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阳坳陷新生界解析
济阳坳陷沾化地区断裂特征及其与成藏要素和油气分布的关系

其 与油气 分 布 的关 系 , 于该 区下 一 步 勘 探 具 有 指 对
导 意 义。
图 1 济阳坳陷沾化地区前古近系构造格局
1 埕岛一桩 海潜山披覆构 造 ;一埕东潜 山披覆构 造 ;一 长堤一孤 东潜 一 2 3 山披覆 构造 ;一孤 岛潜山披 覆构 造 ;一垦 利潜 山披 覆构 造 ;一 垦东 潜 4 5 6
南断层 ; Ⅲ一埕 东断层 ; Ⅳ一五号桩 断层 ; V一孤西 断层 ; Ⅵ一罗西 断层 ; Ⅶ一 孤北 断层 ; Ⅷ~孤南 断层 ; 一 垦利断层 ; I X X一 垦东断层
失元 古界 、 生界 志 留系 、 盆 系和 中生界 三 叠 系 4 古 泥
潜 山披 覆 构造 、 岛潜 山披覆 构 造 、 孤 垦利潜 山披 覆构 造 和 罗西 潜 山披 覆 构 造 7个 正 向单 元 , 现 凹 凸相 呈
问的构 造格 局 ( 1 。 图 ) 研 究 区在太 古 界 结 晶 变质 岩 系 之 上 , 育 了古 发
套地 层 。下古 生 界 主要 发 育 寒 武 系 和奥 陶 系 , 一 是 套 以碳 酸盐岩 为 主 的浅 海 相 沉 积 , 上古 生 界 为 华北
地 台海 陆过 渡 带 沉 积 , 要 发 育石 炭 系 和 二 叠 系。 主 中生 界为 一套 陆相 碎屑 岩沉 积 , 砂 、 为 泥岩不 等厚互
裂特征及其对成藏要 素和 油气分布 的控制作用。结果表 明, 受郯庐 断裂带不 同时期走滑作用 影响 , 沾化地 区先后
发育早期北西 向和 晚期北东 向、 近) ( 东西 向3组断裂 , 断裂叠加呈 网格状分布 。早期 北西 向的罗西、 西和五号桩 孤 3条逆冲 断层 , 控制形成 了罗西、 垦利一 埕东和垦东一埕 岛 3条北西 向的潜 山披覆构造 带 , 并与晚期北 东 向和( 近) 东西 向断裂叠加 , 形成 了沾化地 区多位序潜 山披覆 构造并存 的构造 格局 。研 究 区北 西 向断裂 自西 向东依次 消亡 , 北东 向和( ) 近 东西 向断裂 自南 向北具有“ 键式 ” 移规律 , 油层 系 自西 向东 、 琴 迁 含 自南 向北具 有依 次增 多的规律;
东营市自然地理

市东营区及各地的东营村。
东营市地理位置为北纬36°55′~38°10′,东经118°07 ′~119°10′。
东、北临渤海,西与滨州市毗邻,南与淄博市、潍坊市接壤。
南北最大纵距123公里,东西最大横距74公里,总面积7923平方公里。
概况位于山东省北部黄河三角洲地区。
属大陆性季风气候,雨热同季,四季分明。
春季干旱多风,早春冷暖无常,常有倒春寒出现,晚春回暖迅速,常发生春旱;夏季炎热多雨,温高湿大,有时受台风侵袭;秋季气温下降,雨水骤减,天高气爽;冬季天气干冷,寒风频吹,雨雪稀少,多刮北风、西北风。
境内气候南北差异不明显。
多年平均气温12.5℃,无霜期长达206天,≥10℃的积温约4300℃,可满足农作物的两年三熟。
年降水量550-600毫米,多集中在夏季,7-8月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一半,且多暴雨;降水量年际变化大,易形成旱、涝灾害。
东营市风光奇秀,具有独特的旅游资源。
东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黄河入海口附近。
这里是地球温带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是黄河三角洲上最有价值和特色的旅游景观之一。
南部主要景点有孙武园、南宋大殿、柏寝台、傅家遗址等。
北部为黄河冲积的近代三角洲平原,雄浑壮阔,富有野趣。
有堪称旷世奇景的“黄龙入海”;有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有15万亩的槐林公园和风光旖旎的海滨小城;有镇海锁浪的围海长堤、油流滚滚的孤东油田和屹立海上的钻井平台;有望不尽的湿地景观和海滩景观。
中部则是气魄雄伟的石油大工业现代化组团式城市。
游览胜景----天鹅湖,那里湖光天色,水鸟翔集。
地质东营市地处华北坳陷区之济阳坳陷东端,地层自老至新有太古界泰山岩群,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和二叠系,中生界侏罗系、白垩系,新生界第三系、第四系;缺失元古界,古生界上奥陶统、志留系、泥盆系、下古炭统及中生界三叠系。
凹陷和凸起自北而南主要有:埕子口凸起(东端)、车镇凹陷(东部)、义和庄凸起(东部)、沾化凹陷(东部)、陈家庄凸起、东营凹陷(东半部)、广饶凸起(部分)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坳陷盆地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73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板溪系 机制 有机酸 有机碳含量 有机相 晚古生代 新生界 新生代 新克拉通 断裂构造样式 断裂分级 断层组合样式 断层活动性 断层传播褶皱 断层 成藏体系 成熟度 成岩物理模拟 成岩作用 成因分布模式 快速成藏 微生物 徐家围子断陷 形成机制 延长组 库姆格列木群 平衡演化剖面 平衡剖面技术 山东济阳坳陷盆地 层序格架 层序地层. 层序地层 层序一体系域 寒武系-奥陶系 孤西断层 大老爷府油田 大杨树盆地 基准面 埋藏史 垂直缝合线构造 坳陷湖盆三角洲前缘 坳陷 坡折带 地震速度 地震相 地震泵 地幔柱 地层剥蚀厚度 喷流岩 喜山运动ⅱ幕 含氮化合物 后期改造. 古近纪 古近系
渤海湾盆地

大 吉 辽 华 大 新 长 玉 青 四 延 冀 塔 吐 胜 中 河 江 江 滇 新 庆 林 河 北 港 疆 庆 门 海 川 长 东 里 哈 利 原 南 汉 苏 黔 星 木 桂
渤海湾盆地原油产量已经超过了松辽盆地。
2009年中国盆地油气产量
8000 7000
7435.32
油气当量(万吨)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渤海湾
续5年增加。
2006年中国主要油田石油产量(万吨)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大 庆 油 田 胜 利 油 田 长 庆 油 田 中 海 油 天 津 塔 里 木 油 田 拉 玛 依 油 田 辽 河 油 田 吉 林 油 田 大 港 油 田 青 海 油 田
4341 3000 1700 1600 1533
以上断裂使盆地呈现出 东西分带、南北分块的构造格局
中新生代裂陷活动强烈,形成多断、多阶, 垒、堑相间的面貌。
燕山
埕宁
褶皱带
冀中拗陷
沧县隆起
黄骅拗陷
隆起
济阳拗陷
鲁西隆起
东临胶辽隆起,西以山西台 背斜为邻,南靠东濮坳陷 南缘,北接燕山褶皱带, 是中朝准地台经古生代沉 积并在印支、燕山期运动 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新 生代断陷盆地。
3. 勘探概况
石油普查始于1956年,1964年全面石油勘探,1966年开始在渤海海域进行石油勘探。 经历了20多年的陆地和海域石油勘探,共钻探井7000多口, 发现了近100个油气田。第三系及其 不整合下上元古界、古生界、中生界—油层。
1089
1214 186
柴达木盆地
16.7
四川盆地
胜利油田经过40多年的开发建设, 截至2008年底,共发现75个油气田,累 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48.29亿吨,累计生
东营凹陷郑家潜山构造演化及成藏条件分析

东营凹陷郑家潜山构造演化及成藏条件分析【摘要】郑家潜山最早形成于古生代。
在中生代受到南部胜永断层的作用,位于上升盘的郑家潜山持续凸起。
到新生代,区块整体下降,至馆陶组沉积期被地层全面披覆而形成了目前的潜山披覆构造。
郑家潜山新生代之前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长期处于隆起状态,受风化侵蚀和大气淋滤作用的影响,岩溶作用广泛发育,形成了奥陶系马家沟组碳酸盐岩风化壳储层和多套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内幕储层。
郑家潜山位于牛钟洼陷、利津洼陷之间,长期为油气的指向区,而陈南断裂带、不整合面及裂缝系统为油气运移提供了有利的疏导体系,使其具备了油气成藏的各项要素。
【关键词】东营凹陷郑家潜山构造演化油气成藏郑家潜山位于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境内,北靠陈家庄凸起,西靠流钟洼陷,东邻王庄油田,南近东营凹陷主要生油区—利津洼陷。
整个潜山南北长,东西窄(图1)。
该区自1982年钻探以来,部分井在古生界碳酸盐岩潜山中获得较高的产油量,而也有部分井仅见油气显示[1],[2]。
这表明,一方面潜山内幕构造复杂,勘探难度大;另一方面也意味着郑家潜山具备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在对郑家潜山精细地质研究基础上,利用平衡剖面原理,对郑家潜山构造特征及演化进行了详细研究,并对郑家潜山油气成藏进行了探讨。
1 郑家潜山构造背景东营凹陷构造样式经历了从中生代至晚古生代的反倾块断、古近纪盆倾断陷和新近纪整体坳陷三个发展阶段。
郑家潜山披覆构造位于东营凹陷北部陈家庄凸起带西南端,南北两侧由两条走向北东的大断层陈南断层和胜永断层所夹持,西临流钟洼陷,南部以断阶形式与利津洼陷北斜坡相连(图1)。
潜山南部利津洼陷沉积了巨厚的暗色泥岩,有机质丰富,为潜山主要油源层。
2 郑家潜山构造演化郑家潜山南北两侧由大断层所夹持,这两条断层控制了潜山内部断层的发育与空间组合,进而控制潜山的构造演化。
郑家潜山发展过程依据不同的构造特征可划分为4个阶段:古生代稳定—微隆起阶段、中生代雏形阶段、新生代早期断裂阶段、新生代晚期定型阶段(图2)。
东海陆架盆地长江坳陷新生代原型盆地分析

中 图 分 类 号 : 3 . P7 6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2 6 1 9 ( O1 ) 1O 7 8 O 5 4 2 2 ] 0 0 70
东 海 陆 架 盆 地 长 江 坳 陷 先 后 经 历 了多 次 构 造 运 动 , 次 构 造 运 动 对 原 型 盆 地 均 有 不 同 程 度 的 影 历 响 。前 人 对 东 海 陆 架 盆 地 的类 型 归 属 也 从 沉 积 学 角 度 进 行 了 很 多 探 讨 , 着 对 整 个 东 海 陆 架 盆 地 研 随 究 的不 断深 入 , 各坳 陷 均有 了新 的认 识 , 后提 出 对 先
陆架盆 地长 江坳陷 影响较 大 的构 造运 动是卉 新世 - _ -
始 新 世 间 的 瓯 江 运 动 。该 构 造 运 动 对 东 海 陆 架 盆 地 长 江 坳 陷 的 反 转 背 斜 构 造 , 垒 构 造 的 形 成 有 直 接 地
影响。
对 占新世 地层 的原始 分布 范围 由于剥蚀 而产生 了变
白垩 纪 一 早 古 近 纪 间 的 雁 荡 运 动 、 新 世 一 始 新 世 古 间 的 瓯 江 运 动 、 新 世 一 中 新 世 间 的 花 港 运 动 及 中 渐 新 世 末 期 的 龙 井 运 动 ( 1 , 长 江 坳 陷 烃 源 岩 的 生 表 )对
表 1 东 海 陆 架 盆 地 长 江 坳 陷构 造 演化 阶段
为, 这两个 组 的泥岩 是 长江 坳 陷 主要 烃 源 岩 分 布层
段 。 因此 , 文侧 重 恢 复 东 海 陆 架 盆 地 长 江 坳 陷 古 本
新 世原 型盆地 , 进而探 讨其 构造特 征 , 利于有 效评 有 价 烃源 岩及油 气运 移等 。
济阳坳陷三合村油田沙三下亚段油气成藏机理

济阳坳陷三合村油田沙三下亚段油气成藏机理张波【摘要】为明确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三合村油田沙三下亚段油气成藏机理,利用钻井和生物标志化合物资料,通过油气来源和油气输导体系研究,结合成藏期次分析,明确了三合村油田沙三下亚段油藏运聚特征.结果表明,三合村油田沙三下亚段油气来源于渤南洼陷沙四上亚段成熟烃源岩;研究区断层和不整合非常发育,沙三下亚段发育厚层骨架砂体,断层、不整合面和骨架砂体均具有较好的油气输导能力;三合村油田沙三下亚段油藏成藏期为东营组沉积期,在成藏期内,油气通过断层、不整合面、高渗透性砂砾岩扇体形成的立体输导体系运移至砂砾岩扇体中,由上覆厚层泥岩地层遮挡而形成构造-地层复合油藏.【期刊名称】《新疆石油地质》【年(卷),期】2017(038)001【总页数】5页(P22-26)【关键词】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三合村油田;油气来源;输导体系;成藏期次;油气成藏机理【作者】张波【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青岛266580;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1三合村油田位于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沾化凹陷三合村洼陷(图1)。
根据钻井资料,三合村洼陷钻遇地层自下而上分别为太古宇,古生界,中生界,古近系沙河街组、东营组,新近系馆陶组、明化镇组及第四系平原组,沙四下亚段至孔店组及沙二段缺失,沙四上亚段仅在洼陷北缘小范围分布。
地层有逐层超覆的特点,古近系及新近系由北向南超覆在太古宇—中生界之上。
三合村洼陷的油气勘探工作从1967年开始,1987年于三合村洼陷北缘发现垦西油田,之后随着“网毯式”油气成藏理论的成熟[1-4],三合村洼陷也重点进行了以新近系油气藏为主要目标的勘探,至2011年底,发现了一定规模的油气藏,但是所发现的油气均分布于新近系和古近系东营组,古近系沙河街组一直未获得勘探突破。
受孤南断层的控制作用,三合村洼陷内部形成明显的负向构造带,渤南洼陷的油气难以穿过负向构造带向沙河街组的圈闭中运移成藏。
综合录井工:综合录井工(技师)答案及答案

综合录井工:综合录井工(技师)答案及答案1、单选就多级放大器而言,不经过电抗元件,把前级的输出端和后级的输入端直接连接起来的方式被称为()方式。
A、阻容耦合B、直接耦合C、间接耦合D、变压器耦合正确答案:B2(江南博哥)、单选高凝油油藏是指原油的凝点大于()℃的油藏。
A、20B、30C、40正确答案:C3、单选目前对()油气层的综合解释符合率最高。
A、砂砾岩类B、泥岩类C、砂岩类正确答案:C4、单选某精度等级为1.5级的温度仪表的测量范围为0~1000℃,则其测量过程中的最大误差为()A、15℃B、1.5℃C、0.15℃D、全不是正确答案:A5、单选起钻过程中的增加钻井液体积增加的可能起因是()A、往井中注泥浆B、井涌的开始C、井壁垮塌正确答案:B6、单选程序诊断法适用于计算机()情况下的计算机故障诊断。
A、不能启动B、死机C、能够启动D、电源损坏正确答案:C7、单选在火山碎屑岩描述时,()应最后描述。
A、碎屑岩颜色B、碎屑岩种类C、碎屑岩形状D、含油情况正确答案:D8、单选岩屑描述中对岩屑颜色和岩性的判断原则是()。
A、远看岩性,近查颜色B、远近结合C、远看颜色,近查岩性D、颜色、岩性近查岩性正确答案:C9、单选岩屑描述中对岩屑颜色和岩性的判断原则是()。
A、远看岩性,近查颜色B、远近结合C、远看颜色,近查岩性D、颜色、岩性近查岩性正确答案:C10、单选钻盘扭矩的检测方式有()A、液压式、霍尔效应式及直接测量式B、差压式、霍尔效应式及直接测量式C、差压式、热电式及直接测量式正确答案:A11、单选PK分析数据的校正一般采用()A、最小二乘法B、非线性回归法C、线性回归法正确答案:C12、单选()上覆地层压力是指地下地层岩石所承受的上部地层的总压力。
A、坍塌压力B、破裂压力C、孔隙流体压力D、上覆地层压力正确答案:D13、单选“顶部”的英文表述是()。
A、BOTTOMB、TOPC、UPD、DOWN正确答案:B14、单选固井后过早或过晚测井都会影响声幅曲线,一般在固井后()之间测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