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子的学问
折扇科普——扇问扇答

折扇科普——扇问扇答----------------------------------------------------Q:玩扇是不是“越老越好”?A:这一说法并不完全正确,的确有一部分玩家专注于藏老扇,但是前提是必须是精品,这就有了一个前提,精品扇无论老还是新都必定对玩家有强大的吸引力。
新是相对而言,老扇品的是情怀,新扇玩的是意趣。
有些上千年,几百年的扇子,首先观其品相,至少要保存完善,如稍有破损,不失整体风采、能复原,尚可考虑。
新者,扇子要品相好,外观全,质地坚。
特别是书画扇,画面要清清楚楚,一目了然。
完全能反映作者的风格,水平。
最忌,画面乏,连作者的笔法、画意都不能体现,面目皆非,就是大名头,要其何用?更有甚者,扇面已“粉”,溃不成军,如同废纸。
有些虽为有著录之名作,但已破旧,要考虑修复之费用,进行权衡。
所以新是基础。
任何一件扇子和扇面的收藏,新是第一位,品相好,“弹眼落睛”。
更之名家之精品,真所谓收藏之“色、香,味”。
----------------------------------------------------Q:扇面书画鉴赏有什么标准吗?A:扇面书画的鉴赏有一些自己的特点。
由于扇面的尺寸和形状限定,又由于扇面的质地和折痕,书画家的用笔、落款和印章都会与立轴有所不同。
有些书画家在扇面上所用印章也与一般作品上的不同,如他们扇作流传较少的话,扇面所用印章常常就无法查找以核对。
扇面书画一般以精到工整为上。
因扇子小又执于手中,宜于近观。
寥寥数笔兰竹或四五个大字的作品,除非高手,一般较难讨好。
多数藏家难免有世俗之见,所以,花卉草虫或花鸟常胜于简单的花卉,较复杂山水加人物胜于元倪迂或宋米家风格的疏略山水,工笔仕女及界画风格的亭台楼阁是受欢迎的题材,设色多胜于水墨,金笺胜于纸本等等。
旧时画家作扇,如构图较简,常会被人请求添加草虫或人物等,也有画家被请于别人扇作上加些东西。
在别人作品上添改后不落款者也很多。
传统折扇知识点总结图解

传统折扇知识点总结图解一、折扇的起源和历史折扇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器物,起源于秦汉时期,始于秦代,盛行于唐宋,成熟于明清,流传至今。
折扇在中国的历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不仅是一种实用的工具,更是一种传统文化的象征,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折扇的分类根据折扇的不同材质和用途,折扇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主要包括竹扇、木扇、纸扇、绢扇、折纸扇、漆扇等。
其中,竹扇、木扇、绢扇等是传统折扇的代表,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
1.竹扇:竹扇是用竹子制作的扇子,轻便耐用,透气性好,适合夏天使用,是传统折扇中的代表之一。
2.木扇:木扇是用木料制作的扇子,质地坚硬,制作精美,常常被用作礼品赠送。
3.绢扇:绢扇是用丝绸制作的扇子,质地柔软,色彩丰富,常常被用作装饰和艺术品。
4.纸扇:纸扇是用纸张制作的扇子,轻盈透气,适合春秋季节使用。
5.折纸扇:折纸扇是用折纸技术制作的扇子,常常用于儿童手工制作和艺术欣赏。
6.漆扇:漆扇是用漆制作的扇子,工艺复杂,外观典雅,常常被用作高档礼品。
三、折扇的制作工艺传统折扇的制作工艺非常讲究,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包括选材、切割、打磨、涂漆、装饰等。
其中,竹扇、木扇和绢扇的制作工艺较为复杂,需要经验丰富的工匠手工制作,具有较高的收藏和欣赏价值。
1.竹扇的制作工艺:竹扇的制作主要包括选用优质竹材、切割成合适的形状、打磨光滑、装配扇面、粘贴扇面、修整边角等工序。
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材料的选择和工艺的精湛,以保证扇子的质量和外观。
2.木扇的制作工艺:木扇的制作主要包括选用坚硬木料、切割成合适的形状、雕刻精美纹样、上色装饰等工序。
木扇的制作工艺要求非常高,需要工匠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艺。
3.绢扇的制作工艺:绢扇的制作主要包括选用优质丝绸、切割成合适的形状、染色绣花、装饰镶边等工序。
绢扇的制作工艺要求细致精湛,需要工匠具有丰富的手工技艺和艺术素养。
四、折扇的艺术欣赏传统折扇在中国古代是一种高雅的艺术品,常常被用于宴会、演出、赏月等场合,具有丰富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扇子的基本知识

扇子的基本知识简介扇子是一种用来扇风或装饰的工艺品。
它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扇子的种类繁多,形状、材质、装饰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
本文将介绍扇子的基本知识,包括扇子的起源、分类、制作工艺和文化意义等。
起源扇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
最早的扇子是用动物的骨头或羽毛制作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使用竹子、木头、纸张等材料制作扇子。
在中国,扇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商代。
商代的扇子多用来祭祀或作为贵族的礼物。
分类根据扇子的形状和用途,可以将扇子分为多个类别。
最常见的分类方法是根据扇面的形状来划分,包括折扇、圆扇、团扇、屏风扇等。
1.折扇:折扇是最常见的扇子类型之一。
它由多个扇骨相连而成,可以折叠起来便于携带。
折扇通常用于日常生活中扇风或遮阳。
2.圆扇:圆扇是一种扇面呈圆形的扇子。
它通常由一个或多个扇骨支撑,扇面可以是纸张、丝绸或其他材料制成。
圆扇常用于舞蹈、表演或装饰等场合。
3.团扇:团扇是一种形状呈扇面的扇子。
它通常由若干个扇骨支撑,扇面可以是纸张、丝绸或其他材料制成。
团扇常用于艺术创作或收藏。
4.屏风扇:屏风扇是一种形状呈屏风的扇子。
它通常由多个扇骨相连而成,扇面可以是纸张、丝绸或其他材料制成。
屏风扇常用于室内装饰。
此外,扇子还可以根据装饰和材质等方面进行分类。
制作工艺扇子的制作工艺因地域和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一般来说,制作扇子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1.材料准备:根据扇子的类型选择合适的材料,如竹子、木头、纸张、丝绸等。
2.制作扇骨:根据扇子的形状和大小,将材料切割成合适的扇骨。
3.制作扇面:根据扇子的用途和装饰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扇面,并进行装饰。
4.组装:将扇骨和扇面组装在一起,使用线或胶水固定。
5.装饰和润色:根据需要对扇子进行装饰和润色,使其更加美观。
不同地区和类型的扇子在制作工艺上还有一些特殊的技巧和工艺,如宣纸扇的研磨、蜀绣扇的刺绣等。
文化意义扇子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具有丰富的文化意义。
扇文化的知识

扇文化的知识
扇文化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民俗文化,它体现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扇子是一种常见的日常用品,既可以用来消暑遮阳,也可以用来装饰。
在中国古代,扇子还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意义,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品,还是一种传统文化的载体。
扇子的种类繁多,不同的扇子代表着不同的文化内涵。
例如,宫扇是代表皇家尊贵的扇子,岳阳扇则是代表着湖湘文化的扇子,还有闽南扇、扬州扇、苏州扇等等。
每种扇子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意义。
扇子的制作也是一门精妙的手艺。
传统的扇子制作需要经过多个工序,包括选材、刻画、饰面、漆工等等。
这些工序都需要高超的技艺和细心的态度,才能制作出一把精美的扇子。
扇子的使用也有其讲究。
在古代,扇子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不同的人使用的扇子也不同。
例如,皇帝使用的扇子是由红色丝绸制成的,而普通百姓则使用的是简朴的竹扇或布扇。
此外,扇子还有着一些特殊的用途,例如在京剧中,演员经常使用扇子来表现人物的情感和心理状态。
总的来说,扇文化是一种典雅、华丽而又富有内涵的民俗文化,它代表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1 -。
扇子艺术知识点总结

扇子艺术知识点总结一、扇子的历史渊源扇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它最早起源于中国,并逐渐传播到日本、欧洲和其他地区。
在古代中国,扇子是宫廷贵族和文人雅士的重要饰品,用来遮阳、扇风、示意和表演。
在日本,扇子也被广泛使用,成为日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在欧洲,扇子则被视为贵族社交礼仪的重要装饰品。
随着时代的变迁,扇子的功能逐渐从实用工具演变为艺术品和收藏品,各地也衍生出了不同的扇子艺术风格和传统。
二、扇子的分类按材质可分为竹扇、木扇、纸扇、布扇、巾扇、绢扇、金银扇、漆扇、象牙扇等;按形制可分为圆形扇、半圆形扇、长形扇、扇钿等;按用途可分为遮阳扇、舞蹈扇、戏剧扇等;按装饰可分为图案扇、字画扇、刺绣扇、贴金扇等。
三、扇面的制作工艺扇子的扇面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扇面的制作工艺直接影响了扇子的品质和观赏价值。
一般来说,扇面的制作工艺包括绘画、刺绣、贴金、贴珠、漆艺等多种工艺,不同的工艺会赋予扇面不同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
比如,在中国传统扇子中,常见的有绢绘扇、木丝扇、款爷扇等,它们分别使用了绣线、丝线、蕾丝、羽毛、珠子等材料进行装饰;在日本扇子中,常见的有和纸扇、手绘扇、镶嵌扇等,它们多使用和纸、彩绘、镶金等工艺进行装饰。
四、扇子的文化意义扇子在世界各地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品和实用工具,同时也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和情感表达的向往。
在中国,扇子被赋予了很高的文化意义,它不仅被视为一种礼仪用品,还被赋予了“以文会友”、“文人雅士”的象征意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在日本,扇子也是一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艺术品,常被用于茶道、舞蹈和武士修习等场合。
在欧洲,扇子被视为贵族社交礼仪的重要装饰品,常被用于宫廷宴会、舞会和社交场合,展现了欧洲文化的优雅和华丽。
总之,扇子艺术是一门具有丰富历史和文化内涵的艺术学科,它涵盖了扇子的历史渊源、分类、制作工艺、文化意义等多个方面内容,对于加深人们对扇子的了解和欣赏具有重要意义。
扇文化的注意

扇文化的注意
扇子,是我们日常生活是必不可少的生活工具之一。
起源于中国,在中国已有3000多年历史。
最早出现在殷代,用五光十色的野鸡毛制成,称之为“障扇”,故“扇”字里有个“羽”字。
障扇:当时,扇子不是用来扇风取凉,而是作为帝王外出巡视时遮阳挡风避沙之用。
羽扇:西汉以后,扇子开始用来取凉。
三国时诸葛亮轻摇鹅毛扇,妙计横生,运筹帷幄。
羽扇出风缓软,不入腠理。
诸葛亮羽扇:东汉时,大都改羽扇为丝、绢、绫罗之类的织品,以便点缀绣画。
团扇似明月:一轮明月形的扇子称之为“执扇”或“团扇”,也叫合欢扇。
团扇:当时扇子有长圆、葵花、梅花、六角、匾圆之形;亦有木、竹、骨等材之柄;还有扇坠、流苏、玉器之饰。
扇面上常绣以山水花卉,款式争奇斗艳,闺阁仕女手摇团扇,清风徐来,不但可以平添主人娴雅文静的仪态,又能体现女性天真活泼的个性。
扇子的学问现代文阅读题原文及答案解析(4)

扇子的学问现代文阅读题原文及答案解析(4)《话扇》阅读原文扇子起始于何时,众说不一,但多数学者认为扇子起源于虞舜时代,晋人崔豹《古今注》记有舜为了“广开视听,求贤人以自辅,故作五明扇”。
以《尔雅》中记载的“以木曰扉,以苇曰扇”来推测,早期的扇子应是长方形的苇编物,到了殷代,扇子就是用五光十色的雄野鸡的尾羽制成的,故“扇”字里有个“羽”字。
最早扇子不是用来要取凉的,而是作为帝王礼仪之具,或外出巡视时遮阳挡风避沙用的,故称作“障扇”。
西汉以后,扇子开始用来扇风取凉,羽扇出风缓软,不入腠理,深受人们的喜爱。
东汉时,有人将羽扇改用丝、绢、绫罗之类织品制作,扇面上还绣上花朵图案。
④扇子在我国是一种文化,并与竹文化、佛教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扇子的“家族”非常庞大,有几百种之多,但又基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平扇,不能折叠;另一类是折扇,可以敞开收叠。
⑤“平扇”应该是不能折叠的扇子的总称,月形的扇子称之为“纨扇”或“团扇”,也称作“合欢扇”。
历史上平扇有长圆、葵花、梅花、六角、匾圆的多种形式,然后用木、竹、骨等材料做成把柄。
⑥在平扇的扇面上书写绘画,最晚是在魏晋时期就已出现了,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载有曹孟德的主簿杨修与魏太祖“画扇误点成蝇”的故事;《晋书・王羲之传》有王羲之为老妇题扇的佳话,南宋时期,文人墨客题扇画扇成为了一种时尚,收藏盛行于世,到了明清时期此风更甚,扇子几乎成了文人雅士的必携之物。
⑦折扇(如图),最早叫作“聚骨扇”、“聚头扇”、“聚扇”、“撒扇”,后来叫作“折叠扇”、“摺叠扇”、“折迭扇”。
说起折扇,多数学者认为在宋代就出现了。
宋人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内中对折扇有过较为详尽的描述:“以鸦青纸为之,上画本国素青,杂以妇人鞍马,或临水为金砂滩暨莲荷、花木、水禽之类,点缀精巧。
又以银泥为云气、月色之状,极可爱,宋人邓椿在其《画继》中称赞折扇“展之广尺三四,合之止两指许。
”这种由使臣进贡折扇的仪节,从宋代一直传至明代。
玩扇子的注意事项和技巧

玩扇子的注意事项和技巧
玩扇子是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以下是玩扇子时的注意事项和技巧:
1. 扇子的保养:定期清洁和保养扇子,保持其外观和使用寿命。
避免将扇子暴露在阳光下或处于潮湿的环境中。
2. 扇子的折叠:掌握正确的扇子折叠方法,避免错折和损坏扇叶。
3. 扇子的开合:轻柔地打开和合上扇子,在操作时避免用力过大,以免损坏扇叶。
4. 扇子的纹理:扇子的纹理有正面和背面之分。
在摇动或舞动扇子时,要注意使扇子的正面始终对着观众。
5. 扇子的舞动:挥动扇子时应注意节奏和动作的流畅性,变化扇叶的角度和速度,以展示扇子的美感和灵动性。
6. 扇子的配合:可以将扇子与音乐、舞蹈或其他表演形式结合起来,增添艺术效果和观赏性。
7. 扇子的用途:扇子不仅是一种装饰品和工具,还可以用于传递信息和情感表达。
在使用扇子时要根据情境和需要,选择合适的方式和动作。
8. 扇子的样式选择:扇子有各种不同的样式和材质可供选择,如折扇、团扇、羽毛扇等。
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要,选择适合的扇子。
9. 扇子的展示:在展示扇子时要注意姿态和仪态,展示其独特的魅力和风格。
10. 扇子的学习:要想熟练掌握扇子的技巧和艺术表达,需要进行系统的学习和练习,可以参加相关的培训班或寻求专业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扇子的学问
邓云乡
①扇子,是北京人度炎夏爱不释手的宝物。
伏天里,虽说人人手中都摇着一把扇子,但由于性别、年龄、职业和文化修养的不同,所用的扇子亦各有别。
②用蒲葵叶稍事加工即成的芭蕉扇以及用竹篾、麦秆编制的普通扇子,物美价廉,颇受大众欢迎;但就其历史和艺术价值而论,则不如羽扇、团扇和折叠扇。
③羽扇的历史最为悠久。
据.晋人崔豹《古今注》一书所载,远在三千多年前的殷代就已有用鸟头羽毛制成的扇子。
唐以前宫闱中所用的扇子,皆由羽毛制成。
诸葛武侯与宣王司马懿在渭滨交战时,武侯就是手持白羽扇,指挥三军。
羽扇出风缓软,不入肌理,对人体有益。
北京的老人或僧、道、尼等各教弟子,深知古人“避风如避箭”这一养生之道的奥秘,故而于盛夏皆喜用羽扇取凉。
④团扇为圆形短柄的扇子,古代宫中常用,又叫宫扇,为古代年轻女子一种不可少的装饰品。
其作用主要是用以遮盖,手执一扇不但可以增添主人无限娴雅文静的仪态,有时还能体现少女活泼天真的个性。
⑤正因为团扇带有装饰性,所以扇面大都选用丝绢绫罗一类的织品,以便在上面点染绘画,增加装饰美。
故而梁朝的大文学家江淹有“纨扇如团月,出自机中素”之句。
⑥昔日北京豪门中的太太、小姐以及梨园界的坤伶多喜用团扇。
北京崇文门外花市的绢花作坊,每年夏季必集中人力、物力大批制作团扇,以供市场需求。
其所制团扇,分素扇、字扇、画扇三种。
字扇与画扇,是将成批的普通素扇“过行”给画匠或写字匠,雇佣他们在扇面上书写唐诗、宋词,彩绘花鸟虫鱼。
至于素扇,上面虽无字画,却都是工精料细的上等品,扇柄以象牙或沉香木为之,柄端系有小巧玲珑的翡翠或玛瑙雕成的“扇坠儿”,价格昂贵,专门卖予有钱人。
⑦北京人喜用的折叠扇,又称聚骨扇或紧头扇,本是外国的贡品。
苏东坡记载说:“高丽白松扇,展之广尺余,合之止二指许。
”由此可知折扇至少在北宋时已由朝鲜传入我国。
明代张东海亦以为折扇贡于东夷,永乐间始盛行于中国。
据说
..传入宫中时为太监所见,觉得此物展开即用,收拢易藏,非常方便,于是纷纷仿制,后逐渐传入民间。
⑧折叠扇的扇骨、扇面有非常考究的。
韵古斋所售之扇骨,有紫檀、象牙、乌木、棕竹、湘妃竹、毛竹、梅鹿竹、广漆、菠萝漆、嵌金银丝、嵌螺钿等精雅的上品,并时而出售从宫中溢出民间的雕有正龙、侧龙、百龙、百鹿、百鸟等极为罕见的老扇骨子,这些价值连城的宝物,皆为清宫造办处所制,所刻鱼龙鸟兽及蝇头细楷,刀法清晰,不失规矩笔意。
荣宝斋出售的扇面,有重金、红金、洒全、块金、发笺、白面、黑面、珊瑚面等。
这些质地精良的扇面,价值并不昂贵,但一经配上张大千、溥心畲、pǔ xīn yú齐白石等著名书画家的水墨丹青,便成了稀世之珍。
12.本文主要介绍了哪三种扇子,(摘自《语文素养读本·初中卷》第6册,有删改)
答:
13.下面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羽扇是由羽毛制成的,它出风缓软,不入肌理,对人体有益。
B.团扇扇面大都选用丝绢绫罗一类的织品,便于点染装饰,为古代年轻女子一种不可少的装饰品。
C.素扇上面无字无画,物美价廉,颇受大众欢迎。
D.韵古斋出售的扇骨,荣宝斋出售的扇面,大都是非常考究的。
14.第⑤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
15.辨析第③、⑦段中加点词的作用。
答:
16.下面这段话放在文中哪一段的后面比较恰当?为什么?
唐朝诗人王建《调笑令》中“团扇,团扇,美人频来遮面”以及杜牧七绝《秋夕》中“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的诗句,把少女既文静又活泼的二重性格,描绘得活灵活现。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6题。
(15分)12.(3分)羽扇、团扇和折叠扇。
13.(3分)C14.(3分)这段话运用引用(引资料)的说明方法,引用梁朝大文学家江淹的话来说明团扇带有装饰性,扇面大都选用丝绢绫罗一类的织品,具有说服力。
15.(3分)第③段“据”字说明“羽扇的历史最为悠久”是有确切依据的,第⑦段“据说”说明折扇由宫中太监仿制到后来传至民间只是一种推测,两词均体现了说明文语言严密、准确的特点。
16.(3分)放在第④段之后。
第④段说团扇既“可以增添主人无限娴雅文静的仪态”,又“能体现少女活泼天真的个性”,而这段文字描绘的恰是“少女既文静又活泼的二重性格”。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0-24题。
(10分)
①提到无人机,你是否马上会想到军事作战中神勇非凡的无人战斗机?近年来,随看科技的发展,无人机在民用方面的用途愈加广泛。
通过与各行业结合,它在航拍、勘察等应用领域展现出了巨大潜力。
②从外型上看,民用的无人机像是从科幻电影里飞出来的古怪玩意儿,有些甚至只有巴掌大小。
这让人不禁纳闷:这玩具一样的东西能有啥用?其实,这小玩意儿的本领大着呢。
通过装载不同部件,无人机能实现航拍、勘察等特定任务。
这是它和航空模型的重要区别,也是全世界科技从业者重点研究开发的方向。
③近日,日本索尼公司会布了旗下两款最新无人飞行器,为用户提供了更廉价的测量、劫察和观测的解决方案。
通过搭载照相机,它们可以飞到某个地区上空,准确绘制当地环境,随后,用户就能在自己的电脑或智能手机中查看这些影像。
由于地形复杂而难以进行地面测绘的问题,无人机可以轻松解决。
而比起普通的航空测量方法,它的成本更低,操作也更加灵活。
④ ,自带潜水技能的“海狼”无人机的问世为这个领城注入了新鲜血液。
它可以搭载高清摄像机潜入水下,拍摄未知的世界。
而且,“海狼”配备了带有8英寸屏幕的遥控器,能将拍摄到的画面实时显示。
对于操控者来说,这就如同自己潜入水下一般,可以尽情在水中探险。
⑤对于户外运动爱好者而言,“ lily”无人机将成为一个会飞的随身摄影师,全自动、全方位地记录他们的英姿。
它体积小巧,可以折叠放进随身背包。
使用时只需像扔飞镖一样把它抛向空中;回收时,它则像一只训练有素的小鸟一般停稳在你的手上。
不论是滑雪、攀岩还是激流勇进,这款无人机都能伴随在主人左右,记录下每一帧精彩画面。
⑥而Facebook(脸谱网)的“互联网扩展无人机”的成功试飞,则给网络通信不便的欠发达地区带来了福音。
这架无人机将“带着互联网在天上飞”,以高空
扩散的全新方式将网络联接带到全球各地。
负责人表示,这架无人机“未来会帮助居住在世界上最遥远的人们做沟通”。
⑦此外,无人机安检、送快递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项目也纷纷出现,给人们带来了全新体验。
还真别说,这小小无人机正成为科技行业的“下一个大事件”。
20.请给本文起一个标题。
(2分)
答:
21.阅读第②段,说说无人机能够实现什么特定任务?(2分)
答:
22.在第④段横线处补写一句话,使其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分)
答:
23.文章第⑤段划线句子采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答:
24.科学贵在想象。
有想象才有创新。
请你设想一下:无人机还可以在哪些领域给我们带来便捷?(至少两条)(2分)
答:
20.小小无人机,飞出大世界。
(2分)21.通过装载不同部件,无人机能实现航拍、勘察等特定任务。
(2分)22.无人机不仅可以上天,还能下海。
(2分)23.打比方;将无人机的使用和回收比作扔飞镖和小鸟停在手上,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无人机操作灵活、便捷的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2分)24.在坍塌的楼房或矿洞中搜索遇难人员,给遇难人员运送食物;检测森林火灾险情等。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