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指南与进展巡讲(产科)概要重点

合集下载

产科巡讲宣传内容

产科巡讲宣传内容

产科巡讲宣传内容
产科巡讲宣传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孕期保健知识:宣传孕期营养、孕期运动、孕期心理调适等方面的知识,帮助准妈妈们更好地度过孕期。

2. 分娩方式选择:介绍自然分娩、剖腹产等分娩方式的特点和适用情况,帮助准妈妈们了解各种分娩方式的利弊,以便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3. 产后恢复知识:宣传产后恢复的重要性,包括饮食、运动、心理等方面的知识,帮助新妈妈们尽快恢复身体健康。

4. 母乳喂养知识: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和正确方法,帮助新妈妈们掌握母乳喂养的技巧,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5. 儿童保健知识:宣传儿童保健的重要性,包括儿童营养、儿童运动、儿童心理等方面的知识,帮助家长们更好地照顾孩子。

在宣传过程中,可以结合图文、视频等多种形式,让准妈妈们和家长们更加直观地了解相关知识。

同时,也可以邀请产科医生、营养师等专业人士进行现场解答和指导,为准妈妈们和家长们提供更加专业的帮助和建议。

收藏!妇产科2022指南合集【实时更新丨最新指南】精选全文完整版

收藏!妇产科2022指南合集【实时更新丨最新指南】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收藏!妇产科2022指南合集【实时更新丨最新指南】2021-2022最新指南《2021 NCCN子宫肿瘤临床实践指南(第1版)》解读高龄妇女瘢痕子宫再妊娠管理专家共识(2021年版)《2021 NCCN子宫颈癌临床实践指南(第1版)》解读《2021 NCCN妊娠滋养细胞肿瘤临床实践指南(第2版)》解读《2021 NCCN卵巢癌包括输卵管癌及原发性腹膜癌临床实践指南(第1版)》解读早期子宫内膜癌保留卵巢适应证快速指南(2021年版)中国卵巢上皮性癌维持治疗指南(2021年版)《2021.2 NCCN外阴鳞癌临床实践指南》解读「修改版」《2021 NCCN卵巢癌包括输卵管癌及原发性腹膜癌临床实践指南(第1版)》解读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新辅助化疗指征的快速指南(2021年版)青少年恶性肿瘤患者异常子宫出血管理专家共识(2021年版)细菌性阴道病诊治指南(2021修订版)阴道毛滴虫病诊治指南(2021修订版)2021版NCCN乳腺癌指南更新要点速递2021 CSCO 指南会 | 李宁教授:卵巢癌诊疗指南更新解读2021 CSCO 指南会丨郝春芳教授: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优化治疗策略2021 CSCO BC丨杨谨教授:乳腺癌内分泌治疗靶向联合策略中国孕产妇钙剂补充专家共识( 2021)卵巢癌日专题 | 潘凌亚教授:2021 NCCN 卵巢癌手术治疗指南解读(上)潘凌亚教授:2021 NCCN 卵巢癌手术治疗指南解读(中)卵巢癌日专题 | 潘凌亚教授:2021 NCCN 卵巢癌手术治疗指南解读(下)2021昆士兰临床指南——妊娠期糖尿病专家专栏| NCCN卵巢癌指南V1.2021更新直指一线维持治疗和初治晚期卵巢癌淋巴结处理指南共识|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1)(附解读视频)更新点汇总|美国糖尿病学会2021年“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治指南”第6期目次(产前遗传学诊断重点号)|2021年《中华围产医学杂志》【诊疗规范】风湿性疾病围妊娠期用药规范(中华风湿病学会2021.5)孕激素维持妊娠与黄体支持临床实践指南(2021)共识与指南‖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临床管理流程(2021年)文献阅读丨乳腺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乳腺癌临床诊疗专家共识 20212021新生儿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操作及管理指南最全最新!2021年ACOG终止妊娠时机建议(附详细表格)美国乳腺癌临床实践指南中文版更新《细菌性阴道病诊治指南(2021修订版)》及相关临床研究项目结果公布ART讲堂第12讲-2021年PCOS助孕策略2020及之前指南第一章妇科肿瘤遗传性妇科肿瘤高风险人群管理专家共识(2020)MR引导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中国专家共识实施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分碎术的中国专家共识妊娠期卵巢肿瘤诊治专家共识(2020)妇科恶性肿瘤紫杉类药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外阴癌诊断与治疗指南(第四版)子宫肉瘤诊断与治疗指南(第四版)阴道恶性肿瘤诊断与治疗指南(第四版)宫颈癌诊断与治疗指南(第四版)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病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专家共识妊娠合并子宫颈癌管理的专家共识早期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治疗专家共识(全)卵巢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子宫颈癌综合防控指南解读聚乙二醇化脂质体阿霉素治疗卵巢癌的中国专家共识PARP抑制剂治疗复发性卵巢癌专家共识第二章避孕无支架固定式宫内节育器月经间期和人工流产后即时放置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产后无支架固定式宫内节育器临床应用专家共识青少年避孕服务指南(完整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临床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女性避孕方法临床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2018版)麻醉镇痛技术下绝经后宫内节育器取出术专家共识(2018)绝经后宫内节育器取出技术指南第三章妇产科常见病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国诊疗指南(完整版)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治内分泌专家共识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2018)完整版多囊卵巢综合征相关不孕治疗及生育保护共识子宫腺肌病诊治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妊娠滋养细胞疾病诊断与治疗指南(第四版)子宫内膜癌诊断与治疗指南(第四版)孕产妇流感防治专家共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备孕及孕早期管理专家共识子宫内膜异位症长期管理中国专家共识排卵障碍性异常子宫出血诊治指南阴道松弛症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0年版)产科抗磷脂综合征诊断与处理,2020年最新专家共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期间急诊妇科出血患者的救治与管理专家共识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预防临床指南(2020)完整版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筛查与临床干预指南宫角妊娠诊治专家共识HIV阳性孕产妇全程管理专家共识(终版)妊娠期与产褥期及新生儿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专家建议排卵障碍性异常子宫出血诊治指南肥胖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体质量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0版)专家共识: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防治排卵障碍性异常子宫出血诊治指南炎症性肠病妊娠期管理的专家共识意见盆腔炎症性疾病诊治规范(2019 修订版)-完整版不全流产保守治疗专家共识妊娠合并结构异常性心脏病并发产后出血MDT管理专家共识女性性早熟的诊治共识 2018绝经管理与绝经激素治疗中国指南(2018)完整版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完整版)第四章妇科手术妇科手术后盆腹腔粘连预防及诊断专家共识(2020年版)双胎反向动脉灌注序列征诊治及保健指南(2020)子宫内膜癌筛查规范建议盆腔器官脱垂的中国诊治指南(2020年版)完整版血管内介入技术在产后出血防治中的应用专家共识(2019)妇科围手术期患者血液管理的专家共识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手术安全共识人工流产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围分娩期产科出血介入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剖宫产术缝合技术及材料选择专家共识(2018)》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诊治专家共识女性盆底重建手术人工合成移植物相关并发症处理的中国专家共识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孕妇中期妊娠引产的专家共识(完整版)会阴切开及会阴裂伤修复技术与缝合材料选择指南(2019)妇科手术加速康复的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妇科手术加速康复的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剖宫产后中期妊娠胎盘前置状态伴植入终止妊娠的专家共识(完整版)第五章孕期管理1型糖尿病合并妊娠多学科综合管理专家共识地中海贫血妊娠期管理专家共识双胎贫血-红细胞增多序列征诊治及保健指南(2020)双胎妊娠临床处理指南(2020 年更新)正常分娩指南(附全文)正常分娩临床实践指南妊娠早期胎盘绒毛植入诊治专家指导意见选择性胎儿宫内生长受限诊治及保健指南(2020)中国女性哺乳期乳腺炎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国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技术专家共识(2020)前置胎盘的诊断与处理指南(2020)孕产妇心理健康管理专家共识(2019年)输卵管妊娠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中国妇女孕前肥胖合并血脂异常的诊治路径早期妊娠终止后停经诊疗流程的专家共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2020)完整版宫角妊娠诊治专家共识HIV阳性孕产妇全程管理专家共识(终版)妊娠期与产褥期及新生儿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专家建议复发性流产合并风湿免疫病免疫抑制剂应用中国专家哺乳期妇女膳食指南不明原因不孕症的诊断与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晚期产后出血诊治专家共识不孕症诊断指南(完整版)妊娠和产后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第2 版)输卵管介入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全)中国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防治指南(2019年版)发布羊水栓塞临床诊断与处理专家共识(2018)《输卵管性不孕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诊断篇辅助生殖技术中异常子宫内膜诊疗的中国专家共识中国高龄不孕女性辅助生殖临床实践指南高龄妇女妊娠前、妊娠期及分娩期管理专家共识(2019最新版)国际新生儿复苏教程更新及中国实施意见《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南》第六章妇科检查保健妇幼专科医院高警示药品安全管理与使用专家共识产科快速康复临床路径专家共识阴道镜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宫腔操作前宫颈预处理专家共识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实验室技术专家共识(全)子宫输卵管造影中国专家共识第七章生殖管理专家共识丨冷冻胚胎保存时限的中国专家共识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与筛查实验室技术指南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胚胎实验室数据质控专家共识辅助生殖技术中异常子宫内膜诊疗的中国专家共识解读输卵管性不孕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关于胚胎移植数目的中国专家共识》解读卵子捐赠与供/受卵相关问题的中国专家共识。

产科专业诊疗指南及技术操作规范

产科专业诊疗指南及技术操作规范

产科专业诊疗指南及技术操作规范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1. 前言在产科医疗领域,专业的诊疗指南和技术操作规范对保障母婴健康至关重要。

产科领域的研究进展

产科领域的研究进展

产科领域的研究进展来源: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09 第2期作者:杨慧霞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入站时间:2010-01-20 13:19:00近年随着医学诊治手段不断提高,我国产科领域已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在降低我国孕、产妇及围产儿的死亡率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目前,部分沿海发达地区孕、产妇死亡降低到20/10万,与发达国家接近。

2009年北京市孕、产妇死亡率已降到15/10万以下。

导致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仍是产后出血,基于绝大多数产后出血所致孕、产妇死亡是可避免的,并且可以创造条件避免,这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正确处理。

我国各级政府为减少孕、产妇死亡,尤其产后出血所致死亡,已经采取了许多相应措施。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产科学组于2009年制定了符合我国国情的产后出血诊治指南[1],旨在规范和提高我国妇产科医生对产后出血的预防、干预和处理能力,以减少孕、产妇出现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的发生。

20世纪70年代以来,产科研究逐渐涉及胎儿和新生儿。

随着胎儿监护手段不断提高以及促胎儿肺成熟技术的发展,围产儿死亡率明显下降。

胎儿畸形是目前导致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进一步提高我国出生人口质量,减少畸形儿出生是产科领域比较关注的问题。

1出生缺陷的防治策略我国是出生缺陷高发国家之一,出生缺陷不但已经成为我国围产儿、婴幼儿的主要死亡原因,而且部分存活者因严重残疾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与精神压力,成为我国人口安全问题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

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是我国的重要国策,积极实施一级、二级干预是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重要措施。

国家科技部在“十五”和“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中均重点支持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的研究。

1.1产前筛查唐氏综合症是足月活产儿中最常见的染色体异常。

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逐步开展了中孕期母血清生化指标联合筛查唐氏综合症。

筛查高危者进一步进行羊水穿刺、羊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核型分析,对降低我国唐氏综合症儿的出生起到一定的作用。

2021年中华医学会学术会议计划(妇产科)

2021年中华医学会学术会议计划(妇产科)

2021年中华医学会学术会议计划(妇产科)按照《中华医学会专科分会学术会议管理办法》中的有关规定,中华医学会学术会务部于2020 年09 月向中华医学会所有专科分会及中华医学会相关业务部门发出了关于报送2021 年学术会议计划的通知。

根据通知要求,截止到2020 年12 月,共有86个专科分会上报了学术会议计划,其中一类学术会议92 项,包括国际会议 2 项,年会/全国会77 项,中青年会13 项;二类学术会议174 项;杂志社学术会议56 项,音像出版社15 项,共计337 项。

有 4 个专科分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航空航天医学分会,地方病学分会,航海医学分会)2021 年没有安排学术活动。

按照《中华医学会专科分会学术会议管理办法》中有关学术会议审批的规定,一类学术会议计划提交中华医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及常务理事会审批通过,二类学术会议计划提交中华医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审批通过。

一类会议01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妇科肿瘤青年医师论坛类别:一类会议申报单位:妇产科学分会会议名称: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妇产科学术会议主要学术内容及目的:国内外业界专家阐述和展示最新学科进展,推广和解读诊治规范,业界精英介绍学科发展展示领先的诊治技术,推出业界青年人才和领军人物,培训业界精英人才,牵头多项临床科研研究,促进妇产科领域各亚学科交叉与合作,加强全国妇产科领域从业人员的交流,提高妇产疾患诊治水平,造福全国女性。

月份:11月举办日期:11-11至11-14会期:4天地点:河南省郑州市人数:3000人联系人:曹冬焱02中华医学会第17次全国计划生育学学术会议类别:一类会议申报单位:计划生育学分会会议名称:中华医学会第17次全国计划生育学学术会议主要学术内容及目的:本次会议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精神为指导,以搭建高品质的交流平台为目的。

内容将涵盖计划生育学和生殖健康领域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临床路径、服务模式和流行病学研究等。

产科医学指南的重要性和意义

产科医学指南的重要性和意义

产科医学指南的重要性和意义英文回答:The importance and significance of obstetric guidelines lie in their ability to provide evidence-based recommendations fo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involved in the care of pregnant women and their babies. These guidelines serve as a valuable resource for healthcare providers, helping them make informed decisions and provide optimal care.Firstly, obstetric guidelines ensure that healthcare providers are up to date with the latest evidence and best practices in the field of obstetrics. Pregnancy and childbirth are complex processes, and medical knowledge is constantly evolving. Guidelines help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stay informed about new research findings, advancements in technology, and changes in clinical practice. By following these guidelines, healthcare providers can provide the most effective and up-to-datecare to their patients.Secondly, obstetric guidelines promote standardization of care. They provide a framework for healthcare providers to follow, ensuring that all patients receive consistent and high-quality care regardless of the healthcare setting or individual provider. Standardization of care is crucial in obstetrics because it helps reduce variations in practice, minimizes errors, and improves patient outcomes. Guidelines also help healthcare providers communicate and collaborate effectively, as they provide a common language and reference point for discussions and decision-making.Furthermore, obstetric guidelines contribute to patient safety. By following evidence-based recommendations, healthcare providers can minimize the risk of complications and adverse outcomes. Guidelines help identify high-risk situations, guide appropriate interventions, and improve patient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They also promote the use of preventive measures and interventions that have been proven to be effective, reducing the likelihood of adverse events during pregnancy and childbirth.In addition, obstetric guidelines play a role in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cost-effectiveness. By providing recommendations based on the best available evidence, guidelines help healthcare providers make efficient use of limited resources. They aid in the appropriate use of diagnostic tests, procedures, and interventions, preventing unnecessary or redundant practices. This not only reduces healthcare costs but also ensures that resources are allocated to where they are most needed, optimizing the overall healthcare system.Overall, obstetric guidelines are essential in promoting evidence-based practice, standardization of care, patient safety, and cost-effectiveness in obstetrics. They provide healthcare providers with the necessary guidance to make informed decisions and provide optimal care to pregnant women and their babies.中文回答:产科医学指南的重要性和意义在于为参与孕妇和婴儿护理的医疗专业人员提供基于证据的建议。

产科学科发展指南

产科学科发展指南

产科学科发展指南
介绍
本文档为产科学科发展指南,旨在提供对产科学科发展的指导和建议。

1. 产科学科的重要性
产科学科是医学中的重要分支,专注于妇女在孕期、分娩期和产后阶段的健康状况和医疗需要。

产科学科的发展可以有效地提高母婴健康水平,降低孕产妇疾病和死亡率,促进人口健康和社会发展。

2. 产科学科的发展现状
目前,产科学科在我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现状包括:
- 医疗资源不均衡分布,城乡差距明显;
- 专业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 临床技术和设备水平有待提高。

3. 产科学科发展的指导原则
- 提高医疗资源分配的公平性,减小城乡差距;
- 加强产科学科的教育培训,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
- 推动产科学科技术和设备的更新和提升。

4. 产科学科发展的策略和措施
- 完善医疗资源配置机制,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支持力度;
- 加强教育培训体系建设,提高产科专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
- 强化科研创新,促进产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 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先进的产科技术和经验。

结论
通过采取以上策略和措施,相信我国产科学科的发展将取得更大的进步,为妇女和儿童的健康保障和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以上为产科学科发展指南的内容摘要,旨在为相关部门和机构
提供指导和倡议。

我们希望该指南能够促进我国产科学科的发展,
提升人民的健康水平。

如需查阅详细内容,请参阅完整的《产科学科发展指南》文档。

产科临床诊断指南(最新版)

产科临床诊断指南(最新版)

产科临床诊断指南(最新版)
1. 简介
本指南旨在为产科医生提供最新的临床诊断指导,以提高妇女
孕期和分娩期的医疗服务质量。

以下是本指南的重点内容。

2. 妊娠期诊断
- 根据孕期周数和孕妇症状,确定妊娠期以及胎儿的发育情况。

- 根据超声检查和其他相关检查结果,评估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状况。

- 进行基因检测等特殊检查,筛查常见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

3. 孕期并发症的诊断与处理
- 肢体水肿、高血压、妊娠糖尿病等并发症的早期诊断与监测。

- 根据产妇症状和体征,判断并处理可能的孕期并发症。

4. 分娩期诊断
- 根据宫缩情况、出血情况、破水等,判断分娩期的到来。

- 根据胎儿心音、产妇宫颈扩张情况等指标,评估分娩进程和
胎儿情况。

- 判断分娩方式,如顺产、剖宫产等,并进行相应处理。

5. 产后期诊断与处理
- 进行产后盆底康复评估,发现和处理可能的产后并发症。

- 对产妇进行产后检查,评估产后恢复情况。

- 提供产后营养和心理支持,帮助产妇顺利过渡到母婴期。

6. 其他注意事项
- 注意孕妇的营养摄入和生活惯,预防孕期疾病和并发症。

- 关注妊娠期的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咨询。

注意:本指南仅供参考,请在临床实践中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和决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术动态·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指南与进展
巡讲(产科)概要
王晨张慧婧杨慧霞
自2014年11月“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指南与进展巡讲(产科)”在重庆启动第一站巡讲并得到热烈反响后,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妇产科杂志于2015年在全国7个城市(泰安、沈阳、哈尔滨、福州、深圳、成都和郑州)先后举办了巡讲活动;共开展140余个专家讲座,共有5300余人参加。

产科指南巡讲项目主席是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组长杨慧霞教授,授课专家为起草或参与讨论相关专业诊疗指南的国内知名教授,巡讲内容紧密围绕产科指南及最新进展。

2002年,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正式成立,从产科学组成立之初即开始着手撰写指南到现在,已有13年之久。

产科学组自2007年推出第1部指南——《妊娠合并糖尿病临床诊断与治疗推荐指南》后,现已制定16个指南规范,并对5个指南进行了修订。

每一部指南的制定都是产科领域的专家在总结大量国内外文献和循证医学证据,同时结合我国具体国情的基础上完成的,因此,指南和专家共识中言简意骇的文字背后都是凝练的精华。

但是,每当指南推出后,很多临床医师对于如何正确将指南应用于临床实践尚存在一些困惑。

此外,由于指南的制定与刊出间存在的时间间隔,而相关知识又在不断地更新,因此,为了使临床医师更准确地理解各个指南并将最新的临床知识和理念传递给一线医护人员,真正做到把指南推广到基层并解决从指南理论到实践之间的具体问题,产科学组借助中华医学杂志社及中华妇产科杂志搭建的平台,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和互动,讲授指南中需把握的重点问题和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以期指南在临床得到更好的应用。

在覆盖全国8个城市的产科指南巡讲中,产科学组的专家围绕各项产科指南和专家共识进行了详细解读,包括《胎膜早破的诊断与处理指南(2015)》《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14)》《妊娠晚期促子宫颈成熟与引产指南(2014)》《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治指南(2014)》《早产临床诊断与治疗指南(2014)》《前置胎盘的临床诊断与处理指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2015)》《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预防临床指南(第1版)》《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诊疗指南(2015)》《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第1版)》《胎盘早剥的临床
诊断与处理规范(第1版)》《剖宫产手术的专家共识(2014)》、《新产程标准及处理的专家共识》与《妊娠合并梅毒的诊断和处理专家共识》等。

各个地区的合办专家也就产科领域的热点问题进行了讲座。

《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治指南(2014)》的制定参考了我国的研究数据、国际妊娠合并糖尿病研究组、国际糖尿病联盟以及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的指南。

而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2015年刚刚发布的关于GDM诊断、管理和护理指南加入了来自中国的GDM诊治、管理证据,强调GDM需依据不同地区的医疗资源和基础设施实行具体的诊治方案。

自2009年《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草案)》制定至今,新的临床观点及证据不断涌现,《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14)》应运而生,此次指南的更新主要包括:产后出血相关的定义、引入凶险性前置胎盘的概念和处理、第三产程处理及宫缩剂应用等。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预防临床指南(第1版)》主要从HBV感染相关临床基础知识、慢性HBV病毒感染者的孕期管理、分娩方式、HBV母婴传播的预防以及新生儿乙型肝炎免疫预防要点5个方面进行规范。

由于传统产前检查模式缺乏循证医学证据的支持,且我国各地区产前检查的方案差异较大,而国际上许多国家已发布了自己的产前保健指南,因此,我国《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第1版)》的制定和推广势在必行。

本指南在参考美国、英国、加拿大和WHO发布的最新指南,并遵循我国各项孕前和孕期工作规范,充分考虑卫生经济学的要求,详细概述了适宜我国的孕前保健和孕期保健策略。

《胎膜早破的诊断与处理指南(2015)》强调了胎膜早破的分类(足月与未足月)、发生相关因素、目前的诊断方法以及处理原则(核对孕周、评估感染、胎心监护、关注母体有无并发症等)。

预防和检测绒毛膜羊膜炎以及预防B族溶血性链球菌上行性感染对于胎膜早破患者也是非常重要的。

《妊娠晚期促子宫颈成熟与引产指南(2014)》强调了妊娠晚期引产的指征、绝对禁忌证、相对禁忌证、正确的引产过程(包括3步:促宫颈成熟、引产以诱发宫缩、阴道分娩)。

促宫颈成熟的方法包括药物方法和机械方法,在方法的选择上应注意个体化,并熟知不同方法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引产的方法包括缩宫素滴注和人工破膜术,同样,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引产技术,牢记引产注意事项,根据不同个体选择适宜的引产方法、药物用量及给药途径,并密切观察
DOI:10.3760/cma.j.issn.0529-567x.2016.01.020作者单位:100034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
通信作者:杨慧霞,Email:yanghuixia@
产程以确保引产的安全性。

《早产临床诊断与治疗指南(2014)》强调了早产的定义、早产的高危因素、预防早产发生的方法、治疗早产的宫缩抑制剂。

早产者常规应用MgSO4可作为胎儿中枢神经系统保护剂,但使用时应监测呼吸、膝反射和尿量;此外,糖皮质激素可促早产儿胎肺成熟,抗生素可适当用于胎膜破裂的早产。

《前置胎盘的临床诊断与处理指南》强调了前置胎盘的分类、诊断的时期及方法、治疗原则及方法。

胎盘前置状态,是妊娠中期超声检查发现胎盘接近或覆盖宫颈内,同样应在孕期引起重视。

《胎盘早剥的临床诊断与处理规范(第1版)》强调了胎盘早剥的分类、胎盘早剥的发生的相关因素。

对于胎盘早剥的处理需要考虑胎盘早剥的程度、并发症、母儿状况和孕周等采取综合治疗方法。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2015)》中,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分类由之前的5类归为4类,即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和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

妊娠高血压疾病的轻重分级,也由先前的轻度与重度,更新为非重度与重度。

妊娠期高血压是涉及多因素、多通路和多系统的妊娠合并症。

产科医师应熟悉疾病发展
进程,并努力将其控制在亚临床阶段。

大量蛋白尿只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客观指标之一,而不是决定性标准。

目前,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在不断推出新指南的同时,还不断对已发表的指南进行更新。

2016年,产科学组将推出复发性流产、羊水栓塞、剖宫产后阴道试产(VBAC)、助产等的指南或专家共识。

诚然,指南不可能是非常完美且面面俱到的,并且,我国幅员辽阔,地域性问题引起多种不同的临床情况。

因此,需要临床医师更深入的体会指南所传递的理念,并将指南与具体临床实践相结合,切实达到指导临床的目的。

此外,每一部指南的制定都需要依据大量的循证医学证据,但目前,指南制定所基于的中国人群的证据还较欠缺,因此,更完善的中国产科指南还需靠我们的共同努力。

而对于指南的推广与巡讲,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妇产科杂志连同产科学组将继续在全国开展,让更多的临床医师了解指南,让产科医师在当地就能学到最实用的临床知识,让指南真正发挥为临床服务的作用!
(收稿日期:2015-12-17)
(本文编辑:沈平虎)
·书讯·
《剖宫产瘢痕妊娠及相关问题》一书出版
《剖宫产瘢痕妊娠及相关问题》一书由石一复教授主编、郎景和院士作序,是为配合我国的“二胎政策”、降低剖宫产率以及我国妇产科医师面临的“重任”而由人民军医出版社于2015年11月出版发行、与广大读者见面了!
全书共18章30余万字。

主要章目包括:(1)剖宫产术的历史沿革;(2)剖宫产术概要;(3)与剖宫产有关的子宫基础研究;(4)剖宫产手术后子宫的相关病理学研究;(5)初次和再次剖宫产的发生率;(6)剖宫产的适应证、禁忌证;(7)剖宫产的主要并发症;(8)剖宫产子宫切口愈合影响因素;(9)初次和再次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和憩室界定和处理;(10)剖宫产瘢痕子宫妊娠的临床相关问题;(11)剖宫产瘢痕妊娠的定义;(12)剖宫产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13)剖宫产和剖宫产瘢痕妊娠后的妇科问题;(14)剖宫产术后的计划生育问题;(15)瘢痕子宫辅助生殖技术;(16)剖宫产瘢痕妊娠与再生修复。

全书对剖宫产子宫瘢痕的病理,切口愈合不良和憩室的界定和处理,剖宫产瘢痕妊娠的定义,切口愈合影响因素,治疗方法进行了介绍,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剖宫产术后的妇科问题、计划生育和辅助生殖问题以及子宫瘢痕再生修复问题等均与常见的报道、叙述和论述有独特之处,可供广大读者参考、评论或进一步研讨,会对剖宫产的术前、术中、术后的相关问题思考有所裨益。

本书可供各级妇产科医师、护理人员及相关学科医师参考。

定价:49.80元,书号:ISBN978-7-5091-8824-8,全国新华书店、当当网、京东、亚马逊、人民军医出版社天猫旗舰店均有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