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贡献和实践意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容和指导意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容和指导意义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容及其指导意义一、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二、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三、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是我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创造性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执政党、怎样建设执政党的问题,而且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社会主义、怎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它不仅是对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执政能力建设、制度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提出的根本要求,而且是对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提出的根本要求。
所以,它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中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
立党之本就是指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依据。
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是由它的阶级性和先进性决定的。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必须放到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放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归根到底要看党在历史前进中的作用。
做到“三个代表”是党的先进性的根本体现,是党的一切事业、一切活动以及自身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之基。
执政之基就是执政的基础、根基。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执政地位是历史赋予的,是人民选择、社会选择的结果。
总结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党之所以取得执政地位并能够长期执政,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能够始终做到“三个代表”。
进入新世纪,党治国理政的任务更加艰巨,要解决的问题更加复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及其重大意义

第二,坚持党的先进性,必须坚持党的指导思想和性质,坚持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统一,坚持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统一。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又要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奋斗。要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际,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
第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第三,坚持党的先进性,必须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党的建设必须按照党的政治路线来进行,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展开,朝着党的建设的总目标来加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点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总的要求是: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反映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时代发展的要求;一定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一定要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社会前进的脉搏,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使党的工作充满活力;一定要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既立足于做好经常性工作,又抓紧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意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意义
1、现实意义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集中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和国家全部理论活动、实践活动,包括一切工作的根本方向、根本准则、根本依据,是指引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新世纪伟大进军的行动指南。
2、理论意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新贡献。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新概括,标志着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理论的统一与创新;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
三个代表提出时间背景和内容及意义是什么-

三个代表提出时间背景和内容及意义是什么?三个代表的内容1: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2: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3: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主要内容是: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是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我们党要始终,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
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事业,这确实是事关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
因此,党的十五大在确定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目标的同时,郑重提出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这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一步加以回答的根本性问题。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正是针对这个根本性问题,以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新发展,作出了最集中、最概括的科学回答。
“三个代表”思想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三个代表”的思想坚持理论需要不断创新的精神,发展了马
克思主义。江泽民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
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马克思主
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没有正确
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就会归于失败。这就是我们
和各项工作的制定和落实,确立了基本的原则;始终代表中国先进
文化的前进方向,为我们党的基本路线和纲领的实现,在思想上精
神上树立了一面旗帜,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精神动
力和智力支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我们党的
一切工作确立了出发点和归宿,也为最终解决矛盾和问题奠定了
基础。
多实际情况当我们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来说明时,确实遇到了
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
马克思主义从来都是开放的体系,也从未结束真理。她总是
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但问题在于,面对同样的
实践,人们可能会对马克思主义作出不同的解释,这种解释的不同
必然会体现在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制定与解释上。我们党在
“三个代表”的思想科学地解答了进入新世纪以后党所面临的
自身建设问题。如何保持党的先进性?最直接的现实任务就是不
断地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使我们党始终成为
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成为
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
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1世纪的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呢?就是如何
保持党的先进性。任何政党的生命力都来自于它对历史发展趋势
三个代表思想内涵和意义

三个代表思想内涵和意义
1、“以民为本”:以民为本是指国家制定和实施各项政策,对民众安危福祉务必认真考虑,注重于保障民众的合法权益,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化,公正化,人性化及民生导向。
2、“和平共处”:和平共处即指和平共存,是指国际关系中,不同的国家和政治实体基于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以及谋求和平共处的原则进行交往合作。
它体现了一种积极的友好的传统,有助于推动各国开展和谐友好的世界秩序。
3、“开放包容”:开放包容是指在政策和国际交往上,国家应当开放面对外部,加强与外部接轨、交流与合作,同时也应当包容不同文化价值观以及形式主义,注重尊重别国的历史、文化和传统,以增强世界的文化多样性和整体的和谐。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心得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指毛泽东主席在党的十一大报告中提出的重大思想,包括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发展科学技术”、代表人的全面发展要求的“发展文化素质”和代表全面协调发展要求的“和谐社会”。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指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也是我们党的重大理论创新。
它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要求,以及把发展科学技术、发展文化素质和和谐社会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思路。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地阐释了我们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实践活动的指南,对我们党的理论创新具有重大意义。
它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是国家调整经济结构、改革社会体制、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有效措施,在实践中不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发展科学技术、发展文化素质和和谐社会的重要性,认识到了党的基本路线的指导性意义。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实践中,努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贡献。
公共基础知识政治知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意义

公共基础知识政治知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意义【导语】在事业单位公基考试中,“三个代表”作为政治部分的重点内容需要引起考生的足够重视!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为考生带来公共基础知识政治知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意义。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新时期新阶段的指导思想什么是指导思想,指导思想就是旗帜,就是统领。
没有指导思想就象大海中航行的船只找不到灯塔,就象沙漠中行走的人没有指南针。
中国这么大的一个有十四亿人口的国家需要一面旗帜、需要一个统领。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新形势下的坚持和运用。
在政治理想和奋斗目标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坚持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强调要在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指引下,立足于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实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
/在基本立场和实践基础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人民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的观点,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一切工作和方针政策必须以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衡量标准。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它本身就是对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全党全国人民创造性实践的理论结晶。
在思想路线和理论品质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立足于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强调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全党必须在思想上不断有新解放,理论上不断有新发展,实践上不断有新创造。
这一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回答了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贡献和实践意义摘要: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品格并将其发扬光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着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抓住并正确回答时代提出的新课题,为马克思主义增添了鲜活的时代内容;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进程,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的重大成果。
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揭示了我们党搞好执政的力量源泉与未来的发展的方向及途径,从根本上回答了在充满希望与挑战的21世纪中要把我们的党建设成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关键词:三个代表;理论贡献;实践意义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贡献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并发扬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创新品格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不仅创立了科学的理论,而且塑造了这一理论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品格。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和创新品格有机地统一起来,在坚持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过程中坚持。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蕴含着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普遍真理,揭示了共产党治国安邦的真谛,反映了共产党执政的规律[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品格并将其发扬光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着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
根据客观实际的发展推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永远保持其科学性的根本原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强调要善于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推动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其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抓住并正确回答时代提出的新课题。
每个深刻变革的时代,都要有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反映该时代本质要求的理论思考和理论体系。
毛泽东思想科学地回答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邓小平理论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则科学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从而准确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客观需要,并把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揭示与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化认识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充满时代气息的创新的系统理论,成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其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进程,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的重大成果。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又是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不断总结新经验,不断做出新的理论概括,形成了“三个代表”这一最新的重大理论成果,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进程。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观,阐释了先进生产力的涵义,揭示了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基本内涵,运用并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发展根本动力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文化观,阐释了先进文化的涵义,揭示了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基本内涵,运用并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意识能动性原理。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立足于群众史观,揭示了我国当前利益主体的广泛性,阐释了当代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内涵,运用并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的基本原理[2]。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典范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不仅每个方面都具有新的深刻内涵,而且三个方面相辅相成、辩证统一,揭示了我们治党和治国的内在联系,并形成一个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之认识的新的理论体系。
第一,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从人类社会发展的最根本动力的层次上、从唯物史观最基本的逻辑层次上,诠释了党的先进性的最深刻本质和永远保持先进性的目标取向。
第二,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树起了党在思想上精神上保持先进性的旗帜。
把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提高到关系党、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高度来认识,是意义深远的理论升华。
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与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得益彰,深刻揭示了党的先进性的丰富内涵。
第三,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结合社会变化的新实际,对党的根本宗旨做出的新的理论概括,是对党和人民群众之间血肉联系做出的深层的本质揭示。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
第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内在联系的理论整体,它是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史上重大的理论创新。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伟大创新[3]。
“三个代表”作为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基础和根本;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灵魂和先导;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本质和归宿。
这三者的理论综合,构成了新世纪指导我们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构成了我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指针。
3、发扬“三个代表”的创新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1世纪初,中国和世界都在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
经济全球化作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在给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带来深刻影响的同时,也对人们的理想信念产生了难以回避的影响和冲击[4]。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研究和解决面临的各种问题,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基础,是历史赋予我们共产党人的庄严使命。
从国内来看,深化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实践的探索,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体制;巩固和完善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和体制,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有机结合起来了;建设和弘扬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实现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保持了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巩固了执政地位,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等等。
从国际上看,经济上,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以新的科技革命为先导的生产力迅速发展,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在政治上,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向前发展。
我们努力推动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与繁荣,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争取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
在文化上,东西方思想文化之间碰撞、融合和激荡,少数西方大国推行自己的价值观,大搞文化霸权,以配合其谋求经济、政治和军事霸权的努力。
以“三个代表”为指导,创造性地解决我们所面临的国内国际重大问题,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巨大的贡献。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意义江泽民同志关于我们党要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的重要论断,是对党的性质、根本宗旨和历史任务的新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1、“三个代表”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第一,“三个代表”是对我们党的先进性的新概括。
共产党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整个历史过程中,始终都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南,代表运动的发展方向。
第二,“三个代表”是对党性要求的高度概括。
所谓党性,就是无产阶级政党的阶级性。
列宁曾强调指出:“党是阶级的、觉悟的、先进的阶层,是阶级的先锋队。
”在新的条件和实践的基础上,对党的性质及其任务和宗旨,通过综合、梳理和提炼,形成了一个更为鲜明、集中、概括的统一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重大发展。
2、“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之基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揭示了我们党搞好执政的力量源泉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及途径。
它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面向新世纪要把我们党建设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科学地揭示了执政党建设的客观规律,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赋予党的建设以鲜明的时代气息和时代特征[5]。
“三个代表”的要求落实到执政党的建设及各项工作中去,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创造力和战斗力。
第一,我们党要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忠实代表,必须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坚持改革开放,为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投入新的动力,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科教兴国,开发利用好人才资源;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历史主动性和创造性精神。
第二,我们党要始终成为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忠实代表,必须大力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
要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必须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
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还必须正确处理好继承、借鉴与发展的关系。
第三,我们党要成为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集中反映了党在当时的中心任务,集中反映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只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才能实现和满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三个代表”是立党之本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深刻总结了我们党的历史经验,深入思考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从根本上回答了在充满希望与挑战的21世纪要把我们党建设成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是新形势下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纲领。
第一,“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立党之本,力量之源,执政之基。
第二,“三个代表”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目标是一致的。
第三,“三个代表”对广大党员和党的领导干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所以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因为它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意愿,体现了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6]。
“三个代表”实质是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的动员令,对全体党员、干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建设起一支能够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特别是要培养和选拔好跨世纪担当重任的一批接班人。
“三、结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首次回答了在新形势下我们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
“三个代表”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重要作用,推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进程,对我党的建设也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参考文献[1].胡建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方法论意义[J].西南师范大学.2003(03)[2].史家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历史唯物主义的丰富和发展[J].河北大学.2004(04)[3].武慧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创新[J].吉林大学.2004(04)[4]范卉敏.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理性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J].东北师范大学.2003(02)[5]彭汉琼.“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新世纪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J].武汉大学.2004(04)[6]王观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体系探索[D].武汉大学.2006(11)。