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安管理处罚法》PPT课件

合集下载

蓝色经典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宣教培训讲座课件PPT模板

蓝色经典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宣教培训讲座课件PPT模板

第十八条
广州海关关保处制作 广州海关关保处制作
广州海关关保处制作 广州海关关保处制作
广州海关关保处制作 广州海关关保处制作
广州海关关保处制作 广州海关关保处制作
广州海关关保处制作 广州海关关保处制作
广州海关关保处制作 广州海关关保处制作
广州海关关保处制作 广州海关关保处制作 广州海关关保处制作 广州海关关保处制作 广州海关关保处制作 广州海关关保处制作
广州海关关保处制作 广州海关关保处制作
广州海关关保处制作 广州海关关保处制作 广州海关关保处制作 广州海关关保处制作 广州海关关保处制作 广州海关关保处制作
广州海关关保处制作 广州海关关保处制作 广州海关关保处制作 广州海关关保处制作 广州海关关保处制作 广州海关关保处制作
广州海关关保处制作 广州海关关保处制作
广州海关关保处制作 广州海关关保处制作
广州海关关保处制作 广州海关关保处制作
广州海关关保处制作 广州海关关保处制作
广州海关关保处制作 广州海关关保处制作
广州海关关保处制作 广州海关关保处制作
广州海关关保处制作 广州海关关保处制作 广州海关关保处制作 广州海关关保处制作 广州海关关保处制作 广州海关关保处制作
广州海关关保处制作 广州海关关保处制作
广州海关关保处制作 广州海关关保处制作
广州海关关保处制作 广州海关关保处制作
广州海关关保处制作 广州海关关保处制作
广州海关关保处制作 广州海关关保处制作
广州海关关保处制作 广州海关关保处制作 广州海关关保处制作 广州海关关保处制作 广州海关关保处制作 广州海关关保处制作
广州海关关保处制作 广州海关关保处制作
广州海关关保处制作 广州海关关保处制作 广州海关关保处制作 广州海关关保处制作 广州海关关保处制作 广州海关关保处制作

《治安管理处罚法》课件

《治安管理处罚法》课件

一般程序
对于较为复杂或严重的违 法行为,需要按照一般程 序进行调查、取证和处罚 。
听证程序
对于可能影响当事人合法 权益的重大处罚决定,应 当举行听证会,听取当事 人的陈述和申辩。
执法监督与法律责任
执法监督
公安机关应当接受上级公安机关和有 关部门的执法监督,确保依法行政。
法律责任
救济途径
当事人对公安机关作出的处罚决定不 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 行政诉讼。
对于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行为,如殴打他 人、非法拘禁等,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并处以相应的治安管理处罚。
侵犯财产权利案件
妨害公共安全案件
对于盗窃、抢夺、诈骗等侵犯他人财产权 利的行为,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处以 相应的治安管理处罚。
对于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如非法携带、 藏匿危险物品等,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并处以相应的治安管理处罚。
处罚种类
警告、罚款、行政拘留、 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 证等。
适用原则
根据违法行为和情节的严 重程度,选择适当的处罚 种类,确保处罚的公正性 和合理性。
不予处罚的情形
对于情节轻微,没有造成 严重后果的违法行为,可 以不予处罚。
处罚程序
简易程序
对于事实清楚、证据确凿 的轻微违法行为,可以适 用简易程序进行处罚。
公安机关应严格遵守《治安管理 处罚法》的规定,依法对违反治 安管理行为进行处罚,确保法律 的权威性和公正性。
完善相关配套制度
建立健全与《治安管理处罚法》 相关的配套制度,如听证制度、 申诉制度等,保障当事人的合法 权益。
提高执法水平
加强执法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 高其执法水平和法律素养,确保 其能够正确理解和适用法律规定 。

治安管理处罚法ppt

治安管理处罚法ppt
治安管理处罚法ppt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概述 • 处罚原则与种类 • 违法行为与处罚 • 特殊情形与处理 • 执行与监督
01
概述
定义与宗旨
定义
治安管理处罚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 理处罚条例,是为了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 织的合法权益,对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行 为进行处罚的法律规范。
及时处理
公安机关应当及时处理治安案件, 在法定期限内完成案件的办理,保 障被处罚人的合法权益。
监督机制
公安机关内部应当建立完 善的监督机制,对治安管 理处罚法的执行情况进行 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 时纠正。
内部监督
外部监督
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执行情 况还受到外部监督,包括 人大、政府、司法机关等 各方面的监督,确保法律 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教育为主
对于未成年人实施违法行为, 应当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
监护人责任
未成年人实施违法行为的,应 当通知其监护人到场,并责令
其监护人加强管教。
05
执行与监督
执行措施
遵守法律法规
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公安机 关应当依法办理治安案件,遵 守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违法
行使职权。
调查取证
公安机关在办理治安案件过程中 ,应当依法进行调查取证工作, 收集相关证据,确保案件的真实 性和可靠性。
组织、策划、实施恐怖活动、极端主义活动,依法予以 刑事处罚。
侵犯人身权利行为
殴打他人、故意伤害他人
殴打他人、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尚未构成犯 罪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予以拘留和 罚款。
非法拘禁
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 人身自由,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照《治安

治安管理处罚法-讲课用课件

治安管理处罚法-讲课用课件

PPT学习交流
6
二、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1、违反危险物质管理规定的行为; 2、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等管制器具的行 为; 3、盗窃、损毁公共设施的行为; 4、妨害航空设施、铁路设施的行为; 5、妨害公共道路安全等行为。
PPT学习交流
7
三、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行为
1、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等行为; 2、胁迫、诈骗或者利用他人乞讨等行为; 3、写恐吓信、侮辱诽谤、诬告陷害; 4、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其他信息, 干扰他人正常生活; 5、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行为; 6、殴打或故意伤害行为; 7、猥亵他人或在公共场所裸露身体的行为; 8、虐待家庭成员等行为。
PPT学习交流
21
具有下列情况,依照本法应当给予行政
拘留处罚的,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
• 1、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
2、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初次违反 治安管理的; 3、七十周岁以上的; 4、怀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
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

会危害性,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

危害性:具有社会危害性,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


了解的意 有助于分清是非,自觉杜绝违法行

义:
为;有助于面对违法行为时维权。

1、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23—29条)

分类 2、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30—39条)

3、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行为(40—49 条)
治安管理处罚法专题讲座
——江苏众勋律师事务所
PPT学习交流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 理处罚法》已由中华人民共 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 于2005年8月28日通过, 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PPT课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PPT课件

.
21
治安管理
第三,不予执行拘留的特别规定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下列情形之一, 应给予行政拘留的,但不执行行政拘留处 罚的: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
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初次违反 治安管理的;
七十周岁以上的;
怀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
.
22
治安管理
第四,追诉时效的适用
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从行为发 生之日起计算,在六个月内没有被公 安机关发现的,不再处罚。其行为有 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 日起计算。
.
23
治安管理
六、处罚的程序
调查
决定
.
执行
24
治安管理
乘客飞机上不按规定使用手机被罚款
• 2006年3月11日,一名乘客在飞机上不按规 定关闭手机,在劝阻无效后,被西安咸阳国际机 场警方依照新颁布的《治安管理处罚法》予以处 罚。成为实行《治安管理处罚法》后,西安市处
问:牛某的行为是否违法?要对其进行处罚吗?
.
2
治安管理
派出所对牛某的处罚结果
牛某被抓后对自己的违法事实供 认不讳。海淀公安分局对牛某做出行 政拘留5天的处罚决定。
.
3
治安管理
法律依据-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第五 款规定: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 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 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 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
6
治安管理
法律依据-
第二十一条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下列情形之 一,依照本法应当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不执行 行政拘留处罚:
(一)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
(二)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初次违反治 安管理的;

治安管理处罚法

治安管理处罚法

4、妨害社会管理行
(11)擅自经营需经公安机关许可的行业,或者 取得许可后违规经营的;(12)煽动、策划非法 集会、游行、示威的;(13)旅馆业、出租业违 法经营的;(14)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15)典当业工作人员违规经营的;(16)违法 收购废旧专用器材、赃物以及国家禁止收购的其 他物品的;(17)影响行政执法机关依法办案的;
(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种类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章用了54个条 款,详细列举了110多种违反治安管理行 为,并将其概括为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 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侵犯人身权利和财 产权利的行为以及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四 大类。具体来讲,包括:
1、扰乱公共秩序的行
《治安法》规定的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 主要涵盖以下方面:
二、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及种类
(一)什么是治安管理?
治安管理,也叫治安行政管理,是指公 安机关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社会生 活正常进行而依法从事的行政管理行为, 是国家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是指违反治安管理法 律法规,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 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 具有社会危害性,依照刑法的规定尚不够 刑事处罚,而应当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 理处罚的行为。
扰乱公共秩序的方法很多,主要有: (1)非法拦截或者强登、扒乘交通工 具,影响其正常行驶的; (2)散布谣言或虚假信息,故意扰乱 社会秩序的; (3)投放虚假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 序的; (4)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 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1、扰乱公共秩序的行
(5)结伙斗殴、追逐、拦截他人、强拿 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及其他 寻衅滋事行为;
4、妨害社会管理行为
(27)参与赌博赌资较大或者为赌博提供条件; (28)违反毒品管理规定的;(29)为吸毒、赌 博、卖淫、嫖娼等违法犯罪行为人通风报信的; (30)饲养动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或者放任、 驱使动物恐吓他人的;等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PPT)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PPT)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一、立法背景⏹ 1.原《条例》已经不符合社会的需要.⏹ 2. 在警察权扩张的现在,规范警察权的行使.⏹ 3.因其重要性修订时间长达8年.二、立法宗旨⏹ 1.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 2.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3.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

⏹在整部法律中,涉及到公安机关的权力与人民权益之间的关系,首先应考虑的是保护人民的合法利益。

三、四类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 1.扰乱公共秩序⏹ 2.妨害公共安全⏹ 3.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 4.妨害社会管理四、治安管理处罚的实施机关⏹公安机关的两点问题:⏹ 1.种类⏹ 2.关于派出所.本法的许多规定在事实上扩大了派出所的权力,其目的在于方便执法.五、关于原则⏹ 1.以事实为根据原则⏹ 2.过罚相当原则⏹ 3.公正\公开原则⏹ 4.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 5.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原则.六、治安管理的主管机关以及治安案件的管辖⏹ 1.主管机关国务院公安部门负责全国的治安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治安管理工作。

⏹ 2.管辖《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七、违反治安管理的民事责任⏹ 1.承担者行为人或其监护人.⏹ 2.公安机关无权裁决民事责任.八、调解⏹ 1.关于治安调解的条件⏹1)调解的案件必须属于法定范围⏹2)必须在公安机关的主持下进行⏹3)双方当事人自愿.⏹ 2.治安调解的选择“可以”⏹ 3.调解达成写协议的处理⏹ 4.调解不成的处理.⏹ 5.调解时应注意的问题:⏹1)把握好治安调解的条件.防止出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2)作好调查取证工作.⏹3)遵循公开\公正\自愿及时\教育和疏导的原则.⏹4)注意方式方法.⏹5)把握调解的次数.⏹6)调解结案的案件纳入治安案件的统计范围.九、处罚的种类⏹NO.10规定:⏹警告;罚款;行政拘留;⏹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限期出境或驱逐出境.(可以\ 附加)⏹原条例规定:⏹警告;罚款;行政拘留.⏹罚款的数额大幅度提高.但为防止滥用自由裁量权,分为几个档次.十、收缴、追缴⏹非法财物收缴⏹违法所得追缴十一、处罚的适用⏹ 1.约束保护性约束工具时间等⏹ 2.合并执行处罚. 原则累加,但拘留累计最长不超过20日. 对每一种违法行为分别裁决,出具各自的处罚决定书.⏹ 3.单位违法⏹1)法并未规定对单位处罚,而是实行的单罚制.但其他法律有例外规定的除外.⏹2)处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 4.减轻或不予处罚的情形. NO.19第2款,如何取得被害人谅解. 关系到“易科罚”⏹ 5.不执行拘留的情形. 1.种类. 2.规定的原因.⏹ 6.追究时效. 6个月未被发现的.十二、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一)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 1.NO.23条:扰乱单位秩序、扰乱公共场所秩序、扰乱公共交通工具秩序、妨害交通工具正常行使以及破坏选举秩序的行为。

治安管理处罚法课件第一章

治安管理处罚法课件第一章
《治安管理处罚法》旨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规范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执法行为。该法强调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情节较轻的违法行为可不予处罚。在保障公共安全方面,该法要求青少年既要学会与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作斗争,又要自觉遵守法律规范。同时,该法也明确规定了扰乱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秩序的行为将受到警告、罚款或拘留等处罚。然而,对于造成严重损失、情节严重的违法行为,则应当依照《刑法》进行处罚。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文档提及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和原则,但并未详细展开第五章的具体条款和规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处罚公开、公正原则。这是保证当事人权利的必 然要求。
(3)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则。这是宪法原则在治安管 理处罚中的体现,是以人为本理念在立法和执法上的 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在治安管理处罚中确 立尊重和保护人权的原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这是由治安管理处罚
治安管理处罚法
治安管理法律
教学重点
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主要任务为的种类
治安管理处罚法对处罚者依据的原则
(一)《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
1、治安管理处罚法是调整公安机关实施治安管理处罚 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该法 规定了什么行为是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以及对这类行 为应如何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是 2005年8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对草案 进行第三次审议并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8 号公布,于2006年3月1日起生效实施。
(5)限期出境或驱逐出境。适用对象仅限于外 国人,且属于附加处罚,一般不得独立适用,驱 逐出境的程度强于限期出境,不履行限期出境的, 可再行驱逐出境。
治安管理处罚应遵循如下四个原则:
(1)处罚适当原则。
又称比例性原则,是刑法中的罪刑相适应原则 在治安管理处罚中的具体体现。适当性原则要 求治安管理处罚必须根据事实进行裁判,没有 违法的事实存在,就不存在处罚的基础。同时 在处罚的程度上,要与违法的程度相适应,当 重者重,当轻者轻,避免畸轻或畸重,处罚不 当。
《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者弩、 匕首等国家规定的管制器具的,处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 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 罚款。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者弩、匕首等国家规定的管 制器具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的,处五日以上十 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刑法》规定,非法携带管制刀具进入公共场所或者 公共交通工具,危及公共安全,情节严重的,处以三年以 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3)具有行政违法性
处罚的机关必须是公安机关。 应注意的是,公安机关作出的处罚不都是治安管理处 罚,其他行政机关作出的处罚必定不是治安管理处罚。
(4)应受治安管理处罚 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条规定:“治安管理处罚 的种类分为: (一)警告;(二)罚款;(三)行政拘留; (四)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 对违反治安管理的外国人,可以附加适用限期出境或 者驱逐出境。”
(1)警告。是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一种最轻 的处罚,适用于初次违反治安管理,情节轻微, 违法后态度较好的人。警告更多体现出的是教育 的功能,但又不同于一般的批评教育,仍属行政 处罚,不论受处罚者是否同意,具有强制性,并 遵循处罚程序。
(2)罚款。这是比较普遍的一种处罚形式,是 要求违反治安管理的人在一定期限内向国家缴纳 一定数额金钱的行政处罚。
思考: 《治安管理处罚法》是一部怎样的法?它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具有的特征: (1)具有一定社会危害性,这是最本质的特征。
这里的社会危害性表现为: 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 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
非法携带管制刀具,也要接受处罚: 锁刀、匕首等管制物品严禁销售和携带,因为
管制物品一旦泛滥,容易成为不法人员的作案工具, 根据国务院批准公安部1983年《对部分刀具实行管 制的暂行规定》,匕首、三棱刀(包括机械加工用 的三棱刮刀)、带有自锁装置的弹簧刀(跳刀)以 及其他类似的单刃、双刃、三棱尖刀被列为管制刀 具。1994年,公安部又把无弹簧但有自锁装置的单 刃、双刃刀,形似匕首但长度超过匕首的单刃、双 刃刀列为管制刀具。
违反治安管理的主要行为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主要有:扰乱公共秩序行 为、妨害公共安全行为、侵犯人身权利和财产权 利的行为、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等。
事例:
持有、吸食、注射毒品
新型毒品如冰毒、麻古、摇头丸、K粉 等滥用越来越严重,已经从无业青年、歌 厅小姐等特定人群转向企业老板、艺人、 学生等群体。全国于2009年6月上旬共查获 新型毒品滥用人员7.57万名,占吸毒人员 总数的46.3%,同比上升18%。
(2)不够刑事处罚 情节轻微还不够刑事处罚,社会危害的程度也没达到应 追究刑事责任。如:打架斗殴
打架斗殴不伤人也罚
《治安处罚条例》规定,殴打他人致轻微伤害后果的,进行警告、 200元以下罚款、行政拘留等单项处罚。
《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只要发生打人行为,就应该承担法律 责任,无论殴打有没有产生伤害的后果,后果只是作为处罚额度的 量罚依据。殴打他人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 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 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对于殴打孕妇、未成年人、多人打一 人等严重违法行为,在予以拘留处罚的同时还可并处1000元罚款。
近年来全国各地公安机关相继推出 “打架成本公 示”,将经济成本和法律成本连接起来,直观生动又具 有说服力,让人们明晰了解打架斗殴等暴力行为将会付 出包括自由、经济在内的高额成本,提醒人们遇事要冷 静,尽可能地避免过激行为的发生。 打架的直接成本=5至15天拘留+500元至1000元罚款+医 药费+追究刑事责任 打架的附加成本=心情沮丧+名誉受损+家人朋友担心+生 意工作受到更大的损失
的性质决定的,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虽然对社会造成一 定的危害,但仍属于一般的违法行为,尚未触犯刑律。 对违反者给予相应的处罚是必要的,但同时应注意有效 的教育。这种教育,既包括对违反者的教育,使其引以 为戒,防止再犯类似的错误,杜绝违法行为,又包括对 社会公众的教育,特别是对那些可能违法或犯罪的人, 起到应有的警示作用。
(3)行政拘留。也称治安拘留,是对违反治安 管理的人依法在一定时间内拘禁留置于法定处所, 剥夺人身自由的一种治安行政处罚方法,适用于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严重的人,是治安管理 处罚中最重的一种处罚。
(4)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在处罚性质 上属于资格罚的范畴,被处罚的主体因此失去了 继续进行某种活动的资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