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2.1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5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学案-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第1课时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学案-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第1课时

2.1 中國自然災害的特點 第1課時 我國自然災害的特點與災情 學案(人教版選修5)【學習目標】 1.理解自然災害的特點,分析我國在世界自然災害帶中的位置。

2.理解我國自然災害種類多樣的原因,掌握我國自然災害地域分異的表現和特徵。

3.理解我國成災人口與農業災情嚴重的原因,掌握我國成災人口主要集中區和農業災情的地域分佈。

一、災害種類多樣且災次頻發1.災害種類多樣(1)原因⎩⎪⎨⎪⎧ 特殊的① 多山的地貌强烈的② 不稳定的③(2)表現:全球多種自然災害(除現代④________災害以外)在中國都有發生。

2.災害頻率高,強度大:全球20世紀發生的54起重大自然災害中,我國占了⑤________。

3.我國自然災害的地域分異旱災——黃淮海平原、⑥____________。

洪澇——⑦______________、長江中下游平原。

地震——⑧________以及華北、西北、西南地區。

滑坡、泥石流——西南地區。

低溫冷害——⑨________地區。

颱風——⑩____________地區。

二、成災人口與農業災情嚴重1.人員傷亡損失大(1)原因⎩⎪⎨⎪⎧ 人口⑪ 全国90%以上的人口集中区黑龙江黑河—云南 腾冲一线东南与⑫ 等自然灾害多发区重合(2)表現:成災人口集中在山東、⑬______、河北、⑭______、湖北、⑮________、湖南和江西等省。

2.農業災情嚴重(1)原因⎩⎪⎨⎪⎧ 悠久的农业历史状况脆弱的⑯ (2)農業災情的地域差異地區農業部門 災害 災情集中區 東部種植業 洪澇、⑰______、冷凍、⑱______等 ⑲______、⑳______、江蘇等省 西部○21______ ○22______、旱災、○23______等內蒙古、○24________、○25______、四川等省、自治區基礎達標練考查點1 我國自然災害的特點 1.關於我國自然災害的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A .類型多樣,全球各種自然災害都有發生B .成災人口和農業災情嚴重C .自然災害分佈廣泛,地域分異不明顯D .空間上可分為東部、中部、西部三大災害帶讀“我國自然災害點點陣圖”,回答2~3題。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5:2.1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学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5:2.1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学案

第二章第一节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教学目标】1.从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受灾体和灾情等方面,了解中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2.深入理解中国是一个人口多、农业灾情重的大国国情。

3.学会应用地图阐述中国自然灾害地域分异特点。

4.树立因地、因时的减灾区域观。

【教学重点】1.结合实例说明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实例;2.运用地图指出我国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并指出原因。

【学习过程】一、灾害种类多样且灾次频发读图2.1中国在世界自然灾害带中的位置,掌握以下内容:①世界上两个典型灾害带。

一是 ____________________,处在太平洋板块和其他板块的交界处,地壳不稳定,是灾害点位最多的地区。

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沿地中海——喜马拉雅一带灾害点位密集。

②中国位于这两条灾害带的交汇处,灾害多发。

说明:我国自然灾害类型多样,全球多种自然灾害(除现代火山灾害以外)在中国都有发生,尤其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危害最为严重。

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________、________。

全球20世纪发生的54起重大自然灾害中,我国占了8起。

探究:1.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广泛、灾种多样、灾情严重的国家之一。

为什么?读图2.2中国重大自然灾害点位图(1900—2000年)探究:2.中国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异有何特征?为什么?2.自然灾害种类存在明显的区域性(见下表)。

地域分异原因旱灾季节降水和年际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衡洪涝地震台湾位于亚欧板块和菲律宾板块交界区;西南(西北)区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华北位于环太平洋构造带上;滑坡、泥石流低温冷害台风 濒临西北太平洋二、成灾人口与农业灾情严重1、自然灾害的成灾程度与人口数量的关系图2、3中国自然灾害成灾人口(1978—2000年)通过读图分析可以知道:我国人口分布自_____向_____递减,沿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画一条人口分界线,此线东南集中了全国90%以上的人口,此线西北人口稀疏。

高中地理 2.1《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新人教版选修5

高中地理 2.1《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新人教版选修5

腾冲
严重灾情
我国东、西部孕灾环境、受灾体、 主要灾种和农业灾情的差异
气候、地形
土地类型 农业部门 畜牧业经营 方式 主要受灾灾 种 风险 灾情表现
东部地区 湿润、半湿润;平原、丘 陵 耕地面积大
种植业为主
舍饲、半舍饲,高密度养 畜 洪涝、干旱、冷冻、风雹
西部地区 干旱、半干旱;高原、 山地 草原广阔 畜牧业为主 靠天养畜
5、西北灾害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主要是指 西北内陆的新 疆、甘肃、宁 夏、内蒙古西 部地区,以地 震、沙尘暴、 霜冻、干旱、 病虫害等自然 灾害为主。
6、青藏高原灾害带:
主要是指西 藏、青海和四川 西北部,以暴风 雪、地震、寒潮、 雪崩等自然灾害 为主,对畜牧业 造成严重灾害。
自然灾害地域差异
分布地区 主要灾害
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此线东南部自然灾害 不仅种类多而且面积广;该线的西北部,自然灾害种 类少,分布比较稀疏。
自然灾害种类的区域分异及原因
旱灾
地域分异(灾害多发区) 黄淮海平原、东北平原
洪涝
长江中下游平原、黄淮海平原
地震
台湾省、华北、西北、西南
滑坡、泥石流 西南地区
低温冷害 台风
东北地区 东南沿海
2、东南沿海灾害带:
主要是指连云港 以南的地区,以台风、 风暴潮、暴雨、洪涝、 海水入侵等自然灾害 为主
3、东部灾害带:
主要是指第 三阶梯,以洪涝、 旱灾、病虫害等 自然灾害为主。
4、中部灾害带:
主要是指青 藏高原以东的第 二阶梯,是中国 自然环境最为复 杂、地表物质最 不稳定的大斜坡 地带,以暴雨、 洪水、地震、滑 坡、泥石流等自 然灾害为主。

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教案

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教案

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教案一、引言中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台风生成区的西北太平洋海域上,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之一。

作为地理学家,我们需要了解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和规律。

二、地震2.1 地震的分布中国地震的分布十分广泛,以亚洲地震中心——四川盆地为中心向四周辐射。

另外还有新疆地震带、北岭走廊、唐古拉山等地震危险区。

2.2 频率和强度中国地震频繁,强度也较高。

根据地震分布规律以及震级数据统计,中国大陆地区每年都有数千起地震,其中一级以上地震有数十次,震级在5.0以上的地震每年也都有数十次。

2.3 影响地震对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影响巨大。

历史上,中国曾发生多次灾难性地震,造成数十万以上人员死亡,财产损失数以亿元计。

三、洪涝3.1 分布中国是一个处于东亚季风气候带的国家,因此洪涝灾害也非常频繁。

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淮河流域、珠江流域、海南岛等地都是洪涝灾害易发区。

3.2 影响洪涝灾害造成的影响十分严重,如果治理不到位,可能会导致数以万计的人员伤亡,数以亿计的经济损失。

由于生态环境破坏,气候异常和人类活动等原因,洪涝灾害在近年来进一步严重化。

四、台风和风暴潮4.1 区域中国沿海地区经常受到台风和风暴潮的严重影响。

特别是海南岛建设自由贸易港以来,因其在台风生成区的地理位置和季风气候的影响,台风带给海南的灾害损失更加严重。

4.2 性质台风和风暴潮造成的危害性十分严重,不仅会对中国的海洋经济、交通运输和港口等设施造成毁灭性影响,还会给当地民众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威胁。

五、草地沙化5.1 区域中国草地沙化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这些地区总共有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受到了草地沙漠化的影响。

5.2 影响草地沙化对中国的环境和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草原资源的严重流失引起草原生态环境的破坏,也加剧了中国的水土流失问题。

六、结语以上是中国自然灾害的一些特点和规律。

自然灾害与人类社会关系密切,如果能够积极防范和应对自然灾害,就能减少自然灾害对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影响,提高中国国家的发展保障。

高中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灾害第一节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5(2021学年)

高中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灾害第一节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5(2021学年)

高中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灾害第一节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5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灾害第一节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5)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灾害第一节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5的全部内容。

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可以编辑修改。

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我希望各位朋友能借助这个阶梯不断进步。

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这一切逐渐改变了人们的学习和休闲的方式。

很多人已经不再如饥似渴地追逐一篇文档了,但只要你依然有着这样一份小小的坚持,你就会不断成长进步,当纷繁复杂的世界牵引着我们疲于向外追逐的时候,阅读一文或者做一道题却让我们静下心来,回归自我。

用学习来激活我们的想象力和思维,建立我们的信仰,从而保有我们纯粹的精神世界,抵御外部世界的袭扰。

The above is thewhol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Gorky said: "the book is the ladder of human progress." I hope you canmake progresswith thehelp ofthis ladder. Materiallife is extremely ric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 developing rapidly, all of which gradually change the way of people's study and leisure. Many peopleare no longer eager to pursue a document, but aslong as youstill have sucha smallpersistence, you will continue to grow and progress.When the complex world leads us to chase out,reading an article or doinga problem makes us calm downandreturn to ourselves. With learning, we can activateourimagination and thinking,establish our belief, keepour pure spiritualworld and re sist the attack oftheexternal world.。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止 第二章第一节《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优质导学案-最新教育文档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止 第二章第一节《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优质导学案-最新教育文档

导学案

.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
.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蒸发量大.阿勒泰部分地区洪水的形成原因及应对措施有()
5.图中甲、乙两区农业发展条件的相
同点是()
A.地域狭小,耕地规模小 B.终年光
照充足 C.雨热同期 D.全年降水分
配均匀
右图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省级行政中
心图层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
相等。

读图,回答第第6题。

6.从地形和降水条件分析,最易发生泥石流的网格区是()
A.①B.②C.④D.⑤
7.山区发生地震后,需要防范由其引起的下列次生自然灾害是()
①山体崩塌②泥石流③水土流失④滑坡⑤水库决堤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江苏省扬州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甘肃省舟曲县持续半年干旱后,2010年8月7日山区突降暴雨,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

图13为“泥石流发生时应急逃生示意图”,图14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实线为等高线,虚线为泥石流路线),读图完成8-9题。

8.舟曲特大泥石流发生的主要原因有A.地势起伏小且坡度较陡,重力作用强
B.暴雨导致岩体崩塌、滑坡,形成大量碎屑物质
C.持续干旱是引发泥石流的根本原因
D.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造成泥石流的直接原因
9.若泥石流发生时有人位于图14中O点,②


o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高中地理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 第一节 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教案1 新人教版选修5

高中地理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 第一节 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教案1 新人教版选修5
板书:2、农作物成灾面积与播种面积的关系
中国因灾死亡牲畜和中国畜牧业分布图。设置问题我国因灾死亡牲畜比较多的省区有哪些?简要分析其原因?:
板书:3、畜牧业成灾面积的区域差异
结合成灾人口图、人口密度图思考成灾人口的分布特点以及和人口密度的关系
我国人口分布自东南向西北递减,沿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画一条人口分界线,此线东南集中了全国90%以上的人口,此线西北人口稀疏。人口的这种不平衡分布,与水旱等自然灾害多发区相结合,使得我国成灾人口主要集中在东部
通过具体的数据、资料说明我们自然灾害的状况。
结合材料并联系实际回答:
1、我们灾害的特点?
2、灾害多发的原因。
通过触目惊心的数据材料,让学生理解我们灾害多发的原因.
灾害多发的原因
根据学案上板块构造图以及我国气候。地形图和文字,学生自己归纳。
学生自己归纳:①世界上两个典型灾害带.一是环太平洋灾害带,二是北半球中纬度灾害带。
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
导入
视频《中国首次发布综合自然灾害风险警示图》
小结:根据视频总结出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回答热烈,能够回答出各种自然灾害的名称。通过具体的材料总结自然灾害的特点.
视频导入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究问题的积极性。
深入
学习,
讲授
新课
一、灾害种类多样且灾次频发
结合老师的讲解,指出每一种自然灾害对应的分布地区.
通过具体的动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加深了学生对每一种自然灾害分布的记忆,不仅能够调动课堂积极性,也能提高教学的效果.
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习题巩固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止 第二章第一节《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学案(共4页)-最新教学文档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止 第二章第一节《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学案(共4页)-最新教学文档

人教版选修5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灾害第1节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学案一、学习目标1、结合案例,说出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2、根据我国自然灾害的特征,结合已学的知识,分析我国自然灾害特点的成因。

基础知识:灾害是自然与人文的共同产物,主要类型有自然灾害,环境(生态)灾害,人为灾害(恐怖事件、人祸等)。

自然灾害是由于自然条件异常,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资源破坏等结果。

知识点一:案例1:《中国主要自然灾害类型一览表》与《我国各类灾害平均每年出现的频次》,说明了我国的自然灾害具有什么样的特点?生成1:尤其以地震、干旱、洪涝、台风、风暴潮的危害最为严重。

读图思考:读图我国各地区自然灾害分布图,说出国内不同灾害类型的主要分布区。

并思考我国自然灾害图1 我国各地区的自然灾害类型自然灾害主要分布区:生成2:总体分布规律知识点二:读图思考,从图中来看,我国重大自然灾害的分布与“黑河-腾冲”线有什么联系?生成1:“黑河-腾冲”以东,人口,灾害;“黑河-腾冲”以西,人口,灾害;得出结论1:受灾人口主要分布在读图思考,说明农作物成灾面积与播种面积之间具有什么联系?生成2:我国农作物主要播种集中在,农作物受灾面积主要分布在,说明农业灾情综上,说明我国自然灾害特点:知识点三:依据我国自然灾害区域差异分布图,完成下表:生成知识3:说明我国自然灾害分布问题探究: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广泛、灾种多样、灾情严重的国家之一,这与我国的哪些地理条件有关?依据以下案例回答上述问题。

资料一:季风气候的主要特征是冬干夏湿。

由于季风气候“雨热同季”的特征,对农业生产,尤其对水稻一类高产粮食作物更为有利,所以南亚、东南亚、中国、朝鲜和日本等地,都是水稻集中产区。

但由于夏季风和冬季风更替的时间和强度等年际变化很大,所以,这些地区易遭受水旱灾害。

总结我国自然灾害频发、灾害多样的成因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理解自然灾害点位的含义,分析中国在世界自然灾害带中的位置。

2、理解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样的原因,掌握我国自然灾害地域分异的的表现和特征。

3、理解我国成灾人口与农业灾情严重的原因,掌握我国成灾人口主要集中区和农业灾情
的地域分布。

4、掌握我国6个灾害带及每个灾害带的地域分布和每个灾害带的主要自然灾害种类。

二、学习重点难点:
中国自然灾害的三个主要特点
三、自主预习:
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一、自然灾害种类多样且灾次频发:
读教材P24-25内容,填空:
1、原因:
(1)我国处在两大的交汇处;
(2)我国处在板块和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强烈;
(3)我国2/3的面积是,地貌类型复杂多样;
(4)气候不稳定,尤其是夏威夷高压势力的大小及位置的移动,导致了我国频繁的灾害。

2、灾害特征:
(1)灾种多,、干旱、洪涝、台风、危害最为严重。

(2)灾次频发,强度大。

阅读:自然灾害点位的理解
1、自然灾害点位是指自然灾害以分散点的形式在空间上的分布,着重强调自然灾害的空间分布。

2、与地理位置的区别在于自然灾害点位侧重于空间上的分布,而地理位置强调地理事物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

3、自然灾害种类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填下表):
合作探究一:中国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异有何特征?为什么?
二、成灾人口多,农业灾情严重
读教材P25-27内容,把下面的小题补充完整:
1、原因:众多的人口和悠久的状况。

2、成灾人口:一线东南部多,西部少,主要集中在、河南、河北、、湖北、安徽、、和江西等省。

3、农业灾情的地域分异:
合作探究二:概括中国灾情区域分异的特点,分析该特点形成的自然背景。

三、自然灾害地域差异显著
读教材P28-29内容,填表格:
合作探究三:仿照下面的例子,任意在其他5个自然灾害带中选择一个进行分析:例:东部灾害带灾情严重的原因分析
1、东部灾害带是洪水、暴雨集中地区,这里地势低平,有大面积的内涝区。

2、东部沿海受台风、风暴潮影响较多,北部有旱灾和虫灾。

3、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中,地震多发。

4、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受灾体脆弱,灾害群发。

你的疑惑:
本节知识结构
课堂检测:
由于我国特殊的地理位置,20世纪全球54起重大自然灾害中,我国占了8起。

据此回答问题。

1.这反映了我国自然灾害的发生的特点是
A.灾害种类多但灾次较少
B.灾害种类少但灾次频发
C. 灾害种类少且灾次较少
D.灾害发生频率高、强度大
2.下列自然灾害种类对我国危害最严重的是
①地震②干旱③洪涝④台风⑤风暴潮⑥火山⑦寒潮⑧泥石流
A. ①②③④⑦
B. ①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④⑧
D. ②③④⑦⑧
3.我国自然灾害多发而严重,主要是因为
A.气候类型多样 B.地形复杂多
C.地域辽阔、幅员广大 D.独特而复杂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环境
4.发生在我国东部地区的自然灾害比在西部地区造成的经济损失大的原因是
A.东部地区人口和经济密度大 B.东部距离海洋近
C.西部地区地形状况复杂 D.东部地区平原面积广大
5.下列地区中,旱涝灾害最为频繁的地区是
A.黄淮海平原及长江沿岸地区 B.黄淮海平原及长江中下游平原
C.东北平原及四川盆地 D.四川盆地及珠江流域
6.我国自然灾害点位主要集中在
A.东部
B.西部
C.西北部
D.西南部
7.关于我国自然灾害地域分布对应点不正确的是
A.东北平原——旱灾多发
B.台湾省——地震多发
C.西南地区——泥石流多发
D.黄淮海平原——低温冷害严重
8.形成我国成灾人口与农业灾情严重的原因主要有
①国土面积广大②人口纵多③悠久的农业历史状况④自然灾害种类多样⑤灾害灾次频发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9.海南岛和台湾岛属于我国的
A.海洋灾害带
B.东南沿海灾害带
C.东部灾害带
D.中部灾害带
10.西部牧业灾害具有更大的风险和更重的灾情是因为西部地区
①草原面积广阔,经济落后②经营粗放,靠天养畜③自然灾害种类多样④农业受灾体脆弱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1.青藏高原灾害带的主要灾种有
A.地震、霜冻、干旱、滑坡
B.旱灾、病虫害、沙尘暴、泥石流
C.暴风雪、地震、寒潮、雪崩
D.洪涝、地
震、滑坡、泥石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