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阳坳陷渤南—孤北地区深层天然气有效输导体系研究

合集下载

济阳坳陷孤北洼陷沙四下压断油气成藏特征研究

济阳坳陷孤北洼陷沙四下压断油气成藏特征研究

一、区域概况孤北洼陷位于济阳坳陷沾化凹陷东北部,西与埕东凸起相邻,南与孤岛凸起相接,东、北比邻长堤、桩西潜山。

受古地貌及新生代断陷作用的影响,形成了“两洼一隆”的构造格局。

该洼陷古近纪地层埋藏深,发育多套有利储盖组合。

目前,已发现了沙河街、东营、馆陶组等多套含油层系,其中,沙河街组为主力含油层系。

孤北洼陷沙四下亚段属勘探老区中的新层系,在油源条件、有利储层预测、成藏控制因素等方面的研究程度相对较低,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深化这一地区沙四下油气成藏条件和油气分布规律的认识。

二、成藏条件1.油源条件通过烃源岩与原油样品生物标记化合物特征对比来看,沙四下油气与沙四上亚段烃源岩有较强可对比性。

除沙四上油源之外,可能存在孔二段油源,有井在孔二段钻遇300m暗色泥岩,但演化程度较高以生气为主,且该井孔二段内并未见到好的油气显示,推测是不具备气藏的储集条件。

孤北洼陷沙四上亚段烃源岩有机碳含量为0.60%~4.72%,氯仿沥青“A”含量为0.047%~0.860%,生烃潜量为2.67~37.68mg/g;干酪根类型以Ⅰ-Ⅱ1型为主兼有Ⅱ2-Ⅲ型;烃源岩Ro介于0.54%~1.18%。

沙四上烃源岩丰度高、类型好,成熟度处于大量生烃阶段,能够为沙四上、下亚段储层供给充足的油气。

从统计的沙四上亚段暗色泥岩厚度来看,厚度大于50m的暗色泥岩主要分布在ZS6断层以北深洼带,分布范围广,面积大,具备较大的资源潜力。

2.储层展布从岩心观察来看,位于洼陷东北部的ZS2井沙四下亚段红泥中夹石膏,展示出干旱的盐湖环境;此外,ZS4井岩心能观察到冲积扇前端发育的生物潜穴,反映出浅水沉积环境,生物较为发育。

综合岩心与录井信息,认为沙四下沉积类型为干旱型冲积扇,由枯水期发育正常的河流-冲积扇沉积和洪水期发育的洪水漫湖相沉积构成。

根据钻井和古地貌分析,储层受不同物源的控制,物源主要来自孤岛凸起、孤西潜山、长堤潜山和埕东凸起。

南部孤岛凸起、孤西潜山物源供给能力最强,形成的冲积扇规模最大,加之湖盆较小,冲积扇从盆缘冲积到盆中心;西部埕东凸起物源仅次于南部,扇体数量较少,但规模相对较大,向东推进至Z251井附近;东部长堤潜山、北部桩西潜山物源供给能力较弱,扇体呈裙带状分布,规模较小。

济阳坳陷孤北潜山带天然气成因类型及分布规律

济阳坳陷孤北潜山带天然气成因类型及分布规律

济阳坳陷孤北潜山带天然气成因类型及分布规律林武;李政;李钜源;徐兴友【期刊名称】《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年(卷),期】2007(028)003【摘要】对孤北潜山带天然气组分、碳同位素及轻烃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表明,孤北潜山带天然气主要有3种成因类型,即油型气,煤型气和混合气.其中,义155、孤北古1井天然气为煤型气,渤601、渤深6井天然气为油型气,孤北古2、渤古4、义132等井天然气为油型气与煤型气的混合气.结合该区地质特征研究认为,孤北潜山带天然气碳同位素和轻烃呈规律-性变化,自西向东从第一排山至第四排山碳同位素逐渐变重,甲基环己烷指数和苯指数逐渐增大,天然气成因类型从油型气过渡到煤型气.结果显示,该区天然气的分布明显受气源岩和断层的控制,其中油型气主要分布在第一排山,油型气与煤型气的混合气分布在第二、第三排山南部靠近孤北断层地区,煤型气主要分布于第二、第三排山北部远离孤北断层地区及第四排山.【总页数】8页(P419-426)【作者】林武;李政;李钜源;徐兴友【作者单位】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15;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15;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15;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12.1【相关文献】1.济阳坳陷孤北潜山地质构造与油气富集规律 [J], 张日华;杜锡勤2.济阳坳陷孤北潜山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类 [J], 郭春清;沈忠民;杨光;陈义才;罗小平3.济阳坳陷孤北低潜山煤成气成藏条件及特征 [J], 彭传圣4.济阳坳陷孤西断裂带深层天然气成因类型 [J], 王力;金强;刘永昌;程付启;王政军;吴远坤5.济阳坳陷孤北—渤南地区渤古4潜山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气源探讨 [J], 王力;金强;林腊梅;尹长河;宋国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济阳坳陷孤东地区浅层天然气气藏开发规律浅析

济阳坳陷孤东地区浅层天然气气藏开发规律浅析

济阳坳陷孤东地区浅层天然气气藏开发规律浅析摘要:胜利油田孤东地区浅层气藏为典型的浅层疏松砂岩气藏,具有厚度薄、胶结疏松、边底水活跃等特点,目前已进入开发后期。

随着采出程度的提高,出现了地层压力逐年下降,停产井增多,气井出砂出水严重,低产能井增多等诸多问题。

通过进行气藏精细描述研究,分析浅层气藏的分布及开采规律,为该地区精细开发措施,提高开发技术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孤东;浅层天然气;开发规律1研究区地质概况孤东油气田位于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境内。

构造位于济阳坳陷沾化凹陷东北部,桩西—孤东披覆构造带南端,三面临洼,处于十分有利的油气富集带上。

气藏类型属构造岩性气藏,以孤立的数量众多的含气砂岩体为气藏的基本单元。

这些含气砂体横向上互不连通,纵向上交错叠置,形成了多套相互独立的气水系统。

孤东油气田纵向上有明化镇组、馆陶组上段、下段及东营组等4套含气层系。

目前,仅开发了明化镇及馆陶组(1+2)气藏。

该系为河流相砂岩体,泥质含量11.0%,平均渗透率0.65μm2,平均孔隙度29.2%,以接触式和孔隙—接触式胶结为主,岩性为泥质胶结的硬砂质长石细砂岩。

其埋藏深度浅,成岩作用差,胶结程度低,结构十分疏松。

所以,储集层具有较高的渗透率和孔隙度,截至目前.共有共有80余口探井获工业气流,共发现8个含气区块。

2 开发现状孤东油气田主力开发层系为明化镇组、馆陶组。

1988 年明化镇组和馆陶组(1+2)砂层组浅层气藏投入开发,已探明含气面积21.84km2,地质储量38.47×108m3,可采储量11.17×108m3。

天然气组分中甲烷含量一般大于96%,属干气。

按动用储量37.73×108m3计算,折算采气速度0.79%,采气程度17.20%。

随着采出程度的提高,目前孤东油气田地层压力逐年下降,气井出水情况日趋严重,低压、低产井增多,该区已进入开发中后期,气藏开发过程中气砂体采收率低、剩余地质储量分布不清。

相控模式下的济阳坳陷中深层气藏预测方法——以孤北深层石炭-二叠系煤成气藏为例

相控模式下的济阳坳陷中深层气藏预测方法——以孤北深层石炭-二叠系煤成气藏为例
中 图分 类 号 :E 2 . T l22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9— 6 3 20 )4— 0 1 0 10 9 0 ( 07 0 04 — 4
济 阳坳 陷天 然气 资源 丰 富 , 构造 、 受 沉积 及成 藏 等多方 面 因素 的影 响 , 育 了很 多不 同类 型 的 中深 发 层气 藏 ¨Ij 已探 明的天然 气储 量 主要 集 中在 中浅 2。 层 , 着勘探 的深 入 , 随 中深层 天 然气 藏是 目前 重要 的 勘 探 目标 j 由于 中深 层 气 藏 埋 藏 较 深 , 震 资料 。 地 品质不 理想 , 一 的储 层预 测方 法存 在多解 性 , 单 目前 尚未 形 成 行 之 有 效 的 中深 层 天 然 气 勘 探 技 术 。 为 此 , 过 分析 孤 北 地 区石 炭一 二 叠 系沉 积 相 对 煤 成 通 气藏 主要 控 制 因 素 的 作 用 , 出 相 控 分 析 技 术 , 提 建立 了相 控模 式下 的 中深层 气藏 预测 方法 。
多解 性 , 造成解 释 结果 的不 确定性 。
利用 地震 属性 综合 分析 技术 可 以对煤 系地 层进
3 煤成气藏相控分析
孤 北地 区石 炭一二 叠 系可划分 为 4种 主要沉 积
行描 述 J 由于钻 遇太 原 组 和本 溪 组 的井 较 少 , 。 而 钻 遇 山西 组煤 系地层 的井 较多 , 因此 , 对 山西组 提 针 取 了过孤 北古 1 孤 北古 3 一 一义 1 5 义 15井 地震 3一 5
孤北 洼陷 ( 1 , 受 孤 西 断 层 控 制形 成 的古 生 界 图 )是 潜 山。钻井 资料 表 明 , 潜 山有 多 口井 获得 了较 好 该 的油 气 显示 , 义 15井 在 上 古生 界 二 叠 系下 石 盒 如 5 子组 466 3~ 0 .m 获 低 产 煤 成 气 流 , 气 量 9 . 47 67 产

从东濮凹陷看济阳坳陷天然气勘探

从东濮凹陷看济阳坳陷天然气勘探

从东濮凹陷看济阳坳陷天然气勘探李祥权;路慎强;杜学斌【期刊名称】《地质科技情报》【年(卷),期】2008(27)2【摘要】济阳坳陷是渤海湾盆地内的一个富油凹陷,针对该区天然气勘探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目前所发现的天然气主要集中在中浅层的现状,将济阳坳陷天然气成藏的地质条件与东濮凹陷进行了比较,认为济阳坳陷具备形成大规模天然气藏的条件,其天然气勘探最具潜力的领域应是煤成气藏及深洼陷周围的深层天然气藏;指明了东营凹陷盐下构造、渤南等深洼陷的深层周边区带、环黄河口凹陷的滩海深层、潍北凹陷和青东凹陷4个深层勘探方向,阐述了煤成气今后的勘探、研究方向。

从宏观上评价了济阳坳陷天然气的勘探潜力,明确了今后的勘探方向。

【总页数】6页(P43-48)【关键词】济阳坳陷;东濮凹陷;天然气勘探;煤成气【作者】李祥权;路慎强;杜学斌【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有限公司物探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3【相关文献】1.断陷湖盆陡坡带油气勘探方法探讨--以济阳坳陷埕东断裂带为例 [J], 白钢2.济阳坳陷含油气系统及深层勘探:以沾化凹陷为例 [J], 陈建渝;田波3.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沾化凹陷L69井古近系沙三下亚段取心段页岩油勘探有利层段 [J], 李志明;陶国亮;黎茂稳;蒋启贵;曹婷婷;刘鹏;钱门辉;谢小敏;李政4.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车镇凹陷构造特征研究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J], 刘国宁;符晶;杨红敏;徐磊5.中国东部富油凹陷高效勘探历程与启示——以济阳坳陷博兴洼陷为例 [J], 张宇;邱贻博;贾光华;刘志勇;韩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济阳坳陷孤北-渤南地区天然气富集原因分析

济阳坳陷孤北-渤南地区天然气富集原因分析

济阳坳陷孤北-渤南地区天然气富集原因分析摘要孤北-渤南济阳坳陷深层天然气最为富集的地区之一,为了揭示该区天然气较其他地区富集的原因,本文对该区构造特征、气源条件、储盖层特征、运移通道和保存条件等进行了系统分析,明确了孤北-渤南地区天然气富集的地质基础。

分析发现,该区发育多套生气源岩,构成了天然气富集的物质基础;多套储盖组合发育,为天然气聚集提供了有利场所;断裂等构成的良好通道,有利于混合天然气藏的形成;而晚期生气的特点,保证了天然气的有效保存。

关键词孤北-渤南地区;天然气富集;原因分析中图分类号[te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708(2010)20-0019-02大力发展天然气勘探和开发是中石化和胜利油田的战略决策,而深层(目的层埋深大于3 500m或沙四段及其以下层位)天然气的勘探是实现油田“天然气当量重上3000万吨”目标的关键。

随着渤南、孤北等地区多个高产油气藏的发现(渤深6、渤古4、孤北古1、渤深8井),孤北、渤南逐渐成了济阳坳陷深层天然气富集区[1-3],展示了良好的勘探前景。

因此,有必要深入分析该区天然气成藏的地质基础,查明其主控因素,从而为研究区乃至胜利油区深层天然气勘探部署提供依据。

1 研究区天然气分布研究区位于济阳坳陷沾化地区中部,东、西、南、北分别与孤北低凸起、渤南洼陷、孤岛凸起、埕东凸起相接(图1)。

该区天然气分布普遍:层位上包括奥陶系(o)、石炭-二叠系(c-p)和沙四上亚段(es4上);平面上孤北潜山孤北古1块至渤深4断阶均有分布。

根据层位和构造位置,可划分出5个聚气区块,即渤古4潜山(o)、渤深4断阶(es4上)、渤深6潜山(o)、渤南深洼(es4上) 和孤北潜山(c-p)。

其中,孤北上古生界潜山有被断层分为第一、二、三和四排山4个部分。

笔者通过对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类型的分析[4],认为孤北-渤南地区深层天然气具有类型多、变化规律的特点,自西往东从油型气变为煤成气。

济阳坳陷前第三系油气勘探前景

济阳坳陷前第三系油气勘探前景

济阳坳陷前第三系油气勘探前景
胡宗全;周新科;张玉兰
【期刊名称】《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年(卷),期】2005(026)005
【摘要】济阳坳陷前第三系发育下古生界碳酸盐岩、上古生界煤系、中生界侏罗系煤系3套烃源岩系.其中,上古生界煤系最好.因此,济阳坳陷前第三系自生自储型油气藏应以勘探天然气为主,层系上以上古生界含气系统为主,兼探中生界含油气系统.孤北古1气藏的地质特征及成藏过程表明,上古生界自生自储天然气藏成藏有赖于深凹区存在较厚的上古生界烃源岩、大型构造背斜圈闭背景和良好的生储盖配置.经有利生烃区分布、储层及盖层条件和圈闭类型等因素评价,济阳凹陷上古生界的7个有利勘探区带分别为沾化凹陷的孤北、孤南、罗家和郭局子、东营凹陷的金家和林樊家以及车镇凹陷的车西;4个较有利区带分别为沾化凹陷的埕东和义南、东营凹陷的南坡和惠民凹陷南坡.
【总页数】6页(P655-660)
【作者】胡宗全;周新科;张玉兰
【作者单位】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112.1
【相关文献】
1.济阳坳陷下第三系砂岩储集层地面孔隙度压缩校正研究 [J], 崔红彦;王胜;王俊
2.济阳坳陷第三系油藏含油高度定量预测 [J], 赵乐强;宋国奇;宁方兴;向立宏;卓勤功;高磊
3.济阳坳陷桩海地区前第三系潜山构造样式 [J], 张玺
4.济阳坳陷前第三系顶部风化壳结构发育特征及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J], 赵乐强;张金亮;宋国奇;隋风贵;王学军;向立宏
5.中国东部老区第三系油气勘探思考与实践——以济阳坳陷为例 [J], 张善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济阳坳陷孤南洼陷油气成藏系统

济阳坳陷孤南洼陷油气成藏系统

济阳坳陷孤南洼陷油气成藏系统
伍涛;陈建渝
【期刊名称】《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年(卷),期】1999(020)004
【摘要】孤南洼陷是渤海盆地济南坳陷内的一个洼陷,根据其烃源岩特征,油气
成藏演化与分布特征,可以划分出两个油气成藏系统,即成藏系统Ⅰ、Ⅱ。

成藏系统Ⅰ以沙河待组三段为烃源岩,从东组末期开始进入生烃门限,目前处在成熟阶段,储集岩从基底中生界直至馆陶组都有分布;成藏系统Ⅱ以沙河街组一段为烃源岩,自馆陶组末期进入生烃门限目前处于低成熟阶段,储集岩主要分布在沙河街组二段、沙河街组一段及东营组。

尽管两个系统的油源区基本
【总页数】4页(P326-329)
【作者】伍涛;陈建渝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130.1
【相关文献】
1.济阳坳陷馆上段河道砂体地震识别方法——以孤南洼陷为例 [J], 张建宁;谭明友
2.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三合村洼陷油气成藏研究 [J], 孟涛;邱隆伟;王永诗;刘雅利;
刘鹏;程付启
3.成藏期剩余压力与储层排替压力下限耦合恢复油气成藏过程——以济阳坳陷车西洼陷为例 [J], 蒋有录;万涛;林会喜;彭传圣
4.济阳坳陷孤南洼陷低熟油成藏特征 [J], 陈建渝;牛瑞卿;李水福;田波;魏世平
5.济阳坳陷孤北洼陷沙四下压断油气成藏特征研究 [J], 孙喜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石 油大 学 ( 东 ) 球 资源与信 息学 院 , 华 地 山东 青岛 ,6 5 5 2 6 5
内 容提 要 : 据 天 然 气 的 成 凶 分 布 、 类 组 分 、 同位 素 特 征 、 层 水 矿 化 度 变 化 特 征 、 层 沥 青 的 分 布 及 生 物 根 烃 碳 地 储
标 志化 合物 特 征 等 , 析 了 济 阳坳 陷 渤 南 分
通 道空 间可称 之 为有效 输导体 系( 明诚 ,0 4 , 李 2 0 ) 它
北 地 区石 炭 系一二 叠 系 l 型干 酪 根 煤 系烃 源 岩 ( I l 王 力 等 ,0 8 。孤北 潜 山带发 育下古 生 界风化壳 碳酸 20 )
是 控制 油气运 聚 、 藏 的关键 因 素( 明诚 ,0 4 卓 成 李 20 ; 勤 功等 ,0 5 。近年 来 , 多 学 者 在 输 导体 系 的 有 20 ) 许
( 樊庆真 等 , 9 8 谯 汉 生等 ,0 2 , 育多个生 烃 中 19 ; 20 )发 心 及多套 气 源岩 , 主要存 在渤 南洼 陷沙 四上亚 段 、 沙
三 下亚段 富 含 I Ⅱ 型 干 酪 根 的 油 型 烃 源 岩 和 孤
通 道具有 选择 性 。地下 真正发 生 过油气 运移 作用 的
指埋 深大于 3 0 m 的沙 三 段 以下 地 层 及 前 古 近 系 50
收稿 日期 :0 90 —3 改 同 日期 :000 8 责 任 编 辑 : 雨旭 。 2 0 —62 ; 2 l 31 ; 章 作 者简 介 : 有 录 , ,9 9年 生 。 教授 , 士 生 导师 。主 要 从 事 油 气 藏 形 成 与分 布 研 究 。通 讯 地 址 :6 5 5 山 东 青 岛经 济 开发 区 中 国 石 蒋 男 15 博 265, 油 大学 地 球 资 源 与 信 息 学 院 ; malu cy@ 1 6 cr。 E i pjl 2 .o : n
系, 受资料 及研 究程 度 的限制 , 有效 输导 体系 的研 究 程度 较低 , 研究 方 法 有 待 于进 一 步 探 索 。本 文 根 据
天然 气 的成 因分 布 及 其 烃类 组 分 和 碳 同 位素 特 征 、 地层 水矿化 度特 征 、 层 沥 青 分布 及 生 标 化 合 物特 储 征 等多 种 资料 综 合分 析 , 对济 阳坳 陷渤 南~ 孤 北地 区深 层天 然气 的有效 输 导体 系 以及 天然 气运 移方 向 进行 了探讨 。
渤 南 一 孤 北 地 区 位 于 渤 海 湾 盆 地 济 阳 坳 陷 的 北
部 , 靠埕 东 凸起 , 接 陈家 庄 凸 起 , 邻 义 和庄 凸 北 南 西 起, 向东缓 坡 过 渡 至 孤 北 洼 陷 ( 1 。该 区深 层 是 图 )
2 天 然气 的成 因分 布 与 来 源
输 导 体 系是 连 接 烃源 岩 和油 气 藏 的纽 带 , 源 烃
界 、 近 系与新 近 系之 间 的不 整 合对 该 区天 然气 的 古
长距 离侧 向运移 起 到 了重要 作 用 。由于多 次和 长期 的抬 升 、 蚀 和风化 淋滤 , 究 区 的裂缝 十分 发 育 , 剥 研 其 中与断层 有关 的构 造裂缝 尤 为发育 。
1 地 质 背 景
孤 北 地 区深 层 天 然 气 的有 效 输 导 体 系 及 运 移 方 向 。研 究 表 明 , 南洼 陷 渤
深层 源 岩生 成 的 油 型 天然 气 通 过孤 西 断层 、 整 合 等 输 导 体 系 向孤 北 潜 山 带 呈 阶梯 状 运 移 聚 集 ; 不 而孤 北 潜 山 低 部 位 源 岩 生 成 的 煤 型 天然 气 沿 潜 山 内 部 被 南 北 向 断层 切 割 的 断 块 内 部 的 砂 体 由 北 向 南 运 移 聚 集 。来 自渤 南 洼 陷 沙 四段
效 性研究 方 面进行 了大 量 的 探 索 , 出 了有 机 地 球 提 化学、 地球 物 理 、 验 室 模 拟 以及 数 值 模 拟 等方 法 , 实 并 取 得 了 一 定 的 进 展 ( n l, 9 7 赵 忠 新 等 , Hide 1 9 ; 2 0 ; 勤功 等 , 0 5 刘 华 等 ,0 8 。对 于深 部层 0 2卓 20 ; 20)
6 7 地 质 论 评 1 背
GOOI L EI Vl 2 ELG A V W o N4 C R E J6O u O 1 o . y . 5 1
济 阳 坳 陷 渤 南 一 孤 北 地 区 深 层 天 然 气 有 效 输 导 体 系 研 究
蒋 有录, 李宗 刘华, 亮
的 油气 任输 导层 运 移 过 稃 中 发 生 r不 同 程 度 的 地 质 色 层 效 应 。 关 键 词 : 然 气 运 移 ; 效 输 导 体 系 ; 层 沥 青 ; 层 ; 阳 坳 陷 天 有 储 深 济
在 地下 非均质 的地 层 中 , 气 不 可 能在 整 个 具 油 有 渗滤 能力 的岩层 中作 均 匀 运 移 , 常 沿渗 透 率 最 通 大、 毛细 管阻 力最小 的通 道运 移 。因此 , 油气 运岩储 层 , 南洼 陷主 要 为沙 渤
四段砂岩 储层 ; 渤南 洼 陷沙 四上 亚 段 的膏 盐 层 和孤 北 潜 山带 中生 界底 部煤 系地层 是研 究 区深层气 良好 的 区域盖 层 。 目前 孤北潜 山带深层 已发 现煤成 气气 田, 在渤南 地 区也发 现 了大量 深层 油型气 , 显示 出该 区深 层天 然气具 有 较大 的勘探 潜力 。
渤南 一孤 北地 区 的油 气 输 导 体 系 主要 由砂 体 、
断层 、 裂缝 及不 整 合 等 输 导要 素 组 成 。其 中 渤南 洼 陷沙 四上 亚段底 部砂 砾岩 和孤北 潜 山带二 叠系砂 岩 是 主要 的输导 层 ; 埕 南一 埕 东 断层 、 东 断 层 、 而 义 孤 西断层 和孤 北 断层是 主要 的输 导断层 ; 此外 , 下古 生 界 与上古 生 界 、 古 生 界 与 中生 界 、 生 界 与 新 生 上 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