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我国的宗教政策 教案 (人教版必修2)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 3.7.3《我国的宗教政策》精品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政治 3.7.3《我国的宗教政策》精品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我国的宗教政策学案【学习指导】学习导读三维目标知识: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是宗教信仰自由,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能力:我国的宗教政策遵循了宗教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使学生逐步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处理问题,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帮助学生认识我国宗教政策的正确性,明确宗教信仰自由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我国尊重和保护人权的重要体现。

并且懂得要以科学的态度面对宗教,接受无神论教育,弘扬科学精神,树立科学世界观。

学习重点我国的宗教政策学习难点我国的宗教政策学习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自主学习】——准确的记忆和规范的表达是提高成绩的最有效途径目题问题归纳和结论我国宗教掠影全面正确地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1、宗教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2、我国的宗教政策(1)是什么(2)理解:①怎样全面正确地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②我国宗教信仰自由的内涵是什么?③怎样理解依法管理宗教事务?④如何理解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1、2、(1)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理解:①我国的宗教政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我国宗教信仰自由的内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稿中政治《我国宗教政策》教案人教版必修二

稿中政治《我国宗教政策》教案人教版必修二

第七课第三框我国宗教政策教学目标1.在知识方面识记:宗教信仰自由的内涵。

理解: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内容;认识弘扬科学精神、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的意义。

2.在能力方面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的基本观点,分析说明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正确性,说明加强对宗教事务管理的必要性;能够分析说明作为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接班人,树立科学世界观的重要性。

3.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通过学习,使学生加强宗教的政策观念;能够积极学习科学理论,自觉抵制和反对各种迷信活动,努力树立科学世界观。

教学重点我国的宗教政策。

教学难点我国的宗教政策。

教学过程〔情景感悟〕走近宗教:展示三组图片(1.我国的五大宗教;2.宗教人士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3. 宗教界人士为山区教育捐款捐物),启发学生思考,总结对我国宗教的认识。

一、我国宗教具有爱国主义传统二、正确理解和把握我国的宗教政策介绍我国宗教的基本状况,使学生了解我国为什么重视宗教问题。

宗教问题是一个重大而特殊的问题,据统计,现在全世界约60亿人口当中,信教的约有48亿,我国相对比例较小,但绝对数字也有一亿人左右。

合作探究:了解我国的宗教状况,我国应该实行什么样的宗教政策?(一)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

其基本内涵是: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

a思考:在我国公民不论信不信宗教,也不论信什么宗教,任何单位、个人不得强加干涉,其实质是什么?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实质:是使宗教信仰成为公民个人的自由选择,是个人的私事。

b思维辨析:既然宗教信仰是公民个人的自由选择,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员不能信仰宗教?共产党员不能信仰宗教,不能参加宗教活动,这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原则,也是党的纪律的明确要求,是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的起码条件,共产党员要坚定信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与宗教有神论的唯心主义世界观是根本对立的。

政治:7. 3《我国的宗教政策》精品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二)

政治:7. 3《我国的宗教政策》精品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二)

【导学案】山东省临清市高中政治学案:第七课 7.3 我国的宗教政策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1.全面正确的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 2.弘扬科学精神,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3.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 4.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关系二、预习内容一、全面正确地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1、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

<1)宗教信仰自由内涵:注意:<1)宪法规定: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不信仰宗教。

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或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2)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不是一切活动)<3)在我国,公民不论信教不信教,也不论信什么教,都是公民自由选择的权利,谁也不得强行干涉。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实质,就是要使宗教信仰成为公民个人选择的问题,成为公民个人的私事。

><4)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包括两个方面:既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又保护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是一项全面、完整的政策。

<5)宗教信仰自由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我国尊重和保护人权的重要体现,侵犯这一权利,必须承担法律责任;<6)公民在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时,也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宗教活动必须在宪法、法律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违反法律规定,将承担法律责任。

①任何人都不得利用宗教反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破坏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祖国统一,损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

②我国坚持政教分离的原则,任何宗教不能干预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都不能干预行政、司法等国家职能的实施。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即宗教不能干预政治,但政治可以干预和影响宗教,因为国家要依法对宗教进行管理。

)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1)含义:<2)目的:<3)邪教不是宗教①含义:②表现:③本质:④正确对待:【点拨】国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简单讲就是: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打击犯罪、抵制渗透。

高中政治 7.3我国的宗教政策复习课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2021年整理)

高中政治 7.3我国的宗教政策复习课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2021年整理)

广东省肇庆市高中政治7.3我国的宗教政策复习课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广东省肇庆市高中政治7.3我国的宗教政策复习课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广东省肇庆市高中政治7.3我国的宗教政策复习课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我国的宗教政策授课人: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班级)授课题目我国的宗教政策复习课拟 1 课时第 1课时三维目标(1)理解熟记我国的宗教政策的内容(2)提高学生辨别正常的宗教活动与封建迷信活动的区别的能力。

(3)培养学生相信科学,反对迷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重点我国的宗教政策的内容难点我国的宗教政策的内容课型□讲授习题□复习□讨论□其它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设计自主备课一、梳理回顾《我国的宗教政策》的知识线索:(一)我国的宗教政策1.宗教信仰自由政策(1)宗教信仰自由的内涵: (2)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包括两个方面:既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又保护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3)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2.国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3.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二)弘扬科学精神明确我国对待宗教的态度是:不支持、不鼓励、不反对,采取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遵循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二、辨清几个有关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误区:师生共同解决练习册P63自主探究中的误区;误区一、我国的宗教政策就是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误区二、国家保护所有的宗教活动。

误区三、宗教不得干预政治,政治也不能干预宗教。

误区四、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与外国宗教不相往来。

新人教版政治必修2《我国的宗教政策》word教案

新人教版政治必修2《我国的宗教政策》word教案
备课教师:吕春艳 备课时间: 2011 年 4 月 15 日 计划授课时间: 2010 年 4 月 18
课题
7.3 我国的宗教政策
共 1 课时
知识与能力
识记:宗教信仰自由的含义。 理解:(1)社会主义条件下宗教存在的长期性;(2)理解我国 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内容;(3)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管理的有关规 定。(4)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教学难点
全面理解和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和交流学习成果,教师启发诱导
备 注
导入: 材料一 目前,许多国家、地区冲突都与民族和宗教问题有关。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在我国又有多种宗教并行流行。但我国相对于这些国家、地区而言在民族和宗教问题上可 以说: “风景这边独好”。 材料二 视频 《巴以冲突》 思考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民族和宗教联系密切,宗教已成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热别是我们这样一个有着 1 亿左右信教群众的国家,必须制定正确的宗教政策,认真处理好宗教问题,这关系到社会 的安定团结。
教学目标
通过案例,能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的基本观点,分析说明我国实 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正确性和必要性。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利用已有历史知识,深入学习本课。培养学生善于将不同学 科知识综合起来,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确宗教信仰自由时宪法赋予公民基本权利,是保护和尊重人权的表 现,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弘扬科学,树立科学世界观。

3.7.3我国的宗教政策 学案(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2)

3.7.3我国的宗教政策 学案(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2)

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第3课时我国的宗教政策一、全面正确地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1.我国的宗教政策我国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政策,依法________宗教事务,坚持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____________________相适应。

2.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基本内涵:包括两个方面,既保护________________的自由,又保护____________________的自由。

3.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1)宗教信仰自由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一项________权利,是我国尊重和保护________的重要体现,侵犯这一权利,必须承担______________。

(2)公民在享有宗教信仰自由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________。

宗教活动必须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4.依法管理宗教事务这是为了保护宗教界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宗教活动,制止和打击利用宗教进行______________活动,抵御______________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

5.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我国宪法规定:“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______________的支配。

”我国政府支持宗教界在______________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抵御________________利用宗教对我进行渗透,坚决打击____________________。

6.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1)原因:这既是____________________对我国宗教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________________的要求。

(2)内涵:①不是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放弃______________,而是要求他们热爱________、拥护______________、拥护__________________的领导,遵守国家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②要求他们从事宗教活动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____________与民族的____________;③支持他们努力对宗教教义作出符合__________________的阐释;④支持他们与各族人民一道反对一切利用宗教进行危害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非法活动,为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祖国统一多作贡献。

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2第7课《我国的宗教政策》教案

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2第7课《我国的宗教政策》教案
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2014年是汶川地震6周年。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后,西藏各寺庙及宗教界人士对灾区的祈福和捐款一直在持续。西藏宗教界为四川地震灾区捐款1172229元人民币。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是要求放弃宗教信仰,而是要对社会多做贡献。
二、弘扬科学精神,理性对待宗教。
政府依法对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宗教事务进行管理,是为了保护宗教接的合法利益和正常的宗教活动,治治和打击利用宗教进行违法犯罪活动,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
3、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
探究:我国宗教能否对外交往?
①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任何境外组织和个人不得干预我国的
宗教事务;
②政府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
(授课人:授课日期:年月日 星期班级)
授课题目
我国的宗教政策
拟 1 课时
第 1 课时
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是宗教信仰自由,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2、能力目标:使学生逐步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处理问题,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质:宗教信仰公民个人的自由选择,是公民的政治权利。
教 学 内 容 与 教 师 活 动 设 计
自主备课
(3)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全面、完整的政策。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宗教活动必须在宪法、法律和政策范围内进行。
(4)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体现。
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学生思考】:国家取缔法轮功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矛盾吗?邪教是不是宗教?(邪教不是宗教,邪教本质是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的。)

2018-2019学年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二 7.3 我国的宗教政策 名师制作优质教案

2018-2019学年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二 7.3 我国的宗教政策 名师制作优质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① 识记我国的宗教政策是宗教信仰自由,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② 正确理解信仰自由政策,明白宗教活动需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

③ 认识邪教对社会的危害,学会区别宗教与邪教。

能力目标: ①认识我国的宗教政策遵循了宗教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

②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处理问题,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 认识我国宗教政策的正确性② 明确宗教信仰自由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我国尊重和保护人权的重要体现。

③ 懂得要以科学的态度面对宗教,要接受无神论教育,弘扬科学精神,树立科学世界观。

学情分析我国是一个多宗教国家,学生对我国的宗教了解较少,需要教师深入讲解。

重点难点我国的宗教政策怎样贯彻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教学过程第一学时新设计【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视频:《千手观音》教师:大家知道这个舞蹈取材于什么吗?多媒体:年初电影《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海报教师:大家知道唐僧、孙悟空、如来属于那种宗教吗?除了这个宗教你还知道其他的宗教吗?一、我国宗教掠影多媒体:展示我国五大宗教: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教师:各宗教虽然所属教派不同,但都有爱国传统,都倡导服务社会,造福人群。

例如,道教提倡”慈爱和同,济世度人”;伊斯兰教倡导“爱国是信仰的一部分”;天主教倡导“爱国是天主的诫命”等等。

宗教界人士积极引导广大信教群众实践这些思想和主张。

教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经常看到宗教界对社会的贡献。

比如,各宗教界人士向社会募集抗震救灾款,西藏宗教界为地震灾区捐款117万元人民币,为灾区民众祈福等等。

教师:上节课我们讲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而少数民族大多都有宗教信仰,所以我国是多民族国家,也是多宗教国家。

宗教问题和民族问题一样,复杂而敏感。

虽然信教人数在我国人口中所占比例不大,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绝对数字不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第三框我国的宗教政策一、教材分析《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正确理解和把握我国的宗教政策。

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一项长期基本政策,它既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又保护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我国的宗教政策还包括政府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本框第一目“我国宗教具有爱国主义传统”。

这个情景导入是让学生对宗教界有所了解,便于进入下面的学习。

第二目“全面正确地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

主要是介绍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阐明我国政府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和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强调必须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第三目“弘扬科学精神”。

本目是明确应该如何面对宗教。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识记:宗教信仰自由的含义。

理解:(1)社会主义条件下宗教存在的长期性;(2)理解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内容;(3)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管理的有关规定。

(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二)能力目标能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的基本观点,分析说明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正确性和必要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加强宗教的政策观念,自觉抵制和反对各种迷信活动,特别是认清法轮功的邪教本质。

三、教学重点难点全面理解和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教学中紧紧抓住中央一再强调的三句话:(1)全面贯彻宗教政策;(2)加强对宗教事务管理:(3)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四、学情分析这是本课的难点。

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也是多宗教的国家,特别是宗教对一些少数民族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我们东部地区的学生,很多人还存在疑惑: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还允许宗教存在,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呢?因此,在这一课的课件设计中,可以插入更多的图片或音像,通过音像或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也可以提前布置学生收集与本课有关的图片和资料以扩大视野。

教学中通过创设情景,联系有关实例,让学生感悟、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的正确性五、教学方法本课是新授课,学生对宗教问题较陌生,难点和疑点很多,采用引导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

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资料---分析交流---验证结果。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问题情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状态。

六、课前准备1、生活中的宗教现象和热点材料搜集与整理2、导学案的印制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视频:尼日利亚冲突、世界三大宗教简介展示资料:我国有五大宗教并行流传,历史悠久。

虽然我国的宗教信仰者只占很小的比例,但由于我国人口多,信教者的绝对数字是不小的。

现在可以统计的信教群众有3千多万人。

佛教、道教没有严格的入教仪式,信教人数比较难准确统计,估计也有好几千万人,加起来,我国有上亿人信仰各种宗教。

此外,在我国各民族中,都有宗教流传,有10多个民族基本全民信教。

问:以上材料说明什么问题?教师归纳: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也是多宗教的国家。

我国信仰宗教的人数虽占总人口的比例不大,但绝对数不小。

而且宗教问题与民族问题一样,对于我国来说都是敏感而复杂的问题。

“民族、宗教无小事。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我国的宗教政策”。

设计目的:用事实说明民族宗教问题的敏感性复杂性,我国也是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如何处理好宗教问题至关重要,引出课题《我国的宗教政策》(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一、全面正确地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以小李的日常生活为线索,帮小王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以此展开教学。

设计目的: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更好的自主探究、学习本课内容。

自我介绍:我叫小李,高一年级的学生。

家住丹城西寺旁,我们全家信佛教,尤其是我妈王大娘,她每天都得去西寺诵经、拜佛。

还经常和佛友一起到处烧香拜佛。

我从小在家庭环境的影响下早已习惯,有空也会跟我妈去寺庙拜拜菩萨。

但是最近我碰到了一些难题,有些疑惑,想跟大家探讨一下。

小李的困惑(一):作为中学生,我可以信教吗?为什么?1、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1)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内涵:四个自由(2)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实质:使宗教信仰问题成为公民个人自由选择的问题(3)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全面、完整的政策小李的困惑(二):我妈王大娘的这些活动都是宗教活动吗?①早晨五点,在西寺烧香祈祷,请求佛祖保佑。

②七点在家念早经③听说现在买基金很好赚。

九点又跑了一趟西寺,请大师算一下。

④十点,邻居小女出嫁祭拜祖先,去看热闹。

⑤下午三点半,在西寺听经、诵经。

⑥晚上,我发烧。

妈说不必上医院,只要找师父画画符就好了。

⑦我姐姐马上要参加高考了,我妈为她开光祈福,菩萨说她今年一定能考上重点大学的。

(4)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区别迷信思想)小李的困惑(三):今天在班里与同桌小陈争论:我认为:我们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考虑到我们班信佛的还不多,因此我们班可以组织一个佛教团体宣传宣传。

小陈认为:作为当代中学生,应坚持无神论,因此我们应到西寺等各大寺庙去向信徒们进行无神论宣传。

思考:你们怎么看?(学生观点阐述)教师引导: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人不得到宗教活动场所内进行无神论的宣传或在信教群众中发动有神无神的辩论。

同时,任何宗教组织的教徒也不得到宗教活动场所以外布道、传教、宣传有神论或散发宗教传单或未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出版发行宗教刊物。

总之,公民在享有宗教信仰自由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小李的困惑(四):今天在西寺听和尚们讨论《宗教事务条例》,说这是宗教界的一件大事。

多媒体显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426号令:为了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维护宗教和睦与社会和谐,规范宗教事务管理,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制定《宗教事务条例》结合材料思考:条例的颁布对我国宗教事务产生什么影响?教师引导:这是我国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推进依法行政的一件大事,是落实国家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的重要举措,是宗教工作法制化、规范化的重要标志,对进一步加强宗教工作,提高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水平,妥善处理宗教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有效抵制境外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具有重要意义。

(1)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指政府依法对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务进行管理。

(2)目的是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打击犯罪,抵制渗透。

探究活动……是不是宗教?其实质是什么?(不是。

秘密结社、崇拜教主、宣扬末世论、思想上控制教徒、聚敛财富、反抗社会、残害教徒身心是一切邪教的共同本质。

其实质是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

)3、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小李的困惑(五):在网上看到一则消息:宗教界代表人士驳斥美国国际宗教自由委员会对我国宗教信仰自由状况的诬蔑。

新华网北京5月7日电(记者魏武)美国国际宗教自由委员会于4月29日发表了“2010年度国际宗教自由报告”,其涉华部分对中国的宗教政策和宗教状况继续肆意攻击和指责,对中国政府依法处理暴力犯罪活动继续恶意污蔑,继续攻击中国依法取缔“……”邪教是“宗教迫害”。

对此,中国宗教界和广大信教群众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中国宗教界代表人士纷纷进行批驳。

“2006年9月,美国国务院发表“国际宗教自由报告,”将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指定为需要“特别关注的国家”。

外交部指出:“美国无视事实,肆意攻击中国的宗教和民族政策。

这种做法毫无道理,只能说明它的无知和偏见。

”问:美国国际宗教委员会发表这样的言论实质是什么?我国宗教界人士的批驳、外交部对美国国务院言论的抨击说明了什么?教师引导:我国宪法规定:“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任何境外组织和个人不得干预我国的宗教事务。

我国政府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对我进行渗透,坚决打击宗教极端势力。

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小李的困惑(六):老妈说,西寺住持吹说他参加过世界佛教论坛。

贾庆林说,中国政府全面贯彻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充分尊重和保护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

在中国,各种宗教地位平等,和谐相处;信教与不信教的公民之间彼此尊重,团结和睦。

中国将一如既往地支持中国佛教与世界佛教及其它宗教一起,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发挥应有的作用。

这反映了当前我国宗教在起什么作用?(1)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社会主义社会对我国宗教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宗教自身的要求。

(2) 两要求,两支持。

不是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放弃宗教信仰,而是要求他们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要求他们从事的宗教活动要服从和服务于民族的整体利益;支持他们努力对宗教教义作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支持他们与各族人民一道反对一切利用宗教进行危害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利益的非法活动,为民族团结、社会发展和祖国统一多作贡献。

二、我国宗教具有爱国主义传统视频:乌鲁木齐宗教界人士慰问武警官兵材料:助力上海世博、为地震灾区捐款教材P79-80页的三个镜头问:你如何看待上述材料中反映的宗教现象?教师归纳:我国有五大宗教,我国宗教信仰者大约一亿左右,他们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最广泛爱国统一战线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力量。

他们有爱国主义传统,倡导服务社会,造福人群,主张和谐和平。

宗教的存在有着深厚的社会根源和认识根源。

宗教的长期性是宗教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我们对宗教的基本认识。

宗教在社会主义社会还将长期存在,这是我国制定宗教政策的基本依据。

宗教不仅具有长期性,更是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如何把这一力量引导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上来,正是制定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意义所在。

三、弘扬科学精神小李的困惑(七):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实际上不就是鼓励人们信仰宗教吗?1、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形成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2、中学生要接受无神论宣传教育,树立科学世界观小李的困惑(八):我能入党吗?我勤奋好学,全面发展,在学校开展的“推优”入党活动中,被推选为学校业余党校培训学员。

思考:(1)弘扬科学精神,为什么不干脆政府直接禁止宗教活动?(2)中学生应不应该信仰宗教?信仰宗教的学生能不能加入中国共产党?观点一: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信教是中学生的权利,中学生可以信教。

信仰宗教的学生可以加入中国共产党。

观点二:中学生应该是无神论者,宗教信仰者是有神论者,二者是矛盾的。

中学生不应该信仰宗教,信仰宗教的学生更不能加入中国共产党。

观点三:孩子信教,其实大多是由于受大人的影响,并非他自己有什么信仰,我们应该以科学的人生观教育影响他们。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本节主要了解了我国的宗教状况,认识了我国政府在宗教问题上的基本政策和立场观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