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四海八荒易错集专题08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合集下载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考点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考点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考点在高考化学中,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考点。

理解和掌握这部分知识,对于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至关重要。

首先,咱们来聊聊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反应速率,简单来说,就是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程度。

它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不少。

比如说浓度,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通常就越快。

这就好比一群人干活,人越多,干活的速度可能就越快。

再比如温度,一般温度越高,反应速率也会加快。

就像加热能让水更快地沸腾一样,温度升高能给化学反应提供更多的能量,让分子们更活跃,反应也就进行得更快。

还有压强,对于有气体参与的反应,如果增大压强,相当于把气体分子们挤得更紧了,它们之间碰撞的机会增多,反应速率也就提高了。

催化剂也是个关键因素,它能改变反应的路径,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从而极大地加快反应速率。

但要注意,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自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是不变的。

接下来,咱们再谈谈化学平衡。

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这时就达到了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具有一些特点。

比如动态平衡,虽然看起来各物质的浓度不再改变,但实际上正逆反应仍在进行,只是速率相等罢了。

还有条件不变性,如果外界条件不变,平衡状态就不会改变。

但如果条件改变了,平衡就会被打破,然后在新的条件下重新建立平衡。

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也不少。

浓度的变化会影响平衡,如果增大反应物浓度或者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之,则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温度的改变同样重要,升高温度,平衡会向着吸热反应的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会向着放热反应的方向移动。

压强的变化对于有气体参与且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发生改变的反应有影响。

增大压强,平衡会向气体分子数减少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则向气体分子数增加的方向移动。

在解题时,我们常常会遇到有关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的图像问题。

高考化学考点解读——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高考化学考点解读——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高考化学考点解读——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高考频度:★★★★★难易程度:★★★☆☆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SO2和O2进行反应:2SO2(g)+ O2(g)2SO3(g) ΔH<>,反应速率(v)与温度(T)、SO2的体积分数[V(SO2)%]与压强(p)的关系分别如图甲、图乙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甲中,曲线1表示逆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B.图甲中,d点表示温度为T0时,反应已经达到平衡C.图乙中,温度恒定时,a、b两点对应的反应速率:v(a)>v(b) D.图乙中,温度恒定时,c点的反应正在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图甲中,d点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处于平衡状态,平衡后升温,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v(逆)>v(正),曲线1表示逆反应速率,A、B正确;乙图中,p2压强大,反应速率快,C错误;p1达到平衡时SO2的体积分数大于c点时SO2的体积分数,所以反应向生成SO2的方向进行,D正确。

1.化学平衡状态判断的3类标准(1)绝对标志(2)相对标志①有气体参加的反应,气体的总压强、总体积、总物质的量不变时,当是等体积反应时,不一定达到平衡;当是不等体积反应时,达到平衡。

②气体的密度()、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时,要具体分析各表达式中的分子或分母变化情况,判断是否平衡。

③如果平衡体系中的物质有颜色,则平衡体系的颜色不变时,达到平衡。

(3)一个角度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如反应N2(g)+3H2(g)2NH3(g),下列各项均可说明该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①断裂1 mol N≡N键的同时生成1 mol N≡N键;②断裂1 mol N≡N键的同时生成3 mol H—H键;③断裂1 mol N≡N键的同时断裂6 mol N—H键;④生成1 mol N≡N键的同时生成6 mol N—H键。

2.平衡移动方向的判断(1)依据勒夏特列原理判断。

(2)根据图像中正、逆反应速率相对大小判断:若v正>v逆,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之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2021年高考化学考点精讲精练08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含解析

2021年高考化学考点精讲精练08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含解析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知识点一、化学反应速率 1.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即。

理解的关键:(1)表示浓度变化; (2)均为正值;(3)不用纯固体或纯液体表示; (4)是平均速率,不是瞬时速率; (5)单位为mol/(L.s)、mol·L -1·s -1。

同一反应中不同物质间反应速率的规律同一反应用不同物质来表示反应速率时,其数值不一定相等;它们的比值等于化学方程式的计量数之比。

对于在一个容器中的一般反应a A+b B===c C+d D 来说有,v (A)∶v (B)∶v (C)∶v (D)=Δc (A)∶Δc (B)∶Δc (C)∶Δc (D)=Δn (A)∶Δn (B)∶Δn (C)∶Δn (D)=a ∶b ∶c ∶d 。

【方法技巧】反应速率大小(或快慢)比较方法同一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用不同物质表示时数值可能不同,比较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不能只看数值大小,而要进行一定的转化。

(1)归一法:将同一反应中的不同物质的反应速率转化成同一单位、同一种物质的反应速率,再进行比较。

(2)比值法:用各物质的量表示的反应速率除以对应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然后再对求出的数值进行大小排序,数值大的反应速率快。

如反应m A +n B p C +q D ,若v (A)/m >v (B)/n ,则反应速率A >B 。

(3)注意单位是否统一。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1.决定因素(内因):反应物的性质(决定因素) 2.条件因素(外因):(1)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固体和纯液体除外),①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浓度越小,反应速率越慢。

tV M mt V n t C V ∆⋅⋅∆=∆⋅∆=∆∆=②变化情况:对于可逆反应来说,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正反应速率瞬间增大,逆反应速率不变,随后,由于反应物浓度减小,生成物浓度增大,正反应速率减慢,逆反应速率增大。

(2)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方程式中必须要有气体),①压强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压强越小,反应速率越慢。

2017年高考化学(四海八荒易错集)专题08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2017年高考化学(四海八荒易错集)专题08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专题08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1.已知反应:2NO(g)+Br2(g)===2NOBr(g)的活化能为a kJ/mol,其反应机理如下:①NO(g)+Br2(g)===NOBr2(g) 慢②NO(g)+NOBr2(g)===2NOBr(g) 快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的速率主要取决于②的快慢B.反应速率v(NO)=v(NOBr)=2v(Br2)C.NOBr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该反应的焓变等于a kJ/mol答案:B2.一定温度下在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2X(g)Y(g)+Z(s),以下叙述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B.反应容器中Y的质量分数不变C.X的分解速率与Y的消耗速率相等D.单位时间内生成1 mol Y的同时生成2 mol X解析:X的分解速率与Y的消耗速率之比为2∶1时,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C项说明反应未达到平衡状态。

答案:CH>0,不改变其他条件的情况下合理的说法是3.处于平衡状态的反应:2H( )A.加入催化剂,反应途径将发生改变,ΔH也将随之改变B.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H2S分解率也增大C .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将引起体系温度降低D .若体系恒容,注入一些H 2后达新平衡,H 2浓度将减小答案:B4.(2016·四川卷)一定条件下,CH 4与H 2O(g)发生反应:CH 4(g)+H 2O(g)CO(g)+3H 2(g)。

设起始n (H 2O )n (CH 4)=Z ,在恒压下,平衡时φ(CH 4)的体积分数与Z 和T (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的焓变ΔH >0B .图中Z 的大小为a >3>bC .图中X 点对应的平衡混合物中n (H 2O )n (CH 4)=3D .温度不变时,图中X 点对应的平衡在加压后φ(CH 4)减小解析:A.根据图示知温度越高,CH 4的体积分数越小,说明平衡向右移动,所以该反应的焓变ΔΗ>0,正确;B.相同条件下Z 越大,平衡时CH 4的体积分数越小,所以图中Z 的大小为b >3>a ,错误;C.起始时n (H 2O )n (CH 4)=3,反应过程中H 2O 和CH 4等物质的量减小,所以平衡时n (H 2O )n (CH 4)>3,错误;D.温度不变时,加压平衡逆向移动,甲烷的体积分数增大,错误。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解析)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解析)
升高温度
D.降低温度
E.加催化剂
F.充入氮气
t1 时刻 C ;t3 时刻 E ;t4 时刻 B 。
(3)依据(2)中的结论,下列时间段中,氨的百分含量最高的是 A 。
A.t0~t1
B.t2~t3
C.t3~t4
D.t5~t6
(4)如果在 t6 时刻,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部分氨,t7 时刻反应达到平衡状态,请在图中画出反应速率
t2 时重新建立平衡)( C )
解析:增加 O2 浓度,υ正增大,υ逆瞬间不变,A 正确;增大压强,υ正、υ逆都增大,υ正增大的倍数大于υ逆, B 正确;升高温度,υ正、υ逆都瞬间增大,C 错误;加入催化剂,υ正、υ逆同时同倍数增大,D 正确。 2.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 0.3 mol A、0.1 mol C 和一定量的 B 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各物质 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甲图所示[t0~t1 阶段的 c(B)变化未画出]。乙图为 t2 时刻后改变条件时平衡体系中 正、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且四个阶段都各改变一种反应条件且互不相同,t3~t4 阶段为使用 催化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2.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 1 mol H2 和 1 mol I2,压强为 p(Pa),并在一定温度下使其发生反应:H2(g)+
I2(g)
2HI(g) Δ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向其中加入 1 mol H2(g),反应速率一定加快
B.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向其中加入 1 mol N2(N2 不参加反应),反应速率一定加快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3A(g)
B(g)+2C(g) ΔH=-50a kJ·mol-1
解析:C 的浓度变化为 0.11 mol·L-1-0.05 mol·L-1=0.06 mol·L-1,t3~t4 与 t4~t5,条件改变时,平衡 不发生移动,只可能是两种情况,一是加入了催化剂,二是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相等的

高考化学培优易错难题(含解析)之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附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培优易错难题(含解析)之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附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培优 易错 难题(含解析)之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附详细答案 一、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1.某校化学课外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做了以下实验。

(1) 用三支试管各取 5.0 mL 、0.01 mol 的酸性KMnO 4溶液,再分别滴入 0.1 mol L :1 H 2C 2O 4 溶液,实验报告如下。

实验 編号0*01 mobL"酸性 KMnOa 涯液 OdnwbL -H ;C Z O 4溶液水反应温度TC反应时间內1 5,0 mL 5,0 mL 0 20 125 '2 5,0 mL V L0 niL 20 320 35,0 mL5,0 mL5030① 实验1、3研究的是 ___________ 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② 表中V = __________ mL o(2) 小组同学在进行(1)中各组实验时,均发现该反应开始时很慢,一段时间后速率会突然加 快。

对此该小组的同学展开讨论: ①甲同学认为KMnO 4与H 2C 2O 4的反应放热,温度升高,速率加快。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同学认为随着反应的进行,因 ,故速率加快。

⑶为比较Fe 3*、C L T 对H 2O2分解的催化效果,该小组的同学又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 的实验。

回答相关问题: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乙中仪器A 的名称为② 定性分析:如图甲可通过观察反应产生气泡的快慢,定性比较得出结论。

有同学提出将CuSQ 溶液改为 CuC b 溶液更合理,其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定量分析:如图乙所示,实验时以收集到 40 mL 气体为准,忽略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一)化学反应速率1.定义: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单位:mol/(L·min)或mol/(L·s) v=△c·△t2.规律:同一反应里用不同物质来表示的反应速率数值可以是不同的,但这些数值,都表示同一反应速率。

且不同物质的速率比值等于其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如反应mA+nB=pC+qD 的v(A):v(B):v(C):v(D)=m:n:p:q3.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内因: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结构和性质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决定性因素。

例如H2、F2混合后,黑暗处都发生爆炸反应,化学反应速率极快,是不可逆反应。

而H2、N2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存在下才能发生反应,化学反应速率较慢,由于是可逆反应,反应不能进行到底。

外因:①浓度: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单位体积发生反应的分子数增加,反应速率加快。

②压强: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加压强,气体体积缩小,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

③温度:升高温度时,分子运动速率加快,有效碰撞次数增加,反应速率加快,一般来说,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增大到原来的2~4倍。

④催化剂:可以同等程度增大逆反应速率。

⑤其他因素:增大固体表面积(粉碎),光照也可增大某些反应的速率,此外,超声波、电磁波、溶剂也对反应速率有影响。

【注意】:①改变外界条件时,若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也一定增大,增大的倍数可能不同,但不可能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②固体、纯液体浓度视为常数,不能用其表示反应速率,它们的量的变化不会引起反应速率的变化,但其颗粒的大小可影响反应速率。

③增大压强或浓度,是增大了分子之间的碰撞几率,因此增大了化学反应速率;升高温度或使用催化剂,提高了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了有效碰撞次数,使反应速率增大。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是化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

化学反应速率指的是反应物转化为产物的速度,而化学平衡则是指在一个封闭系统中,反应的前进和逆反应达到相互抵消的状态。

本文将探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

一、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的消耗量或产物的生成量。

通常表示为物质浓度的变化速率,具体公式为:反应速率= ΔC/Δt其中,ΔC表示反应物浓度或产物浓度的变化量,Δt表示时间的变化量。

化学反应速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浓度、催化剂和表面积等。

其中,温度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根据反应速率理论,温度升高10摄氏度,反应速率大约增加两倍。

这是因为温度的升高会增加反应物的动能,提高分子碰撞的频率和能量,从而加快反应速率。

浓度也会影响反应速率。

一般来说,反应物浓度越高,分子碰撞的概率越大,反应速率也越快。

当浓度较低时,分子碰撞的频率较低,反应速率会减慢。

催化剂是能够提高反应速率的物质,但不参与反应本身。

催化剂能够通过降低反应物分子之间的活化能,加速反应速率。

催化剂在反应结束后可以循环使用,因此只需少量添加即可。

表面积也是一个影响因素。

反应物粒子的表面积越大,与其他反应物相互作用的机会越多,反应速率也会增加。

这是因为粒子表面上的分子碰撞更频繁,反应更容易发生。

二、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指在封闭系统中,正反应和逆反应达到相互抵消的状态。

在达到化学平衡时,反应物和产物的浓度保持不变,但反应仍在进行。

化学平衡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通常使用双箭头(↔)表示正反应和逆反应。

化学平衡受到温度、压力和浓度的影响。

温度的变化可以改变反应平衡。

根据勒夏特列原理(Le Chatelier's principle),温度升高会使平衡向反应物生成的方向移动,而温度降低则使平衡向产物生成的方向移动。

这是因为平衡位置会随着反应热力学性质的变化而改变。

压力的变化对涉及气体的反应有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08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1.已知反应:2NO(g)+Br2(g)===2NOBr(g)的活化能为a kJ/mol,其反应机理如下:①NO(g)+Br2(g)===NOBr2(g) 慢②NO(g)+NOBr2(g)===2NOBr(g) 快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的速率主要取决于②的快慢B.反应速率v(NO)=v(NOBr)=2v(Br2)C.NOBr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该反应的焓变等于a kJ/mol答案:B2.一定温度下在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2X(g)Y(g)+Z(s),以下叙述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B.反应容器中Y的质量分数不变C.X的分解速率与Y的消耗速率相等D.单位时间内生成1 mol Y的同时生成2 mol X解析:X的分解速率与Y的消耗速率之比为2∶1时,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C项说明反应未达到平衡状态。

答案:CH>0,不改变其他条件的情况下合理的说法是3.处于平衡状态的反应:2H( )A.加入催化剂,反应途径将发生改变,ΔH也将随之改变B.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H2S分解率也增大C .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将引起体系温度降低D .若体系恒容,注入一些H 2后达新平衡,H 2浓度将减小答案:B4.(2016·四川卷)一定条件下,CH 4与H 2O(g)发生反应:CH 4(g)+H 2O(g)CO(g)+3H 2(g)。

设起始n (H 2O )n (CH 4)=Z ,在恒压下,平衡时φ(CH 4)的体积分数与Z 和T (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的焓变ΔH >0B .图中Z 的大小为a >3>bC .图中X 点对应的平衡混合物中n (H 2O )n (CH 4)=3D .温度不变时,图中X 点对应的平衡在加压后φ(CH 4)减小解析:A.根据图示知温度越高,CH 4的体积分数越小,说明平衡向右移动,所以该反应的焓变ΔΗ>0,正确;B.相同条件下Z 越大,平衡时CH 4的体积分数越小,所以图中Z 的大小为b >3>a ,错误;C.起始时n (H 2O )n (CH 4)=3,反应过程中H 2O 和CH 4等物质的量减小,所以平衡时n (H 2O )n (CH 4)>3,错误;D.温度不变时,加压平衡逆向移动,甲烷的体积分数增大,错误。

答案:A5.向甲、乙、丙三个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A 和B ,发生反应:x A(g)+B(g)2C(g)。

各容器的反应温度、反应物起始量,反应过程中C 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分别用下图和下表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 2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0.8B .由图可知:T 1<T 2,且该反应为吸热反应C .前10 min 乙、丙两容器中v (A)乙>v (A)丙D .C 的质量m :m 甲=m 乙<2m 丙答案:A6.一定量的CO 2与足量的碳在体积可变的恒压密闭容器中反应:C(s)+CO 2(g)2CO(g)。

平衡时,体系中气体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气体分压(p 分)=气体总压(p 总)×体积分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550 ℃时,若充入惰性气体,v 正、v 逆均减小,平衡不移动B .650 ℃时,反应达平衡后CO 2的转化率为25.0%C .T ℃时,若充入等体积的CO 2和CO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 .925 ℃时,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表示的化学平衡常数K p =24.0p 总答案:B7.某恒定温度下,在一个2 L 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 mol A 和2 mol B 进行如下反应:3A(g)+2B(g)4C(?)+2D(?),“?”代表状态不确定。

反应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测得生成1.6 mol C ,且反应前后压强之比为5∶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是K =c 4(C )·c 2(D )c 3(A )·c 2(B )B .此时B 的平衡转化率是35%C .增大该体系的压强,平衡向右移动,化学平衡常数增大D .增加C ,B 的平衡转化率不变 解析: 3A(g)+2B(g)4C(?)+2D(?)起始/mol 4 2 0 0 变化/mol 1.2 0.8 1.6 0.8 平衡/mol 2.8 1.2 1.6 0.8n (平)=(4+2)mol×45=4.8 mol答案:D8.(2016·全国Ⅲ卷)煤燃烧排放的烟气含有SO 2和NO x ,形成酸雨、污染大气,采用NaClO 2溶液作为吸收剂可同时对烟气进行脱硫、脱硝。

回答下列问题: (1)NaClO 2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

(2)在鼓泡反应器中通入含有SO 2和NO 的烟气,反应温度323 K ,NaClO 2溶液浓度为5×10-3mol/L 。

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分析结果如下表。

①写出NaClO 2溶液脱硝过程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增加压强,NO 的转化率________(填“提高”“不变”或“降低”)。

②随着吸收反应的进行,吸收剂溶液的pH 逐渐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③由实验结果可知,脱硫反应速率________脱硝反应速率(填“大于”或“小于”)。

原因是除了SO 2和NO 在烟气中的初始浓度不同,还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不同温度下,NaClO 2溶液脱硫、脱硝的反应中SO 2和NO 的平衡分压p c 如图所示。

①由图分析可知,反应温度升高,脱硫、脱硝反应的平衡常数均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②反应ClO -2+2SO 2-32SO 2-4+Cl -的平衡常数K 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采用NaClO 、Ca(ClO)2替代NaClO 2,也能得到较好的烟气脱硫效果。

从化学平衡原理分析,Ca(ClO)2相比NaClO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生产中可用双氧水氧化法处理电镀含氰废水,某化学兴趣小组模拟该法探究有关因素对破氰反应速率的影响(注:破氰反应是指氧化剂将CN-氧化的反应)。

(导学号 58870140)【相关资料】①氰化物主要是以CN-和[Fe(CN)6]3-两种形式存在。

②Cu2+可作为双氧水氧化法破氰处理过程中的催化剂;Cu2+在偏碱性条件下对双氧水分解影响较弱,可以忽略不计。

③[Fe(CN)6]3-较CN-难被双氧水氧化,且pH越大,[Fe(CN)6]3-越稳定,越难被氧化。

【实验过程】在常温下,控制含氰废水样品中总氰的初始浓度和催化剂Cu2+的浓度相同,调节含氰废水样品不同的初始pH和一定浓度双氧水溶液的用量,设计如下对比实验:(1)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表中不要留空格)。

实验测得含氰废水中的总氰浓度(以CN -表示)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2)实验①中20~60 min 时间段反应速率:υ(CN -)=________mol/(L·min)。

(3)实验①和实验②结果表明,含氰废水的初始pH 增大,破氰反应速率减小,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一点即可)。

在偏碱性条件下,含氰废水中的CN -最终被双氧水氧化为HCO -3,同时放出NH 3,试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兴趣小组同学要探究Cu 2+是否对双氧水氧化法破氰反应起催化作用,请你帮助他设计实验并验证上述结论,完成下表中内容(己知:废水中的CN -浓度可用离子色谱仪测定)。

预期答案:(1)双氧水的浓度对破氰反应速率的影响10 20 (2)0.0175(3)初始pH增大,催化剂Cu2+会形成Cu(OH)2沉淀,影响了Cu2+的催化作用(或初始pH增大,[Fe(CN)6]3-较中性和酸性条件下更稳定,难以氧化) CN-+H2O2+H2O===NH3↑+HCO-3(4)反应起催化作用;若两试管中的对双氧水破氰反应不起催10.(2015·全国Ⅱ卷,改编)甲醇既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可作为燃料,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CO2和H2)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甲醇。

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①CO(g)+2H2(g)CH3OH(g)ΔH1=-99 kJ/mol②CO2(g)+3H2(g)CH3OH(g)+H2O(g)ΔH2=-58 kJ/mol③CO2(g)+H2(g)CO(g)+H2O(g)ΔH3=+41 kJ/mol回答下列问题:(导学号 58870141)(1)反应①的化学平衡常数K表式为______________;图1中能正确反映平衡常数K随温度变化关系的曲线为________(填曲线标记字母),其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合成气组成n(H2)/n(CO+CO2)=2.60时,体系中的CO平衡转化率(α)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图2所示。

α(CO)值随温度升高而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图2中的压强由大到小为________,其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易错起源1、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及比较例1.10 mL浓度为1 mol·L-1的盐酸与过量的锌粉反应,若加入适量的下列溶液,能减慢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氢气生成量的是(双选)( )A.K2SO4B.CH3COONaC.CuSO4D.Na2CO3解析锌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若加入物质使反应速率降低,则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减小,但由于不影响答案AB【变式探究】化合物Bilirubin在一定波长的光照射下发生分解反应,反应物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如图所示,计算反应4~8 min间的平均反应速率和推测反应16 min时反应物的浓度,结果应是( )A.2.5 μmol·L-1·min-1和2.0 μmol·L-1B.2.5 μmol·L-1·min-1和2.5 μmol·L-1C.3.0 μmol·L-1·min-1和3.0 μmol·L-1D.5.0 μmol·L-1·min-1和3.0 μmol·L-1【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意在考查考生对图表的分析能力和数据的处理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