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不同窝沟处理方法对窝沟封闭剂渗透程度和边缘微渗漏影响的体外研究

合集下载

不同材料及实施条件下的窝沟封闭临床效果观察

不同材料及实施条件下的窝沟封闭临床效果观察

不同材料及实施条件下的窝沟封闭临床效果观察
赵玉宏;慈向科;欧晓艳
【期刊名称】《中国伤残医学》
【年(卷),期】2013(29)1
【摘要】目的:比较不同窝沟封闭剂及不同实施条件对窝沟封闭剂保存率的影响,为选择效果良好的窝沟封闭剂及适宜的实施条件提供依据。

方法:南昌市育新学校和城北小学二年级学生,随机选择7~8岁符合条件的儿童各100例,对比2所学校入校实施和进医院实施窝沟封闭的封闭效果,并且对育新学校100例观察不同封闭剂的封闭效果。

结果:6个月、12个月、18个月后树脂型封闭剂Helioseal F和湿法粘结窝沟封闭剂Embrace WetBond封闭剂保留率及龋齿发病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而学校和医院实施窝沟封闭的封闭剂保留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树脂型封闭剂Helioseal F和湿法粘结窝沟封闭剂Embrace WetBond均具有良好的封闭效果,实施窝沟封闭时进医院的封闭效果优于入学校的封闭效果。

【总页数】3页(P82-84)
【作者】赵玉宏;慈向科;欧晓艳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预防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80.1
【相关文献】
1.儿童运用树脂型窝沟封闭剂行窝沟封闭术防龋效果观察 [J], 潘昳勤
2.上海某社区儿童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临床效果观察 [J], 黄平
3.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预防龋病临床效果观察 [J], 高艳
4.GLTC医患沟通模式在下颌乳磨牙窝沟封闭防龋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J], 廖巧玲;袁隽
5.可见光固化窝沟封闭剂治疗磨牙窝沟龋临床效果观察 [J], 王庆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改良窝沟封闭术的临床效果评价

改良窝沟封闭术的临床效果评价
结果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为 α = 0. 05。
2结果 2. 1 封闭剂保留率
治疗 6 个月后,50 例患儿均复诊。改良组中, 封闭剂完全保留的 91 颗,部分保留的 6 颗,保留率 为 97. 00% ; 传统组中,封闭剂完全保留的 82 颗,部 分保留的 12 颗,保留率为 94. 00% 。2 组封闭剂保 留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 = 3. 468,P > 0. 05) 。
本研究的改良窝沟封闭术在用毛刷和清洁剂清 洁窝沟及牙面后,再用慢速弯机和 1 号 GG 钻打磨 1 次窝沟。细小的 GG 钻可深入窝沟内,将窝沟内污 物及菌斑清除得更干净,并使窝沟内牙面粗糙,酸蚀 剂和封闭剂易于到达窝沟深处,增大了封闭剂的有 效粘接面积和渗透深度,提高了窝沟封闭剂保留率 及防龋效果。相对窝沟釉质成形术用高速小球钻打 磨窝沟釉质,慢速弯机的 GG 钻打磨并不磨损窝沟 釉质,只清洁釉质表面,震动及噪音小,患儿易接受。 笔者所用 GG 钻为根管口扩孔钻,柄较长,要求患儿 张口较大,如有专用短 GG 钻,可能效果更佳。
3讨论 传统窝沟封闭术先用毛刷蘸抛光膏清洁牙面再
酸蚀,毛刷清洁不但不能深入清除深窝沟内的沉积 物,还将清洁剂推向狭窄的窝沟内,阻碍了酸蚀剂和 封闭剂向窝沟内的渗透,影响封闭剂的有效粘接而 易于脱失,同时滞留在窝沟深处的污物易引起牙齿
龋坏。有学者选用玻璃离子材料封闭剂等方法提高 封闭剂与牙釉质的边缘密合性和粘接效果[2],有学 者分别报道用窝沟釉质成形[3 - 4]、激光照射[5]、超声 清洁[6]、喷砂[7]、空 气 喷 磨[8] 等 技 术 处 理 窝 沟,但 很 多研究认为激光照射与超声清洁并不增加封闭剂的 渗透率和降低边缘封闭微渗漏[2 - 9]。根据笔者临床 体会,超声处理窝沟时,超声工作尖过粗而不能到达 窝沟内,清洁效果不佳。

口腔医学毕业论文题目精选

口腔医学毕业论文题目精选

口腔医学毕业论文题目精选口腔医学专业主要学习口腔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接受口腔及颌面部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等方面训练,具备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修复和预防保健的基本能力。

以下是我们整理的口腔医学毕业论文题目,希望对你的论文选题有所帮助。

口腔医学毕业论文题目一:1、伴有或不伴有下颌偏斜的骨性Ⅲ类成人患者颞下颌关节形态和位置的CBCT研究2、口腔锥形束CT对下颌牙种植位点线性测量精度的实验研究3、牙龈卟啉单胞菌感染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实验研究4、无牙颌种植修复临床回顾性研究及无牙颌种植固定修复咬合初步分析5、产前暴露于纳米氧化锌对大鼠子代脑发育及成年期行为学特性的影响6、我国入选PubMed数据库的生物医学期刊文献计量学分析7、电针治疗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大鼠TNF-α、IL-1β影响的研究8、86例腮腺多形性腺瘤外科治疗的回顾和分析9、口腔黏膜潜在恶性疾患的临床诊治新观点10、翼外肌在髁突矢状骨折愈合中对髁突应力分布作用的三维有限元研究11、T-Scan应用于牙根纵裂患者咬合特征分析的初步研究12、正畸治疗对不同类型错(牙合)畸形患者口腔健康生活质量的影响13、成人正颌手术前后的心理特征及满意度的相关性研究14、不同牙面处理方法对窝沟封闭剂微渗漏的影响15、自锁托槽矫治器与直丝弓托槽矫治器排齐牙列的对比研究16、构建3D打印牙齿模型及其形态仿真性研究17、锥形束CT对下颌乳磨牙牙根及根管形态的研究18、F大学口腔医学博士学位论文内容和质量研究19、口腔医学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现状调查及课程教学发展策略20、口腔医学本科毕业考核中多站式考试的设计及效果评价研究21、血链球菌细菌素对光滑念珠菌力学性质的影响22、乳牙根中1/3折保守治疗的应用研究23、牙髓切断术与牙髓摘除术在深龋露髓乳磨牙临床治疗中的对比研究24、整合牙颌模型三维重构及其应用研究25、江西省口腔医疗服务能力调查分析26、玻璃纤维桩不同粘接方法粘接强度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27、牙与固定修复体的动力学研究--振动分析和疲劳测试28、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系列课程综合改革研究29、气电纺蚕丝蛋白纳米纤维的制备与组织工程研究30、张应力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向分化的实验研究31、可摘局部义齿支架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的初步研究32、磁性附着体静磁场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和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生物学效应的基础研究33、等离子浸没注入和多弧离子镀对纯钛及钛合金表面改性的基础研究34、口腔卫生服务现况评价与口腔卫生人力预测研究35、自制铸钛包埋材料铸造工艺与铸钛修复体铸造精度的研究口腔医学毕业论文题目二:36、口腔修复学教学及临床三维多媒体平台的建立37、应用激光快速成形技术制作全口义齿钛基托的实验研究38、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改性材料的制备及其抗龋性能研究39、髁突在咬合载荷作用下的应力效应123下一页。

不同釉质处理方法对窝沟封闭剂微渗漏的影响

不同釉质处理方法对窝沟封闭剂微渗漏的影响

国 内外 多 年 的研 究 认 为 , 沟 封 闭 技 术 是 目 窝
前预防窝沟龋发 生最 为有效 的方 法之一 … , 效果
与 封 闭剂 的保 留率 相 关 , 保 留率 受 口腔 环 境 、 而 封 闭 材 料 的性 能 ( 磨 性 与抗 压 强 度 等 ) 耐 和牙 面处 理 技 术 的影 响 _ 3, 2 ]医生 可 以通 过 对 牙 面 处理 技 术 的 - 改进 , 提 高封 闭剂 的保 留 率 , 于 在 临 床 工 作 中 来 便 推 广 应 用 。 牙 面 处 理 的 目 的 是 清 洁 窝 沟 内 的 菌 斑 、 物 残 屑等 , 高 封 闭 剂 与 牙 体 间 的 边 缘 密 闭 食 提 性 , 少 微 渗 漏 的发 生 , 时 操 作 应 简 单 易 行 、 减 同 刺
窝沟不能 直视沟底 。将样本 浸泡 于 1% ( 0 体积 分 数) 甲醛溶 液 中 , 个 月 内行 牙 体 预 备及 处 理 。随 机 1 分为 3组 , 每组 1 个样本 , 1 8 第 组咬合 面用慢速手
机及 杯刷 蘸取 浮 石 粉 与水 清 洁 3 , 牙 面 肉眼 观 0S至
未染 色样本用金 刚砂低速锯 沿窝沟颊舌 向切 开, 扫描电镜观察封 闭剂渗入窝沟的深 度及结合界
位置颊舌 向片切标本。采用单盲法 , 两位进行过一
致 性检 验 的检查 者用 体 视显微 镜对 染 色渗 透分别 进 行 评估 。对 每 个评 估 点 的切 口两侧 均 进 行 评 估 , 每 个 评估 点合 计 共 有 4次 评 分 , 最 高 分 记 录。结 果 取 用 SS 15软 件 进 行 处 理 , 计 检 验 显 著 性 水 平 P S1. 统 设 在 00 , 用 r kl l 秩 Wai

窝沟封闭继发类龋损体外实验模型的研究

窝沟封闭继发类龋损体外实验模型的研究
维普资讯

7 4・
京 口腔 医学
2 0 o 7年第 1 5卷第 2期
B e i i i n g J o u r n a l o f S t o ma t o l o g y A p r i l 2 0 0 7 , Vo 1 .1 5, N o . 2
窝沟封 闭继发类龋损体外实验模 型 的研究
陈薇 李玉晶 葛丽华 宿颖
【 摘要】 目的 为评价窝沟封闭的防龋效果 , 建立以致龋微生物为基础的窝沟封闭后继发类龋损模型。方法
选择正畸减数上前磨牙 2 4 颗, 随机分为非 唾液污染组 和唾液污染组 。非 唾液 污染组按 常规方法 清洁 、 酸蚀牙 面 ,
An i n v i t r o s t u d y o f s e c o n d a r y c a r i e s - l i k e l e s i o n s a t i f s s u r e s e a i l n g s . C H E N W e i , L I Y u - j i n g ,G E L i — h u a , S U Y i n g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P r e v e n t i v e D e n t  ̄ t r y,C a p i t a l Me d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S c h o o l f o S t o m a t o l o g y , B e j i i n g 1 0 0 5 0 ,C h i n a
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偏 光显微镜 观察 , 唾液 污染组 多数釉 质龋损 延续至封 闭剂 下 , 形成 继发类 龋损。激
光共聚焦扫描显微 镜观察唾液污染组各参 数均显著高于非唾液污染组 ( P< 0 . 0 1 ) 。结论 本研究所建立 的体 外实

影响窝沟封闭材料渗透性和边缘密合性的多因素分析

影响窝沟封闭材料渗透性和边缘密合性的多因素分析

影响窝沟封闭材料渗透性和边缘密合性的多因素分析张晓丹,袁)杰,赵尔颺,王)玮(哈尔滨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黑龙江哈尔滨(%"""()[摘)要]))目的:通过观察窝沟封闭材料的渗透性和边缘密合性,进一步探讨可能影响窝沟封闭效果的多种因素以及各因素的作用效果。

方法:选取离体恒磨牙*&个,随机分成!*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封闭窝沟。

通过染料浸染法和体视显微镜观察封闭材料渗入情况以及与牙面的密合程度。

分析窝沟釉质成形术、黏结剂、光照方法、材料种类、固化时间各因素对封闭效果的影响。

结果:窝沟釉质成形术(+,-)、黏结剂、封闭材料三方面因素对窝沟封闭材料的渗透性有影响,作用效果依次降低。

黏结剂是否光照、封闭材料的光照时间对封闭的渗透性无影响。

本实验的多种窝沟封闭方法边缘密合性均较好,无微渗漏。

结论:窝沟釉质成形封闭术、黏结剂与./01234567流动复合体联合应用进行窝沟封闭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关键词]窝沟封闭;多因素分析[中图分类号]89&(:"%)))[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0.1.’.$-&$%*’&’23&-/%’&#&2&1$&$%*’*+).&#&’$)=>;?@AB16$C1D,EF;?GBH,=>;I+0$/1DJ,K;?J KHB(!"##$%$"&’(")*("#"%+,,*-./01$2/3*#40/5$-6/(+,,*-./0(%"""(,!7/0*)[45)$-&,$]))46!:-6BDLHM3BJ13H3NH OP53B$412360M3N13OBJN3144H233NH QB31DC4BMMP0H MH151D3(RS,)1DC 3NHB0H44H23:!789:;<:S6P03/$HBJN3HT30123HC O6510M7H0H CBLBCHC BD36!*J06PQM01DC6O5/:,H15BDJ3NH QB31DC 4BMMP0H7B3N CB44H0HD3OH3N6CM1DC O13H0B15M,7H6UMH0LHC3NH QHDH3013B6D1DC O10JBD151C1Q313B6D U/C/BDJ BD4B53013B6D 1DC M3H0H6OB206M26Q/:=7<>?8:-NH0H7H0H<412360M7NB2N N1C1D BOQ1236D3NH QHDH3013B6D643NH MH151D3M:HD1OH5V 6Q51M3/MH151D33H2NDBWPH(+,-),R0BOHXU6DC?-,1DC3NH213HJ60BHM643NH QB31DC4BMMP0H MH151D3(RS,):-NH B55POBV D13B6D64R0BOHXU6DC?-1DC MH151D3M N1C D6H44H236D3NH QHDH3013B6D643NH MH15BDJ:@:A@?><6:A:Y/1QQ5/BDJ HD1OH56Q51M3/MH151D33H2NDBWPH(+,-)7B3N3NH26OUBD13B6D643NH CHD3151CNHMBLH1DC45671U5H26OQ6OH00HM36013BLH,7H O1/4BDC6P31UH33H071/4603NH QB31DC4BMMP0H MH15BDJ:[B.(C*-2)]QB31DC4BMMP0H MH151D3M;OP53B$4123601D15/MBM[ZNBDHMH G6P0D1564Z6DMH0L13BLH.HD3BM30/,!""#,(#((():#!*]))窝沟封闭技术(RS,)从!"世纪#"年代开始应用于临床,至今已有*"余年,RS,作为预防乳磨牙及年轻恒磨牙牙合面龋的一种有效方法已被广泛接受。

不同窝沟封闭剂封闭性能的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不同窝沟封闭剂封闭性能的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不同窝沟封闭剂封闭性能的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窝沟封闭剂是现代口腔防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在窝沟等难以清洁的牙齿表面形成一层保护性的密封层,防止食物残渣和细菌在此处滋生,以达到防龋的效果。

常见的窝沟封闭剂有树脂封闭剂、玻璃离子封闭剂、凝胶封闭剂等,而这些封闭剂的封闭效果差异也备受关注。

二、研究目的
本文旨在通过实验研究不同窝沟封闭剂封闭性能差异,为口腔防龋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1. 窝沟封闭剂的选取:选取市场上常见的树脂封闭剂、玻璃离子封闭剂、凝胶封闭剂等,共计5种窝沟封闭剂。

2. 测试环境的建立:选取20颗已经磨耗的牙齿标本,按照窝沟尺寸划分成5组。

3. 实验方法:将不同种类的窝沟封闭剂放置在对应组别的牙齿标本的窝沟处,按照标准的封闭程序处理,封闭后经过空气喷水枪测试漏气情况,统计每组各牙齿标本的封闭情况并做出分析。

四、预计研究结果和意义
通过本实验,可以比较出不同种类窝沟封闭剂的封闭性能差异,为口腔医师和消费者选择适合的窝沟封闭剂提供参考;同时,对于窝沟封闭剂的改进和研制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窝沟封闭的研究进展

窝沟封闭的研究进展

窝沟封闭的研究进展窝沟封闭又叫点隙沟裂封闭,是指不去除牙体组织,在合面、颊面、舌面的点隙裂沟涂一层粘接性树脂,保护牙釉质不受细菌及代谢物的侵蚀,达到预防龋病发生的一种有效的方法[1]。

1 窝沟封闭的历史[2]第一篇关于窝沟封闭的报告于1965年发表,直到1976年美国牙科协会才首次完全接受封闭剂,1985年封闭剂被宣布为安全高效的防龋材料。

窝沟封闭剂的发展结过3个阶段:第一代封闭剂是356 nm紫外线固化封闭剂,由于此材料表面过多吸收紫外线,阻止深部固化,加之输出不稳定,效果较差。

第二代封闭剂采用Dis-GMA配方,为自凝固化或叫化学固化。

第二代是可见光固化,由波长为430~490 nm可见光固化光源。

目前最常用的是第三代:为可见光固化窝沟封闭剂。

2 窝沟封闭的适应证与非适应证2.1 适应证2.1.1 深的窝沟,特别是可以插入或卡住探针的(包括可疑龋)。

2.1.2 患者其它牙齿,特别对侧同名牙患龋或有患龋倾向。

2.1.3 牙齿萌出后达到颌平面即适宜作窝沟封闭,一般是萌出后4年之内。

乳磨牙3~4岁时,第一恒磨牙6~7岁时,第二恒磨牙11~13岁时为最适封闭的时间。

窝沟点隙有初期龋损,颌面有充填物但存在未作封闭的窝沟。

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作封闭。

如果临床观察属可做可不做窝沟封闭的个案时,则应毫不迟疑做窝沟封闭。

2.2 非适应证2.2.1 颌面无深的沟裂点隙,自洁作用较好。

2.2.2 患较多邻面龋者。

2.2.3 牙萌出4年以上未患龋。

2.2.4 患者不合作,不能配合正常操作。

2.2.5 已作充填的牙。

许多年来,牙齿窝沟封闭被视为适合儿童的一种防龋措施。

然而,最近美国Chisick等(1998)和Stahl JW等(1993)分别在大学生和军队中开展窝沟封闭预防龋齿,并提出年龄不是决定是否使用窝沟封闭剂的决定因素。

3 窝沟封闭的操作3.1 常规操作:A.清洁牙面,用毛刷或橡皮杯装慢速手机上,蘸上适量的清洁剂或不蘸,清除牙面上的细菌和食物残渣;B.用棉卷或橡皮障隔湿,干燥牙面,酸蚀30~60 s,用无油加压水枪进行冲洗15~30 s,干燥;C.涂布封闭剂,固化;D.检查:封闭剂固化后,用探针勾一下封闭剂的边缘,检查粘着情况,并注意有无气泡产生,如果发现有气泡,则磨除气泡,酸蚀10 s,再加一些封闭剂;E.复查:脱落的时间一般发生在封闭后的前半年,因此封闭6个月到1年之间应有1次复诊检查,检查时注意封闭剂的覆盖范围及完整性,若发现封闭剂已脱落而牙齿仍无龋,则应再涂1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窝沟处理方法对窝沟封闭剂渗透程度和边缘微渗漏影响的体外研究刘茜1,曹灵1,张耀国1,周红艳1,王珏1,袁俊2,梅予锋1[摘要]目的体外比较不同的窝沟处理方法对窝沟封闭剂效果的影响。

方法50颗离体人类恒磨牙被随机分为5组,每组10颗。

组1:低速杯状刷清洁并酸蚀(杯状刷组);组2:高速1/4球钻行窝沟釉质成形术并酸蚀(EST -Ⅰ);组3:高速极细金刚砂车针行窝沟釉质成形术并酸蚀(EST -Ⅱ);组4:激光清洁并酸蚀(激光组);组5:超声清洁并酸蚀(超声组)。

窝沟封闭后,对封闭剂的渗透率及窝沟染料微渗漏进行测定。

结果激光组封闭剂渗透率最低与低速杯状刷组、1/4球钻组及金刚砂车针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α<0.05)。

激光组所有样本均出现染料渗漏,其微渗漏最严重,与其他4组均有显著性差异(α<0.05),1/4球钻组微渗漏发生最少,与金刚砂车针组、激光组以及超声组有显著性差异(α<0.05)。

结论应用高速1/4球钻行窝沟釉质成形术并酸蚀后再进行窝沟封闭,具有较好的渗透性和边缘封闭性。

[关键词]窝沟封闭;表面处理;微渗漏;渗透程度[中图分类号]R78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872(2010)07-0420-03Dental fissure treatments affected microleakage and penetration of sealants in vitroLIU Qian ,CAO Ling ,ZHANG Yao-guo ,ZHOU Hong-yan ,WANG Jue ,YUAN Jun ,MEI Yu-feng.(The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omatology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Pedondontics Dept.,Stomatological Hospit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29,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fissure surface treatments on the microleakage and penetration ability offissure sealants on the occlusal surfaces of permanent molar teeth.MethodsA total of 50extracted human permanent molars wererandomly divided into 5groups of 10teeth each group.Group1:with a slow-speed cup-shaped brush followed by acid etching ;Group 2:high-speed handpiece by no1/4round stainless steel bur was associated with acid etching ;Group 3:high-speed handpiece by pointed diamond no230and acid etching ;Group 4:Er :YAG laser was associated with acid etching ;and Group 5:an ultrasonic cleaning and acid etching.Microleakage and penetration ability were examined after sectioning.ResultsThe penetration of the Er :YAG laser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s ,the 1/4round bur group and the pointed diamond group (α<0.05).The mi-croleakage in the Er :YAG laser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more than that of the other 4groups (α<0.05).The microleakage in the 1/4round bur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at of the pointed diamond group ,the Er :YAG laser group and the ultrasonic cleaning group (α<0.05).Conclusion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penetration and adaptation of the 1/4round bur associated with acid etchingwere best ,and it could be recommended for clinical use.Key words :pit and fissure sealant ;surface treatments ;microleakage ;penetrationStomatology ,2010,30(7):420-422作者单位:1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儿童牙科,南京(210029);2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第四门诊部,南京(210029)通信作者:梅予锋Tel :(025)85031837,Fax :(025)85031921E-mail :yf88mei@yahoo.com.cn牙面窝沟是龋病的好发部位,有学者统计恒牙窝沟龋占龋病的84.7%[1]。

窝沟封闭是预防窝沟龋最有效的方法,窝沟封闭防龋效果与封闭剂是否完整地保存于牙齿牙合面窝沟有关,封闭剂的保存率主要取决于封闭材料的性能、临床操作过程及适应证的选择。

目前国内外研究主要针对窝沟封闭操作过程中某一因素对封闭剂封闭效果影响的研究以及临床效果的观察,而缺乏对于窝沟封闭操作过程的综合评价,本实验拟通过窝沟封闭操作过程中,不同的窝沟处理方法对于封闭剂效果影响的研究,以寻找到最优化的窝沟封闭的操作方法,为临床应用操作程序的规范奠定实验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与设备Estiseal F 可见光固化窝沟封闭剂(Heraeus Kulzer ,德国)、Gluma Etch 35Gel 釉质酸蚀剂(Heraeus Kulzer ,德国)、硬组织切片机(Isomet 1000,美国)、牙科综合治疗台(YOSHIDA ,日本)、激光治疗仪(DEKA Smart Er :YAG Laser System ,2940D ,意大利)、赛特力超声治疗仪(SATELEC ,法国)、体视显微镜(XTB-1型,江南光学仪器厂)、低速杯状刷(TPC,美国)、高速1/4球钻(USA:FG1/4,DENSPLY,瑞士)、高速极细黄色金刚砂车针(TR-11EF,MANI,INC.,日本)。

1.2方法1.2.1样本选择选择完整、无龋、无斑纹、新鲜拔出的恒磨牙50颗,随机分为5组,清洗后浸泡于生理盐水中,置于4ħ冰箱内保存备用。

1.2.2样本分组与操作方法50颗恒磨牙随机分为5组,分别采用不同的牙面处理方法进行处理。

组1:低速杯状刷清洁牙面及窝沟30s;组2:高速1/ 4球钻机械性磨除窝沟周边1mm范围内的不规则釉质突起,然后以窝沟为中心扩大开口,向周边和深部扩展均约0.5mm;组3:高速极细金刚砂车针行窝沟釉质成形术,具体操作同组2;组4:Er:YAG激光(脉冲能量200mJ,频率20Hz)距离釉质表面1 2mm,扫描式垂直照射窝沟30s;组5:超声治疗仪D40工作尖清洁处理牙面窝沟60s。

表面处理后的样本,蒸馏水冲洗,压缩空气干燥5s,35%正磷酸酸蚀30s,蒸馏水冲洗15s,压缩空气干燥5s,即刻涂布窝沟封闭剂,光照40s。

所有样本窝沟封闭完成后要求封闭剂覆盖所有窝沟包括颊舌侧沟,探诊光滑,无气泡。

样本置于37ħ蒸馏水中浸泡24h,分别浸入5ħ和55ħ生理盐水中进行500个温度循环周期,每个温度停留30s。

用浸蜡法封闭根尖孔及根方侧枝根管,并在距封闭剂边缘1.0mm外的牙冠部分涂布3层指甲油,待指甲油干燥后,将样本浸泡于37ħ2%的亚甲基蓝溶液中24h后取出,流水冲洗24h,彻底冲净牙面残余的染料,并储存于4ħ蒸馏水中备用。

用慢速金刚砂片截除牙根,将牙冠固定在单独的清洁的蜡块上,使其易于安装在硬组织切片机上。

用切片机上带有水冷却的金刚砂低速锯沿近远中窝沟片切标本,每个样本得到2个切片,共100个切片。

1.2.3渗透率和微渗漏测定采用单盲法,由两位事先进行过标准一致性检验的检查者在带网格目镜的体视显微镜下,对每个切片进行检测,测定并记录样本中最深窝沟内封闭剂的渗透深度及染料的渗漏长度。

封闭剂的渗透深度测量参考Bahar法[2]。

封闭剂渗透率=(封闭剂渗透深度/窝沟深度)ˑ100%。

微渗漏比率=(染料浸润与窝沟交界面的长度/封闭剂与窝沟交界面的长度)ˑ100%。

1周后,重复测定,每个切片经过2位评估者共4次测定,取4个测定值的平均值记录并进行统计分析。

1.3统计分析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经行统计学分析,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非参数检验K个独立样本,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所有的5个实验组中,或多或少均存在染料渗漏的现象,而激光组所有样本均出现染料渗漏。

表1显示每个切片中最深窝沟的封闭剂渗透率及染料渗漏比例。

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5组的渗透率及微渗漏比例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其中激光组渗透率最低,1/4球钻组微渗漏发生最少,激光组边缘微渗漏最严重。

表1封闭剂的渗透率及微渗漏比例Tab1Penetration rate and microleakage ratio ofthe fissure sealants(珋xʃs)处理渗透率(%)微渗漏比例(%)杯状刷组79.92ʃ16.7721.21ʃ33.261/4球钻组80.42ʃ18.308.99ʃ12.75**金刚砂车针组78.13ʃ13.7229.01ʃ37.90激光组64.58ʃ17.87*82.61ʃ23.08***超声组75.70ʃ28.4030.00ʃ38.22*LSD检验显示,激光组渗透率与低速杯状刷组、1/4球钻组及金刚砂车针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α<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