般情况下, R m 500 兆欧。
第八步:导线的连接 把接线柱粘贴在应变计根部,把导线焊接在 接线柱上面。 (注意:接线柱不要离应变计太远, 否则会使应变计的引出线与试件接触而导致应变 计与试件短路。若接线柱与应变计相隔较远时, 则要在引线的下面粘贴一层绝缘透明胶带,防止 引出线与试件接触。)
第九步:绝缘度检查: 用兆欧表检查应变计与试件之间的绝缘阻, 绝缘电阻50MΩ以上为合格,低于50MΩ用红外线 灯烤至合格,若再达不到要求则重新贴片。
敏感栅:用合金丝或合金箔制成的栅。 作用:将 R R 栅长L:指两端圆弧内侧或两端横栅内侧之间的 距离,一般为0.2~100mm。 栅宽B:敏感栅外侧之间的距离。 应变片轴线:敏感栅纵栅的中心线。 引线:用来由敏感栅引出电信号的金属导线。用镀锡铜 线(通常)制成 基底:用来保持敏感栅的几何形状和相对位置。 盖层:用来保护敏感栅,常用材料有纸、胶膜、玻璃纤 维等。 粘结剂:将敏感栅固定在基底上,常用环氧树脂类和酚 醛树脂类粘结剂。
(1)常温应变测量: (2)中温应变测量: (3)高温应变测量: (4)低温应变测量: (5)超低温应变测量: 工作温度 30 ~ 60C; 工作温度 60 ~ 300C; 工作温度在 300C以上; 工作温度 ; 100 ~ 30C 工作温度 100C 以下。
4、电阻应变测量方法的优点
(三)横向效应系数(H) 应变片的敏感栅除有纵栅外,还有圆弧或直线形的横 栅。横栅主要对垂直于应变片轴线方向的横向应变敏 感,因而应变片指示应变中包含有横向应变的影响, 这就是应变片的横向效应。
将应变片置于平面应变场中,沿应变片轴线方向的应 变为 x,垂直于轴线方向的横向应变 y,应变片敏感 栅电阻相对变化为:
K x、K y
分别为应变片轴向和横向灵敏系数。
Kx
(R R) x
x
Ky
(R R) y
y
横向灵敏系数与轴向灵敏系数的比值称为横向效应系数H。
Kx H 100% Ky
(四)热输出( t)
将应变片安装在自由膨胀的构件上,无外力作用,当 环境温度变化时,则输出一定的指示应变,称为热输 出,用 t 表示。(温度上升1度有十个微应变的变化) 产生原因: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希望应变片的指示应变反映的是 构件因受力所产生的应变,而不是环境温度变化所引 起的 t ,否则会带来很大误差。因此在测量中必须设 法消除温度变化的影响。
(五)稳定性 它是反映应变片长期静态工作能力的重要性能,常用 电阻漂移值和蠕变大小来表示。 (1)应变片的电阻值漂移 指在工作温度恒定,安装在未受外力作用的构件上, 其应变片电阻值随时间的变化。 产生漂移原因:由于敏感栅、基底、粘结剂等材料 在应变片的制造或安装过程中,内部形成的应力缓 慢释放所致。 (2)应变片的蠕变 指在工作温度恒定,安装在承受外力,但变形恒定的 构件上的应变片电阻值随时间的变化。 产生原因:粘结剂与基底在传递应变时出现滑动所致。
§3 应变片测量电路
从前面的讨论知道:电阻应变片的作用是将构件表面 的应变转变为电阻的变化。其关系式为:
R K R
一般 R=120 K 2.0 ~ 2.4 若取 K 2.0 则
10 ~ 10
6
3
R=KR 0.00024 ~ 0.24
R=KR 0.00024 ~ 0.24
电阻应变测量及方法
概述 电阻应变计
应变片测量电路
应变片在构件上的布量技术是用电阻应变片测量构件的表 面应变,再根据应力—应变关系确定构件表面应 力状态的一种实验应力分析方法。 1、用电阻应变片测量应变的过程
2、电阻应变测试技术分类
(1)静态测量:对永远恒定的载荷或短时间稳定 的载荷的测量。 (2)动态测量:对载荷在2~1200HZ范围内变 化的测量。 3、应变测量工作温度可分为五个区段:
(二)应变片的粘贴
1、检查和分选应变片;
2、粘贴表面的准备; 3、贴片;
4、固化;
5、测量导线的焊接与固定;
6、检查。
应变计的粘贴
第一步:除锈、保护膜 将应变计所要粘贴 的部位(范围要大于应 变片的面积)用砂纸 (200#~400#) 打磨, 直到除去涂漆,锈迹及 镀层等。
第二步:测点定位
应变计粘贴的位置及方向 对应变测量的影响非常大,应 变计必须准确地粘贴在结构或 试件的应变测点上,而且粘贴 方向必须是要测量的应变方向。 在试件上用钢板尺或划针轻轻 划出一个十字线,十字线的交 叉点对准测点位置,较长的一 根线要与应变测量方向一致。
最后一步:制作防潮层:
应变计在潮湿环境中必须具有足够的绝缘度, 一旦应变计受潮,其阻值就会不稳定,从而导致 无法准确地测量应变,因此,在应变计贴好后, 必须制作防潮层。防潮层可以用配好的环氧树脂 涂在应变片上(包括引线的裸露部分),也可以用 703硅橡胶涂在应变片上(防潮要求不高时采用), 再用万用表和兆欧表检查一遍。防潮剂一般需固 化24小时。
(1)测量灵敏度和精度高。其最小应变读数为 1(微 6 1 1 10 )在常温测量时精度可达 1 ~ 2% 。 应变,
(2)测量范围广。可测1 ~ 20000。 (3)频率响应好。可以测量从静态到数十万赫的动态 应变。 (4)应变片尺寸小,重量轻。最小的应变片栅长可短 到0.178毫米,安装方便,不会影响构件的应力状态。
(5)测量过程中输出电信号,可制成各种传感器。 (6)可在各种复杂环境下测量。如高、低温、高速旋 转、强磁场等环境测量
5、电阻应变测量方法的缺点
(1)只能测量构件的表面应变,而不能测构件的内 部应变。 (2)一个应变片只能测构件表面一个点沿某个方向的 应变,而不能进行全域性测量。
§ 2 电阻应变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