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 自然界的水循环(练习)-2016-2017学年高一地理上册(解析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练习第三章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含解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练习第三章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含解析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材第55~56页活动(1)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人类能够干预水循环的蒸发蒸腾、凝结降水、径流和下渗等环节。

(2)黄河下游断流与20世纪50年代后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变暖,而降水却逐渐减少等自然因素有关。

(3)黄河下游断流与中上游地区过度引用黄河水等人为因素有关。

(4)人类可以通过统一调配水资源、植树造林等措施缓解或避免黄河下游断流。

学业达标下图为“水圈的构成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各水体,分布最广的是()A.a B.b C.c D.d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水的三态中,固态水数量最多B.热带地区没有固体状态的水C.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相互补给的关系D.我国外流区域只参与海陆间水循环过程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地球上水体的组成。

第1题,气态水数量虽少但分布最广。

第2题,水的三态中,液态水数量最多;热带地区高海拔的高山上有固态的冰川存在;我国外流区域既参与了海陆间循环,又参与了陆地内循环。

答案:1.A 2.C下图表示重庆附近某水文站的气温、降水状况及该江段补给类型。

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①所示的补给类型为()A.地下水B.雨水补给C.冰雪融水补给D.湖水补给解析:图中①所示的补给量多少与降水量的多少一致,所以应是降雨补给。

故选B。

答案:B4.导致②类型补给春多夏少的主要因素是()A.春季增温快,冬季积雪多B.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C.春季多风,流域内多地形雨D.夏季单一暖气团控制,少锋面雨解析:②补给类型为冰雪融水补给,因冬季积雪多,而春季气温回升快,所以春季融雪量大,夏季,因已没有积雪,只有常年冰川融化,所以融化量较少。

故选A。

答案:A下图示意某流域径流过程的不同环节。

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甲、乙、丙三个环节分别是()A.下渗、坡面流、壤中流B.壤中流、下渗、坡面流C.坡面流、下渗、壤中流D.坡面流、壤中流、下渗解析:甲为降水形成的坡面流,乙为下渗,丙为下渗后形成的壤中流。

3.1.1 自然界的水循环(测试)-2016-2017学年高一地理上册(解析版)

3.1.1 自然界的水循环(测试)-2016-2017学年高一地理上册(解析版)

人教版必修1 第3章第1节自然界的水循环同步测试第1课时测试时间:40分钟分值:100分一、单项选择题(11小题,每题4分,共44分)1.我国河流的枯水期一般出现在冬季,河水流量和水位变化都很小。

该时期河流水量最稳定的补给来源是()A.大气降水 B.地下水C.湖泊水 D.高山冰川融水【答案】B【解析】地下水补给河水,河流的径流量季节变化小,稳定。

下图表示重庆附近长江某水文站的气温降水状况及该江段补给类型,读图回答2~3题。

2.图中①所示的补给类型为( )A.地下水补给B.降雨补给C.冰雪融水补给D.湖水补给3.导致②类型补给春多夏少的主要因素是( )A.春季增温快,冬季积雪多B.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C.春季多风,流域内多地形雨D.夏季单一暖气流控制,少锋面雨【答案】2.B 3.A【解析】第2题,图中①类型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应为雨水补给。

第3题,图中②类型春季补给量最大,与气温变化有关,应为积雪融水。

读“我国某地河流示意图”,回答4~7题。

4.图中甲河的最主要补给水源是( )A.雨水B.冰雪融水C.地下水D.湖泊水5.下列四条曲线中反映甲河流域流量变化的是( )6.造成乙河下游只能补给地下水的原因是( )A.该河下游始终处于丰水期B.该河下游主要流经山区,地势高C.该河下游形成“地上河”,河床高悬,河水水位高D.该河下游河床下切较深7.我国在西部地区积极推行集雨工程(收集雨水储存于水窖),该工程主要改变( ) A.降水B.蒸发C.地下径流D.地表径流【答案】4.B 5.C 6.C 7.D【解析】甲河源头是靠祁连山的永久性积雪冰川融水补给。

西北地区冬季气温在0℃以下,河流会出现断流现象。

乙河为黄河,其下游为地上河。

修水窖集水,改变了地表径流的时空分布。

读我国某地河流示意图,回答8~9题。

8.图中甲河的最主要补给水源是 ( )A.雨水 B.冰雪融水10.图中M水量占总水量的50%。

结合降水的转化主要是蒸发、地面径流和地下径流,故M应是形成地下水。

高中地理专题3.1自然界的水循环(测)(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专题3.1自然界的水循环(测)(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1节自然界的水循环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 分数______(测试时间 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地球上的水圈是一个永不停息的动态系统,地球表面各种形式的水体是不断相互转化的,下图为“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某小流域水循环示意图”,回答1~2题。

1.监测显示,近年来,该流域蒸腾作用明显减弱,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 A.流域内降水明显增加 B.流域内地表径流增加C.流域内粮食产量减少 D.流域内水汽蒸发减少2.若要进一步稳定该流域的径流量,应采取的措施是( )A.人工降雨B.围湖造田C.开发地下水D.封山育林【答案】1.B 2.D流域上各点的雨量汇流速度有快有慢,汇流时间也有长有短。

等流时线是流域内汇流到出口断面时间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线。

读图回答3~4题。

3.图示流域内河流流向为( )A.西南→东北B.西北→东南C.东北→西南D.东南→西北4.图示地区地势最为平坦的地段为( )A.S1B.S2C.S3D.S4【解析】第3题,图中越向东北方向等流时线数值越小,说明离出口断面越近;越向西南方向等流时线数值越大,说明离出口断面越远。

第4题,S4地段等流时线较为密集,说明在水流用时相同的情况下流过的距离较短,所以该地地势平坦。

【答案】3.A 4.D水量盈余率是衡量水库蓄水量变化的重要指标(水量盈余率=流入量/流出量),读2013年我国某水库各月水量盈余率统计图。

完成5~6题。

5.该水库储水量最大的时期是A.1月初B.6月中旬C.6月底D.8月中旬6.该水库最有可能位于A.华北B.东北C.闽南D.江南【答案】5、C 6、D考点:河流的水文特征,区域自然环境差异及原因。

下图中的图Ⅰ是台湾-江西-四川-青海一线的地下水埋藏深度图,图Ⅱ是图Ⅰ中乙地的相关信息。

读图回答7-8题。

7.图I中的曲线在甲地出现明显的较低值,反映出此处:()A.海拔高蒸发微弱B.是阶梯分界处,受地形抬升作用的影响,降水量增多C.河道弯曲,排水不畅D.土质疏松,下渗能力强8.乙区域要对E、F、G、H四个区进行绿化,选择了4种植物进行种植,测得4种植物的根深见下表,假设根部不能达到地下水位,植物就会因为缺水而死亡,以下叙述正确的是:()C. c植物在F区不能成活D. d植物在E区可以良好生长【答案】7、B 8、D考点:等值线的判读,地下水埋藏深度的变化情况甲图为我国某河流与湖泊的水体交换示意图,乙图为甲图中Q点河流水位和P点湖泊水位随季节的变化曲线示意图。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同步配套练习-3.1自然界的水循环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同步配套练习-3.1自然界的水循环

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课后篇巩固提升下图为水圈的构成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1~2题。

1.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各水体,分布最广的是( )A.AB.BC.CD.D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水的三态中,固态水数量最多B.热带地区没有固体状态的水C.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D.我国内流区域没有参与海陆间水循环过程1题,气态水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

第2题,在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液态水数量最多。

2.C下图为我国新疆某年某河流流量过程线,该年洪峰比正常年份高得多。

读图,完成第3~4题。

3.该年河流汛期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 )A.湖泊水B.冰川融水C.季节性积雪融水D.地下水4.该年洪峰比正常年份高得多,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冬季降雪量过大B.春夏季气温过低C.夏季降水量偏多D.夏季融水量过大3题,该河流在我国新疆,河流水量大的时间是3~5月,判断是季节性积雪融水;湖泊水补给的河流,流量稳定,变化小;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汛期在6~9月;地下水补给的河流流量稳定。

第4题,该河流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主要是冬季降雪、春季积雪融化形成径流;该年洪峰比正常年份高得多,说明冬季降雪量偏大,气温升高积雪融化形成洪峰。

4.A读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水循环环节),完成第5~6题。

5.有关各地区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东亚地区:环节①的水量7月份较小B.南亚地区:环节②的水量1月份较大C.地中海沿岸:环节③的水量7月份较小D.开普敦附近:环节⑥的水量1月份较小6.关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人类对环节①施加的影响最大B.跨流域调水可以增加环节③的水量C.植树造林可以增加环节④的水量D.修建水库可以减少环节⑤的水量5题,①环节是蒸发,气温高则蒸发旺盛;②环节是降水,南亚是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③环节是地表径流,地中海沿岸是地中海气候,7月份降水少,所以地表径流也小;⑥环节是植物蒸腾,开普敦是地中海气候,但1月份是其夏季,气温高,蒸腾作用旺盛。

3.1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1节自然界的水循环练习题 专题练习 带详解答案解析

3.1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1节自然界的水循环练习题 专题练习 带详解答案解析

自然界的水循环一、选择题下图所示地区是我国荒漠化扩大较快地区之一。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所示各河流()A.主要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B.下游流量大于上游C.流量季节变化小D.汛期为夏季2.下列水体中,水循环速度最快、周期最短的是()A.湖泊水B.河流水C.冰川水D.地下水读“某地区1月份等潜水位线与等高线图”,回答3~4题。

3.图中河流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是()A.河流水补给地下水B.地下水补给河流水C.河流左岸地下水补给河流水,右岸河流水补给地下水D.河流右岸地下水补给河流水,左岸河流水补给地下水4.在6月份,下列关于等潜水位线的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河流两侧的等潜水位线都向南弯曲B.河流东岸的等潜水位线向北弯曲C.河流东岸的等潜水位线向北弯曲,西岸向南弯曲D.河流两侧的等潜水线不会发生变化读“下面水循环示意图”,完成5~6题。

5.水循环的最主要动力是()A.太阳辐射能、地球重力能B.潮汐C.地热能D.生物能6.下列地理事物直接参与海陆间水循环过程的是()A.柴达木盆地的湖泊B.天山山区的冰雪融水C.滚滚东流的长江水D.太平洋上未登陆的台风城市建设深刻地改变了大自然的水循环过程。

下图为某城市土地覆盖变化示意图。

据此完成7~8题。

7.该城市城市化过程中对水循环各环节影响最明显的是()A.水汽输送B.下渗C.降水D.蒸发8.该城市城市化过程中最容易诱发()A.泥石流B.风沙侵袭C.洪涝灾害D.狭管效应2017年1月10日新闻网报道,在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住房城乡建设部党组书记、部长陈政高全面总结了2016年住房城乡建设工作,对2017年工作任务作出部署。

他提出加快推动海绵城市建设,2017年要抓好120个试点项目。

“海绵城市”通过一系列的“绿色”措施滞水、蓄水、净水和排水,将有望缓解一系列城市问题。

读“海绵城市简图”,完成9~10题。

9.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的影响有()A.增加下渗量B.减少蒸发量C.增加地表径流D.减少地下径流10.海绵城市建设将有利于缓解城市()①淡水不足②雨季内涝③用地紧张④热岛效应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读图,完成11~12题。

(word完整版)高中地理必修一3.1自然界的水循环训练题(一)

(word完整版)高中地理必修一3.1自然界的水循环训练题(一)

高中地理必修一3.1 自然界的水循环训练题(一)1. 在下列水循环的各环节中,目前人类活动在某些时候可以施加影响的环节是()A.地下径流B.地表径流C.水汽蒸发D.水汽输送2. 三种水循环都包括的环节是()A.地表径流B.地下径流C.蒸发和降水D.下渗和蒸腾3.目前长江河流径流量年际变化趋小,主要原因是()A.兴修水库,调节了河流径流的年际变化B.在河流两岸加高了堤坝,使径流变化趋小C.气候变暖,使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趋于稳定D.大规模地围湖造田,调节了河流的径流变化4. 下列地理现象,属于内陆循环的是()A.黄河下游山东境内初冬和初春的凌汛B.夏季,天山、昆仑山、帕米尔高原冰雪融水汇入塔里木河C.南极大陆边缘的冰川断裂成漂浮在海洋上的冰山D.夏秋季节,台风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登陆5. 关于黄河下游河水和两岸潜水的补给关系是()A.潜水经常补给河水B.河水经常补给潜水C.黄河处于枯水期时,潜水补给河水D.核黄素和潜水游互补关系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

6.能正确反映海陆间水循环过程的是( )A.a→f→h→g B.e→f→h→dC.c→a→b→d D.d→a→b→c7.水循环中的( )A.a环节主要动力是季风B.b环节主要集中在夏季C.c环节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D.d环节为水汽的输送读我国某地一河流流量与含沙量逐月分布图,完成8~9题。

8.该河流春汛的主要补给是( )A.冰川融水B.季节性积雪融水C.雨水D.地下水9.该地区夏季降水的最主要类型是( )A.台风雨B.锋面雨C.地形雨D.对流雨读城市雨水回收利用前后水循环示意图,回答10~11题。

10.下列有关雨水回收利用前后水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Q11+Q12=Q1+Q2B.Q13+Q14>Q3+Q4C.Q16+Q17<Q6+Q7D.Q11+Q12+Q8=Q6+Q7 11.雨水回收的意义主要在于( )A.减少城市排污量B.增加城市用水量C.提高城市的防洪能力D.缓解城市地面下沉12.读图,回答问题。

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水3.1自然界的水循环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水3.1自然界的水循环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课时作业 14 自然界的水循环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水圈的构成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各水体,分布最广的是( )A.a B.bC.c D.d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水的三态中,固态水数量最多B.热带地区没有固体状态的水C.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相互补给的关系D.我国内流区域没有参与海陆间水循环过程1~2.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a为大气水,虽然数量少,但分布最广。

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水的三态中,液态水数量最多;因为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所以热带地区高海拔的高山上有固态水存在;我国内流区域蒸发旺盛,也参与海陆间循环过程;陆地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答案:1.A 2.C3.读“我国东部某区域剖面示意图”,环节③不畅通可能导致( )A.洪涝灾害 B.海平面上升C.暴雨灾害 D.土地荒漠化解析:环节③是地表径流,若地表径流不畅,导致河湖水泛滥或低洼地积水,形成洪涝灾害。

答案:A4.下图为“长江全年补给水源示意图”,读图判断( )A.a是冰雪融水补给,b是雨水补给B.a是地下水补给,c是冰雪融水补给C.a是雨水补给,b是冰雪融水补给D.a是冰雪融水补给,c是地下水补给解析:长江流域以雨水补给为主,尤其夏季更为明显,所以图中的a为雨水补给;冬季时冰雪融水随温度的降低,会消失,所以图中的b为冰雪融水补给;地下水对河流的补给出现在一年中的四个季节,所以图中的c为地下水补给。

答案:C读黄河水系示意图,回答5~6题。

5.三门峡水利工程建成后,对渭河下游的显著影响是( )A.含沙量明显减小B.径流季节变化增大C.流速明显加快D.洪涝灾害明显加剧6.如果甲地区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对下列水循环环节影响相对较小的是( )A.水汽输送 B.植物蒸腾C.地下径流 D.地表径流5~6.解析:第5题,三门峡水利工程位于渭河以下的黄河河段上,所以其不可能调节渭河的径流季节变化;由于三门峡水利工程的调节作用,渭河下游流速降低,从黄土高原带来的泥沙在渭河下游大量沉积,河床抬升,导致渭河下游洪涝灾害明显加剧。

高一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同步训练题(解析版)

高一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同步训练题(解析版)

高一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同步训练题一、选择题下列四图是我国四条河流各月平均流量示意图,阴影部分为径流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位于东北山区的河流是( )A. ①B. ②C. ③D. ④2. 四条河流中纬度最低的河流是( )A. ①B. ②C. ③D. ④3. ①河的主要补给形式是( )A. 大气降水B. 冰川融水C. 地下水D. 湖泊水【答案】1. B 2. C 3. B【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读图能力。

东北河流有双汛期的特征,3-4月的春汛,7-8月的夏汛。

【2题详解】我国降水由南向北推移,纬度越低,雨季的时间越早。

【3题详解】根据图中信息可知,①河总体径流量小,7-8月流量最大,冬季断流现象。

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河流的补给是冰雪融水。

下图是某流域水量(单位:亿吨)收支平衡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4. 图中甲代表的水循环的环节以及开采地下水量X是( )A. 蒸发55.43亿吨B. 下渗40亿吨C. 蒸发40亿吨D. 下渗55.43亿吨5. 该地区利用水资源的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A. 增加地下水的抽取量B. 扩大水库库容,增强调蓄能力C. 改进灌溉技术,节约用水D. 植树造林,增加地下水渗入量【答案】4. D 5. A【解析】【4题详解】读图,图中甲处箭头形成地下水,甲代表的水循环的环节是下渗,A、C错。

根据全球水量平衡原理,总用水量=水库蓄水+河流引水+X,开采地下水量X是 55.43亿吨,D对,B错。

【5题详解】该地区利用水资源的措施中不合理的是增加地下水的抽取量,容易导致地面沉降,A不合理。

扩大水库库容,增强调蓄能力,B合理。

改进灌溉技术,节约用水,C合理。

植树造林,增加地下水渗入量,D合理。

水循环包括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6. 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 )A. 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降水B. 降水、地表径流、蒸发、跨流域调水C. 跨流域调水、下渗、地下径流、蒸发D. 降水、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7. 在水资源的社会循环各环节中,下列做法不够恰当的是( )A. 取水——保护水源地B. 输水——减少过程损耗C. 用水——节约、综合利用D. 排水——防止当地污染【答案】6. B 7. D【解析】试题分析:【6题详解】本组题重点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及对水循环各环节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必修1 第3章
第1节自然界的水循环练习题第1课时
1.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水体是( )
A.河水 B.冰川 C.井水 D.湖泊水
【答案】1.A
【解析】河流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水源,并影响着人口、聚落、农业和工业生产的分布。

2.陆地水体水源补给最主要的形式是( )
A.河流水 B.湖泊水 C.地下水 D.大气降水
【答案】2.D
【解析】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都属于陆地水体,其水源补给主要来自大气降水。

下图是“我国某地一河流流量与含沙量逐月分布图”,完成3~5题。

3.该河流春汛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
A.冰川融水 B.季节性积雪融水
C.雨水 D.地下水
4.该地区夏季降水的最主要类型是( )
A.台风雨 B.快行冷锋形成的暴雨
C.地形雨 D.准静止锋形成的阴雨
5.该河流主要分布在( )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江淮地区 D.华南地区
【答案】3.B 4.B 5.B
【解析】读图可知,该河流有两个汛期:春汛和夏汛。

春汛的主要补给是季节性积雪融水,夏汛的主要补给是大气降水,降水的最主要类型是快行冷锋形成的暴雨。

由于夏季河流的含沙量很大,可推知该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因此该河流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

下图为“我国某河流年径流量变化统计图”,读图回答6~7题。

6.该河流最主要的水源补给是( )
A.大气降水B.地下水
C.冰雪融水D.湖泊水
7.该河流可能是我国的 ( )
A.珠江B.塔里木河
C.松花江D.长江
【答案】6.C 7.B
【解析】该河径流量小,随气温变化而变化,其补给方式应为冰雪融水,可能是我国的塔里木河。

读下面“我国华南某河流下游剖面图”,回答8~9题。

8.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河流水位与地下水位关系的是( )
9.当河水位于最低水位时,该河流的河口地区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
A.水土流失B.滑坡
C.咸潮D.凌汛
【答案】8.A 9.C
【解析】第8题,我国华南地区的河流夏季处于洪水期,一般情况下,河流水位高于地下水位,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冬季处于枯水期,河流水位低于地下水位,地下水补给河流水。

第9题,当河水位于最低
水位时,在河口地区可能引起海水倒灌,出现咸潮现象。

10.下图是我国某条河流流量与气温的关系示意图,该地全年降水量比较均匀。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比较该河流甲、丙两个汛期形成原因的异同。

(2)分析乙时段河流流量较小的原因。

(3)归纳该河的主要水文特征。

(4)近几十年来该河水量明显减少,甚至夏季出现断流现象,请分析其原因。

【解析】第(1)题,该地全年降水量均匀,但图中显示径流量变化较大,图中甲、丙分别位于3月和8月,且径流量与气温呈正相关,则影响因素为气温。

第(2)题,河流径流量减少与补给水源减少和人类用水多有关。

第(3)题,该河流补给水源主要是冰雪融水,则必然位于内陆地区,水文特征注意归纳图中信息,从水量及季节变化、汛期等角度分析即可。

第(4)题,以冰川为补给水源的河流,若流量减少,必与全球变暖导致冰川减少有关,也与人类过量用水有关。

【答案】(1)相同点:影响因素均为气温。

不同点:甲汛期是春季季节性积雪融水所致;丙汛期是夏季冰川融水所致。

(2)4、5月份,随着气温的升高,蒸发量增加,季节性积雪的融化量不断减少,补给河流的水量减少;同期,农业用水量较大,致使河流流量较小。

(3)流量小;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汛期出现在夏季和春季,冬季断流。

(4)人类活动规模扩大,沿岸过度使用水资源;全球变暖,冰川退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