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_衣食住行的变迁、就业和社会保障

合集下载

初二历史就业和社会保障试题

初二历史就业和社会保障试题

初二历史就业和社会保障试题1.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就业制度的改革,而引发的新生事物包括①持证上岗②就业培训③公开招聘④人才市场自主择业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改革开放后就业制度的改革。

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就业制度的改革,而引发的新生事物包括持证上岗、就业培训、公开招聘、人才市场自主择业等。

故答案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社会生活•人们社会生活的变化2.下图反映了我国哪一制度的逐步建立与完善?A.城市化建设的要求B.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C.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D.加强交通管理【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及识图能力。

从图中“求职培训”“养老医保”来看,这涉及到就业和养老保险,这属于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

改革开放之后,就业制度发生了变革,社会保障体系也逐渐完善。

故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社会生活·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3.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但是还有一些东西没有变,下面给出的选项中属于没有变化的是①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②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③科教兴国的战略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的变化的准确识记。

可用排除法。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我们国家在农业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方面,取消了农业税,故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衣食住行的变迁·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4.王华今年大学毕业,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就业制度,他的就业方式可以是 ( )①自主就业②市场调节就业③政府安排就业④政府促进就业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改革开放后我国就业制度的变化。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就业制度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从前由政府统一安排就业的“铁饭碗”逐渐被打破,就业渠道拓宽,人们可以通过人才市场自主择业,但政府也有出台相关政策促进就业。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之民生和社会保障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之民生和社会保障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之民生和社会保障
中考频道在考试后及时公布各科中考试题答案和中考作文及试卷专家点评,请广大考生家长关注。

时光飞逝,不管情愿与否,无论准备与否,我们已走进初三,走近我们的梦!祝愿决战2014中考的新初三学员能加倍努力,在2014年中考中也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关注民生和社会保障
1、
①关系民生的土地问题:孙中山三民主义中“民生”---“平均地权”的主张。

②中国的土地改革
③林肯政府的《宅地法》促进和谐发展,
2、解决民生问题的代表:罗斯福积极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减少失业人数等措施,对社会稳定和发展的作用。

初三历史衣食住行的变迁试题

初三历史衣食住行的变迁试题

初三历史衣食住行的变迁试题1.进入新时期,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下列现象能体现的是①肉食、副食品、果品消费比例增加,服饰多样化,时装流行②居民中自费旅游,参加各种文娱、健身活动的越来越多③笔记本电脑、手机日益普及,出行坐飞机、动车、开私家车越来越普遍④自谋职业,下海经商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③④D.①②③【答案】D【解析】“进入新时期”即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人民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同时解题时需要围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据此可知①②③均符合题意,而④属于就业方面,与题意无关,故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2.“自贵阳北站起,途经广西桂林市、贺州市等地至广州南站的贵广高铁,预计2014年建成通车。

至此,贺州市民可以直接乘坐高铁更快、更便捷地通往全国各大城市。

”这说明了( )A.科技革命极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B.科技革命使资本主义战胜了封建主义C.科技革命使东方从属于西方D.科技革命给环境带来了极大的污染【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科学技术对人们生活的产生的影响。

议古论今,学以致用。

自2014年贵广高铁通车人们的出现更便捷了。

表达是高铁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好处。

高铁是科技革命的产物。

故此题说明的意思是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社会生活·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3. 1995年起,城镇中低收入的职工能以成本价买到合适的住房。

这是因为我国实施了A.“安居工程”B.养老保险制度C.医疗保险制度D.就业制度【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人民生活方式变化的内容。

1995年,我国在城镇启动了“安居工程”,让低收入的职工能以成本价买到合适的房子。

故答案选:A【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社会生活·人民生活方式的变化4. 1995年起,城镇中低收入的职工能以成本价买到合适的住房。

2023河南中考历史小短文

2023河南中考历史小短文

2023河南中考历史小短文非选择题解析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阳燧取火示意图阳燧是中国古代取火用具。

利用太阳光取火是运用光的折射和聚焦原理完成的(如左图),故人们称之为阳燧。

《周礼》记载周代有专门职学用阳燧取火的组织,叫作“司烜(烜huǐ:火)氏”。

——摘编自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夏商周史》材料二古埃及人已经知道在石头缝里打入木楔,然后灌上水,就可以利用木头的张力让巨石裂开。

他们把大门设计成由4块巨石构成的三角形(见右图),使得重达500万吨的建筑也不能把开口的门压塌。

——摘编自吴军《全球科技通史》大金字塔三角形入口【小题1】材料一和材料二所述成就有哪些相似之处?【小题2】请再举出一例中国古代相似的成就,并说明它的价值。

[知识点]盛世经济的繁荣,古埃及[答案]【小题1】都利用了物理学的相关原理;都借助了自然的力量;都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

【小题2】筒车,古代灌溉工具,促进了古代农业的发展。

(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解析]【小题1】根据材料一“利用太阳光取火是运用光的折射和聚焦原理完成的”,材料二“在石头缝里打入木楔,然后灌上水,就可以利用木头的张力让巨石裂开”可得出都利用了物理学的相关原理;都借助了自然的力量;都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

【小题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筒车利用湍急的水流转动车轮,使装在车轮上的水筒,自动戽水,提上岸来进行灌溉,筒车促进了古代农业的发展。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摘编自章开沅等《中国近现代史》材料二京师同文馆翻译的西书以外交和史地政法类居多,其中有中国人看到的第一本国际公法。

福州船政局在解聘了大批洋人后,大部分技术工作由船政学堂的毕业生担任。

严复早年就读于福州船政学堂,后致力于翻译事业,甲午战争期间号召救亡图存。

新式学堂建立的分年排课、按班级授课等制度,一直沿用至今。

——摘编自郑师渠《中国近代史》【小题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些学堂课程设置的特点。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23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23
第 21 课
人们生 活方式 的变化
人们 衣、 食、 住、 行等 方面 的变 化
(1)人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变化
时 衣

社会保


行 就业

凭布票,且 食物匮 居住条 农村: 铁饭 基本没
数量有限, 乏、单 件差 畜力, 碗

色彩和样式 调,人
步行
也很单调。 们的营 改
千篇一律的 养严重 革
灰色中山装 不足, 开
示人们风度、粗细搭 内装修 公交 市场, 善。
个性的方式。配。 和居住 车、 自主
环境也 地铁、 择业。
有了明 轻轨、 改
显的改 私: 后
除火
车外,
飞机
或开
私家
车比
例上
升。
(2)人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变化说明我国综合国力增强和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目录 专题一 列强侵华史(1840—1953)-----------------------
或蓝色解放 有些农 放
装,被形容 村没有 前
为“蓝(灰)解决最
城市: 公共 汽车, 自行 车
色的海洋” 基本的
温饱问
题。
服装丰富多 食物丰 人均居 自行 打破 社会保
彩,名牌服 富,讲 住面积 车、 铁饭 障体系
装争奇斗艳,究营养 扩大, 摩托 碗, 逐步建
服饰成为展 均衡, 而且室 车、 人才 立和完
一、列强侵华史

初二历史就业和社会保障试题

初二历史就业和社会保障试题

初二历史就业和社会保障试题1.社会保障制度是现代国家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

目前我国初步形成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包括A.美容保险制度B.养老保险制度C.医疗保险制度D.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答案】A【解析】改革开放以后,为了适应国有企业改革和社会发展稳定的需要,我国以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和社会救济为社会保证制度改革的重点,精心编织起社会安全网。

故选A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社会生活•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2.下图反映了我国哪一制度的逐步建立与完善?A.城市化建设的要求B.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C.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D.加强交通管理【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及识图能力。

从图中“求职培训”“养老医保”来看,这涉及到就业和养老保险,这属于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

改革开放之后,就业制度发生了变革,社会保障体系也逐渐完善。

故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社会生活·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3.房价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及社会的和谐稳定。

早在1995年国家就启动了安居工程,它体现了我国A.城市化建设的要求B.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C.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D.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安居工程。

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安居工程”,让中低收入的职工能以成本价买到合适的住房。

“安居工程”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及社会的和谐稳定,是社会保障体系不管完善的措施之一。

故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社会生活·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4.下图反映的社会现象出现在以下哪个历史时期A.新中国成立初期B.文化大革命时期C.社会主义探索时期D.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社会报制度的知识,改革开放后,我国建立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所以答案是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社会生活·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5.下列能够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城乡人民生活发生巨变的有①凭粮票、肉票等票证购物②自驾游成为人们休闲的一种方式③吃“公家饭”、端“铁饭碗”成为大家的追求④轻松惬意地网上淘宝、购物⑤“低碳”和“原生态”生活成为时尚A.①②③B.②④⑤C.①④⑤D.②③④【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的准确理解与运用。

部编版中考历史总复习考点梳理8下第七单元社会生活

部编版中考历史总复习考点梳理8下第七单元社会生活

第七单元社会生活
第21课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一、衣食住行的变迁
1978年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人们衣、食、住、行、用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到20世纪末,整体进入了小康社会。

衣物丰富、款式
食物匮乏、营养不良
宽敞舒适、结
出行艰难、工以自行车为主
电器很少、结婚旧四大件
★粮票、布票、油票出现: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商品供应严重匮乏造成的
★人们衣食住行等方面变化说明:改革开放后,我国综合国力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二、就业和社会保障
1、就业制度:打破“铁饭碗“,实行自主择业。

出现持证上岗、就业培训、公开招聘等新鲜事物。

2、社会保障制度: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

1。

中国古代的社会生活——食、住、行、医+课件--2024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

中国古代的社会生活——食、住、行、医+课件--2024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

相关。村落、集镇和 了人们的出行,加 城市构成人类居住、
来物种的引进,不 生活的三种主要环境。 强了各地的沟通,
仅改变了人们的饮 由于人文与自然环境 促进了政治、经济
食习惯,还推动了 等不同,各地民居呈 经济和贸易的发展。 现出差异性。
和文化的发展。

疫病的流行让人 类饱受痛苦,医学 的进步有效的控制 了很多疫病的传播。 中国古代的医药文 化博大精深,在大 量临床经验的基础 上,形成独特的理 论体系、诊断方式 与治疗手段。
明清
1405年至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船队航行至东南亚、印度、波斯湾、 阿拉伯半岛和东非沿岸等地
说出下列图片所描述的朝代,概述古代中国海上交通发展概况,并分析从图二到 图三海上交通发展的原因。
①③
②④
材料:中国历代政府重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利用水运,发展海外贸易通道,建设海港和码头,建
造管理桥梁关津等。政府关注道路安全管理,加强对驿站的管理,在交通要冲设置关隘,由兵丁驻防, 检查过往行人。主要交通干线的规划、施工积管理,由朝廷决策;地方交通道路的修缮、管理和养护, 则由地方行政长官负责,使交通建设带有强烈的国家控制色彩。总体来看,中国古代的交通建设、交通 规划和交通管理都体现出较高的水准,形成了全国性的交通法规。但中国古代交通系统首先服务于政治 和军事,带有明显的皇权优先的色彩。如强化交通领域的等级身份和避让制度,形成了“贱避贵,少避 长,轻避重,去避来”的通行规则,其中“贱避贵”体现了公共交通条件使用权利的差别和古代交通管 理的等级制度,对交通城市产生了负面影响,给予民生的便利也相对有限。同时也逐渐形成了悠久的交 通文化,如“同舟共济”“路不拾遗”的交通道德。
东突厥灭亡后,回纥南移,归附唐朝。9世纪,回鹘政 唐朝 权瓦解,除一部分迁入内地与汉人融合外,大部分西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中考二轮复习专题卷—附参考答案衣食住行的变迁、就业和社会保障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对联折射出社会生活,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

下列对联所反映的史实,,发生在改革开放之后的是:A.幸福不忘共产党,翻身不忘毛泽东B.扎根农村干革命,广阔天地炼红心C.食堂巧做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D.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下列不能反映这一变化的是A.自驾游成为人们休闲的一种方式B.“低碳”和“原生态”生活成为时尚C.轻松惬意地网上淘宝、购物D.吃“公家饭”、端“铁饭碗”成为大家的追求3、在活动课上,小华为下面这张购物票证配上了说明文字,其中正确的是①发行这种票证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商品供应严重匮乏②这一张布票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前发行的③这是当时人们买布所需要的票证④这一张布票可以在全国范围内通用A.①③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③④4、建国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发行了大量的粮票、布票、油票、肉票……这是因为当时A.为了收藏,发行票证B.物资丰富,敞开销售C.照顾贫困,方便使用D.物资匮乏,计划供应5、建国以来,我国人民对于时间的掌握发生着变化,有这样的说法:50年代看天上(的太阳),70年代看墙上(的挂钟),80年代看手上(的手表),90年代看腰上(BP机、手机)。

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A.我国人民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B.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变化C.我国的轻工业发展很快D.我国人民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6、我们祖辈父辈都使用过粮票、布票、油票等票证,主要是因为那个年代A.需要控制城市人口B.提倡节俭,加强对居民购物的计划指导C.需要限制外来人口D.经济落后,物资不足,需要限制人们的购买量7、我市越来越多的学生上学都是家长开小汽车接送,在我们感到舒适的同时,无形当中使得我们的城市道路交通时常出现堵塞。

你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A.优先发展公交事业B.加强交通管理C.减少汽车数量D.发展地铁等硬件设施8、张浩在宾馆为70岁的奶奶祝寿,当一盘新鲜的野菜摆在餐桌上时,奶奶惊叹道:“这是我们那个时代用来充饥的野菜呀!”对这种现象的理解,正确的是A.说明中国人的温饱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B.说明人们怀旧心理比较强C.教育年轻人要珍惜粮食D.说明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观念日益深人人心9、2011年中国春晚流行语“爱我你就抱抱我”,下列流行语中,出现于新中国改革开放时期的一组是()A.解放土地三大改造B.总路线“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C.“文革”小组上山下乡造反有理D.经济特区招商引资一国两制10、改革开放后新生事物不断涌现,新鲜词语也层出不穷。

以下词语不属于此类的是:A.缝纫机、自行车、手表和收音机“三转一B.国庆节“旅游黄金周”响”C.失业、医疗、养老“吉祥三宝(保)”D.“自主择业,竞争上岗”11、下列能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生活变化的是( )①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②上网里聊天、发E-mai1成为人们比较便捷的通信方式③人们排着长队买食油、火柴、棉布等生活必需品④70年代住草房,80年代住砖房,90年代盖楼房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12、下列属于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的是()①电视机在城镇家庭的普及率达100℅②全家人围坐在一起收听广播③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④孩子们经常跟大人去茶馆听说书A.②③B.①③C.③④D.①④13、50年代看阳光,70年代看墙上(钟表),80年代看手上(手表),90年代看腰上(手机)的现象主要反映了A.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B.时间观念的增强C.通讯手段的进步D.消费观念的变化14、王维的爷爷说:“爷爷象你这么大的时候(15岁)一顿能吃5碗饭,你却连2碗都吃不了。

”王维辩解道:“你们那时吃饭只求‘吃饱’,我们现在吃饭不但要求‘吃饱’,而且还要‘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

”这段对话说明改革开放以来A.国家粮食产量有所下降B.青少年深受西方饮食文化影响C.青少年的体质有所下降D.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5、下列是我国某城市居民的年人均饮食消费品统计表,此表不能说明A.民众的主食消费减少,副食品消费增加B.生活水平提高,导致食品消费发生变化C.改革开放,人们的生活状况进一步改善D.由于物价上涨,人们减少了粮食消费16、下列哪个词语是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现的()A.“三转一响”B.“蓝(灰)色的海洋”C.“铁饭碗”D.安居工程17、下列最能说明我国目前城乡居民生活发生显著变化的是A.食品在总消费中的支出比例下降B.肉禽蛋奶得到了充分的保证C.牛奶面包代替了稀饭馒头D.以大米为主食18、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的表现不包括()A.人口数量得到控制,质量得到提高B.水资源和矿山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与保护C.国民经济高速发展D.环境质量提高19、“打破铁饭碗”,是对改革开放中某项制度的形象比喻。

那就是A.医疗保险制度改革B.养老保险制度改革C.住房制度改革D.就业制度改革20、“打破铁饭碗”“人才招聘会”“自主就业”等流行语的出现突出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A.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B.综合国力的提升C.医保制度的建立D.就业制度的变化21、“打破铁饭碗”、“人才招聘会”、“自主就业”等流行语出现突出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A.人民生活的提高B.综合国力的提升C.医保制度的建立D.就业制度的变化22、“打破铁饭碗”、“人才招聘会”、“自主就业”等流行语出现突出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A.人民生活的提高B.综合国力的提升C.医保制度的建立D.就业制度的变化23、目前,我国所有城市和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镇全部建立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医疗保险覆盖率达95%。

这充分说明了A.我国已成为发达国家B.我国就业制度不断完善C.3处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D.我国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24、张大爷一家真不幸,他和老伴没有工作,唯一的儿子又下了岗,但是他们一家被列为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对象。

这属于:A.养老保险B.基本医疗保险C.失业保险D.社会救济25、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人们要凭粮票才能购买到粮食。

1990年,广东省宣布终止粮票的流通,1993年全国终止粮票的流通。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改革开放前我国粮食供应紧张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缓解了粮食紧张状况C.表明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D.农村改革率先在广东开始26、“跳槽”、“人才招聘会”等流行语的出现,突出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A.人民生活的改善B.综合国力的提升C.医保制度的建立D.就业制度的变化27、“打破铁饭碗”、“人才招聘会”、“自主就业”等流行语出现突出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A.人民生活的提高B.综合国力的提升C.医保制度的建立D.就业制度的变化28、“跳槽”“人才招聘会”“自主创业”等流行语的出现突出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A.人民生活的提高B.综合国力的提升C.医保制度的建立D.就业制度的变化29、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开始调整、变革。

以下选项正确的是①从前的“铁饭碗”逐步被打破②自主择业逐渐被人们所接受③开始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④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迈出步伐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30、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建立劳动保障制度 C.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D.消灭失业31、“跳槽”、“人才招牌会”、“自主创新”等流行语的出现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A.人民生活的提高B.综合国力的提升C.医保制度的建立D.就业制度的变化32、张军今年大学毕业并在某著名外企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下列哪种待遇他不可能享受到的是?A.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B.养老保险C.医疗保险D.“铁饭碗”33、“打破铁饭碗”、“人才招聘会”、“自主就业”等流行语出现突出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A.人民生活的提高B.综合国力的提升C.医保制度的建立D.就业制度的变化3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就业机制进行了重大改革。

下列对我国公民就业叙述不正确的是A.政府“统包统配”B.劳动者自主就业C.市场调节就业D.政府促进就业35、如图,小明的在农村的爷爷因病进入孟海镇卫生院治病,总共花费1000元左右,后来银元又给报销了750多元,一场大病仅花了250多元钱,小名的爷爷高兴地说:这可多亏了这张卡36、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就业制度的改革,而引发的新生事物包括①持证上岗②就业培训③公开招聘④人才市场自主择业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37、王兰是一家企业的职工,2010年因病住院治疗,在结算治疗费时,她只支付了总医疗费的30%左右。

这主要是由于王兰有( )A.养老保险B.慈善家赞助C.失业保险D.基本医疗保险38、2012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1年)各地普遍较大幅度调高最低工资标准;连续第7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全年人均增加1680元;对全国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等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

这说明党和政府A.重视社会保障B.完善就业制度C.发展信息技术D.促进两岸交往二、填空题()五、问答题()七、综合题()39、材料一 2011年,为迎接中国共产党90周年华诞,央视一套隆重播出了电视剧《中国1921》。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从南湖红船到八一枪声,从井冈号角到长征壮歌,从抗日烽火到建国大业,从改革春风到小康蓝图,90年波澜壮阔,90年壮丽辉煌。

(1)材料中“从南湖红船到八一枪声”,在“南湖红船”上召开了什么重要会议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长征壮歌”中被称为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是哪一会议?(4分)(2)“抗日烽火”中,国共两党重新合作,中华民族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试概括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3分)(3)哪次会议的召开揭开了“改革”的序幕?“改革春风”首先从农村吹起,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为了保障“小康蓝图” ,我们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6分)材料二下面的材料展示了中国共产党90年的奋斗历程。

(4)请你沿着中国共产党走过的光辉历程,将材料中的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序。

(3分)40、2008年,电视连续剧《金婚》在全国热播。

《金婚》以编年体的形式描写了一对普通的中国夫妇(佟志和文丽)50年的婚姻生活,同时也折射出新中国半个世纪以来的社会变迁。

请从下列镜头回放中,挖掘出相关历史信息,回答问题:镜头一:《金婚》第4集中,1958年,庄嫂生下儿子取名“跃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