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甲午中日战争
第3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戊戌变法

(六)民族工业衰败--- 抗战期间
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大批民营企业破产倒闭
(七)民族工业灭亡--- 1945---1956年
抗战胜利后,民族工业山穷水尽,陷入 绝境,三大改造之后消亡
金圆券
解放战争后期国民政府为支撑其崩溃局面而发行 的一种货币。1948年8月19日开始发行。抗日战争胜利 后,国民党发动内战,消耗了巨量财富,引起财政赤字 直线上升和物价疯狂上涨,国民党统治区社会经济一片 混乱,1948年通货膨胀达恶性时期,法币急剧贬值。国 民党为挽救其财政经济危机,维持日益扩大的内战军费 开支,决定废弃法币,改发金圆券。
从当年的画面可 以看得出,民众买东 西必须用一捆一捆的 钞票才够,由于钞票 太多,出门购物必须 带麻袋逛街,为此当 时政府只能把钱印得 越来越大,原来的壹 佰元纸钞,最后居然 变成五十万才够。
险,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二)目的: 资产阶级维新派 (三)领导阶级: (四)经过 “公车上书” 1、揭开序幕---__________ 1895.5 (1)时间: 康、梁等人上书光绪帝要求变法---“公车上书” (2)经过: 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3)影响: 提出...进呈...实行变法 2、发展:
康有为,广东南海人
梁启超,广东新会人
北京强学会遗址
时务学堂
报刊
百日维新 3、高潮---_______
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1)直接原因: 1898.6.11---1898.9.21 (2)起止时间: 康有为、梁启超 (3)代表人物: 1898.6.11---光绪皇帝---“明定国是”诏 (4)开始标志: ①有利于资产阶级参与政事 (5)内容: ①政治上...
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课件【33ppt】

1883—1894
日本共开支陆海 军军费2.69亿 日元
1892:23万
战舰:31艘
1892:41%
(5.9万余吨) 1890:31.6%
鱼雷艇:24艘
(1400余吨)
1881:16.6%
到1892年,日本建立起一支近代化海陆军,并举 行大规模军事演习,把中国的海军做为它的“假
想敌人”,伺机对中国发动大规模战争。
强可在华设厂 ④都规定了开放通商口岸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5、《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内容上最大的不
同点是( D )
A、割占中国领土面积大
B、索取的赔款数额大
C、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多
D、列强获得在华投资的特权
选择题
1、邓世昌壮烈殉国的战役是( C)
A、平壤战役
B、旅顺战役
C、黄海战役
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中
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
国内地
开设工厂(设工厂)
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的族发展危机
甲午战争中国 为什么战败?
吴玉章说: “以前我们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
现在竟被东方小国打败,败得那么惨, 条约又订得那么惨,这是多么大的耻 辱啊?”
三、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年)
致远舰及管带邓世昌
致 远 号
不畏强敌、勇于抗争、不怕牺牲
致远舰弹药将尽,邓世昌毅然下令,开足马力,冲撞 日舰吉野号,不幸被鱼雷击中,全体将士壮烈捐躯。
3. 甲午中日战争结果
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时间: 1895年 地点:日本马关 双方代表: 李鸿章vs伊藤博文
第3课_左宗棠收复新疆和甲午中日战争

第3课
左宗棠收复新疆和甲午中日战争
阿古柏建立的“哲德沙尔汗国”
新疆阿古柏银钱
英、俄目的:以阿古柏为工具,利用阿古柏侵占新疆、分裂中国 1864年,新疆爆发维吾尔族、回族等各族人民的反清起义。但 领导权很快被宗教和民族上层分子控制,实行封建割据。回族封 建主金相印竟向中亚浩罕汗国(今乌兹别克斯坦浩罕市一带)求 援。1865年,阿古柏侵入新疆,成立“哲德沙尔汗国”,得到英、 俄的承认、支持。
第一学习主题
第3课
左宗棠收复新疆和甲午中日战争
平壤战役
黄海海战
丰岛海战
第一学习主题
第3课
左宗棠收复新疆和甲午中日战争
黄海海战中日双方舰队力量对比表
国 参战 军舰 别 数量 装甲情况 装 甲 发射 非 装 (吨)(海里 /小时) 管数 甲 总排 平均 水量 航速 鱼雷 火 总 数 炮 鱼雷 21厘 20厘 米以 米以 艇数 上 下
威海卫香港新界
租借地:资本主义国家用强迫定期租借的方式占有的他国领土。租期有长有短,长的高 达99年,期满归还。 势力范围: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其实力所控制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全部或部分领土。 在这片领土上,该国享有独占的权利,不许他国染指。 “门户开放”政策:美国政府提出,实质是企图用“机会均等”的手段,缓和列强争夺 中国的矛盾,让美国有机会插足别国的租借地和势力范围之内,保证中国市场对美国资本和 商品的自由开放。
第一学习主题
第3课
左宗棠收复新疆和甲午中日战争
结 束
黄海战役中 的邓世昌
《马关条约》 的内容及危害
第一学习主题
第3课
左宗棠收复新疆和甲午中日战争
学习与探究
第一学习主题
学习测评
第3课
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19世纪末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简表
国名 德国 势力范围 山东 割占或租借地 强租胶州湾
俄国
法国 英国 日本
东北
广东、广西和云南 长江流域 福建
强租旅顺、大连
强租广州湾 强租“新界”、威海 卫 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
处 于 被 列 强 宰 割 和 瓜 分 的 危 机 中
甲午中日战争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
甲午战争是日本经长期准备和精 心策划,对中国和朝鲜发动一场 以“国运相赌”的侵略战争。通 过战争日本夺占了台湾,控制了 朝鲜,勒索了巨款。
甲午战争前日本扩军备战概况
军费开支占 国家预算
1883—1894 日本共开支 陆海军军费 269亿日元 1892.23万
基础练习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于 A ) (
A 1894年 B 1840年 C 1856年 D 1851年
在黄海战役中与日本舰队激战的部队是 (C )
A 福建水师
B 东海舰队
C 北洋舰队
D 南洋舰队
民族英雄邓世昌牺牲于下列哪一地点 (D)
A 朝鲜平壤
B 鸭绿江畔 C 威海卫 D 黄海
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是(B )
A 丰岛海战
B 威海卫战役 C 黄海战役
D 台湾战役
《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赔偿日本军费白银
A 2100万两 B 2亿两
C 2100万元
D 2亿元 (B)
战
战
役
役
经
1895
辽 东 半岛战役 威 海 卫 战 役
过
黄海海战
1
1894.7.25
1894年7月25日,清政府雇用英国商船高 升号运送中国士兵去朝鲜,日本舰队在朝鲜 丰岛海面偷袭清军运兵船,公然挑起战争.
第3课_甲午中日战争

10、中日《马关条约》签订时,被任命 为议和全权大臣的是 ( ) A.李鸿章 B.左宗棠 C.曾纪泽 D.琦善 11、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引用清诗 人丘逢甲的《春愁》: “愁难遣强看山, 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 年今日割台湾。”这首诗写于( )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 争后
商埠,日本轮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
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允设厂——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
进一步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廉价 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劳动力,外国资本的挤压阻碍 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近 代 中 国 开 放 的 通 商 口 岸
鸦片战争 后开放的通商 口岸 第二次鸦片 战争后开放的通 商口岸
13、关于《马关条约》对中国造 成的危害的叙述中,最准确的表 述是 ( ) A.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B.打开中国西南的门户 C.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D.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
填空题
1、_____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中国战败 后签订《 》条约。 2、在黄海海战中牺牲的清军将领是_____。 3、 _________战役后,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4、甲午中日战争中,日本在 _______对中 国居民进行野蛮的大屠杀。 5、强迫日本放弃辽东半岛的三国是 _____ _____ _____。 6、1895年率台湾人民英勇抗击日军的义军 首领是________,黑旗军首领是 。
甲午战争后,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屠龙大会
人人有份
北极熊,代表俄国,将整 个长城以北和新疆作为它 的势力范围;虎,代表英 国,吞食我最富庶的长江 流域作为势力范围;德国, 象一条七寸毒蛇一样把我 国的山东紧紧缠住;狂奔 乱跳的大青蛙,代表法国, 一举伸向我两广、云南; 小太阳、日本,气焰嚣张, 又把我国的福建作为它的 势力范围。图的东南部还 有一只秃鹰正向中国飞来, 它代表美国,是帝国主义 列强瓜分中国的“迟到 者”,但它不会吃其它帝 国主义国家残羹剩饭就善 罢甘休,而是另有企图和
中日甲午战争 ppt

5、《马关条约》的内容中,哪一项最严重 的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A、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B、赔款白银2亿两 C、增开通商口岸 D、割让台湾给日本
6、甲午战争结束后,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 响是(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根本原因:在于腐朽的封建王朝必然
败于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
国难当头,慈禧做“万寿盛典”
三 军 败 绩 割 地 求 和 万 寿 无 疆 普 天 同 庆
一、八国联军攻占北京
时间: 1900年6月
八国: 英法美、德意奥、俄日
首领: 西摩尔
借口: 义和团运动损害了他们在华的利益, 要镇压中国人民反抗侵略斗争
1、1900 日 、
年6月, 俄 德 、 法 、
、 英 、 美 、 意 、 奥 、
等八国组成联军,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 。
2、6月中旬,八国联军从大沽口向天津进
犯,在 廊 坊 、 杨 村 遭到义和团
的顽强狙击
3、最能说明义和团运动性质的是(
)
A、反封运动 C、反殖运动
B、反资运动 D、反帝运动
4 、义和团运动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共同之 处是( )
A、开放广、厦、福、宁、上为通商口岸 B、开放重、沙、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C、开放烟台、琼州等到10处为通商口岸 D、开放天律为通商口岸
4、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离开祖国50年的 宝岛台湾终于回归祖国。规定割让台湾给日 本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第3课 甲午中日战争
一、甲午中日战争
时间:
八年级历史上册_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课件

——《申报》
刘永福、徐骧…….
《马关条约》的启示
落后就要挨打.以经济建设为中 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 国力,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穿越时空漫话未来
日本跟中国每100年打一次仗,19 世纪爆发了日清战争(我们叫甲午中日 战争),20世纪打了日中战争(我们叫 做抗日战争),21世纪如果日本跟中国 再次开火,你认为大概是什么时候?可 能的远因和近因在哪里?如果日本赢了, 是赢在什么地方?输了是输在什么条件 上?
——《读者》
• 为什么说现在的日本既是离我们最近又 是离我们最远的国家?
• 为什么说“日本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最 凶恶、最野蛮的敌人”?
甲午中日战争 日本为什么敢于挑起甲午战争? 它挑起这场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甲午中日战争背景
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大力发展资本主义, 国力逐渐强盛
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清朝制度落后政治腐败---(根本原因)
内 清政府避战求和政策---(重要原因) 因 清军防务松弛
官兵临阵脱逃
武器装备落后
外 ①日本蓄谋已久,且制度先进。 因 ②西方列强对日本的支持。
甲午中日战争结果
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在西方列强 支持下,企图征服朝鲜、入侵中国 而挑起的侵略战争,以中国的失败 而告终。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 《马关条约》。
认识 商品输出阶段
资本输出阶段
• 《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列强强加给中国最 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半 封建的程度。
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温家宝 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未诗人 丘逢甲《春愁》: 春愁难遣强看山, 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 去年今日割台湾。
【历史】北师版八年级上册庖丁巧解牛(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

庖丁巧解牛知识·巧学·升华明治维新以后的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在占领了朝鲜以后日本把它侵略的矛学+科+1.(119世纪50年代,日本与中国相似,也遭遇西方的冲击。
日本却在炮声的震撼下由震恐而惊醒,由惊醒而自强,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确定了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把侵略的魔爪首先伸向朝鲜和中国。
日本于1876年强迫朝鲜签订《江华条约》,取得开埠通商、派驻领事等特权。
1874年日本侵略台湾是近代史上日本侵略中国的开始。
日本的崛起,对中国而言,意味着后起的东方殖民者踏着先行的西方殖民者的脚印,(21894年3月,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
5月31日,起义军攻占全罗道首府全州。
朝鲜国王李熙要求清政府派兵镇压(当时清朝和李氏朝鲜有“宗藩”关系)。
正在处心积虑寻找挑起战争时机的日本,也极力怂恿清政府出兵“助剿”。
7月23日凌晨,日本驻朝公使大鸟圭介发动政变,派兵攻占朝鲜王宫,扶植以大院君为首的傀儡政府。
两天后,大院君“邀请”日军驱逐在牙山的中国驻军,战争已是一触即发了。
因为这一年是旧历甲午年,因此这次战争叫做“甲午中日战争”。
深化升华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长期以来推行对外扩张政策,称霸世界和蓄谋侵略中国清王朝的腐败无能是中国一次次被动挨打的主要原因,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所取得的权益,并未使列强感到满足,清政府的妥协退让更助长了列强的侵略野心,导致了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2.1894年9月16日,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率北洋舰队护送招商局轮船运兵至鸭绿江口大东沟登陆。
不料这一军事秘密事先已被日本从美国人那儿得知。
17日上午北洋舰队准备返航时,突遭日本联合舰队袭击。
北洋舰队缺乏准备,匆忙迎战。
海军提督丁汝昌率旗舰定远号居中,其他各舰分列左右,整个舰队共10艘战舰,呈一字形排开,全队官兵奋不顾身,勇往直前。
但战斗开始不久,丁汝昌受伤,旗舰定远号受损,失去指挥能力,北洋舰队处境不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课甲午中日战争预学案 3-01
学习目标
1、掌握甲午中日战争的起止时间,主要战役及涌现出的英雄人物。
2、理解《马关条约》的时间,主要内容影响。
3、把握列强甲午中日战争后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情况。
学习重点
王海海战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和《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学习难点
如何理解《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学习指导:
认真阅读历史内容,思考好下列问题,认真完成导学内容。
1、甲午战争的原因?
2、黄海海战时间、经过、结果。
3、威海卫战役过程、结果。
(二)、《马关条约》
1、背景、时间、签订人物、、
2、主要内容(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和投资设厂).
3、《马关条约》的危害。
(三)、瓜分中国的狂潮
1、三国干涉还辽。
2、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瓜分、租借地和势力范围的划分简表
1、邓世昌的主要事迹___________。
2、康有为在诗中写道:“海东龙泣舰沉波,上相轩崷(古代使臣乘坐的一种轻车)出议和台人号泣秦桧歌,九城谣谍遍网罗。
”该诗中的“议和”与下列哪一条约的签订有关()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瑷珲条约》
3、阅读书本P4页,回答问题:
(1)、鸦片战争后,A地被开放通商口岸,此地是———,与上述史实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2)、甲午战争后,B地区曾作为被为割让的对象,此地区_______,与上述史实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3)、上述两个不平等条约分别对近代中国造成了什么严重后果?
对上作业评价:
第三课问题探究 3-02
一、认真阅读本课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为什么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是蓄谋已久的对华战争?
2、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有哪些?
3、为什么说《马关条约》是《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4、在19世纪末,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这说明了什么?
第三课综合提升训练 3-03
1、1894年,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发动侵略战争的国家()
A、英国
B、俄国
C、美国
D、日本
2、“如果我们撞沉吉野,就能大灭敌人的威风,大长我军的志气。
”此语出自何人之口()
A、丁汝昌
B、林则徐
C、左宗棠
D、邓世昌
3、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最主要原因()
A、地理位置不利
B、兵卒无土气
C、日军强大
D、清政府的腐败
4、清政府苦心经营的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是在()
A、镇海之战
B、黄海之战
C、辽东之战
D、威海卫之战
5、下列几项说明了《马关条约》对中国造成的影响,其中正确的是()
A、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B、使中国半封建化建设程度进一度加深
C、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D、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6、《马关条约》的内容中,最能反映帝国主义国家侵略要求是()
A、清政府赔偿巨额军费
B、开辟内河新航线
C、允许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增开通商口岸
7、“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这副挽联是光绪皇帝所写,哀悼的是在甲午中日甲午战争中壮烈牺牲的:()
A.邓世昌
B.林则徐
C.关天培
D.左宗棠
8、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了。
导致这种状况的出现实因为中日双方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爱珲条约》
D.《马关条约》
9、在下列不平等条约中,含有强迫清政府把台湾割让给日本这一内容的是()A.《马关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南京条约》10、你判断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当时的国力衰弱,远远落后于日本
B.清政府腐败无能,一味妥协退让
C.清朝的军人消极避战,战斗力低下
D.清朝的军事装备落后
二、材料解析题:
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刘东同学在某杂志看到以下内容: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日本取得在中国投资办厂的权利。
(2)结合所学的日本历史知识,分析日本为什么能够在甲午战争中击败中国?
(3)甲午战争,中国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该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什么?
(4)假如你生活在19世纪末,听到《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后,你的爱国举动是什么?(举出一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