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药材及饮片的质量情况及有关问题分析
全国中药材及饮片质量分析报告

全国中药材及饮片质量分析报告随着中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中药材及饮片的质量问题越来越受到广泛。
为了全面了解全国中药材及饮片的质量状况,本报告对近年来相关的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
本报告分析的数据来源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各省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以及第三方检测机构。
其中,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各省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中药材及饮片的质量进行了长期的监测和抽检,第三方检测机构则提供了大量的检测数据。
中药材及饮片的质量标准是保证中药材及饮片质量的基础。
本报告分析的数据主要参照《中国药典》、《国家中药材及饮片标准》等相关法规和标准。
根据监测数据,全国中药材及饮片的质量整体不够理想,其中不合格率较高的是饮片类产品。
这表明在生产、流通、储存等环节中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加强质量控制。
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分析,发现主要问题包括:农药残留超标、重金属超标、染色问题、不符合标准规定的成分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中药材及饮片的质量和患者的用药安全。
生产企业应加强原材料采购把关,对生产工艺进行深入研究,提高生产环节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确保产品质量。
流通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对产品进行严格把关,保证产品在流通环节中的质量稳定。
消费者应提高对中药材及饮片的认知水平,选择正规渠道购买,注意产品的质量差异,同时要谨慎使用自购药品。
政府应加大对中药材及饮片生产、流通等环节的监管力度,严格查处违法行为,提高行业整体素质。
全国中药材及饮片质量不容乐观,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要改善这一状况,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生产环节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的提高、流通环节质量控制的完善、消费者对中药材及饮片的认知水平的提高以及政府对中药材及饮片行业的监管力度的加强等。
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够确保中药材及饮片的质量和患者的用药安全。
随着中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中药材及中药饮片的质量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
全国中药材及中药饮片质量情况不容乐观,亟待解决。
本文将从背景介绍、原因分析、解决方案、案例分析和总结等方面,对全国中药材及中药饮片质量情况进行深入探讨。
中药饮片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中药饮片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中药饮片是指采用中药材制成的片剂剂型,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剂型,具有药物剂型稳定、服用方便、用药量准确等优点。
由于中药饮片的制作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质量管理方面的问题,导致了产品质量不稳定、品种混乱、药效不符合标准等现象。
本文将就中药饮片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原材料采购质量参差不齐中药饮片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原材料的质量,而原材料的质量又受到采购环节的影响。
目前存在一些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在原材料采购过程中,存在着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选择了价格低廉的原材料,而忽略了其质量。
(二)生产工艺不规范中药饮片的生产工艺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
但是目前存在一些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在生产工艺上存在不规范的问题,生产场所不符合GMP要求,设备陈旧、工艺流程不完善等问题,导致了中药饮片产品的质量稳定性不高。
(三)质量控制方法不完善中药饮片的质量控制方法主要包括外观质量、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等方面,而目前存在一些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在质量控制方法上存在不完善的问题,一些企业没有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导致了产品质量检测方法不规范,无法准确评估产品的质量。
(四)存储条件不合理中药饮片的存储条件对产品质量影响很大,而目前存在一些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在产品存储条件上存在不合理的问题,一些企业存储条件不符合要求,导致产品易受潮、霉变等问题,影响了产品的质量稳定性。
二、对策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应加强对原材料采购的管理,选择有资质、信誉良好的供应商,建立完善的原材料采购管理制度,确保采购的原材料符合国家标准,并严格按照检验标准进行检验和入库。
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应加强生产现场的管理,建立健全的生产工艺流程,保证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严格按照GMP要求进行生产操作,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应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制定完善的质量控制标准和操作规程,确保产品质量可控可靠。
中药饮片面临的质量问题及对策

中药饮片面临的质量问题及对策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医疗实践中,逐渐积累总结而形成的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和丰富诊疗手段的医学,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
中医药学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
时至今日,仍然在人民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威望,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广泛的需求,在我国卫生保健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 中医中药面临的困境1.1 有废除中医中药的呼声中医中药是我国的国粹,西方科学从20世纪初期传入中国以来,经历过4次学术界的中西医之争,虽然废除中医药的杂音几次响起,可每次都被中医药独特的疗效事实所平息。
中医中药在抗击非典的战斗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实践证明,中医药不可能被废除。
但中药饮片的用量越来越少,现在中医日渐萎缩,排队抓中药的现象只能在中医院见到,一些综合性大医院撤销了中药房,由于西方医学,有的医生认为中医没有西医直观,中医理论看不见,摸不着,开中药饮片处方又比较麻烦,另外我国的现行医药政策的影响,对中药的发展也起到了阻碍的作用。
由于汤药服用、携带不如中成药和西药方便,现在的袋煎中药,包装落后,保存时间受限,尤其现在追求高效率,故人们不情愿服用中药汤剂,消费人群自然在下降。
1.2 中药的标准化水平降低,制约了中医药的发展一味中药本身就含有多种复杂的成分,有许多具体成分是未知的,到目前为止,也只有部分中药中的少数成分确定了指纹图谱,大量的有效成分和无效成分尚未确定,传统中药的鉴别完全靠老药工的一双眼和一双手,药材质量没有一个可供参考的统一标准和一个可反映内在质量的量化标准。
影响饮片质量的最重要的因素是药材和炮制,由于药材来源不同,产地不同,采收季节不同,炮制方法不同,再加之我国地域广阔,制定一个全国统一的质量标准很难。
故中药的发展遭遇了发展瓶颈,亦影响了中药向国际化前进的步伐。
1.3 中药饮片质量堪忧中医是国粹,中医是国宝,要保住中医的名声,中药的质量是关键,再好的理论最终还是要体现在治疗效果上,治疗是否有效就要看中药的质量。
【最新】2021年全国中药材及饮片质量分析

【最新】2021年全国中药材及饮片质量分析2021年全国中药材及饮片质量分析张萍郭晓晗金红宇姚令文程显隆魏锋马双成(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2021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在《“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强中药安全监管,提升中药产业发展水平,强化中医药特色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中医药文化研究和传播,推动中医药文化繁荣发展,深化中医药领域改革,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中药产业是一个持续发展的产业,也是中医药事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中药材及饮片是中药产业的源头,其质量优劣直接影响中药全产业及中医药大健康产业。
加强中药材及饮片的监督和管理,有效规范种植、采收、加工炮制、包装、贮存、运输等系列环节,对于保障中药配方颗粒、中药成方制剂的质量稳定及中医临床疗效、维护公众健康、推动中医药事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围绕中药材及饮片质量监管的重点和难点,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协同各级地方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加大了对中药饮片的监督检查和抽查力度,依法查处和曝光违法、违规的企业和不合格产品。
在2020年全国范围的中药饮片质量集中整治的基础上,2021年中药材及饮片的质量依然向好的方向发展,并且其质量与监管已引起行业内的高度重视,各级中医药学会、协会近年来也围绕中药材及饮片的质量、标准和监管等展开了系列研讨、协商,积极引导带动企业推出团体标准、行业标准,为规范行业有序发展、推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较好的引领示范作用。
虽然中药材及饮片的质量有了较大的改善和提高,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栽培种植药材品质下降,成分含量不合格等;饮片炮制不规范导致质量不合格;重金属及农药残留的污染依然存在;掺假掺伪及近缘种属药材混用等。
本文较全面地对2021年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药材及饮片的质量概况进行了数据汇总,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讨论,提出一些监管建议,形成2021年度《全国中药材及饮片质量分析报告》。
虽然不同地区的抽检目的、抽样环节、品种数量、覆盖范围、检验项目等各有不同,但总体质量数据和信息仍然可以反映当前我国中药材及饮片的质量情况,可为相关部门加强中药源头监管、修订和完善中药材及饮片标准、进一步整治中药材市场、加强对饮片生产企业的监督和检查提供依据。
中药饮片质量现状分析与对策浅谈

中药饮片质量现状分析与对策浅谈中药饮片是将中药材进行研磨、浸泡、烘干等工艺加工而成的成品,是中医药临床应用的重要剂型。
然而,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一些中药饮片存在质量问题,影响了中药饮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因此,本文将对中药饮片质量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首先,中药饮片质量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药材选择不当:一些生产企业为了降低成本,选择了质量较差的药材进行加工,导致中药饮片的有效成分减少或变异,影响疗效。
2.生产工艺不规范:一些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工艺流程不清晰、操作规范不严格等问题,导致中药饮片的成品质量不稳定,品质参差不齐。
3.控制质量标准不严格:一些生产企业在制定质量标准时,仅考虑了产品的外观质量,而忽视了有效成分的含量和质量。
这导致一些中药饮片在药效上有所欠缺。
对于中药饮片质量现状分析,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提高药材质量:加强对药材种植、采集、加工等环节的监管,建立健全药材质量追溯体系。
同时,鼓励农民科学种植,使用优质种苗和绿色农药,提高药材的品质和安全性。
2.规范生产工艺:生产企业应建立健全中药饮片生产工艺标准和质量控制标准,制定明确的工艺流程和操作规范。
同时,加强生产过程监控,确保每道工序的可追溯性和可控性。
3.健全质量控制体系:制定中药饮片的全面质量标准,包括外观质量、含量测定、指标物质判定等方面的要求。
加强对中药饮片含量和质量的监测,建立药材质量分级和品牌评价体系,提高消费者的选择意识。
4.强化市场监管:加大对中药饮片生产企业的监管力度,加强对产品质量抽查和监测,严惩违法违规行为。
同时,加强行业自律,建立中药饮片质量违规监测和处罚机制,提高行业的整体质量水平。
总结起来,中药饮片质量是中医药临床应用的基础,关系到患者的疗效和安全。
通过提高药材质量、规范生产工艺、健全质量控制体系和强化市场监管等对策,可以改善中药饮片质量现状,提高中药饮片的疗效和安全性,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
中药材和中药饮片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建议

加 了紫 萁 贯 众 , 他 患 者 贯 众 收 载 于各 省 地 方 标 准 中 , 要 其 主
产 量较 大 , 货源 不 缺 。但 部 分 养 殖 户 为 了得 到 更 大 的经 济 收益 , 全 蝎 在 将 要 上 市 前饿 一 段 时 间 , 后 吃 足 虫 类或 油 将 然
性 饲 料 加 泥 土 或水 泥 , 以增 加 重 量 , 即水 沸 , 燥 后 上 市 ; 随 干 也 有 的 采 取 多掺 盐 、 掺矾 的方 式 增 重 。土鳖 虫 : 养 上市 前 饲 稍 饿 一 段 时 间 , 后 喂 有 白矾 的 食 物 , 增 重 。蒲 黄 : 入 然 以 加 无 机 物 以增 重 , 色 暗黄 , 颜 手捻 有 涩 感 , 微 镜 下 观 察 有 结 显 晶状 物 , 分 多 不 合 格 。 通 草 : 心 插 入 较 轻 木 棍 , 增 加 灰 中 以
药 用部 位 为 棘 刺 , 带 刺 的 茎 也 掺 进 去 。需 要 去 果 核 的 果 把
实 类未 去 果 核 , 山茱 萸 , 质 果 核 多 达 4 。细 辛 :0 5 如 杂 O 2 0 年 版药 典 已规 定 药 用 部 位 为根 及 根 茎 , 上 部 分 已不 能 作 地
的沉 香 , 至加 入 松 香 等 伪 充 沉 香 。 甚
山 西 省 食 品 药 品 监 督 管 理 局 ( 3 0 3 001)
安 志 强 崔 宇 宏 高 天 爱
由于 部 分 中 药材 、 药饮 片质 量 下 降 , 场 上 的 中 药 材 中 市 产 品存 在 质 量 问题 , 经 成 为 目前 影 响 中 医疗 效 和 患 者 用 已 药 安 全 的一 个重 要 因 素 。 我 们 从 存 在 问 题 , 因 分 析 及 研 原 究 对 策 方 面 来进 行 分 析 。 1 中药 材 和 中药 饮 片存 在 质 量 问题 11 掺 伪 、 劣 、 . 伪 以次 充 好 1 1 1 掺 入 加重 物 质 : 山 甲 : 制 加 工 时 需 砂 烫 醋 淬 , .. 穿 炮 趁 热 加 八元 机 物 使 共 增 重 , 现 为 皱 缩 及 卷 血处 有 白 霜 佯 斑 表
我国中药材质量问题分析以及解决对策

我国中药材质量问题分析以及解决对策本文从中药材的质量问题以及其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预防措施进行探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中药材的品种管理、种植、采收、加工等以及中药材市场的监管不到位,忽视中药和中药汤剂使用的配伍禁忌,并且在中药的应用中没有遵从中医的整体观念、辨证以及辨病施治特点。
同时中药在应用过程中有时采取现代西医理论指导,对中药的不良反应缺乏系统和高度的认识,两种以上中药配用不得当,中西医使用配伍禁忌不合理。
因此,要从中药的品种、种植、采收、加工炮制以及使用中的各个环节抓起,规范中药材市场的管理措施,提高制药企业人员的综合素质,确保中药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Abstract] In this paper,the quality of medicines an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urse of its production and preventive measureswere discussed.The main problems were that the regulatory management of Chinese herbal varieties,planting,harvesting,processing,and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market were not been in place,andthe used incompatibilityof Chinese medicine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coction were ignored,and the overall concept of Chinese medicine,differentiation and diseas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characteristicsin the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ere not complyed with.Moreover,modern Western theoretical guidance was sometimes adopted in the application process of Chinese medicinecausing lack of highawarenessof adverse reactions to medicine system,two or mor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ll not be treated with,and Western medicine used incompatibility unreasonable.Therefore,from variety,cultivation,harvesting,processingand use of all aspec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nagement measures of herbal market were standardizedto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the pharmaceutical company personnel to ensure the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medicines.[Key words] Medicine applications;Existing problems;Incompatibility;Rational drug use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改变,同时,健康意识也进一步增强,市场上对滋补品和保健品的需求明显增加。
中药饮片发展现状及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中药饮片发展现状及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分析中药饮片质量优劣是保障中医临床疗效的关键因子,也是保障民生安全用药的基本元素之一。
但是,中药饮片的掺假使伪、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等问题屡禁不止,这些问题正在严重影响着中药生产、经营、使用的良性发展,也为民生安全用药带来隐患。
经研究保障饮片质量与完善质量体系、深入科学研究,加强行业自律等因素密切相关。
同时,还应从源头、生产、经营及科研上对饮片进行系统监管,加强对“3G”的实施与执行,从根本上确保色、味、形具佳的中药饮片。
标签:中药饮片;炮制规范;质量体系中药作为中医防病治病的重要武器,数千年来保障着民众健康,维护着民族繁衍昌盛。
中药饮片作为中医临床应用必备物质基础,中药产业的必备物质基原,保障着中医药事业良性发展,其质量优劣问题密切关系着民生用药安全和工业生产。
但是,中药饮片基原混乱、产地混淆、炮制欠规范、农药残留及重金属超标等系列问题严重影响着中药饮片的良性发展,为安全用药和大工业生产带来一定隐患。
目前,如何稳定中药饮片质量,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饮片产业繁荣发展、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瞩目的焦点。
1中药饮发展趋势我国中药资源丰富,20世纪80年代进行的中药资源调查表明,我国现有的中药资源种类已达12 807种,仅对320种常用植物类药材统计,总蕴藏量达850万吨左右[1],如今,国家先后制订了一系列促进中药饮片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如《中药饮片GMP认证》、《关于加强中药饮片包装监督管理的通知》、《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等,更加重要的是,最新版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部分)》则将所有的中药饮片都收录进去,这一系列政策出台对规范国内中药饮片市场的健康发展,保障民生安全用药起到积极推动作用[2]。
中药产业2008—2013年经营状况见表1。
受全球经贸大环境以及中药饮片质量问题的影响,中药商品进出口增速在2012年明显放缓,我国中药材及饮片出口数量为160 592 768 t,增速回落4.64,2012年中药类产品出口情况见表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中药材及饮片的质量情况及有关问题分析
摘要:中药饮片是中药材经过加工炮制后形成一定规格供中医配方使用的制品,它的质量好坏关系到临床治疗效果和中药行业的健康发展。
本文介绍了中药饮片
质量的概况和中药饮片质量控制面临的问题和加强中药饮片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中药饮片;质量;存在问题;措施
中药饮片是中药材经过加工炮制后,形成一定规格供中医配方(汤剂)使用的制品,中
药饮片直接供患者服用,它的质量好坏关系到临床治疗效果和中药行业的健康发展,更与人
民的健康息息相关。
中药饮片应符合药品标准,即安全性、稳定性、可控性,药品质量稳定
是安全、有效的前提。
1.中药饮品质量概述
目前,我国的中药饮品生产还处于规模小、数量多、相对分散的状态,缺乏相应的质量
标准和有效的监管手段。
近年来国家药品监管部门公布的药品质量公告显示,饮品的不合格
率一直居高不下,不合格率在60%左右。
由于市场缺口大,一些个体药材摊贩就从外地药材
市场自购或从农户手中收购原生药材进行私自加工,然后销售给个体诊所和零售药店。
一些
经营企业打着饮品分装的名义,从集贸市场等非法渠道采购饮片。
同时一些中药饮品经营企
业也采取饮品分装、挂靠等形式非法生产加工中药饮片。
在中药材专业市场周边,存在各种
地下饮片加工点,不但进行净选、切割等方面的加工,还进行掺假,如在海金沙中掺入黄泥粉;在蒲黄、红花中掺入染色的植物等。
中药饮品质量与中药材的种植、采挖、加工、仓储、息息相关。
中药饮片质量问题时有发生,不但对人民用药安全构成威胁,也影响到中医药事
业的健康发展。
2 主要质量问题
在各省市药品监管部门的检查和抽验过程中主要发现以下 8 方面质量问题。
2.1 以伪品冒充正品
以伪品冒充正品主要集中在正品品种来源较少、资源稀少的品种。
问题较突出的品种有:以其他杂木浸泡松香冒充沉香;薯蓣科其他品种冒充山药;木防己、汉防己冒充防己;非药
典品种的青蛙输卵管冒充蛤蟆油;滇枣仁冒充酸枣仁;赤链蛇幼蛇冒充金钱白花蛇;水半夏
冒充半夏;大黄中掺杂伪品大黄;沙苁蓉充当肉苁蓉,益智仁充砂仁等。
2.2 不同药材品种混用
不同来源药材相互替代或混用。
问题较突出的品种有:五加皮与香加皮、地骨皮混用;
麦冬与山麦冬混用;北豆根冒充山豆根;伊贝母充当川贝母,木瓜与光皮木瓜混用;通草与
小通草混用;桑寄生与槲寄生混用等。
药典分列品种混用。
主要品种有:葛根与粉葛混用;
金银花与山银花混用;五味子与南五味子混用;黄柏与关黄柏混用等。
2.3 非药用部位、杂质过多
问题较突出的品种有:夏枯草果穗掺茎叶;巴戟天木质部所占比例较大;细辛未除尽地
上部分;山茱萸果核部分过多;牡丹皮、远志未去木芯;柴胡掺地上茎;黄连夹杂有大量的
泥土;皂角刺、钩藤掺藤茎等。
2.4 非法染色
非法添加染料的品种主要有:蒲黄、延胡索、黄柏、石斛、黄芩、黄连、五味子、红花等。
续断饮片染成红色掺入丹参中出售。
2.5 掺泥沙或其他物质增重
问题较突出的品种有:穿山甲、猪苓、海金沙、菟丝子、全蝎、海马、水蛭、土鳖虫、
海金沙、僵蚕、紫河车、鸡内金、砂仁等。
如法半夏炮制未加甘草;附子、制川乌和制草乌
炮制过度,导致其中的有效成分含量太低,不符合标准要求;硫黄熏蒸现象普遍,二氧化硫
残留量超标,如白芷、粉葛、菊花等。
3 监管策略和有关建议
3.1 统一和提高标准,完善法规
目前药材市场由属地药品监督管理局监管,但是药材市场有药品经营许可证和没有药品
经营许可证两种经营者混杂,还有地方保护依然存在;加之目前药市流通的药材品种有 300
多种是现行《中国药典》未收载的品种,虽然大部分品种有地方药材标准,但是由于同物异
名和同名异物的存在、各标准检测项目不同,致使药材检验和市场监管难度加大。
鉴于药材
市场管理的多面性和复杂性,建议完善相关法规,明确中药材和农副产品的属性与界限,药
材和饮片的界定,药材市场的功能、定位以及监管主体。
3.2 完善追溯体系,加强监管力度
按照《药品管理法》第七十四、七十五条规定,生产、销售假药的,没收违法生产、销
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生产、销售药品货值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生产、
销售劣药的,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生产、销售药品货值金额一
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实际执法过程中,按该批次货值金额处罚,对被罚者而言,多则几
千元,少则仅几百元的罚款,无足轻重,而对监管部门而言,要判断一批假药或劣药的执法
代价远高于此。
这就造成一边在违法被处罚,另一边却还在继续造假的局面,使监管执法难
以产生明显成效。
因此,应建立完整的追溯体系,按照中药材专业市场的经营范围和要求以
及中药饮片生产经营有关规定,落实责任主体,加强辖区行政监管,对违法经营、制假售假、危害公众用药安全的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严肃处理。
教育和监督商户守法经营、诚信经营,共同维护市场正常、规范的经营秩序。
3.3 找准环节,加强对终端的监管
中药材是中药生产的源头,GMP 要求饮片、成药企业必须以合格的药材和饮片为原料进
行生产。
建议结合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生产管理规范、药品流通和使用等相关的法规要求,强
化对使用者或使用终端(中成药企业、中药饮片厂、医院药房、药店)的监督抽验、质量监管。
特别应加强对基层药店、诊所、医疗机构销售和使用的中药饮片购进来源及质量的监督
检查,对从非法渠道购进中药饮片的行为依法严惩。
3.4 加强各省市间合作与交流,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
构建全国的中药材及饮片质量信息平台,加强各省监督检验人员的交流、配合,使全国
中药材质量监管形成网络,让制售假劣行为无处可藏。
建议国家局建立快速发布中药饮片补
充检验方法及标准的电子信息平台,让基层监督检验机构能及时获取。
3.5 促进种植养殖规范化,注重源头治理
质量源于生产,源于过程管理,中药材是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的原料,应通过宣传、检查、督导等方式,培养种植养殖从业者、饮片生产经营者的专业技术素养、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种植养殖的规范性,从源头上确保中药材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晓.关于中药饮片质量控制问题与对策的研究[J].健康必读旬刊,2011(12):397.
[2]周淑燕.浅析医院中药房中药饮片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海峡药学,2009,21(9):225-226.
[3]肖琼.基层医院中药饮片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疆中医药,2015,33(1):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